湖南“十三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摘要)
“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作者:李华金成名婵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0期2020年12月,湖南第十一届省委全会将“三高四新”战略明确为湖南未来的发展战略,为湖南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提出了新要求。
在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方面,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层面仍然存在原创性技术成果缺乏、产业区域协同性不足、产业链配套水平有待提高、产业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等问题。
湖南应从前沿技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链集群、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更好地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推动湖南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面向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突破重大技术为基础的,具有重大引领带动效应的知识密集型、物质资源消耗少、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自2010年我国提出要大力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我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
2020年12月,湖南第十一届省委全会将“三高四新”战略明确为湖南未来的发展战略,为湖南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高是指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四新是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抓手。
因此,基于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背景,全面分析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湖南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2015-2020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9.9%,高于同期规上企业全省总体工业增加值3个百分点。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四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四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已向世界作出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并逐年下降;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
这将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推动高消耗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加速淘汰②促使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③催生新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的就业领域④增强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行政壁垒逐步消除,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
上述目标的实现对长三角地区发展产生影响的路径是( )A.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区城经济活力增强B.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市场主体经营效益提高→吸引更多资本投入C.市场统一开放→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率大幅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实行统一的宏观调控→区城内产业分工协同发展→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3.湖南省“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部分)完成情况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依据上表,我们可以推断湖南省“十三五”期间( )①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②科技成果转化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③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④服务业成为该省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 )①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推进农民收入均等化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动力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④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不少游客看来,想要“不出远门看诗和远方”,民宿过年或为最佳方式。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经济需要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明确提出了“提高产业优化升级水平”的目标。
二、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中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依然是主导,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甚至存在不少“中低端、以制造业为主”的特征。
2. 技术水平低下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较少,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了制造业的规模和质量。
3. 研发投入不足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较低,尤其是中小企业更为明显。
这导致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升级速度的相对滞后。
4. 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和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将制约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对策1.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并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研发合作网络,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推广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提高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2.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圈。
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智能发展。
3.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实施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
同时,加强环保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推进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利用产业转移和海外投资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国际化。
与发达国家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结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该形成合力,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助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十三五专项课题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7篇)
最新十三五专项课题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实用7篇)十三五专项课题篇一岁末将至,劳碌的20xx即将过去。
回顾过去一年,感慨岁月的消逝。
把自己一年工作中的些许心得和点点阅历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
20xx年根据方案支配,我共完成了三篇课题。
分别是《大力进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进展之路》、《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索》和《大力进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三篇课题在内容上分别涉及我讨论领域的科技、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低碳经济、沈阳经济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经济热点问题,我分别进行了深化地讨论。
讨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低碳经济、交通一体化、现代服务业。
低碳经济:我首先从分析进展低碳经济对我市城市环境、对外开放和人民生活提升的重要意义入手,总结了我市近年来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水公平方面的优势和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展阶段及产业现状对进展低糖经济的制约。
提出了我市加快进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交通一体化:在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如何突破行政区域界线,拓展进展空间,整合资源,扩大腹地范围,加快沈阳经济区内交通一体化进程就成了我市面临的紧迫问题。
我从沈铁交通一体化对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和对我市产业水平的提升上分析了交通一体化的必要性。
分析我市影响沈铁交通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几点促进沈铁交通一体化的建议。
现代服务业:我主要从服务业结构的角度重点总结了我市的服务业进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市现代服务业进展的因素,提出了一些进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合理化建议。
总结了上述几篇今年的讨论课题,我得到的启示主要如下:一、课题讨论必需紧扣政策和时事的脉搏,突出时效性。
我们的工作职能是讨论全市经济和社会进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做经济进展做好参谋,为市委和市政府供应政策建议和询问看法。
因此,我们在课题讨论中必需要契合国家进展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的中心,对我市进展中面临或可能面对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06•【字号】湘发改西开〔2021〕611号•【施行日期】2021.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发改西开〔2021〕611号各有关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相关单位:现将《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8月6日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湘西地区是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区域,是推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区域,也是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
“十四五”时期,必须加快湘西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和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湘西地区,是指纳入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支持范围的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及永州市江华、江永两县,共44个县(市、区)。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效“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抓手和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支撑,深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湘西地区产业总量快速壮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
2020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84.4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6.4%,比2015年增加1987亿元、提高0.31个百分点;湘西地区GDP年均增长 7.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0.1个百分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布局问题研究——以湖南永州市为例
业转移 中的布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 下面 我们 以永 州这样 个经济 欠发达地 区为例 , 探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 中产 业
布局存在 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
部地 区正凭借 资源 丰富、要素成 本低 、市场潜力大的优势 ,
积极承接 国内外 产业转移 。 对于 我国欠发达 地区而言 , 如果 能够有选择性地承接 发达地 区的产业 转移 , 不仅能解决发展 资金 的不足 , 拓 展劳 动就业空间 , 还能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得
De c . 2 0 1 6
经济欠发达地 区承接产 业转移布局 问题研 究
以湖南永 州市为例
朱文蔚
摘
全春霞
( 湖 南科技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 南 永州 4 2 5 1 9 9 )
要: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 区突破发展瓶颈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的有效路径 , 而产业布局将直接影响这些地 区经
到优化升 级。
二 经济 欠 发达地 区 承接 产业 转移 的基 础 条件 分析
( 一 ) 承接基础 不断改善
随着 国家 以及 各地 区对 区域 内基础设施的逐年投资 , 各
欠发达地 区承接产 业转移 的基础 条件 有明显的改观 。 湖 南永 州 市最近 几年 ,立足于打造至珠 三角 “ 4小时经济圈” ,全
2 0 1 6年工作报 告》。)航空方面 ,永州零陵机场现 已开通
究方法及模型分析 了国内产业 区际转移 的动 因、 总结了产业
收稿 日期 :2 O 1 6 —0 6 —2 6
至深圳、昆明、 海 口、上海等城市的航班 。 对于一个 中等 欠 发达地 区城市 , 能有 如此便捷 的交通条件 已是不易 了。 且永
一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重点推进“六个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重点推进“六个深度融合”作者:元利兴来源:《全球化》2024年第01期摘要: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研究逐步深化,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已成为现代化產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
为有效应对大国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等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快破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重点推进“六个深度融合”,即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以及内外产业深度融合。
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作者简介:元利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就显著,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资源要素与产业协同水平较低、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以及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等一些突出问题。
为有效应对当前大国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等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加快破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充分保障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性和安全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重点推进“六个深度融合”。
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研究与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理论研究逐步深化,政策框架不断丰富完善,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刘雯丽李子成【摘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发展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在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长江经济带【中图分类号】F061.5;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378(2023)07-0022-09一、引言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依托现代信息网络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加16.2%,占GDP比重达到39.8%,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9.6个百分点。
可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不仅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也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如浙江省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7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34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3%,两倍于GDP年均增速。
上海市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推进着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2021年,中国的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8.4万亿元,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到18.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1.7%。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19•【字号】湘政办发〔2021〕47号•【施行日期】2021.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47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8月19日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产业规模稳步壮大。
2020年全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90.7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占GDP 比重达到10.0%。
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凸显。
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先后获批建设,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形成。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21家,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22个,一批千亿企业、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行业骨干企业迅速成长。
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产业优势显著,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兴动能加快培育。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同时在2016年,中国也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相关情况。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这也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回变。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依赖于简单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和低成本制造业,经济发展缺乏以创新为核心的推动力。
因此,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开始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新一轮变革和开放,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新一轮科技革命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我国也进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
面对未来科技革命的挑战和竞争,我国必须加强创新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加快整体科技进步步伐,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因此,我国也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实现科技创新转型和全面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
3.社会需求变化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于产业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生态环境问题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分布的变化、消费型经济的崛起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文化内涵的追求,都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诸多新的挑战。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
但是,我国传统制造业早已结束了旧的增长模式,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环保要求加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因此,我国制造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提升制造业价值链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产业结构论文-经济论文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产业结构论文-经济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高技术产业作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具备高创新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
基于区域要素禀赋、区域需求结构、区域间经济联系和区域产业政策四个维度探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研究高技术产业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战略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1引言2015年5月,在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和建议时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当前,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发挥高技术产业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领头羊”作用,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与分析。
一方面,学者们从技术创新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TsaiWang2004;闫焱2011;孙喜2013;王敏2015);另一方面,学者们从高技术产业的不同特性来研究高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作用。
如利润率((孙欣欣2007)、产业科技能力(李邃等2011)、金融与产业因素(张桢2016)等方面来阐述,而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的系统分析尚未提及。
鉴于此,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区域要素禀赋、区域间经济联系、区域需求结构和区域产业政策作为突破口,研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机制。
2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历史过程,受到许多经济因素以及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在这些作用因素中,主要包括区域要素禀赋、区域需求结构、区域间经济联系及区域产业政策四个方面(见图1)。
理性看待当前的服务业形势
理性看待当前的服务业形势姜长云【摘要】当前服务业增长的总体形势较好,吸纳就业的作用迅速凸显.但近年来服务业占比的较快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服务业较快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下行特别是工业增速明显放缓的结果.因此,盲目追求未来服务业占比的连年大幅提高并不可取,我国经济发展仍应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双引擎战略.【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服务业;经济下行;工业与服务业双引擎【作者】姜长云【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9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服务业增长形势总体较好。
与此同时,对服务业增长形势的认识也出现明显分化。
如有人认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占比提高较快,“十三五”还应继续加快。
也有人认为,要谨慎看待服务业占比的过快提高,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的服务业形势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1.服务业增长的总体形势较好,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到今年三季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下同)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17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连续18个季度超过GDP的增速(见图)。
2.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迅速凸显,成为增加就业的主力军在全社会就业人数中,2010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占36.7%、28.7%和34.6%,2011年分别占34.8%、29.5%和35.7%,2011年服务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三次产业中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
到2015年,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28.3%、29.3%和42.4%,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已分别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4.1个和13.1个百分点。
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比提高了7.8个百分点。
同期,全社会就业人数增加134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6012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851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6507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量相当于全社会就业人数增量的4.83倍。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政府履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转型的爬坡过坎时期。
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趋势特点,准确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问题矛盾,积极适应新常态,充分挖掘新优势,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省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力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总体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三量齐升”新态势。
1.“十二五”奠定的坚实基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前10位,五年年均增长10.5%,高于规划目标和全国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968元,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万亿元。
财政总收入4008.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1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7%,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万亿元。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44.6∶43.9,第三产业比重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4.6个百分点,做大并形成了9个千亿产业,3个千亿产业集群,4个千亿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成为万亿产业。
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行业
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行业重在推进优化升级,而非规划具体发展哪个产业产业规划是“十三五”规划的重头戏,只是这次应将重点放在推进优化升级上,而非规划发展哪些具体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却是一个远未完成的任务,“十三五”期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为关键、重要而紧迫,原因有七:第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真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与以往相比将明显下一个台阶,估计GDP增速在6%~7%,提质增效升级成为主旋律,而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必依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已十分严重,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金融风险在累积,再像过去那样大力发展一般性的低附加值产业已没有出路,唯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是出路;第三,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而粗放的发展,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再发展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已明显不合时宜,必须重点发展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产业;第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向“学乐康安美”(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等新五大需求方向升级,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五,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劳动力成本、人才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交易成本等不断上升,日益侵蚀传统产业的利润空间,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消化这一系列的高成本;第六,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推进“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为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带来了竞争压力和动力,唯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有效应对;第七,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突破,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以下十个方面同时推进:一是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或高级化,即不断提高非农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这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方向;二是推进产业高端化,即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或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三是推进产业信息化,即认真实施“互联网+”国家战略,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四是推进产业智能化,即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提高产业的智能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五是推进产业特色化,即各地要依据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竞争力;六是推进产业集群化,即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对现有产业园区进行优化升级,高度重视行业组织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发展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学习成本、交易成本等,同时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效应和集聚效应等;七是推进产业品牌化,即鼓励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家、品牌园区等,通过品牌提高附加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化从“微笑曲线”的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延伸;八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即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九是推进产业的融合化,即按照产业链、产业生态、产业上下游的规律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整体竞争力;十是推进产业国际化,即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协作,分享全球分工协作的好处。
以稳求进的高质量发展
以稳求进的高质量发展作者:刘轩昂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3期一、当前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形势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经过5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明确经济政策与工作重点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湖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及策略
基金项目:湖南省党校系统社科课题 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任务及策略研究 (2019D X 028)作者简介:钟荣丙(1972-),男,硕士,中共株洲市委党校科研处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理论㊁区域发展战略㊂湖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及策略钟荣丙(中共株洲市委党校科研处,湖南株洲412008)摘 要: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态势良好,任务明确㊂通过数据分析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指出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任务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明确战略主攻方向,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引领,健全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坚持开放崛起,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坚守特色城镇化道路,完善新型城镇体系㊂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态势;重点任务中图分类号:F 12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0060120 引言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南制定实施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 四大体系 五大基地 五个强省 经济发展格局[1]㊂近年来,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成效凸现,基础日益坚实,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目标任务非常明确,发展前景催人奋进㊂1 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1.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9047.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国排名10[2];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752.1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国排名9[3]㊂经济总量持续上升,全国排名稳居前10(见表1)㊂表1 湖南省近5年G D P 总量㊁增速及排名年 份20152016201720182019G D P 总量(亿元)29047.231244.734590.636425.839752.1G D P 增速(%)8.67.98.07.87.6总量全国排名109989注: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公报1.2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近几年,湖南省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第三产业㊁生产性服务业㊁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见表2)㊂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5ʒ44.6ʒ43.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2%[2];到2019,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9.2:37.6:5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上年持平,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㊂表2 湖南省近5年三次产业结构㊁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值㊁生产性服务业和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贡献率年 份20152016201720182019三次产业结构11.5ʒ44.6ʒ43.911.5ʒ42.2ʒ46.310.7ʒ40.9ʒ48.48.5ʒ39.7ʒ51.89.2:37.6:53.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百分点)1.72.12.02.3基本持平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率(%)19.720.023.719.423.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贡献率(%)41.252.753.456.956.6注:数据来源于2015-2019湖南省统计公报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1.3.1 在 破 上下功夫,稳步推进去杠杆,大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出40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㊂取消各类行政权力105项,公布200件一件事一次办 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4]㊂指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13家,减少法人单位127家[5]㊂541.3.2 在降 上下功夫,引导过剩产能退出市场,大力清理无效供给2017年以来,湖南省累计关停取缔煤炭㊁烟花㊁造纸等 散乱污 企业1563家,关停不安全小煤矿48处,淘汰钢铁落后产能120万吨㊁煤炭落后产能600万吨,关闭退出危险化学品企业134家㊁烟花爆竹企业294家㊂2019年,湖南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上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减少3.77%,二氧化硫减少4.70%,氨氮减少2.99%,氮氧化物减少2.10%[3]㊂1.3.3 在 立 上下功夫,深化 放管服 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大 最多跑一次 改革力度,全面推行 一件事一次办 ,实行了 双随机㊁一公开 监管,出台了招商引资 10个严禁 ,尝试推行市州营商环境评价,实行便民审批 一号申请 一门服务一窗受理 不见面审批 一网通办 证照联办 多证合一 ㊁负面清单制度等 放管服 改革为企业减负松绑[5]㊂1.4 创新生态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创新型建设的成效突显,创新能力㊁创新环境㊁创新体系都上了新台阶㊂2018年,湖南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12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㊂1.4.1 创新规模不断壮大湖南现拥有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5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万亿级产业㊁11个千亿级工业产业,普通高校110所,R&D 人员总量达到18万人年,创新规模庞大并仍扩增速度不减㊂仅2019年,岳麓山大学科技城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分别新增企业1012家㊁812家㊂1.4.2 创新投入不断强化近几年,湖南创新投入总量和强度日益增大,创新投入结构日益合理,创新投入主体日益扩大(见表3)㊂1.4.3 创新平台不断丰富到2019年底,湖南省拥有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个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6个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8个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㊁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4个;123个省级园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46个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9个㊁省级重点实验室306个[3]㊂表3 2015-2017年湖南省研发经费投入情况指标单位2015年2016年2017年R&D 经费内部支出亿元412.67468.84568.53R&D 占G D P 比重%1.431.51.68按经费来源划分R&D 经费政府资金亿元50.8956.3270.46企业资金亿元352.59404.08488.21境外资金亿元0.31.070.29其他资金亿元8.897.379.54按活动类型划分R&D 经费基础研究亿元13.613.116.21应用研究亿元40.0449.3758.71试验发展亿元359.03406.37493.61按执行部门划分R&D 经费科研院所亿元19.621.5731.81高等学校亿元26.1226.4230.11企业亿元364.61418.12503.09事业单位亿元2.342.733.521.4.4 创新政策不断优化近年来,湖南 1+X科技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湖南省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湖南省 十三五 科学技术普及规划“等文件,对建设科技强省作出了总体布署,在成果转化㊁科技人才㊁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出台了增强创新活力的 20条[6-7]㊂1.5 城镇体系日臻完善1.5.1 空间布局科学化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坚持 分区发展 思路,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和以长株潭㊁洞庭湖㊁大湘西㊁大湘南为集团 一中心四片区 的发展格局,构建了"一核+多团"的科学城镇体系㊂长沙中心地位凸显㊂长沙是湖南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科教中心,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其它市州(湖南唯一 万亿俱乐部成员 ),湘江新区和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快速崛起,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功获评 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和 东亚文化之都 ,作为文化娱乐㊁出版㊁广电㊁动漫 湘军 的大本营名扬海内外,辉映出 湖南之心 和 中国之星 风采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位稳固㊂伴随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增至16835.0亿元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42861元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7159.0亿元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8%㊁投资增长10.7%[3],长株潭两型社会试64验区如期建成,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力推进,长株潭衡 中国制造2025 试点示范城市群㊁ 宽带中国 长株潭示范城市群等相继落地㊂1.5.2 城镇结构合理化1978 2013年,全省城市数量从10个发展到29个,建制镇由154个增加到1138个㊂目前全省有大城市3个㊁中等城市8个㊁小城市18个,规模等级相对完备㊁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㊂长株潭地区㊁洞庭湖地区㊁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都依托各自的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优越,突破行政体制壁垒,构建以市级城市为中心㊁以县级中心地为次中心㊁以重点乡镇为基层节点的次级城镇体系,在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 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 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 四个子体系内,形成了既分散又聚集的城镇发展格局,构建了以城镇团为主要特征的城镇体系[8]㊂1.5.3 综合交通便捷化覆盖城乡㊁外联内通㊁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基本形成㊂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2万k m ,实现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8.91%;全省水路可通航里程达11968k m ,位居全国第三[9]㊂到2019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4.1万k m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802k m ,铁路营业里程5271k m ,其中高速铁路1986k m [3]㊂1.6 对外贸易体系完善1.6.1 对外贸易水平突飞猛进近几年,湖南 开放崛起 的成效十分明显,2017-2019年进出口总额和一般贸易出口形势喜人(见表3)㊂到2019年,湖南进出口总额为4342.19亿元,同比增长4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8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1,进出口增量居全国第3,总量在全国排名上升4位至第15位[10]㊂表4 2017-2019年湖南进出口总额和增率(单位:亿元)年 份201720182019进出口总额2434.33079.54342.2增速(%)39.826.541.2一般贸易出口1125.51561.92411.9增速(%)28.538.754.6注:数据来源于2017-2019湖南省统计公报1.6.2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到2018年,湖南的国际合作人扩大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达465.3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发展㊂其中,与美国㊁韩国㊁日本㊁欧盟㊁东盟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分别实现357.2亿元㊁165.8亿元㊁137.0亿元㊁395.2亿元和381.5亿元,同比增长22.0%㊁48.8%㊁13.6%㊁28.1%㊁40.4%[11]㊂1.6.3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到2019年末,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存续企业17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㊂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㊂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㊁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2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6%[3]㊂1.6.4 外贸结构日益优化首先从贸易主体看,民营企业成为第一主体,重点企业快速增长, 破零倍增 成效突显;其次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㊁加工贸易进出口和其他贸易进出口齐头并进;第三从增长特征看,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第三产业进一步明显提升;长株潭城市群㊁洞庭湖区域和大湘南片区持续稳定,大湘西片区开拓有力;四是从市场结构看,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快速,增长基本生活品类商品和餐饮消费稳定增长,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增速㊁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和消费品市场增速有所回落,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商品增速下滑[11]㊂2 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任务和推进方略2.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湖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㊁效率变革㊁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㊂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湖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㊁逐步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障碍㊁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其核心任务依然是 三去一降一补㊂2.1.1 持续高效去产能(1)强化企业主体地位㊂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借助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从源头上优化产能结构,防止过度建设,减少不合理建设,淘汰落后技术㊁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在去产能过程中同步推进产业创新,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㊂(2)强化政府调控㊂适度加强政府引导和行政调控,激励性政策和强制性行政手段并用,适时扩大去产能范围,全面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刺激市场需求;建立产能调节的长效机制入手,建立去产能补偿制度,以行业进入新门槛和新标准控制新增产能,严控质检标准与市场准入门槛,坚决取缔资源投入大㊁耗能高㊁污染严重的落后过74剩产能[12]㊂2.1.2 突出重心去库存(1)仍需以房地产为重心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健全购租并举商品房制度,优化房地产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从制度上解决市场供给相对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和摆脱 高房价 与 高库存 并存的困局[13];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数量,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挤压房地产泡沫,减免房地产库存的积累,同时切实提高普通城乡居民的住房购买能力㊂(2)全面推进两大转变㊂从被动去库存向主动去库存转变,深刻挖掘产生库存的根源,准确把握去库存的周期规律,积极主动寻求去库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从部分去库存向整体去库存转变,在去库存中把中下游低端制造业和房地产摆在同等重要位置,还要前瞻地考虑未来新型产业可能有的去库存压力㊂2.1.3 稳妥有序去杠杆着力管控杠杆,在控制好总杠杆率的基础上,重点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杠杆率,支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和存量资产,快速处置 僵尸企业 ,实行资产证券化,加大股权融资力度,鼓励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营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匹配的财政金融环境,严守金融风险防控底线,调整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推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担保贷款贴息和保费补助力度㊂2.1.4 综合施策降成本(1)降低要素成本㊂酌情减免实体经济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进一步扩增取消㊁降标和放开服务性收费的范畴,进一步优惠土地价格或租金㊁用电用油用水用气等能源价格,全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成本㊂(2)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㊂健全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创新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权力负面清单,减少审批环节,开通 一窗式 绿色审批通道,构建全方位㊁高质量㊁无障碍的服务体系,努力做好一站式受理㊁一次性告知㊁一条龙服务,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㊂2.1.5 扎实有效补短板既要补硬短板更要补软短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协商决策机制,纠正宏观管理的错位㊁越位和缺位,增强各级政府的经济驾驭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既要补发展短板更要补制度短板,按照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㊁经济制度㊁文化制度㊁生态文明制度㊁社会治理制度,提升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执行能力;既要补基础设施短板更要补产业发展短板,在着力补齐各类城乡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产业项目建设,着重补齐县域经济实力还不够强㊁非公经济比重还不够大㊁现代服务业水平还不高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还不快等短板㊂2.2 明确战略主攻方向,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着力点和发展根基放在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先进制造业上来,纠正前些年出现的 脱实向虚 的一些倾向㊂2.2.1 全力推进工业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1)坚定不移地做优现有重点产业㊂紧抓 中国制造2025 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工程机械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㊁烟草制品业㊁先进储能材料及电动汽车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㊁生物医药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㊁新能源装备㊁汽车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㊁人工智能及传感器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㊁石油化工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㊂(2)坚持不懈地做强新技术㊁新产业㊂贯彻创新引领,以建设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 核心先行㊁辐射带动㊁全面提升 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一大批创新创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集聚 新 动能,激发 新 动力,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㊁协同创新扶持力度,提升全省微晶石墨㊁石墨烯㊁动力电池材料㊁新型复合材料产业㊁3D 打印㊁物联网技术㊁精密传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㊁ 铅钢复合 技术等的核心竞争力[14]㊂(3)坚韧不拔地做大开放型产业㊂坚持开放崛起,更加主动地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更加充分地发挥 一带一部 区位优势,牢牢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层层开放推进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壮大 制造湘军 :迅速工程机械㊁轨道交通㊁电子信息㊁有色金属加工㊁新能源㊁新材料㊁汽车及零部件等贸易产业集群的国际影响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打响一批 制造湘军 品牌;依托湘欧快线,竭力建设铁路和航运口岸㊁综合保税区㊁出口加工区㊁保税物流中心,大力实施 制造湘军出海 工程,促进 制造湘军 抱团出海,形成优势产业联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15]㊂2.2.2 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1)加强顶层设计㊂做好前期研究,准确把握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重点领域的方向性㊁前瞻性㊁苗头性问题,尽快制定‘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对各市州及其县(市㊁区)新兴产84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㊂(2)加强全省新兴产业的合理布局㊂根据发展基础和区位优越,分别对长株潭地区㊁洞庭湖地区㊁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新兴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各地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特色行业,开展友好合作,避免大量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㊂(3)强化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路径的理论研究㊂湖南省社科基金㊁湖南省自然基金应加大湖南省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大力促进成果转化㊂同时,湖南省科学技术专项项目和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应在先进制造㊁新能源㊁电子信息㊁新材料㊁生物医药㊁生态环保等领域进行重点部署㊂(4)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力度㊂全面优化和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注重"两型"示范㊁高新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和重大或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的申报流程和分配方案,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考核,对更加高效地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16]㊂2.2.3 全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选择㊂因此,我们应紧抓产业项目建设的契机,更大范围㊁更高层次㊁更深程度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㊂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㊂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用1000万以上的培育奖励和创业补贴,重点扶持轨道交通㊁通用航空㊁新能源汽车㊁电子信息㊁生物医药㊁新材料㊁节能环保㊁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等八大领域的 小巨人 ;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拨款资助㊁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大力支持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促进其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力争在关键技术㊁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优质高效地实现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和目标;设立科技人才培养基金,以无偿资助的方式,重点支持引进领军科研型㊁领头创业型㊁领办项目型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株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团队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㊁院士工作站等科技研发平台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减少行政审批时限和检查评比,清理并废止不合理收费性文件,减少行政性服务收费项目,降低行政性服务收费标准,优化执法环境,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以基础条件好㊁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区域㊁优势企业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为载体,建设一批特色突出㊁绩效明显㊁示范带动作用强的 双创 示范基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成长奠定基础;充分利用 互联网+ ,整合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建设信息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设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系统㊁创新创业资金项目管理系统㊁企业认定管理系统㊁企业诚信管理系统㊁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系统和奖励补贴资金申请系统等,抓好政策培训和对接服务㊂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㊂在科技部㊁财政部㊁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基础上,尽快出台‘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条件㊁标准和流程;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运行状况监测,有关职能部门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联合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每1~2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一次 体检 ,深度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 健康状况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把好脉 问好诊㊂2.3 坚持创新引领,健全区域创新生态体系近年来,湖南省委提出, 创新引领㊁开放崛起 战略,宣告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直接动力――创新和开放,创新是第一动力㊂应抢抓机遇,全面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思想,将建设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旗帜性抓手,引领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㊂2.3.1 培育新型创新群落(1)培育创新创业群落㊂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背景下,大力鼓励企业人员㊁留学归国人员㊁各类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中的创新群落由产学研等创新主体扩散至各界创业大军㊂(2)发展新型科研机构㊂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民办科研机构快速发展;从能力提升㊁机制创新㊁完善评估体系等方面促进高层次人才团队㊁高校和科研院所㊁企业设立科研机构;搭建 产学研官资 创新创业生态链,培育虚拟大学园㊂(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㊁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技术人才,形成与 三大变革 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梯队㊂2.3.2 健全创新投融资体系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在湖南省科技计划(专项)项94目上增加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同时争取科技部各类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其次多方融资,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基金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注入创新基金;第三强化科技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银行㊁科技保险和创新风险投资,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深度融合㊂2.3.3 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体系以政府和用人单位共担住房货币补贴㊁安家费㊁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㊁科技领军人才㊁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家杰出人才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以项目为纽带,重点引进湖南高新技术产业㊁支柱产业㊁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带技术㊁带项目㊁带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契机,推动建立企业㊁高校㊁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机制,依托产学研三方合作,联合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掘选拔㊁评比评价㊁流动配置㊁激励保障等方面加大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实现高层次科技人才效用的最大化㊂2.3.4 健全创新平台体系(1)建设公共服务平台㊂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重点实验室㊁技术中心㊁工程中心㊁院士专家工作站㊁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造一批智慧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大力建设 众创空间 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双创 示范基地,扶持一批 双创 支撑平台,全面整合各方创业创新资源㊂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㊁ 互联网+ 制造创新中心㊁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中心㊁实验验证中心等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科学技术对接平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率㊂(2)建设智能化创新网络㊂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互联网㊁物联网和务联网 三网技术 广泛应用的前提下,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㊂在建设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过程中,必须促进体系内协同设计㊁协同平台㊁协同服务㊁协同供应和协同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创新信息互惠共享㊁创新目标共同设定和创新行动最优同步,如图1所示㊂2.4 坚持开放崛起,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2.4.1 构建立体式开放体系通过铁路㊁公路㊁港口㊁航空㊁电子口岸的协同发展,构建 铁㊁公㊁水㊁空㊁信 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开放体系,优化开放发展的总体布局,提高开放崛起的运行质量[17]㊂图1 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数字化和智能化结构(1)陆运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持续扩大湘欧快线的合作伙伴㊂一方面,从国内来看,湖南14个市州应尽快全部加入湘欧快线,想方设法吸纳江西㊁广东㊁贵州等省临湘的市县加入湘欧快线,增大运输规模,实现常态化运营;另一方面,从国际来看,既要扩增 一主两辅 的运行路线,又要改变以东欧为主的现状(哈萨克斯坦㊁俄罗斯㊁白俄罗斯㊁波兰),将湘欧快线延伸到西欧和北欧国家(目前只有德国),尽快实现滿载返程㊂(2)水运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持续扩大 五定班轮 的运输能力㊂分层次完善高等级航道,积极主动对接长江中游深水航道建设,加快推进环洞庭湖口岸建设,重点推进湘江中上游和沅水下游航道提级;科学布局港口建设,尽快构建以岳阳港㊁长沙港为核心,以株洲港㊁常德港㊁衡阳港㊁湘潭港㊁益阳港为基础的层次清楚㊁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港口体系㊂(3)空运方面,以长沙黄花机场为中心,持续扩大临空经济规模㊂湖南省各级政府应全面贯彻‘大力推进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同发力,以建设长沙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引领,大力推进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更高质量㊁更高层次构建以航空枢纽为带动㊁以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导㊁以航空关联服务业为支撑的湖南临空经济体系㊂2.4.2 搭建多样化开放平台(1)大力建设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㊂积极创建中国(湖南)自贸区,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自贸区建设新思路;以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㊁衡阳综合保税区㊁湘潭综合保税区㊁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㊁岳阳综合保税区㊁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为基础,推进全省14个市州建设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全覆盖,并大幅度提升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的效能㊂(2)高质量发展工业园区㊂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临空临港经济区㊁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基础,紧抓打造中西部跨境电商产业集05。
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作者:***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01期[摘要]“十三五”时期,我国传统制造业在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绿色化”生产步伐加快,生产更加节能与环保;扎实淘汰落后产能,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推进;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新产品不断出现;“智能生产”初步显现。
但是,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创新环境尚需完善,低成本优势减弱。
在逆全球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国内产业链安全面临一定挑战。
“十四五”时期,为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需要坚持“自主创新”,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低碳化”和“清洁化”。
为此,需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高产品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绿色生产;智能生产;自主创新[中图分类号]F4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21)01-0007-09一、引言“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加值中传统制造业①份额缩减,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2016年至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来看,新兴产业增速普遍较高,传统制造业增速普遍较低,纺织业、皮革及制鞋业、服装业、造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增长速度放慢尤其明显(见图 1)。
产业升级不仅对新兴产业十分重要,对于传统制造业也非常关键。
传统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其结构优化对于制造业整体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在传统制造业内部,产业优化升级也持续进行。
本文主要梳理“十三五”时期我国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进展,关注在当前形势下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探索“十四五”时期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思路与重点工作,最后提出促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10月 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高速工业化进程之中,至今已完成向工业经济大国的转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此形势之下,为扭转我国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不同于低效能传统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与世界整体局势后所提出的概念。
新型工业化以高科技含量、优良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特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战略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强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创新工程的重要作用。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数字资产价值将变得可量化、评估、交互,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展,数字技术创新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甚至推翻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中高技术产业利润实现超高速增长,并且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数字技术概念首次提出时被定义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高效处理、传输、储存和管理数据的一种技术。
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特点,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创新方式,其表现形式为利用或创造现有产品、服务、流程或企业商业模式,从而获得固有、无线和增值的新型事物,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制造新产品或形成新服务,将数字化能力嵌入纯物理组件的活动,结合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数字技术创新通过三条路径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考试答案
判断题共8题答对4题第1题需求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是外生变A量,通过政策进行调整的余地比较大。
第2题根据本课程,仅1/4的国家在中等B收入阶段急剧减速。
第3题消费升级、扩大消费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后扩大内需的关键举B措。
第4题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制定“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根本A性转变。
第5题“十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创新B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6题当前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
A第7题根据本课程,内外严重失衡和过度B依赖外需情况在我国并不存在。
第8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B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单选题共8题答对5题第1题根据本课程,()的中等收入国家D经济减速由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导致。
第2题根据本课程,我国应大力推进以()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B第3题根据本课程,()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第4题根据本课程,“主要依靠二产尤其工业向一二三次产业推动转变,加D快发展服务业”属于()第5题我国出口率()世界平均水平。
A第6题根据本课程,()是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重点。
C第7题“五个坚持”是()提出来的。
D第8题“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是() A D错多选题共5题答对3题第1题根据本课程,经济转型升级重点与实施路径包括() A B C D E第2题根据本课程,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包括() A B D 错BDE 第3题根据本课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应当() A B C D第4题根据本课程,推动我国迈向消费者城镇化新阶段要着力解决哪些关键问题?()A B C ABCDE 错AC第5题根据本课程,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 A D判断题共8题答对5题第1题消费升级、扩大消费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后扩大内需的关键举措。
B第2题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制定“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十三五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本报告旨在对“十三五”期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为未来财政工作提供参考。
二、财政收支概况(一)财政收入“十三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2016年至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00.4万亿元,年均增长6.6%。
2. 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税收收入占比逐步提高,非税收入占比逐步下降。
2016年至2020年,税收收入占比从79.6%上升到83.6%,非税收入占比从20.4%下降到16.4%。
3. 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税收收入结构中,流转税收入占比下降,所得税收入占比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二)财政支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2016年至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达到124.6万亿元,年均增长6.4%。
2.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民生支出占比逐步提高,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
3. 财政支出效益不断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步提高,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三、财政政策分析(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专项债券发行等措施,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领域的投入。
3. 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十三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摘要)一、产业结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主要成就1、产业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产业格局由2000年的“三、二、一”演变为2013年的“二、三、一”,发生转折的时点是2007年。
2、农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湖南省一直是全国农业大省。
在保持种植业和畜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十二五”期间基本上保持20%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工业产值平均增幅的3倍多。
3、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湖南省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机械、食品、有色、石化、轻工等10个千亿元优势产业,工业实力明显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4、服务业发展迅速,对经济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湖南服务业增加值总体规模直逼万亿大关。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3%,保持逐年上升态势。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业、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
5、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节能减排形势向好。
长株潭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显现,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园区集聚水平、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托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从节能减排来看,高消耗、高排放的形势初步扭转。
(二)存在问题1、与全国及中部其它省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湖南三次产业结构层次整体偏低。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其中第一产业中农、牧比重仍然偏大;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依然偏高;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比重仍然偏低。
2、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亟待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目前,技术和知识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创新驱动发展不足。
产业布局不合理,外向型发展不足。
大部分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更少,受市场和资源的约束力比较大。
3、分产业来看,一产不强、二产不平衡、三产不优。
农业大而不强。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优质高效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不足;现代农业所需的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发育完全。
工业发展不平衡。
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轻工业发展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未形成坚固雄厚的产业基础。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总量发展相对缓慢;服务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仍存在;与生产相关的服务业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社会化供应链。
4、从工业内部来看,多点支撑、配套完善、效益良好的工业体系尚未形成。
一是工业增长缺乏多点支撑,新兴产业拉动力尚弱。
二是本地配套率低,优势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三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业盈利基础不牢。
(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挑战“十三五”时期国内外重大形势变化:1、经济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使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阶段性的转折变化。
整体来看,未来的5-15年中国经济将由过去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而进入平均5-7%的中速增长阶段。
2、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产业结构调整获得更大的制度红利。
三中全会出台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将有利于降低结构失衡。
未来5-10年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将是结构调整的大方向。
3、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使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更多的创新动力。
本轮新技术革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的交叉融合、深度渗透为特征。
4、“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新区域发展战略,使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更大的回旋空间。
新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性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随着上述战略的深化落实,我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将得到更大的回旋空间。
有利条件和机遇:1、湖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使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经济内在需求的支撑。
湖南省当前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也即是工业化的追赶期,“十三五”将处于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过渡期。
2、在空间战略新格局中,湖南“一带一部”的新定位使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区位条件的支撑。
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随着作为助推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交通更加便利,长沙的区域经济辐射半径将迅速扩大。
3、经济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发展空间的支撑。
优惠的政策,便利的条件,必将为湖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势必有助于加强湖南省与沿海和内陆地区产业联系,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阶段,要素升级和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发展动力的支撑。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不断简政放权、要素价格调整、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中小企业壮大、湖南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都将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发展动力。
不利条件和挑战:1、产能过剩和生态环境压力,使湖南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升级面临更大困难。
与全国形势相同,湖南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另外,湖南省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
2、产业同构和产业发展条件趋同,使湖南产业结构升级面临巨大的区域竞争压力。
一是省域内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是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十分紧密的产业联系和产业分工。
三是省域内缺乏分工协作,大中小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
3、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外对内开放的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阻碍了产业的外向型发展。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还比较靠后,与国内通行的中心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4、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高级要素的短缺制约了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资金持续偏紧,企业资金压力较大。
二是湖南高端人才的引进、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已有人才的留用十分困难。
三是部分新兴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总目标,以“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创新驱动机制”、“改革推动机制”为抓手,以工业结构高新化、生产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经营管理现代化、资源利用国际化、企业结构梯队化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重要突破口,构建以农业为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湖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到“十三五”期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三产业的比例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要由2013年的10.7% 提高到2020年的18%以上;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40%以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2013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以上;绿色发展,单位GDP能耗比2013年下降16%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三、产业优化升级的空间布局和重点领域(一)空间布局一心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经济水平发达,现状产业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
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定位为全国金融中心、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基地、物流中心、科研中心以及人文旅游。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带动湖南省全域发展的局面。
三轴指京广、沪昆、渝厦三条高铁发展轴。
依托高铁建设内陆综合交通枢纽。
进一步疏通对外交通要道,尽快编制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综合交通规划,对外形成通畅便捷的立体开放空间。
三片区1、湘北经济区(岳阳、常德、益阳)湘北经济区是湖南对外经济的主要门户地区,应依靠其区位、交通、食品加工业基础以及通道优势,加快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
2、湘西经济区(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邵阳)湘西经济区主要依靠旅游带动。
应以张家界为中心城市,把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3、湘南经济区(衡阳、永州、郴州)湘南经济区是华南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关联的重要通道和节点。
依托该优势,湘南经济区应主动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联系,打造是湖南承接沿海产业的转移的桥头堡。
(二)重点领域1、夯实农林产品加工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
一是加快发展畜牧业。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比农业(种植业)要高,努力发展畜牧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力争在“十三五”期末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渔业。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渔业发展具备较好的资源禀赋。
三是注重发展林业产业。
林业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农林牧渔业的劳动生产率。
(2)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一是以隆平高科、正虹科技等为核心,重点发展水稻、棉花、生猪、水产等重点品种,打造生物育种产业链。
二是培育规模较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
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
四是保障原料供应。
重视基地建设,当前省财政对基地建设的投入不多,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优质、稳产、高产目标。
2、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1)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智能成套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电工电器、环保设备、航空航天装备为发展方向,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依托产业基础积极实施“强基强链”工程,促进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转型,加速形成产业群体竞争优势、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
(2)改造提升基础产业。
在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领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不断核心竞争力。
淘汰落后产能,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3)巩固提升民生产业。
巩固轻工业、纺织服装业和住宅工业化产业等民生产业。
对于轻工业,一要促进省内消费,指导工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商贸企业扩大采购和销售轻工产品的规模。
二要增加有效供给,研发生产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