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发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
1.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与圆锥的关系的发现。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彩色粉笔。

2.圆柱模型、圆锥模型。

3.教学课件、教学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圆柱体,引出“圆柱”的概念。

2. 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板书及生动的示范,教授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3.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介绍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并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练习和讨论
•设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5. 探究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与圆锥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展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延伸
1.拓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究更多的立体图形。

2.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圆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圆柱的认识》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圆柱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2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2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认识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教学准备:教学PPT、圆柱模型、计算器、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入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哪些圆柱体呢?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

3. 引入新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圆柱的认识和性质。

Step 2:讲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1. 通过教学PPT展示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解释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一个圆和与该圆平行的直线段所围成的几何体。

3. 解释圆柱的性质:- 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顶面也是一个圆。

- 圆柱的侧面是由底面和顶面的圆所围成的矩形。

-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

Step 3:计算圆柱的公式1. 讲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 = πr²h,其中V表示体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

2. 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2πrh + 2πr²,其中S表示表面积。

3.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Step 4:练习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 提供实际问题进行应用题的训练,如:某水杯的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求该水杯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讲解练习题答案,进行订正。

Step 5:小结1.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计算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2. 强调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矩形,掌握圆柱的认识和性质对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非常重要。

Step 6: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

2. 可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找到更多的圆柱体,并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2.在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不够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简单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公式的来源。此外,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但在分享成果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圆柱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圆柱的定义、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圆柱侧面积的推导,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圆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一个圆柱形水杯的容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圆柱模型,并测量其底面半径和高,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3.圆柱的表面积:教授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底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
4.圆柱的体积: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5.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圆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探究圆柱的定义与特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几何结构,提高空间想象力。
-难点三:解决与圆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不规则物体的近似体积计算。
-举例:给出一个不规则的石头,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来近似计算石头的体)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圆柱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圆柱形状的物体?”比如饮料罐、笔筒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圆柱的奥秘。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0篇)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0篇)

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0篇〕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0篇〕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1一、说教材〔一〕圆柱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通过实物直观认识了圆柱这种物体,本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图形的根底上,进一步探究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圆柱的根本特征,它是学生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学习圆柱外表积必备的根底知识。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的各局部名称,特征和侧向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圆柱模型。

〔2〕过程与方法:在做圆柱的活动中进一步探究圆柱的特征,体会圆柱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才能。

〔3〕情感与态度:体验圆柱与日常生活亲密联络,通过同学间合作做圆柱,共同进步,体验成功。

〔三〕我的教学理念是: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认识圆柱的生活经历,但是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在认知上是个飞跃,为了打破这个难点,我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发现者,先直观认识,再通过动手做圆柱,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感官参与新知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做数学”。

〔四〕本节课我的教学具准备如下:每组准备圆规一个、彩色卡纸两张、小剪刀一把、胶水,学生自带圆柱物品等。

二、说教法。

整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老师的引导、组织作用,应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

①情景教学法;②探究发现法;③活动体验法。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为了在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我应用以下学法组织教学。

①观察操作法;②合作交流法。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自主学习,初步认识。

3、动手操作,深化知识。

4、理论应用,扩展延伸。

〔一〕先来讲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一上课,我用课件出示了大量生活中的圆柱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问学生,我们生活中的圆柱可真多!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柱形呢?这时学生会纷纷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圆柱比拟美观;有的学生又会说:把压路机、墙刷设计成圆柱容易滚动等等。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圆柱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圆柱的认识》(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圆柱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圆柱。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理解圆柱的构造和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圆柱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特征2. 圆柱的构造和性质3. 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4. 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的定义、特征和构造。

2. 教学难点: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柱模型、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圆柱,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基本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圆柱的构造,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测量和计算,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 活动三:让学生举例说明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柱的定义、特征和构造,以及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学生对圆柱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柱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 结合其他几何图形,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圆柱的认识和理解。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1.2过程与方法:1.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操作过程,体验比较、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概况、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形成空间观念。

2.2教学难点理解曲面和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粉笔盒,圆柱的教具模型,长方形硬纸,木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粉笔盒,问:这是什么图形?生:长方体。

师: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生:长方体。

生:正方体。

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生: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生: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正方体有什么特点?生: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相等。

生:正方体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

师:正方体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体。

引入新课。

2、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生:不是。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老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例子。

师: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的物体?生:分别回答。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感受圆柱在生活中的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4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4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1 圆柱的认识》4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圆柱的定义,掌握圆柱的性质,能够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圆柱的定义及性质、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圆柱,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区别。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圆柱的形状特点。

2. 学习新知1.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面和一个侧面构成的几何体。

2.圆柱的性质:圆柱的侧面是一个矩形,圆柱的高度是两个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圆柱的底面积可以通过计算圆的面积得到。

3.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表面积= 2πr² + 2πrh。

4.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 底面积 × 高度= πr²h。

3. 讲解示范通过示范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练习应用1.给学生练习计算不同形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设计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其他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概念和运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案(通用15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篇1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圆柱,师自制圆柱体侧面展开纸,一张长方形纸。

切好的圆柱形萝卜,水果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二、认识圆柱特征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1)摸摸圆柱。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1)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也可以用笔筒来教学圆柱的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各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2.(课件出示)师:那下面的这些物体你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圆柱模型,边看书边思考: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什么?②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什么?③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是哪几个面?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在哪里?及时练习(课件出示):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点判断下面的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初步了解圆柱的特征,为后面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2】篇〗一.教材分析1.圆柱的认识是西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几何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包含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第【1】篇〗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创设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质疑内化的过程中认识圆柱的特征,自主完成对圆柱知识的建构。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学情分析:圆柱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

虽然圆柱与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但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而圆柱则是由曲面围成的几何形体,这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是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教育生态理论,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类比迁移、合作交流等原生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去感受,去发现、不断提高课堂生态水平。

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空间观念,构建生态课堂。

3、在师生互动中不断增强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重点难点:1、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形成空间观念是本课的重点。

2、理解曲面和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实物图,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说一说下面物体的面都有什么特点?2、在这些形体中,哪些我们已经认识,并且知道它们的特征了?3、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板书课题)。

突出两个圆柱图。

4、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设计意图:生活的是生态的。

首先通过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态情境,在分类中自然地引入课题,然后举例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最后通过对实物的辨析,强化对圆柱体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的概念,能够辨认圆柱的图形。

2.掌握计算圆柱的容积公式,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1.理解圆柱的概念。

2.掌握圆柱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容积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前,出示图片给学生,询问他们这是什么图形,引出圆柱的概念。

2. 讲解(1)圆柱的概念将圆柱的图形在黑板上画出,解释什么是圆柱,由两个平行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2)圆柱的特征•边缘:圆周形•底面:平行圆面•侧面: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3)如何计算圆柱的容积介绍圆柱的容积公式,V=πr²h。

其中,V表示圆柱的容积,r表示圆柱底面圆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

(4)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罐子为例,计算罐子的容积,进而直观感受圆柱的容积计算公式。

3. 课堂练习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柱体,由学生用量角器量出圆柱底面半径和高,并计算所画圆柱体的容积。

4. 巩固练习对学生分小组,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并在课后进行答案讲解,强化知识记忆。

5. 总结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圆柱的概念、特征,以及圆柱的容积公式计算方法。

学生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利用图片、实物以及计算公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圆柱这一三维图形的概念,并明确了圆柱的特征。

针对孩子们对计算公式不易掌握的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际例子呈现,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和记忆。

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加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在彼此学习中也获得了生活中常见的容积计算的应用方法。

整节课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圆柱的认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揭题示标【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认识”(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0页到第12页的例1和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想:1、圆柱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与圆柱有什么关系?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自主探究(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第11、12页的“做一做”要求: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三、合作提升(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二)讨论1、看图认为判断正确的请举手。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圆),有一个侧面(长方形)】2、观察自己做的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和宽相当与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有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四、巩固运用1、练习圆柱有()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有一个(),展开后是个()。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2、当堂训练(课本练习二,第15页)作业:课本第1、2、3、4题(填书上)。

圆柱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篇一」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体,掌握圆柱体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会辨别圆柱。

2.知道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而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当于圆柱的高。

3.在做圆柱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圆柱的侧面可以展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也有时可展成正方形,及圆柱的侧面展开与圆柱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5.形成圆柱的表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分一分。

(课件出示实物图)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按形状把它们分一分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拖动分类)?(设计意图:在这个阶段,通过分一分,引入学生对圆柱的初步感知。

)2、说一说。

你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学生根据已学图形的特征简要说一说)?剩下的这些形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突出两个圆柱图)。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2个圆柱,再看一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3个圆柱,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像这样的直直的,就是直圆柱。

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找生活中的圆柱体,导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认识圆柱的面。

①想一想。

观察这些圆柱,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圆柱有上下2个圆②摸一摸。

圆柱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还有其他的面吗?请你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总结: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叫曲面,也就是圆柱的侧面。

③说一说。

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指名说说)师总结:圆柱上下2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在动画动手操作总了解构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培养数学素养。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了解构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光凭字面很难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理解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将静态的画面转为动态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理解能力,学生较难感受。

教学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动画演示了解构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2.通过体验圆柱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1.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2.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3.认识圆柱的底面、高和侧面(一)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①、用手摸一摸、滚一滚,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有何不同?你发现了什么?②、圆柱有几个面组成?③、小组讨论并验证: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④、量一量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二)、小组汇报: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交流感知。

师: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你们是怎么验证的?(学生汇报,教师即时补充)A组:指出圆柱有3个面组成,2个底面和一个侧面,2个底面相等。

B组:知道圆柱有3个面组成,2个底面和一个侧面C组:协助下指出圆柱的3个面。

生: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

生:上下两个面是圆形。

生: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师:指一指手中圆柱的底面、侧面。

(板书:2个底面,1个侧面)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三)、观察、比较圆柱底面的特征。

A组生: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

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预设:剪出来比较、量直径计算、画在纸上倒过来观察是否重合。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投影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2.投影出示圆柱.使学生明确:圆柱.3.导入、揭示课题.板书:圆柱的认识二、新授教学(一)圆柱的认识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2.教师出示实物.3.出示投影,展示实物图.4.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二)圆柱的面.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3)用双手摸侧面.3.教师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三)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1.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四)操作实验使学生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四、巩固练习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2.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五、实践作业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六、板书设计圆柱的认识〖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1~3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1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17-18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2、能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探索的过程,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角尺、直尺、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引“新”明标--引入新课,明确目标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粉笔盒,问:“这是什么图形”?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2、揭题明标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关于圆柱,你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师将问题整理后抓住关键词读、写、说并板书)二、探“新”依标--依标导学,探究新知(一)自学--发现圆柱。

1、找一找: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柱?2、展一展:实物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保温杯、唇膏、电池、圆的笔筒。

3、看一看、想一想:认真看课本P17,重点观察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要边看,边思考:①这个圆柱形的物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有什么特征?②观察圆柱的上、下两个平面,分别是什么形状?③你觉得,两个底面有什么特征?4、说一说让学生自说说自己的思考结果,验证圆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5、读一读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两个面除外)叫做侧面。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4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4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认识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教学准备:教学PPT、圆柱模型、计算器、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入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哪些圆柱体呢?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

3. 引入新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圆柱的认识和性质。

Step 2:讲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1. 通过教学PPT展示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解释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一个圆和与该圆平行的直线段所围成的几何体。

3. 解释圆柱的性质:- 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顶面也是一个圆。

- 圆柱的侧面是由底面和顶面的圆所围成的矩形。

-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

Step 3:计算圆柱的公式1. 讲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 = πr²h,其中V表示体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

2. 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2πrh + 2πr²,其中S表示表面积。

3.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Step 4:练习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 提供实际问题进行应用题的训练,如:某水杯的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求该水杯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讲解练习题答案,进行订正。

Step 5:小结1.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计算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2. 强调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矩形,掌握圆柱的认识和性质对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非常重要。

Step 6: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

2. 可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找到更多的圆柱体,并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1页的内容,练习七第1题。

1.使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他们的特征及区别。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其中一个能将表面的包装纸裁剪下来,再准备用纸做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各一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两三个,一个小纸箱。

学生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一张白纸,直尺等。

一.摸猜游戏,引入课题1)(教师用纸箱,装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教师:老师这个纸箱中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物体,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一边摸一边描述自身摸着的几何体的特征,其他同学边听他描述,边猜测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让一位学生上来摸,其余学生猜。

提醒学生从棱的多少、长短,面的大小、形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来进行描述。

学生猜的时候可以在学生摸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去猜测,这样,可以根据物体特征的健全而接近正确答案。

例如:圆圆的——球体长长的,有六个面,每个面是平平的——长方体3)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过渡,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圆柱的特征。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圆柱,并探索特征教师出示圆柱。

教师:这就是圆柱。

各小组的同学拿出你们(或老师准备)的圆柱,摸一摸,了解一下圆柱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感知圆柱的特征。

全班交流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两个圆,一个曲面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下子就看清了圆柱的各个部分及其形状,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特征。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认识》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认识》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认识》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物体,如铅笔、水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探索新知(1)圆柱的认识(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教师展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推导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即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2πr^2+2πrh。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πr^2h。

3.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柱的练习题,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解答。

4.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物体,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柱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通过练习题和拓展延伸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圆柱的认识教师展示一个圆柱模型,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个物体的名字吗?你们能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很好,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
一、关于教材
圆柱的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第12册第31页至32页的内容。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材安排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各种
各样的圆柱体,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摆一摆、量一量、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圆柱的特征。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究新知一一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让学生对
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

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过程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习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

(板书:构造特征)
(1)观察:
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

接着教师再展示几个圆柱模型,让学生拿出形状是圆柱的实物或教具。

(2)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
的?让学生对圆柱有更深的感性认识。

(3)认识立体图
闭起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圆柱的形状,如果我们把观察和想到的圆柱形状画成立体图会怎样呢?(电脑演示,贴出立体图)以上通过经历实物感知和在头脑中想象再到抽象出立体图这三个过程,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导引结合、探究新知
这个过程主要是探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物征,是重点,难点是圆柱侧面的特征的理解。

引入: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了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圆柱,我们更应该来认识它!(板书:的认识)
1、请你来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的一些什么?
2、(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想法一起来认识圆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这个过程主要设计了四个过程:活动、反馈、游戏、验证。

(1)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样?
(2)初步反馈: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叫做
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在立体图上标明)(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请你猜想一下,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可
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学生可能会说:1、剪出来比较;2、量半径、量直径来比较;3、量周长来比较;4、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

对学生说出的这些方法老师都要作肯定和表扬。

(媒体演示,上下底面重叠过
程)教师说明: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像上面这些上下一样粗细的,直直的圆柱。

(4)联系比较,强化感知:(媒体出示:)
3、圆柱的高
(1)指上面题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高,哪个低?想
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2)怎样测量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通过圆柱的纵切模型引导学生感知应该测量两底面圆心的距离最科学,它叫做圆柱的高。

同时媒体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通常表示在圆柱的侧面上来。

(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重复刚才的媒体操作,问:你还发现圆柱的高有什么特征?
你是还可以怎样得到?通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后可能会说:(1)纵切面是长方形,可以有无数条高;(2)侧面上可以做无数条高;(3)两底面之间处处可以做高等等。

对于学生这些独到的见解,老师应该大加表扬。

4、圆柱的展开图。

为让学生理解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我设计了
3个问题。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上面的平面与侧面相交形成哪条线?请学生指出来。

这条线就是底面的什么?对照实物或模形,说出这条线就是底面的周长。

下底面也如此吗?
(2)侧面是围起来的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平面图形吗?让学生接着猜一猜,学生可能会说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再通过进行媒体演
示,加深学生对展开图的印象和理解。

(3)同桌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媒体演示。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当中,通过设计分层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按照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进行巩固和运用。

第一层练习: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特征的理解。

第二层练习:对本课的重难点即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理解和运用。

1、填空题:省略。

2、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