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 学科网群

合集下载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系几乎所有的二倍体植物,不论是野生或栽培的,都可以找到导致雄性不育的核基因。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近200种植物存在着核质互作型的雄性不育性,其不育程度和遗传稳定性颇不相同。

育种上需要的是对环境条件不敏感,能够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主要在杂种优势利用(植物)上作母本,可以省去去雄工作,便于杂交制种,为生产上大规模利用杂种一代优势创造条件。

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种子繁殖,须靠一个花粉正常而又能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雄性不育保持系授粉。

杂交制种则须有一个花粉可育,并能使杂种恢复育性的育性恢复系。

这样,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分别简称A、B和R 系)三系配套,就成为利用不育系以大量配制杂交种子的重要前提。

雄性不育系主要可分两类:一、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即由控制花粉正常育性的核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不育系。

1、不育机制:一般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也有由2~3 对隐性基因互作而产生的雄性不育性(如莴苣)。

假如控制花粉正常育性是一对显性基因RfRf,则由于隐性突变,杂合体Rfrf自交后将会分离出纯合基因型rfrf,表现为雄性不育。

大麦、玉米、高粱、大豆、番茄、棉花等很多作物都有这样的突变体。

但偶尔还发现有杂合的显性核不育现象。

其正常可育的基因型为msms,而经显性突变后产生的杂合基因型Msms会由于Ms的显性作用表现为雄性不育,当它被正常育性植株msms授粉结实时,其子代按1:1比例分离出显性不育株和隐性可育株,并依此方法代代相传。

1972年中国在山西省发现的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就属于此类。

2、利用:因隐性核不育系难以找到有效的保持系,故不能大量产生不育系种子供制种用;但可用杂合可育株给不育株授粉,在正常育性受 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情况下,其子代将按1:1比例分离出纯合不育株和杂合可育株。

用杂合可育株对不育株授粉,下一代育性分离仍是1:1的比例。

采用这种作法可以较大量地繁殖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混合群体。

第10章 雄性不育

第10章 雄性不育

因此,孢子体不育的特点是:不 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时,所获得的杂种 一代,花粉全部正常,结实也全部正 常,但杂种二代因不育基因分离重组, 将有不育株产生。
当孢子体中带有可育的细胞质基因N 或核Rf时,不论配子体(花粉)的基因是 Rf或rf,这种花粉都是正常可育的。不育 系与纯合的恢复系杂交所得到的杂交种F1 是正常雄性可育的,F1自交的F2群体中的 植株产生3∶1或9∶7或15∶1 的育性 (可育∶不育)分离。
第一季高不育系混合种子自交种子有标记无标记恢复系具有显性标记杂交苗用于大田用于制种高不育系利用杂种优势示意图90二核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1核不育系的选育将适宜做不育系的品种进行诱变处理在其后代群体中可获得核不育株核不育株经与原品种杂交杂种表现可育收获其种子种植成群体单株间将会出现不育和可育的分离该群体自由授粉在不育株上收获种子后代又呈现不育和可育分离几代后分离比例将稳定为11
(1)诱导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是光和 温。根据光温作用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光照长度是决定育性转换的 主要因子,温度只起协调作用,称为光敏 型核不育 。这类型包括长光不育、短光可 育和短光不育、长光可育两种。
第二类,育性受控于幼穗发育敏 感期的温度,光照长度基本不起作用, 称为温敏型核不育,这类型包括高温 不育低温可育和高温可育低温不育两 种。
2、配子体雄性不育
配子体雄性不育是指不育系花粉的育 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的这一类型的 雄性不育,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 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育性表现 正常。
因此,配子体不育的特点是:不育系与恢复 系杂合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有二类(不育与 可育),而且各占1/2。即子一代的花粉只有半 数左右是正常的,但是它并不影响结实,子一代 的结实率全部正常。由于子一代带有不育基因的 花粉败育不参加受精,因此子二代配子有两种基 因型(Rf Rf、Rf rf)存在,但都结实正常,没 有不育株出现。

花粉败育的分析

花粉败育的分析

花粉败育的分析 尹伟荣 杨飞 蒋晓霞 刘明 郭云 支崇远(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本文对花粉败育作了简要综述,阐述了花粉败育的含义、原因、机理以及应用,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关键词:花粉;花粉败育被子植物花粉的正式学名叫Pollen,是花的雄性器官,通俗地说就是植物的精子,是植物生命的精华所在。

花粉的体积小,颜色大多是淡黄或淡粟色。

花粉细胞直径15-50μm。

花粉不但包含着生命的遗传信息,还包含着孕育新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花粉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微小生命有机体,一般由2~5个细胞组成,结构简单,花粉发育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生殖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并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花粉生物学。

早期的花粉发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花粉发育一般的描述上,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对花粉发育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花粉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细胞质成分及内部结构的研究,其中包括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分化、脱分化、再分化以及细胞质骨架等方面的研究[1]。

近十几年来,特别是针对花粉发育中的分子机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花粉发育过程中信号传导及其调控、细胞极性和细胞命运的分子机理以及花粉发育特异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为了使人们对花粉败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了简要综述。

1.花粉败育的含义花粉败育(pollen abortion)指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使花药中产生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的现象。

花药成熟后,一般都能散放正常发育的花粉粒,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

2.花粉败育的原因2.1 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纺锤体异常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不育细胞与可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育细胞的单价体较多,不育细胞虽能形成明显的赤道板,但异常的纺缍体使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方向各异,后期I染色体分向两极数目不均等,一些配对染色体成整体运动,而不分向两极。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

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

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

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

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

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

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三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2)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题库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题库

名词解释: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

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稳定性,Stability ),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特异性, Distinctness)种(species):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化、形态特征的生物群,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subspecies):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两地植物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

变种(variety):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遗传的差异。

作物品质:指作物经济器官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

株型:指作物的茎、枝、叶等主要光和器官在植株上的着生态势。

合理的株型可使作物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有机物的合成,为高产打好基础。

有性繁殖(Sexually propagating):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ion )常异花授粉(often-cross pollination )无性繁殖(Asexually propagating ):不经过两性配子的受精过程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内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或同一株的花粉传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受精的授粉方式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衍后代的授粉方式。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两性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

农作物、植物种子繁育员题库一

农作物、植物种子繁育员题库一

农作物、植物种子繁育员题库一1、单选(江南博哥)菜粉蝶的食性是()。

A.杂食性B.多食性C.单食性D.寡食性答案:D2、多选下列属于异花授粉作物的是()。

A.大麻B.玉米C.向日葵D.马铃薯答案:A, B, C3、填空种子生产档案需要记录的内容:生产地,地块,环境,()生长情况;()种子来源,质量;技术负责人情况。

解析:前茬作物;亲本4、判断发生受精不亲和反应的位置一般是在花药中。

答案:错5、多选不正常幼苗的类型有()。

A.受损伤的幼苗B.畸形或不匀称的种苗C.腐烂的幼苗D.变质坏死的幼苗E.初生根肥大的幼苗答案:A, B, C6、单选生产上通常将()作为春玉米开始播种的标准。

A.表层土壤温度稳定达到10—12℃B.5—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达到10—12℃C.表层土壤温度稳定达到5—10℃D.10—12厘米土壤温度稳定达到5—10℃答案:B7、判断种子的成熟既有形态上的成熟又有生理上的成熟。

答案:对8、单选罗汉松种子为肉质的()所包被。

A.种皮B.果皮C.假种皮D.种托答案:C9、多选造成机械混杂的情况有()。

A.混进其他品种种子B.混进其他作物或杂草种子C.混入其他作物花粉D.人为杂交答案:A, B10、填空磷矿粉属于()性磷肥。

解析:难溶11、单选依照农作物的受害情况,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冷害以()为主。

A.延迟型冷害B.障碍型冷害C.混合型冷害D.间接型冷害答案:B12、名称外胚乳解析:有些植物的珠心组织随种子的发育而增大,形成一种类似胚乳的贮藏组织,称外胚乳。

例如藜科、石竹科植物。

13、填空观察记录地温情况时,应记录()厘米,()厘米,()厘米的地温。

解析:10;15;2014、判断春繁、春制的主要是一些感光的早籼类型亲本和组合。

答案:错15、问答什么是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花粉败育:花粉没有经过正常发育,又能起生殖作用。

原因: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②营养不良;③绒毡层作用无常④不产生粒子。

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

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

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通过雄性和雌性精细的配对过程,确保了基因的多样性。

然而,有时植物会产生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现象,导致了无法进行有性繁殖。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的原因和影响。

一、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是指植物在生殖过程中无法正常产生可育花粉。

花粉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男性配子,它通过传粉作用与雌蕊结合形成种子。

当植物的花粉无法成功发育或无法与雌蕊结合时,就会发生雄性不育现象。

1. 原因雄性不育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

植物的基因组中负责花粉发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花粉无法正常形成或发育不完全。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引起的,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2. 影响雄性不育的植物无法自我繁殖,只能依赖于外界的传粉媒介,如昆虫或风力。

这使得雄性不育植物在繁殖上受到限制,往往繁殖率较低。

此外,由于基因多样性的减少,植物种群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也可能受到损害。

二、雌性不育雌性不育是指植物在生殖过程中无法正常产生可受精的卵细胞。

卵细胞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雌性配子,它需要与雄性配子结合形成种子。

当植物的卵细胞无法正常形成或无法与雄性配子结合时,就会发生雌性不育现象。

1. 原因雌性不育的原因与雄性不育类似,通常也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植物基因组中负责卵细胞发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卵细胞无法正常形成或发育不完全。

2. 影响雌性不育的植物无法自我受精,只能依赖外界的花粉来进行授粉。

由于无法产生可受精的卵细胞,这些植物往往无法正常结实,导致繁殖率降低。

此外,雌性不育也可能导致种群内基因多样性减少,进而影响植物的遗传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会限制其有性繁殖能力,影响种群的繁衍和适应性。

研究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的原因,可以为植物繁殖技术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涉及植物分类部分依克朗奎斯特系统)AB孢子:是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不需要经过结合就可以直接萌发发育成新个体顶的无性生殖细胞。

【比较:A.配子: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需要经过两性结合成合子并由合子萌发发育成新的个体或合子萌发发育产生孢子后在长成新个体;B.合子: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

根据两两配合的配子形状、大小、行为等分为:同配、异配、卵配,卵配形成的合子又称受精卵】孢子植物:由孢子直接萌发为新个体,生活史中能够产生孢子并以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

又称隐花植物。

【对比: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开花所以称显花植物】孢粉学:花粉直径、形态、萌发孔等特征在植物中有较强的种属特异性,被用来研究植物的分类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等,并由此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

胞蒴:葫芦藓孢子体重要结构。

由蒴台、蒴壶、蒴盖三部分构成。

胞芽:地钱借助胞芽进行营养繁殖。

胞芽生于地钱叶状体背面的胞芽杯中,呈绿色扁圆形。

散落土中产生2个相对方向的叉形分枝,最终形成两个新叶状体。

半知菌:最大特点是未发现有性阶段。

从已有研究,半知菌多属于子囊菌,半知菌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

C传递细胞:小叶脉附近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细胞壁向内形成很多不规则内褶,从而增加了相邻细胞间的接触面积。

传递细胞细胞质浓厚,富含线粒体,与相邻细胞间有发达的胞间连丝,负担短途运输的功能。

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上胚轴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

【对比:留土萌发:上胚轴迅速伸长】相比之下,子叶留土萌发对于农业更有利。

侧根:主根(初生根)上生出的分枝。

在根毛区的上方,以内起源方式起源于中柱鞘。

D单身复叶:由三出复叶两侧的小叶退化而形成,其小叶柄与叶轴连接处有1个明显的关节。

e.g.橙、橘、柚等面叶:叶在茎上基本成之力状态,两面受光差异不大,从外形上看不出上下面的区别。

植物雄性不育原因探究及应用

植物雄性不育原因探究及应用
当它与正常的植株杂交后,子代按照 1:1比例分离出显性不育植株和隐性可 育植株,并按照此方法代代相传。
3. 核质互作不育型
表现为核—质互作遗传,一般质基因为S, 同时核基因为rfrf的植株才表现为雄性不育, 其余均为可育型植株。

S rfrf


N Rf_
S Rf_
均可育
N rfrf
这一类的植株可用作三系法杂交品种。
雄性不育植株的产生原因:
Ⅰ、外因 Ⅱ、内因
Ⅰ、外因
※ 人工去雄 ※ 感染病毒、细菌 ※ 恶劣环境条件,如干旱、高温、寒冷等 ※ 其他
Ⅱ、内因 ※ 可遗传因素 ※ 非可遗传因素
一、 可遗传因素:
这是雄性不育产生的根本原因,可 再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细胞质雄性不育型,简称质不育
表现为质遗传,通常以单一的细胞质基因S 和N控制,分别代表不育和可育
3. Ca2+的浓度影响
Ca2+作为植物的第二信使广泛参与并调节 着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近年来根据对Ca2+在被子植物生殖过程中 的作用研究,一些学者推断,Ca2+在营养 细胞和生殖细胞之间的差异对二者以后的 发育可能起调控作用。
4. 细胞骨架的影响
细胞骨架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 胞器,包括微管系统和微丝系统两个部分, 参与细胞中多种功能。
(1)花粉在单核靠边 期败育; (2)影响小孢子的发 育,使花粉败育。
2. ATP酶的影响
ATP酶可以催化ATP的水解,对植物各种 器官的运动、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细胞内 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代谢活动中能量的需求 起重要作用。
随着花粉的发育,如果其中的ATP酶的 酶活性、酶动力不随之增加,或者ATP酶的 数量不增加,均会导致花粉败育。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和恢保关系研究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和恢保关系研究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和恢保关系研究张思妮;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自刚;郭冬;张永鹏;马翎健【摘要】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一种新型“三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研究F型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特点并筛选其恢复源和保持源,采用I2-KI染色法观察F、BNS、T、K和V型不育系扬花期的花粉败育类型,并以F型不育系为母本与98个优良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检测F1代自交结实率.结果显示:(1)F型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高达95.63%.其中,染败型花粉比例最高,达到67.66%;圆败率为19.32%;典败率最少,仅为8.73%.(2)5种不育系中,F型与K型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特征最接近,其次是V型不育系.(3) 98个组合F1的自交结实率(国际法)在100%以上11个,0%~10%有18个.(4)‘周麦16’、M510、‘西农815’、‘西农585’对F型不育系的恢复力极强,是其优良恢复系;‘天麦989’、‘存麦4号’、CY 5475、M460、‘12漯1’和11GB02可通过回交培育成F型不育系的保持系.研究认为,F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彻底、稳定,在常规小麦品系中较易找到其保持源和强恢复力品系,是一种良好的新型不育系.【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7页(P667-673)【关键词】小麦;F型不育系;花粉败育;恢保关系【作者】张思妮;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自刚;郭冬;张永鹏;马翎健【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473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43.3+4细胞质雄性不育性(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线粒体不育基因和细胞核基因互作的结果[1-2]。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 学科网群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 学科网群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花药成熟后,一般都能散放正常发育的花粉粒。

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的败育(abortion)。

花粉败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情况是花粉母细胞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如花粉母细胞互相粘连一起,成为细胞质块;有的出现多极纺锤体或多核仁相连;也有产生的4个孢子大小不等,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发育的花粉;有一种情况是减数分裂后,花粉停留在单核或双核阶段,不能产生精子细胞;也有因营养情况不良,以致花粉不能健全发育。

绒毡层细胞的作用失常,失去应起的作用时,也能造成花粉败育,如在花粉形成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不仅没有解体,反而继续分裂,增大体积。

以上反常现象的产生,又往往与环境条件相联系,如温度过低,或者严重干旱等。

另外,个别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malesterility)。

雄性不育的植物,雌蕊照样可以正常发育。

雄性不育植株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花药退化,花药全部干瘪,仅花丝部分残存;二是花药内不产花粉;三是产生的花粉败育。

雄性不育的植物在进行杂种优势的育种工作中,往往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杂交时免去人工去雄这一步操作过程,从而节约大量人力。

正因为这样,在农业生产上往往需要选育这样的品种。

农业上也常用药物来促使雄性不育,称药物杀雄,或采取其他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常用的杀雄药剂有2,4-D、萘乙酸、秋水仙碱、赤霉素、乙烯利等。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

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

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

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

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

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

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三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所谓三系是:(1)雄性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的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结实。

(2)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不仅可结成对种子,而且播种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h d a s me a o t n p o e s b t e h y e o a a b ri r c s ewe n te tp f WA n ,h i f a o t n mo t a p n d a h t g o a d D te t me o b r o s h p e e tte sa e i fo mo o a y n t i a y n Ho e e , h a g K , N , h i d f CMS l e a a l r a o t n rm n c r o o d k ro . w v r t e G n , I t e 3 k n s o i s h d a f mi a b r o n i i
果显示 , 野败 型和 D型 不育系花粉败 育时间发 生在 单核期 向双核期 过渡 阶段 , 这两种 类型胞质 不育 系花粉败 育过程 基 本类似 ; 冈型不育 系、 K型不育 系和印尼水 田谷 型不 育 系这 3种细胞质 雄性 不育 系的花粉 败 育时期略 早 于野败 型和 D 型, 一般 在单核末期就全部败育 , 而这 3种类型的胞质雄 性不育 系花粉败育过程基本相似。 关键词 : 细胞质雄性 不育 ; 绒毡层 ; 花粉败育 中图分类号 : S5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 4 0 (0 2 0 - 3 -5 0 1— 7 5 2 1 )50 00 0
第3卷 1
第 5期
21 0 2年 5月


( ed Se )
V 13 N . Ma. 2 1 o. 1 o5 y 02
水 稻 不 同细 胞 质 雄 性 不 育 系花 粉 败 育 的 细胞 生 物 学 比较 研 究
郭 慧 李树 杳 向关 伦 杨 占烈 甘 , , , ,

雄性不育ppt课件

雄性不育ppt课件

药隔维管束的异常。比较可育株和不育株的药 隔维管束,发现不育株的维管束和维管束鞘均发生 形态、结构及生理上的异常。如在单核或双核花粉 期,不育株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分化不好,薄壁细胞 皱缩,维管束鞘细胞排列紊乱、退化。此外,还发 现不育系植株维管束异常的程度与花粉败育的程度 成正相关。
Ⅰ、结构型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不 育性归结于结构上 的异常,既可能是雄性 器官不存在、或没有形成、或形成不良, 以至于小孢子发生组织的发育异常或不能 发生、或小孢子不能正常发生;
Ⅱ、孢子发生型雄性不育 在这种类型中,雄蕊 虽然发育了,但是孢原组织不能形成或形成畸形、或 孢原组织虽然发育正常,但是小孢子的发生或雄配子 体的发育受阻,以至于花粉不能形成、或花粉畸形、 或于成熟前败育,因而完全没有花粉、或成熟无功能 的、极端干瘪的花粉。孢原细胞的败育既可能发生在 减数分裂前,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期间或减数分裂 后,因此,这种类型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前的、有丝分 裂中或有丝分裂后的突变体。
则的雄蕊的发育或雄蕊转化为其他的花器, 或发育不全或瘤状的或缺少小孢子发生组织。 这些都包括在结构性的雄性不育中。
从花粉发育过程分析,不育系花粉败育 或退化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造孢细胞至花 粉母细胞增殖时期、减数分裂期、单孢花粉 期(或单核晚期)、二核及三核花粉期。雄蕊组 织结构异常表现在花药壁、中间层和绒毡层 细胞异常及花丝与药隔维管束结构异常。
根据细胞核与细胞质基因组的组成, 作为遗传类型的分类的证据,雄性不育 性可分为:细胞核型、细胞质型和核-质 互作型三种类型,在这三种类型中,表 现型可以是上面三种类型中的任一种类 型。
Ⅰ、细胞核型雄性不育(g-mst) 不育性受细胞核基因所控制,这些基因
不受细胞质类型的影响,因而不育性的遗传 型和表现型完全是孟德尔式的遗传,在大多 数情况下,这种不育性是受隐性基因所控制 的。

遗传学名词解释(答案)

遗传学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结构的的杆状体。

(染色体:指任何一种基因或遗传信息的特定线性序列的连锁结构。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同一各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间期同一染色体复制所得。

非姐妹染色单体:单体二价体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互称非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同源染色体这些间期各自复制所得。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

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

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它含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

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同时另一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

雄性不育性-文档资料

雄性不育性-文档资料
e.花粉不能成熟或无萌发能力;
f.形成有生活力的花粉但花药不开裂。
二、雄性不育性的类型
1 按表现型划分 ➢ 结构性雄性不育: ➢ 孢子发生性雄性不育: ➢ 功能性雄性不育:
2 按基因型划分
➢ 细胞核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性由核基因控 制,其作用不受细胞质类型的影响,因 此,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表达是完全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三、雄性不育的一般特征
多数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是自发产生的, 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则主要是种间 杂交(包括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而产 生的。
1 基因的特征
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大约占 64%;
显性基因控制的方式约占20%。
2 基因的作用时期
雄性不育基因可以作用于小孢子发生 之前、之中或之后,从而导致结构性、 小孢子发生性和功能性雄性不育。
5、胼胝质沉积和降解异常 6、小孢子发育失败 7、减数分裂后发育异常 8、花药不开裂
二、超微结构的变化
玉米、油菜: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不育系叶
绿体中基粒片层层数减少,结构也较模 糊。与基粒相连的大类囊体片层明显变 细以至发生断裂,从而使整个片层排列 紊乱。线粒体嵴紊乱、基质透明无结构、 线粒体膨大但膜仍完整存在
氨酸(Pro)等
二、雄核发育和半融合生殖
雄核发育:是指精卵细胞发生细胞融合后,
没有进行核融合,后来卵核消失,精核发育 成胚。雄核发育来的植株,基本上只有父本 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和形态特征。
半融合生殖:是指精子核进入卵细胞,但
并不与卵核融合,后来精核和卵核独自分裂, 形成嵌合体胚。
由半融合生殖产生的植株,常常有些组 织或器官具有父本的遗传特性,表现父 本的性状,有些组织或器官则具有母本 的遗传特性,表现母本的性状。

植物花粉败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花粉败育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9-07-1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2017YFD0100800);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16-620-000-001-058)作者简介:张鹏飞(1987-),男,山西大同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电话)188********(电子信箱)504189900@;通信作者,张道荣(1972-),女,湖北枣阳人,研究员,(电子信箱)121496897@。

,,,.[J].,2019,58(23):10-15.在对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的研究中都有雄性不育的报道[1-4]。

雄蕊心皮化、雄蕊受损和花粉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植物雄性不育,形成败育的花粉粒[5]。

目前,基于大量的研究发现,导致花粉败育主要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异常、膜脂过氧化、物质代谢紊乱和小RNA 功能异常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1植物花粉败育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在雄性不育系中,与呼吸过程有关的酶类活性普遍低于保持系,表明雄性不育系中花药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抑制,使得能量平衡被打破,这是不育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6]。

周培疆等[7]在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中发现,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包括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多种酶)的活性均低于可育系。

在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均观察到结构异常的线粒体,并且不育系的花粉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内含物异常,不能行使正常代谢功能,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线粒体是呼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细胞器,为植物提供必要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

在大部分植物中线粒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携带着一定的遗传信息,且不同的物种间差异较大,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在66~11.3kb,不同种属间基因的排列顺序变化很大[8]。

在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含有许多同向和反向重复序列,在核基因的调控作用下,这些重复序列可以实现分子内和分子间的重组,产生大小不同的线粒体DNA,同时还存在高度可变的RNA 编辑过程。

高一生物教案: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高一生物教案: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国内首次发现荷兰豆雄性不育株
天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员郁铨同志日前在国内首次发现了食荚豌豆雄性不育株,将使食荚豌豆新品种选育工作跨入杂交育种新阶段。

食荚豌豆也称荷兰豆,原产于欧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和有零星种植,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豆类蔬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但食荚豌豆是雌雄同体的农作物,并且花形特殊,用人工方法摘除雄蕊,杂交成功率很低,不可能获得足够多的杂交种子去供生产中使用。

王郁铨等科研人员经过10年辛勤努力,发现了食荚豌豆的雄性不育的后代,可以较为容易地培育出足够多的优质杂交种供菜农使用,实现食荚豌豆育种的新突破,由常规育种跨越到杂交一代优势育种,食荚豌豆品质和产量都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第1页共1页。

花粉败育名词解释

花粉败育名词解释

花粉败育名词解释
花粉败育是指花粉在授粉过程中无法成功结合雌性生殖细胞或发
育不良,从而导致花的不育现象。

花粉败育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可能是由于环境压力、基因突变或营养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花粉败育会影响植物的繁殖
效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因此,如何解决花粉败
育问题对于植物生产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们可以通过选择抗生性更好的品种或通过合
理的施肥,控制植株的受精过程,帮助植物克服花粉败育问题,提高
繁殖效率。

此外,研究人员也在探索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通过改造
花粉基因来解决花粉败育问题,为植物育种和基因编辑研究提供更多
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花药成熟后,一般都能散放正常发育的花粉粒。

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的败育(abortion)。

花粉败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情况是花粉母细胞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如花粉母细胞互相粘连一起,成为细胞质块;有的出现多极纺锤体或多核仁相连;也有产生的4个孢子大小不等,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发育的花粉;有一种情况是减数分裂后,花粉停留在单核或双核阶段,不能产生精子细胞;也有因营养情况不良,以致花粉不能健全发育。

绒毡层细胞的作用失常,失去应起的作用时,也能造成花粉败育,如在花粉形成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不仅没有解体,反而继续分裂,增大体积。

以上反常现象的产生,又往往与环境条件相联系,如温度过低,或者严重干旱等。

另外,个别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malesterility)。

雄性不育的植物,雌蕊照样可以正常发育。

雄性不育植株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花药退化,花药全部干瘪,仅花丝部分残存;二是花药内不产花粉;三是产生的花粉败育。

雄性不育的植物在进行杂种优势的育种工作中,往往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杂交时免去人工去雄这一步操作过程,从而节约大量人力。

正因为这样,在农业生产上往往需要选育这样的品种。

农业上也常用药物来促使雄性不育,称药物杀雄,或采取其他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常用的杀雄药剂有2,4-D、萘乙酸、秋水仙碱、赤霉素、乙烯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