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哲学的基本格局和玄学的兴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魏晋玄学的分期
1、把玄学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汤氏父子分法) (1)正始时期:代表:何晏、王弼 (2)竹林时期:代表:阮藉、嵇康 (3)元康时期:代表:裴頠、郭象 (4)东晋时期:代表:道安、张湛
2、四个时期: (以与佛教关系来分,不同于佛) (1)何晏、王弼时期 (2)阮籍、嵇康时期 (3)裴頠时期 (4)郭象时期
以阐发三玄为形式的本体之学。这一理论的根本特点 是以有无、本末为讨论的中心。在世界观上着重讲本 体和现象,运动和静止,认识与对象,天道和人事等 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它在形式上摆脱了两 汉经学的笺注繁琐,在内容上也抛弃了两汉神学时的 粗俗目的论思想,而是采取思辩形式,开了一代哲学 新风。 有一种观点认为,魏晋玄学脱离实际,与社会现 实生活相距较远。这种观点实际上未抓住玄学的实质, 玄学并不是不联系实际,而是不象两汉经学那样世俗, 它是从哲学高度来论证社会政治思想,故给人们以超 凡脱俗,玄远难测之感。

在三玄之中,《老》、《庄》比《周 易》居于更重要地位,玄学家们都是以 《老》、《庄》解《周易》,而不是以 《易》解《老》、《庄》。这一点宋代理 学家程颐早就看出来了,他说:“王弼注 《易》无不见道,但却以老、庄之意解说 而已”。这也说明玄学家的学术倾向和精 神气象,主要是继承先秦道家尤其是秦汉 以来黄老道家的思想和风采,基本上是道 家的新发展。

现实政治斗争是玄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曹操是一位 有作为的政治家,他除了在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改 革外,在政治上也进行了改革,他大力压制了汉末 结党标榜,追求声名的风气。并废除了东汉以来由 豪强地主操纵垄断的推举官吏的察举制度,提出了 尚才不尚德的用人标准,强调“用人唯才”,极大 地破坏了名教之治,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曹魏削 弱,压制豪强地主阶级特权的政策遭到了对立势力 的疯狂反抗,魏文帝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实行“九品中正”的选择人才的方法,推选各郡有 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才按才能分别 评定为九等,即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政府按等选用,谓之 “九品官人法”,仍保持曹操用人“不计门弟”之
2、名教与自然之辩 自然:一般意义是指自然而然之 意,不是自然界。 名教:体现封建政治伦理道德的 名分、名目、名节、功名,并以此 进行教化叫名教。
第四章
魏晋玄学和道教思想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哲学的基 本格局和玄学的兴起

一、魏晋南北朝哲学的基本格局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经多年 战争,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后来司马氏夺取了魏政权, 灭掉了蜀、吴,建立了西晋王朝。但不久又出现了南北朝 分裂混战的状况,从东汉末年到隋王朝的统一,中国大致 经历了390余年的社会大动荡。正是由于社会局势的动荡,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想也十分复杂、十分活跃,在一定 程度上出现了春秋战国的争鸣局面,有人说是一次思想的 大解放。一般来说,社会的大动荡给思想的大解放创造了 条件,因为大动乱的年代,不仅原有政治统治无法进行下 去,而且旧有的统治思想也要受到荡涤,无法继续统治下 去,而新的统治思想又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思想往往比 较活跃,比较解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统治思想的摸索 和辩论,文人学士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因而思想界 就显得丰富多彩。在这个时期主要有六大思想系统,即: 玄学、佛学、道教、儒学、名学、无神论等六大思潮。在 这六大系统之中,又以玄学、佛学、道教为主体,三者相 互影响,形成了此时的主要哲学流派。
玄学可以说是一种很玄妙,很深远的学问
汤用彤先生解说玄学为三个含义:
一是玄理:即很少讲具体道理,而是侧重讲天 道,本体这些统一原理。 二是玄妙:即不拘文句,而着重于义理。
三是玄静:即从人格方面说,不追求人间名利, 为追求精神自由。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魏晋玄 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 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所讨论的 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有关 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 远离“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 学的本体论问题。
二、魏晋玄学的兴起

(一)何谓魏晋玄学 首先要明确“玄学”两字在此时并未联起来,古人未标 明自己的哲学就是玄学,把这个时期的思想称为“玄学” 乃是后来之事。其次要注意“玄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指一切抽象的理论,因此也叫“形而上学” (不是与辩证法对立的方法论,而是指讨论感官不能达 到的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其研究对象是神、灵魂、意 志、自由等)。作为与辩证法对立的形而上学始自黑格 尔。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对立的方法论,并不是 一开始就如此,辩证法在古希腊是一种辩论术。狭义玄 学乃指我国魏晋时期特有的哲Hale Waihona Puke Baidu思潮,我们讲的就是狭 义玄学。 对于什么是玄学,大体上有三种观点。 1、玄学是“玄远之学”(汤用彤) 2、玄学是“三玄之学”(张岱年) 3、玄学是“本体之学”(方立天、汤一介)
第一,魏晋玄学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
哲学形态的发展和变化与现实政治斗争有着密切
联系,踩着黄巾农民身躯上台的封建统治者曹操, 鉴于农民起义的教训,出于称雄争霸的需要,励 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和改革政治的措 施。在经济上他推行了“屯田”制度,把流离失 所的农民重新固定在土地上,颁布了租调制(按 亩纳粟和按户交纳绢绵),固定了租税额,使农 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他还抑制兼并,打击不法豪 强,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但随着 经济的发展,兼并土地又开始加剧,官僚大族逐 渐瓜分了屯田土地,世家豪族的势力日益发展, 中央皇权与地方豪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豪强地 主的支持下,司马氏以政变的方式夺取了政权, 建立了晋王朝,司马炎自立为皇帝——武帝。
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的演变,还由于农民起义的
武器批判和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无情揭露。经 过黄巾起义,豪强混战,三国分立的困扰,比较 巩固的地主政权长期建立不起来,严峻的现实表 明儒家名教已不能维系人心,同时也深刻地暴露 了根据名教标准选拔出来的官僚的腐朽昏庸,低 劣无能。于是,重新编制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 想和哲学理论就成为统治阶级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当时农民起义领袖借以发动和组织农民的旗号 是黄老道教,起着反抗汉代官方哲学——谶纬神 学的作用。农民起义斗争,教训了统治阶级及其 思想家,必须修改汉代经学的谶纬神学形态。使 他们意识到必须重新利用《老子》,改变道家的 内容,以安抚、欺骗、麻痹广大人民。
西晋王朝是一个更能代表豪强地主阶级利益的政
府,它取消屯田制,制订了包括按官僚品级分配 土地数额的占田制。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官 僚贵族的经济特权。他们除合法占有以外,还通 过兼并和掠夺攫取了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农 业社会财富)西晋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势力强 大的门伐世族地主阶级,(门伐世族:即门第伐 阅这样的地主,伐即战争、征伐有功,阅即阅历) 也就是家门世代资历深、功绩大的地主,他们往 往在门的两边立两个柱子:左边叫伐,右边叫阅。 柱上标明其功劳、功绩。
第二,魏晋玄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魏晋玄学在形式上复活了老庄思想,用以代替两汉以来 的谶纬神学和经学。玄学家们“祖述老庄立论”,用经 改造过的老庄思想来注释《周易》、《论语》等儒家著 作,对已经失去人心的汉代繁琐经学进行了精细的改造。 他们摆脱了以往或是神学唯心论,或是自然唯物论关于 宇宙生成演化的描述,而力图通过抽象思辩来论证现象 世界后面有一个产生和支配现实世界的本体,把中国哲 学史从宇宙生成论推向了本体论,标志中国哲学发展的 一个新阶段。 汉代经学只所以为玄学所取代,也有其内在原因:汉代 经学有三个突出弱点,一是神学迷信;二是烦琐虚浮; 三是严守师法和家法,不是开放性,从而更窒息学术的 生机,不是开放性学说必然无生机,这些弱点促使汉代 经学结束其命运成为历史的必然。

玄学的兴起与当时“名士”的处境也分不开,由于东 汉后期的社会大动荡,打破了儒家礼法制度,出现了 典章残落,文教荡然,纲纪衰坠,萍浮离乱状况,特 别是魏晋间自正始以来二十多年,政局极度紧张,名 士们在失望之余滋长了清谈风气。魏晋之际,曹氏、 司马氏两个集团进行鲜血淋漓的残杀,当权人士得失 急骤,生死无常,在这种情况下,悲观失望,消极颓 废,成了他们的主导思想,放浪形骸,纵情享乐成了 他们的人生目的。 一本正经的“礼法”再也不能维 持了,虚无放荡的玄风弥漫一时,形成了玄学压倒经 学的时期。玄学家们标榜心胸务为高远,心神超然无 累,高唱重神理而轻形骸。这种谈尚玄远,还可为他 们的放纵行为作辩护,同时玄学清淡,迂诞浮华,又 可故示清高,用以震懾世俗,使人产生如“野鹤之立 鸡群”之感,以哗众取宠。这样,魏晋玄学在一定程 度上也就成为当时玄学家的利己的伪善的处世哲学。
3、正、反、合三时期划分方法 (1)何、王为代表的贵无派 (2)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派 (3)以郭象为代表的独化论 4、两期划分法: (1)魏玄学即正始时期、竹林时期 (2)晋玄学即裴頠、郭象时期
(四)魏晋玄学讨论的基本问题 1、有无之辩 “有”与“无”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四)魏晋玄学讨论的基本问题
“玄学”一词始见于梁沈约的《宋书》,该书《雷次宗 传》中说:“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 尚之立玄学……”玄学在南朝刘宋时代被称为官方的四 种学术之一。(四学即:儒学、史学、文学、玄学) 魏晋玄学也一反汉时以“六经”为经典的风气,提倡用 《老子》、《庄子》、《周易》三书作为主要经典,也 是谈玄的主要内容,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玄”。 “三玄”的提法,首为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之中, 说“《庄》、《老》、《周易》总谓三玄”。玄作为哲 学概念始于《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始之门”。意即深远难测,作用无穷之意, 尔后《庄子· 天地》谈到“玄德”、《天道》谈到“玄 圣”、《韩非子· 解老》谈到“玄虚”、《吕氏春秋》 谈到“玄明”,汉代杨雄写过《太玄》一书,明确以 “玄”指“道”,张衡在《玄图》中也把“玄”视作 “自然之根”。到魏晋时代“玄”成为极为流行的观念, 玄远、玄化、玄旷、玄言、玄教、玄悟等被广泛使用。 所谓玄学,可以说就是道学,是新道学。

到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 族豪门担任,选人原则以“家世”为重,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状况,九品中正 制也就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 废止此制,代之以科举制)。因此,齐王曹芳时, 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不已,曹魏集团也逐渐变成了新 贵族,门伐世族势力日益扩张,君权削弱,少数大 臣掌权,如曹爽、夏候玄、何晏等贵族把持政权, 皇帝形同虚设,于是他们又提倡无为的理论,一方 面主张君权无为,大臣专权,另一方面又提出名教, 以维护自身统治。这样,御用的哲学家们就走出来 论证名教与自然无为的关系问题,玄学也就兴起。
魏晋的门伐世族集团生活极度荒淫奢侈,如魏明
帝大兴宫室,淫奢无度。晋武帝贪得无厌,荒淫 无耻,宫女竟达万人之多。武帝的舅父王恺用美 女劝酒,如客人不饮,即将美女杀死。他同石崇 斗富,用糖浆洗锅,石崇就用腊当柴烧,王恺摆 出武帝赐与的三尺高的珊瑚,石崇把它敲碎,拿 出三、四尺高的珊瑚六、七个。门伐世族地主阶 级不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为会限制 其不法行为,因此极力向往分散割据的局面,以 为对其兼并更为有利。他们希望君上无为,以利 于大臣专权,因此推崇道家清虚无为,使玄学理 论能得以广泛流行。
(二)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
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多种角 度、多种层次去探索。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出现,总是多 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因此,有的从汉末农民起义对当时正 统的思想冲击去观察;有的从汉代经学本身的内在矛盾去 分析;有的从士大夫的人生目的和价值去认识。这些无疑 是玄学产生的原因,但不完全。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去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 一个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衰亡,既根植于当时的社会 现实之中,又离不开前人的思想影响,即要从源与流两个 方面去考察。魏晋玄学的问世归根到底也应从两个方面去 考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