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6、邓稼先实验核武器的地点是哪里?
古罗布泊
理解文中的小标题
简单叙述六个部分的内容
•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 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与贡献。 • 第三部分:在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中体现邓稼先的 人品。 • 第四部分:写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自力 更生制造出来的消息感情得到极大震荡。 •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 作的坚定、执着与勇敢。 • 第六部分:以一个挚友的身份从各个方面归纳邓 稼先光辉的、不平凡的一生。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探究 第三部分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奥本海默
探究 第三部分
1、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比较:
职务
国籍 相当
功劳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
性格
锋芒毕露 奥本海默 善于辞令 邓稼先
最不引 人注意 忠厚平实
复杂的人
奉献 精神
来自百度文库
“纯”
探究 第三部分
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是一位 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 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一部分
读最后一句话,讨论:
• “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表现了邓 稼先什么品格?
探究 第二部分
“两弹”元勋
邓稼先是 中华民族 核武器事 业的奠基 人与开拓 者。他就 是“‘两 弹’元 勋”。
2. 文中的小标题 提 示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速读测试
• 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 • 2、邓稼先曾于 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 理论物理?
• 3、邓稼先于何年患何病逝世? 美国,普渡大学
1986年,直肠癌
• 4、用来与他做对比的那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 • 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与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时 奥本海默 间分别是什么?
邓稼先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与红色的眼睛之中, • 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 •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与黑色的皮肤之中, •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她,曾经也走到了危急关头。 甚至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 第一次鸦片战争 只举1898年为例: •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 99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99 中日甲午战争 年。 八国联军侵华 •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 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 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 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 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 情怀。
生字词:
xièdài
• 懈怠 yí n • 无垠 chóu • 筹划
探究 第一部分
探究 第一部分
重难点分析
探究 第一部分
1、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 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 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 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 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 自豪感。
第一部分:讨论: 2、把邓稼先放在近一百多年来中 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来写有 什么好处?
ái
癌症 àn xi 黯兮 zǎi 宰割
shǔ
署名 zhì 挚友
diàn
奠基 yùn 孕育
è
pì n
选聘 难堪
xūn
曛 敻
xūn
元勋 彷徨
kān xiòng pánghuáng
xiǎn • 鲜为人知
rú jiē 妇孺皆知
bì lòu 锋芒毕露
Jūgōng cuì 鞠躬尽瘁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对比着写,更加鲜明地突出邓稼先作为中国 科学家的气质与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性格品质 与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 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 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 、忠厚平 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 气质的、具有最高奉献精神的、为祖国国防事业奉 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
邓稼先
1964 年 10 月16日 中国爆炸 了第一颗 原子弹。
1967 年 6 月17日
中 国 爆 炸 了 第 一 颗 氢 弹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原籍安 徽,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 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 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 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 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邓稼先(1924—1986), 中国研制与发展核武器的 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 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与 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 献。1999年,党中央、国 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 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杨 振 宁 与 邓 稼 先 在 芝 加 哥 大 学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 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 学家评传。作者与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 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 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 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 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 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 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与为人。
六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历史背景(引子) 三、人物对比
二、生平经历与贡献 四、巨大贡献
(补充扩展)
(具体化) 五、沙漠创业
(总结) 六、热情赞颂
阅读小检查:
• 请用“在这篇文章中,我读到了邓稼 先是一个……的人。”这一句式,说说你 对邓稼先的了解认识。
探究 第一部分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 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 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