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湖畔今胜昔 满园春色育栋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湖畔今胜昔满园春色育栋梁

编者按:萧瑟秋风秋来爽气,飘香丹桂香满文理。2002年8月,在武汉的三角湖畔,一批激情满怀的人开始抒写一篇教育的诗章,他们认为,大学之“大”在于以文明为基础、以理性为旗帜,在于“融文汇理”;大学之“学”在于塑造年轻人的精神、思想与创新思维,在于“立德树人”。经过短短五年的发展,他们创办的这所学校由最初的5名员工、200多名学子,发展成为了今天拥有400多名专兼职教职员工、6000余莘莘学子,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初具规模的新型大学……

这是一座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的美丽校园;“融文汇理,立德树人”是这所学校的校训,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四海名师在这里齐聚、八方学子在这里云集……

她,就是绽放在武汉三角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经过短短几年的跳跃式发展,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从最初的只有5名员工,200多名学子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名专兼职教职员工、6000余莘莘学子,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初具规模的新型大学。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甘德安教授。

漫道雄关写壮阔投身教育谱新章

据甘院长介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创办于2002年8月,最初由江汉大学与北京证券日报社共同组建,前身为江汉大学融智工商学院。2003年11月,江汉大学融智工商学院更名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适当开展专科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周边高新技术产业汇聚、名企林立,院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一个“近水楼台”。与江汉大学毗邻相连、学缘相承,充分享受了江汉大学一流图书馆、实验设施、医疗服务及积淀的校园文化。创办几年来,学院坚持走规范办学的道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在2005年被教育部评为独立学院办学规范的典型。

学院现设有商学部、信息技术学部、文法学部、机电工程、生物工程、外语

学部、基础课部等教学单位,所开设20多个专业覆盖文、理、工、经、管、法六大学科门类。经过4年的发展,师资力量逐渐提高,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0多人,其中院士2人,正副教授26多人,形成了一支以研究生为主的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全日制在校生6500余人。2005年2月,学院正式迁入新建教学楼,已建成和在建的校舍面积达4.5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的多媒体教室32间、语音室11间、计算机房10间,两栋教学楼基础教学设施齐备、行政楼、计算机中心大楼、图书馆将陆续投入使用,基本上满足了学院办学的基本要求。

文理并举育英才学术大师耀校园

遵循着“融文汇理,立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四年来,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建立了“举办高校领导、投资方参与”的领导体制和“院长治院,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执行力+思想力+约束力=卓越”的管理思路。大力倡导“文理”并重,多元并举。

“‘文’与‘理’包罗万象,‘文’既可以理解为‘人文’与‘人文精神’,又可以解释为学院办学的一个方向,即‘文科’;‘理’既可以理解为‘科学’和‘科学精神’,又可以解释为学院办学的另一个方向,即‘理科’。”甘院长这样向记者解释学院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学院院名“融文汇理”,既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文科与理科的结合,也表现为学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办学理念。

甘院长介绍,在坚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办学定位下,学院首创“分分合合”的办学模式,即董事会与院务会分离,决策层与管理层分离、分段教学,建立分层培养体系;合者,文理融合、院企结合也;采用“教学研究、教学运行、教学监控”一套制度,三套体系(教管理体系、教学监控体系、教学保障体系)护驾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以应用型人才教育为主体,以自考生和优秀生培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学院还提出了“一名学生、一位导师、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培养计划”的学生培养模式,以MTAP(M - morals品行;T - training素质;A - accomplishment 能力;P - professional)为全新的学生培养目标,规范教学秩序、推进教学创新。明确培养目标,学院的培养特色概括为“第一线、应用性、高素质、技能型、零距离”:第一线——主要为国家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应用性——按需设置应用性专业,加强建设应用性课程,注重培养应用性人才;高素质——在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接近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技能型——在专业技能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方面达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标准;零距离——尽力缩短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过渡期,使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很快能独立工作,经过短期专门培训后便可完全适应实际工作。为了鼓励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学院设有院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各类单项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以及贫困学生奖学金等各类社会赞助

奖学金。

学院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各界学术大师诸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的著名学者于光远、李京文、茅于轼、李茂生、王公义、孟建伟、陈继勇、季振平、王秀英等院士、博导相继走进该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的优秀研究生、本科优秀毕业生相继慕名而来,汇聚于斯。一时间,学者专家搏论三角湖畔引航学海之舟,孕育荆楚栋梁;四海英杰投身教育谱写新篇章。同时,以江汉大学为主体的资深教授、专家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组成了一个敬业、奉献的创业团队,确保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学院还从美国、法国、德国等地招聘优秀人才充实学院的师资队伍,使学院逐步与国际化接轨。

书声与乐声互奏师者共学子争辉

“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清醒地认识到: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功能。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 甘院长认为,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一专多能的跨世纪、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所以学院一直比较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据甘院长介绍,四年来,学院为增强学生未来的专业适应性,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邀请到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数十场专业讲座、求职讲座、考研讲座、经验交流等,其中不乏名家大师,如中国著名经济学专家于光远、茅于轼教授曾于2004年4月来学院讲学,两位专家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言谈赢得在场学生的一致钦佩;之后又特邀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的播音指导铁成、方明教授来学院讲学,以中国的大众传媒发展趋势为主题,给广大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引领航程;前雅思主考官Bobby先生、心理学专家熊卫医师、卓成教育集团总裁江涛先生等名家学者、企业老总、业内资深人士亲临学院,他们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文化内涵感染了所有的学生。

甘院长认为,学院目前正在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向论坛形式发展,不断提高论坛档次和质量。为创造优良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召开了“外学许志伟,内学身边典型”的专题报告会,开展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征文活动,组织了英语演讲比赛、寝室文化周活动辩论赛、趣味知识竞赛、卡拉OK大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