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各个派别不同的演奏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各个派别不同的演奏特点
——山东筝艺
山东筝派主要依托于山东琴书和山东吕剧,在音乐上增加了热情奔放,另外,他们传统用的是丝弦筝,需要左手按弦的幅度很大,不像钢丝筝动作小一些也能表达出效果,由于丝弦筝左手长期运用,形成重颤的特点。还有就是用真指甲演奏,不戴拨子,真指甲直接在人手上,所以指甲的运用是非常考究的,小关节的轮,除了勾、托、抹以外,还有挑、劈都用,这样在技法上很精美,演奏的曲目也深沉,热情奔放。大家都熟知的张为昭先生、赵玉斋先生、高自成先生、韩庭贵先生都是贺贺有名的山东筝派大师。“四段锦”、“汉宫秋月”都是典型曲目
——河南筝艺
河南筝曲主要依托是河南曲子,多在南阳一带唱,河南筝曲因为受南阳曲子影响,也分两大类,一类板头曲,相当于山东的大板头曲,版头曲也是六十八板。一种小调,一般是唱腔、民歌古筝化。有代表的还是板头曲,曹东扶先生最擅长板头曲;王省吾先生弹得界乎大小调之间;还有任清志先生专门弹小调,很少弹板头曲,四、五十年代这三位最典型。曹东扶先生在民间唱比弹还著名,他对河南曲子的了解就比较深刻,所以他弹的板头曲更有味道。河南板头曲比较高亢,具有北方那种热情奔放的音乐特性,从曲子唱腔来看也是属于梆子腔,另外还很悲壮,因为他们的曲剧,善于表现这种内容。
——浙派筝艺
浙江筝曲属于弦索十三套的曲目有“海青拿鹤”、“将军令”、“霸王卸甲”、“普庵咒”,江南丝竹的有“四合如意”、“云庆”以及民间乐曲“高山流水”。也就是从56年上海音乐学院设立了古筝专业以后,培养出了一批如项斯华、范上娥、张燕、王昌元这样学生,后来这几位都成长为古筝演奏家。由于浙江筝曲脱离了合奏谱,也就加强了左手的按、滑、揉的技法,再加上本身受江南丝竹的影响,有快四点、长音摇指等技法特点。另外“弦索十三套”跟其它山东筝、河南筝等也不大一样,曲调表现的深度、广度要更大一些,表现层次也多方面一些,因此在61年的古筝教材会议,各地的老师开始了解了“浙江筝派”以及其艺术特点。
——潮州筝艺
古筝艺术在广东地区还有两个具有南国特点的流派。一个是潮汕地区的“潮州派”,据说最早开始于唐代的韩愈,由于他被贬之后来到潮汕地区带来了古筝音乐。另外就是历史上几次战乱南迁,使中原文化传入潮汕地区。从现在的潮州筝曲来看,我觉得跟潮剧很有关系,谱是二四谱,除了轻六调,还有重六调、反线调、活五调等等,在音乐上它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另外用钢丝弦演奏加上各种调式的变化,非常别致,很具有南国特点。一般轻六调、反线调表现比较明快、诙谐的乐曲,重六调、活五调表现比较缠绵悱恻的乐曲,代表曲目有重六调的“寒鸦戏水”、活五调的“深闺怨”、“柳青娘”,反线调的“倒骑驴”,轻六调的“一点金”、“过江龙”等等。潮州筝的曲目一部分是属于六十八板,一部分也不属于六十八板,近些年他们的一些庙堂音乐也用古筝来演奏,效果也不错,经
过这一、二百年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客家筝艺
客家筝曲应该是最典型的中原文化的南迁,从历史上看,特别是宋代,由于战争,一些士大夫或是达官贵人迁到广东梅县、大蒲一带,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所以音乐特点也是古朴、典雅的,它依托的汉剧也是这样。近代最著名的演奏家就是何玉斋先生和罗九香先生,特别是罗九香先生五十年代就到北方教学了,对客家筝曲在全国推广起到关键作用。我觉得“客家筝派”和其他筝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左手的韵非常讲究,还有音色要非常古朴,虽然旋律音符不多,但要掌握好每个乐句的气口、控制每个音的变化,都是很不容易的。从演奏上来看,好像右手并不繁难,实际上很复杂的,比如说古筝最常用的“勾指”,通常是做伴奏用的,填充音响,而客家筝的勾指在乐句的头和尾是为旋律配和声,所以听客家筝曲有立体感的,这些对演奏者的要求就高了。在曲目方面也分两大类,一部分是大套曲,六十八板的,一部分是串调,是些曲牌、民歌古筝化,这是在曲目内容上。在演奏上也分软、硬套,软套曲目比较含畜,接近西洋调式里的小调,硬套曲目比较明快,接近西洋调式中的大调。代表曲目很多,“熏风曲”、“崖山哀”、“翡翠登潭”、“蕉窗夜雨”、“杜宇魂”、“出水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