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一、背景介绍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多年来,海尔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大国际业务,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并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家电品牌之一。

本文将对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和成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1. 全球化战略海尔一直以来秉持着全球化战略,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品牌。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海尔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2. 市场细分和定位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采取了市场细分和定位的策略。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文化背景,海尔能够为不同市场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品牌建设海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海尔产品的信任和认可。

海尔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一系列广告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品牌曝光度,并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行合作,提升了品牌形象。

4. 创新能力海尔一直以来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海尔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与其他国际家电企业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果1. 市场份额扩大海尔通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中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品牌之一。

2. 国际品牌认可度提高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可度不断提高。

海尔多次荣获国际知名奖项,如“全球最佳家电品牌”和“全球最佳创新企业”等。

这些奖项的获得进一步证明了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 产品销售增长海尔的产品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通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海尔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国际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同时,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进一步促进了产品销售的增长。

4. 品牌形象提升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海尔战略分析(3篇)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1. 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解析,以揭示其成功的原因。

2. 品牌战略海尔集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将品牌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海尔集团不仅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还致力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通过品牌战略,海尔成功塑造了高品质、可靠性和创新性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海尔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与全球知名企业的合作和收购,海尔集团快速进入了全球市场。

而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尔集团也注重本土化战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策略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4. 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是海尔集团发展的动力之一。

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不断推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外,海尔还积极推动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驱动的文化氛围和机制。

海尔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视售后服务。

海尔集团将服务视为关键竞争要素之一,并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全球售后服务网络和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6. 研发投入战略海尔集团一直将研发投入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尔集团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还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起开放式创新平台。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海尔集团能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7. 全球化组织架构战略海尔集团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建立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组织架构。

海尔集团建立了多元化的全球化团队,并推动各个业务单元的协同合作。

通过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8. 结论海尔集团凭借其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服务战略、研发投入战略和全球化组织架构战略等多方面的优势,成功地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概述:海尔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和供应商,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海尔逐渐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以扩大其全球业务。

本文将对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海尔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1. 多元化的产品线:海尔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线,包括家电、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

这使得海尔能够在不同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并降低了市场风险。

2. 本地化生产和研发: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注重本地化生产和研发。

通过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海尔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并提供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产品。

3. 品牌建设和营销:海尔通过积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在国际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海尔注重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合作,通过合作伙伴的渠道和资源,将产品推向市场。

二、进入国际市场的效果:1. 市场份额的增长:海尔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海尔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进而提高了市场份额。

2. 收入的增加:随着海尔进入国际市场,其收入也相应增加。

国际市场的扩大为海尔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增长。

3. 品牌价值的提升:海尔在国际市场中的成功进入,提升了其品牌价值。

海尔的产品被认为是高质量、可靠和创新的代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 挑战:a. 本地化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海尔需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进行产品定位和调整,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b. 品牌竞争: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海尔需要与其他知名品牌竞争,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c. 法律和政策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对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海尔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政策。

2. 机遇:a. 新兴市场:一些新兴市场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海尔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析14市场营销1班朱琪 1441412010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海尔集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试试了国际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将对海尔集团国际化的背景,思路及战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工厂——青岛电冰箱总厂。

海尔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发展壮大成为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跨国企业。

从单一生产冰箱到现在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3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模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国外市场,海尔产品进入欧洲15家大型连锁店的12家、美国前十大连锁店。

海尔取得的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尔实施的国际化战略。

二、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动因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海尔已经在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树立了自己在国内的品牌,占据了国内家居市场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海尔是领导者张瑞敏并没因此放松自己,他清醒的认识到海尔同外国同类企业相比较起来,还不具备与国际大企业抗衡和竞争的能力,海尔要想获得长期的生存,就必须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

于是,海尔于1998年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化实施,其目标是:实现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实现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实现三分之一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海尔”的跨越。

三、海尔国际化战略的要点(一)市场进入战略1.目标市场的选择1997年,海尔首先选择的是美国和欧洲,尽管欧洲人对中国感到很陌生,而且一直对中国产品存在偏见,但这并没有成为海尔前进的羁绊石,海尔不仅在产品设计上满足了欧洲人的需要,而且显示了其他大公司无法做到的快速反应。

经过三年的努力,海尔终于打开了欧美的市场,2001年,海尔在美国的销量达到了2亿美元,在欧洲达到1.1亿欧元,海尔欧美市场的销量已经占到海尔海外总销量的60%以上。

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海尔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品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化的经营策略。

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海尔还倡导以品牌文化为核心,推动本土化运营,以适应各地市场的消费需求。

1. 拓展市场海尔秉持着战术性快速发展和战略性稳健发展相结合的策略,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海尔已经在多家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以便在当地市场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2. 加强品牌建设在国际化战略中,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海尔不断强化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并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水平和服务质量,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制造”的实力。

3. 关注消费者需求海尔在全球市场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的产品,以提高销售效益。

例如,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计中,海尔推出了多种语言显示、不同电压电频、不同电插头等特有的设计,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4. 优化营销策略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中还注重营销策略的优化。

例如,海尔在国内开展的“世界冰箱篮球赛”、“世界洗衣机比赛”等活动,在国际市场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海尔在全球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海尔的本土化战略除了国际化战略,海尔也注重推行本土化经营方针。

在进入全球市场后,海尔注重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1. 适应当地文化和习惯海尔在全球市场中注重推行“根植当地,融合本土”战略,将当地的文化差异和习惯融入产品设计中,同时开展各种当地化的市场营销活动,增强品牌认知度。

2. 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基地海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基地,以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并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售后服务,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3. 引入本土人才海尔在本地推行引入本土人才的战略,以使当地员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并提供当地化的产品和服务。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一、背景介绍海尔集团是中国率先的家电创造商和供应商之一,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市。

多年来,海尔向来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可靠性和创新性的家电产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等。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海尔决定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以实现更大的增长和发展。

二、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目标1. 扩大市场份额:海尔希翼通过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提高品牌形象:海尔希翼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其高品质和创新性的产品,提升其品牌形象。

3. 实现全球化战略:海尔希翼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其全球化战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家电产品和服务。

三、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1. 市场调研:海尔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国家的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市场潜力。

通过市场调研,海尔能够制定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

2. 产品定位:海尔根据目标国家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对其产品进行定位。

海尔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产品的需求。

3. 渠道拓展:海尔与当地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建立合作火伴关系,通过他们的销售渠道将产品引入目标国家市场。

海尔还积极探索在线销售渠道,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4. 品牌推广:海尔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和参展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海尔还与当地的体育赛事和明星签约合作,以增强品牌的暴光度和影响力。

5. 售后服务:海尔重视售后服务,在目标国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支持。

四、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果和挑战1. 成果:a. 市场份额扩大:海尔成功进入多个国际市场,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表现出色。

b. 品牌形象提升:海尔通过高品质和创新性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提升了品牌形象。

c. 全球化战略实施:海尔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实现了其全球化战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家电产品和服务。

2. 挑战:a. 本土化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海尔需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国际化战略浅析共46页文档

海尔国际化战略浅析共46页文档
海尔国际化战略浅析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引言概述: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走向国际市场。

本文将对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一、海尔的国际市场战略1.1 多元化产品线海尔在国际市场推出了多元化的产品线,涵盖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1.2 强大的研发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1.3 本土化营销策略海尔在国际市场采取本土化营销策略,根据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定制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二、海尔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2.1 优质的产品质量海尔一直注重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2.2 全球化生产布局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了全球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海尔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和市场,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挑战3.1 本土化难题海尔在国际市场遇到了本土化难题,需要根据当地文化和法规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难度。

3.2 品牌认知度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3 市场竞争激烈海尔在国际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份额。

四、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4.1 智能家居市场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海尔在国际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智能家居产品线,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4.2 智能制造领域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实力,有望在国际市场引领智能制造潮流,实现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4.3 生态链建设海尔在国际市场建立完善的生态链,与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和共赢,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跨国海尔国际化浅析

跨国海尔国际化浅析

海尔的国际化浅析一.企业介绍和行业竞争状况分析1. 企业介绍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目前,海尔在中国、亚洲、美洲、欧洲、澳洲拥有全球五大研发中心,在美国、欧洲、中东等地设立了21个工业园,在全球建立了61个贸易公司、143330个销售网点,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

2012 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631亿元。

2012年,海尔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家电赞助商。

2012年12月21日,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公布2012 年全球家电市场调查数据,海尔在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提升为8.6%,第四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时获得"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全球,第一品牌&制造商"共9 项殊荣。

海尔集团从1998年开始正式进军国际市场,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的历程,到2004年完成了其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在欧洲,北美,日本站住了市场。

2.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冰箱市场“一超多强”品牌格局稳定。

2010年,中国冰箱市场的“一超多强”品牌格局仍未改变,海尔以30.6% 的品牌关注度领跑中国冰箱市场,远远拉开了同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西门子、美的、容声等品牌的关注比例均在10%左右,组成了中国冰箱市场的第二阵营。

LG、三星、松下等国外品牌在三开门、多开门冰箱领域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美的、容声、美菱、新飞等本土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本土品牌格局洗牌就在前方不远方形象:强势:实力雄厚;引导潮流,高档精品弱势:在南方是新进品牌;中小城镇及农村的认知度较低产品:强势:产品系列全,选择多;功能多样,迎合需求;产品研发快,引导潮流弱势:产品返修现象有增多趋势同类产品中价格偏贵通道:强势:大城市卖场位置优越;良好的终端促进弱势:中小城镇网络基础差商誉:强势:售后服务口碑极佳;媒介尊其为中国精英企业典型弱势:市场向海尔经验欠缺的农村市场滑动二•海尔走向国际化是一种发展的必然1规模经济:1997年,海尔集团有四大门类产品位居全国同行业的前3名: 电冰箱市场份额30.28%,冰柜为42.10%,空调为24.11%,洗衣机为27.68%。

浅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浅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高继风浅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与国之间的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层面,选择恰当的国际化战略已经变成企业在跨越国家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并盈利的重点。

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重点是品牌间的竞争,让中国品牌走出去,是当前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使命。

而研究企业的国际化,可以更完美的实行“走出去”战略。

如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对外投资不断增长,海尔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跨国公司,它的国际化战略对于想要走出去的企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海尔国际化历程海尔国际化主要有四个时期。

从1984年到1990 年属于内向型发展。

在开始建立企业时,海尔对我国消费者的需求爱好进行了调查,创新了产品的外观性能,由于做到了当时市场上难得的创新,海尔很快于我国的家电行业赢得了很大市场,品牌形象也树立了起来。

1990年到1996年是出口时期。

1990年,海尔想要开始做出口,那时的出口市场选择了德国美国。

德国对生产产品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打入这一市场,海尔想到了拿掉冰箱商标和德国生产的冰箱一同让经销商选择。

结果,海尔的冰箱因为性能高价格低获得胜利,拿到了2万台冰箱的大单子,由此开启了国际化道路。

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海尔国际化有了很厉害的成绩,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美国、中东、日本等地。

1996年到1998年是对外投资时期。

1996年,海尔开始对外投资,建立了位于菲律宾的 CDLKG 电器有限公司。

随后,海尔在马来西亚、印尼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了他们的产品生产技术。

后来,海尔投资了美国、印尼、南斯拉夫等地区。

1999 年之后海尔重点实行本土化。

1999 年,海尔于美国创立了第一个本土化公司,该公司设计中心位于洛杉矶、营销中心位于纽约、生产中心位于南卡州,即“三位一体”。

在这之后,海尔按照不同国家不一样的背景环境,实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以及管理的本土化。

二、海尔国际化策略海尔选择了“先难后易”的策略进入国际市场,也就是首先选择欧美发达国家攻克,后攻克发展中国家。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卓越品质在国内市场稳居前列。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跨越国界,海尔积极借助国际化战略,寻求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对海尔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探讨其战略意义、实施路径和风险挑战。

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意义国际化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销售额。

海尔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进入海外市场,能够进一步增加全球消费者的数量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销售额的增长。

其次,国际化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海尔在产品设计、品牌认知、生产效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与全球化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再次,国际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形象。

通过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和宣传,海尔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最后,国际化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和依赖。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销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海尔可以实现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减轻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路径1. 探索国际市场需求在制定国际化战略之前,海尔需要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这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

通过市场研究、调研和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海尔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定位和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2. 建立全球布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全球布局。

海尔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建设生产基地、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

在全球布局中,海尔注重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提升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品牌推广与传播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和传播。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产品的生命周期与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因为某一或几个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上风和市场寡占地位,竞争者很少,市场激烈程度远不充分,替代品很少且附加值高,企业对产品的成本关注不是很大,技术或产品可以通过出口源源不断地输向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即成熟产品阶段。

因为创新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一批国际化的跨国企业最先把握此技术,于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摄取更多利润,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最先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

为了进步市场占据率,各跨国公司最先从成本出发,在有较大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工厂,推行国际化生产战略,以满足当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第三阶段,即标准化产品阶段,因为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趋于标准化,这时对生产者技能要求不高,加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原产品的技术垄断上风已经完全消散,成本、价格成为决定性的要素。

这时,作为具有技术先导力的跨国公司,对此产品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优势可言。

因此,跨国公司开始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把生产直接给那些更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OEM或ODM,然后再贴自己的牌,扩大本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在这里面,涉及到的企业包括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平常国际化公司、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小公司。

必须说明的是,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成本优势的变动、技术把握程度的变动而发生转变。

而且,对于大多数企业,比如中国的企业而言,走的都是小企业——-平常国际化企业——-国际一流企业集团的道路,其生产战略也是从第三阶段逐步上升的。

二、海尔集团的“三个三”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立以来,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频临倒闭的小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外,一跃成为价值为855亿人民币,全球销售额达1320多亿元人民币的、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72大门类11900多个规格群的具有一流国际化水平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名副其实的老大。

跨国海尔国际化浅析

跨国海尔国际化浅析

海尔的国际化浅析一.企业介绍和行业竞争状况分析1.企业介绍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目前,海尔在中国、亚洲、美洲、欧洲、澳洲拥有全球五大研发中心,在美国、欧洲、中东等地设立了21个工业园,在全球建立了61个贸易公司、143330个销售网点,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

2012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631亿元。

2012年,海尔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家电赞助商。

2012年12月21日,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家电市场调查数据,海尔在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提升为8.6%,第四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时获得"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全球冰箱,洗衣机第一品牌&制造商"共9项殊荣。

海尔集团从1998年开始正式进军国际市场,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的历程,到2004年完成了其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在欧洲,北美,日本站住了市场。

2.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冰箱市场“一超多强”品牌格局稳定。

2010年,中国冰箱市场的“一超多强”品牌格局仍未改变,海尔以30.6%的品牌关注度领跑中国冰箱市场,远远拉开了同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西门子、美的、容声等品牌的关注比例均在10%左右,组成了中国冰箱市场的第二阵营。

LG、三星、松下等国外品牌在三开门、多开门冰箱领域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美的、容声、美菱、新飞等本土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本土品牌格局洗牌就在前方不远方形象:强势:实力雄厚;引导潮流,高档精品弱势:在南方是新进品牌;中小城镇及农村的认知度较低产品:强势:产品系列全,选择多;功能多样,迎合需求;产品研发快,引导潮流弱势:产品返修现象有增多趋势\同类产品中价格偏贵通道:强势:大城市卖场位置优越;良好的终端促进弱势:中小城镇网络基础差商誉:强势:售后服务口碑极佳;媒介尊其为中国精英企业典型弱势:市场向海尔经验欠缺的农村市场滑动二.海尔走向国际化是一种发展的必然1、规模经济:1997年,海尔集团有四大门类产品位居全国同行业的前3名:电冰箱市场份额30.28%,冰柜为42.10%,空调为24.11%,洗衣机为27.68%。

浅析海尔品牌战略策划

浅析海尔品牌战略策划

浅析海尔品牌战略策划
海尔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一直致力于创新、质量和
服务的提升。

以下是对海尔品牌战略的浅析:
1. 定位战略
海尔品牌始终坚持“全球品质创造者”的定位,不断推动升级
和创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海尔在定位战略中注重提
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

2. 产品战略
海尔始终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也重视设计和功能的创新,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营销战略
海尔在营销战略上注重传播品牌宣传和提升品牌价值,同时重
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海尔在社交媒体上开展活动,增强消费者
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4. 国际化战略
海尔拥有广泛的国际销售网络,努力推进国际化战略。

海尔不
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并关注不同市场的需求,为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

总的来说,海尔品牌战略注重产品和营销的创新和提升,不断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注重品牌形象和声誉的提高。

同时,海尔不
断推进国际化战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
海尔品牌国际化之路
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名牌战略发展阶段。

海尔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过硬的质量管理制度,打出“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的旗号。

海尔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深入人心,为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品牌竞争优势,在国内树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

第二阶段即海尔多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品牌在重视品牌专业化的同时,充分认识延伸品牌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性,利用品牌优势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战略先后兼并多家企业,同时提供差异化服务使海尔在施行跨行业跨产品的多元化经营与扩张规模方面体现了海尔品牌规模的核心竞争力,为海尔品牌进入国际国内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

第三阶段是品牌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张瑞敏把他“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管理理念传到了世界市场,通过获取并不断整合全球资源增强海尔企业在全球的品牌核心竞争力,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目标市场消费群体对海尔品牌“三融一创”的品牌国际化发展的认同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市场、产品、营销国际化的海尔正在为其产品和服务打上世界品牌标签,这个标签凝聚着海尔品牌民族企业的创新精神、服务理念,也诠释着中国现代企业的大国风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激烈的全球品牌竞争时代,海尔集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世界名牌。

在信息化时代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一直坚持以最快速度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要和以品牌创新精神提升国际竞争力,要
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产品质量的零缺陷,正是有着“国门之内无品牌”的国际化理念,海尔才能走向世界级品牌。

然而海尔集团从2005年以来却出现了利润总额下降的趋势,我们不得不从海尔风光无限的辉煌成就和备受称道的经营战略中思考海尔发展模
式存在的问题。

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品牌泛化
正是有着“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创名牌”的公众品牌信念,海尔在家电行业逐渐树立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声誉,成为中国家电品牌大鳄。

然而随着海尔品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海尔逐渐偏离了它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的“名牌战略”、“争第一”等品牌竞争观念,海尔品牌走向泛化,品牌结构开始泛滥起来,品牌系统逐渐模糊和混乱,品牌扩散走向困惑,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冲淡了海尔品牌的涵义。

海尔忽视品牌管理关键问题冒然开拓品牌附属产品和深入市场范围,先是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餐饮、电子、金融等十多个领域,海尔盲目涉足并不熟悉的行业开始非相关多元化,导致主要市场人、财、物和管理各方面资源分散,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锐减,降低了消费者对海尔的品牌认可度。

海尔很多行业长期亏损;海尔电脑持续亏损且无任何品牌价值,海尔手机一直处于低端产品。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进程正逐渐偏离全球经济竞争要求的品牌竞争优势,在市场没有稳定资金不够雄厚的时候不把自己的领域做精做大,而泛化品牌、忽略核心品牌使海尔在这个过程中
正在丧失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

海尔品牌定位的偏失不但在损失企业的品牌价值,也是其无形资产的不断贬值和企业资本的不断减少。

没有形成专业化,在行业内没有不断创新,终将使海尔的国际化进程步履维艰。

·规模效应陷阱
海尔耗巨资买下美国格林威治储蓄银行大楼更名为海尔大厦;在卡姆登投资4000万美元建冰箱厂,又花了700万美元买下意大利一家生产成本较高且设备老旧、技术根本没有达到最新发展水平的工厂,海尔向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转移生产。

海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正一步一步的沦陷在规模效应的泥潭里,这样的过度扩展是对其品牌实质上的不断削弱,但张瑞敏自始至终推崇着不进则退的“滑坡理论”,于是海尔的国际化版图不断偏向创造规模,在各国设立了很多工厂、工业园区、贸易中心。

过度的追求国际市场的规模和国际品牌进程,强调市场份额而忽略了海尔当年做家电的执着创新精神和海尔争第一的品牌内涵。

发展至今的海尔品牌国际化之路,其投资海外的贸易、工厂至今仍需要国内母公司资金投入,这难道真的是海尔品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吗?我们不得不从海尔品牌国际化的庞大规模里面反省海尔品牌的内涵到底还存在多少?这样一味强调国际市场规模扩张导致企业长期战略性亏损只是形式上的国际化,忽视企业品牌在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的认同对于海尔品牌国际化进程毫无帮助。

·国际化人才匮乏
人才问题是海尔走向世界,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面临的最大瓶颈,海尔集团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由于缺乏具有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管理人才的匮乏,海尔很难有效实施国际化的战略。

外派人员专业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的国际市场竞争。

在国外,海尔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二流产品的企业,而且海尔也难以提供一流企业的薪资待遇,所以到国外只找到二流人才,而国内又缺乏国际性营销人才。

据了解,中国很少有涉外管理人才是专业的国际金融、投资专业人才,在实际的操作上很难有效地实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甚至造成了企业商业风险的增加。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急需一大批具有国际化发展前景的人才。

海尔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突破“品牌声誉壁垒”,构建品牌体系
在全球市场上,人们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品牌产品较好,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品牌处于明显的声誉劣势地位,海尔应该通过在全球整合资源信息结成一个全球品牌的整体生产运作经营网络,有效地规避反倾销乃至技术壁垒等风险,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尔品牌在不断增强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技术创新品牌价值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同时,应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培育自主强势品牌形象,不断从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上突破所谓的“品牌声誉壁垒”,打破发达国家对中
国品牌的偏差认识,消除发展中国家低档次,劣品质等产品形象,建立海尔国际化品牌零缺点的质量管理。

创建有效的品牌识别和建立能适应复杂国际市场环境下品牌国际化管理的组织,树立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形象和国际化声誉。

通过树立海尔品牌国际知名度、国际声誉提高海尔品牌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优化品牌运营的社会经济环境,促进海尔品牌建立世界级品牌,构建海尔品牌的完整品牌国际化体系构架,使海尔蜚声国际。

在激烈的竞争中跨国大公司也不愿意让你树立自己的品牌,他一定会把你挤掉,所以作为民族品牌的海尔,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面对威胁与挑战,增强品牌自己在国际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利用品牌占领市场份额,建立国际市场信誉、树立全球品牌形象,组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化海尔品牌体系。

·加强技术创新,凸显品牌内涵
海尔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获得世界市场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培育海尔品牌国际化形象,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品牌国际化战略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形成强大的品牌自主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改革,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创新技术和实力雄厚的国际企业品牌形象,及时把握行业信息,大力研发创新核心产品技术,同时创新企业管理战略体制和组织结构机制,永葆民族品牌的青春活力,赢得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海尔品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走向世界。

同时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应认识到其历史积累资金不足而采取大
规模的低成本扩张战略,应努力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等扩张方式,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品牌管理手段,增强与世界品牌平等交流的实力,提升海尔品牌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海尔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地位。

海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切实履行海尔的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应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打造中国的世界级名牌中寻求到支撑
点和平衡点,使其海尔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

·网罗国际人才,突破人才瓶颈
海尔要走出去,实施海尔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人才、世界级员工是必备条件。

因而,海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在深化国际化经营管理时,不仅需要金融、贸易、法律、技术、营销等各方面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国际化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任命具备全球经历、产品背景应付各国熟悉品牌的专家。

应十分重视和加快对国际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高层次人才品牌管理战略,要大力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自己的品牌人力资源体系,完善国际化人才的管理制度,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在国内市场上能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匮乏情况下,可通过各种方式网罗世界人才,聘用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国内市场不足。

管理品牌的产品和市场范围要求品牌管理人既要有足够的灵活度,保持跨产品和跨市场品牌的合力,在国际市场的不同行业领域所向披靡。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