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传统玻璃材料..
装饰材料玻璃素材.pptx
![装饰材料玻璃素材.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b2c5f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1.png)
玻璃的分类
40
第41页/共53页
玻璃的艺术特征
1.透明 这是玻璃这种材料的基本艺术属性之一。普通玻璃、浮法玻璃、水晶玻璃等可以做到完全的透明,甚至
望过去似空无一物,创造出明亮的光环境。
41
第42页/共53页
玻璃的艺术特征
• 玻璃幕墙 由支承结构体系与玻璃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
人员都把它们混为一谈。
11
第12页/共53页
12
第13页/共53页
玻璃的分类
五、压花玻璃 是采用压延方法制造的一种平板玻璃。其最大的特点是透光不透明,多使用于洗手间等装修区域。
13
第14页/共53页
14
第15页/共53页
15
第16页/共53页
玻璃的分类
六、夹丝玻璃 采用压延方法,将金属丝或金属网嵌于玻璃板内制成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平板玻璃,受撞击时只会形成辐
第25页/共53页
玻璃的分类
九、防弹玻璃 实际上就是夹层玻璃的一种,只是构成的玻璃多采用强度较高的钢化玻璃,而且夹层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多采用于银行或者豪宅等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装修工程之中。
25
第26页/共53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
第27页/共53页
玻璃的分类
十、热弯玻璃 由平板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制成的曲面玻璃。在一些高级装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48
第49页/共53页
玻璃未来的发展
• 能自我清洁的玻璃 美国科学家们已研制出一种叫“莲花”的特殊玻璃,它能够借助自然界的力量自我清洁。 “莲花”之所以能给自己“洗澡净身”,就在于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技术,加入特殊的成分烧制而成的。
传统玻璃
![传统玻璃](https://img.taocdn.com/s3/m/1945f807844769eae009eda7.png)
历史来源
• 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约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 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 1000年前,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 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 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 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 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 ”,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 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 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 料。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主 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 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 有机玻璃。
通性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 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 是一种液体),其原子不像晶 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 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 短程有序。玻璃像固体一样保 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 随重力作用而流动。
(1)各向同性
•
玻璃的原子排列是无规则的,其原子在空间中具有统计上的均匀 性。在理想状态下,均质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硬度、 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率、电导率等)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古代玻璃制品工艺
![古代玻璃制品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f72ad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7.png)
古代玻璃制品工艺玻璃,这一源于自然的神奇物质,自古以来便为人类所珍视。
古代玻璃制品工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人类智慧与技艺的完美结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代玻璃制品工艺的各个环节,包括配料、熔炼、吹制、刻花、抛光、彩绘、镶嵌和烧制等。
一、配料配料是玻璃制作的第一步,涉及将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古代的玻璃配料主要有石英砂、苏打灰、石灰石等。
不同的配方比例会生产出不同性质和外观的玻璃。
在配料过程中,还需加入适量的着色剂和乳浊剂,以调整玻璃的颜色和透明度。
二、熔炼熔炼是将配好的原料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熔融状态。
熔炼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和气氛,以确保原料完全熔化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熔融状态的玻璃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可以将其倒入模具或进行吹制。
三、吹制吹制是利用吹管将熔融状态的玻璃吹成各种形状的过程。
吹制技艺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经验,才能创作出形态各异的玻璃制品。
在吹制过程中,艺术家们还会使用各种工具来塑造玻璃,如钳子、剪刀等。
四、刻花刻花是指在玻璃表面刻划各种图案和纹理的过程。
古代艺术家们利用各种刻划工具,如刀具、磨轮等,在玻璃表面刻划出细致的图案和纹理。
刻花工艺不仅可以增加玻璃制品的美观度,还能提升其艺术价值。
五、抛光抛光是通过摩擦玻璃表面使其光滑明亮的过程。
抛光通常采用砂纸、金刚石、油脂等材料,以使玻璃表面光滑如镜。
抛光后的玻璃制品显得晶莹剔透,更加美观。
六、彩绘彩绘是在玻璃表面进行绘画的过程。
古代艺术家们利用各种彩绘颜料,如金粉、银粉、宝石粉等,在玻璃表面创作出精美的图案和画作。
彩绘工艺使玻璃制品更具艺术气息,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七、镶嵌镶嵌是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玻璃片拼接在一起的过程。
艺术家们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片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将其镶嵌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画面。
镶嵌工艺不仅增加了玻璃制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为其增添了一份华丽的装饰效果。
八、烧制最后一步是烧制,即将完成的作品放入高温窑炉中进行烧制。
古代玻璃制作方法
![古代玻璃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ad1a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古代玻璃制作方法古代玻璃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工艺,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掌握了玻璃的制作方法。
而在古罗马时期,玻璃制作技术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当时,玻璃制品已经成为奢侈品和贸易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饰品和容器等领域。
那么,古代玻璃是如何制作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代玻璃制作的方法。
首先,古代玻璃制作的原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碱性物质和碳酸钠。
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原料,而碱性物质和碳酸钠则是用来降低玻璃的熔点,使其更容易加工。
这些原料经过精细的配比后,放入窑炉中进行熔炼,直至完全熔化成液态玻璃。
其次,古代玻璃制作的工艺主要包括吹制、浇铸和模压等方法。
吹制是最古老的玻璃制作工艺之一,工匠将熔化的玻璃液吹入模具中,然后利用吹管将其吹制成所需的形状。
浇铸则是将熔化的玻璃液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取出,形成玻璃制品。
而模压则是将熔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具中,然后利用压力将其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古代玻璃制作的工艺非常考验工匠的技艺和经验。
在制作过程中,工匠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形状。
同时,工匠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技巧,以应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制品的制作需求。
古代玻璃制作的工艺在现代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玻璃制作的工艺和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使得玻璃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现代玻璃制品也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建筑、家居装饰、工业制品等。
总的来说,古代玻璃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工艺,其制作方法经过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重视和研究。
古代玻璃制作的工艺虽然古老,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技艺却是不可替代的。
希望通过对古代玻璃制作方法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一古老的工艺,同时也能够为现代玻璃制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玻璃PPT
![玻璃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2fdb300b4c2e3f57276333.png)
3.3 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浮法玻璃的工艺 采用浮法制造技术生产的平板玻璃称为浮法玻 璃。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 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 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目 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耐高温玻璃杯的制作(河间开放玻璃工艺制 品厂).flv
玻璃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
提纲
1.
玻璃的基本知识 玻璃的形成原理 传统的玻璃制备工艺
2.
3.
4.
现代玻璃的制造方法 结语
5.
1.1 玻璃在中国的起源 在中国,玻璃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当时 的制作技巧已发展出蜻蜒眼玻璃珠、玻璃管、仿 玉玻璃器件,并已使用铸、缠、嵌等技术技巧自 制各种装饰玻璃已到了成熟阶段。
3. 1 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玻璃的工艺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 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 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 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 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 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 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 应力到允许值。
3.1
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玻璃的工艺
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玻璃的工艺包括配料、熔 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⑴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 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
⑵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 无气泡的玻璃液。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 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它是间歇式生产的,
2. 玻璃的形成原理
为了把物质变成玻璃态,无论是从液态、气体, 还是从固体出发,其共同的原理是原子在低温时 难以运动,从而使它没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规则的 运动。 根据这一原理并结合生产实际,出现了很多制 作玻璃的方法。如传统的熔体冷却法,以及近些 年发展起来的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等。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传统的熔体冷却法。
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
![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https://img.taocdn.com/s3/m/1d2d4d0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3.png)
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玻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材料,它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物品,从窗户和镜子到餐具和机械仪器。
玻璃比塑料更坚固、但比金属更轻巧,而且它的硬度、透明度和抗腐蚀性都非常优秀。
那么,玻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玻璃的成分。
一般来说,玻璃由三种基本成分制成:硅、氧和碱金属。
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占到了80%左右。
氧则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占到了15%左右。
碱金属一般使用钠氧化物( Na2O )、钾氧化物(K2O)、锂氧化物(Li2O)等,占到了5%左右。
在这些主要成分外,还会添加其它一些化学物质,以增强玻璃的特性。
现在,我们来看看玻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一般来说,制造玻璃有两种方法:熔化法和溶解法。
熔化法是历史上最早发明的制玻璃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玻璃原料放入玻璃窑中,将其从室温升至1600℃左右的高温,使其熔化。
然后将熔液倒入玻璃模具中,等待冷却。
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中空的吸管、瓶子等物品,但是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硅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溶解法则是一种比较新的制玻璃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玻璃原料放入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加以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玻璃原料会与溶剂反应,形成溶液。
然后,这个溶液会缓慢地降温,以形成玻璃。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更加特殊的玻璃,例如防弹玻璃、太阳能板等。
当玻璃制成之后,它可以被加工成为许多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这通常包括切割、钻孔、修边、冷弯、热成型、印刷和涂层等工艺。
有时候,玻璃还可以通过玻璃钢、双层玻璃等方式来进一步强化或改善其特性。
总之,制玻璃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将玻璃原料加热或加压以制成玻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制玻璃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除了制玻璃的方法和成分,玻璃在人类历史和现代生活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玻璃在历史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玻璃在历史上的应用早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间,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玻璃来制作珠宝和其他装饰品。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30783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2.png)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它的应用和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玻璃材料的起源和早期应用开始,详细介绍玻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包括玻璃的制作工艺、技术突破和创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玻璃的起源和早期应用玻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当时人们发现一种由沙子烧制而成的透明物质,这便是最初的玻璃。
古埃及人将这种材料用于装饰品和珠宝首饰上,由于制作工艺粗糙,玻璃制品的品质并不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明如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等也开始掌握玻璃制作技术,玻璃制品逐渐普及。
在建筑领域,早期的玻璃主要用于制作窗户,将透明的玻璃安装在窗框中,可以起到采光和通风的作用。
最早的玻璃窗户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古罗马人使用玻璃制作小块的窗户,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上。
这种玻璃窗户不仅改善了建筑内部的采光条件,还起到了隔离风雨和灰尘的作用。
2.玻璃制作工艺和技术突破随着人们对玻璃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玻璃制作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
在中世纪的欧洲,意大利威尼斯成为了当时欧洲最重要的玻璃制作中心,威尼斯玻璃工匠们开发出了更先进的玻璃制作工艺,包括吹制、压延和钻孔等技术。
这些技术突破使得玻璃制品的品质大幅提升,玻璃窗户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
在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玻璃制作工艺经历了新一轮的革新。
发明者詹姆斯·海斯利特(James Hartley)开发出了机械工业玻璃制造法,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玻璃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玻璃制品开始被大规模用于建筑领域,不仅应用于窗户,还用于建筑的幕墙和屋顶等部分。
3.玻璃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玻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幕墙、天窗、隔断、楼梯等。
其中,幕墙是玻璃在现代建筑中最为突出的应用之一。
玻璃幕墙是指以玻璃为主要材料构成的建筑外墙,其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建筑外墙的形式和性能。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a828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5.png)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玻璃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其性能也在不断改善。
本文将从古代玻璃的发展、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玻璃材料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展现玻璃材料的丰富历史和前景。
古代玻璃的发展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文明时期。
古埃及人制作了最早的玻璃物品,并在古代近东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传播。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玻璃制作技术得到了发展,透明的玻璃器皿成为奢侈品,并在贵族社会中流行起来。
在中世纪,威尼斯成为欧洲最主要的玻璃制造中心。
威尼斯玻璃制造商们不断改进玻璃制作技术,如镜面玻璃的制作技术等。
此外,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商还发展出了一种称为“封存玻璃”的技术,这种玻璃材料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透明度,可以有效地用于建筑领域。
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玻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了一些透明的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玻璃的特性,但不同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玻璃。
随着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在中世纪欧洲,玻璃被广泛应用于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中,这些窗户不仅具有装饰性的功能,还能够起到光线调节和隔音的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玻璃成为了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20世纪初,现代玻璃幕墙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这种新型的玻璃建筑外墙可以大面积地采用玻璃材料,大大提高了建筑的通透性和光照性能。
现代建筑领域中,玻璃透明度和抗风压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玻璃制造技术也不断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玻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玻璃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功能性玻璃材料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功能性玻璃材料将会不断涌现。
玻璃简介介绍
![玻璃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968f3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4.png)
浮法工艺
总结词
一种利用浮力原理将玻璃液浮托在液面上, 再进行冷却、硬化和剥离等工艺制得玻璃的 方法。
详细描述
浮法工艺是现代玻璃制造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利用浮力原理将玻璃液浮托在液面上,通 过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工艺条件,使玻璃 液在液面上摊开并逐渐硬化,最终得到连续 的玻璃带。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玻璃表面平 整光滑,几乎没有气泡和杂质,适合制作高 质量的玻璃制品,如汽车玻璃、建筑玻璃等
04
玻璃的应用领域
建筑业
01
02
03
窗户
玻璃因其透明性、韧性和 美观性,成为现代建筑窗 户的主要材料。
幕墙
玻璃幕墙广泛应用于高层 和大型建筑,提供良好的 采光和视野。
艺术装置
艺术家和设计师利用玻璃 创作出各种独特的建筑装 饰艺术品。
家居装饰
灯具
玻璃灯罩因其独特的光影效果和美观性,成为家居装 饰的常见元素。
古代玻璃的应用
古代玻璃主要用于制作珠宝、饰品和 器皿等,如罗马时期的玻璃工艺品和 伊斯兰的彩绘玻璃器皿。
中世纪玻璃
中世纪玻璃的发展
中世纪时期,玻璃制造技术得到 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制造眼镜 、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 玻璃工匠。
中世纪玻璃的应用
中世纪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宗 教和日常生活中,如教堂的彩色 玻璃窗和贵族家庭的镜子。
详细描述
玻璃的透明性使其在建筑、家居和各种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窗户、眼镜、 灯罩等。这种特性使得玻璃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为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 光线,增强空间感。
硬度
总结词
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仅次于钻石和刚玉,这使得它耐磨、耐划痕。
详细描述
玻璃的硬度使它成为一种持久的材料,不易受到磨损或划痕的影响。然而,这也 意味着玻璃在受到强烈冲击时容易碎裂。因此,在使用玻璃制品时需要特别小心 ,避免造成损坏。
传统玻璃材料课件
![传统玻璃材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02f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a.png)
高性能复合玻璃
总结词
高性能复合玻璃是一种由多层材料组成的新型玻璃材 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击性能等特点,广 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详细描述
高性能复合玻璃采用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如树脂、聚 碳酸酯、碳纤维等,通过精密的加工和合成技术,实 现各层材料的最佳组合和性能优化。与普通玻璃相比 ,高性能复合玻璃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抗冲击性 能,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力。此外,高性能复 合玻璃还具有优异的隔音、隔热、防紫外线等功能, 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高性能要求。
02 玻璃的制造工艺
CHAPTER
原料与配方
总结词
原料与配方是玻璃制造的基础,直接 决定了玻璃的质量和性能。
详细描述
玻璃制造所需的原料包括硅砂、苏打 灰、石灰石、白云石、长石、芒硝等 ,根据不同的配方比例,可以生产出 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
熔炼与成型
总结词
熔炼与成型是玻璃制造的关键环节,涉及到高温融化和成型 处理。
传统玻璃材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玻璃的制造工艺 • 玻璃的性能特点 • 玻璃的应用领域 • 新型玻璃材料的发展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引言
CHAPTER
玻璃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透明、脆性、硬度、化学稳定性
详细描述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脆性、硬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
玻璃的起源与历史
总结词
古代玻璃、中世纪玻璃、现代玻 璃
详细描述
玻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 着时间的推移,玻璃制造技术不 断发展,形成了现代玻璃工业。
玻璃的种类与用途
总结词
窗玻璃、眼镜片、器皿、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玻璃制作方法
![中国古代玻璃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daade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7.png)
中国古代玻璃制作方法人工玻璃出现于4500年前,起源地可能是埃及和两河流域。
玻璃器最初的制法是用裹着黏土的棍子伸进烧着玻璃的干锅,蘸上一层软化的玻璃后,用石器将玻璃抹匀及刻花,冷却之后去除黏土。
玻璃,与人类文明并行人工玻璃出现于4500年前,起源地可能是埃及,也可能是两河流域,具体是哪目前还在争论中,但两者都属于“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从今日之伊拉克向西,在地图上呈新月状分布,包括土耳其、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国的一部分地区。
在新月沃地出现的玻璃,可以说与人类文明史相始终。
将石英烧至熔化即可获得玻璃,但玻璃不像金属,并不会熔化为液体,高温状态下玻璃会很软,易于塑型,随着温度的降低,玻璃会越来越硬,最后完全凝固,但内部仍保持着液态结构。
玻璃的这种奇特属性,让一些人将其视为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物质的第四种状态。
但是石英的熔点很高,古代技术水平不高时难以烧到那么高的温度,所以要加入一些助燃剂。
西方多选用自然纯碱和草木灰,另加石灰石做稳定剂,其玻璃器含钠、钙较多,为钠钙玻璃,东方则多以铅丹为助燃剂,烧出来的是含铅、钡较高的铅钡玻璃。
这两种玻璃在质地上的区别,决定了日后东西方玻璃器不同的发展路径。
碱可以让烧制玻璃变得容易,玻璃最早出现在新月沃地,跟埃及有天然碱湖,盛产自然纯碱有关;而中国优先发展瓷器,则是因为中国有丰富的高岭土,易于用来制作瓷胎和瓷器表面的釉料。
玻璃器对世界的影响并不在瓷器之下,正因为有玻璃容器可用,欧洲和中东没有发展瓷器的刚需,所以在很长时间内,瓷器仅停留在奢侈品的位置上。
同样,欧洲和中东的玻璃器在中国也一度是胜过黄金的奇珍异宝。
玻璃器最初的制法,是用裹着黏土的棍子伸进烧着玻璃的干锅,蘸上一层软化的玻璃后,用石器将玻璃抹匀及刻花,冷却之后去除黏土,玻璃器即完成。
不过,早期的玻璃是不透明的,但有光泽,人们热衷于用玻璃来替代宝石。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天是一块硕大无比的固体而不是气体,天是靠高山和大树撑着,才没有塌下来把人全部砸死,地上那些发光的石头被认为是天掉落在地上的碎片,蕴含着天界的神圣能力,佩戴它们可以让自己能量不竭,长生不死。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58c27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6.png)
建筑历史知识:玻璃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玻璃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起源于古埃及时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玻璃材料不断得到改进和应用扩展,成为现代建筑设计和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应用开始,一直到现代玻璃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应用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古埃及时期,当时人们发现了用矿物和天然碱对石英砂进行熔炼制造成的玻璃,这种玻璃被用来制作装饰品和珠宝。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时期,玻璃制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玻璃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建筑中的窗户和门窗等。
二、中世纪的玻璃制造和应用在中世纪时期,玻璃制造工艺得到了更多的改进和发展。
13世纪时,威尼斯成为了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当时制造出来的玻璃被用来制作镜子和花瓶等装饰品。
另外,玻璃的应用也逐渐扩大到建筑领域,玻璃窗开始在教堂和城堡等建筑中出现。
三、工业革命时期的玻璃技术进步和建筑应用工业革命时期,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玻璃的生产量也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玻璃开始在建筑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建筑外墙和窗户的主要材料之一。
玻璃的透明性和光学特性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改变了建筑的外观和空间布局。
四、现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应用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玻璃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玻璃工艺包括浮法玻璃工艺、钢化玻璃工艺、夹层玻璃工艺等,这些玻璃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安全性和隔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的外墙、幕墙、玻璃幕墙等。
浮法玻璃是20世纪初由法国人发明的一种玻璃制造工艺,该工艺能够生产出薄而均匀的玻璃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
钢化玻璃是一种通过特殊的加热和冷却工艺产生的高强度玻璃,具有耐磨性和抗冲击性,适合用于大型建筑中的玻璃幕墙和屋顶等部位。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玻璃之间夹一层PVB膜而组成的玻璃制品,具有防爆、防弹的功能,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外墙。
玻璃原料知识发言稿
![玻璃原料知识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8c50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b.png)
玻璃原料知识发言稿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玻璃原料知识。
玻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是,你是否了解玻璃是如何制作的呢?它的原料有哪些?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玻璃的原料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硅酸盐,也就是含有氧化硅(SiO2)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来自于粉矿,包括石英砂、白云石等。
另外,制作玻璃还需要一些助剂,如碳酸钠(Na2CO3),用于降低熔点,使得玻璃易于加工。
了解了玻璃的原料,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玻璃的制作过程。
首先,将原料进行混合和研磨,使得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接着,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高温炉中熔化。
当原料熔化时,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使得原料中的氧化物变成可溶于玻璃中的离子。
随后,将熔融物注入到模具中,冷却成型。
最后,对成型的玻璃进行退火处理,以增强其力学性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玻璃的制作过程略有不同。
例如,钢化玻璃是通过热处理来增强其强度和耐热性能的。
而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薄膜,用于反射光线或增加防护性能。
这些特殊的玻璃制作过程都需要额外的工艺步骤。
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玻璃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可以让光线通过,并使室内更加明亮。
其次,玻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可以承受高温环境。
此外,玻璃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最后,玻璃具有良好的声音隔离性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
尽管玻璃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玻璃是一种易碎的材料,容易被外力破坏。
其次,玻璃导热性较高,使得室内的能量散失较快。
另外,玻璃的制造和回收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在使用玻璃时要注意安全,并提倡玻璃的回收与再利用。
总结一下,玻璃是一种由硅酸盐等原料制成的材料。
制作玻璃的过程包括原料混合、熔化、成型和退火等步骤。
玻璃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易碎和导热性高等缺点。
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
![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fb784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d.png)
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涉及到制造玻璃的原料、工艺流程、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古代玻璃制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当时的人们掌握了制造玻璃的基本技术,并创造出了各种精致的玻璃制品。
古代玻璃制品的研究可通过对已有的考古文物进行分析和实物考证,也可以通过古代文献和史书的记载,进一步了解古代玻璃制品的制造技术。
下面将从原料、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原料:古代玻璃制品的制造原料主要包括硅矿石、碱金属(如碳酸钠)、碱土金属(如石灰石)等。
其中,硅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则用于改善玻璃的熔化性能和稳定性。
2.工艺流程:古代玻璃制品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将硅矿石、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等原料粉碎、筛选和混合,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均匀性。
(2)熔化: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高温熔炉中加热熔化。
通过控制炉温和熔化时间,使原料完全熔化,并形成均匀的玻璃液。
(3)形成:将熔融的玻璃液从炉中取出,根据需要进行造型、吹制、模压等操作,使其成为所需的形状,如容器、珠宝等。
(4)退火:将已成形的玻璃制品放入退火炉中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和增加其强度。
(5)装饰和装配:对已成型的玻璃制品进行装饰、上釉、贴金等工艺,增加其美观性和附加价值。
(6)质量检测和包装:通过对制品进行质量检测,如尺寸、表面平整度、透明度等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包装措施,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3.技术手段:在古代,人们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改善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工艺。
其中,一些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1)配方控制:通过调整原料的配比和纯度,控制玻璃的成分和性能,以获得所需的质量和特性。
(2)熔融控制:通过控制炉温、熔化时间和装炉技术等,确保原料的充分熔化和玻璃液的均匀性,以获得高质量的玻璃制品。
(3)造型和吹制技术:古代人们使用手工或工具对玻璃液进行造型和吹制,以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玻璃制品。
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
![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e8f36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5.png)
古代玻璃制品的解题思路古代玻璃制品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最早的埃及文明到罗马帝国,古代玻璃制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呈现出独特而精美的艺术风格。
要解析古代玻璃制品的制作过程和技术特点,需要从原材料、工艺和装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原材料古代玻璃制品的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碱质物质(如灰石和纯碱)、碱性土豆和矽砂等。
其中,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是制作玻璃的基本原料。
灰石和纯碱可以提供碳酸盐,有助于调节玻璃的化学组成和粘度。
碱性土豆和矽砂则可以增加玻璃的透明度和均匀性。
2.熔制工艺古代玻璃制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熔制、吹制和成型三个步骤。
首先,将所需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放入含铂金属的坩埚中,置于高温熔炉中加热。
当原材料完全熔化后,可通过降温来形成一定的玻璃熔体。
接下来,利用吹制技术将玻璃熔体抽取到吹管中,再通过吹气和旋转等手法将熔体吹成各种形状,包括杯子、瓶子、碗等。
最后,将吹制好的玻璃制品放入冷却炉中进行慢速冷却,以增加玻璃的硬度和均匀性。
3.装饰技术古代玻璃制品通常会通过不同的装饰技术来增加其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其中,最常见的装饰技术包括施彩、贴金、琉璃杂毬和螺纹纹饰等。
施彩是通过模拟玻璃熔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来赋予玻璃不同的颜色。
贴金则是在玻璃表面涂抹金箔或银箔,使其呈现出金银光泽。
琉璃杂毬是在玻璃表面撒上不同颜色的小块琉璃,再用空气吹制使其附着在玻璃上,形成图案。
螺纹纹饰是利用吹制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螺旋状纹理,增加玻璃的美观效果。
4.特殊制作技术除了常见的熔制和装饰技术,古代玻璃制品还有一些特殊的制作技术。
其中,制作出有贝壳纹或绳索纹的玻璃制品可以通过将玻璃熔体浸泡在细砂中再吹制而成。
此外,有些玻璃制品上还会出现波浪纹或螺旋纹等特殊纹饰,这是通过加热后突然冷却的方式来实现的。
古代玻璃制品的制作过程和技术特点虽然与现代的玻璃制造方法有所不同,但在技艺和创作上同样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唐朝玻璃的制作方法
![唐朝玻璃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94f5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3.png)
唐朝玻璃的制作方法唐朝是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唐代玻璃制品在古代世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影响,而唐代的玻璃制造工艺也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技术价值。
唐代玻璃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和装饰加工等几个关键步骤。
以下是对唐朝玻璃的制作方法的详细介绍:一、原料准备唐代玻璃的制作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原料,如石英砂、碳酸钠及碳酸钙等。
取得高质量的石英砂,然后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钙等辅助原料,经过混合和研磨,将原料制成均匀的玻璃料粉末。
二、熔化成型接下来,将制备好的玻璃料粉末装入窑炉内,经过高温加热,使原料熔化成透明而均匀的玻璃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玻璃的质量和透明度,并有效去除玻璃中的气泡和杂质。
随着玻璃液体的熔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成型。
通常采用吹制、浇铸或压制等方法,将玻璃液体吹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如杯、碗、瓶等。
这些成型工艺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唐代玻璃工匠们在这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装饰加工唐代玻璃制品的装饰加工非常丰富多样,常见的包括切割、雕刻、印花、烙金等多种工艺。
切割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工匠们用砂轮或者砂磨工具在玻璃制品上切割出各种图案和纹饰,增加了玻璃制品的艺术观赏性和价值。
唐代的玻璃制品还常常在成型或者装饰过程中加入色料,制成多彩的玻璃器物。
这些色彩斑斓的玻璃制品,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生活,还成为了唐代王室和贵族珍藏的奢侈品。
唐代玻璃制品在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和装饰加工等方面都体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唐朝玻璃的制作方法虽然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其中蕴含的技术精髓和审美情趣依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这一现象反常?
在石英玻璃中引入R+时,会破坏相邻[SiO4] 四面体的桥氧键,形成两个非桥氧,网络断开, Y降低,R+引入量越大,Y降低越多,玻璃的结构 网络联系程度更差,因此,随着R+的引入及引入 量的增加,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加。
反常的原因: 在B2O3中引入R2O时,R2O给出游离氧,开始使一部 分[BO3]三角体转变为[BO4]四面体,另一部分B3+ 仍以[BO3]三角体形式存在。
结构参数 Y 对玻璃性质有重要意义, Y 越大网络连 接程度越紧密(见图 4.7对比图),玻璃的机械强度越 高; Y 越小,网络连接越疏松,网络空穴越大,网络改 性离子在网络空穴中越易移动,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大, 电导增加,高温下的粘度下降。
图7.石英玻璃和Na2O-SiO2玻璃的结构
上述结构参数除了用于硅酸盐玻璃 外,也可用于其他玻璃。目前的平板 玻璃、瓶罐玻璃、餐具玻璃、压花玻 璃等都属于硅酸盐玻璃系统。
这些[BO4]四面体参与到玻璃网络结构中,使玻 璃结构从层状向架状转变,结构变得更紧凑,因而当 R2O引入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随R2O的引入,热膨胀系 数下降,当达到饱和量(16.7%)时,热膨胀系数达最 小值。
当R2O引入量超过16.7%时,[BO4] 四面体达一定数量,由于[BO4]四面 体本身带有负电荷不能直接相连接,需 要中性离子团来隔开。 这时[BO3]三角体不再转变成 [BO4]四面体;加入的游离氧就像在 硅酸盐玻璃中一样,引起硼氧网络的破 裂。由于形成非桥氧,Y值随R2O引入量 增加而下降。
为便于比较玻璃各种物理性质,引用一些基 本结构参数来描述玻璃的网络特性。
用X表示氧多面体的平均非桥氧数,Y表 示氧多面体的平均桥氧数, Z 表示包围一种 网络形成正离子的氧离子数目,即网络形成 正离子的配位数,Z为3或4;R表示玻璃中全 部氧离子与全部网络形成体离子数之比。四 个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X+Y=Z 即 X=2R-Z X+1/2Y=R Y=2Z-2R
第3讲
1.
硅酸盐玻璃是以 SiO2 为主要成分形成的玻璃。 石英玻璃是硅酸盐玻璃系统中最简单的一种。
石英玻璃是由硅氧四面体[ SiO4]以顶角相 连而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这些网络结构没有像 石英晶体那样的远程有序。石英玻璃是其他二元、 三元或多元硅酸盐玻璃结构的基础。
当在石英玻璃组成SiO2中引入碱金属氧化物 R2O或碱土金属氧化物RO时,由于增加了O、Si比, 原来O、Si比为2的三维架状结构被破坏,随之玻 璃的性质也发生变化。
当 Na2O 的引入量在 16.7% 以下时,玻璃的热膨胀系 数随Na2O引入量增加而降低;而Na2O超过16.7%时,热膨 胀系数随Na2O的增加而上升,Na2O含量为16.7%时,热膨 胀系数取极小值。这种现象被称为“硼反常”,在硅酸 盐玻璃中不存在这种现象。
图8. Na2O-B2O3玻璃的Y与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石英玻璃SiO2的Z为4,氧与网络 形成体的比例R为2,则计算得X为0,Y为4, 说明所有氧离子都是桥氧,[SiO4]四面 体的所有顶角都是共有,玻璃网络连接程度 达最大值。 又如玻璃含Na2O 12%、CaO 10%和SiO2 78%(摩尔百分数), R=(12+10+156) /78=2.28,Z=4,算得X为0.56,Y为3.44, 表明玻璃网络结构连接程度比石英玻璃差。
2. 纯B2O3玻璃是硼酸盐玻璃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B2O3玻璃中,B3+以[BO3]三角体形式存 在,这种结构中Z=3,R=1.5,其他两个结构参数 X=2R-3=0,Y=2Z-2R=3。因此,在B2O3玻璃中, [BO3]三角体的顶角也是共有的。
根据核磁共振、红外和喇曼光谱分析以 及其他物理性质推论,由B和O交替排列的平 面六角环的B-O集团是B2O3玻璃的重要基元, 这些环通过B-O-B链连成层状网络。 在B2O3中引入其他氧化物(如R2O、RO等) 可获得二元或三元或多元硼酸盐玻璃。
磷酸盐玻璃的上述特点,使得该类玻璃具有 较低的软化温度和较差的化学稳定玻璃具有实用价值。
在传统氧化物玻璃中,除硅酸盐玻璃、硼酸 盐玻璃、磷酸盐玻璃外,还有锗酸盐玻璃和锗酸 盐玻璃等。
4.
传统氧化物玻璃主要作为建筑玻璃和日用玻璃 在广泛应用。 1)建筑玻璃 我国建筑玻璃产量从1949年的90万重量箱发 展到2001年的2.04亿重量箱,并建成300多家大、 中、小型平板玻璃企业(不含已经关闭的小平拉 企业)。2001年浮法玻璃产量高达1.76亿重量箱, 到2002年末,浮法玻璃生产线已近90条。总产量 已10余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成为浮法玻璃生产大国,无论从产量 上还是从浮法玻璃生产线数量上来看,均居世界 首位。
由于 P=O双键的存在,每个 [PO4]四面体 只和3个[PO4]四面体而不是和4个[PO4]四 面体共顶连接,网络的连接程度及完整程 度显然低于硅酸盐玻璃。在纯P2O5玻璃中, Z为5,R为2.5,由此可求得平均桥氧数为3, 非桥氧数为1。
在 P2O5 中引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 可形成二元或多元磷酸盐玻璃。 随着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引入及 引入量的增加,[ PO4]四面体组成的三维 网络结构被破坏,也就是说碱金属或碱土金 属氧化物的引入,导致结构中 P-O-P 键断裂。
在硼酸盐玻璃系统中,最具实用 价值的是硼硅酸盐玻璃,这种玻璃以 R2O、B2O3、SiO2为基础组成,因具有热 膨胀系数小及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良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仪器玻璃 方面。
3.
纯P2O5玻璃是磷酸盐玻璃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 P2O5 玻 璃 中 , P 与 O 原 子 构 成 磷 氧 四 面 体 [PO4]3-,它是磷酸盐玻璃网络结构的基本单元。 磷是五价离子,与[ SiO4]四面体不同的是, [ PO4] 四 面 体 的 四 条 键 中 有 一 条 是 双 键 (≡ P=O),P-O-P 的键角约 115 °,[ PO4]四面体 以顶角相连形成三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