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派建筑在中国的泛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派建筑在中国的泛滥

【摘要】如果说鸟巢、水立方这类高技派建筑还能让人心存好感的话,那么央

视的“大裤衩”着实令人大跌眼镜。现在,在中国经济减速的危险与机

遇并存的大背景下,各地争相建设的CBD、商业地产等建筑(群)加剧

了高技派建筑在中国的泛滥,也许我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但这却是我

的担忧。

【关键词】高技派建筑中国权贵资本泛滥

【目录】

一高技派建筑概述 3

二高技派建筑的特征与局限 3

三高技派建筑在中国与权贵资本的结合 3、4 四泛滥的表现 4

五结论 4、5

一、高技派建筑概述

“高技派”(high-tech style)建筑首先出现在美国。高技派建筑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的坚持与发扬,是很容易被辨别的现代主义分支,强调对建筑构建与生产系统的工业化与系统化制造,尤其强调结构与机械的特性。作为体现人类文明重要标志之一的技术,在建筑文化中一直有着深刻的体现。可以说,技术已经在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表现建筑美感的重要因素。现代建筑大师密斯曾说:“技术根植于过去,控制今天,展望未来;当技术完成它的真正使命时,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正是这样一种对于技术的强烈兴趣和未来实用主义的信仰,使建筑师们抛弃了狭隘思路,以高技术为手段,创造出一种表现科技的力量,具有强烈时代美感的建筑——高技派建筑。即高技派建筑是指不仅在建筑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理念,同时在美学上极力鼓吹新技术带来的审美变化,并将高科技的结构、材料和设备转化为表现其自身手段的一种技术流派。

20世纪60年代,伴随技术重要性的凸显,在建筑艺术多元思潮的促进下,以诺曼·福斯特、皮阿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高技派建筑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成为建筑界追捧的对象。这一时期的高技派以现代先进技术为手段,采用预制化的构件,极力表现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性。其中重要的代表作有皮阿诺和罗杰斯合作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罗杰斯设计的伦敦劳埃德大厦和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但由于高技派建筑自身存在的不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向“当代”高技派建筑过度发展。一方面继续利用各种先进科技成果,在建筑中体现“技术美”的建筑,另一方面在建筑能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及建筑的人性化等方面上,有了改善与变革的力量,从而创造出更为成熟的当代高技派建筑。

二、高技派建筑的特征与局限

“高技派”概念表现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相对性,它是利用当时条件下的先进技术实现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新技术的集成,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并在创作中极力表达和探索多种多元化的建筑类型。查尔斯·詹克斯在他的《高技之战,伴随着重大谬误的伟大建筑》一书中曾列出了高技派建筑的六大特征:(1)展示内在结构及设计美,(2)展示象征功能及生产过程,(3)透明层次和运动感,(4)明亮的色彩,(5)质轻细巧的张拉构件,(6)对科学技术文化的信仰。归纳起来说,高技派建筑在外部造型方面通过暴露、交叉、重复和夸张等手法创造自己典型的构成特征并尽可能将新材和新技术之美发展到极致;而在内部空间处理上,则是通过灵活自由的平面布局、畅通快捷的流线组织和简洁明快的装修风格等,来表现强烈的时代气息。

尽管高技派建筑不断追逐新技术,与时俱进,但它忽略了建筑艺术性的多元化和建筑应有的人性关怀,否定了传统艺术的价值,粗暴的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将建筑简单的等同于工业产品,大体上在不断地重复克隆,丧失了建筑应有的价值与审美。尽管高技派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美感,也暴露出自身的许多问题:机械式冷冰的造型、夸张的尺度、高昂的造价以及节能环保与城市环境的协调。说实话,如今广泛的使用机械已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就今日多元的文化而言,机械已经不再被看作是对未来生活的具体保证。

三、高技派建筑在中国与权贵资本的结合

全球化势不可挡,伴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建筑界的广泛交流,西风东渐,

高技派建筑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备受推崇,但当权者利用权贵资本只是想通过这一方式获取短期的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在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对表面形式的重复克隆之下,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实为其与权贵资本的结合。缺乏艺术性与人情味,人性化与情感性正在缺失。而且高技派建筑承载着更深层面的矛盾:社会机制与权力意志的体现,经济规律与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对权力话语权和人性关怀的平衡等等的矛盾。看到上海、北京,甚至像苏州这样的二线城市的高技派建筑,必然会联想到纽约的建筑,全球化给高技派建筑在中国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疯狂。社会主流意识不敢正视现实的状态,有的只是短期的功利主义。

四、泛滥的表现

中国各地新建的在建的CBD、商业地产等建筑(群)无疑是高技派建筑在与权贵资本的美妙结合,各地都在争相创造一个个“神话”,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高技派建筑作为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因素以及建筑本身的文化属性,变得不择手段,大拆大建。人们来不及思考了,难道一座座用水泥、钢筋、玻璃与胶水建起的所谓高技派建筑就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人性的关怀吗?

这种高技派建筑与权贵资本结合的最恶劣的地方当属小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在全国的遍地开花,作为最为基本的高技派建筑应用的住宅建筑,结构的简洁、层次与运动感的鲜明、色彩舒适,构件的运用和运用了科学技术,这些基本满足了高技派建筑的六大特征。看似很是美妙,但当你发现这种建筑大面积的出现时,高技派建筑在外部造型方面可怕的重复克隆,置身其中让人不接地气,透不过气来。而内部空间的的恶劣设计,无论是过分的自由还是过分的狭促,都使人愤怒。权贵资本与高技派建筑的阳谋跃然于纸上,在其中引领不良的方式规则,攫取巨大利益,特别是土地的,以建筑的艺术代价换来。这类所谓的高技派建筑粗暴的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与环境的障碍,排斥其他多元本土建筑,降低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除了最为恶劣的住宅建筑,大量的冠以CBD、商业地产的所谓高技派建筑也在迅速的侵蚀我们的城市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切实际的高技派建筑就如同一个透明的大罩子,无论样子如何改变,谈不上有多美、多好。恐惧与难以触摸飘荡在空中。我们现在虽不以为然,等过上若干年就不敢正视了。建筑这东西很可怕,它的一切都是裸露着的,它真实的无法掩盖。城市选择高技派建筑的方式与形式必须是思考过的。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综合着时代发展的精神情感和理性的智慧,所建城市的区域特征、地理状况、能源条件和人口密度等等,都需要各学科综合逻辑的推理,贯彻人性关怀,去伪存真。

高技派建筑所夸耀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也因节能环保与城市环境的协调的原因广受诟病,在中国尤甚,政客在规划自己的政绩,房地产商在计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消费者则期待占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欲望膨胀的结果,人们无所顾忌,对各种资源的掠夺变得明火执仗了,什么文化,什么历史,什么人性,什么环境,什么土地,一切都成为了可掠夺的对象,这就是现在中国高技派建筑的根基啊。

五、结论

我渴望像当年的威廉·莫里斯逃离水晶宫一样逃离现在中国的高技派建筑,但似乎是无可奈何的,状态得到改变会是漫长的且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于今的高技派建筑还是云里雾里,我希望有多元的建筑生态出于对人类未来建筑和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