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杞人忧天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7~10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所中伤。
”其人日:“奈地坏何?”晓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天瑞》)
7.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杞国(qǐ)
B.无处无(wú)气
C.星宿(sù)
D.有所中伤(zhòng)
8.解释下列加点字。
(1)若躇步跳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奈何忧其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积块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则寓言故事是成语“_____________”的由来。
这个成语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哪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身亡所寄 亡____________(2)天,积气耳 耳____________
(3)其人曰
其____________(4)奈地坏何 何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果积气,日月星辰,不当坠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示例:庸人自扰
2.(1)通“无”,没有;(2)罢了;(3)那;(4)怎么办
3.(1)另有一个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的人。
(2)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
4.怕天会塌下来。
嘲笑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去担忧发愁的人。
5.这个故事,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优患意识。
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
..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2.说、讲3.不如
二、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穿井得一人》练习
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练习。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翻译:得一人之使: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问之.于丁氏。
D,得一人之.使。
4,写出文中“于”字的不同意思。
A,闻之于宋君。
B,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5,本文可用成语概括其内容。
6,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7,对本文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教育,使干部、教师、学生掌握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有关法规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1.法规政策教育
各类安全法规和政策是安全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政策水平,增强安全意识,达到零指标。
2.安全知识教育
主要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须知》一书的教育及其他有关资料教育。
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的安全知识教育。
3.典型经验和事故的教训教育
学校第一负责人根据上级的通报情况,结合本校与兄弟学校的经验和教训,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师生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
从事故教训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经常性安全教育
每学期每月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一次,全校性教育一次,红领巾广播站安全教育每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