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新人教版选修5

农作物、林 减产或绝收, 风暴潮、洪
木干枯死亡,破坏房屋、 涝、冲毁农
危 陆地水减少,建筑、水利 田、房屋、
害 造成人畜和 工程、交通、 建筑,中断
工农业缺水,电力设施和 交通,造成
社会动荡 造成人员伤 海难和人员

伤亡
编辑ppt
亚洲东部和 我国东南沿
• (灾 害2)地质灾表害 现
分布
地 震
岩石圈在内力 作用下突然发 生破裂,内能 强烈释放,引 起地面震动
集中于板块 交界处,如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 马拉雅地震 带
地球内部的岩 火 浆、气体、碎 与地震相似
编辑ppt
山 屑物从地壳深 的断层地带
危害
摧毁建 筑物, 造成人 员伤亡, 危害最 严重
破坏附 近的建 筑和生
灾害 滑坡
泥石 流
表现
斜坡上的岩 体或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 整体下滑
山区爆发的 饱含泥沙、 石块的特殊 洪流
()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 •B.印度洋台风发生频编辑率ppt 最高,强度最大
•解析 第(1)题,地面的破坏程度与震级、震 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的牢固程度等因素有 关。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破坏越严重; 震源越深,传到地面时能量越小,破坏越小; 越靠近震中,破坏越大;断层越发育,产生的 能量会越大,破坏越大。第(2)题,赤道地区因 地转偏向力很小,故不能形成热带气旋(台风); 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于热带洋面广阔,故形成台 风的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台风眼区域气流下 沉,风力较小;台风能引起海水的剧烈运动, 产生海啸,同时带来狂风、暴雨。第(3)题,由 材料知,地震、台风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地处板块交界处。临近编辑西ppt 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地质灾害
地震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引起的地壳震动
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区
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的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即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在它们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台风除带来大风外,还会带来暴雨,暴雨引起洪水和水土流失,暴雨和洪水引发泥石流和滑坡;滑坡和泥石流又可能阻塞河流,破坏堤坝,并造成洪涝灾害;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作物病虫害和人畜瘟疫等灾害
第四十二讲 自然灾害概述
类型
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气象灾害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洪涝
锋面、气旋等造成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
纬度30~50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东亚和南亚季风气候区、美国、中美洲、南美东部沿海地区
热带气旋
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各种自然灾害总是表现出在某些时间发生或增多,而在另一些时间不发生或减少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并且这种变动的时间间隔往往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周期性和阶段性
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的11年周期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存在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生物灾害
虫灾鼠害等

2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2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潮等
带海域→台
风→风暴潮
人口集 中,经济 发达
灾害带 位置
北纬
北半球 中纬度 灾害带
20°~ 50°之 间的环 球自然
灾害带
主要自然 危害
形成原因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背景
背景
①不同气候
地震、滑 带的边缘→
坡、泥石 水旱灾害; 流等地质 ②热带、副 灾害,水 热带海域→ 旱灾害、 台风→风暴 风暴潮灾 潮;③地势 害、台风 高差大,地
滑坡和泥石流: 山区,危害极大
热带风暴潮:由 台风引起,来势 猛、速度快、强 度大、破坏力 强。温带风暴 潮:增水过程相 对平缓
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
农作物
生物 灾害
病害
分布 区、森 林分布

成因
与作物 所处环 境有关
影响
农作 物、树 木染病 枯死
其他类型 灾害
虫灾(松材线 虫是最具危险 性的森林虫 害) 鼠灾(重灾区 是农田、牧场 及森林)
准备逃生物资
针对训练
3. 202X年9月29日,中国东南沿海迎来了台风“纳 沙”。下图是其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海城市如海口、汕头等,如何防范台风? (2)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原因是什 么? 解析 (1)结合实际,提出防范措施,言之有理皆可。(2)我国 东部降水受夏季风影响。 答案 (1)加强监测和预报;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台 风来临前回港避风;修筑防波堤,加固港口设施,营造沿海 防护林;提高人民的预防台风意识,积极作好预防台风的前 期准备工作。(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2)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 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 旱灾害。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45讲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课件 鲁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45讲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课件 鲁教版选修5

①中下游:治理支流、 加固干流堤防;平垸行 提高了防洪标准和能 洪、退田还湖、移民建 力,减轻了洪水对中 镇;②上游:退耕还林、 下游地区的威胁,改 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 善了生态环境 失;③建设三峡工程
工程名称
主要措施
取得的成就
①防风固沙,荒漠
①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 化和水土流失得到
“三北” 和飞机播种造林;
答案:(1)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 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 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 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 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 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考点一 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我国的减灾防灾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地理信 息技术
主要功能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 用
遥感技 术 (RS)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 灾害前兆监测,及时 量大、速度快。空间上: 发出警报;进行灾害 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 跟踪监视;建立灾害 候;时间上:同步观测 模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
(1)材料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有哪几种, 原因分别是什么? (2)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 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 头部,防止被砸伤。第(2)题,防御地震灾害要建立灾情监测 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等。 答案:(1)①⑤。 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方向跑会被淹 没,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地震时不应躲在 屋梁下,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2)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 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等。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选修5)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选修5)

设频繁的地 差、多暴
裂谷地震带

雨的山区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我国 分布 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 平洋地震带,西藏、云 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 目前我国
云南、四川西部、东部 活火山分
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 布较少
处也会出现
多发 原因
多为构造地震:位于太 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地 壳不稳定,岩层活动频 繁。也有陷落地震和人 为诱发地震
成因
梅雨过后,
7月
受单一的副 热带高气压
控制
冬春两 季,以 春季最 严重
西北季风吹 扬,干旱地 区的沙尘向 东南方向扩 散
3~5月
极地大陆气 团势力强盛
特点
防治措施
组织抗旱, 天气酷热少雨,若有台风雨
抗旱任务艰巨 形成可能缓
解旱情
风大,大气含 沙量大,能见 度低,影响范 围广,一般与 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 草
春季出现强低 温和风雪天气
地膜覆盖等
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 (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应用体验] 2.(2013·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
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 P 区域冷冻 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 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 该地区的冷冻灾害。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 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图例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而多地质灾害,同时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的海岛而多台风灾害;另外要注意山地地形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

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

或地震—泥石流、滑坡。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降水丰富。

或台风—暴雨—洪涝(山洪)。

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

2.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滨湖地区涝灾可能发生时间分析如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势、水位高低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是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以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3.图1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

图2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先从整体上来描述,如分布广泛或分布不均等;再描述其变化趋势,如西多东少或从东向西增加等。

第(2)题,从图中看出每年的夏季都有滑坡、泥石流发生,总体上是7~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分析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时,首先要明确其形成机制的因素(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坡度大的沟谷、充足的碎屑物质或堆积物、充足的水分等),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形成机制。

答案(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7~8月份。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7~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八)——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八)——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2-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编者:凤庆一中石凤海(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h.厄尔尼诺现象等 ③人为原因
a.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围湖造田 c.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④治理措施
a.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b.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c.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d.退耕还湖 e.修建水利工程 f.裁弯取直 g.加固大堤 h.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i.修建分洪区 (17)孟加拉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④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水少
(22)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②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
(23)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24)台风(热带气旋)
①发生时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②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大风天数多,加剧蒸发
④工农业用水量大
(20)长江中下游伏旱的成因 ①雨带北移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1)云南干旱的成因 ①冬季降水少
-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编者:凤庆一中石凤海(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②喀斯特地貌,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
③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a.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b.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c.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②人为原因
a.人口密度大 b.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c.经济落后,防灾减灾力度不够 (18)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①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②危害 a.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 b.河塘、湖泊干涸 c.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 d.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③治理措施 a.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b.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 c.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d.营造防护林 e.改进耕作制度 f.跨流域调水 (19)华北春旱的成因 ①春季降水少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3)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成灾特点不同。 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 类(强度)和减灾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
考点深化 自然灾害损失的差异
(1)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呈上升趋势。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 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另一方 面,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往往经济比较发达,随着经济的不 断增长,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三、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地震 (1)与地震有关的几个概念。
(2)主要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 带以及大陆断裂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地震带。
(3)影响: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危害最严重。
2.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
概念 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 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
答案 (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 陡,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 冬季气温低于0 ℃,土层冻结,有积雪;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 积雪快速融化。
解析 结合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公路西半段的北侧等高 线密集,山高坡陡。结合文字材料可知,公路西半段北侧地区 土层深厚,由于该地降水多,植被保护好,土壤中水分含量 大;由于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于0 ℃,到春季山坡上的冻土层 和积雪融水形成泥流。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 年 12 月 19 日,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暴风 雪和气温骤降导致至少十几人死亡,五大湖一带一些城市被强降 雪“掩埋”,布法罗一天降雪近 1.8 米。由于积雪太厚,仅仅 20 日夜间就有 30 多座房屋屋顶垮塌。下面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 降雪量(1971-2010 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此次暴风雪后的景 观图。

高中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中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地震: 台湾、华北、西北、西南
滑坡、泥石流: 西南
低温冷害: 东北
台风: 东南沿海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自然灾害人员伤亡(成灾人口)损失大:
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江西
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
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非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恢复过程缓慢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2.自然灾害: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
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3.区别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
二、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中:地面正对震源的点
等震线: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地面上的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级:(里克特-“里氏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地震中释放的能量多少)。
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
3级以下:微震 3-5级:有感地震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三、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
1.孕灾环境:孕育灾害的环境 2.致灾因子: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3.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
四、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伤残、死亡) 心理伤害(恐慌、忧愁、痛苦)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整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整理
重金属、无机盐,连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湖,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提高 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水域。
④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繁盛,使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4)咸潮
①分布特征: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成因:
自然——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天文大潮影响。
态工程建设。
非 ①加强对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
工 采取预防措施;③建立健全各种灾害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④加强防灾、

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及减灾意识
浙音附中.地理组.选修整理 .第 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整理
3.生物灾害:病害(禽流感)、虫害(蝗灾)、鼠害、草害、森林火灾、物种减少、物


和恢复矿区植 加强水资源管

被。
理,节约用水。
非 ①加强对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
工 采取预防措施;③建立健全各种灾害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④加强防灾、
程 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及减灾意识

浙音附中.地理组.选修整理 .第 1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整理
开荒;②围湖造田; 工农业生产用水 资源的不合理
③水利失修 量大;③水资源污 利用
染和浪费
人口城市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减灾意识差,抗灾能力差。
①缓解旱
影 利 情;②缓解
塑造地表景观

高温

①次生灾害;②人员伤亡;③财产损失;④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43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43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43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7高考导航明确考纲 考纲解读 1.掌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2.掌握世界主要的自然灾害带。 3.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重难提示 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重难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重点)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点)
(2016·郑州市质检)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 0 ℃ 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 天气。2015 年 1 月 29 日,贵州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冻雨天 气,20 个县市出现冻雨和电线结冰。读图,分析贵阳冻雨形 成的原因。
[解析] 冬季,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与当地的暖湿气团相 遇形成锋面,由于云贵高原西高东低,阻挡了锋面向西移动, 在此形成准静止锋。如图所示,贵阳位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 一侧,气温低,降水多,接触电线等冰冷物体,极易冻结, 形成冻雨。 [答案] 冬季,北方南下的冷气团和当地暖湿气团相遇形成 锋面,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阻挡锋面使其不能继续向西 移动,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位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温 度低,降水多,易形成冻雨。
分析 M 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 M城地处东南亚湄南河的河口附近,其水患严重的自 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 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河流上 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 水位高;M城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 度慢;河口处河水经常受到海潮顶托,洪水下泄不畅。 [答案]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 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 下泄缓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 A 、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6
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 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7、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蝗灾
蝗灾与旱 涝的关系
危害
防治措施
蝗灾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 在干旱少雨年份, 河湖水位降低, 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 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 方米的物质, 堵塞江河, 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 农田、 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 害。
相同点
不同点 西南地区 地质灾害 多发的原 因: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 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②( 地形方面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平
坦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
围湖造田、建垸 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
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

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

分河段。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5
概念
6、风暴潮((属于水文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特点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台风引起的 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 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 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 破坏力强
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 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 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具体见必修 1P48)
防御措施
预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
( 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 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 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 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2)人为因素,如开 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 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 造成 人员伤亡。
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概念 和形 成原因 构造 地震 基本概念
特点 震级
烈度
地震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
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狂风暴雨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沿海重、南方重。
1
点 分布
危害
时间分布:一年四季( 7- 11 月最频繁) ;空间分布 : 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 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 南、福建等省) 、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南向北推移。
4— 9 月,自
分布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从降水和地形和河流水系特点分析)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 主要有台风、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在东部季风区, 暴雨
雨 锋 面 等 带 来 游平原。
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4— 9 月,自南向北推移。
特点 时空规律
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时间上: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空间上: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 发育密度极大。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 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重灾区。 )
发生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 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 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 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都是滑坡多发区。
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区 ;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
震的主要发生地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环太平洋地带(最主要最强烈)
分布特点:西多东少(以 105oE 为界),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遵循活动
性断裂带分布)
(我国)东重西轻(原因: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
东西向山地, 如天山、 阴山、 秦岭和南岭等, 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 灾害加剧; 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强烈降温造成冻害, 大风能吹翻船只, 摧毁建筑物, 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交通运输受阻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C、一般而言, 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7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 A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 烈度 的因素 分布规律
世界 主要 地震带 中国 地震 主要分布 灾情特点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
西部人烟稀少)
因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

经济损失加重(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3
5、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概念
滑坡 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
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 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 滑动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我国洪水灾害: 。 我国洪水灾害
分布总的特 点 暴雨洪水特 点 暴雨成因 发生时间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 西坡和北坡少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 我国主要的旱涝交 替区有黄河流域、 海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 (这 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
3、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概念 形成原因:
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 爆发寒潮
高中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台风 概念 产生条件
结构 路径
天气特征 我国极易遭受 台风的袭击的 原因 我国台风灾害 的空间分布特
台风 (在西北太平洋上 )、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热带气旋 ①有广阔的暧洋面( 26OC 以上) ;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 5O 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 部沿海影响较大)
洪 的暴雨

融 由 积 雪 融 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 4
雪 和 冰 川 融 水 山区。
— 5 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 7~8
洪 形成的洪水
月。

冰 冰 凌 堵 塞 河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凌道
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
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 以欧洲北海沿岸、 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
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主要危害
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 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我国主要分 布地区
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 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6、洪涝(属于水文灾害)
类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 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洪
鼠害 农田、牧场及森林 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国)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 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