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艺术研究
关于人物画造型特点的研究
关于人物画造型特点的研究
人物画造型特点是指在绘画中,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表达和塑造的特点。
人物画造型特点的研究,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中式人物画和西方人物画为例,探讨其造型特点的异同。
中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式人物画强调形象的内在表达和情感的抒发,注重表达人物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中式人物画的线条流畅而婉约,注重意境的营造。
尤其是中国画中的人物画,往往采用水墨画的形式,以简洁的线条勾勒人物轮廓,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光影和质感。
中国画的造型特点还体现在人物表情和动作上,通常以静态的姿态展现人物,通过微妙的肢体语言传达情感和表达内心的世界。
中国画中的人物通常不注重写实,更加注重形象的象征和意义,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
而西方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则强调写实和再现的能力。
西方画家注重细致的形象描绘和精确的人物比例。
西方人物画的线条精细流畅,注重人物的外表特征和形体结构的真实准确。
西方人物画采用透视法和光感的运用,使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西方画家常常通过细腻的皮肤描绘、丝毫不遗漏的细节表达来塑造人物形象,使观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感和立体感。
中式人物画强调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和境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形象的象征意义;而西方人物画则注重写实和再现的能力,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立体感。
虽然两者在造型特点上有所不同,但都包含了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研究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魅力。
杭州市造型艺术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杭州市造型艺术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杭州市要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造型艺术业的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文章从剖析杭州造型艺术原创情况、原创特色及其产业化现状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造型艺术发展现状对策研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要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造型艺术业的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以下,笔者从造型艺术范畴内具有较大优势的门类出发,从组织、流派、领军人物等方面入手,从原创情况和原创特色两方面详细介绍了杭州造型艺术发展基本情况,从市场实现角度阐述杭州造型艺术产业化现状,探讨其中存在问题,找到适合杭州发展的重点门类、重要领域和产业形态,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杭州造型艺术原创特色杭州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古往今来杭籍或旅居于此的艺术家众多,不但涌现出赵孟頫、戴进、徐渭、蓝瑛、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等名家大师,而且还形成了研习、创作、传播、鉴藏的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西泠印社为主的杭州美术教育、研究力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杭州造型艺术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浙江画院等十几家书画院和雕塑院聚集了众多富有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家,形成了强大的造型艺术创作、生产力量。
1、较高的品牌效应。
杭州造型艺术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有着独特的先天优势和资源禀赋,集中表现为造型艺术原创主体的品牌效应。
如中国美院和西泠印社的社会影响、文化渊源、人才素质为国内一流。
另外,杭州画院、浙江画院以及众多知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加上杭州为数不少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工艺美术品制作单位,决定了杭州造型艺术具有较高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
2、丰富的原创源泉。
杭州市正因为有了中国美院、西泠印社、浙大艺术学院、杭州画院、浙江画院以及众多的工艺美术品知名制作单位,使杭州的造型艺术比之其他地区,具有更丰富的原创资源。
这些单位教育研究力量强大,创作人才优秀,尤其是学术带头人及制作工艺大师,不但品位较高,经验丰富,而且品类繁多,形成了较强的造型艺术创作和生产力量,也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造型艺术创作和生产队伍。
造型艺术简介介绍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专家评审、公众投票、市场价值评估等,以综合评价造型艺 术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同时,也需要关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偏见和利
益冲突。
06
造型艺术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技术创新与跨界融合
数字艺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将成为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艺术将改变传 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展艺术创作和展示的空间和时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VR和AR技术将为造型艺术带来全新的展示方式和互动体验。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创 造出超越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艺术体验。
跨界融合
造型艺术将与建筑、设计、影视、音乐等领域进行更多的跨界合作,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 综合性的艺术作品。这种融合将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可能性。
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 元素,将产品或服务的信 息传达给目标受众。
包装设计
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以 吸引消费者并保护产品。
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
对产品外观、结构、功能 等进行设计,以提高产品 的使用体验和审美价值。
家居设计
对家居用品进行设计,以 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 美需求。
服装设计
对服装进行设计,以展现 个人风格和审美观念。
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
01
多种风格与流派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造型艺术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格和
流派。艺术家们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而是积极探索和
创新,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艺术格局。
02
个性化创作
艺术家将更加注重个人风格和特色的展示,通过独特术作品。这种个性化创作将为艺术
美术造型的艺术
美术造型的艺术美术造型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创作和塑造艺术作品来表达艺术家的观点、情感和思想。
美术造型包括雕塑、绘画、素描、立体艺术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本文将探讨美术造型的艺术,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魅力所在。
一、艺术造型的概念与特点美术造型是一种以形状和空间为基础的艺术手法,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观念或感知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美术造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视觉表达:美术造型是一种通过视觉语言表达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情感的方式。
艺术家运用线条、色彩、形状和空间等元素来创作艺术作品,通过视觉效果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2. 空间感知:美术造型在创作中强调对物体和空间的感知和构造。
艺术家通过透视、比例和阴影等技巧来创造出具有空间感的艺术形象,使观者感受到立体、真实的存在感。
3. 艺术表达:美术造型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艺术家可以运用隐喻、象征、夸张等手法来传递他们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二、美术造型的类型与特色1.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一种以平面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
绘画艺术可以运用各种绘画媒介,如油画、水彩、丙烯等来表达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绘画艺术可以通过光影、色彩和线条等元素来表达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2. 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一种以立体感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雕塑可以以各种材质,如大理石、铜、陶瓷等为基础,通过手工或机械加工来塑造出具有形象和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雕塑艺术可以通过形态的变化和材料的运用来表达艺术家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解。
3. 素描与速写素描与速写是美术造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素描是通过简单线条勾勒物体的形象和结构,快速捕捉描绘事物的形态和特征。
速写是指迅速记录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象和情景,表达对瞬间感受的艺术创作方式。
素描和速写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明暗的变化来营造出丰富的表现效果。
艺术造型鉴赏
造型艺术鉴赏传神: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写,不仅仅是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于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首先表现在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为此,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所画均是皇帝御苑里的珍禽异兽,名花奇石,画风受当时贵族阶层的豪奢之气及审美情趣的影响,形成富贵艳丽,工致精细的特点;徐熙为江南布衣,不喜名花珍禽,以“落墨为格”的笔意效果。
两派画法,题材不同,使宋人有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评论。
苏轼是第一个真正从理论上阐述“文人画”的人,他强调绘画要有诗的意境,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主张即兴创作,要求达到“得意忘形”,“象外传神”的境界。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中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又被称为“吴门四家”。
其中沈周的花卉技法,师从法常,风格纵逸,意态生动,结合诗文题跋,益臻妙境,影响最大,为明代后期写意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明代后期,徐渭的出现,将大写意花鸟画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代表作《墨葡萄图》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古希腊时期的经典雕塑作品:米隆的《掷铁饼者》;《米罗的阿芙罗底德》;菲底亚斯的《命运三女神》古希腊的三种柱式:以多立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有《帕提农神庙》;以爱奥尼柱式为构图原则的有《伊克瑞翁神庙》;以科林斯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则是著名的建筑群体《雅典卫城》哥特式美术的主要特征:将罗马式的半圆形拱改变为矢状券,并以骨架券使所有的内部空间连结为整体,尖顶变得高而轻巧,大大增加了空间范围。
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点:高耸峻拔,华丽轻巧,变幻无穷而又神秘莫测,既显示了当时基督教会的神权强大无比,也象征着教徒对虚幻的天国的虔诚向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文艺复兴三杰及代表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最后的审判》;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圣母子像》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
造型艺术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造型艺术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造型艺术研究课程负责人:张春新二、学时与学分:三、适用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四、参考教材:《白描人物(古代部分)》,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卜墨散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五、开课单位:艺术学院六、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中国画的技法是以“骨法用笔”作为支撑,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是线。
在学习传统技法,吸取西画中有益的因素,融汇借鉴的同时,研究方法,掌握规律,用简洁的线条及其技法概括出物象的形神。
教学目的及重点应强调中国画造型基础应以线为根基,培养学生以线去造物写形的能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气派的现代中国画来。
学习传统中国画线条的使用,强调中国画造型基础是以线造型,在课程训练中培养学生以线造型。
具体要求:(一)掌握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规律,系统学习传统以线造型的方法(二)准确熟练地运用线条把握人物造型的比例结构等(三)具有明确,肯定而富于变化的线描技能(四)懂得书法用笔,学书法懂金石,在实践中研究线的节奏,线的韵律,线的气势与力量。
七、课程的主要内容(一)学习传统的表现技法,主要在于吸取古代艺术实践中的经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中启发我们的创造性。
从形式上去研究,主要有三类:一是顾恺之开创的游丝描类,二是吴道子为代表的柳叶描类,三是梁楷的减笔描类。
(二)研究方法,掌握规律。
一是理解对象,二是掌握笔力。
前者是观察和写生的基础,后者是具体实施操作过程,是笔墨的表现手段,不可分割。
因此在教学中除注重理论的研究外,安排写生环节,通过写生让学生懂得观察的重要性,梳理A. 结构;B. 线的疏密;C. 线的韵律,同时分析、研究、概括、提炼,抓住形体结构的主线,刻划细节同时注意整体,线条要求长短、粗细、疏密、曲直等,体会线的刚健、细腻、粗放、明快、古拙等不同表现风格。
八、考核方式白描3张,速写10张九、学时分配总课时: 32学时理论教学: 4 学时实践教学: 28 学时大纲制定者:张春新。
综合媒材与形式体验——综合媒材实验与造型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研究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 /李星星综合媒材与形式体验——综合媒材实验与造型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研究在造型艺术中,综合媒材广义上指各种艺术物质材料,是艺术形式内容表达的客体。
狭义上指艺术主体运用各种媒介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以创新手段进行的实验性艺术。
通过各种综合媒材实验改变日常对材料的直观感觉与体验,利用内在的结构、关系或通过材料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因素形成的整体作品表述,在实验中必须对材料有一种知觉与想象的体悟。
把材料作为作品表述的主体,这是对艺术实质与形式的重新探讨。
一直以来人们把艺术看成人类文化的传播语言,是人类情感与文化交流的媒介。
在传统的造型媒介中形体与色彩是第一性、第二性,而材料总是附属于形体与色彩中,没有形体与色彩就无所谓造型艺术的存在。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首先是主题题材先行,材料在表现出状态时往往被限制在各种题材、造型、色彩等构架中。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首先以确定题材开始,接着确定作品的实质或质料,最后确定题目或主题。
”这是对材料认识的缺陷所致,其实我们细致梳理艺术史脉,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演变规律以及与之对应的形式语言研究,发现综合媒材在造型艺术中的运用具有很深的渊源与人文基础。
莫里斯·科恩在《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基础》序言中说:“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材料,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也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造型艺术对于材料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与主体,对材料感觉特性的认识与研究也随之深入。
在20世纪时材料更是成了现代艺术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运用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同时也被艺术家作为表现思想与观念的媒介。
材料的固定认识被打破,从题材、造型、色彩等构架中脱离出来,任何材料均可单一或综合运用于造型艺术中。
英国波普艺术家汉密尔顿、劳申堡、沃霍尔等他们在作品中采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甚至把材料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消解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
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
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
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是对西方艺术中形式美和审美理论的研究。
西方艺术美学研究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对艺术美的思考,发展并深化于历史进程中。
以下是关于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的一些内容:
1. 美的本质和定义:研究者探讨了美的本质和定义,尤其是美与审美经验的关系。
从柏拉图到康德,不同的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美学理论和诠释,包括目的论美学、形式主义美学、表达主义美学等。
2. 审美理论和标准: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探讨了审美理论和审美标准的形成和演变。
研究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美的标准、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各种审美观点和观念。
3. 艺术和美学:研究者探讨了艺术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实践、艺术作品的观赏和解读等。
研究者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研究,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揭示了艺术与美的关联和互动。
4. 艺术哲学和批评: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还关注艺术哲学和艺术批评的发展。
研究者探讨了艺术的目的和功能,艺术家的角色和责任,以及艺术批评的方法和准则。
这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艺术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以及艺术作品的价值和解读。
总的来说,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西方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审美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美的本质、审美理论、艺术与美学的关系以及艺术哲学和批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西方艺术的美学特点和价值观,从而丰富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陕西皮影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一种集绘画、雕刻、声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表现手段,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同时,陕西皮影的造型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因此,本研究拟对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旨在全面了解陕西皮影的造型风格特点、表现手法、创作思路、艺术风格以及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影响,以期提高我们对陕西皮影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研究内容:
1. 陕西皮影的历史、发展和流派的介绍
2. 陕西皮影的造型特征及其表现手法的分析
3. 陕西皮影的创作思路、艺术风格及其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影响的研究
4. 陕西皮影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文献、专家论文等。
2.实地调查法:走访陕西各地皮影工作者及相关专家、学者,并对目前的陕西皮影现场或展览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3.比较分析法:对陕西皮影与其他地方皮影、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和分析,找出陕西皮影的特色及其优秀之处。
四、预期目标:
本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从历史、艺术、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以期为陕西皮影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研究,推动陕西皮影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在造型艺术中,形式问题的研究在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
形式是表
达一个艺术品的最基本元素,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了。
如果不能准确
把握形式,就不可能表达出原有的艺术效果。
形式问题在造型艺术中
指的是形式如何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是一种视觉方面的主题表述。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一、全景塑造
全景塑造是指一种旨在表达整个作品的主题意义的表现形式。
全景塑
造要求从宏观的角度规划作品的构图,全面的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
从而到达表达作品的完整意义的目的。
二、元素表达
元素表达是把每一部分画面元素都单独抽象出来,以及它们结合在一起,最终叠加在一起,形成整个画面主题的方式。
在元素表达中,每
一部分元素必须都能达到一定效果,而且每一部分都要合理有序地叠加,最终表达出有利于作品整体的结果。
三、夸张表达
夸张表达是用超出实际的夸张之词和形象,来增强作品的整体美感,
增强表达的强度和效果,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夸张表达不仅指表
达的内容夸张,也可以指表达的形式、色彩、线条等都做了夸张的表达。
四、综合表达
综合表达是把前三种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使用,让作品的表达有个完整的综合,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以上就是造型艺术中形式问题的详细介绍,在艺术创作中,形式是表达艺术的关键,因此,要想表达出艺术的原始意义,就必须正确使用形式。
造型研究报告
造型研究报告
造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造型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它对于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造型的原理和应用对于艺术创作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造型的概念、原则和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
1. 分析造型的概念及其与艺术的关系。
2. 探讨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研究不同艺术形式中造型的应用和效果。
4. 提出在实际艺术创作和设计中应用造型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收集:对于造型的概念、原则和应用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理论。
2. 实地考察:参观艺术展览、美术馆和设计工作室等场所,观察和研究现有作品中造型的运用。
3. 数据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造型的规律和特点。
四、研究结果
1. 造型是艺术作品中形象和形态的表现方式,它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要素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2. 造型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比例、节奏、重复等,这些原则
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3. 不同艺术形式中的造型应用有所差异,如绘画中的构图、雕塑中的形体塑造、服装设计中的线条表现等。
4. 在实际艺术创作和设计中,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造型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造型的概念、原则和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索更深入的造型理论和方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造型表达和视觉效果。
四川皮影造型研究
四川皮影造型研究谢静(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0)摘 要:四川皮影主要包括两大流派,一派是“成都皮影”,另一派是“川北皮影”,至今约有两百年历史,艺术特征鲜明,风格突出。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对四川皮影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对四川皮影艺术的造型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研究其造型特点,进一步了解四川地区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特色、民俗风情和信仰观念等,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四川皮影;造型艺术;审美一、四川皮影的历史概述四川皮影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晚期,清以前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期和生长期,到清代发展较盛,在四川分为东西两路传播,东路的川东、川北山区的川北灯影,因为从陕西渭南传过来,也称“渭南影子”[1]。
西路主要是川西成都地区的成都皮影,成都地区皮影造型受北京皮影影响,体积较大,有成都大皮影之称。
成都皮影具有独特川西韵味,主要分布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和川西北部地区。
目前现有的研究还未能考证四川皮影具体出现时间,现有的研究看清代中后发展较为兴盛。
从造型方面看,到清末民初成都皮影已有一套较成熟的造型艺术形式,表现在程式化水平较高,人物造型独特精美,艺术风格大气活泼又细腻婉转,影人造型比例夸张,头大身长,一般是五头身,手臂过膝[2]。
比例匀称、造型灵活,图案装饰大多借鉴川剧艺术,丰富传神,线条流畅,设色古朴,又不失大气、典雅。
成都皮影体形较大,有的大影人有1米之高,因其古朴庄重、典雅大气的造型特点在四川皮影艺术中独树一帜,美观华丽、给人以智慧和深邃感觉,影人造型大而饱满,整体形象充满智慧又含蓄典雅。
川北灯影,又分为“土灯影”、“王皮影”和“陕灯影”,造型较粗笨。
四川皮影在结构上与陕西皮影较相似, 尤其表现在川北皮影造型中。
川北皮影主要分布在南充、巴中、广元为中心的原川北地区的城市和乡村中[3]。
川北皮影人物造型脸部多采用阴纹雕刻,透光明亮,线条流畅细腻,镂空处留实,整体形象均衡,造型优美,面部呈椭圆形,影人长约60厘米左右,人物造型比较粗笨,人物头上没做装饰,与木偶、大戏差不多,头帽装饰可自由替换,在后期表演时加上头茬装饰。
造型艺术研究考研题目及答案
造型艺术研究考研题目及答案
题目:请论述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立体主义对造型艺术的影响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延续。
答案:
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在欧洲兴起,其中立体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之一。
由毕加索和布拉克等人创立的立体主义,通过打破传统的透视规则,将对象分解为几何形状,并从多个角度同时展现,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
立体主义的出现对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挑战了传统的视觉表现方式,鼓励艺术家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结构。
其次,立体主义的多视角表现手法,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法。
此外,立体主义还影响了后来的抽象艺术、构成主义等艺术流派,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当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的影响仍然可见。
许多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立体主义的多视角和几何分解的手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例如,一些当代雕塑家在创作时,会将立体主义的几何形态与现代材料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雕塑作品。
同时,在数字艺术领域,立体主义的理念也被用于创造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觉效果。
总的来说,立体主义不仅在20世纪初期对造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艺术中仍然具有持续的影响力和启发性。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融合,立体主义的理念和技巧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应用。
关于敦煌飞天造型艺术的研究
Vol.41/No.04/Westleather-121-关于敦煌飞天造型艺术的研究程玥作者简介:程玥(1990-),男,汉族,江西鄱阳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陶瓷装饰。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现代人随着经济生活的提升,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美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
如近年来,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传统的绘画艺术即敦煌飞天造型艺术。
通过刻画惟妙惟肖的形象,让大家在欣赏刻画的人物的同时,还能将唐代被帛艺术形式完美的描绘出来。
另外一点,在展示我国精妙绝伦的传统艺术时,也最大化的彰显出了我国飞天造型艺术的文化底蕴。
本文就敦煌飞天造型艺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敦煌飞天造型的艺术造型风格特点,结合造型手法和审美特点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敦煌画中飞天造型的艺术影响力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敦煌飞天造型;艺术研究;艺术影响力中图分类号:K879.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4-0121-011敦煌飞天艺术的美学思想首先,对人文思想的影响。
现存的敦煌飞天艺术造型是凝聚和总结了我国古代艺术历史文化发展的成果。
其敦煌飞天艺术融合了多国的艺术精髓,如西域、印度等。
创作理念其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而飞天造型中就能够细节刻画出敦煌飞天艺术独特的神话特色表现形式,不仅仅是表面的对于女性外部形态的追求,深入探究还能了解敦煌飞天造型中承载着多种奇异幻想,即由虚无缥缈的奇特世界的追求,呈现出对美好愿望和理想的无限追求。
通过壁画的形式展示出尊崇佛教的美好景愿,以及将我国的绘画艺术浓墨重彩的描绘出来,深刻的影响和发展了我国的人文主义思想。
其次,对道教玄学的影响。
佛教的深远发展其功臣之一就是引入了道教玄学。
在当时,某些佛教高僧在佛教讲义中融入道教玄学,大家在深入佛教的同时也加深了道教玄学的理念和影响。
古代人们的神仙思想已经在脑海中固定存在,人们坚信去世后可以成为神仙,能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造型艺术研究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造型艺术研究教师:张春新姓名:阳双银学号:20130502008专业:雕塑造型设计类别:美术学上课时间:2013 年9 月至2013 年10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造型艺术研究雕塑基本语言——形体要素分析第一章. 造型艺术概念第二章. 雕塑造型艺术概念1. 雕塑的起源2. 雕塑概念3.雕塑的分类第三章. 雕塑基本语言——形体1. 形象2. 体积3. 空间4. 触觉5. 隐喻第四章. 雕塑基本语言形体要素分析对造型艺术研究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第一章造型艺术概念造型艺术(plastic arts)艺术形态之一。
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娟、布、纸、木板等,雕塑采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的材料适用范围及其广泛)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开始使用这一名词。
在德语中造型(bilden)原义谓“模写”(abbilden)或“制作似像”(eild machen)。
在新中国建国后由苏联传入,并与“美术”互用。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
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
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造型艺术把握。
造型艺术的概念将其通通包容在内,故而被认为最适当的名称。
至于造型艺术的分类,T.利普斯将其分为形象艺术、抽象的空间艺术。
后者也常简称空间艺术,但比普通意义的空间艺术狭窄。
形象艺术指再现自然或社会的具体形象和观念形象化的绘画、雕塑,抽象的空间艺术指以抽象的空间和体积构成的工艺美术和各种设计等。
造型艺术的特点为再现,M.弗尔沃林将其又区分为再现自然和再现观念的两种,分别称物体造型和观念造型。
并认为,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是物体造型;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形成观念造型。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造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自己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眼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对于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研究和改进也变得尤为重要。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专业发展历程、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科特点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造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将结合当前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引入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造型基础课程在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通过对背景介绍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和教学现状,为后续课程内容分析和教学方法探讨提供有力的支撑。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可以探索和发现相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与挑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这一研究对于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综合造型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可以全面了解该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揭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
探讨教学方法与实践,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和提出优化建议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造型艺术论文(5篇)
造型艺术论文(5篇)造型艺术论文(5篇)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波顿制造出来的《剪刀手爱德华》《理发师陶德》《艾德伍德》《无头骑士》及《骷髅杰克》等形象,以其诡异、另类和刺激的制造性视觉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人物。
这部影片的人物设计也同样布满了波顿式风格。
在《科学怪狗》中,导演着力呈现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以及人在利用科学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一旦不慎,便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影片虽然以大团聚的方式画上句点。
但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悲剧因素与对现代科学的忧思。
人物的设计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影片主题。
虽然以儿童为主要角色,但影片中的人物给观众的直观印象却是奇怪,甚至有些丑陋的,这与伯顿个人风格息息相关。
他们带给观众以某种程度上的感官不适。
影片的男主角维克多(伯顿多部影片中男主角都是这个名字)的五官没有带给人任何唯美的感觉,他倒三角形的脸庞上一双滚圆的大眼非常突出,眼球甚至有突出眶外的趋势。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维克多的眼睛中的黑眼仁则是芝麻大的一个点,这使他的眼睛看起来像是白色的鸡蛋上叮了一只苍蝇。
而三角形的小鼻子和尖尖的嘴巴,则明显小于正常人的比例。
类似的,维克多的身材和四肢都显得极其纤细,肩膀仿佛都扛不住那个大脑袋。
而人物的配色也是同样令观众感到不舒适,维克多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跟僵尸差不多。
伯顿这种人物设计风格,令人感到奇怪而又惊悚。
狗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其造型设计也洋溢着怪异之风。
通常动画电影中的狗,都是活泼可爱的形象,如《闪电狗》中的Bolt,《天才眼镜狗》中的皮博迪,都让观众非常宠爱。
而《科学怪狗》中的这条狗,名字是霸气十足的“火星”,而长相则不敢让人恭维。
它的造型,也消失了众多三角形元素。
如,它的嘴尖尖的,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
它的眼睛,也是超大的眼珠上一点黑眼仁,呆滞的眼神出现出怪异的光线。
它的鼻子,小小的一点,挂在嘴巴的尖端。
在火星的脸和肢体上,处处都是刀割开的伤口和线缝合的痕迹。
而插在它身上的钢钉,以及连在钢钉上的电极,让人看到,这不是一条狗,似乎是组装在一起的机械。
万载傩舞面具造型研究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刘 影引言江西传统艺术文化瑰宝中最能代表其文化特征的是被人们称作为传统文化“活化石”的赣傩,赣傩中最为独一无二的就是傩面具艺术了。
傩面具对于傩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展示了万载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郭净在《中国面具文化》中提到,假面(面具)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和民族历史记忆。
江西傩文化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万载傩面具是江西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独一无二的是跳傩面具。
傩面具在传统面具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傩面具的品种是面具谱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以前傩面具不只体现着浓郁的傩祭文化、早期宗教文化,同时还具有除去恶鬼、消除瘟疫的功能。
所以,对万载傩舞面具造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万载傩舞面具概述万载傩文化是赣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载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表现符号,不仅具备傩文化的共性,还同时具有万载地区独特的特点,文化内涵丰富。
傩面具是傩舞精神文化的传承,是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相融合的艺术形象。
傩面具的艺术内涵与造型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为艺术学习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
(一)文化内涵万载傩面具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雕塑艺术,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色彩,而且不同面具所蕴含的的意义和表现的人物也是不同的。
从审美情感角度来看,傩舞面具的艺术价值重点在于面具的手工制作方法比较独特,以及包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且结合了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的,体现出了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神面”,代表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鬼魅的害怕。
我们从最早的图腾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傩面具的元素,融入了雕刻与彩绘图案,并将二者联系起来,从常见的鸟的样子逐渐转变成令人感到恐惧的傩神形象,不仅在精神上和外形上都具有震慑人心的神秘力量,代表了人们希望能多福多吉、去灾避祸的强烈愿望。
傩面具文化不单单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让我们在文化思想与艺术特色中体会到精神愉悦。
(二)艺术形式傩文化经过人们长期的完善加工,逐渐成为一种民众十分喜爱的文化传统节目。
敦煌壁画造型艺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绘術叙帚右究敦煌壁画造型艺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苏也惠潘象波摘要:近年来,随着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我国现代动画创作领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动画创作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同时,由于部分创作者在创作动画时过于追求表面,忽视了动画创作的实质,使现代动画创作领域出现了一些忽视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盲目跟风的现象,审美取向与中国传统艺术根源相偏离。
该文基于现代动画创作视角,研究敦煌壁画中的造型艺术,并分析其在现代动画中的创作和应用,以期能够为现代动画创作领域注入新鲜的理论活力。
关键词:动画创作夸张与变形敦煌壁画创新敦煌璧画作为先民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的美学因素尤其是造型艺术,对我国现代动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飞天》《九色鹿》等现代动画借鉴了敦煌壁画的造型艺术,体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动画创作领域需要走向创新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现阶段,如何借鉴并运用敦煌璧画中的造型艺术手法,成为许多动画创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敦煌壁画造型艺术的特点1.夸张与变形敦煌璧画具有夸张与变形的造型艺术特点,具体以莫高窟第257窟中的《九色鹿王本生图壁画》为代表。
在该璧画中,画师巧妙地对璧画中的白马进行了夸张与变形处理,马的腿部画得细长却无关节,与正常的马有所区别。
马的腹部则画得较为健硕丰满,与腿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感。
正是这种夸张与变形的造型手法,使得人们在观看璧画时不仅不会觉得奇怪,而且会感觉白马英姿飒爽、步履轻盈,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西魏时期的菩萨璧画也采用了这种夸张与变形的造型艺术手法,通过夸张菩萨的身长,更能够突出菩萨清灵秀丽的特征。
2.线描很多敦煌璧画采用了线描这一造型手法,即画师通过对笔力的控制和对线条的把握,使璧画中的人物或物品更加逼真,给人一种宏伟且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体而言,线描可以具体细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画师用线形式多元,表现技法丰富。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一、前言艺术设计是一门立足于美学和审美的学科,其核心是对美的追求和表现。
而造型基础则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对于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探讨其内容、教学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
二、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内容1. 艺术基础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基础,包括素描、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的基本功。
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中需要包含相关的艺术基础课程,通过对人物、静物、风景等不同对象的素描学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过色彩构成与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通过构图和造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美术造型基础。
2. 设计理论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需要有深厚的设计理论功底。
在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中,应当包含相关的设计理论课程,如设计原理、设计史、设计心理学等,帮助学生建立设计观念,培养设计思维,提升整体设计水平。
3. 数字化造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造型已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造型基础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入相关的数字化造型课程,如Photoshop、3D Max等软件的基础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设计和创作。
4. 实践与创新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造型基础课程体系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创新。
通过实际的创作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三、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1. 综合性教学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应当是综合性的,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技术或理论的教学,而是要将艺术基础、设计理论、数字化造型、实践与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
3. 多样化教学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多样化的,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讲授与指导,还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设计软件、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丰富和拓展教学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造型艺术研究教师:张春新姓名:阳双银学号:20130502008专业:雕塑造型设计类别:美术学上课时间:2013 年9 月至2013 年10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造型艺术研究雕塑基本语言——形体要素分析第一章. 造型艺术概念第二章. 雕塑造型艺术概念1. 雕塑的起源2. 雕塑概念3.雕塑的分类第三章. 雕塑基本语言——形体1. 形象2. 体积3. 空间4. 触觉5. 隐喻第四章. 雕塑基本语言形体要素分析对造型艺术研究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第一章造型艺术概念造型艺术(plastic arts)艺术形态之一。
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娟、布、纸、木板等,雕塑采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的材料适用范围及其广泛)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开始使用这一名词。
在德语中造型(bilden)原义谓“模写”(abbilden)或“制作似像”(eild machen)。
在新中国建国后由苏联传入,并与“美术”互用。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
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
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造型艺术把握。
造型艺术的概念将其通通包容在内,故而被认为最适当的名称。
至于造型艺术的分类,T.利普斯将其分为形象艺术、抽象的空间艺术。
后者也常简称空间艺术,但比普通意义的空间艺术狭窄。
形象艺术指再现自然或社会的具体形象和观念形象化的绘画、雕塑,抽象的空间艺术指以抽象的空间和体积构成的工艺美术和各种设计等。
造型艺术的特点为再现,M.弗尔沃林将其又区分为再现自然和再现观念的两种,分别称物体造型和观念造型。
并认为,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是物体造型;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形成观念造型。
之后,在造型艺术发展史上这两种类型并存,各自发展又相互融合。
在造型艺术的领域中,由于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不同,不同的艺术种类的美学特点各有差别。
例如绘画与雕塑,摄影与绘画,雕塑与工艺美术,它们彼此间的差异性也许是天壤之别。
虽然它们同属造型艺术范畴,但是我们对它们的审美要求则各有不同。
然而尽管造型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们从中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加莱辛所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造型艺术的特征:1.造型性:空间物质形式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形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它的造型性。
造型性是造型艺术最为基本的特征。
2.到达顶点之前的永固性与瞬间性:造型艺术由于塑造的是可视的空间性的静态形象,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适合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的。
3.从再现到表现:造型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长于再现而力求表现。
从传统角度看,造型艺术是长于再现而拙于表现的。
第二章雕塑造型艺术概念1.雕塑的起源:雕塑的起源与人类的生产息息相关。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雕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仅仅是为自身的存在,而是为了使用目的服务的。
雕塑作为纯粹的审美艺术品,是在人类文明萌芽的后期才出现的,东西方文明中的雕塑都遵循这一规律。
从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出土的“威伦道夫维纳斯”到中国四川三星堆的青铜礼器,从米开朗基罗到罗丹的作品,都能找出与特定社会生活需要的联系,一言蔽之,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决定了雕塑的面貌。
如果人类的起源是从创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那么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雕塑也一定就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了。
2.雕塑的概念:雕塑是雕刻和塑造为基础制作手段的多位空间形象艺术,其名称缘于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使用各种可塑材料,如黏土、油泥等制作方法叫塑造;使用各种雕刻的硬质材料,如石头、木材等制作叫“雕”和“刻”。
塑造软性材料主要堆加法,雕刻硬质材料用的是削减法。
3.雕塑的分类:(1).雕塑从展示方式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2).按功能划分为:纪念性雕塑、主体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陈列性雕塑五大类;(3).依据材料不同划分为:泥塑、竹雕、木雕、石雕、玉雕、骨雕、漆雕、根雕、冰雕、面塑、陶瓷、石膏、铸铜、铸铁、金属焊接、玻璃钢、不锈钢等。
现代雕塑分类界线并不十分明确,雕塑艺术的多样性,使其相互渗透,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
雕塑手段也不局限于传统材料,反传统概念的思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装置雕塑也逐渐普遍开来。
第三章. 雕塑基本语言——形体雕塑有雕塑的语言——形体与空间雕塑宿与绘画的最大区别是刻触摸的实体和真实刻游离的空间,从形体与空间的语言来讲,应该是跨越抽象与具象的界限。
所有造型艺术都有形的问题,雕塑的语言能力就是形的修养,雕塑实体的形是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的,是被三维性包裹和浸润的。
1. 影像:影像,是指雕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的外部造型的视觉印象,类似于剪影效果。
影像的处理直接影响到雕塑作品的好坏,这是雕塑精神首先被接受和感知的第一步。
我们在一定的距离外看雕塑,细部与大的体面均被淹没于空气中,这时,首先触目的是雕塑影像,这个“影像”会给人以宏伟、崇高、宁静、飞跃、活泼的不同感受,影像要求在视觉上给人留下强烈、明确、生动的印象,使观者一眼就能清晰把握雕塑的基本形象。
只有强烈的形象、扣人心灵的印象才能吸引观者的眼睛,引起共鸣。
影像的清晰明确也决定着雕塑作品的品质。
影像实在一定环境衬托下呈现的雕塑的整体外轮廓。
雕塑作品安置的环境背景、空间范围、明度、色调等形式都要求不会对影像造成干扰。
防止环境、背景将雕塑形态吞没。
这就要求雕塑的创作设计要处理好雕塑与环境的色差。
雕塑的正形与负形。
在雕塑的创作于设计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雕塑的正形与负形的关系。
雕塑的正形是指雕塑自身的塑造实体,是由雕塑各具体部分组成的形象,是雕塑造型的主体,是衡量雕塑影像效果的第一把标尺。
实体的形式雕塑的动势、空间限度、体量限度、韵律与提快节奏等构成因素有机构成的呈现。
其动势是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形式,它与生动密切相关,在雕塑只有一次性的动作,他永远停留在那里;雕塑的负形,雕塑造型不单只由正形构成,由雕塑分割、交错、包围的负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烘托作用。
二者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负形处理恰当,不但可以丰富雕塑的空间层次,更能强化雕塑的影像效果,使之更为强烈、精炼。
雕塑的轮廓。
在视觉范围内较远距离下的整体状态,是雕塑的基本形体的概括,是雕塑在空间中的构成骨骼与构图间架。
轮廓线的力量、表情、节奏、韵律诗雕塑在一瞬间就能打动人的秘密。
站在轮廓鲜明、肯定的雕塑前,观者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雕塑应对现实环境空间的占有欲扩张的持续性所产生的较强的凝聚力,同时也会为雕塑形体自身膨胀与外溢而呈现出的生机与迸发力所震撼。
雕塑与环境颜色。
在造型艺术中,油画以色彩作为基本语言,而雕塑则以形体与空间作为其传情达意的媒介,所以,雕塑的色彩常常被人忽视。
然而,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来说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对于雕塑形体与色彩而言,色彩会更先呗视觉所接受。
雕塑色彩的本身不仅富有情绪感和象征性,同时对于雕塑形的界定和雕塑效果的调节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体积:雕塑是拥有空间和占由体积的艺术,是以特定的物质材料创作出来的有体积的立体形象,立体式其造型特点,体积是其语言特征。
在空间中造型,以立体形象来打动观者,用体积来说话。
体积是一种创造性的物化活动。
完整的人体作为一个形的话,人体的各个部分就是形状,而各部分的凹凸关系就是体,这就是体积。
体积可视为物质的隆起、堆砌或者聚散。
体积的类型。
“寓动与静型”的雕塑,造型多为静态,在体积语言的而运用上多以团、块形式出现,其基本的体积强调的是整块、简洁、洗练、概括,是对自然形象中的最生动最本质或最具感染力特征的突出;“外向型”雕塑,大多以放射状、开放式、多方向、多层次显现的形体错落、穿插、跌宕、交替冲入空间为其特征。
此类雕塑强调以动示动,其无拘无束的动作势态强化了雕塑体积变化的丰富性。
呈现奔放、激越的情绪,在观者心理上产生一种鲜明的感召、引导作用,扩大了雕塑的时空感;“丰满型”雕塑以团块或类团块、费团块但其外延视觉形成相互贯通之气为基本形态,其对体积的感知、理解和运用接近极限。
造型在不失其基本结构,不破坏总体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体积结构的自然特征减淡而又夸张肉体的丰满,有种夸张、变形的意欲。
其外形多以向外膨胀的弧线为主要特征;“内收型”雕塑,此类雕塑放弃形体的丰满,弱化了体积的膨胀感,内收的形体、缺憾的量感造成一种虚幻的情绪空间和非自然化的残缺美,留给体积意外更多的补充空间,呈现出作者情绪化的精神思索与不确定意识及独到的空间思维。
3.空间: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前提,也是雕塑艺术形式存在的前提。
与自然空间不同的是,雕塑空间是在客观物质基础上的艺术化的空间,是精神物化形态的集中体现。
雕塑作品的意境、造型趣味、生命力、精神寓意的传达不仅仅依赖于雕塑的形体语言,同时也依赖于雕塑的空间表现。
雕塑的空间从形式上来看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实空间和虚空间是吊物物理空间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雕塑的实空间食指雕塑的物质实体所占据的三度空间,是对雕塑形体最大量的限定。
形体的大小、缩放直接与空间的变化相联系,因而实体在空间中占有的是雕塑雕塑空间最基本的形态。
雕塑的虚空间是指雕塑物质实体界定之外的透空结构,它必须依赖雕塑的实体空间而存在。
雕塑的实空间与虚空间以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同时呈现,他们具有可测度、可捕捉、可衡量的实在性,共同构成雕塑的物理空间;雕塑的心理空间是不可具体测量的空间场,是借助对雕塑的客观物质空间的设定安排、构造形式的处理经营而获取的视觉意境,他是一种精神化的悟性空间。
雕塑心理空间的实现以客体雕塑与主体人的互动为条件,是人、雕塑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意向的空间系统。
通过雕塑的物理空间,调动观者的视觉经验是人的视觉向着更深、更丰富的空间延伸,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使雕塑的物质与观者精神达到对立统一,成为人精神物化的集中体现。
“静式空间”是雕塑家借助静止不动的姿态、被动接受空间围合的形体与有限的欣赏角度,使雕塑定格在一定的空间时,雕塑传达给观者的空间感受。
静式空间是人类初始对空间认识和表达方式探索的结果。
空间静态化石人类早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征;“动势空间”所营造的空间感以静式的空间有限固定的欣赏角度、静止的形态所营造的沉静、稳定的空间感不同,它由全方位角度欣赏、多样的动势和生动的形态处理,并传递给观者充满生命活力的空间感受。
雕塑的动势空间探索形体空间变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并借助造型动态在空间中的伸展与运动以及形体自身的凹凸处理实空间变得自由、生动,雕塑所蕴含的生命力得以轻松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