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行政学 第五讲 制度与教育制度分析

合集下载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规范、保障
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一)含义
机构或组织的系统; 组成 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精神层面
制度发展与变迁:建立、执行、监督、完善等,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物质层面
正式与非正式:是否强制实施为依据 分类 宏观与微观 社会 制度 总体社会制度 不同领域里的制度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达26.5%, (2010年),2020年达40%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四、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小学、中学、大学的数量与规模
(二)人的身心发展
影响教育系统的纵向分段
•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一般人在6岁时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90%, •余下的10%是在其后十年中长成的,6岁至16-17岁是可能接受系统科学知识, •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
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把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把其后的10-12年作为基础教育阶段。
2、从横向阶段上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变化。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古代-----雏形 2、近代学制 (1)1904年 GUI卯学制
第一个现代学制 校、序、庠、国学、乡学---官学、私学、书院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段六级:9+5+3+4+5
模仿日本学制
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政治教育班五个层次

教育学 第5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 第5章 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 育,是国家比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德国12年、英国、俄罗斯11年、美国、 法国、加拿大10年、日本9年、中国9年)
3、重视职业教育,加强普通中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某种职业的需要而对人所进行的技能培养教育,它也是一种 专门的专业技术教育----经济发展的柱石。
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是现代学制在我国形成的标志(26年) * 1922年的“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实行:六三三分段法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变迁
*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采取三个结合,实行六个并举,办好三类 学校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教育基本制度
等教育……;自下而上:……)
2、单轨制(美国)
即一个国家只存在一种学制(自下而上:小学----中学----大学,一个系列、各种 分段)
3、分支制(苏联)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重视早期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布鲁纳认为五岁前是智力发
展最迅速的时期
2、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类别体系
(1)基础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4)成人继续教育体系 (5)特殊教育学校系统
三、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பைடு நூலகம்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1、双轨学制
西欧双轨制: 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 西欧双轨制 : 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 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一轨为非群 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 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 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另一轨是为劳 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 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 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 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在现代社会 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 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但普通劳动者子女 入学的仍然不多,原因在于这类学校学费昂贵,非劳 动人民子女所能承受。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因免费或 接受资助而得以入学。但这种学制的学术性一轨的学 术水平较高,像牛津、剑桥大学等就培养出许多杰出 的人才。
3.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 理教育事业 ,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形式和内容都比较规范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 《幼儿园管理条例》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 《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家庭教育 阶段构成 社会教育
面授教育 函授教育 受教育方式 构成 远距离教育 形式构成 自学考试 全日制学校 半日制学校 业余制学校
2、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 、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一种是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和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旧 学制、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 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 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一定制度, 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 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 制。
其具体特点是: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 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 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 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 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制也 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各个国 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代 学制 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四)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五)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 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 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五章教育制度

第五章教育制度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状 我国现行学制的形状
从形状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 轨学制开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P126.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制革新和开展 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即 经过开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 型学制,再经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革新 过度开展学前教育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要素 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 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掌握着政权的 统治阶级肯定要掌握教育权,深上天制约 着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先生享用教育的类型、 水平和方式。因此,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 的影响是直接的。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要素 文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明观念的影 响下停止的,又承当着一定的文明功用, 如文明选择、文明传承、文明整合与文明 发明等。不同的文明特性肯定会影响教育 的特性和教育的制度。
系统,有的国度已到达普及水平。机构变化: 一是幼儿教育的完毕期有提早的趋向;二是 增强小学和幼儿教育的衔接。
➢ 小学教育阶段:已成为普通文明初级阶
段。其结构变化,已无初、初级之分;退学 年龄提早;年限延长;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 取消了升入初中的退学考试等
➢ 初中教育阶段:结构变化,学制延伸;
成为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和小学相衔接, 一致停止文明迷信基础知识教育,取消小学
龄儿童、少年必需接受的教育,是国度必
需予以保证的公益性事业。我国实行九年
义务教育制度,这关于人的开展、教育开 展和社会开展都具有严重意义。

到2020年底,我国不只完成了义
务教育的片面普及,而且完成了义务教育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二)学段学制变革:各个学段学制各有不同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普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2.小学教育阶段:提早入学年龄,直接衔接初中。 3.初中教育阶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预备教育分流。 4.高中阶段:肩负“三重”任务(大学预备、高中文化 普及,职业教育),终归单轨学制。 5.职业教育:普遍得到加强,学段逐渐后移。 6.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层次多样,学校类型多样。 7.终身教育:各国普遍重视,渐次成为学制。(开放大 学、老年大学、业余大学)

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的 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都同 时得到了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 (包括中学预备班),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 习可升到大学以上; 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 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 职业教育)。,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 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 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1922年壬戌学制:中国现代教育改革重磅炸弹 1922年壬戌新学制为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当时蓬勃 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出一大批 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 宁、李政道,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 三强等。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五章 教育制度

02
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 教育年限。美国12年、英 国11年。
03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 综合和统一。
04
高等教育大众化,类型、 层次多样化。
05
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普遍 重视。
06
学制类型由双轨逐渐向单 轨和分支型过渡。
03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 、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 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 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 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如 果6岁入学,中学毕业为20岁,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仿照日本而制定。
小学
幼儿

保育学校
美国现行学制图
六年一贯制 中学
6-6制
12

11 10
中通 等职 教 业、
9 育技
8


7
6初 5等
4教 3育
2
1
年级
分支型学制
俄国十月革命后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特点的苏联式的分支 型学制。分支型学制前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 在起点不分轨,所有的孩子都进入公立幼儿园,然后进入初等教育机构,到 了中学阶段便开始分流,学生们有的进入普通中学学习,有的进入职业学校, 有的进入师范学校、医科学校等专业技术学校。无论哪种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都能升入相应的高等学校学习。显示了分支型学制没有阶级、没有等级差别 的优越性。
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
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分析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分析
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 按一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 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等。 综合而言,“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 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二)教育制度的概念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 的有用部分,借鉴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
中外教育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改革学制时,一 方面是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本国具体实际来进 行,同时对外国学制中的有用之处也要学习。
例如,美国经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统治后, 虽然两国尚在敌对,但在建立学制时仍然 借鉴了英国的幼儿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含义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 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 育制度的主体。
(三)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 观 性
取 向 性
历 史 性
强 制 性
(四)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 育 结 构 调 整
教育对象:人
4、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制约着学校教育结构 与学制
举例说明: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一般人在 6岁时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90%,余下的10%是 在其后十年中长成的,6岁至16-17岁是可能接受 系统科学知识,身心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 大多数国家都把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把其 后的10-12年作为基础教育阶段。
在原始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没有学校,因此,那时 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产生了古代学校,后 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古代教育没 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 单,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现代教育制度是社会进一步分化的结果,具有系统性和完善性。如 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 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在当代,教育制度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它已由 过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 织系统为主体,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这在发达国家体现 地尤为明显。

(教育学)第5讲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5讲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公平性
学校教育制度是否能够保障所有学生 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减少地域、经
济条件等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教育适应性
学校教育制度是否能够适应社会 发展和科技进步,及时更新教育 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
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制度是否能够提供优质的 教育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全面发 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点
系统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
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从古代的官学、私学,到近代的初等 、中等、高等教育,再到现代的职业 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教育制度经历 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学校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学校教育制度的意义与价值
标的设定。
教育方式
文化传统中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学校 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例如强调 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
文化传统中的教育内容会影响学校 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例如重视 传统文化或现代科技的教育内容。
教育政策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方向
教育政策决定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推动 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力量。
意义
学校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标、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
价值
学校教育制度体现了国家的教育 意志,保障了公民的教育权利, 促进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02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
由政府投资兴办,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教育服务,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
需求。
终身学习
随着社会发展和职业变 迁,终身学习将成为人

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

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

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教育被认为是国家发展和人民未来的关键。

在中国,教育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

一、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由政府主导的,包含了各个层级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教育主管部门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共同负责,其中教育部是最高主管机构。

教育体制主要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五个层次。

1. 幼儿教育中国的幼儿教育从0到6岁,包括两个阶段:幼儿园和托儿所。

幼儿园是主要的幼儿教育机构,提供早期综合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包括小学和初中。

小学为学龄前的孩子提供基础教育,初中则是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义务教育是免费的,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并规定了学校的教育标准和教学内容。

3. 高中教育高中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升学的关键时期。

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种类型。

普通高中主要培养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职业高中则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顺利进入高等教育或进入职业。

4.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高的教育层次,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中国有各类高等学校,包括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农业大学、医学院校等。

高等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培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5. 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为成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包括各种培训课程、职业培训和进修学习。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在职业发展和个人兴趣方面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二、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为了规范教育的管理和实施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教育制度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标准、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 教育法律法规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旨在规范教育管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益。

《教育学》课件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课件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4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四)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
一是层次增多;二是短期大学迅速发展;三是开放性 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四是加强大学与新 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 体。
15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五)终身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 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终身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深受各国 的普遍重视。ents Page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义务教育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义务教育
3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 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具体规定着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
(2)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3)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 育体制。 (4)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 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5)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 同发展的格局。 (6)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7)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普 通 高

成 人
(本科)
等 校高 等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教育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等。

教育制度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的因素,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者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通过规定和约束教育活动的方式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教育制度是由政府或其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包括教育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师选拔和培训、考试评价等。

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模式因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

教育制度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标准,教育制度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其次,教育制度可以保障教育的公平。

通过规定学制、选课和入学政策等,教育制度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因为经济、社会地位等差异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再次,教育制度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和质量评估机制,教育制度可以提升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业成就。

最后,教育制度可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教育政策、管理教育资源和进行创新,教育制度可以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然而,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差异,教育制度可能存在差异性和不完善性,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差异。

其次,教育制度的刚性和僵化可能限制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制度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挑战,但一些教育制度可能因为体制性、利益相关等原因难以做出及时调整。

再次,教育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可能存在问题。

教育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管对于维护教育公平和质量至关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制度可能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导致制度执行力度和效果不足。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一)双轨学制– 西欧(纵向划分的 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
(二)单轨型学制—美国(横向划分 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
(三)分支型学制—苏联(介于两者之间的 学制结构)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级”的概念是指各级学校机构在纵向比
较上的教育程度差异。
➢“类”的概念是指不同性质学校机构横
向比较的差异性。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
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 由双轨制发展为一轨制
注重从外部施加
内容涉及知识、情 感、审美、职业、 政治、身体等,并 注意从整体上寻求 它们之间的联系
尊重每个人的个 性、独立性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
1.终身教育的对象是谁 2.由谁来进行终身教育 3.终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实现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 自治能力。
关于“义务”:
第一,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 青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 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第三,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 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 义务。
第五, 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 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性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
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 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

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 1、 双轨学制 ❖ 指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
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 于双轨学制,一轨注重学术性,从上而下是由大学 到文法中学;一轨注重职业性,由下而上从小学到 职业学校 。 ❖ 特点:有两个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连。
❖ 2、单轨学制 ❖ 指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
度。 ❖ 下图是我国现行学制系统图。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 (二)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 1、义务教育的含义
❖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 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国家 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 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了义务教育法。
❖ …… ❖ 4、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对策 ❖ ①更新义务教育观念; ❖ ②改善义务教育条件; ❖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案例:
北京城六区高中排名(2014年版)
❖ 一、北京一类高中
❖ 1.1一类高中:此类学校A.一本率均保持在97%以上;B.大量 学生考入世界知名大学;C.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统考录取的北 京生源90%以上来自这十所中学;D.部分中考录取分数线低的 学校在高考中分数超越中考录取分数线高的学校,如十一学 校、101中学超越了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E、同为大学 附属中学:师大实验、师大二附平均分依然很高。
❖ 五、北京五类中学
❖ 考入五流中学所要面对的高考结果无缘一本 线、二本线,进入三本线也属极端奢望,考 上大专也很不易。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五章-教育制度1

第五章-教育制度1

5、职业教育阶段
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而发展的,新型 的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出现是普通教育分化的结 果。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更高 的文化基础要求发展,一是向更多样化层次和类型发 展。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成为中等教
❖ 6、高等教育阶段
在12世纪,随着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 展,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出现了大 学,现代大学就是在对中世纪大学进行改 造的基础上,增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 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如牛津大学、剑桥大 学、巴黎大学。另一类大学则是在现代科 技与生产力影响下创设的,如伦敦大学、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20世纪以来,在高中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短期 大学出现了,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
3、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教 育制度。教育制度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4、强制性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 定的强制作用。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教育制度如同整个教育一样,除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外, 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 纵向分段以及其他许多方面,而教育制度的性质、状况及其 发展,则主要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决定的。
(一)双轨学制
18世纪在欧洲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是 为上层社会服务的有着优良师资与设备条件的教育体 系,其结构是——大学(由古典大学发展而来)和其他 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家庭教育;另一 轨是为下层劳动阶级服务的办学条件较差的教育体系, 其结构是——中学(包括职业技术学校,先是与小学 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 业教育)、小学。两轨之间平行并列,互不衔接,也 不沟通。

第五章+教育制度和法规+总结+

第五章+教育制度和法规+总结+

1、广义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定制度。

2、狭义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教育制度类型:根据历史发展分:古代学制和现代学制;根据学校教育的层次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教育形式分: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学校。

4、教育制度的制定受政治、经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制本身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5、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

2006年再次修订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我国现行学制有“六三制”“五四制”。

6、西方现代中小学系统的形成有两条基本途径:1)自上而下的发展2)自下而上的发展西方现代学制归结为三种基本学制类型:1)双轨制2)单轨制3)分支制7、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发源于德国。

8、我国义务教育: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9、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基本性质: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10、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克朗《论终身教育》。

埃德加*富尔1972组织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21世纪的教育改革》。

舒瓦茨1972年出版《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终身教育发展最高峰是以1996年雅克*德洛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为标志。

11、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2021)第五章教育制度完美版PPT

(2021)第五章教育制度完美版PPT

我国现行的学制是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确认: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
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我国现在正 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 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 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 发展的大趋势。
❖ 第三:现代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发现自己总 是置身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只有持续再受 教育才能胜任自己的社会职责。
❖ 第四,现代科技使每个人都处在信息剧增的实惠 和威胁之中。
❖ 第五:现代人总是面临挑战。
❖ 终身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终身教育
学会认知
(学会学习)
典型的是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学校系统和贫 民学校)
2.单轨学制(美国)
小学、中学和大学相衔接,二战以后,英国等一些 双轨制的国家开始向单轨制演化的趋势。目前,单 纯形式的单轨制和双轨制已经不存在了。
3.分支型学制(苏联)
四、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已 有168个国家和第五宣布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其中4-6年占29.7%、7-9年占43.5%、 10-12年占26.8%。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 生活
学会生存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寅 (yin)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但未实施。
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guimao) 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 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是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以当时的日 本学制为篮本,并保留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残余。突 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二条: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第十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 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 理教育工作。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萨缪尔森认为: 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他把公共品定义为:一个个人消费 这些物品或服务不会有损其他任何人 的消费。 讨论:教育制度是公共品,教育是公共 品吗?举例说明为什么。
制度的特点
青木昌彦:



内生性 简约性 稳定性 普遍性 多重性
相关概念
institution system 习俗(custom)
博士 阶段
在职 博士
6 级
硕士阶段
在职硕士 劳
岗 位 培5 级来自21 20 19 18
普通 高等 教育
动 高等职 业技术教育 业余 高等教育 力
训 、 继 续
4 级 3 级 17 16 15
教育培训

教 育
普通 高中
中等职业 技术教育
业余 高中教育

2 级
1 级
义 务 教 育
14 13 12
普通 初中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
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 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 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 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
教育 级别
年 龄 28 27 26 25 24 23 22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 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 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 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 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 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 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 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 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 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 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 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 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 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 身教育。
第二十条 :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 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 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 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 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 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 书。
414.56 150.39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技工学校
156.05 51.55 (在校生数) (招生数)
831 (进入社会就业市场)
1607.09 (毕业生数) 26.36 (招生数) 0.79 (毕业生数)
普通初中
6167.65
2263.3
职业初中
88.64
32.27
特教初中
4.01
1.07
四、教育制度
几种定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
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学 校教育制度(即学制)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 构体系。 教育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一 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学生身心发 展特点的制约。有的国家把教育制度看作按国家 性质确立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凡博伦认为: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 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 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是在某一时期或 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 和。因此,从心理学方面可以概括地 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状态或流 行的生活理论。”
康芒斯认为: 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 动。而在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 是法律制度。
案例 “59岁现象” 从现实来看, “59岁现象”困扰着 人们,为什么一些“晚节不保”的领导 们在其初期和相当长的时期内个人品德 都还是好的 (至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而到后期经不起金钱的刺激,从而走向 了犯罪的道路?如果仅仅从人品方面去 寻找原因,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59岁现象说明,在我们不能有效地解决领 导们的付出与其合法收入挂钩的问题时,无 论我们选择什么样好的领导都无法避免59 岁现象。这时,不能寄希望于人品的完善来 减少59岁现象,而是如何从制度方面去寻 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历史上,我们一直重视 领导者的才能与品德,但是忽视了制度对社 会运转的作用。同样是对人的约束,人品对 人的行为的约束是无形的、软的,而制度对 人的行为的约束是有形的、硬的;人的自律 是一种自我约束,而制度是一种社会约束。
97.26 (进入社会就业市场) 366.89(进入社会就业市场)
301.51 (毕业生数) 50.72 (毕业生数) 149.92 (毕业生数) 66.25 (毕业生数)
普通高中
1201.26 472.69 (在校生数) (招生数)
中等专业学校
489.52 (在校生数) 132.59 (招生数)
职业高中
T· W· 舒尔茨的定义是: 制度是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行为的 规则。他把制度划分为4类: 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 期货市场) 2 、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 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公司、保 险) 3、用于提供职能组织和个人收入之间的 联系的制度(如财产) 4、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 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学校等)
惯例(convention)
传统(tradition) 社会规范(norm) 政策(policy) 规训(discipline)
●制度的构成: 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 的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 三部分构成。
非正式约束包括: 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 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
正式约束: 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 法则。主要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 则及契约、法定等级结构等。
实施机制:
是指各项制度尤其正式规则内各构成要 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 能。 人们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 了看这个国家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是 否完善以外,更主要的是看这个国家制度 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 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有 法不依比无法可依更坏。
0.02 0.08 0.04 17.85 (毕业生数)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毕业生数)
(毕业生数)

22.32 9.87 68.7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班
76.64 (进入社会就业市场)
普通高校本科
414.24 150.82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普通高校专科
100.87 48.69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日本筑波大学《现代教育学基础》: 教育制度是指:
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社会公认的组织系 统(人与物的系统配备)。 教育制度由得到社会公认的——依据法 令组织成的法制性教育制度和出于社会生 活需要的自然产生并固定下来的社会惯行 的教育制度组成。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指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 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体社会活动 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 总格局。
三、 制度、规则与人
讨论: 制度和人品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制度就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 这些规则有3个特点:
●公平性 它至少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 ●效率性 没有效率的规则是不可能长期存在 下去的; ●约束性 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关于制度与人品 : 制度比人品更重要 第一,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在选择干 部时,不可能了解该人所有的信息(包括其 品德、才能等),因此,我们不可能总是把 最优秀的人才选择到领导岗位上来; 第二,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动机,品性好的人也不例外。在一个好的制 度里,品行并不是很好的人也得好好干,否 则,随时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在一个不好的 制度里,品行较好的人也可能不好好干,在 这个制度里,不好好干可能更有利。
第五讲 制度与教育制度分析
2007.4.11
一、制度的内涵
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行为的三个假定
三、 制度、规则与人
四、 教育制度
五、 教育制度分析的基本维度
六、 中国现行教育基本制度
七、 制度主义学派简介(补充)
一、制度的内涵 ●《现代汉语辞典》给制度的解释是:
第一,它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 程和行动准则; 第二,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 封建宗法制度等等。
二、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行为的三个假定 第一个假定: 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 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 财富最大化。 第二个假定: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即有限理性) 第三个假定: 人有机会主义倾向(opportunism )。 机会主义倾向是指:人们有追求收益内 有、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
(在校生数)
(在校生数)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招生数)
126.1(未能升入初级中等学校)
2419.18 (毕业生数) 3.56 (毕业生数)
七、补充 新制度主义学派简介
●经济学中的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学派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派之一。1987年,美国耶鲁大 学为纪念一篇经济学论文发表50周年,举行了一次学术讨论会。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斯写的《企业 的性质》。这篇论文被埋没了三四十年后,终于受到经济学界 的重视,被公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他的论文中 提出了交易费用的理论并把他作为分析企业为什么存在的基础 理论,在他的论文中他提出为什么存在市场和企业两种资源配 置的形式,企业为什么要存在,在他看来这是因为企业的存在 会降低交易费用,此时企业的存在是替代了市场的配置资源的 作用,此时他只把交易费用作为分析企业为什么存在的工具, 并未把它的含义普遍化,1969年他发表了其著名的论文《社会 成本问题》在他的论文中他详细的解释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对整 个经济体系的运作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制度和法律形式的安排 的影响,《社会成本问题》的发表标志着新制度学派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