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辛亥革命》教材分析与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下的《辛亥革命》教材分析与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向来是重点内容,在新的课标中是这样要求的: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针对这一要求教材设置了三目内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一目主要结合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展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本目实际有两条线索:一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自救和“预备立宪”;二是以孙中山为线索,展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如何兴起的。这期间成立的革命团体比较多,教材重点介绍兴中会以及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并结合《民报》上阐述的“三民主义”,大致说明革命党宣传的革命理论和主张,对革命党人的实践活动只介绍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第二子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这是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一目以时间为线索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首先是保路运动,这一运动可以理解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其次是武昌起义;第三是《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同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第四、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总的来说其逻辑顺序是这样:保路运动点燃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子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是本课的另一难点。本目内容较为简略,主要从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介绍,一方面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时也指出这场革命并没有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根本问题,具有历史局限性。

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历史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目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纵横:清末新政内容和图片《奏定学堂章程》等内容,并结合前面学过的“东南互保”和“立宪运动”等,说明清政府已岌岌可危,同时这也是辛亥革命的背景。

另一方面 1、结合地图《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了解各地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活动和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的情况,这也证明了清政府的岌岌可危。

2、结合所学知识及学思之窗: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的内容,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

3、结合图片:《秋瑾》和史料阅读:林觉民《与妻书》的内容,了解一大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特别是林觉民《与妻书》,感人肺腑,尤其描绘出“吾至爱汝”却不能不“忍舍汝而死”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表明其投身革命、慷慨赴死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面对“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作出的决断。

第二子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本目内容首先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理清重大事件,其次再详细介绍教材内

容和历史纵横:《保路运动》了解保路运动的情况,了解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调兵镇压,导致武昌空虚,革命党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保路运动可以说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第三结合地图《辛亥革命形势图》该图描绘出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以及南北和谈时革命军政府控制的地区,利用此图可以帮助学生从空间上把握武昌起义后的全国形势。同时,也可以据此了解南北和谈时的形势,认识辛亥革命何以产生那样的结果。总之采用此图可以加深学生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认识。另外还可以结合图片《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的合影》来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会落到袁世凯手中?这张图片能解释部分原因。

本目内容的一个难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点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主权归属、人民的自由权利以及国家领导产生的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共和性质。

第三子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目教学引导学生从政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经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文化:从封建思想到民主共和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等来理解其进步意义。

局限性:可以引导学生从革命的组织者本身来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教学:

问题1:孙中山为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组织:从兴中会到政党同盟会

思想:三民主义的提出

军事:多次反清起义

(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史料)

问题2、清政府面对危局作了哪些努力?

新政和预备立宪

问题3:阅读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理清重大事件

问题4: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会落到袁世凯手中?

问题5: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