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姜堰明清古建筑王氏宗祠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城姜堰明清古建筑王氏宗祠简介
如果你来到位于“姜堰书城”北侧,姜堰东后街40号王氏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其平民化、典型的明清泰式民居建筑——王氏宗祠,这是一座很值得人们参观、探寻的古建筑。
门厅上方嵌正楷阴刻黛色“王氏宗祠”石额一方,其字为明泰州州牧萧景训(字抑堂)所题。该祠为王栋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王氏后人重修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1985年被公布为“泰县(今姜堰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祠现存部分占地面积1200平米,建筑面积426平米。根据《三水王氏族谱》中《三水王氏宗祠全图》显示,王氏宗祠祠堂建筑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侧由南向北有牌坊、水井、门厅、寻乐堂、祖堂。西侧由南向北为门面房(用于出租,收入用于祠堂修缮)、耳房、厨房、花厅、节孝祠、一庵公(即王栋)祠。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节孝祠、厨房、耳房,除肌理有所蚀损外,保存尚为完好。从建筑特色看,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门厅檐高3.6米,设马面墙,形制特别。祖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2米,硬山顶,进深七檩6米。由于该祠历经明清两代相隔200多年的始修和重修,故该祠兼具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据有关调查显示,它既是泰州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泰式民居,又是兼具明清风格泰式民居的经典之作。
那么王氏宗祠作为兼具明清风格泰式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显示了怎样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呢?
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王氏宗祠的所有厅堂一律坐北朝南,从南向北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而且按一定的日照比一进比一进高。前后进之间以围墙连接构成天井,进与进之间可分可合,既前后相连而又独立成体,形成精巧而又幽静之院落。围墙脚下还合理安排了多处地表排水口。房屋均为硬山顶,盖灰色蝴蝶瓦,屋面“囊金叠步翘瓦头”,翘起处空隙一般以一单汪砖堆砌吉祥图案,祖堂、寻乐堂屋脊原先皆施鸱吻,这样的屋脊既减轻了负荷,又能抵抗风暴之袭击。原门厅前还安置了两口水井(现已毁)。这样的建筑力求满足了采光、通风、排水、防火、防风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性、合理性。
再从祠堂实际测量的一些建筑数据来看,房屋面阔控制在12米左右(比一般泰式民居缩短2米左右),进深为6米左右(比一般泰式民居缩短3米左右),脊檩(正梁)高都在5米以下,前沿高度3米左右。房屋建筑冬暖夏凉。这样的建筑结构特点,无论在空间尺度还是平面结构方面,乃至适应泰州地区季风影响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方面,都与人口的生存、流动保持高度协调,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倍觉亲切、舒适、自然。人和房屋相安相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二、朴实无华,美观大方。从现存的王氏宗祠建筑看来,建筑墙体为青砖、青灰“三顺一顶”包皮砌,小刀勾缝,不白灰抹墙。屋面盖青灰色蝴蝶瓦。院子里天井地面铺小青砖,屋内地面用平板“炉底砖”铺就。这样的建筑,保持了清一色砖瓦原色。祠堂木结构用材较为粗大,只油不漆,使人一看便知是何种材料而建,既无雕梁画栋又无过多的精雕细刻部件。整个建筑,属于民居建筑中的“清水”风格。处处原汁原味,质朴自然,美观大方。
三、用材考究,精工制作。从砖瓦抽样考证发现砖瓦刻有“溱”字样,很符合泰式民居多使用姜堰本土里下河窑场烧制砖瓦之特点,自古姜堰著有“溱砖汉瓦”,溱潼砖瓦为佼佼者,其强度高,耐腐蚀,色调一致,王氏宗祠选其作为建筑材料是有考究的。门前的屋檐装饰十分讲究,用青砖磨成椽形的砖砌体。门墙上用磨砖,砌造时,青砖磨面后,砖面丝丝相吻合,砖与砖之间只见缝线,不见缝灰,建筑上称之为“干架”。门厅两面设有八字墙,既加固墙体,又增壮观。门对面照壁上有较为精美的砖雕。厅屋的前檐铺面汪砖磨成与弯椽配合的极为精确,两侧山墙的垛头、搏风及后檐出挑也都用砖磨成道道内外弧曲面。屋梁架上的短柱与蜀柱部位,不是简单地用几根短木,而是安装高浮雕和透雕刻成的荷叶墩、栌斗、山雾云、抱梁云构件,不仅能满足结构的需要,而且恰到好处地进行了装饰,真可谓两全齐美,独具匠心。特别是“寻乐堂”中有四根下端被修接过的顶梁柱,所接下
端与上端一脉相承,天衣无缝,要是用油漆涂柱,你怎么也不会看出有修接过的痕迹。可想而知,王氏宗祠两次修建,当时所用工匠之精,耗费的工时和材料之巨,使王氏宗祠建筑于平淡中见惊奇,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四、严守定制,乐守清贫。明洪武二十六(1393)年,朝廷规定“凡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有斗拱,饰彩色。”故不管主人资财多少,其房屋一律三间一进,结构为“五架梁”。明初这一定制直接影响了泰州地区的民居建筑。直至清末乃至民国时期,本地所建民房还是以“五架梁,三间房”为主。也有扩大建五间房的,那也是在三间房的两边个接一间套房,上面的屋脊也是当中三间与两边套间有别。这表明泰州地区明清民居建筑长期严守定制,王氏宗祠也不例外。王氏宗祠门厅、“寻乐堂”、“祖堂”从外相上看,严守了“五架三间”的制式,而室内采用“五架七砌”(在五架梁的基础上,前后各增一轩廊,即将五檩改为七檩),不用中柱,以过梁将巨大的屋面重荷传递到粗奘的壁柱承担,同时解决了讲学者站在讲台中央讲学被中柱挡住视线的矛盾,既科学合理,又典雅美观。更有趣的是门厅中间一间,只在五架梁的基础上增加一架梁为六架,而左右两间房是七架梁,与中间门厅前后长度一致,你若不注意,根本看不出这门厅梁架的不同,也许是真正为了严守朝廷定制,也许是为了给人一种错觉:王氏宗祠建筑只在五架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架梁,仅此而已罢了,无可厚非……可谓用心良苦。总的说来,王氏宗祠这样具有朴素、简单、适
用的典型泰式民居,也是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平常心即道”平民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当初王栋所建“归裁草堂”作为泰州学派的主要讲学场所,作为严格要求自己,乐守清贫的居所,确也是严守朝廷定制,合理而又合“法”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