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成因

合集下载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这些事件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包括了民生、社会、职场、教育等各个方面,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下面将从社会转型期、尊重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在不断提高,但在转型期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并不均衡。

一些民众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和适应过程较为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可能会对社会变革抱有抵触和不理解的态度,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涉及到城市拆迁和房地产问题,一些居民可能对政府的行为和房屋价格等方面存在怀疑,从而引发一些不稳定的社会事件。

二、尊重法律现在社会中仍有一部分人对法律意识的缺乏和对法律的不尊重。

这种情况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已经表现出来了。

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一些群众擅自加入,甚至为所欲为。

他们可能会在事件发生后犯罪、抢劫、打砸等行为。

这种行为基本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由此可见,法律教育和法律宣传仍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法律原则和规定执行,尽可能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心理健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有一些人会感到沮丧、焦虑、绝望等负面的情绪。

如果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更容易感到激动和情绪失控,从而不顾后果地加入群体性事件中。

因此,有需要加强群众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治疗帮助,避免一些人的情绪失控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四、媒体引导现在的媒体发达,随时随地向大众传递着新闻信息。

一方面,媒体透过报道让公众知道一些问题的真相,让人民对现实问题更加清醒。

而另一方面,有些媒体只注重抢眼的标题和内容,往往通过夸大某些事情的影响来吸引公众的关注。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办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找出解决的办法,以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利益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的重要历史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

如何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了改善。

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发展结构失衡。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不和谐,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因素,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准确把握和科学认识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不断增强驾驭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不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大体而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归纳入下几类:1.部分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造成一部分职工利益受损,特别是下岗失业、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造成群众不满,一些企业负责人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害企业和职工利益。

2.征地、拆迁、移民造成一部分群众利益受损,特别是失地农民、失房居民、失去故所的移民因不满所得利益过少以及缺乏生活保障等原因。

3.部分企业劳资关系紧张,故意拖欠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工资过低,有的还不能足额发放,劳动强度过高等原因。

4.部分农村贫困、农民负担过重、农村乡村基层干部贪污腐败、村民自治选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5.土地、山林、水利、矿产等资源权属纠纷。

6.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台的政策不健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司法不公,甚至对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探析及预防处置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探析及预防处置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探析及预防处置对策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无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源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而从社会行动主体的视角来看,民众自身的主观需求、认知判断、价值取向必然影响其是否参与群体性事件。

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的最终爆发存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原因。

为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理,进而提出预防处置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原因探析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要与他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一般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共同的意愿、需要、兴趣,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具备恰当的时机和场合,便会采取共同的行动,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各地群体性事件的观察,发现经常在其中起作用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心理失衡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心理总是处于平衡和失衡的矛盾状态,二者之间相互转化。

心理失衡是个体社会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伴有失望、沮丧、易激惹、悲观、不满、自责、自杀倾向等症状,主要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

造成人们心理失衡有许多社会原因,公权的异化、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管理方式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等诸多因素,都会使人们的心理失衡,形成一种不健康状态。

适度的个体心一 2 一理失衡会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社会有机体的活力,而大范围、大规模的社会心理失衡则会破坏社会稳定,隐含着毁灭性的因素,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近几年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社会心理失衡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例如,2009年3月发生的海南东方事件,起因只是几个‘小孩的打架,结果却演变为数千群众的大规模械斗。

事后据《了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此次事件的实质在于政府官员和警察的不作为,长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麻木不仁,从而在群众中丧失公信力,导致群众心理产生积怨而失去平衡,以致于酿成一死六伤的惨剧。

试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群体性事件

试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群体性事件

试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群体性事件什么是群体性事件呢?•定义: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 标准:⑴参与人数在五人及以上;⑵一个共同行为指向;⑶缺乏法定程序;⑷不良影响。

根据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最近十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迅速增加。

群体性事件1993年共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2006年90000宗。

为什么会发生群体性事件呢?•社会变迁,矛盾加剧,不满情绪退伍复员军人底层知识分子离退干部拆迁居民农民工失地农民失业工人主要的不满社群环境污染社会诚信缺失民主缺乏信仰不自由治安恶化司法不公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社会不满为什么会发生群体性事件呢?•社会变迁,矛盾加剧,不满情绪·群众缺乏表达渠道·政府管理能力存在不足社会心理学原因剖析•借机发泄心理;·相对剥夺感作怪;·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处置办法•分化瓦解、消除从众心理;·保持震慑态势,消除法不责众心理;·巧妙利用色彩缓和气氛;·发挥威信的作用我的若干看法•定性问题·规则意识大于权益意识·反应性效果·目的合法与行为非法并存《狂热分子》、《群氓之族》、《乌合之众》。

浅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归因及预防

浅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归因及预防

浅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归因及预防群体性事件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也呈增长之势。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方法,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学疏导,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的难题。

标签:群体性事件;心理归因;预防引言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由此导致的各种群体性事件也层出不穷,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利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群体性事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或者减轻群体性事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伤害。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根据《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公发【2000】5号)的第二条,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一、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归因分析社会心理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社会或者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态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①目前我国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的变化都会反映在部分群众的社会心理上,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累积到一定量时就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通过分析,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集群心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以从众心理和去个性化因素为特征的集群心理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②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是不容易采取极端、激烈的方式解决问题的。

而在群体中的个体容易受群体行为、情绪的感染而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他们更可能会遵守团体的规范而不顾其他社会规范。

”③在群体中个体之间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个体容易放弃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从而变得惰于思考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从而失去个体的个性。

同时由于群体的存在起到了掩饰个性的作用,平时心中压抑的想法就会集中爆发,而极少考虑行为的后果,从而导致行为的危害性进一步加大。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群体性事件是指涉及到大量人群的事件,例如社会群体性事件、集体性事件等。

这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和连锁反应性,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探究其生成原因和相应的治理机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多种多样,可以从社会、经济、政治和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不公平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容易发生。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大量人群失去了对公共资源的享有权益,产生不满情绪并转化为集体性事件。

政治和制度问题也是群体性事件生成的原因之一。

政府腐败、行政不公和民主机制缺失等问题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并发展为群体性事件。

心理因素对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当人们心理压力过大、信任缺失和情绪失控时,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发生。

对于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措施。

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民主参与、协商和公正法治等方式,增加不同利益群体的沟通和平衡,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要加强社会信任建设,提高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信水平。

政府应公开透明、诚信守信,处理问题要公正客观、科学决策,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

民众也要加强自我教育和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规范的约束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及时获取民意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更加精准地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

在治理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积极回应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对冲突进行调解和解决。

专业机构应加强研究和预测,提供科学和准确的建议,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社会力量也要积极参与,提供帮助和支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多样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措施,加强社会治理、信任建设和舆情引导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挑战。

群体性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群体性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群体性事件是如何发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群体性事件。

那么,群体性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本文将从群体行为理论、社会认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来探讨。

一、群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情境下,多个人集结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群体,因受到相同的刺激受到刺激的影响而同步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

群体行为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集体行动性、情绪化、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群体行为的发生是由一系列的因素所促成的:1. 群体中的动机因素:人们在参与群体行为时,动机因素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主要原因。

这些因素包括自我保护、获得利益、表达意见等。

2. 群体中的情感因素:群体中的情感因素是指群体中人们的情感沟通、情感共鸣、情感表达等方面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人们认知到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共鸣,会促使人们倾向于采取一些具有合群性的行为。

3. 群体中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人们对情境、信息的认知、理解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二、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认同属于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分。

当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求助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来寻求支持和理解。

这种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因为社会认同的增强往往能够为自我认同的建立提供帮助。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与社会认同密切相关,因为只有群体中的成员认为他们的诉求得到支持和尊重,他们才会持续地进行集体行动。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探讨人类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如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归属感等。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会对他们的看法、价值观和决策产生影响,促使人们采取集体行动。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中,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如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但不管是哪种因素,群体性事件的本质都是由于人们的情感、动机和认知等方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

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增长 , 乡居 民收入差距进一 城

动机是 指推动人 们从 事某种 活动 的内部原动 力, 它对人们的行动具有直接 的推动作用, 是在人 们 内心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聚众” 违规 动机形成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 一 对社 会 变革 、 自身利 益 受损 和 社 会 分 配 不
会平衡 的新的体 制或模式 又不 可能很 快建立起来,
4 8 已超过国际公认 的 0 4的警戒 线, 5, . 进入 了分配
这就使改革过程 中的各种矛盾 比较 突出, 如企业改 不公平区间。据国家统计 局 2 o 00年对 中国 4万个 制, 下岗工人生活困难 ; 机构改革, 流人员 出路难 城镇居 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 ,0 分 2 %的高收入 寻; 取消分配, 大学毕业工作无着等等, 社会 出现暂 者拥有相 当于 4 . %的财 富。 25 时的失衡。部分人不适应这种体制转轨后 自身原有 的那部分 利益的失落, 因而牢骚满腹 , 不满现实, 对
会稳 定 和治 安秩 序 的 突 出问题 。 不 少专 家 学者从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成 因及 处 置对 策方 面进 行 了许 多有 益 探 讨 , 本文 拟从 犯 罪心 理 学 的 角度 , 对这 一 现象 产 生 的心 理 原 因、 理过 程及 心 理 预防 等 问题 进 行 一些 探讨 。 心
[ 收稿 日期 2 0 —0 —1 02 3 5
眼见着一 部分人享 受着政策 的优 惠或钻着政 策、 法律的空子越来越富有, 自己原来拥有的温饱 而
[ 作者简介】 皮华英(98 , 湖 南长沙人, 16 一)女, 湖南公安 高等专科 学校侦 查 系讲师, 主要从事 犯罪心理 学研 究。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

因此,群体性事件在我国社会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大规模性群体性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局部事件引起的,从而导致地域范围较大的影响。

例如,一起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抗议活动。

2.情绪化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往往跟人们的情绪有关。

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时就容易组织成集体,进行抗议活动。

3.突发性由于群体性事件通常没有提前准备,因此在事件发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安排和规划,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1.社会矛盾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导致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

例如,土地征收问题、劳动权益问题等。

2.行政失职一些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不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贪污腐化的行为使得人民群众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从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3.信息传播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越来越快,一些网络平台不负责任地发布误导消息,导致人们的情绪失控。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道德伦理观念等,增强人们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素质,以便能够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制定和管理,缓解社会矛盾和改善民生,制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政策和法规。

3.加强舆论引导政府应该把握好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加强对媒体工作者的引导和监督,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避免误导群众的信息出现。

结语群体性事件会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抑制和引导。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政府管理和舆论引导,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导言:群体性事件是指一组人共同参与的、有共同目标的事件。

这种事件可能包括社会运动、暴力冲突、种族或宗教冲突等。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群体性事件来揭示人类行为中的集体动力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从社会认同、群体性行为和权力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一、社会认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认同有关。

当一个群体拥有强烈的社会认同时,他们更容易集结起来,并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例如,种族冲突中的双方往往对自己的种族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导致激烈的对抗。

二、群体性行为:群体性事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群体性行为。

群体性行为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采取的共同行动,该行动与群体的目标和利益相关。

在群体性事件中,群体性行为可能包括示威游行、罢工、暴力冲突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性行为往往受到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中成员行为的准则和期望,而群体压力是指个体受到来自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而改变行为。

例如,在示威游行中,个体可能会受到来自群体其他成员的压力,从而采取与自己个人意见不同的行动,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三、权力关系:群体性事件还受到权力关系的影响。

权力关系是指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权力分布和互动。

在群体性事件中,不同的权力关系可能导致不同的行动和协作模式。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力分配不均和权力冲突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一个群体认为其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来争取权力和改变现状。

例如,工人罢工是由于他们相信自己受到雇主权力的压迫和剥削。

结论: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能够揭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动力机制。

通过研究社会认同、群体性行为和权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

这对于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继续深入研究社会心理学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
参与者 具有 某种 特定 的意义 ,要 么是 表 面上没 有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经济生活和 关系而从心理层面却触动 了参与者 的潜在需求 。
社会 关系发 生 的深刻 变化 给我 国农 村及 城镇 社会 后者更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偶合性 ,是 目 前群体
经济结构带来 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农村 性事件 中比较难以把握动向并进行有效预警预防 及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各种利益主体之间 的一类。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原因主要是政治、 的矛盾磨擦 ,甚至冲突也不断显化 ,并以不同形 经济 、社会文化 、卫生 、教育等领域存在的各类 式表现出来 ,由此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明显增 现实 问题 ,其 主要 特征 是事 件参 与者 的直 接或 间 多 ,规模不断扩大,表现也 日趋激烈。诱发群体 接经济利益或政治权利受损。由于所赖以生存的
维普资讯

理论研 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8 期 20 年第 6 1 8 06 期 总第68 5页
群体性事件形成 的心理机制分析
梅珍 生 胡 静
摘 要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磨擦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日益增多,诱发群
体性事件的原因也复杂多样。如果从人类行为发生的 内 在机理看,它们主要遵循刺激——反 应机制。导致群体性事件 的发生既有直接诱 因,也 包括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等社会诱 因,而 各种认识的偏差则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观心理性 因素。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条件或作 用方式,正 确调整社会心理 ,使群体性事件丧失其发生的前提 ,才能达到预警预防群体性事件的 目的。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 社会诱 因 发生机制 心理分析
安陆棉纺厂改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1 .金融证券系统风险监控 、内部管理及改 .3 2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社会背景问题。

从根本上分析,群体性事件起源于社会矛盾和问题。

在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农村城镇差距、文化教育差距等,这些问题可以成为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内在因素。

2.现代社会文化影响。

现代社会的文化分化和多元化,往往使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时,感到相当孤立和苦恼。

这些负面情绪也成了构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因素。

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用于获取信息的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许多错误信息的传播和公众心理生理加速响应,从而形成一些漫无目的,非理性的行为或者言论。

4. 治理机制不完善。

治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管理的存在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不全面,管理资源与人力不足等,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治理的缺乏,群众缺乏完整的参与渠道和途径,且个人所在的社团组织素质较低。

5. 与事件处置的误区,一些领导和部门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解、思考和处理方式,在处理过程中的舆论失误、情绪化、攀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和压力。

二、对策1.改善社会背景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更全面的政策,人口普及的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措施,减少社会矛盾和压力。

通过中长期计划以及改革,逐步解决民生问题,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矛盾和隐患。

2.引导健康的文化影响。

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建立健康的当代文化,尊重地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维权观念和维权行为能力。

同时需要完善统计信息宣传、舆论引导和协调等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群体事件的处理效率和透明度。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心理原因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心理原因

浅析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原因【摘要】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农村社会利益整合及社会秩序状况。

导致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小农经济的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强烈,社会心理因素的催发以及一些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和错误观念的流行性。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社会心理【abstract】to some degree, unexpected mass incidents in rural china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benefit integr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 condition in countryside society. the causes are variou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unexpected mass incidents in rural, mainly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impact of smallholder economy, society more dissatisfied,encourage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prevalence of some of the masses of 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wrong idea. 【key words】rural areas; unexpected mass incident; cause;social psychology美国著名的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c·特认为“贫困本身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只有当农民的生存道德和社会公正感受到侵犯时,他们才会奋起反抗,甚至铤而走险。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引言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群体性事件指的是集体性的社会行为,可能是暴力事件、抗议示威、运动游行等。

这些事件通常涉及人数众多,情感激烈,极易引发公众对于社会标准与价值的讨论和反思。

在这些事件中,个体行为处于群体中的环境下,因此集体的文化、社会心理、个人认知等因素均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展开讨论。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的是集体中个体的行为、情感和思维特征。

研究表明,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往往与个人行为不同,集体中个体易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影响,具有“从众”现象。

个体往往会调整其行为来适应集体中其余成员,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套利。

另外,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可能由于群体中的情感激动、集体心态、愤怒、愤慨等因素而变得暴力化。

群体心理还包括身份认同,即个体对自己所处的集体的认同,这对于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形成和变化至关重要。

身份认同既可能是群体中某种群体文化的意识形态,也可能是群体情感的共鸣。

群体心理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和演化至关重要。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群体成员被刺激、情感激动时,群体中其他成员往往会跟随情感,进而形成类似于“情感传染”的现象。

一旦情感传染发生,群体中的个体可以很快形成一种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形成统一的集体文化和价值。

群体行为与思维群体行为指的是群体中集体行为动态和演化。

研究表明,群体行为往往具有变化性,呈现出强烈的动态变化特征。

群体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群体行为的激烈程度,往往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增强。

群体中的个体很可能在某段时期内仅表达个体愤怒和不满,但是当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警方对抗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时,针对某种社会事件的抗议可能会转化为更为激烈的集体行为,如破坏、暴力等。

群体行为还可能产生集体谴责和群体惩罚的现象。

在某种情况下,个体行为可能会受到集体严厉谴责,此时个体会面临严重的群体压力,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另外,群体行为还可能引起群体内的问责和评估。

浅谈群体性事件的起因

浅谈群体性事件的起因

浅谈群体性事件的起因、特点及处置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间,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多,且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如何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笔者就对群体性事件的起因、特点及处置谈几点看法。

一、群体性事件的起因(一)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群众心目中缺乏法律这根弦,他们在自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不是通过正常渠道来反映问题,而是联合起来通过过激的言行、非正常的手段来迫使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满足其要求。

在他们的头脑中,认为“法不责众”是不变的真理,所以他们闹起来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在乎。

(二)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差群体性事件处理起来都很棘手,难度非常大。

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体现一名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体现一级组织或一个部门的执政能力。

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不能冷静、理智地分析、研究和处理问题,只是简单地推委应付,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处理起来难度更大。

(三)对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处理的力度不够建设法制社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而实际情况是,政法部门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征求基层党委、政府的意见。

有时,党委、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为了全局稳定往往对群体性事件中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不予追究,以稳定上访闹事群众的情绪。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一)利益的驱动性群体性事件的起因是多样的,但每一起群体性事件的最终核心目的都是要求解决一定利益问题,特别是经济利益。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因市场经济运作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和企业转制、倒闭及非法金融行为等因素,使部分群众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有关单位、部门在处理类似问题上方法不当,工作不到位,稍有不慎即有可能使事态扩大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群众的聚众性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是由某些在经济利益上相一致的人所构成的特殊群体,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由于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有着共同的意愿与要求,一般都有起领导作用的策划组织者,但大部分是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起哄、围观者。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收入增长了近 3 , 倍 城乡居民存款余 额增幅 3 多, 倍 在西部地 区
发 展 速 度 算 是 比较 快 的 。事 件 发 生 后 不 少 人 包 括 原 县 委 书 记 都 感 到 困 惑 不 解 : 什 么 经 济 上 去 了 , 众 对 县 委 、 政 府 的 积 怨 为 群 县 反 而 加 深 了 ? 贵 州 省 委 书 记 石 宗 源 说 : 安 事 件 一 个 主 要 原 因 瓮
民警对抗 ; 或绝食静坐 , 阻断交通 等等 , 以达到解决 自身问题 , 并 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集体活动 。
近 年 来 , 国群 体 性 事 件 频 发 , 别 是 20 我 特 0 8年 、0 9 , 20 年 贵 州瓮安 、 云南 盂 连 、 肃 陇 南 、 南 感 城 、 北 石 首 、 林 通 化 等 甘 海 湖 吉
件数 量不断攀升 , 模 日益扩 大, 规 表现形 式趋 于激烈 , 已越 来越 引起社会各界 的关注。深入探 究群体 性事件发 生缘 由, 并在此
基础 上 提 出 治理 时 策 , 于 抑 制 和 消 除 影 响 社 会 发 展 的 各 种 不 对 稳 定 因素 , 保 社 会 的平 稳 运 行 , 而 构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都 确 进
公 共 管 理
当前 群 体 性 事 件 的成 因及 治 理对 策 分 析
文 /莫 文 敏

要: 近年 来 , 为 社 会 矛 盾 和 冲 突特 殊 表 现 的各 种 群 体 性 事 作
将 不 断 趋 于 多元 化 , 之 转 型 期 内法 律 不 健 全 、 度 不 完 善 、 加 制 社 会 管 理滞 后 、 会 分 配 不 公 、 府 与 公 众 之 问 缺 乏 有 效 的 沟通 渠’ 社 政 道 和 利 益 表 达 方式 , 使 部 分 群 众 采 取 了 一 些 非法 手 段 来 表 达 迫 自身 的 利 益诉 求 , 因此 导 致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频 发 。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储 召 红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趋势。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是因社会事件没有满足人们需要而引起的,从众、感染、暗示与模仿、责任分散、去个性化、流言等社会心理机制导致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人群聚集、刺激与暗示、情绪感染和情绪爆发几个阶段,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成员可以分为一般成员和骨干成员,不同类型参与者带着不同的心态参与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学 心理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群体性事件①呈现多发趋势,方式日趋激烈,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也相应成为我国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但“介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大多是公安机关、武警部队。

其所关注的领域,集中在群体事件的现场处置”。

②仅从公安机关的角度谈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是被动“救火”现象的研究,视野狭窄,操作价值有限。

为了更全面认识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我们应该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群体性事件。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机制、过程及不同参与者的心态,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增强公安机关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一、群体性事件起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一)社会事件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客观原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群体性事件是由一定社会事件引发的群体心理与行为,社会事件是群体行为产生的导火线。

例如,2005年安徽省池州群体性事件是因一辆丰田轿车将一行人刘某挂伤,双方发生争执,车上司乘人员将刘某殴打致伤,引起部分市民不满而起;2008年贵州省瓮安群体性事件则是一女中学生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死者家属对此鉴定不满而引起的。

总而言之,有因建房、用水、劳务纠纷以及交通、生产和医疗事故等非正常死亡事故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因企业改制、倒闭、兼并、破产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因国家工作人员执法不公、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因城市拆建改造、土地征用、水库移民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也有针对单位领导廉洁自律不够、工作不实、作风不细甚至产生腐败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等等。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心理能量逐渐积累 ,容易被放大 ,导致发生侵犯行为 ,例如愤怒 的情绪 积累起来 ,需要宣泄 ,一旦出现导火索 ,可能一点就着。 四是社会 弱势 群体更容易出现破坏 性行 为 ,因为他 们往 往感 觉 自己被不 公 正地 弱势 化 ,认为无法通过合法的手段改变这种境遇 ,就可能在群体 匿名 的保护 下诉诸暴力的手段 ,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有这样一群 自发的行 为煽动者。 四 、关 于 防 控 群 体 性 事 件 发 生 的 几 点 思 考 是 加 强 舆 论 引 导 ,消 除 社 会 不 满 情 绪 的 发 生 和 积 累 。现 在 的 媒 体 往往注重负面新闻的报导 ,而忽视了正面信息的宣传 ,造成 了普遍 的仇 视心理和不满情绪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信息的监控和导 向。二是 关注弱 势群体 ,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参与者。社会弱势群体往往 因为得不到 他们心理预期的关注 ,而感觉被社会遗忘 ,感 觉被不公正地对 待 ,更容 易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潜在性事件参与者 ,所 以相关部门应该加 强对弱 势群体的关注 ,通过增加社会福利、肃清信访 渠道等方式帮助弱 势群体 以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三是加强宣传教育 ,使大众认清群体 性事件 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 ,自觉抵制从众行 为的发生。在当下 网络盛 行的时 代 ,信息播散的瞬时性带来了情绪传播 和感 染迅疾性 ,这就要求 网 民必 须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掌握一定的识别 虚假信息和煽 动信息 的能力 , 自 觉 地 对 煽 动 和 感 染 进 行 抵 制 。 四 是 健 全 网 络 实 名 制 ,消 除 群 体 匿 名 性 , 减少群体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在群体匿名的保护下 由于责 任分担 ,处 于群体中的个体更易采取极端的冲动行 为或清新发泄 ,因此应 消除匿名 性 减 少 去个 性 化 的 发 生 。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摘要】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涉及到群体心理、集体行为与社会认同等方面。

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与特点入手,分析了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关系,探讨了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并讨论了群体热情与群体冷漠在集体性事件中的表现。

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阐述了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

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因素,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不仅有助于解读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件,也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群体心理,集体行动,社会认同,群体热情,群体冷漠,社会心理学理论,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是研究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因素的领域。

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在社会中出现的以群体为单位的行为或活动,这些行为通常会受到群体性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特定的特点和趋势。

在现代社会中,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示威游行、暴力事件等都是典型的群体性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涉及到大量的群众参与,他们会因为某种共同的目标或诉求而聚集在一起展开行动。

而这些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和社会心理因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密不可分,群体心理包括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群体内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受约束和激励等。

群体心理对于群体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群体凝聚力和行动力,也可以导致群体中的负面行为和暴力事件。

深入研究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关系对于解读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群体性事件中,社会认同和集体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集体行动则是群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或诉求而采取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国内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贵州瓮安、云南孟连、安徽池州等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造成了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事件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就是人群因为诉求聚集并采取行动(在我国,未取得国家许可的聚集是非法的)。

在这个聚集过程中,作为群体的心理发生了超越个体心理的变化,产生了一些个体未曾公开表现过的心理特点,而这种特点不受个体间差异的影响。

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从而为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

群体性事件中的一般心理特点
对于群体心理有没有普遍规律和共同特点,勒庞、霍弗以至弗洛伊德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其中弗洛伊德主要从精神分析学的个体角度解读群体心理,但这无助于解决化解问题。

而作为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人,勒庞将群体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五种,即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的夸张和单纯;偏执、专横和保守;道德问题。

勒庞的观点对我们分析群体心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国内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不同特点。

一是从众和无名心理。

从众心理是群体性事件中基础性心理特点。

一方面是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被人群数量本身所显示的力量所激励,失去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同时个体潜意识中总是不愿与
群体的意见和行动相抵触,从而在无意识状态下参与到群体的意见和行动中;另一方面是个体基于自己是无名氏的法不责众心理,往往对群体中其他人做出的负面行为搭便车。

这使得在很多群体性事件中难以找到具体的沟通对象或者代表。

从众心理在有过集体生活经历的人身上更为突出,如大学生、退伍军人等。

二是轻信和偏执心理。

勒庞认为,群体与个体相比,变得智力低下,思维简单,丧失鉴别力,因此非常轻易地坚信并且偏执,特别是对断言、口号或者笼统的言论。

而如果不在群体之中,就能够正确地鉴别。

这种轻信与头脑中的思维定式和心理预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是矛盾的道德心理。

国内发生的各种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在道德心理上绝大多数都是积极正面的,即表现出追求公平正义等高尚情感,但同时又在放纵的诱惑下,具有肆意伤害、破坏及扰乱社会秩序的负面心理。

四是释放和发泄心理。

社会中的失意、烦闷、无聊等消极情绪,是酝酿群体性事件的最佳土壤。

群体性事件带来的热烈、激情和改变现状的可能对这类心理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有的是为了释放长期压抑的失意感,有的是为了发泄烦闷无聊的情绪,甚至参加群体性事件和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对于持有这种心理的个体有时并无不同。

群体性事件中不同角色的心理特点
在不同的群体性事件中,有一些固定的个体角色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正是这些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个体共同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核心,即群体。

我们可以依据在群体性事件中作用和心理特点的不同对这些角色进行归纳和划分。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划分并非绝对。

一是肇始者。

肇始者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最直接原因的肇始问题相关人。

肇始者一般包括肇始问题中对立的双方。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初期,肇始者往往希望借助群体性事件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或者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缺乏警惕,因此对事件不断恶化升级持希望和放纵的心理。

当问题升级为群体性事件时,就超出了肇始者的控制能力和原有期望,不再由肇始者主导。

二是积极者。

群体性事件形成以后,积极者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主导力量。

积极者有时并非一开始就参加到事件中,而是中途加入,可能是直接利益相关人或亲属,也可能是无直接利益相关人。

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掌握积极者的心理、对话并作积极者的工作是十分关键的。

三是预备者。

预备者是群体性事件中的机会主义分子。

在肇始问题形成群体性事件初期,事态的发展尚不明朗,预备者大都在沉默地旁观或者跟随。

一旦事态扩大并向极端化发展,政府的管控失效处于
下风,预备者就会活跃起来。

而当出现责任追究的风险或触及自身利益时,预备者又会迅速沉默甚至在群体性事件中退出逃匿。

因此,预备者是否会在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作用,取决于事态的发展和政府的措施。

四是旁观者。

旁观者都是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很多并不了解群体性事件的肇始原因和进展等实际情况,仅仅是被群体聚集现象本身或者传闻所吸引,同时不断对传闻加工后再传播出去使得事态升级。

因此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应当尽可能及时隔离和疏散旁观者。

群体性事件中的心理预期和心理暗示
心理预期和心理暗示是群体性事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引发和推动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心理因素。

特别是心理预期和心理暗示相互作用的特点,是分析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角度。

(一)心理预期。

长期的对立和失落情绪,社会不公的舆论影响,都会使公众逐步建立起社会不公的心理定式。

这种心理建立和强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自由的媒体舆论营造出社会不公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公众内心的不满和失意无法宣泄。

这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逐步由量变到质变,建立起认为一切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的背后都存在不公黑幕的心理定式。

正是这样共同的心理预期,为不同的个体聚集起来提供了互信平台和交流语言,也为公众在群体性事件中容易形成心理暗示而被引爆埋下了伏笔。

(二)心理暗示。

无论是治安案件、经济纠纷,还是征地、就业、环保等民生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心理暗示能够发生大都因为公众的心理预期。

心理暗示不仅起到聚集个体和推动群体性事件发展的作用,而且有时会强化公众的心理预期。

发出暗示信息的方式可能非常简单,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使情绪高涨的群体形成心理暗示。

政府部门在处理肇始问题初期表现出的拖延、推诿甚至出于息事宁人的妥协,也可能造成心理暗示并在群体中被认定为事实。

心理暗示往往和谣言相互推动,使得真相距离群体越来越远,在群体性事件中具有非常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信息不对称、不公开会助长这种作用。

心理特点只是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具体方面。

在我国,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产物的群体性事件并非新事物,但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公开资料显示,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不断增多、对抗性持续增强,经济、民生、舆论、稳定等因素越来越交织在一起,使应急处置和化解的难度越来越大。

我们应当运用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各种社会科学从不同角度来全面深入地分析群体性事件,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作者: 马亚军,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