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识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陈染小说的性别意识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陈染小说的性别意识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陈染小说的性别意识张家平;李清【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中国当代作家陈染有着深刻的影响,而陈染性别意识的生成与精神分析学也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一方面精神分析学资源使她获得重要的言说方式,另一方面反精神分析学式的接受又充分彰显其小说文本的性别意识.【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3)001【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陈染;小说;精神分析学;批判式接受;性别意识【作者】张家平;李清【作者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41;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陈染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下简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她小说文本的性别意识生成与精神分析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精神分析学作为男权文化的产物历来遭到诟病,特别是弗洛伊德建立在“阳具羡慕”理论基础上的性别意识。

弗氏认为:“当小女孩看到男孩的生殖器官与自己的不同时,她们不像男孩那样进行否认。

她们马上就承认了这一点,而且产生了对阳具的羡慕——这种羡慕的最高形式是她们自己也想成为男孩。

”[1]80弗氏这种建构于生理学基础上的明显带有父权制思想的主观偏见和主观想象,自然不会被日益觉醒的女性所接受。

精神分析女权主义批评就是在批判精神分析学中性别歧视、阳物崇拜、男性本位、父权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

针对弗洛伊德的所谓“阳具羡慕”理论,陈染也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她在《超性别意识》的论文中明确指出:“在今天,中国最新一代知识女性(包括男性)终于摆脱了性爱的甘愿被利用的心态,无论是对于传统的某种规范,还是几千年来延续的性爱的原始目的,她(他)们的内心开始拥有叛逆思想。

她(他)们早已厌倦了弗洛伊德的里比多泛性主义,尤其讨厌弗洛伊德的‘阳具妒’谬论”[2]119。

可见,陈染对精神分析学理论并非完全认同,而是一种批判式接受,精神分析学与陈染性别意识形成的深刻关联正是源自于陈染对精神分析学的这种接受态度。

汉语言毕业论文:浅谈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汉语言毕业论文:浅谈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目录摘要 (1)Abstrct (1)关键词 (1)Key Words (1)一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2)二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3)(一)成长经验 (3)(二)弑父情结 (5)(三)“身体写作” (7)三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哲学思考 (8)(一)“超性别意识” (9)(二)孤独意识 (9)(三)自省意识 (11)结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释 ..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5)在守望中独舞——浅谈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摘要]陈染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本论文从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切入,将陈染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进行归纳梳理,从成长经验、弑父情结、“身体写作”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进而得出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即:“超性别意识”;孤独意识;自省意识。

[Abstrct]:Chen Ran 20th century 90's women's literatur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writer, his work has shown a distinct feminine consciousness.This paper from the New Literature cut into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embodied in the novel by summing up the sort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growing up, patricide complex, "Body Writing" discusses the three levels to start, then come to philosophical sense thinking, namely: "Gender Awareness"; solitude; introspective awareness.[关键词]:陈染;女性意识;“超性别意识”;孤独意识[Key Words]: Chenran;Feminist consciousness; "Gender Awareness"; lonely awareness;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一批女性作家中,陈染是比较富有个性的一位。

超性别意识写作的现实可能性

超性别意识写作的现实可能性

第32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月 Vol. 32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0 ──────────基金项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08009) 收稿日期:2009-10-19 作者简介:吴春(1980-),女,海南万宁人,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女性文学、女性教育。

-58-超性别意识写作的现实可能性吴 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摘 要:超性别意识写作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超越单一的性别视角,关注人的普遍问题,表达人的共同感情。

探寻中国女性写作中的超性别意识的产生及意义,并探讨了当代女性写作中实践超性别意识创作现实的可能性。

关键词:女性写作;性别意识;超性别意识;现实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 I 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3-0058-03On the Possibility of Ultra-Gender Awareness WritingWU Chun(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Abstract: The ultra-gender awareness writing suggests writers to surpass the unique gender view in order to focus on the common problems of human being and to express their common feelings. It explores the emerg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ultra-gender awareness of 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studie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ultra-gender awareness writing.Key words: women’s writing; gender awareness; ultra-gender awareness; possibility女性写作之所以区别于男性写作,是由于它是一种具有性别意识即具有女性性别意识的写作,也就是强调女性作家在创作中应该铭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身份。

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识

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识

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摘要:超性别意识写作,是指作家超越单一的性别立场,站在“人”的立场上写作,关注“人”的普遍问题,表达“人”的共同情感。

超性别意识是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大潮流。

作为九十年代女性作家代表的陈染,在创作上显现的独特风格,是文学界的一大风景。

陈染首先提出超性别意识这个概念,那她作品中是否真正实现了超性别意识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独树自己的意识观念。

分析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识,有助于准确理解超性别意识这一概念,实现它的未来意义。

关键字:陈染超性别意识双向视觉双性同体双性和谐Abstract: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writing, refers to the writer, beyond a single gender position, sta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person" of writing, focus on the general problems of "human" express "person" mutual feelings. Super gender awareness is a big tide female literary creation in the ninety 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female writers in the ninety s, Chenran vividly recounts modern people's perplexities, appeared on the creation of the unique style, is a great landscape in the literary world. Chenran's first super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concept is put forward that whether she works really realize the gender? The study of this problem, can help us to analyze female writers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dopt what kind of way to the tree concept of their own. Chenran's analysis of the author's gender consciousness, help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concept, realize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future.Keywords:chenran gender consciousness two-way visual bisexual consubstantiality harmony between 前言:超性别意识一词最早出现在陈染的《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中。

陈染小说中的灵肉冲突及其悲剧性

陈染小说中的灵肉冲突及其悲剧性

陈染小说中的灵肉冲突及其悲剧性作者:吕静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7期内容摘要:陈染作品中遍布灵肉冲突以及灵肉冲突导致的悲剧宿命。

笔者将参照性别分析、文本分析,审视陈染作品中的灵肉冲突及其悲剧性。

并认为其作品中的冲突是陈染灵肉和谐理想与现实矛盾所致;其悲剧性主要表现在小说结构、叙事话语与同性之爱三个方面。

关键词:陈染灵肉冲突悲剧性别分析文本分析一.灵肉和谐理想下灵肉冲突不可逆转陈染在《超性别意识》中说道:“就整个世界范围而言,目前基本上是男权的世界观和规范,由于社会角色、压力以及对手的竞争,男人在整体上比较女人相对而言要虚伪一些,因为他们要更多地去面对征服这个肮脏的世界。

”陈染指出“有时,在恋爱中男人比女性更多一些虚伪”,“看不到这一点,是女人的悲剧”,正是看不到致使一场场感情在灵与肉的冲突中上演不久便戛然而止。

陈染创作的第一个丰获期(1986-1994),发表作品主要有《人与星空》、《孤独旅程》、《世纪病》、《定向力障碍》、《消失于野谷》、《纸片儿》、《与往事干杯》等。

这些小说的共同点在于每一篇文本中都有一个与女主人公相依相恋的男性,他们都是作者对理想之爱正反两方面的表达。

女性意识不到男性在恋爱中的虚伪,理想与实际短暂苟合、灵肉分裂冲突。

“我”与笔挺,“我”与流浪人,“我”与山子,“我”与老奈,其中,我与老奈、H是反面的表达。

“我”与老奈和H之所以貌合神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我”与他们世俗的生活方式不能相容。

正如陈染所说:“我的作品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女主人公,他们看不起某一种自以为了不起的男人”,灵肉冲突可见一斑。

在其小说《空的窗》中,女主人公渴望与男人在肉体结合之中,心灵也深挚地结合。

灵与肉的和谐统一似乎是女性孜孜不倦的追求。

但是她得不到满足,于是采取闭上眼睛想象她的情人如何优秀来满足自己。

这种灵肉无法契合而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无奈又悲凉。

在陈染创作的第二个阶段(1995-1999)里,《无处告别》中有一个例子: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的女人爱上了一个男气功师,她满怀真情,最后发现自己只不过充当了气功师的试验品。

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

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

收稿日期:2006-09-19作者简介:王璐(1969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7年第6期总第201期齐鲁学刊Q ILUJ O U RNALN o .6G enera l N o .201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王璐(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 要: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是对男女二元对立原则的消解。

这是陈染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其创作的理念与追求,它可以使男人不再局限于男性角色,女性不再受到压抑和限制。

关键词:陈染;超性别意识;双性同体;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7)06-0102-04陈染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她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和主张,那就是超性别意识。

这可以看作是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994年4月,陈染在英国一些大学演讲时提出 超性别意识 ,它与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 双性同体 的概念极为接近。

双性同体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在同一身体上具备雌雄两性的性别特征。

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伍尔夫认为双性同体是一个人进行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她在 一间自己的屋子 里曾说: 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

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性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

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

若是男人,他的脑子里女性那部分一定也有影响,而一个女人也一定和她里面的男性有来往。

哥勒瑞治说一个伟大的脑子是半雌半雄的,他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此。

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时候,脑子才变得非常肥沃而能充分运用所有的官能。

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地不能创作。

[1](P120-121)法国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西苏也认为: 双性即:每个人在自身中找到两性的存在,这种存在依据男女个人,其明显与坚决的程度是多种多样的,既不排除差别也不排除其中一性。

陈染研究述评

陈染研究述评

研究述评需要与研究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 , 等待关于对象 的认识具有足够系统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之后 , 后来学者在进入这一课题时 , 针对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 , 评述前人的研究得失, 并进一步 确立 自己的研究角度。 目前陈染研究 的尴尬境地在于学界都意识到 了其 独特价值 , 但是还没有研究专
二、 孤独意识 早在 19 94年, 汪政、 晓华即将陈染小说的主题界定为孤独。他们采用存在 主义的理论介入这个陈

6 8・
染前期作品中的核心概念 , 认为“ 孤独存在于关系之中, 只有在个体与社会 与他人的交往之 中才体现出 来, 当个体无法或不愿进入社会和他者 , 而社会和他人也无法进入个体生活和内心世界时 , 孤独便产生 了。陈染的小说正是通过个体与社会 、 他人的多种关系的描绘来揭示个体 的孤独的。 C] ”1 接着作者又将 O 陈染笔下那个忧郁奇绝的文学世界中的个人与社会 、 个人与他人的关 系以及个人主体 内心的精神状态 条分缕析一番 , 并进一步分析 出陈染正是因为将 自己的生存体验汇入 了作品之中, 所以这种孤独也是 陈 染 自 的写作方式。 身 蒋丽认为这种弥漫在陈染作品中的孤独气氛同时也是她笔下系列人物的精神状态 , 这些女性人物 在家庭 、 情爱 、 两性中遭遇 了挫折与不满 , 另一方面转 向个人内心 , 开始心灵的远游 , 回忆 、 臆想、 梦魇成 为她们主要的意识活动 , 虚无感和幻灭意识也随之如影随形 。陈菡蓉捕捉住 陈染 由于这种孤独所形成 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叙事动力 ,倾 听 自我是陈染独具的写作姿态 , “ 一种孤绝的倾 听化作 了奇特诡异 的想 象和茫然无告的追忆 , 构成 了心灵文本的肌理。重要的不仅是 自我讲述的内容 , 而是倾听和回忆的方式 和情态。 H 也有学者分析陈染作 品中孤独意识 的成 因, ” 吴红光、 熊华勇的《 陈染孤独之原因论析》 从 ¨ 外在个人心路和身路历程和内在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来进行分析 。并认为陈染 的这种孤独是必然的。

零的告白——陈染小说性别问题分析

零的告白——陈染小说性别问题分析
盾 . 父 是 恋 父 的 一 种 特 殊 表 现 形 式 , 与 恨 完 全 可 以 弑 爱 同 时 产 生 . 至 相 互 转 化 。 弑 父 之 后 , 因 父 亲 角 色 的 甚 在 会
超 性 别 的 零 女 士讽 刺地 仍 没 有 跳 出性 别 迷 失的 桎 梏 , 思
考重 新 又回 到原 点 。
陈 染 的 小 说 中 的 彼 此 区 别 认 定 就 没 有 那 样 简 单 ,作 品 中 人物 性别 是 被抽 象 并 富有 象 征 意味 的 。 女 人并 不 是 生就 “ 的 。 宁 可 说 是逐 渐 形 成 的” [ 观 陈染 的小 说 , 是 一 则 ,1 3 纵 便
部 性 别 探 寻 史 。 人 类 自我 认 同 的 顺 序 ,是 由 母 性 认 同 开
( 邻 居 ) 子 辈 ( 巴 ) 会 被 父 所 弑 的 矛 盾 心 情 , 则 男 , 老 就 实
不 然 。俄 狄 浦 斯 情结 的 女性 主 体 阐 释 应 当 是 恋 父 弑 母 ,
弑 父 情 结 只适 用 于 小 说 中 的 男 性 形 象 .而 不 是 作 者 本
身 。 者 无 疑 是 反 抗 父 权 的 , 反 俄 狄 浦 斯 倾 向 , 实 上 作 有 事 她 确 实 曾 恋 过 母 。 结 局 却 也 是 无 果 而 终 , 在 后 文 会 但 这
关 键 词 :性 别 思 辨
起 一 , } 】 生另
次性别
反俄 狄 浦 斯
同 性 恋
空 白而 产 生 怀 念 与 依 赖 . 另 外 一 面 的 父 亲 ( 满 安 全 对 充
感 ) 予 向往 。 像 陈 的 另一 部 小 说 《 女 和 她 的梦 中之 寄 就 巫 个 女 人说 出 自己生 活 的隐 秘会 怎 样 呢 ? 界 将 被 世 门 》 的 小 女 孩 被 父 亲 的 一 个 巴 掌 伤 透 了 心 , 去 找 心 爱 恋 的 男 子 , 而 命 运 似 乎 是 开 了 然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陈染小说的性别意识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陈染小说的性别意识

p o r t a n t s p e e c h a n d t h e c it r i q u e o f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a c c e p t e d f u l l y i l l u s t r a t e s g e n d e r a wa r e n e s s i n h e r n o v e l s .
第l 3卷第 1期
Vo 1 . 1 3,N o 1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Yi b i n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1月
J a n u a r y,2 0 1 3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陈染小说 的性别意识
张家平 , 李 清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 马鞍 山 2 4 3 0 4 1 )
摘要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 中国" 3代作 - 家陈染有 着深刻的影响 , 而陈染性别意识 的生成与精神分 析 学也有 着深刻的 内在 关联 , 一 方面精神 分析学资源使她 获得 重要 的言说 方式 , 另一方 面反精神分析 学式的接 受又充分彰显其小说 文本的性别意识。
关键 词 : 眯染 ; 小说 ; 精神分析 学; 批判 式接 受; 性别意识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7 .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3 6 5 ( 2 0 1 3 ) O 1 — 0 0 4 5 — 4 0
Ge n d e r Awa r e n e s s o f Ch e n Ra n’ S No v e l s Un d e r Ps y c h 0 a n a l y s i s Z H A N G J i a — p i n g , L I Q i n g ( M a a n s h a n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 Ma a n s h a n 2 4 3 0 4 1 , C h i n a ) ~

陈染文学作品中超女性意识特征研究

陈染文学作品中超女性意识特征研究

陈染文学作品中超女性意识特征研究作者:张珊珊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31期张珊珊(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摘要:作家陈染的文学作品用女性独有的心理和写作手法,通过超越性别界限来展现中国女性独到、不为人知的一面,这种写作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引起了男性对女性的重新定位与关注,也使得广大女性展开了自我反思。

陈染的作品中,女主角会把“恋父情结”移植到姐妹感情之中、母女关系出现对立情况和存在一定的自恋倾向,这种超女性特征正是陈染对中国女性的内心心理、情感特征和社会需求的特意刻画。

广大读者阅读到陈染的作品之后,心灵上肯定会产生感悟,也会有所收获,这也是陈染想得到的结果。

关键词:陈染超女性意识特征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34-01女性特征、女性心理、女性诉求一直是众多作家中所推出的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写作倾向,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文坛上新出的一些作品中,逐渐出现超女性意识的特征,这些作家以铁凝、陈染、王绯等为代表,她们用女性独有的心理和写作手法,通过超越性别界限来展现中国女性独到、不为人知的一面,这种写作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引起了男性对女性的重新定位与关注,也使得广大女性展开了自我反思。

众多当代文学作品中,超女性意识这一特征在著名作家陈染的作品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1 陈染作品中超女性意识的文学渊源在文坛和文学作品中,超女性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广大女性逐渐反省、追求解放和进步、渴望自由的产物,这种觉醒意识有着深厚的文学渊源和根基。

1.1 长期以来女性社会地位不高的影响数千年以来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在男权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庸,女性主内、男性主外的社会传统基本上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民国时期,中国女性开始了追求解放的步伐,但收效甚微,解放后,女性解放的行动才真正开始。

陈染:触及人性探索的性别体系重建及黑夜式内心告白

陈染:触及人性探索的性别体系重建及黑夜式内心告白

陈染:触及人性探索的性别体系重建及黑夜式内心告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已经开始大胆的袒露原本属于禁忌的各种女性独异的生命体验,女性作家的笔触探入了自身深层的生命欲求,并以模糊化和表演化的隐藏式特征走入文本中,陈染文本中的女性是她们中的突出者。

有人认为陈染笔下的女性有同性恋倾向,我归结为是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集合式体现,两性的爱是各自不同的爱,一个内心自闭而又渴求爱的主人公必定具有很强的占有欲和尝试不同的爱的新奇感,长期生活在自己世界的她们敏感、细腻而又自虐、疯狂,他们多疑、妄想而又被现实的残忍所苦恼。

对于性与性别的关系,美国的波利8杨—艾森卓说:“性是人生而具有的,性别需要后天发展,二者之间具有连续性,却终究不是一回事。

”〈与往事干杯〉中有这样的告白:“一个人的性别身份是后天构成的,一旦形成,就会做出相应的选择。

”陈染在处理人物的性别时把“却终究不是一回事”发挥到了淋漓尽致,霍永明〈超越界说〉“过分强调女性身份容易陷入一种固定模式,而超越性别视角反而是一种…理想主义写作‟,绝大多数女作家都不愿意过分陷入性别。

”于是展现在陈染的文本中的人物性别便具有了模糊化特征。

陈染自身是矛盾的,她赋予自己的人物以强烈的女性特征,不断的揭露女性的隐私,展现女性的生理欲望,同时又明确的宣布超性别,质疑男性中心和单一的异性恋性别表述,并声明自己的身份与作品中的超性别恋爱无关,她只是想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挖掘人性复杂丰富的一些方面,并有意识到无意间流泻于文本中的人物性别身份的复杂性,她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他们掩饰得特别痛苦”,在她的《与往事干杯》中肖朦对乔琳的依赖和需要超过了对异性的需要,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在声明自己需要同性的爱的同时,又明确的宣布自己的身份“我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在《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中,黛二在需要“大树枝”等男性伙伴的同时又明确地表示自己对伊堕人的爱“我是多么需要她,需要这个女人,因为没有一个男人肯于并且有能力把我拉走”这表现出女性走出传统两性性别模式的决绝,表现出女性坚定地走出角色累赘,开始进行一种游戏式的角色表演,这些人物便以模糊化的性别特征站立于文本之中,体现出超性别意识,并且两性都有产生超性别意识的可能,这就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的性别体系,消解了两性性别差异的界线,在这种情况下,性别意识的模糊话便成为一种可能,并且这些模糊了性别特征的人物就具有了把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同时上演的可能,使人物的性别特征同时又增添了表演化特征,并在着力追寻两性恋爱的同时拥有时,对与自己性别差异较大的一方呈现出理想化的追求,对与自己性别相近的一方则既有习惯性的依赖又有排他的敌意,如《与往事干杯》中,肖蒙对男邻居(老巴的父亲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对失落的父爱的理想化追求,以弥补占据心中太久的父爱空白,而对母亲与混血外交官的恋爱表现出不满,“她只是我母亲,她不应这样”对同性的依赖有极强的占有欲。

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

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

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
王璐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陈染创作的超性别意识是对男女二元对立原则的消解.这是陈染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其创作的理念与追求,它可以使男人不再局限于男性角色,女性不再受到压抑和限制.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王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为艺术而燃烧的灵魂——从“梵高情结”看陈染的“超性别意识” [J], 高倩
2.感受陈染的"超性别意识" [J], 卜红
3.为艺术而燃烧的灵魂——从“梵高情结”看陈染的“超性别意识” [J], 高倩
4.伍尔夫与陈染的姐妹情谊:觉醒的女性意识——由“一间自己的房间”而产生的双性同体观和超性别意识 [J], 刘云秋
5.超性别写作:主动承担与文本实践——对陈染创作的一种解读 [J], 夏海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意识的另类书写——陈染小说《私人生活》解读

女性意识的另类书写——陈染小说《私人生活》解读
神 安慰 。
个 典 型 的 “ 权 ” 形 象 。 在 班 里 , T 师 常 常 孤 立 、 羞 辱 迫 , 因此 , 自然 会 寻 求 与 同 性 的 心 灵 对 话 , 寻 找 同性 的精 父 老 在 家 里 , “ ” 与 母 亲 心 灵 相 通 , 是 共 同抵 抗 父 亲 霸 我
类书写。小说 中的 “ 我” 以女性 的 目光 审视 外部世界 ,洞悉女性 自我的本质及生命意 义,在 男权社会中 , “ 我”
不甘 干被 男性 统 治 , 大胆 地 向 男性 挑 战 ,颠 覆 父性 权 威 , 当然 ,我 们 从 中也 看 到 了女 性 所 面临 的 物 质 与 精神 的 双 重 困境 ,在 这种 困境 中,孤 独 的 “ ” 只 能 向 同 性 寻找 心灵 的安 慰 。 我
统文 化 秉 持 者 的批 评 。 “ 落 ” 、 “ 廉 鲜 耻 ” 、 堕 寡 洼欲 所 言 : 人 所 犯 最 大 的罪 , 就 是 他 出生 在 世 。抛 开 道 德 的 争
望 的 化 身 ”成 为 唐 菲 的 代 名 词 ,似 乎 所 有 的 目光 都 仅 仅 集 议 ,唐 菲形 象 的 审 美 特 质 才 真 正 被 人 洞 见 , 鲜 明地 表 现 为
男性 总是充 当强 还 将 奶 奶 与 狗 逐 出 家 门 , 因 此 , “ ”讨 厌 父 亲 , 甚 至 产 和 支配者 的形象 。在传 统 的性观念 中, “ 我
生 了想 要 报 复 父 亲 的 “ 父 ”心 理 , 当父 亲 赶 走 奶 奶 时 , 弑
者 的角色 ,女性 的欲 望 的产 生多半是 由于男性 的事业 、地
“ ”就发誓 : “ 我 等我 长大 了……我 要报仇 !”于是 ,有 位 、名誉 、道德 、经济等诸 种因素 的刺激 ,她们 只是在献 ] 我 女 时 , “ ”会 用 剪 子 把 父 亲 的裤 子 剪 坏 ;有 时 , “ ”会 身 ,在 表 达 她 们 对 男 性 的 臣服 。 ” [而 “ ”却 要 改 变 “ 我 我 2 幻 想 父 亲 开 的轿 车 变 成 了 警 车 , 他 成 了 囚 犯 ,身 穿 褐 色 囚 性 成 为 他 者 ” [这 种 困 境 。作 为 男 权 社 会 中 的 一 员 ,伊 楠

反叛的陈染_个性的写作

反叛的陈染_个性的写作

31文学评论一、离开“群体”的个人化主题创作陈染把作品的内容从宏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转至个人的心灵感受,这是一种挑战,在宏大叙事为主流的80、90年代,她显得是那么地“孤注一掷”。

但她的抗争与“标新立异”是有意义的,她创作的《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作品,成为“个性化”的代表作。

同时代,池莉笔下的人物都是市镇居民中的平凡众生,普通工人、小公务员、街道家庭妇女等等,小说故事也都是围绕小百姓们的日作日息、婚恋生育、谋生养家等的俗事展开;迟子健对“乡土的热恋”,成为她的创作主题,她用“田园牧歌”式的笔法,勾画了一个带有“历史沧桑感”的“现实世界;王安忆对城市生活投入了关注的目光,特别是着眼于上海这个“色彩斑斓”的大城市。

而陈染她离开了“群体”,离开了生活,注重心灵的呼喊,内心灵魂深处的解剖,注重“个人”的写作。

她说“我只愿意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在一个很小的位置上去体会和把握只属于人类个体化的世界。

这就是个人化写作或私人写作。

”(2)陈染“个人化”的写作与其他追求个性主义作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不拘于一种小格局,不是仅凭个人情绪和阶级情绪而创作,她的小说还颇有着哲学思想内涵。

她借助黛二系列人物来表达一种离群叛道的个体独立精神,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偏失的深刻理解。

陈染的作品,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发乎了生命的感受。

她的小说是个体主义思想的一个文学文本。

她对个人独立精神的极端强调,是基于个人压抑的情感并由此引申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之偏失的洞察而发出的强烈呐喊,也是对梁启超和对五四精神的一种继承。

这就是黛二这个人物以及陈染小说的思想价值,也是陈染对世纪末文学做出的贡献。

二、 “超性别意识”的大胆体现(一)“无性别”写作是陈染“超性别意识”的一大体现。

在《超性别意识》里,陈染认为:“真正的爱超于性别之上”—爱情在“异性之间肯定会有,同性之间也可能出现”,“人类有权利按自身的心理倾向和构造来选择自己的爱情。

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这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东西!”(3)超性别意识不仅是陈染和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爱情领域里的理念与追求,也是她们所构建的理想的人格形象以及对未来社会及其文化秩序的追求和渴望。

超性别意识与文艺创作

超性别意识与文艺创作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文艺理论研究
页码: 88-88页
主题词: 超性别意识;同性爱;异性爱;人道主义;爱情;香港作家;文艺创作;约定俗成;心理倾向;
符合人性
摘要: <正>陈染在《香港作家》第49期(94年10月15日)发表《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中说: 我坚信,随着爱情越来越脱离原始的繁殖目的,也渐渐脱离经济物质上的生存依赖关系。

当爱情也象艺术一样可以纯粹不掺杂爱情本身之外的目的时,约定俗成的那种“爱情”一统天下的历史就会结束。

我不是一个追求同性爱的人,也不是一个鼓吹同性爱者,我热爱优秀的男人,也热爱优秀的女性。

我只是在这里说,人类有权按自身的心理倾向和构造来选择自己的爱情。

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这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东西。

异性爱霸权地位终将崩溃,从废墟上升起超越性别意识。

这样,异性爱与同性爱才会变得同样高贵。

第三讲超性别的性别陈染.doc

第三讲超性别的性别陈染.doc

★中国当代作家研究第三讲超性别的性别:陈染一、陈染概况1、生平情况1962年4月生于北京。

1982年7月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发表诗歌。

1985年转向小说创作。

1989年2月,由作家出版社著名的新星丛书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纸片儿》。

1992年,创作《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等大量中短篇小说。

1994年1月赴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及爱丁堡大学讲学。

1995年,完成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并引发中国文学界关于“私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的强烈争议。

香港、台湾相继出版此书,反响热烈。

1996年,《陈染文集》4卷本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7年11月,赴德国访问,交流文学。

1999年,完成《声声断断》、《不可言说》两部书稿并出版。

2001年3月,《陈染文丛系列》6卷本出版:《纸片儿》《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私人生活》《我们能否与生活和解》,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01年3月,与母亲一起出访美国。

2003年非典时期,销毁所有私人信件、日记、一些照片以及残稿,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的人。

同时开始探索小说创作的新风格,发表《梦回》、《离异的人》等小说。

2、创作分期第一阶段(1986-1994),此间发表的作品主要有《人与星空》、《孤独旅程》、《世纪病》、《定向力障碍》、《消失于野谷》、《纸片儿》、《与往事干杯》等,在这些小说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一篇文本中都有一个与女主人公相依相恋的男性,他们都是作者对理想之爱的一种正反两方面的表达。

“我”与笔挺,“我”与流浪人,“我”与山子,“我”与老奈,其中“我”与老奈、H是反面的表达。

“我”跟老奈、H之所以貌和神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我”与他们世俗的生活方式不能相容。

事实上,这些都是成长记忆的个人经验化。

第二阶段(1995-1999),此间的代表作品有《破开》、《无处告别》、《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表现知识女性的内心生活和略带病态的心理情感,表现彷徨不定的青年人的苦闷、孤独、叛逆、寻根与自救,从而,被视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严肃文学女作家中的最新代表。

论陈染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_焦垣生

论陈染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_焦垣生

陈染带着她自身的性别角色,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文学作家代表。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陈染坚持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模式,描写现代都市女性在社会中的个人的生存体验与感受。

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彰显,是她作品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是恒久的魅力所在。

一、女性视角与个人化书写陈染曾经说过:“对于女性主义,首先我是女性,我的视角理解和感受方式都是女性的,这是一种先验存在。

”①确实如作者所说,她的小说都是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去体味,去感受这个社会的。

书写女性,是陈染从创作伊始就表现出来的态度,她在作品中毫不遮蔽自己的性别身份。

从最初的《世纪病》、《定向力障碍》、《人与星空》、《消失在野谷》中的我,《纸片儿》中纸片开始,陈染笔下的主人公女性身份无庸置疑,女人作为作家笔下的最为重要的书写的对象。

即便是在她的“乱流镇”与“罗古镇”传奇中,呈现的也只是某个“古怪女人”的故事,沙漏街的悬案背后隐藏的叙事者也是一个逃离的女人。

陈染的目光对准女性,从自身的性别角度对女性执着书写,作品中表现出极为明确的性别意识。

同时,陈染对女性的书写呈现出鲜明的个人化特点,作者解释说“小说中的‘我’即是一个个人,一个存在。

”②戴锦华在为陈染的小说《私人生活》作跋时也说:“一个个人,但不是一个无性、或中性的人;一个个案,却从一个都市少女的个人体验中伸展出对无语性别群体的、及其生存体验的触摸。

”对女性个人化的描摹与反思,将陈染的女性意识表达的更加充分。

陈染的个人化创作即是描写女性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受作为作品的角度和出发点,在个人体验中表达女性生存对个体的关注和社会化思考。

在小说中,主体人物常常是美丽苍白单薄灵秀的女性,她们感受到自身孤独并试图逃离。

在陈染早期作品中,《世纪病》中的狂躁与叛逆情结,《消失在野谷》的颓废抵抗与绝望萦绕,《定向力障碍》对世俗的鄙弃与生活真谛的思考,《角色累赘》中对世故的极端反叛。

论陈染小说人物的心理困境

论陈染小说人物的心理困境

志,将自己的腿取名“是小姐”代表肢体, 同时又无法摆脱深埋骨中的古典性的沉
在“不”与“是”成长的“我”注定要为自己 思冥想,她向着彼岸的圣界和此岸的感
制造很多问题,因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 性,同时迈出她分裂的双腿。”"这样一个
思想“很热闹”。而一旦“我”的理想与现 矛盾重重的成年女子,清醒地面对着自
实发生冲突,这种“热闹”就会 变 成 自 我 己残缺,冷静地自我分析着,痛彻地进行
里 的 这 一 场 景 在 不 同 的 小 说 中 重 现 , 肌肤之亲,在精神上她向往一种纯粹的
“我”欣赏着我,与自我对话,自我的镜像 古典情怀,一种“尼姑庵情 结 ”,!而 当 内
是“我”依恋和倾诉的的对象,同 时 也 在 在的欲望降临,她又显现出现代女性对
审视着自己,对自我进行解剖,在独自沉 于性爱的开放与随意,如《无 处 告 别 》里
三、何处是岸
性别的复苏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陈 染小说中女性的共通之处,也是造成她 们生存困境的首要原因。从异性到同性, 她们不断地“寻找与 逃 离 ”,竭 力 反 抗 传 统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规范,进行 着精神的追逐与流浪,从而也将自己置 于极为苦痛的境地。
在陈染的小说文本里,幸福与快乐 与主人公是绝缘的,由于过去的偏执压 抑,沉溺于个人冥想,且长期为 紧 张 、焦 虑 、忧 郁 等 负 面 情 绪 所 困 扰 ,她 们 的 心 理 常呈现出病态的表征。《另一只耳朵的敲 击 声 》 中 黛 二 虚 无 绝 望 ,“ 死 亡 经 常 缠 绕 在我的颈间,成为我精神脱离肉体独立 成 活 的 氧 气 。 ”《 私 人 生 活 》 中 母 亲 去 世 后,倪拗拗成为一无牵挂的“零女士”,她 继绝与外界的一切交往,患上不可救药 的幽闭症,以至于只有躺在浴缸里才感 到 安 全 。《 无 处 告 别 》里 黛 二 甚 至 为 自 己 设 想 了 死 亡 的 场 景 ,“把 自 己 安 祥 地 吊 在

感受陈染的“超性别意识”

感受陈染的“超性别意识”
中图分类号 : 0 . I 6 以“ 私人 化 写 作 ” 的实践 里 , 一直 在 倡 导“ 性 别 意 识 ” 即 超 越 单 纯 的性 别 视 角 来 观 超 一 察 世界 , 认识 生活 。在 陈 染 看 来 ,超 性 别 也 不 是无 “


块呆掉的瓦片” 。陈 染 和 她 笔 下 的 人 物 对 纯 粹
作者简介 : 红 (9 0一) 女 , 卜 17 , 回族 , 青海循化人 , 青海广播 电视 大
: 要从事 比较 文学与外 国文学方 面的研究 。
5 ・ 5

维普资讯
青海师专学报 ( 教育科学)
意味着现实的伤害, 更是深刻的心灵的绝望。小说
《 出》 以论 战 式 的 文 字 和 宣 言 的姿 态 表 露 了 女 破 则
性 意识 的觉 醒 , 让 梦 中老 妇人 预 言般 的宣 称 : 你 并 “
自我 , 回内心。尼姑庵 、 逃 牢笼成为 自我心境的一个 象征 , 不再 是 抑郁 、 独 , 孤 而是快 乐 自由与超 凡脱 俗 。 《 无处 告别 》 中的黛 二 在尼 姑 庵 开 始 了 少 女 的成 长 ;
性别意识” 。这种爱“ 从某 一侧 面来说 , 它是我创作 体的动力 、 是我生命的帝王 、 是我活下去的一部分理 由” 。对这种高贵而致命 的爱情 的追求 , 陈染写 是 作最 动 情最 贴 切 的表 白, 管 她 总是 试 图 避 免 “ 尽 爱 情” 这一字眼 , 但无可否认 , 超乎性别、 身心一体、 灵
2o 0 6年 第 4
N0 . 0 6 4 2 o
文 章 编 号 :0 7—17 2 0 )4—0 5— 3 10 1 (0 6 0 5 0
感受陈染 的“ 超性 别意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摘要:超性别意识写作,是指作家超越单一的性别立场,站在“人”的立场上写作,关注“人”的普遍问题,表达“人”的共同情感。

超性别意识是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大潮流。

作为九十年代女性作家代表的陈染,在创作上显现的独特风格,是文学界的一大风景。

陈染首先提出超性别意识这个概念,那她作品中是否真正实现了超性别意识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独树自己的意识观念。

分析陈染笔下的超性别意识,有助于准确理解超性别意识这一概念,实现它的未来意义。

关键字:陈染超性别意识双向视觉双性同体双性和谐Abstract: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writing, refers to the writer, beyond a single gender position, sta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person" of writing, focus on the general problems of "human" express "person" mutual feelings. Super gender awareness is a big tide female literary creation in the ninety 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female writers in the ninety s, Chenran vividly recounts modern people's perplexities, appeared on the creation of the unique style, is a great landscape in the literary world. Chenran's first super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concept is put forward that whether she works really realize the gender? The study of this problem, can help us to analyze female writers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dopt what kind of way to the tree concept of their own. Chenran's analysis of the author's gender consciousness, help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concept, realize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future.Keywords:chenran gender consciousness two-way visual bisexual consubstantiality harmony between 前言:超性别意识一词最早出现在陈染的《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中。

陈染这个一向被冠于“私人化”写作的作家一直提倡超性别意识的创作方式。

超性别意识这个概念提出前后,在相关理论的见解上,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

陈染这个女性作家,在理解和贯彻这个概念时所呈现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女性作家试图超越单一的性别立场,站在女性立场又希望超越这一立场所做的努力。

但在贯彻超性别意识过程中,陈染还是不自觉的以一个女性的细微感觉来写作,全然用写“我”来写“人”,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否是超性别意识的体现我有不同的看法。

一、超性别意识的概念“超性别意识”这一新词虽是由陈染首先提出,但这一新词的概念却早就有人做过论述。

其他女作家和评论家曾在不同角度表达过类似观点。

铁凝在谈及她的长篇小说《玫瑰门》时曾说:“我本人在面对女性题材时,一直力求摆脱纯粹的女性的目光。

我渴望获得一种双向视觉或者叫做‘第三性’视角,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当你落笔女性,只有跳出性别赋予的天然的自赏心态,女性的本相和光彩才会更加可靠。

”铁凝在这里提出的“双向视觉”“第三性视角”和陈染所提出的超性别意识有着共同之处,但铁凝在这里仅仅只是强调了在写作或赏析文本时所采用的价值取向。

她强调了要跳出纯粹的女性目光的束缚,她不愿站在狭隘的女性立场上,而是以超越性别意识、淡化或隐蔽女性意识,以与男人同样的胸怀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和文学,真正与男性作家站在同一个高度上对话,形成自己的话语权。

她的这种超越在我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所以我是站在这个前提下去理解超性别意识的。

王宁在《“私人化”写作的超性别意识》中,以陈染、林白等作家的私人化写作来理解超性别意识。

他在论文中写道:“‘私人化’写作是超性别的,它以‘性别’为基础实现了性别之后的独特的人性关怀。

”徐坤也曾说”女人写作,其实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这是很苦的。

我之所以采取一种超性别的叙述视角,也是这方面的考虑。

”笔者认为,王宁和徐坤所理解的超性别都是是站在一个女性立场上,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徐坤将女性置身于一个与男性不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她理解的超性别意识或许也仅仅只是女性创作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寻找立足点的一种手段。

而王宁将“私人化”写作方式归为超性别意识创作的一种表达,在笔者看来也是有失偏颇的,他分裂了个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也割裂了“女性”与“人”的关系。

我这里的“人”并非仅仅指“男性”而是普遍意义的“人”。

后来,陈骏涛对超性别意识这一概念做了较为明晰的界定:超性别意识是以性别意识为前提的,是性别意识的一种提升,一种升华,并不以抛弃性别意识为代价。

由陈骏涛对超性别意识的界定中,我们知道,要超越性别首先要明确性别意识,笔者认为这里的性别意识应该既指男性性别意识,又指女性性别意识,明确这一概念之后才能理解,真正的超性别意识并非仅仅指超越某种性别,而是置身“人”的高度,在这个基础上超越后所达到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超性别。

陈染在《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中表达了她对超性别意识的三个角度的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情爱方面,她指出“我的想法是,真正的爱超于性别之上”,这里讲的实际就是一种同性爱,在其作品中体现的是描写同性之间特殊的情谊。

第二个角度是指“一个作家只有把男性和女性两股力量融洽地在精神上结合在一起,才能毫无隔膜地把情感与思想传达得炉火纯青地完整”的这种把两性融合起来的写作姿态。

第三个角度是指“一个具有伟大人格力量的人,往往首先是脱离了性别来看待他人的本质”的这种超越性别的欣赏人的方式。

陈染在这篇论文中所表述的对超性别意识的理解是较为完整的,我们从她的表达中可以看出她所理解的超性别意识其实是对伍尔夫“双性同体”这一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在在写作姿态上,陈染的“超性别意识”和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是一致的,都认为在一个作者的的身上得具备男性和女性的气质。

但陈染在情爱观上,利用超性别意识来证明同性恋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她对这一概念赋予的新内涵。

但从她的理解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她在情爱的理解还是站在女性立场上,但也可以看到她在欣赏人的方式和写作姿态上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的超越。

笔者所理解的超性别意识与陈染所理解的超性别意识存在着差异,同时陈染作品中对超性别意识的体现与她在《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中所理解的也呈现出复杂性。

二、陈染作品中的超性别意识正如陈染自己所说的“我努力在作品中贯穿超性别意识”,在作品中贯穿超性别意识并非那般简单。

在谈及陈染超性别意识在其作品中的表现,不得不说到她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零”。

陈染自己说:“‘零’就是没有,没有束缚,也没有对抗,这里的‘没有对抗’并不是真的不对抗,而是一种用否定存在的的姿势,来捍卫自己。

实际上这是最为彻底的对抗。

就如同人们可以说服一个与你争论的人,但无法说服一个对你沉默不语、甚至对你面带微笑的人一样,她已经不屑与你争论或对抗了,她太清楚自己坚守的是什么。

她自己是零,零是自由状态。

同时‘零’还具有很大的拒绝性,所有的价值体系都不肯接受。

”[1]“零”的这个状态其实就是陈染自己的状态。

她有自己的另一套价值体系,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自己依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去写作,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意识便是她自己概念中的超性别意识。

若陈染能够真正意义上处于“零”的状态,她作品中所体现的超性别意识就不会如此复杂了,但她的作品里“零”的状态也是处于游离状态,并非一直贯穿其中。

因此,陈染作品中所体现的超性别意识与她在《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所理解的超性别意识存在着同一性和矛盾性。

(一)同一性在超性别意识控制下会有什么样的情爱观?我觉得应该是不同于世俗观念里的普通的情爱观。

陈染作品中所体现的情爱观确实与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理解的情爱有所不同,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

在她的《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一文所阐释的理论性的情爱观念和她作品中所表现的情爱观念有[1]荒林.《文本内外——陈染访谈》[M].《花朵的勇气——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女性主义批评》[C].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213页.着一致性,她在作品中通过主人公的情感体验,展示了她的情感倾向。

具体表现如下:1.爱情在笔者看来,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只是不同于世人通俗的爱情观,并非仅仅只是异性恋。

她作品中不经意流露的同性恋倾向是她所理解的爱情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她在超性别意识控制下所表述的爱情观有异性恋也有同性恋。

虽然在她作品中同时存在着这两种爱情,但作者更侧重描写同性之间的恋情。

陈染自己在《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中所写的:我的小说中写过不少爱情——异性恋。

但我小说中的爱情,大多是不完美的,痛苦,人格分裂的,甚至卑劣绝望的。

[2]陈染作品中的异性恋似乎确实如此。

她在《私人生活》中描写倪拗抝与T老师之间的关系,或许算不上是真正的异性恋,而是一个已经发育完全的女性受到成熟男性“性”的诱惑而结下的莫名其妙的关系。

但作者描写倪拗抝与尹楠之间的是真实的异性恋,但这种恋情是痛苦的,是绝望的。

从她对待同性的态度中我们又能感受到另一种感觉。

她对同性有着与男性无法达到的亲密,这是她同性恋的一种表达。

在她的早期作品《空心人的诞生》中便讲述了一个试图逃离男人暴力与蹂躏的女人与另一个女人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感情故事。

同时在《私人生活》中,倪拗拗对T老师的厌恶与对禾寡妇依赖所形成的对比,也可以看出陈染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爱倾向于同性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