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它的结构由光源、物镜、目镜、准直镜、台架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光源:光学显微镜一般使用白炽灯或者LED灯作为光源,通过透明物体上方的准直镜照射样品,使其被照亮。

2. 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样品下方,负责放大样品的图像。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其放大倍数一般在4倍至100倍之间。

3. 目镜: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物镜的上方。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成像后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观察样品。

4. 准直镜:准直镜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它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使其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提高样品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5. 台架:台架是光学显微镜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6.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是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机构通常包括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部分,用于快速和精细调节焦距。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开启光源:首先需要打开光源开关,确保光源正常工作。

2. 调节准直镜:通过调节准直镜,使光线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然后使用调焦机构将物镜和目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通过调节样品台的位置使其与物镜对齐。

5.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根据需要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记录和分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或其他设备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光学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洁: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该及时清理物镜、目镜和样品台等部件上的污渍和油渍,可以用纯净的棉纱蘸取少量酒精或者特定的清洁剂进行擦拭。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光学元件。

2. 防止霉菌:光学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2、物镜转换器: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

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

4、粗/细准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或下端。

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

而细准焦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观察,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

5、载物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

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

在载物台上通常装有标本移动器(也称标本推进器),移动器上安装的弹簧夹可用于固定玻片标本,另外,转动与移动器相连的两个螺旋可使玻片标本前后左右地移动,这样寻找物像时较为方便。

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

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

(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

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目镜—--—长的放大倍数小
镜头
1、光学结构物镜---—长的放大倍数大
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物像清晰度。

2、机械结构转换器————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
二、光学显微镜的成像:
1、倒立的虚像。

2、放大倍数实质是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3、放大倍数的计算: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三、光学显微镜的一般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①转到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选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的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应该在侧面看物镜与玻片,避免相撞)。

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的观察:
①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②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有何变化?视野的亮度、大小有何变化?观察到的细胞体积、细胞数目有何变化?
③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污点,则污点的位置可能在什么部件上?如何来判断污点所在的位置?。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可以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从而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

下面详细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放大部分,位于镜筒的底部。

它负责将样品放大并聚焦到镜筒内,通常有高倍和低倍两种物镜,也可以配备油浸物镜。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位于镜筒顶部、与眼睛接触的部分,用于放大物镜所放大的影像。

通常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例如10倍、15倍等。

3. 镜筒(Body Tube):镜筒是连接到物镜和目镜的管状结构,用于支撑物镜和目镜,并使其保持正确的位置。

4. 支架(Stage):支架是显微镜上的平台,在上面放置要观察的样本。

可以调整高度和位置以获得合适的观察角度。

5. 焦距调节器(Coarse and Fine Adjustment):焦距调节器是控制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粗调节器用于初步调节焦距,而细调节器则用于微调焦点。

6. 光源(Light Source):光源是显微镜中提供照明的设备。

通常使用白炽灯或LED灯来提供适当的光线。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1.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插入适当电源线供电。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正常工作。

2.打开颈部旋钮,将物镜拉近物品样本。

可以使用物镜刻度来粗略确定焦点。

3.使用粗调节器,将物镜与样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逐渐向上或向下旋转粗调节器,直到在目镜中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图像。

4.使用细调节器进行微调,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注意避免过度调节,以免物镜与样本接触。

5.如果需要改变放大倍数,可以选择不同的目镜或物镜。

注意,在更换物镜时,需要重新调整焦点。

6.可以通过调整样品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来观察不同部分。

使用样品夹或移动平台来固定样本,以确保其稳定的观察。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
1. 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支架系统和照明系统三部分组成。

2.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和透镜系统,物镜用于放大被观察样品的图像,目镜用于观察物镜放大后的图像,透镜系统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3. 支架系统包括镜臂、梁柱和底座,用于支撑和调节光学系统的位置和方向。

4. 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孔径调节系统,光源提供光线照明样品,孔径调节系统用于调节照明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将被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

2. 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使物镜能够清晰地放大样品的图像。

3. 通过旋转镜臂和调节梁柱的高度,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便观察不同部分的样品。

4. 通过调节照明系统,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以获得适当的照明条件。

5. 通过调整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6. 使用目镜观察样品,并通过调节焦距或物镜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7. 如果需要增大放大倍数,可以更换具有更高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

8.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微调旋钮来微调焦点,使得图像更加清晰。

9.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样品和显微镜的干净,避免表面光线反射或污染影响观察效果。

10. 使用显微镜后,及时关闭照明系统,将物镜调至低倍率位置,做好清洁和保
养工作,以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1.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分之一,它负责实际放大和对被观察物体的成像。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其焦距决定了物镜的放大倍数。

2.目镜: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用于放大物镜形成的物体图像。

通常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3.光源:光源提供光线,使其通过被观察物体并进入显微镜系统。

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激光等。

4.准直镜:准直镜是用来调整光源入射光线方向的装置,确保光线垂直且均匀地通过被观察物体。

5.反光镜:反光镜位于物镜与目镜之间,主要用于反射由物镜形成的物体图像。

反光镜通常倾斜45度,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物体图像。

6.调焦机构:调焦机构可实现对样品与物镜的间距调整,从而在不同位置获得清晰的图像。

7.台座:台座是显微镜系统的支撑结构,可以调整显微镜的角度和位置,以便观察者能够舒适地使用显微镜。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准备样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预处理。

2.打开光源: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光源,并打开它们。

确保光源完全照亮样品。

3.调节光源:使用准直镜调节光源入射角度和强度,确保光线均匀且垂直地照射样品。

4.调节物镜:将物镜转到最低放大倍数,然后将样品放在台座上。

在显微镜的底部,找到旋钮或手柄以调整物镜的焦距。

缓慢旋转手柄,逐渐调整焦距,使样品变得清晰。

5.调节目镜:观察到清晰图像后,可以通过调节目镜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目镜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调节环,通过旋转调整目镜放大倍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放大倍数可能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6.观察样品: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来观察样品的不同部分和特征。

同时,观察者还可以使用调焦机构来调整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记录和分析:使用目视方法或将显微镜连接到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记录所观察样品的图像和视频。

根据需求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一、结构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之一,负责放大和聚焦样品图像。

常见的物镜有4x、10x、40x和100x等。

物镜一般采用多片式设计,使得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物镜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

物镜一般安装在显微镜的转盘上,可以通过旋转转盘来更换不同的物镜。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显微镜的另一个主要部件,用于放大物镜成像后的图像,使得人眼可以观察到放大后的样品结构。

常见的目镜有10x、15x、20x等。

目镜一般安装在显微镜的眼镜筒上,通过调节目镜焦距,可以使得观察者的眼睛与目镜成像平面对齐。

3. 光源(Light source):光源提供光线用于照明样品。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日光灯和LED等。

光源一般安装在显微镜的镜背上,通过控制光源的亮度和方向,可以调节样品的照明条件。

4. 镜背(Illuminator):镜背是光学显微镜内部的一个小灯,负责照亮样品。

它在显微镜的光源和物镜之间,通常由凹面镜或反射镜构成。

镜背可以通过距离样品的远近调节样品接收到的光线和背景的明暗程度。

5. 调焦机构(Focusing mechanism):调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常见的调焦方式有粗调和细调。

粗调一般通过调节显微镜架上的液压杠杆或滑块来实现,而细调一般通过调节显微镜架上的螺旋钮来实现。

6. 舞台(Stage):舞台是样品放置的平台,通常由金属或玻璃制成。

舞台可以通过两个方向的移动,使得样品可以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移动。

舞台上通常配有样品夹持器,可以固定样品并调整其位置。

二、使用方法1.确保显微镜和样品的整体清洁。

检查物镜和目镜是否有灰尘或污垢,并使用清洁纸或镜片清洗剂进行清理。

同时,确保样品清洁,避免阻碍观察。

2.调节光源亮度。

根据样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亮度。

切忌过亮或过暗,以免影响清晰度。

3.放置样品。

将样品放置在舞台上,并使用夹持器固定样品。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目的要求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其性能.2、掌握低倍镜及高倍镜的使用方法.3、初步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4、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维护方法.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scope是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它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是研究人体及其他生物机体组织和细胞结构强有力的工具.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光线照明使微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仪器.目前使用的光镜种类繁多,外形和结构差别较大,有些类型的光镜有其特殊的用途,如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但其基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一台普通光镜主要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构成,而光学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源、反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镜等部件.光镜是如何使微小物体放大的呢物镜和目镜的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被检标本是放在物镜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的,上方形成一倒立的放大实相,该实相正好位于目镜的下焦点焦平面之内,目镜进一步将它放大成一个虚像,通过调焦可使虚像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直立的实像.显微镜中被放大的倒立虚像与视网膜上直立的实像是相吻合的,该虚像看起来好像在离眼睛25cm处.分辨力是光镜的主要性能指示.所谓分辨力resolvingpower也称为辨率或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即分辨出标本上相互接近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据测定,人眼的分辨力约为100μm.显微镜的分辨力由物镜的分辨力决定,物镜的分辨力就是显微镜的分辨力,而目镜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无关.光镜的分辨力RR值越小,分辨率越高可以下式计算:这里n为聚光镜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为标本对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sin的最大值为1;为照明光源的波长白光约为0.5m.放大率或放大倍数是光镜性能的另一重要参数,一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或双筒式两类.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而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的.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度角,在其镜筒中装有能使光线折转45度的棱镜.2、物镜转换器:又称物镜转换盘.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可以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自由旋转.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物镜转换盘可使不同的物镜到达工作位置即与光路合轴.使用时注意凭手感使所需物镜准确到位.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度,否则显微镜则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倒.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4、调焦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螺旋大螺旋和细调螺旋小螺旋两种.粗调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而细调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和油镜的聚焦或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有些类型的光镜,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重合在一起,安装在镜柱的两侧.左右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窄环,称为粗调松紧调节轮,其功能是调节粗调螺旋的松紧度向外转偏松,向内转偏紧.另外,在左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粗调限位环凸柄,当用粗调螺旋调准焦距后向上推紧该柄,可使粗调螺旋限位,此时镜台不能继续上升但细调旋仍可调节.5、载物台:也称镜台,是位于物镜转换器下方的方形平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有的显微镜在镜座内装有照明光源等构造.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每个目镜一般由两个透镜组成,在上下两透镜即接目透镜和会聚透镜之间安装有能决定视野大小的金属光阑——视场光阑,此光阑的位置即是物镜所放大实像的位置,故可将一小段头发粘附在光阑上作为指针,用以指示视野中的某一部分供他人观察.另外,还可在光阑的上面安装目镜测微尺.每台显微镜通常配置2~3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每台光镜一般有3~4之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每个物镜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是显微镜最主要的光学部件,决定着光镜分辨力的高低.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一般将8×或10×的物镜称为低倍镜而将5×以下的叫做放大镜;将40×或45×的称为高倍镜;将90×或100×的称为油镜这种镜头在使用时需浸在镜油中.在每个物镜上通常都刻有能反映其主要性能的参数,主要有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如10/0.25、40/0.65和100/1.25,该物镜所要求的镜筒长度和标本上的盖玻片厚度160/0.17,单位mm等,另外,在油镜上还常标有“油”或“Oil”的字样.油镜在使用时需要用香柏油或石蜡油作为介质,这是因为油镜的透镜和镜孔较小,而光线要通过载玻片和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玻璃与空气的折光率不同,使部分光线产生折射而损失掉,导致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而使视野暗淡,物像不清.在玻片标本和油镜之间填充折射率与玻璃近似的香柏油或石蜡油时玻璃、香柏油和石蜡油的折射率分别为1.52、1.51、1.46,空气为1,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增加视野亮度,提高分辨率.物镜分辨力的大小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numerialaperture,N.A.,N.A.又称为镜口率,其数值越大,则表示分辨力越高.图1-3物镜的性能参数及工作距离C线为盖玻片的的上表面,1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7.63mm;4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198mm;10/0.25、40/0.65、100/1.25表示镜头的放大倍数和数字孔径.160/0.17表示显微镜的机械镜筒长度标本至目镜的距离和盖玻片的厚度.即镜筒长度为160mm,盖玻片厚度为0.17mm.不同的物镜有不同的工作距离.所谓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焦距调好、物像清晰时,物镜最下端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当低倍镜被调节到工作距离后,可直接转换高倍镜或油镜,只需要用细调螺旋稍加调节焦距便可见到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同高调焦.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也可从外形上加以区别,一般来说,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低倍镜最短,油镜最长,而高倍镜的长度介于两者之间.3、聚光器:位于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下方,由聚光镜和光圈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聚光镜由2~3个透镜组合而成,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将光线汇集成束.在聚光器的左下方有一调节螺旋可使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光线的强弱,升高聚光器可使光线增强,反之则光线变弱.光圈也称为彩虹阑或孔径光阑,位于聚光器的下端,是一种能控制进入聚光器的光束大小的可变光阑.它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合排列而成,其外侧有一小柄,可使光圈的孔径开大或缩小,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在光圈的下方常装有滤光片框,可放置不同颜色的滤光片.4、反光镜:位于聚光镜的下方,可向各方向转动,能将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中.反光镜有两个面,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适于较弱光和散射光下使用,光线较强时则选用平面镜现在有些新型的光学显微镜都有自带光源,而没有反光镜;有的二者都配置.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准备将显微镜小心地从镜箱中取出移动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实验台的偏左侧,以镜座的后端离实验台边缘约6~10cm为宜.首先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和正常.如果是镜筒直立式光镜,可使镜筒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不应超过45度以方便观察观察临时装片时禁止倾斜镜臂.二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对光:打开实验台上的工作灯如果是自带光源显微镜,这时应该打开显微镜上的电源开关,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略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调节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即对准通光孔,当镜头完全到位时,可听到轻微的扣碰声.打开光圈并使聚光器上升到适当位置以聚光镜上端透镜平面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为宜.然后用左眼向着目镜内观察注意两眼应同时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自带光源显微镜,调节亮度旋钮,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中.2、放置玻片标本:将玻片标本放置到载物台上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弹簧夹固定好注意:使有盖玻片或有标本的一面朝上,然后转动标本移动器的螺旋,使需要观察的标本部位对准通光孔的中央.3、调节焦距:用眼睛从侧面注视低倍镜,同时用粗调螺旋使镜头下降或载物台上升,直至低倍镜头距玻片标本的距离小于0.6cm注意操作时必须从侧面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以避免镜头碰破玻片.然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用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再转动细调螺旋,使视野中的物像最清晰.如果需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甚至不在视野内,可用标本移动器前后、左右移动标本的位置,使物像进入视野并移至中央.在调焦时如果镜头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已超过了1cm还未见到物像时,应严格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三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前,应先用低倍镜寻找到需观察的物像,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同时调准焦距,使被观察的物像最清晰.2、转动物镜转换器,直接使高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对准通光孔,此时,视野中一般可见到不太清晰的物像,只需调节细调焦螺旋,一般都可使物像清晰.请注意:1在从低倍镜准焦的状态下直接转换到高倍镜时,有时会发生高倍物镜碰擦玻片而不能转换到位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高倍镜、低倍镜不配套,即不是同一型号的显微镜上的镜头,此时不能硬转,应检查玻片是否放反、低倍镜的焦距是否调好以及物镜是否松动等情况后重新操作.如果调整后仍不能转换,则应将镜筒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后再转换,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使高倍镜贴近盖玻片,再一边观察目镜视野,一边用粗调螺旋使镜头极其缓慢地上升或载物台下降,看到物像后再用细调螺旋准焦.2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许多显微镜的低倍镜视野中心与高倍镜的视野中心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光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在从低倍镜转换高倍镜观察标本时常会给观察者迅速寻找标本造成一定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帮助观察者在高倍镜下能较快找到所需放大部分的物像,可事先利用羊毛交叉装片标本来测定所用光镜的偏心情况,并绘图记录制成偏心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用在高倍镜下找到羊毛交叉点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②换低倍镜观察羊毛交叉点是否还位于视野中央,如果偏离视野中央,其所在的位置就是偏心位置;③将前面两个步骤反复操作几次,以找出准确的偏心位置,并绘出偏心图.当光镜的偏心点找出之后,在使用该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标本时,事先可在低倍镜下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至偏心位置处,再转换高倍镜观察时,所需的观察目标就正好在视野中央.四油镜的使用方法1、用高倍镜找到所需观察的标本物像,并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2、将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将光圈开至最大因油镜所需光线较强.3、转动物镜转换盘,移开高倍镜,往玻片标本上需观察的部位载玻片的正面,相当于通光孔的位置滴一滴香柏油折光率1.51或石蜡油折光率1.47作为介质,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使油镜转至工作状态.此时油镜的下端镜面一般应正好浸在油滴中.4、左眼注视目镜中,同时小心而缓慢地转动细调螺旋注意:这时只能使用微调节螺旋,千万不要使用粗调节螺旋使镜头微微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操作时不要反方向转动细调节螺旋,以免镜头下降压碎标本或损坏镜头.5、油镜使用完后,必须及时将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操作时先将油镜升高1cm,并将其转离通光孔,先用干擦镜纸揩擦一次,把大部分的油去掉,再用沾有少许清洁剂或二甲苯的擦镜纸擦一次,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揩擦一次.至于玻片标本上的油,如果是有盖玻片的永久制片,可直接用上述方法擦干净;如果是无盖玻片的标本,则盖玻片上的油可用拉纸法揩擦,即先把一小张擦镜纸盖在油滴上,再往纸上滴几滴清洁剂或二甲苯.趁湿将纸往外拉,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干净.三、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1、取用显微镜时,应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不要用单手提拿,以避免目镜或其它零部件滑落.2、在使用镜简直立式显微镜时,镜筒倾斜的角度不能超过450,以免重心后移使显微镜倾倒.在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装片时,不要使用倾斜关节,以避免由于载物台的倾斜而使液体流到显微镜上.3、不可随意拆卸显微镜上的零部件,以免发生丢失损坏或使灰尘落入镜内.4、显微镜的光学部件不可用纱布、手帕、普通纸张或手指揩擦,以免磨损镜面,需要时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机械部分可用纱布等擦拭.5、在任何时候,特别是使用高倍镜或油镜时,都不要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以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损坏镜头或玻片标本.6、显微镜使用完后应及时复原.先升高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玻片标本,使物镜转离通光孔.如镜筒、载物台是倾斜的,应恢复直立或水平状态.然后下降镜或上升载物台,使物镜与载物台相接近.垂直反光镜,下降聚光器,关小光圈,最后放回镜箱中锁好.7、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双手并用左手操纵调焦螺旋,右手操纵标本移动器的习惯,必要时应一边观察一边计数或绘图记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中放置眼睛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镜筒”。

目镜一般由两到三个透镜组成,通过调节目镜镜筒的高度和焦距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

1.2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放置在物体附近的部分,由多个透镜组成。

物镜的放大倍数通常比目镜大,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和40倍等。

物镜与目镜的组合可以得到显微镜的最终放大倍数。

1.3 台架台架是显微镜的支撑部分,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

台架上通常还有一些调节装置,如粗调和细调,用于控制镜筒的高度和焦距。

1.4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用于照明样本的部分,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和荧光灯。

光源一般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并通过透镜系统使样本获得足够的光线。

1.5 装片夹装片夹是用于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上的部分,一般由两个夹具组成。

装片夹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夹具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样本。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需要以下步骤:2.1 调整目镜先调整目镜,使其合适的高度和焦距,以便观察样本时能够清晰看到图像。

通常,目镜需要调整至与眼睛的距离约为10厘米,然后通过转动目镜调节螺旋使视场对准。

2.2 装置样本用装片夹将样本夹在显微镜的台架上,并通过调节旋钮使样本与物镜的透镜靠近。

确保样本在装片夹中夹紧,避免移动时样本掉落或晃动。

2.3 确定放大倍数通过转动物镜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和40倍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数。

2.4 调整焦距用粗调装置将镜筒与物镜的透镜靠近,然后使用细调装置使图像变得清晰。

逐渐转动细调装置直到获得最清晰的图像,并确保图像仍然在视场范围内。

2.5 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并根据需要记录下所见的图像或数据。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焦距来改变放大倍数和焦点位置,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2.6 清洁和保养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清洁物镜、目镜和装片夹上的任何污渍。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是一种通过光学方式来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药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光源、凸透镜、物镜、目镜、载物台等组成部分。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光源和透镜的位置,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的距离和焦距,可以观察到样品的细微结构和细胞组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光源:光源是光学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件,它用来提供光线,使样品被照亮。

常见的光源有白光源以及透射式或反射式的激光器光源。

2.凸透镜:凸透镜通常用于聚焦和放大光线。

它位于光源和样品之间,可以调整光线的聚焦度。

3.物镜:物镜是位于样品下方的镜头,它是放大样品的主要部分。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合而成,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焦距。

常用的物镜有4X、10X、40X、100X等。

4.目镜:目镜是位于物镜上方的镜头,用于放大和观察样品。

目镜通常有10X或者15X的放大倍数。

5.载物台:载物台是用来放置待观察的样品的平台。

它通常是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可以通过调节螺旋装置来调整样品的位置。

6.焦距调节装置:焦距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样品。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步骤如下:1.打开光源,调整适当的亮度,使样品得到充分的照明。

2.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固定好位置。

3.通过调节载物台的高度,使样品与物镜保持适当的距离,准备观察。

4.眼睛对准目镜,通过调节焦距和目镜的调焦装置,使样品清晰地显示在目镜中。

5.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倍率,可以通过旋转物镜转盘来切换不同的物镜。

注意,在切换物镜时需要调整焦距。

6.观察到感兴趣的结构后,可以通过移动载物台或者调节显微镜的焦距,来寻找更小的细节。

7.观察结束后,关闭光源,并将样品从载物台上移开。

1.在观察之前,确保透镜表面干净。

显微镜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印有“e” 字旳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使要观察旳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 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 __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 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用____左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 转动____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那么污物在D (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旳前方, 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 以便观察和预防掉落。安放目镜。
归纳显微镜旳使用措施和正确旳操作环节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沿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 好目镜
请你指出使用显微镜操作中不规范旳地方。
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旳一组为(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3.在载玻片上写下一种小小旳字母“d”,用显微镜观
察时,会看到放大旳图像形状是D( )
A. b
B. d
C. q
D. p
4.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整光亮程度,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旳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步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旳物
像愈加清楚
四、收镜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洁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旳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源系统:光源系统是为了将光源产生的光线引导到样品上,并提供足够的亮度,使样品上的细小结构清晰可见。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氙气灯、LED灯等。

在光源系统中还有反光镜(凹面镜),反光镜用于反射光源产生的光线。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主要由物镜和目镜构成。

物镜是用来形成物体的放大影像的光学元件,通常有多种倍率可供选择。

目镜是用来接收形成的物体放大影像进行观察的光学元件。

物镜和目镜之间通过内管相互连接,形成光路系统。

调焦系统:调焦系统是用来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便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常见的调焦系统有粗调焦和细调焦。

粗调焦用于快速调节焦距,而细调焦用于微调焦距。

在调焦系统中,还常常有一个旋转的镜筒,用来装配和固定物镜和目镜,也可以根据需要旋转以换取不同的物镜。

图像形成和观察系统:图像形成和观察系统主要由目镜和眼睛组成。

物体放大后的图像通过目镜传送到眼睛进行观察。

通常显微镜上有两个目镜,可以使用双目观察,提高观察舒适度。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支撑光源系统、光学系统和调焦系统。

支撑结构通常由底座、支柱、臂和台面等组成,保证整个显微镜的稳定性。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将显微镜稳固地放在台面上,将光源系统调整到合适的亮度。

检查物镜和目镜是否清洁,如果有污迹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布小心地将其擦拭干净。

2.样品准备:准备好待观察的样品,确保样品干燥、清洁,可以使用盖玻片或载玻片将样品封装起来。

3.调焦:先使用粗调焦将物镜与样品保持适当的距离,然后通过旋转调焦手柄使物镜逐渐靠近样品,直到样品变得清晰可见。

接下来使用细调焦进行微调,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观察:通过目镜或双目镜仔细观察样品,可以使用移动台面或显微镜的移动装置调整样品的位置,使观察到的部分处于视野的中央位置。

5.重点调焦:如果需要观察样品的不同部分,可以使用旋转镜筒换取不同倍率的物镜,并重新调焦。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05
操作显微镜需要按照取样、放置样本、调节焦距、观察等 步骤进行。
06
首先需要从样本中取一小块放在载物台上,然后通过调节 调焦旋钮,使样本清晰地呈现在目镜中,以便进行观察。
结果分析
分析1: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质量和规格。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够区分两个靠近的点的能力,而放大倍数是指物像尺寸与实物尺寸之 比。物镜和目镜的数值孔径决定了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和放 大倍数越高。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对 于正确使用和保养显微镜非常重 要,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学显微 镜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改进和 完善,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可
能性。
0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组成
物镜
连接显微镜和被观察物体的透 镜,能够将物体放大并聚焦在 焦平面上。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 使用方法
目录
• 引言 •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实验目的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 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观察不同样本,熟悉 显微镜在生物学、医 学等领域的应用。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的 使用方法。
实验背景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医学、农 业等领域中常用的实验工具,能 够观察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
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和操作,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显微镜的重要性和作用,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也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对照实物并结合以下说明认识光学显微镜的各部结构及功能。

(一)机械部分:1、镜座1:在镜的底部,是显微镜的基座,通常为马蹄形或方形,以稳定和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2:自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镜臂3: a 、斜筒式:以略大于90°的倾角与镜柱相连成一体。

b 、直筒式:连接在镜柱上面的弓形部分,支持镜筒等部分,拿镜时握持此臂。

其下以关节与镜柱相连,此关节称为倾斜关节(斜筒式无此关节),可使镜体作90°角内倾斜,便于观察。

使用时只应倾斜45°以内,以免失去重心而使显微镜翻倒落地.4、镜筒4:连在镜臂前方的圆筒。

分直筒与斜筒两种。

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5:装置在镜筒下端的圆盘,有3-4个物镜孔,可安装不同放大率的物镜,旋转此盘可以调换物镜头,其边缘有一固定卡,当物镜与镜台中央的圆孔对准时可听到固定卡发出吻合的“咋喀’声,并产生一到位的阻力感。

6、镜台6:物镜转换器下方的方形平台,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圆形镜孔,台上附用以夹紧玻片标本的标本夹8,并可通过下方横向、纵向移动手轮9来调节标本的位置。

7、调焦装置7:有粗动、微动两种,装在镜柱(或镜臂)上,用以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

旋转粗动调焦手轮时,两者之间距离变化较大;旋转微动调焦手轮时,距离变化缓而不显,变化范围仅1一2毫米,只允许在一圈范围之内旋转,特别适合高倍及油镜进行调焦的需要。

(二)照明部分:1、反光镜:装在镜柱前的圆镜,一面平,一面凹,可灵活转动以反射任何方向的光线入聚光镜。

凹面有聚光作用,故实验室中常用凹面取光。

本显微镜采用电光源12。

1 2 4 5 6 7 8 10 11 12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聚光器:在镜台之下,用以聚集光线,以增加标本上的照明度,有的显微镜其外侧有一升降调节柄10,可调节其升降,上升时光线较强,下降时光线较弱。

3、光圈:亦称光阑,装在聚光器下,由许多半月形金属薄片组成,在中心部分形成一圆孔。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和物镜的光学装置,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使其能够在人眼中被观察到。

它的构造组成主要包括镜筒、镜头、物镜、镜座和台座等部分。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首先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光线充足的位置,调节镜头和物镜的位置和焦距,接着放置被观察的样品,通过调节物镜和镜筒来使样品清晰可见。

对观察到的样品进行记录和总结。

光学显微镜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病理学、生物技术领域,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光学显微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深入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对于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主要包括镜筒、镜头、物镜、镜座和台座等部分。

镜筒是显微镜的主要骨架,承载着其他部件,保护了光学系统。

镜头是显微镜中的重要透镜部分,可以放大被观察样品的影像。

物镜是最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直接影响到样品在视野中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

镜座和台座则是支撑显微镜的基础,保证显微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这些部分的协同作用使得光学显微镜能够有效地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是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首先需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洁净无尘的环境中,以防影响观察效果。

需要调节镜头和物镜的位置和焦距,使其能够放大并清晰呈现待观察的样品。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上,通过调节物镜和镜筒,使样品在视野中清晰可见。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对观察到的样品进行记录和总结,以备后续研究和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对于科研、医学和工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光学显微镜的部件,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深入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对于提高观察和研究的效率非常重要。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2)各部分的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

物镜: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大光圈光线弱时使用)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使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小光圈光线强时使用)(3)注意:在移动标本时,像总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所成像的放大倍数。

(高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少)(低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多)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一)实验操作技能1.安放显微镜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1分)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1分)2.显微镜对光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1)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1)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1)3.观察永久装片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1)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m左右(1)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1)4.说出装片的显著特征(1)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叶片结构:叶片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基本组织,看到一层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看到大的叶脉,叶脉属于疏导组织。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1)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显普通生物学光学显微镜种类繁多,但基本构造相同,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光源部分和光学部分)。

如图1.1.1-1所示(一)机械部分镜体包括镜座,镜柱及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及推进器、粗细调节器等。

1.镜座:即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稳定镜体;2.镜柱及镜臂:连接镜座的直立部分,称镜柱,与镜柱相连接的曲部,另一端连于镜筒,称为镜臂,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位置。

3.镜筒:连接在镜臂前方,镜筒上端装有双目镜(10倍固定),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4.物镜转换器:接于棱镜壳下方,圆盘状,盘上有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头部位,可自由转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5.载物台(镜台):在镜筒物镜头下方,中央有一通光孔,用以放置玻片标本。

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进器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在其一侧,装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被观察标本作前后、左右方向移动。

6.粗细调节器:即装置在镜柱两侧上的大小两种螺旋钮,能使镜台作上下移动。

分为:粗调节器(大螺旋)和细调节器(小螺旋)。

粗调节器即大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较大幅度的升降,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先用大螺旋找到物像。

细调节器即小螺旋,可使镜台微幅缓慢升降,使得标本更清晰,并可观察到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这个操作叫调焦。

(二)光源部分光学显微镜的光源装置:主要包括反射镜,卤素灯电光源、聚光器,广义说也包括照明光源和滤光器等。

1.是使用反光镜,采集自然光或人工光源。

2.是由灯泡(卤素灯泡或led灯泡)发射的电光源,这里主要介绍电光源显微镜。

聚光器,也叫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中孔下方,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可变光阑聚光镜下方,也叫光圈,旋转光阑环,可以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使聚光镜的镜口率适应于物镜的镜口率;光阑环上有刻有物镜倍率(4×倍,10×倍,40×倍,100×倍),观察时将与使用物镜相对应的倍率放到正面。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1.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通常由多片透镜叠加形成,具有高放大倍数和高分辨率。

物镜位于镜筒底部,负责将待观察的样品进行放大。

2.目镜:目镜位于镜筒顶部,用于观察放大后的样品。

一般情况下,目镜的放大倍数较低,通常为10倍或者15倍。

3.搬物平台:搬物平台用于放置待观察的样品。

搬物平台通常具有XY轴调节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移动样品并调整观察角度。

4.光源:光学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为白炽灯或者荧光灯,用于照亮样品。

光源一般位于底部,通过镜筒的反射系统使样品得到充分的照明。

5.调焦系统:调焦系统用于调整样品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清晰的观察效果。

常见的调焦方式包括粗调和细调,用于快速调节和微调焦距。

6.镜筒:镜筒是光学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物镜、目镜等关键组件。

镜筒还具有调焦系统,允许用户自由调节焦距并观察样品。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光学显微镜的电源连接正常,并打开光源。

然后调节搬物平台,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于搬物平台上,并用夹子固定住。

2.调节光源: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获得适当的照明。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白炽灯或者荧光灯,并调整亮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3.调节目镜: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使样品在眼睛观察时看起来清晰。

通常情况下,通过旋转目镜来实现目镜的调焦,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4.调节物镜:选择适当的物镜,并通过旋转物镜进行精确的调焦。

通过粗调焦距快速调整,然后通过细调焦距进行微调,直到观察到所需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5.观察样品:通过镜筒的目镜观察样品,并通过镜筒的调焦系统进行焦距的微调,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6.清理和维护:使用完毕后,应该清理光学显微镜,特别是物镜和目镜的镜片。

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和清洗纸进行清理,注意避免镜片受到划伤。

总结: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搬物平台、光源、调焦系统和镜筒等关键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目的要求】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其性能。

2、掌握低倍镜及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4、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是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它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是研究人体及其他生物机体组织和细胞结构强有力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光线照明使微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仪器。

目前使用的光镜种类繁多,外形和结构差别较大,有些类型的光镜有其特殊的用途,如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但其基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相似的。

一台普通光镜主要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构成,而光学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源、反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镜等部件。

光镜是如何使微小物体放大的呢?物镜和目镜的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被检标本是放在物镜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的,上方形成一倒立的放大实相,该实相正好位于目镜的下焦点(焦平面)之内,目镜进一步将它放大成一个虚像,通过调焦可使虚像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直立的实像。

显微镜中被放大的倒立虚像与视网膜上直立的实像是相吻合的,该虚像看起来好像在离眼睛25cm处。

分辨力是光镜的主要性能指示。

所谓分辨力(resolving power)也称为辨率或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即分辨出标本上相互接近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据测定,人眼的分辨力约为100 µm。

显微镜的分辨力由物镜的分辨力决定,物镜的分辨力就是显微镜的分辨力,而目镜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无关。

光镜的分辨力(R)(R值越小,分辨率越高)可以下式计算:这里n为聚光镜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为标本对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sin的最大值为1;为照明光源的波长(白光约为0.5m)。

放大率或放大倍数是光镜性能的另一重要参数,一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或双筒式两类。

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

而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的。

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度角,在其镜筒中装有能使光线折转45度的棱镜。

2、物镜转换器:又称物镜转换盘。

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可以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自由旋转。

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转动物镜转换盘可使不同的物镜到达工作位置(即与光路合轴)。

使用时注意凭手感使所需物镜准确到位。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度,否则显微镜则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倒。

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

4、调焦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螺旋(大螺旋)和细调螺旋(小螺旋)两种。

粗调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

而细调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和油镜的聚焦或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

有些类型的光镜,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重合在一起,安装在镜柱的两侧。

左右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窄环,称为粗调松紧调节轮,其功能是调节粗调螺旋的松紧度(向外转偏松,向内转偏紧)。

另外,在左侧粗调螺旋的内侧有一粗调限位环凸柄,当用粗调螺旋调准焦距后向上推紧该柄,可使粗调螺旋限位,此时镜台不能继续上升但细调旋仍可调节。

5、载物台:也称镜台,是位于物镜转换器下方的方形平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

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

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

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

有的显微镜在镜座内装有照明光源等构造。

(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

每个目镜一般由两个透镜组成,在上下两透镜(即接目透镜和会聚透镜)之间安装有能决定视野大小的金属光阑——视场光阑,此光阑的位置即是物镜所放大实像的位置,故可将一小段头发粘附在光阑上作为指针,用以指示视野中的某一部分供他人观察。

另外,还可在光阑的上面安装目镜测微尺。

每台显微镜通常配置2~3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

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每台光镜一般有3~4之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每个物镜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是显微镜最主要的光学部件,决定着光镜分辨力的高低。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

一般将8×或10×的物镜称为低倍镜(而将5×以下的叫做放大镜);将40×或45×的称为高倍镜;将90×或100×的称为油镜(这种镜头在使用时需浸在镜油中)。

在每个物镜上通常都刻有能反映其主要性能的参数,主要有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如10/0.25、40/0.65和100/1.25),该物镜所要求的镜筒长度和标本上的盖玻片厚度(160/0.17,单位mm)等,另外,在油镜上还常标有“油”或“Oil”的字样。

油镜在使用时需要用香柏油或石蜡油作为介质,这是因为油镜的透镜和镜孔较小,而光线要通过载玻片和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玻璃与空气的折光率不同,使部分光线产生折射而损失掉,导致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而使视野暗淡,物像不清。

在玻片标本和油镜之间填充折射率与玻璃近似的香柏油或石蜡油时(玻璃、香柏油和石蜡油的折射率分别为1.52、1.51、1.46,空气为1),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增加视野亮度,提高分辨率。

物镜分辨力的大小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numerial aperture,N.A.),N.A.又称为镜口率,其数值越大,则表示分辨力越高。

图1-3 物镜的性能参数及工作距离C 线为盖玻片的的上表面,1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7.63mm;4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198mm;10/0.25、40/0.65、100/1.25表示镜头的放大倍数和数字孔径。

160/0.17表示显微镜的机械镜筒长度(标本至目镜的距离)和盖玻片的厚度。

即镜筒长度为160mm,盖玻片厚度为0.17mm。

不同的物镜有不同的工作距离。

所谓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焦距调好、物像清晰)时,物镜最下端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

当低倍镜被调节到工作距离后,可直接转换高倍镜或油镜,只需要用细调螺旋稍加调节焦距便可见到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同高调焦。

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也可从外形上加以区别,一般来说,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低倍镜最短,油镜最长,而高倍镜的长度介于两者之间。

3、聚光器:位于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下方,由聚光镜和光圈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2~3个透镜组合而成,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将光线汇集成束。

在聚光器的左下方有一调节螺旋可使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光线的强弱,升高聚光器可使光线增强,反之则光线变弱。

光圈也称为彩虹阑或孔径光阑,位于聚光器的下端,是一种能控制进入聚光器的光束大小的可变光阑。

它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合排列而成,其外侧有一小柄,可使光圈的孔径开大或缩小,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在光圈的下方常装有滤光片框,可放置不同颜色的滤光片。

4、反光镜:位于聚光镜的下方,可向各方向转动,能将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中。

反光镜有两个面,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适于较弱光和散射光下使用,光线较强时则选用平面镜(现在有些新型的光学显微镜都有自带光源,而没有反光镜;有的二者都配置)。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准备将显微镜小心地从镜箱中取出(移动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实验台的偏左侧,以镜座的后端离实验台边缘约6~10cm为宜。

首先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和正常。

如果是镜筒直立式光镜,可使镜筒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不应超过45度)以方便观察(观察临时装片时禁止倾斜镜臂)。

(二)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对光:打开实验台上的工作灯(如果是自带光源显微镜,这时应该打开显微镜上的电源开关),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略升高(或使载物台下降),调节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即对准通光孔),当镜头完全到位时,可听到轻微的扣碰声。

打开光圈并使聚光器上升到适当位置(以聚光镜上端透镜平面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为宜)。

然后用左眼向着目镜内观察(注意两眼应同时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自带光源显微镜,调节亮度旋钮),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中。

2、放置玻片标本:将玻片标本放置到载物台上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弹簧夹固定好(注意:使有盖玻片或有标本的一面朝上),然后转动标本移动器的螺旋,使需要观察的标本部位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3、调节焦距:用眼睛从侧面注视低倍镜,同时用粗调螺旋使镜头下降(或载物台上升),直至低倍镜头距玻片标本的距离小于0.6cm(注意操作时必须从侧面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以避免镜头碰破玻片)。

然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用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再转动细调螺旋,使视野中的物像最清晰。

如果需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甚至不在视野内,可用标本移动器前后、左右移动标本的位置,使物像进入视野并移至中央。

在调焦时如果镜头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已超过了1cm还未见到物像时,应严格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

(三)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前,应先用低倍镜寻找到需观察的物像,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同时调准焦距,使被观察的物像最清晰。

2、转动物镜转换器,直接使高倍镜转到工作状态(对准通光孔),此时,视野中一般可见到不太清晰的物像,只需调节细调焦螺旋,一般都可使物像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