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成人高等教育
地质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大纲
成人教育学院
1
毕业论文(设计)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在现场(野外)调研、测试分析、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分析各种实际资料,编制各种图件,分析和论证有关资源勘查或工程勘察等相关地质问题,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因此,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际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基本训练。

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符合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1(论文选题应体现地质工程专业基本训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选题应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选题,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关系。

3(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为了对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训练,论文涉及的内容不宜过多、过深、过窄。

4(要求学生完成的工作量要适当(如样品采集、测试分析、上机计算、软件编程、图件绘制等方面)。

经费使用原则上不超出学校规定和允许的范围。

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的论文选题,可以使用一定的科研经费。

5(每位学生确定一个毕业论文题目,独立完成一份毕业论文。

三、教师的责职
1(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所承担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课题,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对学生的论文成果及表现作出评价。

2(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应用,综合分析能力,测试、计算及编图的基本技能,文字表达能力,正确的思维,优良的学风及专业外语阅读能力等方面。

3(贯彻“因材施教”的精神,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综合分析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在确定选题、论文的内容要求、指导方案等方面区别对待。

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定阅读有关的中文资料及与论文有关的外文阅读材料,供学生编写论文参考。

4(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指导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的独创精神,加以正确引导。

2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告诫学生在论文中引用别人成果及观点时应注明来源,尊重他人成果。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任务。

2(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遵守校纪校规,不得无故缺勤,有事需按不同情况向导师、学院请假。

3(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抄袭他人成果。

4(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的编写
毕业论文(设计报告)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即中文摘要、目录、前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一般包括所采用的资源数据、所编写程序及详细计算成果等。

1)论文题目
题目对毕业论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求简洁、贴切、醒目,准确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

题目文字尽可能控制在10~20字之间。

2)摘要
摘要是将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

摘要要求用200~300字左右的篇幅摘录。

3)目录
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内容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层次、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从目录中可以看出论文内容梗概、内容安排、整体的布置、各章节的联系,给人以清晰的轮廓。

4)前言
前言又称引言、概述等,一般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预期的效果等。

前言中还要对相关文献,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发展和趋势,以及我国现阶段该方面研究和应用水平进行针对性的简要综述。

5)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学生对自己所做研究(设计)、计算分析工作的详细表述。

6)结论
结论是全篇的总结,应准确、完整、客观、鲜明,要留有余地,并能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客观说明。

7)致谢
论文最后,一般应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对提过有益建议或给予指导的同学和集体作书面致谢,语言应恳切,实事求是。

8)参考文献
3
将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按顺序罗列出来。

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出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和继承。

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不含附录)一般要求2万字左右,必须独立撰写。

论文中的各种名词、数据、单位应符合本专业国家标准规定,所列数据必须科学、真实、准确、有说服力。

论文应按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撰写,要求用计算机打印。

五、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1(论文答辩
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由5名以上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组成。

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在答辩时可邀请有关同行、生产部门、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参加。

1)学生须按照教学基本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成果,经指导教师认可方可答辩。

2)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答辩前须经评阅教师进行评阅,由评阅教师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成绩。

3)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进行答辩,答辩前学生应做充分的准备,写出书面的答辩提纲。

4)每一位学生答辩时,在规定的10~15min内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采用多媒体报告形式。

5)由答辩小组的答辩委员就毕业设计内容及有关的问题进行提问,并由学生当场做出回答。

6)答辩小组进行评议,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给出学生的毕业答辩成绩。

2(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采用记分和评语结合的办法,记分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

2)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应根据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结合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的评审意见和建议成绩,最后给出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评定成绩。

导师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主要应根据学生在编写论文中的表现,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测试、计算、编图的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质量等,同时还应考虑该学生在现场(野外)实习、室内资料整理及实验室的工作表现。

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评定成绩时,重点应放在实际资料的收集与准确性,测试数据、整理方法以及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应用,概念、思路、论据,综合分析及归纳能力等方面。

4
附录一:煤炭地质勘查设计
一、地质报告编制的目的和要求
煤炭资源堪探过程是对客观地质现象和煤炭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和逐步深化认识过程,地质报告就是地质勘探工作的总结的最终成果,所有不同阶段的勘探工作结
束之后,均需提交地质报告,以反映全部勘探工作的内容及其成果,对勘探区煤炭资源、主要地质问题及勘探程度等,作出客观正确的结论和评价。

编制地质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煤矿企业的设计、建设、生产和进一步勘探提供必备的地质依据,同时也是为煤田地质和勘探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齐全、准确、真实可靠的第一性地质资料和认真的做好“三边”工作,是编制和按时提交合乎质量要求的地质报告的基础。

地质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是: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数据可靠,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文字说明即要注意问题阐述清楚,又要文句通顺、精炼、确切:图件和表格要求适用、准确、清晰、美观。

此类题目工作量较大,个人独立完成不切实际,可由几人成立设计小组,分工协作,指导教师对设计提纲有所取舍,重点放在勘查工程布置上。

二、地质报告的内容
地质报告的主要内容为文字说明、附图及附表三大部分。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991年9月颁发的《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中的第一部分“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文字说明编写的章节以及附图、附表简速如下(其它阶段的地质报告编制提纲也有规定,其基本要求可参照精查地址报告编制提纲)。

文字部分
第一章概况
1、简述勘查任务、目的
扼要记述本次设计的目的,以上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煤矿设计部门的设计方案及对地质工作的要求)。

记述本次设计的任务,设计工作简要经过及其它有关情况。

说明报告提交时间。

2、勘查地区的位置、交通、范围及区内自燃地理概况
因为采区是矿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开头我们要叙述井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井田边界、四邻,以及井田的长、宽和勘探面积、勘探深度。

叙述经过井田或附近的主要水陆交通线(包括拟建的),井田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

叙述本采区在井田中的具体位置,采区边界、拐点坐标、采区面积,勘探深度等情况。

自然地理。

叙述本采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及地震情况等。

3、区内已往地质工作情况及简要评述。

5
4、区内矿井及小煤窑概况。

叙述本采区内及邻近的生产采区生产情况、如果采区位于矿井边界部分还要叙述相邻在建、停闭矿井(露天)、小煤矿及老窑的生产情况及其它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采煤方法、通风、排水、照明情况、灾害及停采原因等。

第二章勘查区地质
简述勘查地区的地层、构造、煤系、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他有益矿产等情况,对影响勘查工程布置的主要地质问题应作详细论述。

第三章勘查工作
1、根据区内地质情况及煤矿设计、生产部门的要求确定勘查工作的主要地质任务。

2、根据地质任务及区内地质特征,论述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勘查类型确定依据及勘查工程密度的选择。

3、根据勘查技术条件,说明勘查工程布置方案的确定,各种勘查手段运用及各种勘查工程的目的、要求、数量和施工顺序。

4、水文地质工作及有关要求。

5、各种样品的采集数量和有关要求。

6、对其他有益矿产综合勘查的要求。

第四章资源/储量预算
1、预算资源/储量的边界和工业指标。

2、资源/储量预算的方法和采用的参数。

3、资源/储量预算的结果及各类地质可靠程度资源/储量所占的比例。

第五章生产技术及其他
根据勘查地区的具体情况,着重叙述与勘查施工有关的主要问题。

例如,施工力量及其组织,修路、平场地及钻机供电、供水等,保证主要勘查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其他施工中的关键问题等。

二、附图
1、交通位置图。

2、地形地质及勘查工程布置科。

其比例尺在预查阶段为1:50000或1:25000,普查、详查为1:25000或1:10000,勘探阶段为1:10000或1:5000。

3、水文地质图。

比例尺同地形地质及勘查工程布置图,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与地形地质及勘查工程分布图合并。

4、综合柱状或代表性地层柱状图。

比例尺为1:1000或1:500。

5、勘查线预想剖面图。

比例尺在预查阶段为1:25000或1:10000,普查和详查阶段为1:10000或1:5000,勘探阶段为1:5000或1:2000。

6、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预算图,比例尺同地形地质及勘查工程布置图。

6
7、物探有关图纸。

8、勘查施工布置图。

9、其他有关图纸,如煤岩层对比图等。

三、附表
1、已往勘查工程见煤一览表。

2、煤质化验结果表。

3、设计钻孔一览表。

4、其他有关附表,如水文地质和物探的有关表格
附录二:矿井地质设计(采区地质设计)
一、文字部分
序言:扼要叙述设计题目、资料来源、完成时间和指导人等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情况。

第一章设计区概况
1 设计区的位置、边界、面积及其与井上下的关系。

2 概述设计区的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
第二章编制地质说明书的目的和任务
1 设计区及邻区已进行地质工作的情况
2 编制地质说明书的任务
1)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出设计区地质成果资料,为采掘生产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2)详细说明可采煤层分布位置、厚度、结构、形态、煤种牌号、煤的物理性质和可采储量。

3)说明设计区构造的种类、特征、分布和对采掘工作的影响。

4)具体说明各项开采技术条件。

第三章设计区地质论述
1 地层:详细叙述含煤地层的层序、岩性、厚度、含煤性及稳定性,并较充分地分析沉积旋回和岩相古地理的特征。

2 构造:详细阐述设计区所处构造部位,区内构造种类、性质、产状、形态、展布方向、大小、对煤层的影响程度和各项项工程对构造的控制程度。

3 岩浆岩:岩浆岩的种类、岩性、产状、形态,侵入的时代、层位、范围及对采掘的影响。

4 煤层:主要可采煤层的层数、名称、层位、厚度、结构及其稳定程度,各煤层之间的间距和赋存规律。

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性透水性与膨胀性等。

7
5 煤质:各主要可采煤层和化学、物理性质,煤的变质程度、变化规律和煤种牌号,煤层风氧化带范围及深度。

6 水文地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矿井充水因素与条件;老窑与采空区积水情况及危害程度;主要含水层透水层及导水构造的特征;含水层的可能水位、水压、水量及各层间的水力联系;区内最大涌水量的预计及防排水的意见与措施。

7 瓦斯;煤尘:瓦斯赋存集中部位、成分、含量及预计涌出量;邻区瓦斯涌出、突出的历史情况和特点;设计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煤尘爆炸指数、煤层自燃条件;邻区煤尘、煤层自燃情况;本区煤尘爆炸的可能性和防止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的建议。

8 其它地质情况:煤层中河流冲刷带、岩溶陷落柱、地温或其它特殊地质作用等的地质特征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四章储量计算
1 储量计算参数确定:储量计算的煤层、范围、边界、面积、厚度和体重基本参数的统计,确定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2 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原则、依据,储量类型和计算块段划分的原则、条件和方法,储量预算采用的参数和储量计算有关的各项技术要求。

3 储量计算成果:按储量类型统计各类型储量数。

结束语:指出本地质说明书的编制过程情况,可靠程度、存在的地质和工作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措施和合理化建议等。

二、图纸部分
1、设计区(及其附近)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
2、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500或1:200
3、岩煤层对比图比例尺1:2000或1:1000
4、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0或1:1000
5、煤层底板等高级及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2000或1:1000
6、回风运输水平地质切面图比例尺1:2000或1:1000
7、其它地质图件
附录三:地质专题研究提纲
地质专题研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从生产实际和所从事的基层地质工作需要出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定题目:
1、岩煤层对比研究:根据岩煤层地质特点变化规律和各种对比标志、依据进行对比研究,提出有关论点和论据。

2、煤层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着重研究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煤厚变化的原因和条件,预测煤厚变化的情况探讨煤厚变化探测方向和方法。

8
3、矿井地质构造的研究:重点研究井田中小型地质构造的观测、判断和预
测成果的论点、论据。

4、岩浆岩侵入体的研究:重点研究侵入煤层中的岩浆岩体,观测、判断和
预测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和变化规律。

5、煤矿地质工作方法的研究:可包括矿井地质编录、矿井地质绘图、工作手段、探采对比和技术方法等。

6、储量管理:研究矿井储量管理方法、矿井储量动态、探讨煤量损失、研究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方法和措施。

7、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包括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瓦斯、煤尘、自燃、地温和地压等。

8、矿井涌水量的预计和矿井水的防治研究。

9、岩溶陷落柱及其发育规律的研究。

附录四:??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或水害分析及防治) 1前言1.1??矿概况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内容
2区域地质背景
2.1自然地理概况
2.2地层
2.3地质构造
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地下水的储存与分布
3.2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
4井田地质与水文地质分析
4.1井田地层与构造
4.2 含水层与隔水层
4.3井田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4.4 地表水、孔隙水与岩溶水的水力联系
4.5断层导水控水性分析
5??矿充水害分析及防治
5.1??矿历年水害状况及规律
5.2矿井充水水源及特征
5.3 矿井充水通道及特征
5.4 突水原因和机理分析
9
5.5 矿井涌水量预测
5.6 矿井突水危险性分析及防治 6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