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合集下载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center><strong>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strong></center>法国的政治制度变迁历史悠久,它在政治上曾经经历过很多不同形式的政体。

从法兰西统治到帝国制,从君主专制到政体多元演变,历经无数次政治重建,最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法国政治体系。

首先,法国的政治制度由古老的法兰西统治开始。

该政体以君主制为基础,而法兰西王国由尊敬的国王统治,他是贵族的主人,也是圣女贞德时期法国国教的保护者,他拥有授特权的权力,以及议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和指令的传统机关。

第二,法兰西王国最终被包围罗马教皇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压缩,其集权政治产生了帝国制,没有人可以抗拒圣女贞德立法的强力执行。

大教堂保护了教会和宗教习俗,成为宗教和政治力量的中心。

第三,随着法兰西王国的衰落,法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受到人民积极抗议的激烈环境和政治变革的影响,君主专制体制瓦解,统治的威胁逐渐在人民的政治参与下消散,这也为社会民主运动和未来法国形成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最终,新政府——即大革命政府——在1789年以法典为基础建立了法国共和政体,多元体系取代了君主政治,法国变成一个民主国家。

1958年,法国正式进入五角制度,实施以两院制为基础的分权制。

此后,法国实现了政治体系的进一步变革,实施了司法、行政和军事独立的制度,并加入欧洲联盟,建立了现阶段的法国政治体系。

综上所述,法国政治体系的演变历经岁月洗礼,政治制度也由法兰西王国走向了目前的五角制度。

它历经了从君主专制到政治多元化以及司法系统建立的变迁,在不断探索、接受和发展中形成了今日的法国政治体系。

<center>THE END</center>。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
(一)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主要权力机关
1、法国政体的演变 (1)形成: 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
今日法国的政体形成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各阶 级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不断角逐、彼 此斗争的产物。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 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 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 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 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 志下度过的。”这次革命 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专 制制度。 ——列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议院、国民议会与政府关系的根本差别
两院的合法性来源不同,导致参议院和政府的关系与国民议 会和政府的关系有所不同,两者的根本性差别在于: (1)由于参议院是以间接选举方式产生,因此,它没有通过不信 任案弹劾政府的权力;政府也不能在参议院提起政府责任担保, 而只能请求参议院批准它的总体施政纲领声明。 (2)参议院虽然无权弹劾政府,但是作为补偿,共和国总统也无 权解散参议院。 (3)在财政立法方面,国民议会享有一种传统的优先地位:按规 定,国民议会拥有40天时间审议每个年度的财政法律草案(即年 度国家预算),而参议院只享受20天的期限。 (4)在宪法修订方面,参议院则享有与国民议会完全相同的权力: 凡涉及修宪的法律草案审议时,政府不能不顾参议院的反对而要 求国民议会作最终表决;在这种情形下,修宪法律草案文本必须 在两院之间无限止地来回“穿梭”(普通法律草案只需要两个来 回,政府即可要求国民议会“裁决”),直至两院达成完全一致的 文本。
波旁宫又名国民议会,它是1722年为路易十四的女儿 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由此得名。1789年以后,波旁宫 差不多一直是法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所在地,它被看作 是法国法律的象征。1830年起用作国民议会。

法国政体的更替

法国政体的更替

法国政体的更替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法国的政体出现了多次的改变,反反复复,令人眼花缭乱,在大革命爆发之前,是封建性的绝对君主制,革命考试后,先是在1789年建立的君主立宪制,1792年的共和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9年,雾月政变后,共和制名存实亡,波拿巴将军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军事独裁体制,1804年拿破仑正式该制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国垮台后,1814 1815年两次复辟才得以稳住的波旁王朝重建了王国,1830年复辟的王朝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资产阶级再次执掌了政权,奥尔良王朝,作为金融贵族的王朝统治法国达18年之久。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寿命很短,1848年二月成立,12月总统选举时,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以超过其余四名候选人的得票数总和的绝对票数当选为总统,此人一心想继承其伯父的皇统,重建波拿巴王朝,显然,总统本身就是共和制度的隐患,另外,在议会选举中,有各类君主派组成的秩序党占用了优势,这也是对共和制的严重威胁,1851年波拿巴政变后,共和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一年后,波拿巴称帝,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国维持了18年,与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中被巴黎人民革命推翻,随后建立的政体在形式上是共和主义,但在官方文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1875年宪法勉强定下了共和政体,总算是有了官方结论。

但是不久共和制又发生了危机,秩序党曾猖狂一时。

直到1879年共和制才真正稳定地确立下来。

此后又有了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那已是现代史的事情了。

在这个政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看似混乱,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789到1830年是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是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制度,1830到1870年是第二阶段,主要解决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问题,共和运动的兴起,1848年二月革命都是实力强大的现实,共和派在第二共和国又承袭了18世纪大革命的传统,一味的坚持单独掌权,结果是政局大乱,这才造成了不得不以第二帝国的独裁统治的形式来稳定局势,并用强制的办法进行某些改革,是工业革命得以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即1870年以后的时期,此时要解决的是按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自由主义的方法治国,就像英国和美国那样,所以共和制度得以确立,一系列政治民主的决策颁布起来,诸如保障人权,新闻自由,政教分离,结社自由,政党政治,更加健全的议会民主制等等。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与特点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与特点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及特点摘要: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他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宪法法律和政党制度等。

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他已有的政治制度演变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种政治体制和阶级属性的演变。

四种政治体制是指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和公社制。

四种阶级属性是指奴隶主阶级、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法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其独特性,演变规律由法国整个社会进程所决定,与法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政治制度;演变及特点;政党与宪法内容:法国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之一,恩格斯曾概括说:“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哪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与其他各国相比,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

法国在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国家,他在大革命时期就彻底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这种统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各国所没有的。

奋起向上的无产阶级反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法国也已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尖锐形式表现出来。

”法国每一次政治制度的演变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并深刻影响其他国家。

一、中世纪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以奴隶主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为代表的君主制演变及其特点。

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法兰克人,趁机占领高卢地区,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经过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国土的统一,民族的凝聚,经济共性的加强和语言文化的融合,法兰克终于成为正真意义上的王国,这是以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君主制国家,根据其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将其分为等级君主制和绝对君主制两种形式。

等级君主制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法国等级制度上的君主制。

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可以将1302 年等级会议的召集为开端,他的终结应该是1515 年弗兰索瓦一世的登基。

13-14 世纪封建地主制的确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法国人按照每个人的社会状况分为三个等级:教会、贵族和第三阶级。

法国政体资料

法国政体资料
• 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讨论
法国政治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政治文化特点
• 民主自由:尊重民主和自由,反对专制
• 平等公正:追求平等和公正,反对特权
• 参与积极:积极参与政治,关心国家大事
政治文化影响
• 促进政治发展,提高政治文明水平
• 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法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政治发展趋势

政府与总统共进退
• 总统支持政府政策,政府执行总统意志
• 政府成员与总统保持一致,维护总统权威
⌛️
政府权力受到制衡
• 总统任命总理,但需议会批准
• 总理颁布法律,但需议会通过
法国政府的政治运作
政府决策过程
⌛️
• 总理提出政策方案,政
府内部讨论
• 总统参与决策,最后由
政府颁布
政府监督过程

• 议会通过法律,监督政
• 审查议会通过的法律,确保合法合规
• 监督政府预算,防止浪费和腐败
• 监督议会选举,确保公正公平
05
法国政党与选举制度
法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功能
政党制度特点
政党制度功能
• 多党制,政党众多,竞争激烈
• 反映社会利益多元化,提供政治参与渠道
• 政党联盟,政党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
• 形成政治竞争,促进政治发展
监督总统权力
• 审查总统任命的总理和政府成员
• 监督总统决策,确保民主和法治
04
法国司法体系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法国司法体系的结构与职能
司法体系分为民事、刑事和行政法院
• 民事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
• 刑事法院:审理刑事犯罪案件
• 行政法院:审理行政纠纷案件

专题二、政体--法国政体

专题二、政体--法国政体

二、法国的主要权力机关(国家机构)
(1)组成: 总统、政府和议会 (2)产生: 总统 (3)职权: 选民直接选举 国民议会议员、 省市议会议员组 成的选举团
总统任命总理 议会
国民议会
参议院
总统
总理
议会
合作探究:1、合上课本,根据所学知识, 整理出关于法国政治制度的示意图,谈谈法 国总统、总理、议会、选民四者的关系。
总统
任 命
据 总 理 提 名 任 免
解 散 直 接 选 举
总理
政府成员 政府
议会
国民 参议 议会 院
直接选举
监督
对议会负责


选 举 人 团
2、请归纳法国总统、总理、议会在国家政治 生活中各处于怎样的地位,各自的职权是什么?
答:(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总理是政府 首脑,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议会拥有立法 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1)始终未能形成两党
2)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 3)左右翼渐向中间靠拢
单项选择
2005年11月,法国众多城市发生骚乱,11月8 上午,法国总统希拉克召开特别内阁会议宣布法 国进入“紧急状态”,授权骚乱地区政府实行宵 禁。回答1~4题。 1.法国总统希拉克召开特别内阁会议宣布 法国进入“紧急状态”,授权骚乱地区政府实行 宵禁,说明法国总统在行使——职权 ( ) A .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 B .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 C .统帅武装部队 D .宣布紧急状态,控制国家局势
专题二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Ⅱ.法国的政体: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与 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一、法国政体的形成
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 第四共和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 第五共和国权力中心从议会转移到总统

近代法国社会不同政体的演变考研题

近代法国社会不同政体的演变考研题

近代法国社会不同政体的演变考研题自1789年至今法国政体变化无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后,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历经200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论近现代法兰西国家的共和之路及政体演变》材料二:法国是欧洲极具特色的国家。

从国内政治发展方面看,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

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摘编自《法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实质。

(2)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说“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特点:曲折反复、变更频繁。

实质:是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不断调整。

(2)理解:近代以来,法国尝试过多种政体,现在法国采取的还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

原因:传统思想及启蒙运动等不同政治学说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变化、大革命激进措施的影响、政局长期动荡、频繁的对外战争等等。

【解析】试题(1)第一问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先后采用”、“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两处可以概括为曲折反复、变更频繁;第二问的政治实质问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来,即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不断调整。

(2)材料二中的“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出了发过政体的特殊性,究其原因,肯定与法国独特的历史和国情有关系,例如:传统思想及启蒙运动等不同政治学说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变化、大革命激进措施的影响、政局长期动荡、频繁的对外战争等等。

法国政体的演变

法国政体的演变

在法国,总统和议会都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理一职由议会的多数派出任。

由于过去实行的是总统7年制、议会5年制,不同的选举时间,总统和议会多数派就可能不是来自同一阵营,因而造成总统和总理二人一个来自左派,一个来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

这也是法国政坛独特的现象。

半议会半总统制在1946~1958年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即全民选举国民议会议员,由国民议会中占席位最多的党派出面组阁。

那时候总理大权在握,总统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实权。

由于议会内党派众多,而且议会有弹劾政府的权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数派联盟便会分裂,造成政府倒台。

在第四共和国存在的短短12年间,共更换了20届内阁!政府的频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稳,国家动荡。

1958年,曾因反对议会制而退出政坛的戴高乐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他重返政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宪法,制定总统制。

出于稳定政局的目的,他继承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任期7年的传统。

他一方面削弱了议会的权利,剥夺了议会任命总理和批准政府组成的大权;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总统的职权,甚至赋予总统在“非常时期”可以解散议会、进行全民公决等权利。

1962年他宣布法国总统应由全民直选产生,并于1965年当选为第五共和国第一位直接选举出来的总统。

然而,第五共和国的政体并非绝对的总统制,议会对总统仍有制约,主要是:议会可以弹劾政府,迫使其下台;对议会通过的法律,总统须在15天内签署,最多只能让议会复议一次;总统不得在一年之内两次解散议会。

“左右共治”在这样的政体下,总统只有得到议会多数派支持时,才能充分行使权利,反之,只能与反对派分享权利,把总理一职和组阁权交给政治对手。

实行半议会半总统制政体的初期,反对党势单力薄,总统的执政地位稳定,长达7年的总统任期又使其能够充分施展手脚,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活跃在法国政坛上的主要政党是右翼的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以及左翼的社会党和共产党。

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元 首,有实权;实行总统、议会、法院的三权分立;两 党制。
十、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
2021/3/10
讲解:XX
11
十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史 称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5年9月,法国全民公决, 摒弃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成立。1945年10月制宪 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告第四共和国正式建立。第四共 和国建立初期由共产党、社会党、人民共和党组成联 合政府,随着国际冷战的发展,共产党于1947年5月 被逐出政府。此后,该政府受到以共产党为首的左翼 和以法兰西人民联盟为首的右翼的两面夹击,只能依 靠被称为第三势力的松散多数的支持,显得软弱无力。 最终于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四共和国宣告结束。
2021/3/10
讲解:XX
7
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2月24日1852年11月){小资产阶级} 1848年6月 “六月革命”失败{工人} 12月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 选产生的总统 1849年 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 1851年 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 开始独裁 1852年初 颁布新宪法
2021/3/10
讲解:XX
8
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1月-1870年9月4 日){资本主义专制统治} 1852年11月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登基称帝, 称“拿破仑三世”。经济繁荣,政治脆弱; 1870年7月 普法战争爆发 9月2日 法降于色当
2021/3/10
讲解:XX
9
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9月4日1940年) 1870年9月4日 共和派在市政大厅宣布废黜 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国 1875年 宪法修正案确认共和制 1877年 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1878年 确定国歌《马赛曲》,国庆7月14日. 1879年 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资产阶 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法国政治制度

法国政治制度
• 法国政治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 保障了法国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
• 为法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法国政治制度的展望
• 法国政治制度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
• 应对民粹主义、政治极化等挑战
• 为法国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谢谢观看
Docs
法国司法程序及其实践
法国司法程序
法国司法程序的实践
• 立案
• 保证了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 侦查
• 维护了法国法治原则
• 审判
• 执行
06
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评价
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优势
法国政治制度特点
• 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
• 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
• 重视宪法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法国政治制度的优势
• 废除了君主制
• 建立了法国第一个共和国
拿破仑时期对法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01
拿破仑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削弱了议会的权力
• 强化了总统的权力
02
1804年颁布《拿破仑宪法》
• 确立了法国第一帝国
• 规定了皇帝为国家元首
03
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 导致法国政治制度的动荡
• 为法国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法国政治制度全面解析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法பைடு நூலகம்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 标志着法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 提出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
1791年制定《法国宪法》
• 确立了立宪君主制
• 明确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

浅析法国的政体与国体 3

浅析法国的政体与国体 3

法国的政体与国体一、法国的政体(一)法国政体的演变从历史上看,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年宪法颁布,法国政体极不稳定,复杂多变,政权组织形式先后采用过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半总统制等。

具体阶段特征如下:⑴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⑵1789年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了国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中经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⑷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1815年,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⑸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宪政体。

⑹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再建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属于议会共和制政体。

⑺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国解体,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和维希傀儡政权统治。

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

权力中心逐渐由议会转移到总统。

这表明法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半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

(二)第三与第五共和国政体的不同1、第三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制(1)议会制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同年,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A、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B、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与社会变革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与社会变革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与社会变革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不仅在政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和社会两个方面探讨法国大革命后的变革。

一、政治变革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治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在革命初期,人们对王权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国民议会成立,宣布废除特权阶级,实行平等和自由的原则。

这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贵族特权的终结。

随着革命的深入,法国政治进一步发展,1792年,法国共和国成立。

这一政治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政治结构的彻底改变。

君主制被废除,代之以民主共和制。

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参与国家决策,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广泛分配。

然而,革命后的政治环境并不稳定。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政治再次发生变革,从共和制回到了帝制。

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政治更加集中化,权力高度集中在一人手中。

虽然拿破仑的统治给法国带来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但也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

二、社会变革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解放了农奴和佃农。

这使得农民获得了自由,可以自主经营土地,改善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

同时,农民也获得了选举权,参与了政治决策,促进了农民阶级的觉醒和崛起。

其次,革命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革命后,法国经济逐渐从农业向工业转型。

新兴的工业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的崛起带来了社会阶级的重新划分,也推动了工人权益的争取和工会组织的兴起。

然而,社会变革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革命后的法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现象普遍存在。

工人阶级面临着低工资、劳动强度大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等问题。

这导致了工人阶级的不满和社会动荡。

总结起来,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对法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现代西方政党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是同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维护其阶级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便同宪法所确立的宪政体制不可分离,构成国家宪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就法国政党制度与其政体演变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政党产生的前提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

法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前提条件。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在第三共和建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法国曾先后于&(’&年’月至&(’!年.月,&.&#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三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于&."#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两次建立帝制;于&(’!年至&."#年,&.#.年至&.*!年推行共和制政体。

也就是说,在第三共和(&.(*—&’#")成立之前,法国政体尚未最终确立,政治体制处于经常的变换之中,一旦王朝复辟或恢复帝制,就要实行专制独裁,取缔和禁止政治团体组织。

如列·霞白利法禁止公民结社和&.%#年的法律对结社进行了镇压。

第三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法国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实行议会制和普选制,政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才有其土壤。

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健全和发展,普选制的扩大,为政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受议会左翼多数议员支持的“保卫共和国”政府为限制和打击保皇派和教权派等右翼保守势力,于&.,&年(月颁布了一项关于结社的法律,允许自由建立政治党派和民间团体(但宗教团体必须得到当局的批准)。

法国政党

法国政党

法国政党与英国、美国和德国比较,法国政党诞生比较晚,但是自法国大革命起法国就已经存在着政治派别。

他们从法国大革命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起着类似政党政治的作用。

他们按照政治观点和立场进行左、中、右的划分法至今仍为法国和世界政党所效仿。

正是在政治派别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现代意义的法国政党。

一法国政党的历史简介法国政党及其制度的形成可以从1870第三共和国之后开始,而法国政党制度的起源则可追溯至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二共和国时期、第三共和国前期的政治派别与团体的发展,法国现代政党就是对他们的奇特的继承。

尤其在法国大革命时,涌现出的政治团体是政党发展的最初雏形。

法国是资产阶级国家中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政党繁多、变化迅速的政党制度让人眼花缭乱,形成这种制度的原因可上溯至法国议会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我们一般认为有议会的地方才可称有不同利益代表的政党,而所谓政党,大致可将其功能归结为:组织群众选举,统一和调动公民群众,聚合各种社会阶层为本党谋利;为国家政治机构补充公职领袖,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是组织“自由民主的政府”。

法国大革命的目的本也是自由和平等精神的体现,最初的政党雏形在此命运而生。

(一)法国议会的发展与派系法国政党的发展与法国议会的发展紧密相关。

法国是实行议会制度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法国的三级会议渊源于王室大会议。

即国王与其直属附庸之间以权力和义务关系组成的政治组织。

在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发生冲突而首次召开由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的代表参加的封建等级会议,亦称三级会议。

但1614年以后,三级会议被中断达175年之久。

直至1789年后法国议会才具有现代议会的内容,它在法国的派系斗争中得到重生,而随着议会制度的形成,这些具有不同利益需要的派系才渐渐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

(二)法国早期即法国大革命之后到第三共和国前的政治团体与派别早期(1789—1870)包括资产阶级革命、第一共和国(1792—1840)、第一帝国(1804—1815)、波旁复辟(1815—1830)、七月王朝(1830—1848)、第二共和国(1848—1852)和第二帝国(1852—1870)七个阶段。

2-2法国政体

2-2法国政体

负责具体行政 听命于总统
施政重点
国防外交 内政经济
2、议会拥有立法权,国民议会还行使财政权、监督权 议会拥有立法权,国民议会还行使财政权、 制约政府:(1)审议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 制约政府:(1 审议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 :( 法修正案和提案等;( ;(2 审议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3 法修正案和提案等;(2)审议政府年度财政预算;(3) 制约政府行动,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 制约政府行动,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 究政府政治责任。 究政府政治责任。
总理
国民议会 参议院
议会两院 之一 选民直选 5年 立法权 财政权 监督权 监督政府最 严厉的手段 是弹劾 选举团选举 6年 立法权
地位 产生 任期 职权
政府首脑 总统任命 不确定 P30 和总统分 享行政权 力
注意
无权弹劾政 府
(二)法国政体的运行
1、总统: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的统帅,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的统帅,国家权力中心, 掌管最高行政权力 (1)任命总理,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官员 (2)“行政双头制”“双首长制”) 分工 施政方向 地位 掌握大政方针 主导地位 总统 总理
(三)法国政体的特点
1、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政体 (1)总统制因素(4种)
① 总统由普选产生 ③ 总统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 ② 总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 ④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2)议会制因素(3种)
① 政府对议会而不对总统负责 ② 议会可以决定政府的去留 ③制约政府行动,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 政府政治责任。
2、法国现行政体: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属民主共和制 (属民主共和制 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属民主共和制) 3、法国的国家机构

法国政体形式

法国政体形式

演变
共和制、帝制、 君主立宪制、议 会共和制、总统 制、半总统制
总统、政府、 议会
主要 权力 机关
总统:国家元首和武装
部队统帅;任期五年,选 举产生;总理为政府首脑, 由总统任命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 议院组成;国民议会有立 法权、财产权、监督权, 其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任期五年
形成
国家 机构
一、总统
行政机关
4
(一)总统地位的演变和选举方式 (采多数决两回合制) (二)总统的职权 1.总统的特权 2.总统与总理分享的权力
二、总理
(一)总理的演变及产生方式 (二)总理的职权 1.总理在施政政策方面的权力 (1)行政权和立法授权 (2)领导政府施政 2.就与总统和国民议会之间互动关系的权力 (1)总理有提议权 (2)总理有副署权
立法机关
三、第五共和国立法机关的职权
01
立法权
(1)法律 (2)财政
02
监督权
(1)质询。议员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当 局 提出问题,由政府有关负责人作出 答复。 (2)不信任投票。即倒戈权,是议会 监督政府最有力的方式。 (3)弹劾。议会对国家元首、政府首 脑或部长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控告。
司法机关
200年基本没有改 变
1.初审法庭 2.大审法庭 3.专门法庭 4.警察法庭 5.轻罪法庭 6.巡回法院 7.国家安全法院 8.上诉法院 9.最高法院
普 通 法院系统
民事、刑事案件
行政法院 系 统 权限争议 法 庭
行政诉讼
1.最高行政法院 2.上诉行政法院 3.行政法庭 4.行政争议庭
专门为处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之间在审 判权等问题上的争议而设立的特别法院
法国总统
President of France

法国政体的变化

法国政体的变化
4. 此时期主要的党派:法共、人民共和党、社会党
二、第四共和国(1946 -- 1958)
1. 殖民地问题
第四共和国仅存在十二年,内阁更换却十分频繁,执政时间最长的摩勒政府也不过执掌政权一年零四个月。
这一时期的历届政府深受殖民地问题困扰。法国政府竭力维持其在印度支那、北非的殖民统治,奈何时过境迁,时代变化,法国军队在殖民地屡遭败绩,法国国内反对殖民战争的情绪也日益高涨。
199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改称临时政府。
1944年8月,巴黎解放,临时政府内阁由阿尔及尔迁到巴黎,9月进行改组,两名共产党人担任部长。
1945年10月,制宪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法国人同意新的国民议会有制宪权,这实际上否决了恢复第三共和国的意愿。
1946年10月,新宪法草案终于获得通过,第四共和国终于呱呱坠地。
此后几经波折,阿尔及利亚战争称为第四共和国的政治危机的根源,最终酿成了第四共和国的垮台。
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947年1月,社会党人奥里奥尔当选总统,赫里欧接替议长,临时政府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第四共和国政体最终确立了。
2.国策:(1)清洗投敌分子(法奸),赖伐尔、贝当。
(2) 大规模的国有化。规模相当大,包括雷诺汽车厂、法航、主要的新闻机构、法兰西银行和四大储蓄银行(通用银行、里昂信贷、国民工商、巴黎国民贴现)以及保险、电力、煤炭等金融和能源企业。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19世纪政体变迁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19世纪政体变迁

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一.背景1.政治:18世纪的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2.阶级:国王、教会教士和贵族为享有特权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等被统治阶级深受压迫,矛盾尖锐3.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的传播启发了反抗意识,成为大革命的先导二.过程1.开端: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资产阶级革命爆发2.纲领: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3.1791年短暂君主立宪4.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三.《人权宣言》1.通过: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2.内容:1)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2)承认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3)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可以担任一切公职4)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3.影响:1)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揭示了人权、自由和平等原则;宣告了全新政治制度的诞生2)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激发了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3)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的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二)法兰西第一帝国一.拿破仑崛起1.大革命时期:1)支持雅各宾派革命2)1793年收复被保王党攻占的土伦,展现杰出军事才能督政府时期:2.督政府时期:1)1795年,平息保王党人的巴黎武装叛乱,被视为“共和国的救星2)1796年拿破仑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击败反法同盟军3)1798年远征埃及3.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任政府第一执政-实际上进行军事独裁4.《民法典》(《拿破仑法典》)1)时间:1804年颁布2)影响:a.法典宣告实行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的保护-维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b.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立法的蓝本和经典,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二.法兰西第一帝国1.拿破仑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对外战争:1)背景: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俄国等欧洲君主国组成反法同盟2)过程: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同盟;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以少胜多;击败俄国、奥皇帝联军,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世界军事史上杰出地位3.确立霸主地位:1810年,拿破仑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确立了在欧洲的霸主地位4.远征俄国: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4.退位与复辟:1)1813年,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大战失败2)1814年,拿破仑退位,帝国覆灭3)1815年,借助国内对波旁王朝的不满,拿破仑重登皇位,建立百日政权4)1815年,英、俄、普、奥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向法国进攻;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再次退位5)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1)革命性: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独立自由的民族战争性质2)争霸性:与英国、俄国争夺霸主地位3)侵略性:确立霸主地位后有扩张侵略性;但客观上打击了当地封建势力(三)18、19世纪法国政体变迁18世纪封建君主专制1791年,短暂君主立宪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1830~1848年七月王朝-大资产阶级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通过新宪法,规定路易·波拿巴担任总统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1年波拿巴发动政变)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三)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一.背景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皇帝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2.1870年,共和派宣布建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3.法国各派政治力量激烈斗争二.确立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标志共和制的最终确立2.宪法颁布后不久:共和派赢得议会选举,掌握总统职位等实权-巩固共和制三.法国共和制的内容(宪法确定)1.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2.行政权归总统掌握;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为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3.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向议会负责;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四.意义共和制的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现代西方政党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是同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维护其阶级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便同宪法所确立的宪政体制不可分离,构成国家宪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就法国政党制度与其政体演变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政党产生的前提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

法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前提条件。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在第三共和建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法国曾先后于&(’&年’月至&(’!年.月,&.&#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三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于&."#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两次建立帝制;于&(’!年至&."#年,&.#.年至&.*!年推行共和制政体。

也就是说,在第三共和(&.(*—&’#")成立之前,法国政体尚未最终确立,政治体制处于经常的变换之中,一旦王朝复辟或恢复帝制,就要实行专制独裁,取缔和禁止政治团体组织。

如列·霞白利法禁止公民结社和&.%#年的法律对结社进行了镇压。

第三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法国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实行议会制和普选制,政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才有其土壤。

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健全和发展,普选制的扩大,为政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受议会左翼多数议员支持的“保卫共和国”政府为限制和打击保皇派和教权派等右翼保守势力,于&.,&年(月颁布了一项关于结社的法律,允许自由建立政治党派和民间团体(但宗教团体必须得到当局的批准)。

法国各政治派别由此纷纷组成政党,如激进党、共和民主联盟等。

法国社会党和法兰西社会党于&’"*年按第二国际的要求合并为统一的社会党。

统一后的社会党发展很快。

&’"%年组成了以温和派为主的共和同盟。

在&’"!年选出的众议院中,各个政党按其对共和民主制度的观点和立场初步划分为左、右翼两大阵营。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法国政党重新分化组合,出现了许多新政党。

其中多数为左翼政党,一些为中间政党,少数为右翼政党。

另外,由于第三共和国不断变化的选举制度,尤其是采用比例代表制的计票方法,使中、小政党有可能获得议席,在议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从而使中、小政党得以生存和发展。

正是在这些政党和处在变换中的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第三共和国的政党制度。

这种政党制度的突出特__点是政党林立、软弱涣散、变化无常。

同时这也是这一时期政党制度的弊端,它最终导致第三共和的灭亡。

第四共和国时期仍然实行这种多党制。

此间,第三共和国政党制度的弊端不仅没有克服,反而使这种弊端更加严重。

林立的各政党因大小不同,在议会中所占有的席位各异,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在议会中保持绝对多数。

因此,往往由几个政党结成政党联盟,共同组织政府,联合执政。

第五共和国与第三、四共和国相比,虽然其政体并没有改变共和制的面貌,但从微观层面上看,其共和制政体在权力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从议会制过渡到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政体在微观层面的演化,对法国政党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世纪#"、$"年代,随着法国经济势力的增强,法国资产阶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稳定和强有力的政权来推行内外政策,特别是%&#’年,旷日持久的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加速了国内政治和财政危机,使法国国内阶级斗争日益尖锐。

经济的变化和政治财政危机的加深使得第四共和国束手无策,以致于法国总统科蒂在%&#’年元旦献词中被迫承认:“从基本上说,我们的政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了。

”[%](()!&*)法国迫切需要对共和制政体加以改革,重新组合权力结构,平衡总统、立法和行政之间的权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戴高乐上台后,对第四共和国政体所确立的权力结构进行了调整。

主张总统的权力是新制度的关键和基石;“政府绝不可以从议会产生出来”,“应由全国人民直接委任的一个超党派的元首遴选出来”;[!](()+)“行政权与立法权必须切实分开”;[,](()%")变化多端的多党制应为新的多党制所取代。

在戴高乐的亲自参加和指导下,制定了第五共和国宪法,在政体上选择了半总统半议会制的权力构架方式。

半总统半议会制引起了法国政党制度新的变化,其突出特点是法国政党左、右两极化。

一面,第五共和国政治制度中“两者必选其一”的选举机制促进了法国政党的两极化。

在总统选举中,法国政党及其选民必须在第二轮剩下的两名总统候选人中任选其一,而这两位总统候选人往往分属于左翼和右翼,所以投候选人的票就是对候选人所属阵营的选择,就是对左翼或右翼的选择。

唯有%&$&年总统选举例外。

!公民投票也是如此,公民在投票时不仅是对投票对象的选择,也是对左翼或右翼政策的选择,最终表现为对两大阵营的选择。

另一方面,第五共和国长期使用的“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也是法国政党两极化的原因之一。

虽然,戴高乐及其政府采用这种选举制度的直接目的在于限制左翼,改变议会的组成和政治基础,造就一个稳定的议会多数派。

但它客观上促使法国各个政治派别纷纷向左翼或右翼靠拢,从而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

“在竞选中形成的选举联盟不会因为选举告一段落而消失,它们往往维持下来,改头换面为政党联盟,在法国议会中和法国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

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在客观上促进了第五共和国党派格局朝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投票制对法国政党两极化的影响早已被法国著名的政党专家所指明。

莫里斯·迪韦尔热说过:“两轮投票制能够促进联盟两元制的形成,在多党中引进类似的两党制。

”[#](()%*")二政体演化对法国政党的产生及其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绝非单向度的。

法国政体在权力结构的转换方面也与法国政党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政党出现以前,法国已经存在着许多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并开展活动。

第二共和国期间,法国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它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议会和政府范围内。

%’+&年#月议会选举使法国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进一步壮大。

直至第三共和国成立初期,法国政治生活中仍然是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在发挥作用。

正是由于各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在选举中通过角逐所形成的政治格局" 巩固了第三共和国民主共和制度,推动了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现代意义的政党及政党制度得以在法国确立和发展起来。

自此,法国不断变化的党派格局,不仅构成了法国政治的基本内容,而且也决定了法国政治演变的根本走向。

第三共和国和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确立了议会内阁制,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举产生,总统的地位受到议会的牵制,政府从属于议会,行政权力严格地受到议会的限制。

在议会、总统和政府之间,议会至上。

议会制导致了第三、四共和国时期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格局及政党制度的形成。

反过来,这种政党制度也影响着第三、四共和国政权结构的演变。

政党斗争的根本目标是夺取、巩固或影响国家的统治权。

“政党之间的斗争都是以该国宪法确认的宪政体制中掌握国家统治权的核心部分为中心的。

”[!]("#$%$)议会至上的议会制致使议会和政府尤其是议会成为各政党斗争的焦点。

第三、四共和国时期,各政党的软弱和涣散决定了它们在议会中从来没有一个政党拥有过半数的议席。

为了在议会中占据优势,进而组成政府,往往几个政党组成政党联盟,轮流组织联合政府,实现控制国家政权的目标。

然而这种政党联盟和联合政府只是各政党在争夺权力和瓜分肥缺中暂时妥协的产物,是极端脆弱的。

由于这些党派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派别的利益,有着各自的政治纲领。

一旦发生意见和政策的分歧,不是有关政党撤回阁员酿成内阁危机,就是通过议会推翻政府。

在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党分化组合和政府更迭的频率比第三共和国时期更高,加深了政局的动荡。

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政府像走马灯似的更换了$&届,而每届政府的平均寿命不超过!个月,其中最长的不过一年多,最短的只有两天,比第三共和国政府的平均寿命还要短。

甚至连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看穿了这种政治体制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年来,党派政权始终飘浮在一个处在极端危险的世界中心、严重分裂的民族上面,它表明自己无力管理事务。

”[(]("#’!)第三、四共和国的灭亡就是这种党派政权发展的恶果。

“旧政党制度适应了第三和第四共和国议会制的政治制度的需要,也符合$&世纪上半叶法国政治力量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客观情况。

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党派林立、软弱和多变的政党制度断送了第三和第四共和国的前程。

”[)]("#’!*)第五共和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将国家权力在总统、议会和政府以及司法机关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使得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第五共和国宪法在确认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前提下,提高了政府对议会的独立性,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

政权结构的新变化丝毫没有削弱第五共和国政党制度对法国政治体制一贯的影响和渗透。

如果说有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只是表现在政党斗争的重心发生了战略转移———由争夺议会的控制权转向争夺总统职位。

第五共和国总统权力大大增强从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元首和向导,谁登上总统的宝座便意味着达到法国权力的顶峰。

因而在总统选举中,法国政党都要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并力图使自己的候选人取得胜利。

在自己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后,法国政党力促总统实施自己所制订和提出的施政纲领,并在议会中组成多数派,以保证总统权力的行使。

第三、四共和国由于实行议会内阁制,政党对政府的影响极大。

第五共和国政党对政府的影响力不如第三、四共和国,它无权过问政府的组成和政府成员的任免,但是总统在组织政府时,也要考虑议会多数派的支持,并从多数派政党中挑选总理和政府成员。

当总统与议会多数派同属一个政治派别,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时是如此,当总统与议会多数派不属于同一政治派别,在政治上不能保持一致时亦是如此。

进入议会或控制议会从而执掌立法权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是第五共和国政党影响政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共和国政党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在议会选举中赢得选票,大量涌进议会。

法国政党通过议会党团决定议会的组织形式和议会的各项工作,通过本党派的议员参加辩论,发表谈话,提出立法案和修正案,投票表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