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ok 2010.3.10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指 示及确定的原则相符合,以便及时加以纠正。
a
18
• 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1.工作分工:通过实行专业化分工使雇员们的工作更有效 率。
2.职权: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力,职权赋予管理者 的就是这种权力。
3.纪律: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都必须遵守和服从组织的 规定和纪律。
4.统一指挥:每个雇员只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并向其汇 报工作。
行 为 的 研究,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
2.着重研究组织内部管理问题,没有涉及组织与外部
环境 的联系,属于一种封闭系统的管理。
a
26
第二节 行为管理理论
一、 霍桑试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埃尔 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1880——1949)为首的一批 美 国 研 究 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电话机厂进行了 “霍桑试验”。该实验主要研究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 产 效 率 之 间 的 关系,分为4个阶段,历时8年。
细。而对大型组织进行严密精细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理想的
行政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当以某种合理合法权力作为组织的
基础,否则组织就无法实现其既定的目标。权力可以消除混乱,
带来秩序。传统组织是以世袭的权力或个人的超凡权力为基础的
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发展、企业规模扩大、管理正规化等方
面的要求。
a
23
韦伯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式的权力及与之相对应的 组织形态:
(3) 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忽视工人的感情、态 度等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a
12
二、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
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1841—1925)出生于法国,他
第二章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共三十三页
所有这些,使迟到(chídào)不能责怪工人自己。贾厂长认 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
律松弛,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设有考勤钟, 迟到一次扣l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 元,三次罚30元。我厂才扣 l元算个啥?
他终于(zhōngyú)选中了一条。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
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共三十三页
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干部们发 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 来厂,有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 人则无借口可依。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 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 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本厂未建家属宿合, 职工散住全市各地, 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 还有人住在浦东,要摆渡上班。碰上塞车、停渡, 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 到。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wú chǔ)可迁;要调往
共三十三页
2. 其他的贡献
1)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1)通过(tōngguò)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2)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
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 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3)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2) 甘特
❖ 甘特图 ❖ 计件奖励工资制
共三十三页
❖ 个人崇拜式权威 ❖ 传统式权威 ❖ 理性-合法(héfǎ)的权威
1) 科层组织的优点
❖ 连续性 ❖ 明确性 ❖ 合理性 ❖ 合法性
共三十三页
3) 科层组织(zǔzhī)的特点
共三十三页
管理理论的发展课件
2. 1古典管理理论
4.差别计件制 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合理的薪酬。如果高效率没有高
工资,再好的方案也是白搭。为此,泰罗设计出一种效率工 资—差别计件工资制(DillerentialRate Piece Work),以解决科 学定额下的合理报酬问题。完整的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包 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分析来制订 有科学依据的劳动定额或工作标准。二是实行“差别计件制” 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即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 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例如,如果工人未完成定额,就按 80%工资率付酬;如果完成定额按100%工资率付酬;超额完成 定额的,则按1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 别来支付工资。它意味着同一岗位甚至同一级别的工人,都 将得到不同的工资。泰罗认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会大大 地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12回
2. 1古典管理理论
6.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主张改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代之以科学的方法。即
每个工人采用什么操作方法、使用什么工具等,由过去的根 据个人经验来决定变为都根据试验和研究来决定。他认为应 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 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科学的定额和标 准化的操作方法及工具;拟定计划并发布指不和命令;比较“标 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等工作。至于现场的工人, 则从事执行的职能,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 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不得自行改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4回
2. 1古典管理理论
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泰罗感到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 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工人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 适用的工具。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效率的提高。
第二章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57页精选文档
12
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 为“组织理论之父”。 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是一种体现劳动分工 原则的有着明确定义的职权等级和详细的规则 和制度以及非人格化关系的组织模式。 1.权威是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权威有三种形式: (1)个人崇拜式权威:其基础是个人特有的 尊严或品格。
第二章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1
第二章 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的出现,促使人们对管理活动进行不 断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些朴素的和零散的 管理思想。 后来人们对管理思想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了 比较成熟的和系统化的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
11
⑩秩序:每个人都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坚守自 己的岗位,每一项工作必须有人去干。
(11)公正:每一个管理者对自己的下属人员都 必须善意和公平。
(12)人员的稳定:要有秩序地安排和补充人员。 (13)首创精神: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有首创精神,
还要鼓励全体成员发挥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
(1)劳动分工:规定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等级系统:每个下级都处于上一级的控 制和监督之下。 (3)人员的使用:根据职务的要求对员工进 行选拔、培训和教育。 (4)正式的规则和制度:组织应明确规定每 个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避免滥用职 权。
15
(5)非人格化:人员之间的关系是指挥与被 指挥的关系,谁处于更高职位谁就具有指挥权。 (6)职业定向:组织中的管理者是职业化的 管理人员,他们领取固定的工资,在组织中 追求职业生涯的成就。
管理学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萌芽阶段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萌芽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
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顺道
顺道即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 为由每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 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 顺道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理好国家, 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 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 业的成败。“得贤人,国无不安广……失贤人,国无不危。” 诸葛亮总结汉的历史经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 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 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墨家
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 是墨子的基本管理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把义、利二者看做同一
事物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墨子选贤才的方法:
其一,“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在实践中选拔,不 单要对被选拔者察“其言”,还要观“其行”;要考查“其德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兵家
孙子是中国最杰出的兵学大师,他的思想对现在的商战 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孙子的战争原理,可概括为四项, 即“慎战”、“先知”、“先胜”、“主动”。 7.《管子》 《管子》是一部世界上写作时间较早,内容非常丰富, 融各家管理思想于一炉的古代国家管理学巨著,它是一部以 国家宏观管理为主要特色的管理理论著作。它认为心术论的 核心是:以天地为心,以法治国,以德治人。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背景1、古典管理理论大多注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忽视了对人这个关键因素的研究,甚至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物看待。
2、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存在着不断增强的心理上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进而创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二)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
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人和物质条件的满足,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
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
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工人是“社会人”,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该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的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对改变当时流行的“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章 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2015-7-22
泰罗从企业的基层开始一直到企业的高层,深刻 了解了企业中存在的劳资冲突、管理低劣、工人 磨洋工、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他认为:由于生 产率低下,“饼”不够大,因而导致分饼过程中 的劳资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高劳动生 产率,把“饼”造大。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把 “饼”造大,就必须实施科学管理。
A、上级将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 只从事重大的、非程序化问题的决策。 B、上级只接受下级关于超出标准的例外情况的报 要注意: 告。 管理的例外 C、上级将一般的日常事务全权交由下级独立处理, 用权的例外 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沟通的例外 D、上级在授予下级日常事务处理权的同时,保留 对其执行结果的监督权,然后集中精力处理例外事 件。
2015-7-22 22
泰罗的贡献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史上的一次重要 变革,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所提倡的在管理中 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其精髓是 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 经验; 再有就是,围绕“提高生产效率”论述了劳资关系 及“科学管理”的精神实质。 泰罗的这些贡献现在看来似乎很不重要,但它却真 正地是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其合理因素 仍适用于现今社会。
一、泰罗(勒)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生平 (1856——1915 59岁) 18岁前 学习阶段,精通法语和德语,考上哈佛大 学法学 院,因故未上 18——22岁 在一家小型工厂当学徒 22——34岁 从普通的技工——工程师——总工程师(28岁) 34——36岁 出任一家制造纸板的公司的总经理 36—— 管理咨询 1895年 39岁 《计件工资》 1903年 47岁 《工厂管理》 1911年 55岁 《科学管理原理》 1912年 56岁 《在美国国会听政会上的证词》
第二章 西方管理及其发展
合理的日 工作量
操作方法、工具、 机器、材料、作业 环境标准化
挑选一流工人
使能力与工作 相适应,成为 一流工人
泰罗主张:把过去由工人挑选工作,改变成 由工作挑选工人。每项工作应挑选第一流工 人。这项工作由专门的机构(劳动科或雇佣 科)去实施。一流工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一是通过严格挑选,二是通过科学培训。培 训是厂方的事,由
主要观点 工作定额 标准化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一流工人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管理的 差别计件工资制 方法代替传统管理的方法。 分工
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心理上和 精神上来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科学管理的方法是 什么?
工作定额原理
2010年试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 容?( ) •A.标准化 •B.工作定额 •C.合理报酬 •D.计划与执行分开
2012年试题
•31.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甘特提 出了名为计件奖励工资制的报酬制度。 ( ) •53.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6分)
2004年试题
•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做过有名的铁锹试 验,他据此提出的管理原理是( )。 •A •B •C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标准化 例外原则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三)科学实验之金属切削实验
进行了26年 切削了80万吨钢铁 进行了三万次实验 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 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 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等资料。 为科学管理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使管理 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 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返回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更是管
理制度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西方管理理论 得以萌芽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的特点
有一定的功能 相关元素组成
• 管理的特点
– – – – – – 有一定的目标 有分工协作的部分 管理出效益 可有分部门 可有上级 求最大效益
总体大于元素之和
系统可是子系统 系统可有子系统
求系统最优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工程:是系统思想、理论、方法在人类 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它立足于总体协调的需 要,既兼容"老三论"、"新三论"等多种理论 优势,又吸收应用数学、运筹学等多种数理 方法,还应用现代技术,将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策略、方法等进行系统 集成,科学处理和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
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理论要点: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组织是一个复杂 的社会系统,应使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 究管理问题。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组织的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 息沟通。 3.管理者的领导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 巴纳德组织理论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他对后 来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等的形成产生 了重要影响
三、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1947 年 —)
圣吉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 织的艺术与实务》于1990年在美国出版, 该书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 (Pathfinder Award),圣吉本人也于同 年被美国《商业周刊》推崇为当代最杰出 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1909年 ---)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 《商业周刊》称其为 “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 《经济学人周刊》称其为 “大师中的大师”
经验主义学派
简历: 1909年生于维也纳。 1929年去伦敦任新闻记者 1937年后定居美国,曾在美国几家国际性大公司担 任管理顾问,并在纽约大学、贝宁顿学院等高 等学府执教、教授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撰写出版了数十部经济学、管理学著作。 代表作:《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 践》、《有效的管理者》等。
总体大于个体 局部最优不是全局最优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分析的方法
最优解法
内部关系表示方法 外部关系表示方法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的特征: 1. 着重目标,不断强调客观的有效性 2. 着重整个系统,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分 系统的最优化 3. 着重责任,每个管理人员给予明确的任务,这些 任务的布置与完成都能够被衡量 4. 着重人,因为复杂的任务是交给工人去完成的, 并要用结果来检验的
二、管理创新
2、组织创新 (1)企业组织设计由单纯满足工作需要转向满 足人的需要;由满足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转 为较高层次的需要。 (2)围绕着组织运转的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 趋向于授权,实施分权管理。 3、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 发明:在实验室被证明是可行的新想法、新 构思。 创新:发明转变为商业上的应用。
经验管理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验管理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它否认管理理 论的普遍价值,主张从“实例研究”、“比 较研究”中导出通用规范;由经验研究来分 析管理。 该学派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 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 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 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 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征
1. 将数学应用到组织管理上去; 2. 在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3. 系统观念引进管理的方法中。
管理科学学派
主要观点: 如果管理工作、制定决策是一个合乎逻 辑的过程,那么就可以利用数学符号或关系 式来描述;在研究和解决管理问题(其中包 括决策)时,要着重强调合理性、定量分析 和正确衡量。 管理科学的主要内容: 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系统工程在管理中的应用 决策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一般认为,管理科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一 支庞大的学者群。 管理科学派又被称为管理数量学派或管理计量 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 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来 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 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 上的目标。
权变管理原则
菲德勒给出了权变的含义后,也指出了权变管 理应遵循的原则。 ■ 相对稳定的原则 ■ 考虑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 试验性原则
其他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该学派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 理问题的概念框架。 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二战后,该学派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和从 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的支持和接受。但由 于对管理职能的分类有所不同,出现了各种 不同的流派。 孔茨和奥唐奈合著的《管理学》是战后这一 学派的代表作。
管理科学理论的特点
(1)生产和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 为评价标准,即要求行动方案能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总体的最 大经济效益。 (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并借助数学模型找 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摈弃单凭 经验和直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 (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强调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 控制论、运筹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观点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 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工作、组织工 作、人员配备、指挥、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 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 同而异。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 西蒙 詹姆士· 马奇 赫伯特· 西蒙 (Hebert Simon) 卡内基· 梅隆大学心 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 简历:
赫伯特· 西蒙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 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 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 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 授,他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 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管理的软化(柔性化)
管理要素的核心的转移 物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注重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 人力资本: (1)技术创新者 (2)职业经理人 文化管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二、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 (1)变革求发展,生物进化的思想不适合于企 业管理 进化速度过慢 进化过程中没有人类智慧的作用。 (2)追求适度利润 消费者需求的日益个性化 按需定产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的丛林
国内外多数学者同意将《管理理论的丛林》中 的诸家观点归纳划分为六大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 • • • • •
社会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 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 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 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 总的合作系统。 创始人:切斯特·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和 管理学家;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管理科学的主要模型
(1)决策理论模型 (2)盈亏平衡点模型 (3)库存模型 (4)资源配置模型 (5)网络模型 (6)排队模型 (7)模拟模型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 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把企业看成一个受 外界环境影响并且也对外界环境施加影 响的开放系统,认为管理中要根据企业 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的变化而相应地作改 变。 权变管理创始人:菲德勒(Fred E.Fiedler) 主要代表人物:伍德沃德(Jona Woodward), 劳伦斯(Paul Lawrence),卢桑斯(Jay Lorsch)等。
3、克服学习障碍 彼得· 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 (1)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为了看见事物的整 体。 (2)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既是指组织要超越自 我,又是指组织中的个人也要超越自我。 (3)改变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是指对未来的愿望、 景象和意象。 (5)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员工与团体的 合作关系,使每个人的力量能通过集体得以 实现。
决策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 由于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 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 特征的,所以应该围绕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 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代表作《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提出以 下观点: 管理与决策是同义词 (Management is a synonym of decision making) 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 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决策中的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准则)
最优不存在
找最优成本太高
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卡斯特、罗森 茨韦克和约翰逊等人。
理论要点
1. 强调从系统观念上给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思想方 法,提供一种把企业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 整体进行考虑的结构; 2. 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体化系统,它是一 个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3. 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也影响 环境。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的平 衡。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 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 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 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 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 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 理模式、方案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