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 利他:帮助他人.

合集下载

利他:帮助他人

利他:帮助他人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进化理论 1、亲缘保护 基因使我们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能够 提高基因存活的一种方式就是为孩子多做风险。 亲缘选择:偏袒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基因的人。亲 缘选择不是说我们在发出帮助之前先计算基因的相关性, 而是说帮助近亲是我们的本性。 除了亲属,我们还和很多人有共同的基因,比如黑眼 睛、黄皮肤等。 我们一般倾向于帮助与我们相似或与我们居住比 较近的人。 符合进化逻辑的帮助顺序:先年轻人后老人,先家 人后友人,先邻居后陌生人。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二)社会交换理论 内部回报: 2、消极心境。 如果你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闷闷不乐,这时看到一 个人手上拿的报纸散落一地,你会比平时更可能去帮助 他呢,还是更不可能帮助他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如果是 儿童,在消极心境中,会减少帮助;其次,如果是成年 人,在消极心境中,会增加帮助。 利他行为对成年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满足, 当成年人 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心境时,帮助行为有助于抵 消不良的感受。而儿童不会从助人中得到很多快乐,帮 助行为来自于社会化过程。 恰尔迪尼及其同事认为,最初的帮助行为使因为物 质回报而产生,其后是社会回报,最后是自我回报。 如果是极度悲痛或者愤怒的心境,则不会产生帮助行为。
二、利他行为Biblioteka 理论解释(二)社会交换理论 外部回报: 商人捐献行为能提高企业形象,让顺路的人搭车能 获得称赞或友谊。 98年大洪水、汶川地震、日本大地震等都会有很多 企业进行慈善捐款,他们的善行是为了更多的回报,很 多企业把慈善行为作为一种公关活动。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二)社会交换理论 内部回报: 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几乎所有的 献血者都承认献血“使你对自己感觉良好”和“给予你 自我满足感”。 1、内疚感。痛苦并不是我们要减轻的唯一的消极情 绪。内疚感一直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 提供帮助可以消除和避免内疚感的产生。很多人犯 错之后,有种行善的愿望,主要减轻个人的内疚感。 内疚感有许多益处,它能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 助、避免犯错误,它还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 够持久。 内疚感会增加帮助行为

社会心理学“利他”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利他”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课程模拟实验报告实验人员:第十小组全体组员2012年12月16日目录一、实验名称与主题二、实验背景与目的三、实验计划与准备(一)参与成员(二)实验设计(三)实验方法(四)实验分工四、实验内容与过程(一)实验过程(二)实验相关数据统计(三)图表及相关结论五、实验结论与分析(一)实验结论(二)原因分析六、实验总结一、实验名称与主题实验名称:社会心理学关于“利他”的社会模拟实验实验主题:通过向陌生人求助,学习“利他”知识理论二、实验背景与目的实验背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于“利他”的一个知识点。

但是随着社会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上的助人行为慢慢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事情。

而当我们谈论关于“助人利他”的社会现象时,我们又常常忽视了其深层原因。

鉴于此,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时,我们为了充分了解“利他”知识理论,按照老师要求,同学们组队完成了相关社会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校园同学对“利他”助人的态度与行动,统计结果,进而了解分析助人行为产生的条件。

(2)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让自己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助人利他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三、实验计划与准备参与成员:社会心理学第十小组成员实验设计:情景一: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手机丢失或没带手机的同学,急于找回手机或者联系紧急事情,借用陌生同学手机,向其求助。

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情景二:在校园门口公交车站点,假设自己忘带钱包或者找不开零钱又急于上公交车,不得已向陌生同学借点车费,向其求助。

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情景三: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外校来的同学,认不得路,向校园内陌生同学求助,若得到其指路帮助,再请其帮忙带路,观察对方的反应。

情景四: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位同学庆祝生日的策划者,请陌生同学对着镜头说句“生日快乐”或者将其写在本子上,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y心理学PPT 利他行为

y心理学PPT 利他行为

Page 9
当“求助者”返回时,因为他的书不见了,所以,他表现出非 常吃惊的样子,并请求其他人帮助寻找。 不一会儿,“小偷”也回来了,但手里没有那本书。 研究者想知道,坐在附近的那些学生会帮助“求助者”捉住这 个“小偷”吗?
Page 10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求助者”是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得到 周围人的帮助;如果“求助者”在离开阅览室之前和周围的人聊 过天,哪怕是问问时间,也会提高得到帮助的可能性。
Page 15
(二)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 1、社会抑制作用 2、社16
Page 13
1964年3月,美国纽约一名年轻女孩珍诺维丝遇刺身亡
整个袭击行为持续了35分钟,在这期间女孩大声呼救,公 寓周围共有38人目睹了这一袭击,但是最终只有一人报了警。
Page 14
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市“小悦悦”事件
小悦悦被撞到之后将近7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一直孤零零 的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没有一人伸出援手。而期 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一个 拾荒的阿婆抱起,随后送往医院急救。
心理学
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定义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就是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 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自愿的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Page 2
明星对贫困孩子的资助
Page 3
老板与员工在加薪问题上的博弈
这说明,聊天这一短暂的交往使“求助者”与旁观者之间产生 了某种微炒的联系,增加了旁观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和愿望。
Page 11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景因素

专题五-利他行为可编辑全文

专题五-利他行为可编辑全文

性别
• 男性与女性哪个更愿意帮助人?
• 一般说来,需要较大体力或不适合女性 性别角色的助人行为,以及当助人时的 情境较为尴尬时,女性前去协助的倾向 较低。而在善解人意、将自己置身于他 人的情绪空间中体察关怀他人方面,女 性的利他倾向较男性更强。
人格特征
• 利他是存在个体差异的。研究证实,一 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着直接 的联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利他行为 的出发点,是激发一个人行动起来以实 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内在动机。
• 由于亲社会行为通常对社会有益,它就 成了社会习俗或规范的一部分。一旦这 种规范内化,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人 们也会自觉地尊从这种规范,并从中得 到满足。相反,如果违反这种规范就会 产生罪恶感和内疚感。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一)谁最可能提供帮助——利他者因 素
– 性别 – 人格特征 – 助人者的心境
助人者的心境
• 心境好坏影响助人行为
• (二)谁最可能获得帮助——被帮助者 特征
– 性别 – 魅力和人品 – 值得帮助的人 – 相似性
性别
• 男性与女性哪个更容易被助?
• 研究表明,女性被助的机会多于男性。
魅力和人品
• 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人们倾向于帮助那些看上去正派、质朴 的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让人厌恶、感 到不正经的人。
• (四)社会交换理论
• 霍曼斯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全部社 会行为。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 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 爱、满足等等。在助人行为上,社会交换理 论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对于接受 者而言,得到了帮助,而施予者得到的报偿 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 (五)社会规范理论

(优选)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

(优选)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

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社会交换、社会规范和进化理论对利他的 解释具有相似性。
真正的利他主义
关于利他的本质,自私论者认为人们为了 心安而利他。 心理学家认为,既有利己的考虑,也有无 私的考虑:因某人不幸而感到的痛苦既能 驱使我们逃离这种情境,也能驱使我们提 供帮助,从而解除我们的痛苦。 当我们感到我们与某人有所关联时,就会 产生共情。
别说谎,否则你会活在内疚里。
我们在犯错之后(不管别人知不知道)的 行善愿望反映出我们既需要减轻个人的内 疚感,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 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
解除内疚感的其他方法,如坦白,会减少 内疚引起的助人行为。
内疚有很多好处,促使人们坦白,道歉, 帮助,避免再犯错误,使亲密关系能够维 持。
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内部的回报可以解释为什么献血能让人对 自己感觉良好,离家在外的人会帮助那些 以后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
研究发现,经常帮助他人的人,更少犯罪, 更可能成为良好公民,有利于精神健康。
内部回报
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 给予帮助能让我们得到安慰。
内疚感:是一种我们总是设法回避的、令 人痛苦的情绪。
这个规范要求人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人,而不考虑今后的交换。
实验表明,即使帮助者不为人知,或他们 不能期望任何回报,人们也会帮助那些需 要帮助的人。
然而,人们的帮助是有选择的。 只有人们将需要帮助对象的困难归因为不 可控因素的时候,才会帮他。
性别与助人规范 女性更容易得到男性的帮助,而女性对男 性和女性一视同仁。
消极心境 内疚感是消极情绪,那么其他的消极情绪 能够引发助人行为吗?
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助人行为减少, 对成人而言,助人行为增加。

12助人与社会行为

12助人与社会行为

助人的动机形式
同理心—利他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虽然我们可能因利己心理而救人,但只要对于需 要帮助的人具有同理心,就可以产生利他动机与 行为。
可采取对 方的观点
情绪反应
主要 满足动机 动机形式 的方式
行为倾向
知觉到有人 需要帮助

同理心关 怀

自己感到 难过
利他
降低他人 的难过
提供帮助
利己
降低自己 的难过
避开
提供帮助 (无法避开时)
助人的动机形式
• 替代电击实验(Baston et al., 1981) 参与者来到实验室,工作是观看其他参与者(实验同谋某 甲)进行实验。 接着某甲在「实验」过程中受到随机电击,被电击数次之 后,某甲表示他从小害怕电击,不过仍想完成实验。 实验者试探询问参与者是否愿意代替某甲完成实验?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助人的动机形式
演化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人们仍可能帮助陌生人,演化心理学 家认为,这是因为演化发展出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人们在帮助他人时,会预期未来可能 得到对方帮助。
许多生物都可见到互惠行为。
• 观察七千多次黑猩猩的互动发现:普遍而言,黑猩猩A帮 黑猩猩B梳毛之后,B更会和A分享食物或帮忙梳毛。而且 在B提供互惠之前,A不会和他分享食物(de Waal, 2003)。
助人的动机形式
利他与利己究竟孰是孰非? • 利他观点的研究是强调利他动机可能存在,但并
非指所有助人行为都完全出自利他动机。 • 即使有利他动机,也不保证必然出现助人行为
(可能因代价极高等原因而未伸出援手)。 • 当助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时,利己动机较能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

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

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

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

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

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有的时候,人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人,即便是他并不认识此人,或者他的助人行为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他却仍然选择了助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些学者提出动物也有利他行为,例如,某些物种的老年动物会不惜牺牲自己来挽救同类中的年轻动物,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种族繁衍的机会。

然而,只要有深入的思考,人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动物的利他行为与人类的利他行为有何不同呢?利他行为是不是源于本能呢?人类的利他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节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利他行为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

利他(altruism)是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却能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利他行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中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提出理论观点,并用实验加以验证,逐渐深入分析这一现象。

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本章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

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

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

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以帮助 他人为 目的。
不期望 自愿。 有精神 或物质 的奖励。
利他者 可能蒙 受损失。
灵长类
灵长类
2、助人行为的理论
学习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规范 理论 决策理论
进化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灵长类
灵长类
进化理论
进化理论家们认为,对于包括人类的很多 物种来说,任何高度生存价值的从而由基 因决定的特征将倾向于被传递给下一代, 而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即是属于这种特征 倾向的。
灵长类
灵长类
灵长类
灵长类
情境因素
实验中的被试是男女大学生。研究者每次将一位大学生被试带进实验 室,分配在单独的房间里,并让他们认为他是2人、3人或6人讨论组 的成员之一,准备参加一个讨论会,讨论与学校生活有关的个人问题。 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通过麦克风向小组的其他成员发表自 己的意见(每个房间的麦克风只开两分钟,一个房间麦克风开着的时 候,其他房间的麦克风关掉,即每次只准一个人讲话)。谈话过了一 轮以后进行第二轮,每个人对其他人的谈话发表评论。这时告诉被试 在他们进行讨论的时候主试不在场,因为“主试在场会影响讨论进 行”。每个小组里第一个发言的人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而 且他的发言是事先录了音的,他就是本次实验所假设的“假装癫痫病 发作,说话语无伦次的求助者”。他断断续续讲了下面的话: 我想我——需要——如果谁——能——帮助我——因为——我— —我现 在——真的——不——行了,如果谁——能帮我——帮我出 去——那——那太好了„„因为我——我犯——病了,我的——的确 ——需要——帮——帮助,谁——来——快——帮我——一下(哽噎 的声音)„„我要死——了,我„„要死——帮——(哽噎,然后没 声音了)

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

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情况的紧急程度,助人的得失,助人者, 求助者和助人情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3.1 情况的紧急程度
情况的紧急程度直接决定利他行为是否会被唤起.研究证明,情况 越紧急,利他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紧急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紧急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突然或出乎意料地发生; (2)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 (3)随着时间的延续,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 (4)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当事人; (5)旁观者有能力给予当事人帮助.
没有自 私动机 对他人 有好处
自觉自 愿发生
可能对 自己有 损失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1.2 利他行为的研究范畴
1.2.1 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 (1)帮助别人——道义感 (2)克制别人——正义感 (3)克制自己——责任感 (4)补偿别人——公平感
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
课 班 教
程:社会心理学 级:社工1051,1052 社工1051, 1051 师:许加明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内容概要
1 2 3 利他行为的含义及研究范畴 利他行为的产生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1 利他行为的含义及研究范畴
1.1 利他行为的含义
不求回报的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3.2 助人的得与失
助人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助人行为发生地越少.
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
3.3 助人者因素
(1)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利他者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他成人以 后所做出的利他行为的重要原因. ①个人在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利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 影响. ②模仿是儿童学习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 ③外部的奖励和惩罚也是学习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第十二章知识点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第十二章知识点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与关键词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
知识点列表
1.利他:是指个体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2.自我利他主义:是指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助人行为,这种情况的动机是为自我服务的,助人者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纯利他主义:受外部动机的驱使,因为看到有人处于困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让他人感到幸福。

3.侵犯行为:指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4.言语侵犯:使用语言、表情对别人进行侵犯,诸如讽刺、诽谤、谩骂等.动作侵犯:使用身体的特殊部位(例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侵犯。

5.报复性侵犯:指侵犯者只是想让受害者遭遇不幸,目的在于复仇和教训对方。

6.工具性侵犯:指侵犯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只是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

7.反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诸如人身攻击、凶杀、打群架等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活动,这样的行为显然违背社会主流规范的,反社会的。

8.亲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不但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还可以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服务,例如为了治安而执行除恶的任务、公检法人员抓小偷、调查贪污、惩罚罪犯都属于这类情况.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既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社会习惯,比如父母使用体罚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等,是介于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和亲社会的侵犯行为之间的一种行为。

9.挫折:是指当个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状态。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会有人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把生留给战友在社会心理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上来看利他是生物的本能,有助于物种保存。

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使得这一物种的传递更有可能。

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只有互相帮助,物种才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

这被保存并在基因中传递下去,成为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

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的解释:助人是被社会认可并受到鼓励的行为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自身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

比如有人会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

在动物身上一样如此,比如,汤姆逊瞪羚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

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

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

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

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

第12章 助人行为

第12章 助人行为
接受帮助可能是一种混合的恩惠,一些社会 心理学理论对这些反应的解释: 一、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抗拒理论:自由的丧失 四、获取帮助的新方法:自我帮助群体与计 算机
12.2 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一、决策理论 二、学习理论 三、进化理论 四、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一、 决策理论
1. 知觉到需要
2. 个人的责任 3. 权衡成本与收益 4. 决定如何给予帮助和采取行动
二、学习理论
1.强化
• • 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到奖赏时,更倾向于帮 助他人和与他人分享。 又有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赞扬比其他形式更有效。
12 助人行为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情境因素:助人行为何时发生 助人者:谁最可能提供帮助 受助者:谁最可能获得帮助 接受帮助的体验
12.1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altruism): 指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不预期会得到任何形式 的帮助.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 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 利他和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区别?举出生活中亲社会行为的 例子。
2.观察学习 • 研究表明,观察亲社会行为的榜样作用也是很 重要的。
三、进化理论
• 动物物种也表现出一些亲社会行为。 • 进化心理学认为,任何具有高度生存价值 由基因决定的特征,倾向于被遗传给下一 代。对于个体的基因来讲,这种利他的倾 向可能具有高度的生存价值,但是这种生 存价值不是针对个体本身而言。帮助血缘 关系较近的亲属可以增加个体自身基因在 子孙后代中的存活率,这是进化生物学的 基本原则。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1、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①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②控制点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③习得性无助: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自我服务偏见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③盲目乐观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5。

自我展示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自我展示;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去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第三章社会信念与判断归因理论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a性格归因:本身缺乏动机和能力不足b情境归因:由于身体情况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基本归因错误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低估环境的影响而高估个人性格的影响我们为什么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认知和情境意识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聚焦观点偏见观点在随时变化自我觉知文化差异我们如何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a知觉和解释事物当社会信息受到多重解释的影响时,先入为主的思想很重要(对同一事件,同一个人的不同评价)b信念固着: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纠正信念固着的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更多的考虑不同的可能性C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记忆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极心境
内疚感是消极情绪,那么其他的消极情绪 能够引发助人行为吗? 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助人行为减少, 对成人而言,助人行为增加。
利他主义对于成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可以 带来自己内在的回报。 而帮助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类似的奖赏作 用。他们不能从帮助他人中体验到快乐。 人生来自私? 最初帮助他人是因为物质回报,然后是社 会性回报,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社会交换、社会规范和进化理论对利他的 解释具有相似性。
真正的利他主义
关于利他的本质,自私论者认为人们为了 心安而利他。
心理学家认为,既有利己的考虑,也有无 私的考虑:因某人不幸而感到的痛苦既能 驱使我们逃离这种情境,也能驱使我们提 供帮助,从而解除我们的痛苦。 当我们感到我们与某人有所关联时,就会 产生共情。
自己的愉快是副产品
假被试遭受假的电击,让真被试在一旁观 看,间歇期,假被试报告自己很痛苦,还 有童年的生活阴影,对电击很敏感。 告诉一半被试,这个受害者与他们有很多 相同的地方。
文明进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方 式来缓解内疚感:用动物和人做祭品、供 奉谷物和金钱、忏悔、认罪、否定等。
被试等待实验的时候,来了一个假被试, 说自己参加过这个实验,测验的时候答案 基本上都是“B”。 实验时,主试问被试有没有得到过实验的 一些消息。 被试基本上都撒谎说没有。 实验后,主试让被试帮个小忙,结果,撒 谎的人平均付出63分钟,而没有撒谎的被 试只愿意拿出2分钟时间。
除了亲属,我们还和很多人拥有共同的基 因。我们怎么区分哪些人和我们拥有共同 的基因呢? 外表的相似性,地域的接近性……
互惠
一个有机体帮助他人,是因为它期待得到 回报性的帮助。
在偏远的乡村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发生互惠 行为。在小的学校,城镇,教堂,工作团 队,宿舍中,所有的人都容易形成互相关 心的共同信念。
坏心情-好行为的例外 坏心情并不能总是诱发好的行为(利他)。
在愤怒和悲伤的心情下,会经历强烈的自 我关注时期,会抑制对别人的付出。
好心情,好行为 快乐的人愿意帮助别人吗?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好心情更容易诱发 好行为。 车主发现车有张纸,(罚单常放的位置, 广告常放的位置)。如果车主在罚单的位 置发现了广告,会松口气。这时他会更耐 心地帮助别人。
第十二章 利他:帮助他人
5.12大地震后,大连一个自愿者打的来到震 区 9.11后,血库挤满了人,食品站挤满了人, 衣服站也挤满了人,人们都希望能够贡献 一些什么。
很多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救助别人而牺 牲自己。
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 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 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社会规范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不是因为我们有意 识地去算计那样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而 是由于自身利益的更为微妙的一种形式: 因为某些东西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 这种东西就是规范,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 中适应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 两种驱动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互惠和责 任规范
互惠规范
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 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如果你不出席别人的葬礼,别人也不会出 席你的。
人们为什么、什么时候会做出帮助行为? 谁会做出帮助行为? 怎样才能减少冷漠而增加帮助行为?
我们为什么有帮助行为
利他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哪些事情会激发 人们的帮助行为?
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几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都一致认为,从 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与接受者 同样受益。
有一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 会经济学”指引。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 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 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进化心理学
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 基因驱使去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 最大的方式。
那些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基因 是会被淘汰的。而这种自私性却以两种无 私的方式体现:亲缘保护和互惠。
亲缘保护
基因使我们更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 的人。因此,我们愿意为下一代奉献。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 父母对孩子的奉献远多于孩子的回报。
社会交换理论并不主张我们要有意识地去 监控花费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 测人们的行为。
以献血为例,人们肯定会权衡献血的代价 和不献血的代价,以及收益。
社会交换 催生帮助行为的回报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的报偿可以解释企业为了提升形象而 捐款,…… 我们的付出是为了收获。
因此我们会热心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 的人,帮助那些我们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
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内部的回报可以解释为什么献血能让人对 自己感觉良好,离家在外的人会帮助那些 以后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
研究发现,经常帮助他人的人,更少犯罪, 更可能成为良好公民,有利于精神健康。
内部回报
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 给予帮助能让我们得到安慰。
内疚感:是一种我们总是设法回避的、令 人痛苦的情绪。
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会因接受了援助 而感到威胁和被贬低。骄傲、自尊心强的 人通常不愿意寻求帮。
接受别人主动提供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 比如孩子,非常贫困的人,残疾人,一些 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期所受恩惠的人, 那么,社会责任规范就发挥作用了。 这个规范要求人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人,而不考虑今后的交换。
实验表明,即使帮助者不为人知,或他们 不能期望任何回报,人们也会帮助那些需 要帮助的人。
然而,人们的帮助是有选择的。 只有人们将需要帮助对象的困难归因为不 可控因素的时候,才会帮他。
性别与助人规范
女性更容易得到男性的帮助,而女性对男 性和女性一视同仁。 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女性更容易获得帮助。 女性也更喜欢寻求帮助
别说谎,否则你会活在内疚里。
我们在犯错之后(不管别人知不知道)的 行善愿望反映出我们既需要减轻个人的内 疚感,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 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
解除内疚感的其他方法,如坦白,会减少 内疚引起的助人行为。 内疚有很多好处,促使人们坦白,道歉, 帮助,避免再犯错误,使亲密关系能够维 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