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和探索现代材料科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多个方向,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材料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深厚的科学研究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材料工程师、材料科学研究员等职业。

二、培养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系统研究材料的能力;2.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应用的综合技能;3.具备基础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解决材料领域的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能在跨学科环境中进行协作;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工程数学、电子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性能与测试、材料表面工程等;-选修课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纳米材料工程等;-实践课程:材料实验、材料工程实习、材料工程设计等。

2.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熟悉材料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提升实际工作能力;-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专业实践活动:-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实践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实验观察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入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材料工程情境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3.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实践。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木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木材材料科学、木材加工与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本文将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科特点两个方面来介绍该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1. 木材结构与性质: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木材的组织结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等基本知识,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木材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 木材加工与利用:这门课程着重介绍木材的切削加工、干燥处理、防护处理等工艺技术,培养学生熟悉木材加工流程与设备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进行木材的加工与利用。

3. 木材化学与生物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木材的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木材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认识,为木材的改性改性和生物降解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4. 木材材料力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木材的力学性质和强度学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木材的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和结构设计原则。

5. 木材工程设计与实践: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木材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任务和课程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二、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1. 综合性: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木材材料的多个方面,包括木材的结构与性质、加工与利用技术、化学与生物学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合性。

2. 实践性:该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木材加工与利用的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环保性: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木材材料的应用和开发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环保的木材加工与利用方式。

4. 应用性: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木材加工、家具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人才梯队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梯队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公共选修课程(6 学分) 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这三类公共选修课中,学生应至少每类选一门修读,但不能选本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2.学科基础课程(38.5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011010071 大学语文 111(1-2)100 高等数学(二) 22 131(1-2)100 普通物理(1-2) 12 111010021 线性代数
人文 必 Y
2 48
2+1 48
0110100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文 必 Y
3 48
48
2+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011010041
人文 必 Y
6 96
96
3+3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概论 031(1-4)10 大学英语(1—4) 014 331(1-4)10 体育(1—4) 014 25101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661010011 军事理论 661010021 就业指导 011010061 形势与政策
131010011 普通物理实验
251010021 程序设计基础

讲实上
每周学时数


程考考
课验机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开课院系


属试查 学学学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备注
人文 必
2 32 Y
2 32
数学 必 Y 光电 必 Y 数学 必 Y
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2002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林业工程类
二、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木材科学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设计院、科研所从事木材加工与利用的生产、经营、管理与研究,能在质量监督、海关等单位从事木质材料质量检验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木材化学、木材物理学、木材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制图、木材及其产品性能测试、木材干燥、人造板制造、木制品制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木材加工方面的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及市场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木质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具备木材干燥、人造板生产、木制品生产及其产品质量检测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
2、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能够对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有一定了解;
3、基本了解木材科学与加工技术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以及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状况;
4、具有初步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
林业工程。

六、主要课程
CAD工程制图、木材化学、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学、传热传质学、木材干燥学、胶粘剂与涂料、机械设计基础、切削原理与刀具、木制品制造装备学、人造板生产装备学、人造板工艺学、木材加工工艺学。

七、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课程: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分析与测试等。

目的:为学生提供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使其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全面的了解。

1.2 材料加工与工程应用课程课程:材料加工工艺、材料工程设计、材料应用技术、材料防护与环境保护等。

目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材料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能力。

1.3 材料创新与研发课程课程:材料创新方法、材料设计与仿真、材料新技术应用等。

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其将来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践教学2.1 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材料制备、性能测试、分析评价等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2.2 实习教学安排学生到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2.3 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通过设计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科研培养3.1 科研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建立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科研指导关系,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科研能力。

3.2 科研平台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室、科研设备、学术资源等支持,为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3.3 科研项目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施能力与科研课题分析能力。

四、创新能力培养4.1 创新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模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2 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如科技竞赛、创业比赛等,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4.3 创新项目支持学校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申报支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与实施创新项目,使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全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材料类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 0804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社会责任感,既能够从事传统材料、先进材料、特殊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应用,又能从事与水利、土木、交通、机械、汽车、化工、能源等领域和行业相关材料的工程设计及生产管理,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方式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水利、机械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材料加工、材料性能表征、材料实验与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获得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工程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掌握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基本方法,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识别、表达、研究分析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检测与表征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检测与表征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法律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相关科学方法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初步研发和创新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401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二、培养目标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材料行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终生学习能力,能够在材料的设计、制备、分析、加工与生产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理论课和人文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材料的组成、制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从而掌握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的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应当达到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的能力,即: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制备、加工、开发和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进行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前提下,能够设计针对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制备和加工、样品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并通过综合分析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新形势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的制定

新形势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的制定

新形势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的制定摘要:随着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需求旺盛,特别是掌握木材基本特征、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包括培养目标、新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标准确立,以期学生经过该培养方案培养后能快速适应和胜任企业工作,成为本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木材产业近三十年来,我国木材加工行业以年均25%的增长率高速发展,木制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规模急剧膨胀,人造板和家具的年产量和年产值长期处于世界首位。

然而,整个木材工业发展仍然处于低技术水平的重复规模化建设和劳动密集型水平,造成木制品档次低、技术附加值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等问题[1]。

随着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基础知识扎实、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期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运行和管理效率[2]-[3]。

因此,针对企业需求,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4]-[5]。

为了培养未来的木材加工事业的高端人才,首先需要制订优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木质材料的基本特征、先进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检测、企业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着手,以期培养出本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浙江农林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创于1958年,是我校最具办学实力专业之一,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在可持续资源利用、环保生态材料开发和材料智能制造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国家特色专业、首批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浙江省优势专业;依托院士领衔的省“重中之重”学科人才队伍,以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服务平台等为支撑;致力于培养具备植物纤维材料及复合材料加工的基本理论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木材加工和生物质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家具设计制造、工艺与设备控制、新产品开发、企业经营管理、木制品检验、经营与贸易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05级)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从事木材加工与利用的生产﹑经营﹑管理﹑研究和设计工作的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掌握木材及木质材料及其加工利用的知识,了解木材保护和改性的方法;能根据木材制品的要求制定先进合理的加工工艺,解决木材加工与利用中的工艺技术问题;能在木材加工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并能承担木材加工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和设备选型与使用管理等工作。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木材科学的基础理论﹑木材及木质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的知识,了解木材保护和改性的方法;
2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知识;
3 掌握主要木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木材产品的性能检测和试验研究方法;
4 具有承担木材加工与利用的工艺设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技术管理和设备正确选型与使用的能力;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计算﹑外语阅读﹑计算机操作等基本技能;
6 对本专业学科领域内科学与技术的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林业工程
五、主要课程
木材学,木材干燥,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胶合材料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热工理论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厂内运输与气力输送,木工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制材学,木制品加工工艺学,人造板制造工艺学等。

六、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四~六年,工学学士
七、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学时比例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方向)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方向)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工程方向)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外教学体系
(材料工程方向)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05级)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从事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方面的生产、经营、管理、研究和设计工作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掌握木材及木质材料加工利用的知识,掌握木材工业装备以及现代化加工企业过程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木质制品的要求制定先进合理的加工工艺和选择设备,解决木材加工与利用中的工艺技术问题以及设备选型、使用、维护等方面问题。

能在木材加工企业和木工机械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并能承担木材加工企业和木工机械企业的有关设计、技术改造和设备造型与使用管理等工作。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木材科学的基础理论,木材及木质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的知识;
3.掌握木材工业装备以及木材加工过程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具有承担木材加工与利用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技术管理以及设备使用维修和更新改造方面的能力;
5.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制图、计算、外语阅读、计算机操作等基本技能;
6.对本专业学科领域内科学与技术的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林业工程。

五、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热工理论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木材学、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生产过程输送学、木材加工工艺学、人造板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木工机械、人造板机械(含二次加工设备)、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设备管理与安装工程、木材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CAD/CAM原理与系统、数控木工机床、木工机械设计概论等。

六、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工学士。

七、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学时比例: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专业方向)
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专业方向)
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专业方向)
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外教学体系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