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外政治思想史 平时作业一
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 柏拉图是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的集中阐述者,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位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
其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3. 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他在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
他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
他一生著述甚丰,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
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他把政治学视为“最高主宰的科学、最有权威的科学”。
5.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中外政治思想史教学辅导1
教学辅导1——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2、理解中西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脉络3、掌握西方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政治思想史的方法一、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概念:政治思想:适应一定时代的需要,反映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
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划策。
特征:A、阶级性与社会性B、时代性与继承性C、民族性与交汇性二、中西政治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为维护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政治统治服务的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不同点:(1)两种思想体系的思维形式不同。
A、中国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强调知行合一。
B、西方文化则表现出唯理性强调逻辑思辩。
(2)两种政治思想全系的侧重点不同。
A、传统政治思想的侧重点在于解决君主的最高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
因此在国家问题上表现出以管理国家到认识国家、组织国家。
B、西方政治思想的侧重点在于,他们在探讨政治问题时,普遍关心和要求解决的是人为什么要过政治生活,为什么要建立国家的问题。
即从认识国家的本质入手,其次便是对政体问题的关注。
由此西方政治思想在国家问题上呈现出从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到管理国家这样一种顺序。
(3)两种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不同。
A、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说是一贯型的,几千年“一以贯之”。
主流:君主集权主义,不变中也有变,好呈现出主流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法家、阴阳家、佛学思想结合的趋势。
B、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演变型的,从横向上看,西方政治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虽然也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但在纵向上,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则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即自然政治观、神系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
但从其继承性上看,西方政治思想发展是“变中有不变”,其中某些要素,始终没有中断。
它们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这些要素包括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样一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建构,而这些观念恰正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内涵。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3
平时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周公:周公,名旦,是周武王之弟。
周武王去世之后,成王继位,因成王年纪尚小,无力治国,即由他的叔叔周公辅政。
周公主持政务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政局,巩固统治。
他平定了殷商残余势力发动的“三监之乱”,又大规模地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各地区的控制。
据史载,周公还制礼作乐,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
这些举措为西周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他吸取了商亡的教训,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重大的修正。
他敬天尊王,又指出天命的赋予不是固定不变的,君德和民情在政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功地论证了朝代更替的合理性。
同时,周公又将注意力转向现实,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明德、保民、慎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
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
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并成为儒学的祖师。
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出孔子外,还有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
第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
第三,尊崇孔子。
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都尊奉孔子为祖师。
3.法家学派:法家学派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等。
法家学派具有比较鲜明的派别意识,他们在理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是:第一,注重运用国家强制力来治理国家,建立统治秩序。
法、术、势理论正是这种政治理念的系统表达。
第二,极力主张君主专制,明确提出君主的权力和利益具有至上性。
第三,以耕、战政策作为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
4.贾谊:贾谊,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著名文学家、政论家。
他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
他18岁时就以文学才华闻名于郡中。
20岁时,经人推荐,被汉文帝招为博士。
中外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哲学王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实现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2.权力政治观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
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3.人民主权主权概念代表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卢梭创造性地把主权与人民联系起来,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解释。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卢梭人民主权理论也存在这否认代议制的可能、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空想性等缺陷。
4.封建论中国古代自秦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的争论。
唐代中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衰落。
为维护中央集权,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对于这一问题的长期争论。
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人们重视。
5.黄宗羲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复兴社的主要成员之一。
明朝灭亡后,他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拒绝与清合作,居家著述。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著述有《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宋元学案》等。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一定作用。
大学_《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C5、A6、D7、D8、C9、B10、D11、B12、B13、B14、C15、C16、C17、A18、D二、名词解释1、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
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
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
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祖尧、舜,宪章汤、武、尊崇王之道。
第二,崇尚礼仪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
第三,尊崇孔子。
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都尊奉孔子为祖师。
2、老子: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
任东周守藏史,为周王室管理图书典籍。
老子生活的时代与孔子相同,但年纪要长于孔子。
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一名《老子》,分为上、下两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
《老子》全文约五千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而富有智慧,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无为政治。
3、墨子:魔家学派的创始人,鲁国人。
他早年曾经学习儒学,后来脱离了儒家,自创学派,并对儒学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墨子也授徒讲学,他的学说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欢迎,追随者甚多,社会影响很大,一时号称“显学”。
《墨子》一书汇集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是研究墨家政治思想的主要材料。
墨子曾经提出了十大主张,主要有:尚同、兼爱、尚贤、非攻及节俭思想等,其政治思想注重实用。
4、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曾师从荀子。
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
统一中国后,任丞相。
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
后被杀。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
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
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名词解释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指自古代开始,中国人民对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理论探索的历史。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理论,他们对于中国政治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解释中国政治思想史中一些重要的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
儒家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个人应该以道德行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观影响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仁义理念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政府应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
礼教制度则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来维持社会秩序。
儒家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国家的治理方式、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价值观念。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一个重要的政治思想流派。
道家主张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强调自由放任、养生治国。
与儒家强调秩序和规范不同,道家注重自然运行的自发性,认为过多的干预会扰乱自然的平衡。
道家思想的政治理念主张以自然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倡导包容和宽容,主张尽量减少对人民的限制和干预,让个人自由发展。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
法家思想强调权力的集中与法治的实施,主张依法治国,将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力制衡的工具。
法家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认为统一和集权的政权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避免权力的分散和滥用。
法家思想的代表作是《韩非子》,该书主张通过严格而公正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国家治理的效能和社会稳定。
墨家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比较特殊的学派之一。
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和非攻。
墨家主张世界大同,通过普遍的爱和互助来消除矛盾和敌对,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和平。
墨家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这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一些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名词,如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等。
中外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简答或论述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习题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容之一。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和道德标准;主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中外政治思想史(最全版)
《中外政治思想史》一,选择题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3.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4.(《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5.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伯里克)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6.(古罗马)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粱.7.(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8.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5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社会发展落后的(日尔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些蛮族国家,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9.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10(马西略)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1.自但丁发表《神曲》到培根发表(《新工具》)和笛卡尔发表(《方法论》),文艺复兴历时三百余年.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城.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各地)全面地走向繁荣.3.自15,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4.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太阳城》)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5.意大利的衰落和(尼德兰)的兴起是17世纪欧洲大陆内部兴衰变化的一个极为显眼的特征.6.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国际法)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7.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曾高度称赞他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8.(思想启蒙(或启蒙) )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思想启蒙(或启蒙))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9.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 10.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由主义的倾向.(康德)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洪堡)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2.(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它彻底否定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封建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德国)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作为,但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德国)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之一.5.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6.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权威).7.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8.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9.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10.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1.(王通)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2.(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3.唐代中期,柳宗元作(《封建论》),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4.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吏治与财政改革).5.(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6.(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7.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以夏变夷) "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8.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集权与专制)的思想本质.9.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心不是(一个物质器官).10.清中期,汉学家(戴震)在考据的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方法,学风及其理论内核进行了全面批判.他重新阐释了天理的内含,又主张人性自然.由此,他批驳了理学存理灭欲的观点,揭露了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行径,对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有积极意义.11、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1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13、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14、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自由公民).16、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 )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7、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开始了一个新时期.18、西欧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19、(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20、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论世界帝国》).21、( 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22、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 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23、( 托马斯·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24、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 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为主要特征的.26、荷兰政治思想家( 格老秀斯 )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27、以( 主权)这一概念为核心,格老秀斯改变了古代万民法的概念,阐释了近代国际法的概念;为近代西方国际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28、荷兰政治思想家( 斯宾诺莎 )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权利观,提出并论证了信仰与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9、狄德罗主持《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历时30年出齐35卷,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除此之外,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布丰的《自然史》以及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基本理论贡献.30、( 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构造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它甚至成为18世纪的标志,人们称之为( "理性时代" ).31、18世纪的法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 自由派)和以卢梭为代表的( 民主派 ).两派均从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与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等重要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2、18世纪的美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以( 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派和以( 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宪政派成为政治思想的两大主流,前者强调民主力量的重要性,而后者强调宪政秩序的合理性,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限制权力的滥用,这为美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两条不同的道路.33、(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34、(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 君主立宪制 )国家.35、中国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38、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 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39、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法家思想).40、(秦始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41、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李斯 )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42、汉武帝时,( 董仲舒 )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43、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余绪" ).45、王通主张的( 三教可一),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46、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和抽象,提出了( 道统论).47、性品说是(韩愈)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48、面对宋朝的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 吏治与财政改革).49、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思想和李觏强本节用,寓兵于农的改革主张,为稍后的(王安石变法)做了理论铺垫.50、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 维护君主统治 )为归宿.51.理学兴起于宋代,在南宋末初步实现了与政权的结合.而理学官学化的最终完成则是在( 元代).52.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在建国后,确立了(以宽治民)的原则.53.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 泰州学派)最具特色,( 王艮)是创始人.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54.明代( 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有《船山遗书》传世.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55.清末,(龚自珍)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以为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二。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周公吐哺: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三纲八目: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双城论: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
” 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
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
孟子四心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柏拉图理想国的观点:1.理念论:理念是事务的形式和本质,规定了事务的基础和原则,洞穴之喻。
2.哲学王: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绝对的权利3.国家观:柏拉图强调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铸造出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来,但不是支离破碎地铸造一个为了少数人幸福的国家,而是铸造一个整体幸福的国家。
4.教育观:他要求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文艺教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
地点:最早源于意大利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教会势力的衰落,社会等级次序的改变,人文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兴起意义:为近代文化撒下可贵种子莫尔的乌托邦:政治制度:1.财产共有2.民主选举3.没有监狱没有警察。
社会制度:1.乌托邦岛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2.家族生活制度依族长制3.岛内实行六小时工作制4.乌托邦境内取消货币5.实行充分的宗教自由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宗教教育。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
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中和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外政治思想史
1中外政治思想史是指研究中国和外国,即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各个国家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中国政治思想是指先秦至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不包括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和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
3外国政治思想是指通常所说的西方国家,即自古代希腊罗马,经过欧洲中世纪直到19世纪以前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在文化上与其一脉相承的美国。
4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传统中国和西欧、北美一些主要国家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5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
6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的目的“出谋献策”。
7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8政治思想的特点:1阶级性与社会性;2时代性与继承性;3民族性与交汇性。
9中西政治思想的不同点:1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思维形态不同;2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侧重点不同;3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发展轨迹不同。
10中国系统的思想体系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11西方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理想国》和《政治学》巨作。
12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
13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阶级的分析方法与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合;3在研究、学习中外政治思想的过程中,要特别防止两种教条,即“马教条”和“洋教条”。
15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
16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城邦100多个。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
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
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
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双城论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
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
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功课1-2
课一、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2、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一生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
他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流传的开创者,他探究事物本性,探讨普遍定义,他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代神学家奥古斯丁政治思想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他把世界区分为“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他认为两个城的分野源于天使的反叛,直接起因则是亚当的堕落。
地上之城为自己自豪,天上之城为主自豪。
实质上,两个城的区分是依据基督教伦理对人的区分。
4、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地位。
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5、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毕生从事神学的研究和著述,其中《神学大全》是他阐释神学思想最重要、系统的著作,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6、但丁意大利人,文艺复兴运动的光驱者。
他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论世界帝国》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三、问答题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教材P3-5要点:(1)政治思想的概念P3 (2)其基本特征P3-5A、阶级性与社会B、时代性与继承性C、民族性与交汇性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教材P18-20要点:(1)城邦的概念及其特征P18(2)城邦的阶级划分及享受政治权利的状况P19(3)希腊民主制度特别是雅典民主制的概况P19-20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那些?教材P54-56要点:(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
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
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
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
是人间法律的源泉。
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
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是指研究历史上政治思想的发展。
从古老的政治思想,把人们对于政治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努力研究出来,政治思想史可以追溯回古希腊和罗马共和时代,继而有分多部份的发展,例如法典,宗教,哲学,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社会关系等等,以及许多其他领域。
随着历史的演变,各个政治思想也发展变化,历史的起落有促进了这些思想的演变,例如孔子的大学和他的思想,坐拥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古罗马共和国则重视统治者权力,使统治者更多地有道义取得政治权力。
同样,东西方政治思想也有不同,其中包括禅宗,主张统治者由宗教和心灵精神指导,而不是军事和官僚。
而西方政治思想自然较为主张实用性,表现为统治者要用文治武治来维护政权,最终营造出天下一家的处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思想也不断向前发展。
今天,多元文化和多样性已经是任何一个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特点。
另外,政治经济学、建筑学以及其他政治学科也对政治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承担着政治责任的人们对国家的统治方式的不断改变,新的政治思想体系也将不断出现。
在思想的发展中,人们一定要记住包容,尊重和平等的原则,使政治思想走向更加光明的方向。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1-2
课一、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2、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一生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
他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流传的开创者,他探究事物本性,探讨普遍定义,他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代神学家奥古斯丁政治思想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他把世界区分为“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他认为两个城的分野源于天使的反叛,直接起因则是亚当的堕落。
地上之城为自己自豪,天上之城为主自豪。
实质上,两个城的区分是依据基督教伦理对人的区分。
4、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地位。
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5、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毕生从事神学的研究和著述,其中《神学大全》是他阐释神学思想最重要、系统的著作,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6、但丁意大利人,文艺复兴运动的光驱者。
他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论世界帝国》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三、问答题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教材P3-5要点:(1)政治思想的概念P3 (2)其基本特征P3-5A、阶级性与社会B、时代性与继承性C、民族性与交汇性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教材P18-20要点:(1)城邦的概念及其特征P18(2)城邦的阶级划分及享受政治权利的状况P19(3)希腊民主制度特别是雅典民主制的概况P19-20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那些?教材P54-56要点:(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中外政治思想史
简答:1、柏拉图政体思想他把国家政体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四种不完善的政体。
并认为从理想政体向这四种政体的蜕变是历史的循环结果。
而这四种政体都不理想,他前期推崇的是哲学王的贤人政体,在其后期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
即君主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形式,将君主的智慧与民众的同意和参与结合。
2、亚里士多德政体思想他把政制按两种不同的标准分为三类:①、以德性的高下分配权力,有三种:当统治者为一人时叫“君主政体”;由少数人统治的叫“贤人政体”(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叫做“共和政体”,前两种是更优秀的政体形式;②、以财富多寡为标准,按人数多少分三类:少数人的统治叫“寡头政体”;多数人的统治叫“平民政体”;这两者分别是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的蜕变形式;一人统治叫“僭主政体”,这是君主政体的蜕变形式。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三种权力:关于制定法律的立法权;涉及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关于民政法规事项的司法权。
为防止国家权力因过分集中而产生专制和独裁,首先必须将国家的三种权力分别置于不同的机构之中,由不同的人分别行使。
立法权表现的是国家的共同意志,应当归属全体人民,由人民全体掌握。
行政权应该掌握在国王手中。
司法权应该独立。
政府的三种权力不仅是分立的,而且还应是相互渗透的,这样才能实现权力对权力的制约。
4、布丹主权学说(性质、内容、限制)性质: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以及不可分割。
永久性,指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主权者的生命有限,主权的存在却是永恒的。
内容:立法权;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任命官吏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铸币权;度量衡的选定权;课税权。
限制:由于神法和自然法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所以主权之上还有神法与自然法的限制。
主权者无权侵犯家庭的私有财产,不得到各等级的同意,无权随意征收捐税。
5、文艺复兴运动时间是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刘黔义·编1、仁政(孟子)“仁政”说: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1)“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
通过恢复井田制,首先解决老百姓和国家的经济问题。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不正,井田不均,谷禄不平。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滕文公》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2)恢复周代的国野制度,均平赋税,建立固定税法,取民有制,减轻民众负担。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滕文公上》)“市廛(chan)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3)举办学校,加强教化、省刑罚。
“人之有道也,饱食、焕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2、隆礼重法(荀子)隆礼重法: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1)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说:“礼者,养也。
”(《礼论》)认为礼既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相应礼仪,还是为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和音乐文化等精神需要所制订的制度和规范。
(2)关于礼的起源,荀子认为礼起源于人的欲望。
所谓“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认为政治制度、法令、规定等礼制源于人的生活欲望和社会物质财富所能达到的程度。
(3)关于礼的功能:第一、“分物以养体”,乃社会分配的原则。
其功能在于使人对外物的使用有所节制,且因外物归属明确而避免争夺。
第二、礼另一个功能是“别”,即划分社会等级名分并规定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当然,荀子认为礼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改造人性,“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性恶》)(4)隆礼重法。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名词解释1、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家。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政治思想是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他使政治与道德分离,使政治与宗教分离,是西方近代第一个提出注重统治术的思想家,代表作品是1513年《君主论》。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奠基人。
开创“论证体系”时代,主权学说的发展者,被称为“近代国际法之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自然法学说,国际法的原则,国家和主权学说。
著作《论海上自由》,《战争与和平法》。
3、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
其政治思想对英国革命时期的各种政治观点进行了清理和总结,阐述了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以及法治和分权,是议会主权论者,其著作主要有《论自然法》,《政府论》,《论宗教宽容》,其中《政府论》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
4、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
卢梭一生被公认的三大思想:社会平等思想,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平等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是西方近代第一个完整提出人民主权学说的思想家。
著作主要有《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社会契约论》。
5、杰斐逊:1743-1826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战后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民主主义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受委托起草《独立宣言》,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其政治思想主要有自然权利理论和民主自治思想,第一次在自然权利中以追求幸福权利代替财产权,并将自然权利原则写入《独立宣言》,使得17世纪以来欧洲的自然权利说以纲领的形式肯定下来。
其著作《英属美洲权利概述》《弗吉尼亚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页码是复习指导页码阿奎那20
阿奎那关于法的分类20
奥古斯丁11
柏拉图9
边沁62
布丹31
曹操93
程颢、程颐112
但丁21
独立宣言49
道家学派74
董仲舒93
独崇儒术93
东汉名教93
道统103
分权制衡50
法家学派74
封建论104
范仲淹111
顾炎武121
贡斯当61
功利主义62
龚自珍122
霍布斯39
汉密尔顿50
韩非76
韩愈103
郝经113
淮南子》92
何心隐121
黄宗羲121
杰斐逊49
贾谊92
进谏与纳谏103
空想社会主义61
孔子75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2
两剑论 20
卢梭48
洛克40
老子75
李斯92
李世民102
李觏111
李贽121
柳宗元103
陆九渊112
民族国家30
莫尔31
墨子76
墨家学派74
孟子75
孟德斯鸠48
密尔63
马基雅维利30
马西略21
民本104
权力政治观30
启蒙运动48
群已权界63
日月论20
人权宣言51
人民主权49 儒家学派74
苏格拉底8
斯多葛派10
双城论11
神学政治观 19 社会契约论48 实证主义62
申不害76
慎到76
商鞅76
托克维尔63
同等自由法则64 文艺复兴29
乌托邦32
王守仁120
王艮120
王夫之122
王安石变法111 王通102
西塞罗10
荀子75
亚里士多德9
用夏变夷112
政治思想1
智者8
哲学王9
宗教改革29
自然状态39
自然权利39
朱元璋120
朱熹112
主权30
庄子76
周公73
周敦颐112
张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