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思想史老师复习课上随口说的各题型的例子以供参考:

概念题5个*3: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王阳明的学说、无为而治、德治、仁政、阴阳学说、黄老之学、三纲五常...

简答题9个*5,人物的政治思想,绪论: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法治、李斯的文化专制、淮南子、秦始皇、曹操法治唯才是举、唐太宗法治、朱熹改良积弊的治理观、玄学家有为无为思想、李贽...

论述题2个*2:董仲舒、曹操、韩愈等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绪论(必考一题,以下仅供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解释其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科学。需要注意1中国政治思想史归根结底授之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过程,2中国政治思想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3中国政治思想那个是本质上是历史上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政治利益和政治要求的表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如何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关系等理论和主张,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内在联系和社会地位与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那个发展的四个阶段:先秦--基本形成时期,秦汉隋唐--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成熟和反思批判时期,鸦片战争之五四运动--转型和变革。

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鲜明得“人文”精神,2注重经世致用,3政治伦理化,4朴素的辩证思维,5历史的连续性,6思想的整体性。

学习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文献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民本

(1)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学说。(2)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3)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存在阶级局限性。但“民本”的思想顺应了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国家稳定和发展。(4)我们当今提出的“以民为本”就是民本思想的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

(1)西周时期周公旦治国思想,《周书康诰》的核心思想。

(2)A、因为天命不常,上天只佑有德之人,天命与人事相统一。因此提出“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敬从天命,统治者要做到明“明德”,以德配天;要体察民情,“保殷民”,保民是敬天的关键所在;要“慎罚”,是依法行事,慎用刑法。(3)“明德慎罚”: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并用,尚德指导思想和保证。而保民是敬从天命的关键。(4)对于周朝的强大和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向具有重大影响。

3、孟子的“仁政”

(1)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政治上实行仁政。(2)孟子继承孔子“仁”思想。“仁”者爱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把家庭的仁爱之心推广到整个社会,即“仁政”。在政治上实行民贵君轻的“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张置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孟子的“仁政”带有很强的人民性。主张贵王贱霸。(3)“仁政”对当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孟子主张用“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来说具有一定的空想性。(4)“仁政”“以民为本”对当今社会

发展影响很大。

4、荀子化性起伪,

(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由人的感官欲望和权力欲望引起的。人的自私自利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3)“性”是先天的恶性,“伪”后天的习得,人为地对人性矫正的结果。社会上的礼让现象都是“伪”的结果,伪使“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5、隆礼重法

(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自私自利的人性是不合理的,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矫正即“伪”。(3)对人本性的矫正需要礼仪的教化和法的约束作用,因此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

(4)继承儒家思想的礼治,孕育了法的概念,开了儒法合流之先河。

6、兼相爱,交相利

(1)战国时期的墨子的政治思想(2)墨子社会动乱的根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因此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3)“兼相爱交相利”通过人们之间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

7、尚同

.(1)墨子的政治主张之一。

(2)天下大乱在于异义,而国家的起源是统一思想的需要,因此墨子主张君主和尚贤的基础上"立统一之义",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即所谓的“尚同”。(3)为了保证“立统一之义”,经济上维护私有制,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来保证君主的权威,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实现上下调和,实现民富国治。

8 商鞅,刑无等级

(1)战国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商鞅提出的法治实施原则

(2)A由法律至公的性质决定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B“刑无等级”就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除君主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原则也不得与国家的法律相违背。.

(3)提出法律面前刑无等级体现出进步性。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专制君主在法律的制裁范围之外,法律体现的是君主的意志,实质是专制君主统治的工具。

9、儒家学派

(1)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学派。(2)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3)思想特点:中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核心是“仁”,倡导重义轻利;政治目的是施行仁政,以德治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4)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5)发展历程:起源发展于先秦。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迎合汉武帝的政治统治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儒学宗教化神秘化,使儒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从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互相吸收,出现河流趋势,到.隋唐的儒释道三教实现合一,从此儒学的独尊地位不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