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皮肤针操作规范

15皮肤针操作规范
15皮肤针操作规范

皮肤针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针法是用皮肤针叩刺皮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等刺法的发展。其操作方法以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为主。

皮部是全身皮肤按经脉分部。皮肤针法就是采用皮肤针叩刺皮部,通过孙脉、络脉和经脉以调整脏腑功能,通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同时,也可治疗皮部症状。

一适应症

本法主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中风偏瘫,面瘫,高血压病,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胃脘痛,腹痛,痹症,荨麻疹,斑秃,

二操作流程

(一)器具药物

皮肤针的式样很多,有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及电梅花针等。临床最为实用的是市售的皮肤针具,其头部,一面为七根针分散组成的七星针,一面是五根针合在一起的梅花针,装有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针柄

(二)操作方法

1、循经叩刺

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原们、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

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于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

3、局部叩刺

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

三刺激强度与疗程

1、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出现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

2、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赤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

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四、适应范围

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五、注意事项

1. 针具要经常检察,注意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如有针尖钩毛、生锈等要及时修理或调换。针具要经常浸泡在75%乙醇或其他消毒液内。有条件的,应使用一次性灭菌针具。

2 .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痛苦。

3 . 叩刺的部位也应严格消毒。局部如果有溃疡或者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4 .叩刺局部和穴位,若手法重而出血者,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防止感染。

六管理制度

(一)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患者如需配合其他治疗(如理疗等),通知相关项目主管,合理安排顺序。

(三)医师需严格按照皮肤针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最新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书写规范 一、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1、一般项目:医院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在右上角需有专用标记: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需有病人身份证号码,或委托人身份证号码,急诊处方需有“急”字。 2、处方正文需有“R”标记,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 3、配方人签字,检查核对人签字,药价。 二、处方书写规范: 1、字迹清楚、涂改必须在涂改处医师签字;皮试标记录须醒目。 2、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 3、中草药、西药品不能混用一张处方。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慢性病可酌量延长。 5、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医师更改日期。 6、医师不得为本人及家属开处方。 三、处方书写格式: 1、药品排列以先注射剂(静脉、肌肉)、后口服药、再外用药为顺序。 2、处方格式以每药“两行全量书写法”为准,即第一行为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含量、浓度)、数量(容量)、总量,第二行为用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次数、特别嘱咐(如皮内试验)等。 3、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及剂型规格的数量。药

品含量、剂量及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I)为单位,国际单位计算(IU),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4、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1)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 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四、处方示例(省去处方前、后记部分): (一)、(主药、佐药顺序) 1、阿莫先胶囊0.25g X 20粒x 1盒 用法:0.5g 3次/日口服或Sig. 0.5 t.i.d po. 2、维生素C片0.1gx 100片x1瓶 用法:0.2g 3次/日口服或Sig. 0.2 t.i.d po.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涂药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三、禁忌证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四、告知 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 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 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4、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5、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 6、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 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涂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记 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2 技能熟练操作正确、熟练,动作轻巧。5 1 5 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 1 合计100 考核时间考核者

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1. 用自然过滤法分离Fe(OH)3胶状沉淀。 (1)胶体或胶状沉淀不能直接过滤(应先加热破坏胶体,否则会透滤。稍加热示范即可。若学生不加热便过滤,则提示。) (2)自然过滤(滤纸折叠法、撕去一角、放入漏斗、调节水柱、玻棒引流、“三靠两低”等,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每次转移量不能超过滤纸高度的2/3。) 2. 现有由CuSO4与NaHCO3在水中反应制备的Cu2(OH)2CO3沉淀,利用倾析法将其与溶液分离并检查SO42-洗净否。 (1)倾析分离(静置、玻棒引流、蒸馏水洗涤两三遍。) (2)SO 42-检查(用小漏斗过滤法,过滤几滴溶液在试管中,因有CO 3 2-、需加几滴HNO 3 、 再加几滴BaCl2溶液检查。) 3. 在不增加溶液体积前提下除去硫酸亚铁铵过饱和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热过滤操作(加热使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完全、选无颈漏斗并注意预热、过滤时每次转移少量溶液、烧杯中剩余溶液保持加热。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必要时提醒学生80°C以上硫酸亚铁铵晶体会溶解完全。) 4. 将CuSO4·5H2O晶体与母液分离并用乙醇洗涤晶体。 (1)抽滤操作(滤纸大小、润湿滤纸、稍抽气使滤纸紧贴、玻棒引流、注意加入的溶液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开大水龙头抽滤、滤饼要较均匀地铺满漏斗底、用药勺压实滤饼、抽滤至干、先拔橡皮管再关水龙头、玻棒轻轻揭起滤纸边、取出滤纸与沉淀、滤液从抽滤瓶的上口倒出。) (2)洗涤操作(2种方法:沉淀较多时,拔掉橡皮管暂停抽滤、加入洗涤剂洗涤;沉淀较少时,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洗涤。我们要求用前一种方法,所以要求学生过滤较多晶体。) 5. 将预先已称好的10.0 g CuSO4·5H2O晶体重结晶。 重结晶操作(按1:1量好10mL蒸馏水,先加部分水、几滴H2SO4,加热至沸,若晶体未完全溶解,则用滴管逐滴加水至晶体刚好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然后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注:不允许浓缩、不用过滤。) 6. 水浴蒸发浓缩制备CuSO4·5H2O晶体。 (1)水浴加热(500 mL大烧杯、水量为其容量的1/2~2/3。) (2)蒸发浓缩(蒸发皿。先加硫酸酸化再加热、前期搅拌、发现有晶体析出时停止搅拌,浓缩至表面出现一层完整的晶膜即停止加热浓缩。) 7. 称取5.0 g NaCl固体并将其溶解。 (1)电子秤的使用(注意:不能用滤纸称量、不能将试剂撒在电子秤上。) (2)固体试剂的取用(试剂瓶盖子反过来放在实验台上、用干净药勺取试剂、取出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3)固体溶解(加热、搅拌) 8. 将15.0 mL 0.1 mol/L Fe2(SO4)3溶液沉淀完全。 (1)沉淀操作(煮沸后边搅拌边滴加NaOH溶液、双手并用。沉淀完全后要煮沸一段时间,要学生口头说明即可。)

最新版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本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五条处方标准(附件1)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六)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七)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doc

测生命体征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考核时同学互测。全程操作10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洗手,床旁评估:病情、意识、心理状态、有无影响准确测量的因 素等 6 病人准备:病人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要点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 准备工作20 护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指甲已修剪、洗手(六/七步)、戴口 罩 4 用物准备并检查: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纱布、秒表、笔、记 录单、洗手液等 6 核对病人,安置体位 4 腋温测量:擦拭、放表、屈臂过胸 6 测脉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计数不小于30s 5 测呼吸:似诊脉状,观察胸廓起伏,计数不小于30 秒 5 告知脉搏、呼吸结果 1 卷袖露臂,手心朝上 2 放平血压计并打开,缠绕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4 测血压操作流程60 置听诊器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 加压注气 6 缓慢放气 5 听音判断,告知结果 6 解开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整理并关闭血压计 3 取出体温表,擦拭 2 检视读数,告知结果 2 甩表,妥善放置 2 安置病人,终末处置 4 洗手,脱口罩,记录 3 安全意识、查对制度 5 终末质量15 交流技巧、人文关怀 5 程序正确、结果满意 5 理论回答 5 提问:目的或注意事项5

总分100 100

无菌技术操作法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1. 全程操作10 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2. 任何操作步骤出现跨越、污染,扣除该步骤的全部分值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环境准备:操作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 1 分) 半小时内停止打扫、减少走动;( 1 分) 3 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平坦( 1 分) 准备工作10 个人准备:着装符合要求( 1 分),指甲已修剪( 1 分),洗手(六步/ 七步法)( 3 分)、戴口罩( 1 分) 6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无菌纱布罐、无菌溶 液、无菌手套;另备清洁干燥治疗盘、棉签、碘伏溶液、弯盘、纸、笔、 1 手消毒剂 检查物品: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纱布罐、溶液、碘伏、 棉签、治疗盘、手套 10 将无菌包放置在操作台上打开 2 依次揭开左右两角,再解开内角 3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置于备好的治疗盘内 5 按原折痕回包 3 注明开包时间,放置妥当 2 将取出的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内 2 治疗巾上层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 3 一次性打开无菌碗 4 放置无菌碗 5 去除瓶盖,消毒无菌溶液瓶塞 2 操作流程78 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纱布一块 3 垫纱布打开无菌溶液瓶塞 2 瓶签向手心,旋转冲洗瓶口,倒溶液于无菌碗内 5 盖瓶塞 1 记录开瓶时间并签名 2 移动无菌碗置中央,将上层无菌巾拉下,边缘对齐 3 折叠治疗巾 3 注明铺盘时间并签名 2 打开手套袋,取出手套 3 对好五指,戴手套,调整位置贴合紧密 6 翻转脱手套,置黄色垃圾袋内 3 终末处置 2 洗手、脱口罩2

处方书写规范及格式

处方书写规范及格式 1)处方内容: 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2)处方书写规则 1、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 4、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 6、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 7、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8、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9、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 10、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12、药品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如无收载,可采用通用名或商品名。药名简写或缩写必须为国内通用写法。

园林工程现场施工操作规范图

精心整理 园林工程施工流程图 外架排栅拆除及现场交接验收 1.工作内容: 1)严格执行外架拆除方案,注意安全防范; 2)按照合同及设计要求交接验收; 2.验收标准:按照合同、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验收; 3.执行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实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专项工程师监督抽检; 1. 1) 2) 3) 4) 回填 2. 3. 1.1) 2)(构)3)土; 4)2.3. 1.1)严格按照各专业图纸施工,工艺及步骤应参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 2)管材材质(必须保证达到耐久、防腐的特殊要求)、走向、安装等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在高回填区的管网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回填土沉降引起管道断裂,应采用分层回填等方法; 4)所有区内道路雨水接口处必须设置沉砂井; 5)进入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井必须设置沉砂井; 2.验收标准:按照合同及设计要求验收; 3.执行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实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专项工程师监督抽检; 小区道路工程 1.工作内容: 1)所有小区道路必须按设计施工图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图的线行走向;要求砼强度、道路宽度、

表面平整、坡度与设计相符合; 2)结构基层纵横向按规范要求预留伸缩缝; 3)道路路沿要求表面及接头平整,线行流畅,安砌在砼垫层上,所有接缝一律采用干缝;接头直线段缝不大于2mm、弧形段缝不大于3mm;端头统一按外露路沿高度的1倍倒圆弧或2倍倒斜边并将路沿连通处理; 4)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高程进行施工,避免因高程测设失误而造成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 5)注意过路管线的提前预埋; 2.验收标准:按照合同及设计要求验收; 3.执行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实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专项工程师监督抽检; 泳池、花架、亭子、广场铺装、园林小品等园建工程 1. 1 2 3 4 5 6 7 8 9 2. 3. 1. 1) 2) 2. 3. 1. 1) 2) 3)所有灯饰及配件必须满足耐酸、碱要求; 4)同一小区内环境设施、设备、照明等的控制系统尽可能在小区集中统一控制; 5)循环水,喷水,照明应分时段分片区控制; 6)光源、光点配置合理,满足夜间使用需求; 2.验收标准:按照合同及设计要求验收; 3.执行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实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专项工程师监督抽检; 绿化种植工程 1.工作内容: 1)苗木规格应满足设计及清单要求; 2)苗木到场及时报请甲方工程师到现场对苗木进行验收,不合格苗木不允许进场。 3)灌木、草坪大面积栽植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样板栽植,由甲方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施

处方书写标准1[新版]

处方书写标准1[新版] 处方书写规范 1、认真填写处方前记。 2、处方头:凡处方都以R或Rp起头。 3、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 及剂型规格的数量。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l,为单位~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4、主药、佐药、矫味药、赋型剂: 1, 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 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 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 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 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列如:医师规范处方示例,省去处方前、后记部分, (一)、主药、佐药顺序 1、阿莫先胶囊 0.25g x 24粒 Sig 0.5g 四次/日口服 2、去痛片 0.5g x 9片 Sig 0.5g 三次/日口服 3、维生素C片 0.1g x 18片 Sig 0.2g 三次/日口服 (二)、管包装示例 六神丸 30粒 Sig 5粒二次/日口服 (三)、指明用药部位 1、氯霉素眼药水 10ml x 1支 Sig 2滴四次/日点右眼 2、酚甘油滴耳剂 10ml x 1瓶 Sig 2滴四次/日点右耳 (四)、规格、数量 1、庆大霉素注射液 4万u x 2ml x 6支 Sig 4万u 二次/日肌注 2、青霉素G钾注射液 80万u x 6支 Sig 80万u 二次/日肌注 (五)、胃舒平片 0.5g x 24片 Sig 4片四次/日饭前半小时嚼碎后服 (六)、痢特灵片 0.1g x 18片

月饼操作流程规范

月饼的项目客户操作规范 目的: 目前食品业中有各式各样的月饼,月饼具有柔软性、油腻性、结块性、易变形性、吸湿性等特性,月饼的包装材料成本高,而且月饼在接、送货物终端服务要求又高,针对现在各种月饼在运输过程中易变形,包装易压破等现象,因此对月饼的项目客户货物,执行以下操作规定:范围: 适用于制作月饼的食品业的始发部门、运作中心、终端部门的操作规定 内容: (一)、始发部门操作规范 1、操作流程图

(1)内包装材料其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如(纸箱、塑料盒)要具有保护产品不受损的特殊功能。 (2)使用塑料托盘,用于固定月饼,减震,减少月饼在储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同时可以把月饼防潮剂袋隔开。 (3)纸箱图文印刷清晰、位置印刷正确,图文完整,印刷颜色符合原稿要求,纸箱的印刷墨层必须是耐磨的且箱体要牢固、耐用。 (4)由于怕阳光暴晒,需要避光,避免变质,隔绝氧气,保持新鲜

口感,所以最好采用纸箱来密封包装,箱体底板采用网状交叉高密度结构,全面提升箱体强度。 3、保存方法 (1)在25摄氏度的气温环境下,杏仁、百果等馅心月饼可存放15天左右;馅心月饼,软馅含水分较多,通常只能保存5~7天,存放时间最多不宜超过10天;如果气温超过30摄氏度,月饼存放的时间还应该适当缩短,一般不宜超过7天;。 ( 2 )月饼含油脂较多,不宜放在密封容器里久藏,应放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遮光,以防油脂氧化变质。 (3)当夏季高温时,将月饼带包装盒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持适宜的

温度。 4、贴标签 (1)把标签贴到货物朝外显眼处,注意不能覆盖标签以及货物包装上注明的信息。 (2)贴标签过程中,贴标签人员拿到标签后,认真检查与核对标签与货物目的站、件数等是否完全一致。 (3)标签方向不仅要同“不可倒置标志”方向保持同一方,而且必须与外包装箱体文字方向保持一致(倒置标志同文字方向相冲突时,以不可倒置方向为准)。 (4)贴标签做到迅速、准确、牢固,货物繁杂包装不统一的,必须每件货物都贴标签 5、车辆要求规范 (1)各始发部门提货或者出发至运作中心,针对货物运输市场和路线长短的要求,采用封闭式的厢式车,提高货物的配载的安全性。 (2)车队负责人应要求司机办理相关的车辆运营的证件、手续,定期对车辆的检查和维修保护。 (3)装卸货物时按用车部门指定的位置停靠好车辆,司机在用车部门接送货的过程中,负责监督,核对装货数量。 (4)司机要将出发、到达目的的时间和完成的时间、地点和运输过程

梅花针治疗

梅花针的治疗 这两个图片是任脉和督脉, 前面的是任脉后面的是督脉.

这个图片是膀胱径, 左右两边都有的图片只显示了一边, 任脉和督脉还有膀胱径是梅花针治疗的重症肌无力的重要部位。 这是单头的梅花针,用来打脸部的。

这是双头的梅花针,用来打身体部分的。 梅花针要消毒,可以用专门的牙刷洗干净,擦干后在酒精里泡10分钟。打梅花针的部位用酒精棉花擦一遍,打完后还要擦一次。也可以在打完后擦正骨水。 第一全身型 第一梅花针的操作方法 握梅花针的方法: 梅花针的根部在手掌中要有一个支撑点 单头的不需要,是为了让梅花针使用时有弹性和惯性,最普遍的拿针方法是这样的:

也可以这样: 任何方法都要在手掌中有一个支撑点 保证使用时梅花针有上下弹跳的惯性才能又快又掌握好均匀的敲打力度 第二全身型的治疗方法 1,从天突穴到中脘,从任脉向两边约2.5-3寸宽,纵向叩刺。力度中等,以不出血只出现红点为准。 这个部位对呼吸问题的缓解最有效。 从上到下大约下针30-40下,从左到右大约7-9行。

绿色的两个点上面是天突穴下面是中脘 2,第二,从两肩开始往中间上下约2寸宽,着重叩刺锁骨和锁骨上下部位,注意锁骨部位力度略轻些,容易出血。 上肢无力要在肩部重点圈打。 呼吸不好的要加叩紫宫穴向两侧的部位。 紫色的两个点是紫宫穴 3,从中脘穴向两边横隔膜部位叩刺约3寸宽,纵横间隔叩刺。这部位用来急救呼吸困难有效,因为mg最危险的就是呼吸困难,而最终出问题的是横隔膜下陷危及性命,所以有呼吸问题的人常常叩刺横隔膜部位对这个问题的预防很有效。 两边的黄色方框是横隔膜部位,胃的两边 前脖子部位,这个位置对吞咽讲话困难有疗效。不分穴位,整个前脖子部位纵横相间叩刺。 吞咽讲话困难的要着重叩刺下巴下的部位和天突两边的部位。 手臂部分:上肢无力的要叩刺从曲池开始到手掌的整个手臂 着重叩刺曲池上下1-1.5寸宽3寸长的部位和手弯部位和外关至内关2寸宽的一圈部位。 以上这两个部位可以改善内脏和血液问题。 有白血球,血小板低或肝脾肾胃问题的人都可以用。 没有上肢无力的可以只叩刺曲池上下1-1.5寸宽3寸长的部位和外关至内关2寸宽的一圈部位。就是红色部位。

处方书写规范 (3)

目前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处方书写不完整(主要是手写处方),缺项多。如诊断、患者的联系电话未写;药品的通用名、剂型、用法、用量未写;医生漏签名等; 2.部分药品的皮试未注明; 3.“精二”处方超量未注明原因和重签名; 4.手写处方的字体及英文缩写太潦草,收费员看不懂; 5.造影用的药品无单独开处方; 6.超剂量、超天数的处方未注明原因和重签名; 医师开具门诊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一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中药材除外)。 7. 处方格式不规范(标准格式请看后页) 质控科、门诊办、药学部 2009年3月20日 处方书写格式 1.标准处方格式 R p:药品名(剂型)单位剂量×总量 S i g.单位剂量用法每日次数 例1:R p:I n j.青霉素钠80万U×6支 S i g.80万U i.m.b i d(皮试) 例2:R p:头孢克洛干糖浆125m g×6袋 S i g.125m g t i d 2.简易处方格式 R p:药品名(剂型)单位剂量用法每日次数×天数 例1:R p:I n j.青霉素钠80万U i.m.b i d×3(皮试)例2:R p:头孢克洛干糖浆125m g t i d×2

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书写规范 1、认真填写处方前记。 2、处方头:凡处方都以R或Rp起头。 3、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及剂型规格的数量。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l)为单位,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4、1)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医师规范处方示例(省去处方前、后记部分): (一)、(主药、佐药顺序) 1、阿莫先胶囊0.25g x 24粒 Sig 0.5g 四次/日口服 2、去痛片0.5g x 9片 Sig 0.5g 三次/日口服 3、维生素C片0.1g x 18片 Sig 0.2g 三次/日口服 (二)、(管包装示例) 六神丸30粒 Sig 5粒二次/日口服 (三)、(指明用药部位) 1、氯霉素眼药水10ml x 1支

处方书写规范

处方书写规范 1、认真填写处方前记。 2、处方头:凡处方都以R或Rp起头。 3、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及剂型规格的数量。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l)为单位,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4、1)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二、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1、一般项目:医院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 (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在右上角需有专用标记;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需有病人身份证号码,或委托人身份证号码;急诊处方需有“急”字); 2、处方正文需有“R”标记;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 3、配方人签字,检查核对人签字,药价; 三、处方书写注意事项 1、字迹清楚、涂改必须在涂改处医师签字;皮试标记心须醒目; 2、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 3、中西药品不能混用一张处方;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慢性病可酌量延长; 5、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医师更改日期; 6、医师不得为本人开处方。 四、处方书写格式 1、药品排列以先注射剂(静脉、肌肉)、后口服药、再外用药为顺序; 2、处方格式以每药“两行全量书写法”为准,即第一行为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含量、浓度)、数量(容量)、总量;第二行为用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口服者一般可免写)、给药时间及次数、特别嘱咐(如皮内试验)等; 3、药品应书写全称正名或通用的商品名; 4、药品含量、剂量及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药品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计算(IU);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 五、处方格式

第七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鍉针、火针、芒针

第一节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放血法:放出适量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刺络或刺血法 三棱针有:点刺法、散刺法、挑刺法 三棱针刺法的理论指导:宁失其穴,勿失其络 一、针具 三棱针全长6.5cm,针柄呈圆柱体,针身呈三棱果椎体,三棱为韧,针尖锋利。 使用之前应在细磨石上磨至锐利,称为“开口” 使用前应采用高温消毒,或将针具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 二、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二)操作方法 1.点刺法 此法使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点刺穴位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2)点刺血络:有浅刺、深刺 浅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静脉出血的方法 深刺,又称泻血法:即点刺随病显现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 方法。 2.散刺法 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连续点刺 10~20针以上 3.挑刺法 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本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 (二)处方示例 1.偏头痛 选穴太阳穴 2.腰肌劳损 选取委中 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选穴局部阿是穴 4.咽喉肿痛 选穴双侧少商 5.目赤肿痛 选穴太阳、耳尖

6.中暑 选穴曲泽、太阳、委中 7.毒蛇咬伤 选取伤口及其周围 8.座疮 选穴阿是穴 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1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5~7日1 次 (三)注意事项 1.对于放血量较大者,术前做好解释工作 2.由于床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 为度 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血后可立即加用拔罐 7.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 8.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 9.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本法 第二节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又称毛刺、扬刺、半刺:使用皮肤针叩刺皮肤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操作方法: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为主 皮肤针法:就是采用皮肤针叩刺皮肤,通过孙络、络脉和经脉以调整脏腑功能,通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一、针具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7支短针)、罗汉针(18支短针) 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又称小儿针 二、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1.软柄皮肤针 2.硬柄皮肤针 (二)叩刺方法 叩刺时要运用灵活的腕力直刺、弹刺、速刺。不可斜刺、压刺、慢刺、拖刺,避免 使用臂力 (三)刺激强度 1.弱刺激 用较轻的腕力叩刺,冲力小,针尖接触皮肤时间较短,局部皮肤略见潮红,患 者无疼痛感觉 2.强刺激

处方书写规范精选

2011年药学职称考试药师:处方书写的要求(1)记载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 (a)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b)药品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的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无论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如布包、先煎、后下)要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13)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师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处方管理办法》)[如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是一种退烧药,不同药厂对它生产的制剂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咛、必理通等。因此,必须使用通用名]

皮肤针法(梅花针)诊疗操作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皮肤针法是以特制的多支短针组成的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由古代九针中“镜针”演变而来。十二皮部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面 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枚针)、七星针(七枚针)、罗汉针(十八枚针)等。现代又创用了滚刺筒,即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具有刺激面积广、刺激量均匀、使用方便等优点。 二、操作方法 1,持针式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 2.叩刺法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 3.叩刺的部位皮肤针叩刺的部位一般分为循经、穴位、局部叩刺3种。 (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

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部位,因其分布着各经的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上常于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处进行叩刺。 (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 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4.叩刺的强度叩刺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3种。 轻刺激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以局部皮肤略有潮红,病人无疼痛感为度。适用于老弱妇儿、虚证患者和头面、五官及肌肉浅薄处。 中等刺激介于轻重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适用于一般疾病和多数患者,除头面等肌肉浅薄处外,大部分部位都可用此法。 重刺激用较重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患者有疼痛感觉。适用于体强、实证患者和肩、背、腰、骶部等肌肉丰厚处。 5.治疗时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 三、适用范围

处方书写规范完整版

处方书写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处方书写规范 1、认真填写处方前记。 2、处方头:凡处方都以R或Rp起头。 3、处方正文,为处方的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的名称及剂型规格的数量。每一药占一行,药品用药单位:凡固体或半固体药物以克(g)、毫克(mg)为单位,液体药物一般均以毫升(ml)为单位,丸剂、胶囊以粒为单位(片、丸、胶囊剂并注明含量),注射剂安瓿包装者以支为单位、瓶装者以瓶为单位(但必须注明规格)。抗生素类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血清抗毒素类按规定单位计算。 同一处方中所有各种药,在治疗和构成剂型上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应按其作用性质依次排列。 4、 1)主药:系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2)佐药:系辅助或加强主要作用的药物。 3)矫味药:系指改善主药或佐药气味的药物。 4)赋型剂(或稀释剂)系赋予药物以适当形态和体积的介质,以便于取用。 5、服用法:这一部分是指出病人的服用方法。处方上通常以拉丁文缩写“Sig”作标志。药剂人员应将服用方法用中文写在标签上,并贴在盛装药剂的容器上,药品包装上,以便病人遵照服用。 6、处方后记:医师签名或盖章,这是表明医师对处方负有责任。药剂人员配方及检查、发药后,亦应签名,以示负责。 二、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1、一般项目:医院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 (精神药品、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在右上角需有专用标记;精神药品、药品处方需有病人身份证号码,或委托人身份证号码;急诊处方需有“急”字); 2、处方正文需有“R”标记;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 3、配方人签字,检查核对人签字,药价; 三、处方书写注意事项 1、字迹清楚、涂改必须在涂改处医师签字;皮试标记心须醒目; 2、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 3、中西药品不能混用一张处方;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慢可酌量延长; 5、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医师更改日期; 6、医师不得为本人开处方。 四、处方书写格式 1、药品排列以先注射剂(静脉、肌肉)、后口服药、再外用药为顺序; 2、处方格式以每药“两行全量书写法”为准,即第一行为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含量、浓度)、数量(容量)、总量;第二行为用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口服者一般可免写)、给药时间及次数、特别嘱咐(如皮内试验)等; 3、药品应书写全称正名或通用的商品名; 4、药品含量、剂量及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药品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计算(IU);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

处方书写规范试题最新版本

处方书写规范试题 科室: 姓名: 一(填空.每空2分) 1、处方格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____________以示处方完毕。 3、处方应以蓝色或黑色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_______并注明_______。 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书写还应当包括患者或者代办人_______、_______。 5.一号熏洗方主要由______、_______两类药组成。 6.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顺序排列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艾司唑仑片用法是何时服用?() A、早晨服 B饭后服 C睡前服 D午间服用 2.每张处方限于()名患者的用药。 A 1 B 2 C 3 D 4 3.5.中药饮片处方可以无病名,但必须有() A 症状 B 症型 C证型 D整形 4.大处方:每张处方不能超过()元 A 100 B 200 C300 D500 5.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天。

A 1 B 2 C 3 D 4 6.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种药品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种药品。 A 1 B 3 C 5 D 7 三、简答题(每题30分) 1. 写出几个适用于熏洗方的临床诊断。 2.现有门诊患者徐长卿,男,25岁,诊断风寒感冒,处方用药风寒感冒颗粒(该药常用量一次一袋,一日3次)。请以规范的格式于下边书写一张处方。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标准操作流程

标准操作流程

日期:2004-11-1 更新: 分销商标准操作流程目录(仓库) 1.仓库可视控制及区域管理 2.人员职责 3.建筑及设施的管理、维修和更新 4.货物入库 5.出库前备货 6.货物的出仓 7.客户退货/拒收入库 8.货品装卸与堆放 9.货物在库养护 10.库内清洁卫生 11.库内温湿度控制 12.害虫的防治与预防 13.每日自我检查 14.货物的盘点 15.过期及残损的产品和助销品的处理 16.助销工具管理

标准操作流程 仓库-可视控制及区域管理 系统负责人:编写人:批准人:仓库流程编号:WH01 修改号:01 生效日期:1/1/2004 页数:1 of 2 1.0目的:保证所有仓库具有仓库可视控制及区域管理。 2.0责任:客户服务/后勤主管及仓管员仓库设计和使用前 按该流程实施,并按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 取措施加以改进。 3.0范围:适用于分销商公司所有仓库。 4.0步骤: 1.划分仓库区域、通道和排位 客户服务/后勤主管在仓库启用前需根据仓库的使用要求对仓库的区域、通道和排位进行规划和标识划线。 1.1 分通道 根据货物进出库和装卸作业的需要进行作业通 道的划分: 1)主通道一般宽1.5-2米,为正对库门位置和 仓库中线位置。 2)根据储存货物批量的大小确定支通道。支通 道宽1.0-1.5米。划分支通道的原则是,货 物批量越大,支通道越少,反之,货物批量 越小,支通道则相应增加,既要方便作业, 又要考虑提高仓库利用率。

3)通道宽度需满足货物的先进先处出,以及装 卸工具和人员通过的需要。如使用叉车作业 时,通道宽度应根据需要适当加宽。 1.2 划分区域 按照仓库储存货物的质量状态类别和仓库作业类型划分仓库区域: 1)储存区域:正常产品区、残损商品区、待处 理区、促销品及宣传资料区。不同区域不能 划分在连续的区间上,除非中间使用标示物 进行明确隔离。 2)包装操作区域:待换包装区、更换包装区、 待检区、包装材料储存区、报废区(残损商 品区); 3)必须存放在库内的工具、设备、设施,应根 据仓库区位的划分选择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明 确标识:清洁工具存放区,装卸工具存放区、 害虫控制设备、设施设置区(点),温度、湿 度控制、测量设施、设备设置存放区(点) 等 4)进行区域划分时,需留出墙距(50CM)及 柱距(30CM)。 1.3 划分排位 仓库需按照统一的方法划分排位 1)排位的方向统一:为方便仓库管理,在划分 库排位时,同一库区内应统一的方面设置排 或者位, 2)排位的宽度统一:库排位的大小根据入库产 品的大小和批量进行调整,确保通常状况下 每一个排位内只存放一批货物。排位的宽度 一般在1.0-1.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