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是第一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力是第一竞争力

——思考差之毫厘,行动失之千里,因此,思考力是第一竞争力(一)思考力的本质

有学生问我:“曹教授,什么是思考力?

我回答说:“当你把学校灌输给你的知识都‘忘记’了,剩下来的,就是你的思考力!”

学生反问说:“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知识呢?!”

我说:“在一般情况下,思考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学习知识可以培育自己的思考力水平,放下知识可以发挥自己的思考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力,否则就可能成为俗话所说的“书呆子”,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思考力是对知识的否定之否定。而且,“忘记”知识不同于没有学习知识——忘记意味着曾经拥有过,并且对自己的思考力和理解力产生了一定的转化作用。

学生不解。

我说,由于知识结构决定思维体系,进而影响到思维方式,因此,学习知识有利于培育和提高思考力。知识面越广,方法越得当,思考的高度、深度、广度、速度就会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的对象上,此时此刻,无关的知识和多余的信息暂时被抑制或忘记了,思维的创新能力就产生了。注意力越集中,思考越具有力度。反之,当你满脑子都是以往的知识和信息,你就无法集中于思考的对象本身,注意力就会被杂乱的知识和无关的信息所分散,思维也就无法进入与思考对象深入沟通的境界。因此,在实践的意义上,放下知识有利于解放思考力。而且,知识把思考力局限在理解力层面,魄力把思考力升华到创造力层面——思考力就是那种能够运用知识和否定知识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恍然大悟。

我在《测评一下:您的思维方式需要改善?》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任何知识的价值都无法与自己的思考力相媲美?”请问,您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思考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和信息就没有相关的思维活动,甚至可以说知识量的大小直接制约着思考力的大小。有人则认为思考力重要,因为在知识和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中,其本身就需要伴随相应能力的思维和思考活动,否则知识和信息就无法得到正确理解,也无法有效输入大脑。知识是“死”的,思考力是“活”的……

其实,思考力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个层面,知识与思考力的关系也并非如此简单。思考

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能够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它不但能够使人触类旁通、见微知著,而且可以通过已知判断未知,通过局部判断整体,通过现在知晓过去和未来,通过现象洞悉本质。佛教中有个术语叫“开悟”,开悟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并不是知识,是思考力水平达到某个发展阶段之后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在思考力成长的初期,知识对思考力的基础作用确实很明显,但当思考力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知识对思考力的制约作用就会越来越小,以至于思考力可以创造知识,并表现为“自由”发挥的洒脱。也就是说,当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表现出思维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所以,《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知识具有“理一分殊”的特征。当你理解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洞悉了真理的结构,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体系都遵循着相通的模式——存在根模式。一旦建立了存在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机制,人们就会理解:抓住了存在的思维本质,就没有必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去学习和记忆那些重复和重组着的知识表象。

知识会束缚思考力,也会培养思考力。大量的知识会窒息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大量的知识也有利于构建完整的思维体系,所以我强调说:学习知识有利于培育思考力;放下知识有利于解放思考力,关键在于,必须掌握一种驾驭方法,才能够升华自己的思考力——只有完成了这种升华,思考力就不会停留在对知识的理解力层面,才能够进入实践的创造力层面——这种方法,就是我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要具体阐述的内容。

一般来说,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创造力是思考力的对象化;思考力取决于知识结构和信息量;知识在于格物,即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思考力是对知识的否定之否定,从而剔除关于知识的认识偏差和理解僵化,达到思维与存在的高度统一;创造力是对思考力的否定之否定,从而剔除思考过程中的脱离实际条件和远离现实环境,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文化是创造活动的否定之否定,从而剔除创造活动中的破坏性因素,使创造活动体现出必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而使创造活动达到道德层面和文明层面上的高度统一。在知识、思考、创造、文化四个环节组成的逆向和顺向两组逻辑关系中,思考力都是一以贯之的。

思考力既是方法,也是能力。作为方法,思考力本身也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能力,思考力需要进行思维锻炼。所以说,知识来自阅读,能力需要锻炼。

(二)作为知识的思考力体系

《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思考力水平是由思维体系的完整性、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思维的对象化能力三个方面决定的”。其中,思维体系的完整性是由思维深度、思想

高度、思维速度、思维广度四个方面决定的;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是由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统一性程度决定的;所谓思维的对象化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思维的实践能力,指的是思维将主体性欲求转化为客体性存在的满足过程,即思维的对象化活动,这种转化能力就是思维的对象化能力。

关于思维体系的完整性,《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详细论述了构建思维体系完整性的系统方法:(1)拓展思维深度——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论,重点是掌握时空扫描技术;(2)提升思想高度——掌握价值思维方法论,重点是掌握合理性法则;(3)延伸思维广度——掌握应变思维方法论,重点是掌握时空制衡理论;(4)增强思维速度——掌握快速梳理思路的方法,重点是运用文化诊断学“十字口诀”。

关于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文化诊断学总结了两套训练方法,促使思维方式不断完善。这两套训练方法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帮助人们完善思维方式。在形式上,通过智慧曲线三维模型对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及其三者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关系进行评价,进而通过这种评价,促使一个人不断反思并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内容上,主要是通过分析一个人在思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目标合理性程度、方法可行性程度、组织(实施)有效性程度,资源配置科学性程度,评价思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我们称之为思维的一体化水平。关于思维一体化水平,主要是要建立一套分析、诊断、驾驭系统,即:它既是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的结构统一,也是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关系的价值权衡。这套分析、诊断、驾驭系统就是《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通过81个逻辑环节要讲述的具体内容。

关于思维的对象化能力——思维将主体性欲求转化为客体性存在的满足过程,即思维的对象化活动,这种转化能力就是思维的对象化能力。假如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不能把这种内在的潜能转化到特定的对象上,使之产生特定的作用和现实的价值,那么,这种潜能就不具有思维的竞争力,也就是不具有思维的对象化能力。关于思维的对象化能力,请阅读《思考力三要素》,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发电子邮件咨询(QQ:553556476)。为了使理解更加直观,关于思考力的知识体系,可以用如下一组等式进行概括:

思考力=思维体系完整性+思维方式完善性+思维的对象化能力

思维体系的完整性=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

思维方式完善性=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