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合集下载

旷达与悲凉——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旷达与悲凉——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旷达与悲凉——陶渊明《自祭文》赏析陶渊明的《自祭文》是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他的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注释】丁卯:指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律中无射:指夏历九月。

古代将乐律与历法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

陶渊明卒于此年十一月。

祖行:古人出行时的祭神仪式,这里指出殡前一夕的祭奠。

“候颜”二句:指晤面和闻声都已不可能。

祭文起笔,展现的是一个凄清的虚境:深秋的夜晚,萧瑟的寒风刮得正紧,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作者终于感到生命的大限已到,该是辞别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的时候了。

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

恍惚间新鲜的果蔬、清酒已供满祭桌。

自己在卧棺之中看不见吊衣如雪之景,听不见哀哀的哭泣之声。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萧索的秋天与死亡的哀情相融相映。

一句“呜呼哀哉”之叹,使开篇蒙上了几多苍凉的气息!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注释】絺绤:葛布精者为絺,粗者为绤。

素牍:指书籍。

在弥留之际,陶渊明追索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缺衣少食,这一切并未影响他对人生的热爱,虽然不免晨晓要到山谷中去取水,荷锄负薪,住在简陋的茅舍里,然而他有欢乐,有歌声,由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再加上读书和弹琴,那种悠闲自得,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

这恰恰是作者因为自豪的人生,从中可以看到一位遗世独立,超逸不群的高蹈之士的身影。

这一节的行文,正如作者平日的田园诗,疏淡、平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在平凡的生活里,体会到自由不羁的人生价值,浓浓的人生意趣,融入悠悠的哲理思索,更令人久久回味不尽。

试论陶渊明孤独情感的表现与

试论陶渊明孤独情感的表现与

对后世的影响试论陶渊明孤独情感的表现与对后世的影响前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文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其文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

其中,尤以其表现孤独情感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影响。

本文将就此探讨陶渊明孤独情感的表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分析。

陶渊明孤独情感的表现陶渊明作为文士,身处政治不安的时代,对于生活的不满和困苦深有感受,这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情感。

以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为例,诗中描述了他在逃避战乱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情景,将自己与世俗分离,与荒野、花草相伴的情怀通过文字传遍天下。

又如《归去来辞》中,他写道:“山中无有乱石塞,河上不曾断人肠。

”表达出在飘零漂泊中,能够寻得一处宜居之地的难得与喜悦。

陶渊明的诗文语言清新脱俗,意蕴深刻,充满诗情画意。

对于孤独情感的表现,他不是简单的将孤独单独抽离出来,而是将孤独与自然、生命融为一体,这也是他文学创作中的独特之处。

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作品被赞誉为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具个性和内涵的代表之一。

陶渊明孤独情感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尤其是他表达的孤独情感,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传统文化中,孤独是一种不被认可的情感体验,陶渊明在他的创作中将孤独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更是一种积极的精神追求。

他将孤独与理想值得追求的独立、自信联系起来,强调了个人独立起来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种积极的精神追求也形成了对后世的鼓舞。

其次,陶渊明的孤独情感表现让后人从中品味生命的价值,从而产生追求人生意义的深深感受。

他通过情感体验让人们找到生命的温度,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从而启示了人们追求人生意义的方向。

这也是陶渊明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点。

最后,陶渊明的文学风格和孤独情感表现也为后世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方法和指导。

他运用纯粹的文学表达,将孤独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有文学之美,更具有人性之美。

这种表现形式为后世文学界创新开辟了道路。

陶渊明《挽歌》赏析

陶渊明《挽歌》赏析

陶渊明《挽歌》赏析陶渊明《挽歌》赏析导语:拟挽歌辞三首是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的作品,写后两月后逝世了。

诗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既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也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挽歌》赏析,欢迎阅读!【赏析】1、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

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

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

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

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

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

这一方面是因为“挽” 的是自己,而不是亲属、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

“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

“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

“亦”,也,语气副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

这两句的意思是,亲人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

两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亲戚”“他人”都因诗人的死而悲哀过。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二句就通过想象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相投,经常往来酬唱的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

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人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

陶渊明与中国古代精卫诗及其悲剧精神

陶渊明与中国古代精卫诗及其悲剧精神

陶渊明与中国古代精卫诗及其悲剧精神李剑锋【摘要】The mythical story of bird Jingwei trying to fill up the sea with pebbles always expresses tragic spirit and poetic beauty by poets of various dynasties. Tao Yuanming is the first man who revealed the tragic spirit of Jingwei. Fan Yun and Yu Xin showed the Jingwei’s sincerity and persistence in their poems. The unspecialized Jingwei poem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flourished in Tang,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n which the works of Cen Shen, Han Yu and Wang Anshi were masterpieces. The struggling spirit of Jingwei aroused sympathy in the adherents of Ming Dynasty that had been overthrown, which helped the produce of excellent touching works with affecting rhythm, for example, Gu Yanwu’s Jingwei. Fighting against unfortunate fate and holding compassion and poetic hope is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that the myth and poems of Jingwei leave for us.%精卫填海的神话通过历代诗人一直传递着悲剧的精神和诗意的美丽。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悲乐人生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悲乐人生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悲乐人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二十余载,教授《归去来兮辞》也已不止一次了,每次我都会有一些小小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古往今来中国文人之所以青睐《归去来兮辞》,是因为人们看中的是文文章字里行间肆意流淌的隐逸情怀。

而这种隐逸情怀我们一般表达为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归隐田园生活的快乐。

此说尽管有一定道理,但总感觉太笼统、太粗糙,没有真正读懂陶翁。

当再次学习这一课时,我认为此文表现了陶渊明的悲乐人生,乐乃其表,悲乃其里。

一、先说其表——乐尽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但由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为现实生活所迫的陶渊明最终“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实际陶翁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但官场这个大染缸由于太过污浊不堪,陶翁度日如年,灵魂备受煎熬,所以“三十年”的深义藏而不露。

所以在“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时,他很庆幸自己作者“实迷途其未远”“知未来之可追”,这是乐之一。

一旦冲破世俗的牢笼,“复得返自然”,作者归途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轻松愉悦与“恨晨光之熹微”回家的归心似箭,这时乐已难以掩饰。

紧接着看到久违的家的“载欣载奔”,以及受到家人的欢迎和重享天伦的快乐,曾经的痛苦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

回到家后的陶渊明犹如羁鸟归旧林,池鱼游故渊,其乐融融。

一是家居之乐。

闲暇之际,偶尔喝点小酒,在自家小院走走歇歇,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彩,或是和亲朋好友说说知心话,亦或是弹弹琴、看看书,一切是那么的悠闲惬意。

二是农耕之乐。

辞别了官场也就意味着生活完全得依靠自给,尽管作者对耕种并不在行(“草盛豆苗稀”),但当春及之时,作者“将有事于西畴”或是“植杖而耘籽”,累可能是累了点,但“衣沾不足惜”,这种与愿不违带给作者的快乐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出游之乐。

或驾着简陋的小车,或是划着一叶扁舟,路过幽深难测的深谷,历经崎岖不平的山路,有時登上高高的山峰对天长啸,有时面临清澈的山泉吟诗作赋……这些无不体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无官一身轻的悠闲与自在。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意识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意识

仕 途得 意 时,他们 踌躇 满志 :然而 当仕 途坎 坷时 ,他们 便牢骚 满 洒 》十 九)、“余家 贫 ,耕植 不足 以 自给 :幼 稚盈 室 ,瓶无储 粟 们 日夜思念 的温 馨 的港湾 。纵观 中 国古 所 资 ,未见 其术 。亲故 多劝余 为长 吏 ,脱然 有怀 ,求 之靡 途 ;会有
代 文学 作 品,表现 羁旅 行役 的可说 是俯 拾 皆是 。也有一 些士人 , 四方之 事 ,诸侯 以惠 爱为德 ,家 叔 以余贫苦 ,遂见用 于 小 邑”(《归
本 性洒 脱 ,对仕 宦 的种种 繁文 缛节 不屑 一顾 ,“身在魏 阙 ,心存 田 去 来兮 辞》序 )。既然 陶渊 明 自己承认 做官有 养家 糊 口的 因素 ,我
阻风 于规 林》、《辛 丑岁七 月赴 假还 江陵 夜行涂 口》、《始作 镇军 参 持 朝政 ,作威 作福 ,把 天下 搞得 民不 聊生 ;孙 恩、卢循率 领 流 民起 军经 曲阿作 》、《乙 巳岁三 月 为建威参 军使都 经钱溪 》四首诗便 知, 义 ,广 大人 民饱受 劫掠之苦 ;桓 玄叛乱 ;好不容 易把这 些动 乱都平 陶渊 明的这种 羁旅 行役 、身不 由己的 意识是 何等 强烈 。他 生性 淡 息 下去 ,扶 晋功 臣刘 裕又 觊觎皇 位 ,并最终 篡晋 建宋 。作 为一个 泊 ,“少无适 俗韵 ,性本 爱丘 山”(《归 园 田居 》其一 )。这种 性格特 征 正 直的 知识分 子 ,陶 渊明 实在看 不下 去 ,自然萌 生归 隐之 念 。不
中图分 类号 :K8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9.0592(2009)12.301.02
自钟 嵘《诗 品》中提 出陶渊 明是“隐逸 诗人之 宗”后 ,陶渊 明便 谁谓 行迹 拘 。聊 且 凭化迁 ,终返 班生庐 ”(《始 作镇 军参 军经 曲阿

关于陶渊明的诗歌鉴赏4篇

关于陶渊明的诗歌鉴赏4篇

关于陶渊明的诗歌鉴赏4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关于陶渊明的诗歌鉴赏4篇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

陶渊明在诗歌中表达了自身的失意,孤独和沮丧的句子

陶渊明在诗歌中表达了自身的失意,孤独和沮丧的句子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悲壮、孤独、失意和沮丧的情感。

在其诗作中,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他那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就来分析陶渊明在诗歌中表达的失意、孤独和沮丧的句子。

一、失意1. “桃花坠地果堪食,松花落地酒可饮。

”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句诗,诗中描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

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现实环境已经无法让人感到满足,他希望能够逃离这样的环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逸。

2. “纷纷日下斗争多,谁向人间孽未痕。

”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杂诗》之一,诗中表现了他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人性的痛感。

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争斗不休,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付出了孽的代价,这种失望和痛苦使得他深陷于沮丧之中。

二、孤独1.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这句出自陶渊明的《饮酒》一诗,表现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借酒消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安慰,以抚慰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是陶渊明《饮酒》中的一句诗,诗中表现了他酒后纵情畅饮的孤独和无奈。

他在酒后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生活的苦思冥想,这种孤独和无奈使他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沮丧1.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与布衣同醉也。

”这句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沮丧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在这句诗中,他表现了自己对山中清静的向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于与布衣乡人共同品味生活的想象。

2. “怅寥廓,挟飞鸿,泛长风,摧彊雄。

”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一句诗,诗中表现了他在诗意中逃离现实,渴望自由自在的意志,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和沮丧,使得他在诗作中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其诗作中充分表达了自身的失意、孤独和沮丧的情感。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孤独和无奈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心志淡泊、洁身自好,成为中国古代隐士这一重要文化阶层的理想典范。

然而陶渊明从始至终,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性氛围之中,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既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豪迈,也有“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无奈和彷徨。

于是我们眼中的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位超脱飘逸的隐者,更是一位一生负重前进、充满悲剧性色彩的思想家和实践家。

在他孤标傲世的道德风范背后,隐含着诸多的辛酸与无奈。

一、归去来兮――无奈的人生之旅陶渊明在年轻时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文人一样,希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他在诗中曾这样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

可见,他少年时不但有过豪放的生活,而且是怀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抱负。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功勋仅亚于王导,史家把陶与王相提并论,比做周朝挟辅王室分陕而治的周公和召公,说:“陶士行(侃)据三州之旅,郢外以安;王茂弘(导)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

”又说陶侃“望隆分陕,理则宜然。

”渊明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已历三世。

如按照三世为官便成世族的传统,确实也不能视渊明为寒门了。

考诸渊明诗文,可见其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

《命子》诗中,诗人首先缅怀了祖先的光辉历史:“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又对曾祖陶侃的功业与人格高度赞美:“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踌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再如《赠长沙公》诗中,称自己的家族为“令族”,并将长沙公引为自豪,称其为“实宗之光”。

诗曰:“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陶渊明挽歌诗研究

陶渊明挽歌诗研究

陶渊明挽歌诗研究
陶渊明挽歌诗研究
陶渊明的挽歌诗一直被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家称赞,并被古诗文中的声音所记忆。

陶渊明挽歌诗描述了他对他离开洛阳后事业不顺,落魄无用,乏术无绩的深深悲伤。

他用深沉的感情倾诉了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每一句话都散发出如临死前似的凄凉挽歌,令无数读者震撼。

从陶渊明挽歌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他超越心灵、放慢思路和腾越于现实
相比,他以细腻的画笔点描的物品、人物、气氛等,使整首诗都充满了深切的感情,隐隐地在意境中留落淅沥的湿茸,叫人心痛。

比如,“黯淡惨淡感凄凉,英雄难过美人关,天上宫阙多烟尘。

”充满了悲凉孤独,不幸景景相伴的感情。

不仅是陶渊明挽歌诗,近代的陆游、苏轼等多位的文学家,也不把政治的普世
问题作为文学的主题,而是以抒发心情、表明自己的愤懑,让自己的诗歌有一股谛觉的力量,而这一点恰恰是陶渊明的挽歌诗在大家眼里的最大的特点,对此也正反映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陶渊明挽歌诗以深切的感情表达了他对事业不顺、落魄无用,乏术
无绩的沉重苦楚。

他将自己的情感浓缩注入诗中,使整首诗都充满了深切的感情,给每一个听过此诗的人带来很多棱角和认知: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用功夫就能够把握,有些事实需要很多的勇气、毅力和坚持才能实现。

陶渊明诗歌赏析5篇

陶渊明诗歌赏析5篇

陶渊明诗歌赏析5篇陶渊明是个自命清高之人,他的和都是绝世佳作。

小编为你整理了陶渊明5篇诗歌的赏析,请看看!【1】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看似胸中无奈何 细品文字慨悲多

看似胸中无奈何 细品文字慨悲多

看似胸中无奈何细品文字慨悲多本文把陶渊明诗歌分为田园诗、咏怀、咏史诗、赠答诗、行役诗、哲理诗,从而探讨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本质为慷慨悲凉。

标签:陶渊明;风格本质;慷慨悲凉一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人,钟嵘《诗品》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隐逸之宗”,后人认为钟嵘未把其列入上品,而讥其目光短陋。

但其评价却始终不离”隐”与”逸”二字。

”隐”则不仕,”逸”则闲适、自然。

苏轼更是推波助澜,称其”遇隐则隐,遇仕则仕。

”达到了”无可无不可”的程度。

渊明沾溉后世,非单是文学所能涵盖,其人格与思想之魅力对古代士人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文学方面。

实际上,唐、宋以降,直至今天,在研究陶渊明方面,已经大大游离了文学或文学史的角度,而偏向文学接受史的角度。

”自然、任真”、”冲澹、闲适”已经成了陶渊明的代名词。

”田园诗人”的贵冕早以戴牢。

只要一提陶渊明的诗,便认为其诗如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恬静的田园风光、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虽然”金刚怒目”的论调早以提出,但似乎人们不愿接受或不感兴趣,”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已经成为定论,提渊明不提”自然”便觉贻笑大方。

(此问题后文将有详细论述)。

但是,不同于”自然本质”观点的论述,前人也早有涉及:渊明高才俊逸人也,而复善知己,潜龙勿用。

然读其诗,有俯而悲慨,玩世肆志之心焉。

……然多寓怀之作,故诵者有慨然尘外之思。

……古今尊陶,统归平淡,以平淡概陶,陶不得见也。

……千秋以陶诗为闲适,乃不知其用意深处,朱子亦仅谓《咏荆轲》一篇露本质,……抑文生于志,志幽故言远,……千秋之诗,谓陶与杜可也。

……然嗣同尤为妄解,以为陶慷慨悲歌之士也,非无意于世,世人唯以冲澹目之,失远矣。

二据笔者统计,《陶渊明集》共载其诗122首,其中真正描写田园风光、歌咏恬淡生活的仅占39首。

而其中描写作者内心痛苦及对时事感怀等非”田園诗”占76首。

只有10多首我们无法确定。

如果把像《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等组诗作为一首统计的话,陶诗共51首,其中有31首非田园诗。

陶渊明的悲与乐——归去来兮辞 刘钰

陶渊明的悲与乐——归去来兮辞 刘钰

陶渊明的悲与乐陶渊明出身於没落的官僚家庭,由於受传统的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因而有著“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

当他带著“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

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象,於是他只好一次次地辞官而去。

但是,他仍然希望寻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於是又再三地出仕,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陷入应该选择“仕”还是“隐”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

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

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

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

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

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

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

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

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

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

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不羁。

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
(二)羁鸟意象
陶渊明一生有过三次出仕又三次退隐的苦涩经历,最终悟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他看不惯腐败世风以及官场贪墨成风的混浊现象,因而在望见高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深感自己为形迹所拘所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明显流露出对自己误入仕途的惭愧与后悔。“久在樊笼中”则将自己误入官场比喻成飞鸟被樊笼所束缚,有渴望挣脱笼子的强烈欲望。“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感士不遇赋》中,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权者是靠不住的,官场对于正直的人来说无异于密网之于骇鱼,宏罗之于惊鸟。统治者的专制制度和奸佞之徒陷害忠良的险恶犹如巨大的罗网,将正直的仕人围困其中,人格与心志将被扭曲,可他与所有仕人不同的是,决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来顺应污秽的世道,正如上文所述,陶渊明入仕,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兴利除弊,振兴晋室,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但几经周折,仍困顿于无奈的官场,没有找到施展“猛志”的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本极为朴质珍贵的自由。诗人忍受着无可言表的抑郁和无奈,吟唱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在饱受出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纷扰的纠缠后,终于发出“逃禄而归耕”的感慨。“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仕途险恶,羁鸟在痛苦的求索中终于觉醒,只有归隐田园以保守自己高洁芳馨的气节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四首》其一)进一步表明诗人在出仕之时极为复杂纠结的矛盾心理。可见,诗人在“羁鸟”形象中所蕴含的寓意和感慨是极为深沉的。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作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开创者。

他的悲剧是社会的动荡、官场的腐败与和个人人格、理想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

悲剧过程,必然导致陶渊明的情感的变化。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作为因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的陶渊明,只好借助于诗歌这种极富情感的表现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诗歌中,陶渊明通过对喜爱田园风光来表现对官场的厌恶,通过艰辛的劳动来表现不屈的性格,通过生活的艰辛贫困来表现坚守“君子固穷”的高节,通过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以及描写恬静安适生活表现归隐的情怀等。

[关键词]:陶渊明悲剧根源体现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晋朝最大的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文学作家。

由于陶渊明的人格高洁,理想高远,而表现在诗歌中就是境界的开阔,风格的平和,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歌创作的先驱。

正如苏东坡评论陶渊明的诗歌时说:“吾于诗人无所好,独好渊明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可见,陶渊明在文坛上。

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贡献高、影响大,他的诗作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

1、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

生活在东晋和刘宋之间。

他的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员。

他在《命子》诗中颂扬其曾祖“功遂辞归,临宠不忒”,赞美其父“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这样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祖世虽盛,但到了陶渊明出生时,家境衰落,加上父亲去世早,陶渊明从小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正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所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使他想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悲凉底蕴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悲凉底蕴

2014年第4期(总第135期)/七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42014/GeneralNo 135/July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悲凉底蕴强中华【摘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后人解为闲逸、高雅之趣,这当然没错。

不过,如果联系此诗的创作背景、陶渊明的其他写菊作品,以及前代及当时的习俗,我们就会发现,陶渊明钟爱菊花有着更为朴素的动机:他希望通过服食菊花,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从而缓解时光流逝、生命衰老带来的精神苦闷。

从这个意义上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悠然”,其底蕴却是颇为悲凉的生命感叹。

【关键词】陶渊明;菊花;养生延年;悲凉底蕴中图分类号:B23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4)04-0123-04 陶渊明不慕名利、清高闲逸的高洁人格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后人普遍解读为清旷闲逸的象征,甚至“采菊”这一意象逐渐成为闲逸清高的代名词。

比如,唐人包容《酬忠公林亭》云: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

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

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①显然,“采菊”与涤除尘念、清闲自适的诗境互相对应。

又如苏轼《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

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②其《书诸集改字》又云:“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③东坡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陶渊明“意高”、“可喜”的情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而“无我之境”,乃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人惟于静中得之”的“优美”境界④。

抚己有深怀慷慨独悲歌--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悲情之美

抚己有深怀慷慨独悲歌--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悲情之美

抚己有深怀慷慨独悲歌--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悲情之美
钟新果
【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6
【摘要】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一个极为"静穆"的人.然而,细读其诗文后,会发现在其豁达的外表下面,其实掩藏着很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本文试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其悲情美:一、忧生患死的悲凄美;二、士不遇的悲怆美;三、羁旅赠别伤悼的悲切美;四、相思苦恋的悲艳美;五、"竟抱固穷节"的悲壮美.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钟新果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崇高与优美 [J], 宿书婷
2.慷慨悲歌传百世爱国情怀耀千古——晚清风云变幻与爱国词人文廷式的爱国词及爱国思想 [J], 卢小燕
3.慷慨悲歌奔战场——试论穆青人物通讯的风格 [J], 杨子才
4.陶渊明诗文中的志趣情怀 [J], 李国威;
5.雄浑诗作慷慨悲歌——李大钊早年诗作的爱国情怀 [J], 呼晓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许晓晴
【期刊名称】《晋阳学刊》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陶渊明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成就,但陶渊明本人却一生坎坷,颇不得志,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却苦于没有机会发挥才能,仕途受阻,政治理想破灭。

二、归隐田园,原本希望成为有道隐士,并能够给时人指点迷津,却始终无人知遇。

三、生活上,灾难频频,诗人又不善于耕种,致使他穷困潦倒,形成了生活层面上的悲剧。

这三个悲剧伴随着诗人走完生命的旅程。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许晓晴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人生支撑点的失落--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2.《人生》距离悲剧经典有多远——从高加林的人生“悲剧”看路遥创作的局限性
3.苦难生存中的悲剧人生——解读《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人生
4.人生悲剧,悲剧人生——从声色世界洞彻影片《色·戒》的悲剧性
5.我们讨论革命人生观时,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生
观,说他是地主阶级,中国史话说他是“晋朝的田园诗人”,究竟陶渊明在中国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悦读赏析】叶嘉莹:品读陶渊明——纵使世上无知音,又有什么可悲伤?

【悦读赏析】叶嘉莹:品读陶渊明——纵使世上无知音,又有什么可悲伤?

【悦读赏析】叶嘉莹:品读陶渊明——纵使世上无知音,又有什么可悲伤?摘要:“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知音,没有人能够真正明白、真正理解我,那也就算了。

我选择了我的道路,付出了这个代价,而且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要做这个选择就要付出这个代价,所以哪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原题: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品读陶渊明《咏贫士》之一《咏贫士》之一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陶渊明真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能够在孤独寂寞之中支持下来、活下来,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与寂寞。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千古以来写孤独形象写得最好的就是陶渊明这两句。

他说,宇宙之中有各种族类,树长在山上,鱼游在水中,都有一个托身之所,可是只有那一朵孤独的云,真正是无所依靠的,上不在天、下不在地,没有一个维系的所在。

接下来“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暧暧”就是那种云雾迷蒙的样子,那薄薄的一层云在天上飘,过一会儿就从空中消失了,什么时候再看见它?朱自清《匆匆》里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天上的孤云散开以后就永远没有了,就从宇宙之间永远消失了,陶渊明把那种人生之寂寞、短暂和不可掌握写得真好。

“孤云独无依”,是写孤独;”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是写无常。

这么简单的几个形象,就把人类的孤独寂寞、短暂无常表现出来了。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陶渊明由云写到了鸟。

转折之中有联系,你看鸟的上面是“朝霞开宿雾”,也是跟云有关系,所以从天上那朵孤云,他想到日出时的云霞,“朝霞开宿雾”,破晓有了早霞,昨夜的雾也便散开了,所以“众鸟相与飞”,鸟儿一群一群地结伴而飞。

鸟儿大清早飞出去干什么?争逐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作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开创者。

他的悲剧是社会的动荡、官场的腐败与和个人人格、理想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

悲剧过程,必然导致陶渊明的情感的变化。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作为因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的陶渊明,只好借助于诗歌这种极富情感的表现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诗歌中,陶渊明通过对喜爱田园风光来表现对官场的厌恶,通过艰辛的劳动来表现不屈的性格,通过生活的艰辛贫困来表现坚守“君子固穷”的高节,通过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以及描写恬静安适生活表现归隐的情怀等。

[关键词]:陶渊明悲剧根源体现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晋朝最大的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文学作家。

由于陶渊明的人格高洁,理想高远,而表现在诗歌中就是境界的开阔,风格的平和,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歌创作的先驱。

正如苏东坡评论陶渊明的诗歌时说:“吾于诗人无所好,独好渊明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可见,陶渊明在文坛上。

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贡献高、影响大,他的诗作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

1、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

生活在东晋和刘宋之间。

他的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员。

他在《命子》诗中颂扬其曾祖“功遂辞归,临宠不忒”,赞美其父“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这样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祖世虽盛,但到了陶渊明出生时,家境衰落,加上父亲去世早,陶渊明从小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正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所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使他想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

他在《杂诗》(其五)中写到:“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这诗中就表明了他盼望着像大鸟展翅高飞那样,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在他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先后担任了江州祭酒(主管教化),荆州、江州刺史幕僚以及镇军参军和建威参军。

在他四十一岁时,担任彭泽县令。

上任后的第二十八天,郡里督邮(督察官员)来彭泽县,陶渊明不愿意毕恭毕敬“束带”迎接,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他在《归去来兮辞》所说的“心为形役”。

即心志被形体役使,也可以说,自己的理想被黑暗的现实社会和官场污浊所“役”,自己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

从此毅然辞官,归耕田园,直到病逝。

从以上陶渊明的家庭生活和为官到隐居之路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

陶渊明由于从小读书,涉猎广泛,不但受到在中国古代占主要地位的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当时盛极一时的道家的思想的影响。

这正如他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中所说:“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为了“静念园林好”,“人间”都可以“辞”。

一个“辞”字,道出道家思想在陶渊明思想中的优势地位。

他那种随顺自然、执守个性、超然生死、忘怀得失、厌弃功名、鄙视官场、追求自由、乐于与大自然为伍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道家。

如果从陶渊明整过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开始,儒家思想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积极出仕,体现出儒家的精神。

当看到社会黑暗和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斗争的时候,在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自然寻求心灵上的另以条出路,那就是:而且这种思想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又决绝。

而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就思想本质来说,道家的“真”、“淳”是与社会的“伪”、“浊”相对抗的,为了自己的人格独立,选择弃官归隐。

他在《感士不遇赋》中说过:“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这正好是他之所以“逃禄归耕”的诠释。

辞去彭泽县令以后,他在乡间以隐即达三十二年,直至病逝对于陶渊明的这段漫长人生路,从儒家角度来看,陶渊明没有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略;从道家的角度看,他的归隐也只是实现了身理上的归隐,在心理上,他对政治的关心,对国计民生的热忱至老不衰。

因此我认为他的归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他的人生始终是在曲折中挣扎,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的调和,他的人生是悲剧性的一生。

2、陶渊明的悲剧总的来说是源于当时黑暗的社会和官场的腐败,其本质是社会黑暗与官场的腐败与陶渊明个人人格、美好理想之间矛盾冲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也即是说:陶渊明的人生悲剧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1.1、社会现实是产生悲剧的外因在中国的历史上,魏晋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代,又是一个“乱与簒”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中,人们“大有人命浅危、朝不虑夕”之感。

陶渊明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必然逃不脱环境的影响。

1.1.1、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陶渊明所处年代,正是东晋和刘宋之交的动乱的年代。

在当时,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烈。

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割据混战,并对处于江南的东晋进行不停的骚扰,民族战争时有发生。

在国内,由于民族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阶级矛盾极大。

这一矛盾的不得不促成了以孙恩、卢循为首的农民起义的爆发。

此时,内忧外患,战争致使国家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1.2、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大,从统治阶级内部方面来说,各种斗争也更加激烈,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

它表现在同党伐异、尔虞我诈上。

这样,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极端复杂,东晋世族政权的腐败与残忍。

比如,以桓温、司马道子、王恭、司马元显、桓玄、刘裕等展开了剧烈的政权斗争。

在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这些斗争不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也给人民到来了痛苦。

1.2、个人的性格是产生悲剧的内因《文艺美学》指出:“悲剧直接表现真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表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对社会历史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悲天悯人的深沉感情和人类前景的哲学思索便常常交织在悲剧之中,体现为一种明亮而敏锐的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包含着毫无隐晦的觉醒意识,抗争意识和超越意识。

”我探讨陶渊明隐居田园,不然要注重他的归因。

所谓归因,就是对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解释和说明。

1.1.1、理想的伟大与现实社会产生的矛盾陶渊明是一个性格十分爽直、情感奔放、理想远大,积极向上的诗人。

文如其人,在他的诗歌中其个性有鲜明的体现。

他的《闲情赋》可以看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冲破,说明其爽直,说明陶渊明积极的思想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在《拟古九首之八》中写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一种儒家积极出仕的精神,那种富有极大的为国为民、实现自己的匡时济世的抱负的思想还是占据了首要位置。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顺畅,实现理想也并非如此顺利。

他在《杂诗》中写到:“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的理想和志意是多么高远,而现实社会,是这样动乱不堪,即使“有志”也“不获骋”。

这时,我们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已经感受到了他纯真的理想与现实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1.1.2、人格的尊严与官场政治斗争的矛盾《社会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动机一定会影响他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同时影响着他的动机。

”就陶渊明来说,他归隐田园的根本在于维护人格的独立性,在于维护个人的尊严,在于追求自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追求美好的社会生活。

然而,他身在官场中,所看到的是污浊不堪,是尔虞我诈,是阿谀险恶,是腐败欺诈时,内心充满了痛苦与不安。

比如,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是,所见到的是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

这些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感到失望。

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处处人心惶惶,时时坐卧不安,感到的是焦虑,是惶恐,也是无奈。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可以看出他的真纯与耿介,他在《归园田居》中也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园”“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他把官场比作“樊笼”“羁绊”,可以看出他为什么毅然选择了洁身守志、隐居田园、躬耕自资之路是他的性格无法适应官场的黑暗所致。

而这种选择行为及其结果,本身表现了他与社会及其官场现实的背离思想,但这种思想又恰恰又奠定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总之,陶渊明有着报国治世的远大抱负,可是他经历的是腐败黑暗的官场,看到的是社会的动乱,感受到的是人民所遭受的种种灾难和不幸。

而且在这样浑浊的社会下,无疑,以陶渊明的个性去发展他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他曾经的多次出仕也给予了最铁的证明。

最终陶渊明清也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当然也没有机会实现),可在心理上他始终也没有能把自己置身世外,因此他始终活在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马克思在给斐?拉萨尔的信中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可以说,陶渊明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那高尚的人品和美好的理想是积极的、进步的、有价值的,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

他的理想与现实充满着矛盾,时时发生着无法避免的冲突,他那“远之八表”的美好理想,却“和风弗洽”而“翻翮求新”,最终是“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鲁迅语)因而,可以说,陶渊明的悲剧也就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现实黑暗势力的强大与个人美好理想矛盾的必然结果。

3、《文艺美学》认为,人与现实的关系是多样的,其中有一种关系叫审美关系。

审美观系就表明了人们通过艺术以达到爱美恶丑,并以此求美来满足人们的情感要求。

在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动乱,官场的污浊与争斗与陶渊明实现美好理想发生矛盾,造成陶渊明心理失去平衡。

从心理学来说,失衡产生困惑、郁结。

而内心的郁结不可能久久积郁于心,郁结需要消解,情感需要释放。

这对于陶渊明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用诗歌来予以表现。

这正如中国古代的《毛诗序》中说:“诗者,知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文学总是慰藉那些受伤的心灵。

对陶渊明来说,归隐田园,虽他两袖清风,但有一腹诗书,他把生命的激情倾注在诗歌当中,热情地歌颂田园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