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
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
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
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
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两汉:官私并行。
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魏晋南北朝:国子学。
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
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
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
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
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
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
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中国教育史发展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基石。
我国历史悠久,教育文化底蕴深厚,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教育制度不断演变,教育理念日益更新。
在我国教育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意义,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古代教育:礼乐教化与科举制度1. 礼乐教化在我国古代,教育被视为一种道德教化,旨在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才能。
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化”,认为通过学习礼仪和音乐,可以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古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使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直至清朝末年废除。
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广大平民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现代教育:新式学堂与留学潮1. 新式学堂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国教育开始出现变革。
新式学堂的兴起,标志着我国教育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
新式学堂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 留学潮近现代,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
许多有识之士赴欧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留学潮使得我国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
三、当代教育: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1. 素质教育20世纪末,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的中国高等教育史
外来因素诱发 1. 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为了培养应付西 方侵略者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 2. 盲目模仿“泰西”,笼统且不明确。
二、起步时期(1895-1911)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近代大学初具雏形 天津中西学堂(1895)、上海南洋公学 (1896)、京师大学堂(1898) 《癸卯学制》(1904)中国近代第一部 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 国性正式施行的学制。
二、起步时期(1895-1911)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1903年(光绪二十九 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 熙、荣庆、张之洞以日 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 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 月公布,即《奏定学堂 章程》,是年为旧历癸 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三、多元化时期(1912-1927)
蔡元培:《壬子癸丑学制》《大学令》 北京大学 郭秉文: 东南大学
六、复归传统(1958-1977)
中苏关系恶化 摒弃外国模式:在“独立自主”的旗帜 下,拒绝接受来自国外的任何“模式” 复归传统:力图用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 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 高等教育改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高等教育到了崩溃 边缘
七、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郭秉文(1879年-1969年)
四、仿美时期(1927-1949)
美---地方分权制、选科制、学分制、缺 乏明确课程标准 欧---高中会考、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 令、毕业考试制度、大学区制
五、全盘苏化(1949-1957)
聘请苏联专家861人,从微观和宏观上全 面改造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 接办改造私立学校、取缔教会学校、调 整院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国教育工作会议: 以阶级斗争 为纲现代化的实现确立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3、秦、汉的教育
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 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 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 化。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 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 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东 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 是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 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 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 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 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2019
-
1
目录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
2019
-
2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 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 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 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 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
2019 3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2019
-
4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 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 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 掌握在官府。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 “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 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 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 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历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历史中国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较长久的发展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经历了很多改革和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阶段出发,探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幼儿教育的雏形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儿童教育实践。
在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主要由家庭和私人教师负责。
家长会教导孩子基本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并通过故事传授知识和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现代幼儿园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幼儿园教育理念逐渐引入中国。
第一个幼儿园于1903年在上海创立,由梅兰芳的母亲郑板桥创建。
此后,幼儿园的建立开始蓬勃发展。
幼儿园通过提供游戏、音乐、美术等综合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了全面的发展环境。
这标志着中国幼儿教育开始迈向现代化。
三、毛泽东时期的幼儿教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幼儿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学前儿童,十五年艰苦奋斗”的口号,强调幼儿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此时期,政府大力发展了幼儿园教育,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为幼儿教育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幼儿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幼儿教育迎来了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机遇。
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私立幼儿园和社区幼儿园得到了充分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的分配。
同时,教学内容也开始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五、21世纪的幼儿教育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的幼儿教育开始融入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元素。
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加重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总结:中国幼儿教育经历了古代教育、现代幼儿园的出现、毛泽东时期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创新。
从个人到国家,幼儿教育的提升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未来的发展,中国幼儿教育将继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着幼儿教育能够在全面发展的方向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中国高中教育发展史
中国高中教育发展史
中国高中教育发展史一直是受到重视和追求的事情。
它为中国提高劳动力素质,开阔视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高中教育始于197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实施大学受教育改革,启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
以后,就进入了一个时期,高中教育的发展将树立新的教育标准,在政策方面,发展更加务实,推广更加面广,考试更加严格。
当然,中国的高中教育也在加大投入,使得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竞赛考试,加强体育,科技及文艺活动,受到良好的培养。
中国的高中教育也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广泛的国际交流与沟通,创建平台如“中日教育交流周”,“中俄英语教育周”,“东盟与中国高中生周”,了解国际先进国家的实际教育,实施自己学校。
在国际活动和交流中,中国人可以向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教育学习,并在自己的教育发展中开拓新的道路。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稳步的过程,既坚持实用性,又强调质量,加大投入,增强科研能力。
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决策者的重视和追求,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努力。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21世纪教育和未来教育五个部分,详细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教育:1.1 古代教育的起源:古代教育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师友教育。
1.2 教育思想的演变:孔子提出了“教学相长”、“诲人不倦”等教育理念,影响深远。
1.3 教育体系的建立:秦汉时期开始建立了官办教育和私塾教育,并逐渐形成了封建教育体系。
二、近代教育:2.1 儒学复兴:明清时期,儒学成为主流教育,科举制度得以发展。
2.2 西学东渐:19世纪中叶,近代教育开始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和理念。
2.3 教育改革:晚清时期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综合性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三、现代教育:3.1 民国时期的教育:建立了新式学校制度,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3.2 抗战时期的教育: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但也催生了一大批教育家和学者。
3.3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普及了基础教育,推动了教育公平。
四、21世纪教育:4.1 教育信息化:21世纪教育开始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
4.2 素质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3 教育改革: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
五、未来教育:5.1 教育现代化:未来教育将继续推进现代化,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5.2 创新教育: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3 全面发展:未来教育将致力于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
总结: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走向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学科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学科教育发展历程古代中国的历史教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史记》等史书开始问世,史官负责编纂历史资料,并在各国设立师表学校进行历史教育。
而汉代则推行经义之学,历史学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政治工具,为官员提供“史书证文”以便于治理国家。
这时期历史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常常与文学、政治学等学科混为一谈。
隋唐时期,成立了国史馆,专门负责编纂国史,培养历史学人才。
唐代大历史家韩愈提倡“近师益友,多识乐道”,对历史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历史学的发展仍然受到政治制约,以编纂国史为主要任务。
宋代历史教育取得一定进步,设立了太学、门下等历史学院,开设了历史学科,教授历史文献、史地、历史事件等内容,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历史学家。
主要有司马光、刘知几、范祖禹等。
这一时期,历史学独立成为一个学科。
元明清时期,历史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开设了专门的历史学院。
在明清时期,历史学成为了国家考试科目之一,确立了历史学在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近代中国的历史学科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剧烈的变革,传统的历史学教育也受到了冲击。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开始西化,历史学教育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在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列强把许多西方的书籍引进中国,其中包括历史学教育方面的书籍,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历史学知识。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推行了近代教育,包括历史学科教育。
建立了西式大学,开设了历史学专业。
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学教育受到了世界历史学科发展的启示,开始注重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学家,如陈寅恪、胡适等。
开放后,中国历史学科教育脱离政治化影响,开始重视学术研究和学术自由。
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逐渐趋于客观和科学,历史学科教育也逐渐走向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逐渐丰富多样,增加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今天,中国历史学科教育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努力推动历史学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是指中国从清朝末期到20世纪初的教育发展历史。
在这段时期,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
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西方模式的引入
从清朝末期开始,中国开始向西方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渐摈弃了传统的师范教育,开始建立起西式的学校体系。
2.教育体制改革
在近代中国,教育体制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清朝末期,中国开始接受外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开始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
3.教育范围扩大
在近代中国,教育范围也扩大了很多。
从清朝末期开始,中国开始建立起西式的学校体系,开始推广公立学校教育。
同时,也开始在乡村建立小学,使乡村儿童也有机会接受教育。
4.教育内容变革
在近代中国,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师范教育重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近代中国则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同时,近代中国也开始在教育中引入现代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西方模式的引入、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范围扩大和教育内容变革。
这些变化使得中国教育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中国进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断的改革创新。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普及教育,中国教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古代教育(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古代中国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教育和官方教育组成。
私塾教育是由有学问的人在家中或者庙宇中传授知识,主要培养士人阶层。
官方教育则由政府设立的学校进行,培养官员和士人。
这个时期的教育注重经典的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2. 近代教育(1840年-1949年)近代中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在清朝末年,中国开始设立学堂和学校,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培养专业人材和士兵。
1905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京大学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开始。
此后,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学和学院。
3. 新中国教育(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教育为人民、全民教育”的宗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立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
近年来,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留学。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总结起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私塾教育、近代教育和新中国教育三个阶段。
从古代的经典学习到现代的普及教育,中国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中国教育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公平、更创新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材做出贡献。
中国教育史电子版教材
中国教育史电子版教材中国教育史电子版教材一、中国古代教育(一)文学教育1、文学教育的起源:古代中国教育的起源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教育,是从先秦(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演变而来的历史发展结果。
2、儒家思想主导:文学教育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发展的,由其内涵的“礼”、“乐”、“书”、“史”、“易”等组成,成为枢纽式的知识体系。
3、学校教育: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机构,为古代教育秩序提供了重要支持。
它们分别是私塾、名门私校、官办学校等。
(二)技术教育1、技术教育起源: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技术教育,先秦时期太公所建的军队作战技术学堂就是我国最早的技术培养机构。
2、技艺与书信:技艺一方面是应用技术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书信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技术教学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应用教育:中国古代家里有“礼仪”、“工艺”、“木工”、“杂技”等生活技术,以及建筑学、医药学、机械学、冶金学等应用教育。
二、中国近代教育(一)学校的发展1、西学的兴起: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始于清末,自洋务运动时期起,中国教育繁荣了起来,开始接纳西方文化开始出现众多的西式学校和大学。
2、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学校更加开放,实施了“新课程”,大力发展非传统科目,诸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等。
3、高等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体制得到极大发展,目前中国有多所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并形成以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三大寰宇泰斗。
(二)教师的发展1、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学习者的导师和领袖,又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
2、教师的能力:教师的素质应当具备健全的师范知识;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具备文学文化修养;具备良好的胸襟宽广、关爱学生。
3、教师的建议:要崇尚科学文化,依靠科学发展教育;要积极发展学科,依法管理教育活动;要德育优先,培养优秀学生;要主动担当,全心全意教育人民。
《中国教育史》课件
唐代教育
1
教育制度
探讨唐朝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官学、科举等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2
科举制度的影响
分析唐朝科举制度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解读其意义。
宋元明清教育
宋代的教育制度
研究宋代教育制度的变革,特别是科举制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探索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其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了解中国教育史的演变和发展。从中国教育的起 源开始,了解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经学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当代教育 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史概述
起源与特点
探索中国教育史的起源和其独特的特点,揭示 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经学与儒家思想
探讨中国教育史中经学与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 以及其在教育制度中的应用。
先秦教育
1
教育制度
研究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组
经学与儒家思想
2
织、师生关系以及教材和考试等方面。
探索先秦时期经学与儒家思想的渊源和 发展,对后续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教育
教育制度
揭示汉朝时期的教育制度,包括官学、私学等 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经学与儒家思想
研究汉朝时期经学与儒家思想的发展,以及 Nhomakorabea 在教育制度中的应用和影响。
分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总结
中国教育史的演变和发展
总结中国教育史的重要节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的启示和意义
探讨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 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 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 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 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 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 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 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 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4、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 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 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 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
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 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改革。“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 名翟(dí),汉族,我国战国初期宋 国国都(今河南商丘)。是战国时 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 代表人物。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 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 “尚同”、“天志”、“明鬼”、 “非命”、“非乐”、“节葬”、 “节用”等观点。墨子创立的墨家 学说,并有著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 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 创始人。其主要思想有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 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师范教育主要体现在私学和书院等形式中,这些形式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士人和官吏。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的进入,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开始在中国创办现代学校,这也为中国的师范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接管旧中国留下的教育体系,并开始大力发展师范教育。
这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师范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增加教师的数量和提升教学质量。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
其中,1951年全国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的召开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建立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等不同层次的师范教育体系,以满足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师资需求。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师范教育又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其中,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现代远程教育为重要手段、职前职后相互沟通、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的师范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总的来说,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文化大国为标签,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兴盛的基础。
而随着时代的演进,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磕磕绊绊,但从总体上来看,一直处于日益壮大的趋势中,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一、古代教育中国教育的历史悠久,在古代时期,那时候的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师傅与门徒之间的私塾教育以及皇家所设立的学宫教育。
其中学宫教育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
学宫的诞生始于周朝,周王室在洛阳设立太学,为贵族子弟提供学习的机会,并赋予一定的特权,其后的秦汉时期,国家兴办公立学校,并实行免费教育制度, 为较多子弟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
唐朝时期,阿拉伯人就曾称颂大唐故宫为“三十六流派之学院”之一,可见当时中国教育水平的高超。
二、现代教育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水涨船高,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加强在大学教育领域的投资。
1905年,清朝政府首次创设了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机构——京师大学堂,并向这所大学招聘了各国名师,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
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后,正式将京师大学堂升格为国立北京大学,此后,各地也纷纷成立了一批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困于政经历久不安定的局面,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在1949年后,国家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建设高等院校。
三、计划经济时期在1952年至1978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归功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952年,高等教育机构全面的国有化,而后于1954 年设立了七大科学院作为重要的研究机构,1960年,还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为国家的国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样一系列的机构优化,都有助于高等教育发展。
四、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发展。
1978年,高等教育向社会全面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项规划开展,新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1985年,国家推出“211工程”,这是致力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学术能力的计划,通过对部分优势大学的资金和项目的大力支持,协助提升大学整体实力,并通过对大学的评比体现出大学在教育界各方面的发展成绩。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一、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复苏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开始逐步转型。
教育领域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进入高等教育机构。
2.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开始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提高教育水平。
3. 调整教育结构: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1985-1990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以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质量。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中等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转型,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 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开始向多元化、开放化方向发展,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三、1991-1998年: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市场化:政府开始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增加教育的供给。
2.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3. 教育信息化:政府开始推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1999-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改革措施。
2. 职业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3.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开始注重提高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
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中国语文教育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教育制度。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朝代都非常重视教育,而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一直受到重视。
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国语文教育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语文教育(公元前1000年-公元618年)古代的中国教育以经典教育为主,主要内容是孔子所编撰的《论语》和《大学》。
孔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的教育理念,在古代的语文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古代的中国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德育和言语表达能力,以及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第二阶段:文言文时期(公元618年-1919年)在唐朝开始,文言文成为中国的官方语言。
文言文是以古代汉族人民的祖先中文文字为代表的一种写作和表达方式。
在这个时期,语文教育以文言文为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学习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逻辑结构。
此时的语文教育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在文字方面的巅峰。
第三阶段:白话文时期(1919年-1949年)五四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中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国内诸多教育家和文化人开始主张推广白话文。
白话文是一种口语化的现代汉语文体,更加贴近人民的日常语言。
这种文体的兴起使得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四阶段:现代语文教育(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语文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对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语文教育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要求。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结起来,中国语文教育经历了古代语文教育、文言文时期、白话文时期和现代语文教育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这些教育阶段中,人们在语文教育中不断探索,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发展潜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语文教育将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中国的教育史
中国的教育史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追溯至距今数千年以前,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地区教育体系,它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经历了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的重大变革。
毫无疑问,中国的教育发展对于传播文化,培养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人民灵感,促进社会进步,影响着众多国家及其许多学者的学习。
历史上,中国的教育体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在夏商时期,教育体系以国家学习、书法、绘画为主,以传播文化、培养公民道德观念为重点。
到了汉代,学习技能成为重要的知识种类,特别强调礼仪和学习技能,发展了“礼乐”教育,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在秦汉之后,发展了科举制度,增强了教育政策,体现了对帝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统治的深刻思想。
随后,中国的教育发展出现了唐宋时期,以书法、诗歌、文学为主,重视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强调“自学”,使教学变得更加实用。
明清时期,教育制度出现了很大变化,学校数量急剧增加,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诗词格律教育,强调增强对文学历史知识的掌握,促进文学的传统价值。
近代,中国的教育出现了重大变革,教育体制与政治体制紧密联系,越来越强调“现代”的内容。
近代教育重视哲学、经济、政治、科学等多项学科,被认为是中央集权的重要支柱,并催生了一种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正是由于中国教育史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使得中国在当今许多板块中拔得头筹。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口高达1.4亿,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教育一直是其重要发展动力,也一直在改善和提高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质量。
今天,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体系代表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的国家格局。
中国的教育史是一段漫长而变化多端的历史,它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对推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时期教育是原始人适应当时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活动,并且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进行而发展变化着。
特点: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
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
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
教育产生的条件经济方面的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
政治方面的条件:阶级的分化、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培养统治人才来管理国家。
文化方面的条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催化剂。
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成均”这样的学校夏商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说文》“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孟子》商代学校的记载: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
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
西周(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夏、商学校教育制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有关记载:《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中记载,“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孟子·滕文公上》云“序者,射也”。
《礼记·明堂位》又载:“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孟子·滕王公上》云:“夏曰校、殷曰序、周曰校,学则三代共之。
皆所以明人伦也。
”朱熹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国学简介:是专为上层奴隶主贵族子弟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由大司乐主持。
地点:大学设在近郊大学的入学年龄王大子15岁行冠礼,标志着已成人,所以15岁可以入大学,其他人二十而冠,则20岁入大学。
大学的入学资格:按照《礼记·王制》的记载,主要是“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者”。
大学的教育目标服从培养统治者的需求,主要是“学大艺,履大节”,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统治者。
大学(按儿童年龄和程度划分)分类: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居中为“辟雍”,南是“成均”,北为“上庠”,东称“东序”,西曰“瞽宗”,五学的设立已有分学设教之意。
诸侯所设大学规模较小,仅有一学,以其半于辟雍,故曰“泮宫”。
小学(按儿童年龄和程度划分)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小学入学的年龄记载不一,《大戴礼·保傅》云“古者八岁出就外舍”。
《礼记·曲礼上》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
《尚书大传》则说:“十有三年始入小学。
”这可能与贵族子弟的家庭地位有关。
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不同,因为年龄偏小,故以礼乐书数学习为主。
乡学构成:乡学是按照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子弟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地方学校,由大司徒掌管。
有关记载:《周礼·地官司徒》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洲,使之相周;五洲为乡,使之相宾。
”在地方行政组织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地方学校,即一曰乡校;二曰州序;三曰党庠;四曰家塾。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以“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有关记载:《礼记·王制》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礼记·文王世子》又载:“春秋学干戈,秋冬学羽籥”,“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
礼乐教育礼乐教育是西周时期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
礼乐教育是整个六艺教育的核心。
射御教育“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战车的技术训练,是西周时期的军事教育,或者说体育训练。
书数教育“书”本义指书写,后延伸为书写的文字和书籍,“数”本义指数目,后延伸为算法和历数,这两项内容是西周时期的文化知识教学。
评价: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也重视文化知识教学;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学习,也重视武备训练;教学要求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注重学生内心情感修养,体现了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特点,同时还能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注意小学与大学教育内容的侧重。
教育管理的特点“学在官府”指的是官学机构设于官府之中,即政教一体;奴隶制国家的学术为奴隶主官府所垄断,即“官守学业”;官学的教师就是官府的官吏,即官师合一,“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
产生的客观原因:(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西周时期生产水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主要书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主要是刀笔,以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写出的书册,不仅笨重而且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
朝廷为了政治需要,把历代帝王的典诰、礼制以及各种乐章加以记载,制成书册,藏之秘府,因此士人要想学习这些历代典制和本朝规章,就只能求之于官府。
(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礼乐射御作为西周时期的学习内容,仅靠口耳相传是不行的,需要一定的器物进行实际演练才能学会,这些器物只有官府才有。
《周礼·地官司徒》谈到器物使用时说:“闾共祭器,旅共丧器,党共射器,洲共宾器,乡共吉凶礼乐之器。
”可见礼乐之器只有官府具备,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官府的人才可以享受这些器物。
(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在宗法制条件下,子承父业,形成了家有世业的传统。
家业世世相传者称为畴人,父子相继世居其官,称为畴官,子入官府,各从父学,称做畴人子弟。
由于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世世相传,于是造成了学术的垄断。
战国时期封建官学制的兴起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所谓“稷下”乃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
齐国君王在此设立学宫,遂有“稷下学宫”之名。
产生的历史条件1、封建制度在齐国确立。
为了适应对内政治、经济变革,对外争霸称雄的需要,齐国统治者需要招纳天下贤才和培养新型人才,创办稷下学宫成为齐国君王的明确意识。
2、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为了增强国力,各国纷纷争养贤士,一时间蔚为成风,私门、公室皆养士。
3、齐国也具备了兴办稷下学宫的经济条件。
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官方主办但又具有私学特点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并兼有恣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一)学术自由齐国创办稷下学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招纳贤才、为齐国的兴旺发达出谋划策,因此在稷下的讲学活动和著述立说中,齐国一直坚持“不治而议论”,这不仅使很多学者有了生活保障,而且使他们无政事烦劳、可以专心著述。
宽松的环境,给稷下学者以更多的学术自由,也使稷下能容纳百家,来者不拒。
当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阴阳家都有学者成为稷下先生的,他们在此发表演讲、相互辩论,促进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作风,给稷下先生以优厚的待遇,这些待遇包括“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学术地位的平等对待,礼节方面的尊重礼遇,还有物质生活方面的丰厚俸禄和高大府第。
优厚的待遇反映了齐国君王求贤若渴的思想,也表明了稷下学宫发达的重要原因。
稷下学宫作为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办学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不仅在当时具有显赫价值,就是今天也特别值得赞颂。
私学一、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的原因(一)政治经济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是奴隶制解体、封建制确立的时期。
于是社会的动荡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二)士阶层的出现“士”阶层的兴起,使原来保存在官府的文化典籍流传到民间,促进了文化的下移,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私学春秋战国时期有九流十家之说,指的是儒、墨、道、法、名、农、阴阳、纵横、杂九流,加上小说家为十家。
但对教育影响较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一)儒家私学儒家私学的创始人是孔丘,影响最大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儒家私学在教育实践方面的丰富活动、在教育理论方面的较高造诣都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墨家私学墨家私学的代表人物是墨翟,墨家私学有着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训练。
(三)道家私学(四)道家私学的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四)法家私学法家私学的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韩非等,法家虽多出自儒家,但反儒主张也很鲜明,法家在私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成长,却又提出“壹教”的思想,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形成儒家学者在分析秦始皇灭亡原因时认为,取天下与守天下办法不同,秦所以灭亡,就在于守天下与打天下“其道不改”、“其政不易”。
由于董仲舒的主张强调的是统一,有利于加强皇权,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思想,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1、建太学、设儒家五经博士以宣传、研究、发扬儒家学说。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建立以儒家思想为标准的贡举制度。
3、召开大型儒家思想学术讨论会来研究儒家五经,进一步使儒家著作经典化、规范化和统一化。
4、整理古籍、厘定文字。
由此还带动了训诂之学的兴盛。
5、尊孔崇儒,给孔子后代大量土地,建孔府孔庙,皇帝亲自到孔庙祭祀孔子。
由来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在京都长安创办以传授和研究儒家学说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府——太学。
是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
太学的教师与学生太学的老师称博士,首席博士称仆射,东汉时改为祭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
太学的教学内容与传经方法太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每个太学生除选学专经外,共同必修课是《论语》和《孝经》。
汉代传经有特殊的师弟传授关系,需严守“师法”和“家法”。
凡精通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庭尊信、立为博士的,他所传授的经说为“师法”;他的弟子在学习“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为章句”,从不同角度阐发创新,自成一家之言,并被学术界、朝庭承认,便形成“家法”。
太学的教学形式与考试制度太学创办之初,实施个别教学。
东汉采取讲大课的形式。
太学还用次弟相传的形式,类似于导生制。
重视考试,按考试成绩的优劣授予不同官职;通过考试督促学生读书学习;用考试的办法箝制学生思想,使之严守师法和家法。
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选了十个小官到京师做博士弟子,学成后,回到本地予以重任。
并在成都修建校舍立学宫,招县下子弟为学宫弟子,依其学习成绩,分派官职。
这就是有名的“文翁兴学”。
主要任务是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宣传忠信孝悌的封建道德,推广教化,改变民间的道德风尚。
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没有隶属关系。
唐代唐代重振儒术的具体措施:1、统一经术。
唐朝再次统一经学,基本上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确立了儒学在文教政策中的统治地位。
2、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建立唐律、唐礼。
3、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制度,明确以儒家德行、学识为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均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