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声音的传播》|人教版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 你们耳朵的?
——空气
用喇叭和蜡烛演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况。
无振动
声源没有振动时,周围 的空气也没有振动。
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起来, 通过蜡烛火焰可以看出周围空气振动的情况。
声源振动时,会造成周围的空气跟着振动,这种 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出去,声音就被传到远方了。
方的。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 你们耳朵的?
介质 声速(米/秒)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
1: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用铁棒“听”音乐。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 你们耳朵的?
介质 声速(米/秒)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
水上芭蕾选手的头部潜入泳池中時,为何仍能随音乐起舞?
纯水 1490 空气向外扩散的一圈圈疏密变化
以上实验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假如没有空气,你们也能听到铃声吗?
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如何 进行交流的?
登上月球的宇 航员们即使相 距很近,也要 靠无线电话交 谈,因为月球 上没有空气, 真空不能传播 声音.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那你们猜猜看:声音可以 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 实验表明:声音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如空 气)才能传播出去。即声音是靠介质传播 的。
•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音的介质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不仅空气(气体)能传播声音,水(液
体),玻璃(固体)等其他物质也能传播 声音。
振动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形成的水纹
水面向外扩 散的一圈圈 圆形波纹
空气向外扩 散的一圈圈
水上芭蕾选手 的头部潜入泳池 中時,为何仍能 随音乐起舞?
➢水是介质。
人教版4下科学ppt课件ppt课件
数据分析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验证假设 是否成立。
ABCD
实验操作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观 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探究拓展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新问 题,进行进一步探究。
05 科学素养的培养
培养科学兴趣
01
02
03
激发好奇心
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和现 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望。
03 科学实验与观察
实验设计
01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确保实验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步骤
详细列出实验的操作流程,确保实 验过程清晰明了。
03
02
实验原理
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 为实验操作提供科学指导。
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 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04
实验操作
操作方法
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将物 质进行分类,如金属、非金属
、有机物、无机物等。
生命科学
生物体的结构
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包括细胞、 组织、器官等。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研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生长曲 线、发育阶段等。
生物体的功能
探讨生物体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如消化、 呼吸、循环等。
问题筛选
教师指导学生筛选出有探究价值 的问题,确保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可探究性。
假设与预测
假设形成
学生根据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假设 应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具有可验证 性。
预测结果
根据假设,学生做出预测或推断,为 后续实验验证提供依据。
实验验证与探究
实验设计
完整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用途2. 生命的奥秘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构成与地貌宇宙的探索与奥秘4. 能量与机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机械的原理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
2. 使学生认识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3. 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分类、动植物生长与繁殖、机械原理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材料、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举例:展示物质变化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 新课讲解:(1)讲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介绍物质的分类与用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讲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进行观察实验。
(4)介绍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分析实例。
(5)讲解地球的构成与地貌,进行地理知识问答。
(6)介绍宇宙的探索与奥秘,观看科普视频。
(7)讲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进行实验演示。
(8)介绍机械的原理与应用,分析实际案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2. 内容结构:(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物质的分类与用途(3)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动物的生长与繁殖(5)地球的构成与地貌(6)宇宙的探索与奥秘(7)能量的转化与守恒(8)机械的原理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物质的性质,并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简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
(3)介绍地球的构成和地貌特点。
(4)简述宇宙的探索历程和重要发现。
(5)举例说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原理。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课时《气候的两大因素》。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气候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难点:如何运用气温和降水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气候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温度计、雨量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气候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气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 探究气温:让学生观察气温计,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
然后进行实验,测量室内外的气温,并记录。
3. 探究降水:让学生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然后进行实验,测量降水量,并记录。
4. 分析气候因素: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气温和降水对气候的影响。
5. 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气候现象,让学生运用气温和降水的知识进行解释。
7. 实践应用: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候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六、板书设计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降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候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答案:可以设计一个在室外放置温度计和雨量计的实验,定时观察并记录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答案: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气候现象。
但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放大镜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
镜
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
)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x下半 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F F
谢谢!
凸透镜成像
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 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 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物_体__到__透_镜__的__距_____有关
离
u
v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 为物距(u)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 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 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交流合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思考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什 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我发现:镜子可以_____________。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返 回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你是怎样使光照到指定的位置的? 有什么窍门和大家交流?
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让光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并最终照到指 定的位置?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课件
第一单元:天气
1.多样的天气 2.观测天气 3.发布天气消息 4.天气与生活
寒风刺骨
返回
电
返回Leabharlann 1.1多样的天气• • • • • • • 1.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 答:阳光明媚 大地回春 拨云见日 云开见日 初霁 放晴 阴转多云 2.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 答:微暖 乍凉 晴或阴 微雨 初晴 3.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大雾的时候,白天许多车辆开启了车前灯
暴风雪给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受大风的影响,飞机无法起飞
干燥的天气容易引起火灾
洪泽湖上大面积结冰被困船只动弹不得
沙城暴使城市变得暗无光
受沙城暴的影响人们出行困难
你能举出哪些天气对我们有利吗?
• 1.天气与人: • 天气对人的健康和情绪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天气对某些疾病是有影响的,如关节炎、 心脏病、感冒等,天气会对人的心情造成 一定的影响。 • 2.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交通和 生活上各种燃料的燃烧,大气中二氧化碳 co2的含量不断增加,它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 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 浓度有密切的联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温室效应”也增强。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 • 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得
到的天气信息;
• 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发布天气
信息;
天气与生活
• 讨论: • 天气的冷暖、干湿、阴晴、雨雪或大 风等变化,给人们带来哪些有利或有 害的影响?
• 3.酸雨: • 从工厂中排出来的硫氧化物和汽车废气中 的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硫酸和硝酸。这些物质被雨水吸收 后,雨便呈强酸性,这就是酸雨,它具有 腐蚀性,能损坏重要的历史建筑物,使河、 湖中的生物死亡,还会使大片的林木枯萎。 • 4.城市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郊区温度低, 城市好像一个温暖的岛屿,我们称为“热 岛效应”。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指纹》课件
通过分析语音信号中的特征参 数,实现说话人身份识别。声 纹识别技术适用于远程身份验 证和语音控制等场景。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前景
在金融领域,生物识别技术可用 于身份认证、支付验证等,提高 交易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生物识别技术可用 于患者身份确认、医疗记录管理 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识别 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应用领 域也将更加广泛。
4. 使用指纹识别器
制作过程步骤详解
01
将固定有指纹的白纸放在桌面上 ,将制作好的铅笔芯轻轻按压在 指纹上。
02
由于铅笔芯的石墨成分,指纹的 纹路会被清晰地印在纸上。
实验结果展示与交流
1. 展示实验结果
将印有指纹的白纸展示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观察 指纹的纹路和特征。
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投影仪等设备来放大指纹图像 ,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细节。
其他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手机应用
在手机应用中,指纹识别可用于解锁手机、支付验证、应用内购买 等场景,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智能家居
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个性化设置和便捷控制, 如指纹控制灯光、空调等。
医疗领域
指纹识别技术可用于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确保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 的安全。同时,指纹也可用于医疗研究中的个体识别和分类。
等领域。
常见生物识别方式及其原理
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人脸识别
声纹识别
通过采集指纹图像,提取特征 点并进行比对,实现身份识别 。指纹识别技术成熟,应用广 泛。
利用虹膜纹理的复杂性和独特 性,通过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 进行身份识别。虹膜识别精度 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 份识别。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 图像,提取特征并与数据库中 的信息进行比对。人脸识别技 术便捷,但受光照、角度等因 素影响。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的性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应用。
3. 岩石和矿物:岩石的成因、岩石的分类、矿物的特性。
4. 光和色彩:光的传播、光的反射、色彩的构成。
5. 力和运动:力的作用、运动的形式、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电路、岩石和矿物、光和色彩、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电路的连接方式、岩石和矿物的识别、光的反射、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电路的应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色彩的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标本、电路元件、岩石和矿物样本、光学仪器、力学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电路实验盒、岩石和矿物观察盒、色彩实验盒、力学实验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 新课内容:(1)生物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性状,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电路:介绍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应用。
(3)岩石和矿物:展示岩石和矿物样本,讲解岩石成因、分类和矿物特性。
(4)光和色彩:运用光学仪器,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色彩的构成。
(5)力和运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运动形式和简单机械的原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分类、性状、环境关系。
2. 电路:组成、连接方式、应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 )
镜 头 ( 凸 透 镜 )
投影片 (物)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上的图案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x下半 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F F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 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物体的颜色
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 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塑料薄膜 蒙在纸板上,你在白纸上依次看到了什么 颜色?
红、蓝、绿
色光 的颜色。 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_________
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跟它被反射的色
相同 ,吸收跟物体颜色______ 不同 的 光的颜色_______ 色光。
1.在暗室中,把红色玻璃纸挡在手电筒 前,将光照射到绿色植物,植物将会是什么 颜色?
黑色
2.将玻璃纸换成绿色,然后照在黄色的橘 子上,橘子将变成什么颜色?再用绿光照绿色 植物,植物将呈什么颜色?
黑色
绿色
3.太阳光照在白纸上,白纸为什么呈白色?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如果让红光照射到绿纸上,绿纸会呈什么颜色? 为什么?
光屏
光具座 凸透镜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 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 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离
u v
物体到透镜的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 为物距(u) 像到透镜的距离简称为 像距(v)
教科版新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新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命世界第一节植物的生长第二节动物的适应2. 第二章物质科学第一节物质的性质第二节物质的变化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地球的结构第二节天空中的星体4. 第四章技术与工程第一节材料的特点第二节简单机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和动物适应的基本知识,培养对生命世界的探究兴趣。
2.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提高对物质科学的认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
4. 培养学生运用材料特点和简单机械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基本规律。
地球与宇宙的知识。
材料特点和简单机械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
动物的生存策略。
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实验操作。
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技术与工程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模型。
动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和实物。
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实验器材。
地球仪、天文望远镜。
材料特点和简单机械的实物。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
实验记录本。
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介绍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分组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植物生长和动物适应的练习题。
进行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实验操作。
5.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
动物的适应方式。
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基本规律。
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材料特点和简单机械的运用。
2. 板书形式:采用图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能力;3. 提高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地球构成;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生活习性、简单机械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图片、播放动物生活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界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1)展示植物生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2)播放动物生活视频,让学生解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光合作用,解释植物如何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介绍简单机械应用,如杠杆、滑轮等,并举例说明;(3)阐述地球构成,解释地壳运动、岩石分类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生长模型,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过程;(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3)进行简单机械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4)开展“寻找身边岩石”活动,让学生解不同类型岩石。
(2)教师点评,强调学习方法和科学素养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过程;2. 动物适应;3. 能量转换;4. 地球构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植物生长过程,并说明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并分析其适应机制;(3)简述简单机械应用,并解释能量转换过程;(4)介绍地球构成,并说明地壳运动、岩石分类相关知识。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植物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动物适应:如鸟类飞行、鱼类游泳、猫科动物捕猎等。
适应机制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3)简单机械应用:如杠杆、滑轮等。
能量转换过程:动能、势能、热能等;(4)地球构成:地壳、地幔、地核。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优质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传播2. 光的传播3. 电路的原理4. 动物的生活习性5. 植物的生长过程6. 地球的运动每个章节将详细讲解相关概念、原理和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音、光、电路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3. 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4.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电路原理、地球的运动。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一段关于声音传播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 新课导入: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以例题进行讲解,如“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3. 课堂讲解:分别对光的传播、电路原理、动物生活习性、植物生长过程等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列举三种光的传播现象”。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声音的传播原理。
(2)列举三种光的传播现象。
(3)解释电路的基本原理。
(4)描述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5)简述地球的运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2)光的传播现象:反射、折射、散射。
(3)电路基本原理: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4)动物生活习性示例: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休息,晚上捕食。
植物生长过程示例:种子发芽,长出茎、叶、花、果实。
(5)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昼夜长短、四季变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声音、光、电路等基本原理,以及动物、植物的生长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 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 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 会亮!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 做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叫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 灯泡发光,做好记录。 2、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 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 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 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 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 录下来。
灯 泡 2
2个小灯泡并联
2节电池串联 2节电池并联
1、在电路中把二节1.5V的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 是( 1.5V )。如果把二节1.5V的电池串联起来 电压是__3_V___ 。 2、串联电路有___1__条通路,并联电路有2_条___ 。
1、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 当取下一个后,另一个照常在发光,那么这个 电路是( ②)。
推测四接头电路暗盒电路图
○1
○2
○3
○4
○1
○2
○3
○4
1
○1
○2
○3
○4
3
2
○1
○2
○3
○4
4
仔细观察:
1、不同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条件是什么?小灯泡亮度有什么变化。 2.不同的连接方法,电流的流动线路有什么 不同。
• 2个小灯泡串联
2个小灯泡并联
灯泡2
• 灯泡1
2个小灯泡串联
•灯 •泡 •1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2.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 中才能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 导线要横平竖直。(尺规作图)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 灯泡2、小灯座2、电池盒1、电池1、导线3-4
实验提示: 1、小组实践,想办法让2个小灯泡都亮起来。 2、画出简单电路图 3、试试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连接方法,如有同样画出电路图。
断路是指正负极之间的线路断开,没有电流通过 • 不同点2:短路将致使系统烧毁,而断路只是造成系统的暂时无法使用. • 相同点: • 最终系统都无法工作,系统消耗的功率均为零,电阻近似认为0.
电的小常识
•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
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经引发触电事 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 做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叫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 灯泡发光,做好记录。 2、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 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 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 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 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 记录下来。
•在材料盒里换取好元件,最终使 故障电路中的小灯泡亮起来。
探究中……
课后小调查:
了解一下电路故障的其他检查方法.
我们的检测记录
第
小组
(用“√”在相应的地方表示)
被检测 的物体
第1次检测
亮
不亮
第2次检测
亮
不亮
检测表明 有故障 没故障
电线1 电线2 灯座
灯泡 电池 其他原因:
我们的发现:
电路中有 泡不亮。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精品]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1. 用羊毛制品将充气气球多摩擦几下。 2. 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
1、用羊毛制品磨擦充气气球后,再 用这个气球的磨擦面靠近头发,观 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相互吸引
2、让两个都用羊毛制品磨擦过的 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
处故障,是
出故障了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 么? 3、重新接亮小灯泡,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1)把两个塑料皮接触在一起 (2)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 (3)把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
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 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 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 会亮!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2、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 中才能流动。
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导线 电器元件
1、查找有关静电的资料。 2、继续用实验研究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复习
•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 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 一是电源; • 二是电路;
生活中最常见的借助电源、电路来来正常工作的电器是什么?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灯泡1、小灯座1、电池盒1、电池1、导线2 实物连接图
简单电路图
常用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灯泡 断开的开关 电池 闭合的开关 电铃
怎样画电路图
这样画好吗?
这样画怎么样?
这样画如何?
相互排斥
现象发生。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
,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
结论
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
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
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
电荷)互相吸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气球相 互靠近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十
十
十一
一
一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串联
并联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
请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拓展活动
1、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比如:2个灯泡+2个电池+若干导线) 2、教室的电灯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
4.电路出故障了
电路检测器 检测头
• 电灯
• 第二课 点亮小灯泡
请你画出印象中的小灯泡
小灯泡的构造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
点亮小灯泡需要的材料
观察电线和电池的结构
• 电线由金属内心和塑料外皮组成 • 金属是导电的,塑料是绝缘的。 • 电池: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
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让我们来动手实验有几种点亮小 灯泡的方法
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3.简单电路
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 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很不方便的啊!
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
电池盒
小灯座
电池盒安装
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 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小灯座安装
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 上,再在两端连接上导线。
让小灯泡发光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 小灯泡的 锡粒与电 池底部的 锌壳,电 池铜帽与 小灯泡螺 纹接触。 小灯泡亮 。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 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 接触,小灯泡亮。
小灯泡发光时,连接方法的相同点
• 两极连两点,形成一个通路,既完整的电 路。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小灯 泡螺纹与电池 旁的外壳,小 灯泡的锡粒端 接触电池铜帽 。小灯泡不亮 。断路。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电 池铜帽和底 部的锌壳,小 灯泡只有锡 粒端接触电 池铜帽。不 亮。短路。
短路
• 当电池的正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 就会发生短路。
•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 被损坏。
短路与断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不同点1: • 短路是指正负极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回路,有电流通过
检测头
思考讨论:
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有故障的 电路?
用检测器检测一个电路有无故障的过程
1.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碰一下, 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2.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电路中可能出故障 元件的两个连接点,看检测器的灯泡是不是 发光。 3.重复检测一下(重复步骤1、2)
•实验时小组要分工合作,轻声讨论。 •边实验边记录。 •把检测出的故障元件放在1号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