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气体制备装置选择和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气体制备装置选择和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气体制备装置选择和注意事项

气体制备

一、装置: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1.发生装置:

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1)固体加热型

适用:固体+固体、固体分解→气体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

②有外焰加热。

(2)固液常温型

适用:固体+液体→气体

仪器:启普发生器

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一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长颈漏斗可换为分液漏斗,优点:可控制反应速率,可控制反应的停止和进行,节约药品。

③多孔隔板用于块状固体的反应,如:石灰石+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于粉末状固体的反应,如:二氧化锰+浓盐酸制取氯气。

(3)固液加热型

适用:固体+液体/液体+液体→气体

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②温度计测定的是反应温度,温度计液泡伸入液面一下。

2.净化装置

设计原则:根据除杂试剂的状态及条件来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干燥装置。

净化原则:先除杂,后干燥;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装置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洗气瓶固体除杂剂(不加热)

干燥管

固体除杂剂(加热)

试管

实验装置

适用范围不溶于水(液)的气体常温下不与除杂剂反应

的气体加热条件下不与除杂剂反应的气体

常见的干燥剂

3.收集装置

根据气体的溶解度或密度来选择收集装置。

4.尾气处理

吸收式防倒吸的装置:

二、气体制备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氧气氢气氯气氮气氯化氢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 === H2SO4+H2↑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⑷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 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 ⑤收集--向上排气法 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⑩一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 ⑤收集--排水法 ⑾一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ZnSO4+H2↑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 【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2+H2S↑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 【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2+2NaOH═Na2SO3+H2O

【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氨气】 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除杂: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氯化氢】 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 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二氧化氮】 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 制取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一氧化氮】 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 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 收集:排水法 【一氧化碳】 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浓硫酸,在分液漏斗里盛放甲酸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 (1)气体制备实验装置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气体制备的一般实验操作步骤 ①组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药品;④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⑤验纯;⑥反应;⑦拆除装置。 2.气体发生装置 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 (1)固体+固体――→△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O 2、NH 3、CH 4等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③固体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内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气体导出。 ⑤如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停止制气时,应先从水槽中把导管撤出,然后再撤走酒精灯,防止水倒吸。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发生装置: (a) (b) (c) 制备气体:Cl 2、C 2H 4等 注意事项:①烧瓶应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先把固体药品放入烧瓶中,再缓缓加入液体。 ③分液漏斗应盖上盖,注意盖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颈部的小孔。 ④对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⑤液体+液体――→△ 气体时要加沸石,防止暴沸,如用(b)装置制取乙烯时需加碎瓷片。 ⑥(c)装置中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H 2、CO 2、NO 2、SO 2、NO 等 注意事项:①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 ②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作用而无法使用。 ③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大小要适宜。 ④加入液体的量要适当。 ⑤最初使用时应待容器内原有的空气排净后,再收集气体。 ⑥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度。 【例1】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 ①该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应事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装置制取O 2,反应物除了可选择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还能选择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和水。 ③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等气体。 a .H 2 b .CO 2 c .NH 3 d .SO 2 (2)此装置中加入漂白粉和浓盐酸也可以制取Cl 2。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在空气中放置的漂白粉和浓盐酸发生反应,则制取的Cl 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备气体的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之前均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装置所制气体应满足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备气体。符合此条件的制备氧气的反应可为H 2O 2在MnO 2作催化剂时分解,或Na 2O 2与H 2O 反应。该装置可制备的气体有H 2、CO 2、O 2、NH 3等。(2)ClO - 、Cl - 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 2。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会部分变为CaCO 3,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因而制取的Cl 2中常含有HCl 、CO 2和H 2O 。 答案 (1)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双氧水(或过氧化氢) Na 2O 2 ③abcd (2)①ClO - +Cl - +2H + ===Cl 2+H 2O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KClO 3 MnO 2 2KCl +3O 2 2KMnO 4 MnO 2K 2MnO 4+O 2 +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SO ? ==== ZnSO ?+H ?↑ 装置:启普发生器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 MnO ?+4HCl(浓) ====MnCl ?+Cl ?↑+2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 ?+2NaOH ====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FeSO 4+H ?S ↑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 ? (或P ?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 ?S+2NaOH ==== Na ?S+H ?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 Na ?SO ?+H ?SO ?==== Na ?SO ?+SO ?↑+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 5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 ?+2NaOH ==== Na ?SO ?+H ?O 【防倒吸】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 ?+2HCl ====CaCl ?+CO ?↑+H ?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 ?溶液(除HCl), 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 8H 2O ++2KMnO 4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室制气体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方法建议: 1. 此部分会考说明上要求为掌握水平,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熟练记忆的基础上,一定要多进行习题训练 2. 此部分相关内容还可参见《大聚焦》P30~31、P91、P138 中学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常见气体制备的有关知识,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包括:发生、净化、干燥装置)和药品、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组装顺序和操作顺序)、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或验满)等务必全面、熟练掌握,这也是准确、迅速解答有关实验设计题和综合实验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一、气体的制备: 1、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的三种典型类型: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约13种气体的制备,它们是:三种单质气体(O2,H2,Cl2)、三种氢化物(HCl,H2S,NH3)、三种有机气体(CH4,C2H4,C2H2)、四种氧化物(CO2,SO2,NO,NO2)。 写出下列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 固体-固体加热装置 制O2的反应原理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制NH3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制CH4的反应原理CH3COONa+NaOH Na2CO3+CH4↑ 固体-液体(液体-液体)加热装置 制Cl2的反应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制HCl的反应原理NaCl(固)+H2SO4(浓)==NaHSO4+HCl↑(不加热或微热均可)NaCl(固)+NaHSO4(浓) Na2SO4+HCl↑ 制SO2的反应原理Na2SO3(固)+H2SO4(较浓) Na2SO4+H2O+SO2↑ 制NO的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不加热速率慢) 制C2H4的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 固体-液体不加热装置 制H2的反应原理Zn+H2SO4(稀)==ZnSO4+H2↑ 制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制H2S的反应原理FeS+H2SO4(稀)==FeSO4+H2S↑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 2KCl+3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SO?==== ZnSO?+H?↑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4HCl(浓) ====MnCl?+Cl ?↑+2H?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NaOH====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H?S↑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或P?O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S+2NaOH====Na?S+H?O或

H?S+NaOH==== NaHS+H?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SO?+H?SO?====Na?SO?+SO?↑+H?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2NaOH==== Na?SO?+H?O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2HCl====CaCl?+CO?↑+H?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OH)?+2NH?Cl====CaCl?+NH?↑+2H?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除杂: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Cl+H?SO?====Na?SO?+2HCl ↑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通入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沉淀不溶 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气体制备练习题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气体制备 1、(安徽)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利用A装置制取的气体有H2、O2和_________。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_______口进入(填“a”或 “b”); ②若想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B装置中加入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口进入(填“a” 或“b”); (1)锥形瓶;二氧化碳(CO2)。(2)①.a;②.浓硫酸;b。 2、(福州)实验室利用图8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8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 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 (填“a”或“b”)端通入。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 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 (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 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 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 作用是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⑴ 酒精灯烧杯 ⑵ A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a ⑶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a 澄清石灰水 ⑷ ① D 引流 ②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而飞溅氯化钙 3.(广州)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高频)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高频)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的实验室制法 2.CO2的实验室制法 3.H2的实验室制法 4.NH3的实验室制法

5.Cl2的实验室制法 6.SO2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 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原理收集的气体不 与水反应且难 溶于水 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且不 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且不 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收集装置 适用的气体H2、O2、NO、 CH4 Cl2、CO2、NO2、SO2H2、NH3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l2收集可用排饱和NaCl溶液方法不能用排水法() (2)CO2、H2的制备可以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3)Cl2、SO2、NH3均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4)除去CO2中的HCl可以将混合气通入饱和的Na2CO3溶液中()

(5)Cl2、SO2、CO2、NH3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 (6)Cl2、SO2的验满均可用湿润的品红试纸() 【答案】(1)√(2)√(3)×(4)×(5)×(6)√ 2. 在实验室中制取H2、CO2、NH3、NO、NO2、SO2、Cl2、O2是否均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可以。因为制取上述八种气体均可用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来制取 3.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 MnO 2 O 2 +2H 2O 2 2H 2O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KClO 3 MnO 2 2KCl +3O 2 2KMnO 4 MnO 2K 2MnO 4+O 2 +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SO ? ==== ZnSO ?+H ?↑ 装置:启普发生器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 MnO ?+4HCl(浓) ====MnCl ?+Cl ?↑+2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 ?+2NaOH ====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FeSO 4+H ?S ↑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 ? (或P ?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 ?S+2NaOH ==== Na ?S+H ?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 Na ?SO ?+H ?SO ?==== Na ?SO ?+SO ?↑+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 5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 ?+2NaOH ==== Na ?SO ?+H ?O 【防倒吸】 +16HCl(浓)2KCl +2MnCl 25Cl 8H 2O ++2KMnO 4

常见气体的制备

第十六单元常见气体的制备气体制备的一般装置流程:

二、常见气体的制备 三、气体的净化 在气体制备过程中可能的副反应、试剂的挥发性、水的挥发都可能使制得的气体中含有杂质气体。可以选用适当的方法净化。 1.干燥 (1) (2) 常用的固体干燥剂有:无水CaCl 2、碱石灰、P 2O 5等,碱石灰不能用于酸性气体的干燥,P 2O 5则不能用于碱性气体(如NH 3)的干燥。 2.洗气 浓硫酸作为干燥剂时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一些还原性气体。 如: NH 3、HBr 、HI 、H 2S 等 3.固体加热吸收 如用灼热铜网除去O 2,灼热CuO 除去H 2等

4.干燥剂的选择 除去气体中混有少量水分的方法叫做气体的干燥。选择干燥剂的原则是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 常用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l、H2、Cl2、O2、CH4等。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O、CH4等。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O、CH4等(NH3除外)。 在选择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2S、HBr、HI等,不能用CaCl2来干燥NH3(因生成CaCl2·8NH3)

四、常见气体的检验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 2KCl+3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SO?==== ZnSO?+H?↑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4HCl(浓) ====MnCl?+Cl ?↑+2H?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NaOH====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H?S↑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或P?O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S+2NaOH====Na?S+H?O或

H?S+NaOH==== NaHS+H?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SO?+H?SO?====Na?SO?+SO?↑+H?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2NaOH==== Na?SO?+H?O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2HCl====CaCl?+CO?↑+H?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SO?(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OH)?+2NH?Cl====CaCl?+NH?↑+2H?O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除杂: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Cl+H?SO?====Na?SO?+2HCl ↑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通入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沉淀不溶 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高中工业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全

高中工业实验室制取化 学方程式全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实验室制取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O 2 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2H 2O 2 2H 2 O+O 2 ↑ 2KClO 3△ 2KCl+3O 2 ↑ 2实验室制取H 2 Zn+H 2SO 4 ZnSO 4 +H 2 ↑ Zn+2H+Zn2++H 2 ↑ 3实验室制取CO 2 CaCO 3+2HCl CaCl 2 +H 2 O+CO 2 ↑ CaCO 3+2H+Ca2++H 2 O+CO 2 ↑ 4实验室制取Cl 2 MnO 2+4HCl(浓) △ MnCl 2 +Cl 2 ↑+2H 2 O 5实验室制取HCl(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 NaCl+H 2SO 4 NaHSO 4 +HCl↑ 2NaCl+H 2SO 4 Na 2 SO 4 +2HCl↑ 6实验室制取SO 2 Na 2SO 3 +H 2 SO 4 Na 2 SO 4 +H 2 O+SO 2 ↑ 7实验室制取H 2 S FeS+H 2SO 4 FeSO 4 +H 2 S↑ 微 热

FeS+2H+Fe2++H 2 S↑ 8实验室制取NH 3 2NH 4Cl+Ca(OH) 2 △ CaCl 2 +2NH 3 ↑+2H 2 O 9实验室制取NO 3Cu+8HNO 3(稀)3Cu(NO 3 ) 2 +2NO↑+4H 2 O 3Cu+8H++2NO 3-3Cu2++2NO↑+4H 2 O 10实验室制取NO 2 Cu+4HNO 3(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Cu+4H++2NO 3-Cu2++2NO 2 ↑+2H 2 O 11实验室制取Al(OH) 3 AlCl 3+3NH 3 ·H 2 O Al(OH) 3 ↓+3NH 4 Cl Al3++3NH 3·H 2 O Al(OH) 3 ↓+3NH 4 + 12实验室制Fe(OH) 3 胶体 FeCl 3+3H 2 O △ Fe(OH) 3 (胶体)+3HCl Fe3++3H 2O △ Fe(OH) 3 (胶体)+3H+ 13实验室配制银氨溶液 AgNO 3+NH 3 ·H 2 O AgOH↓+NH 4 NO 3 AgOH+ 3NH 3·H 2 O Ag(NH 3 ) 2 OH+3H 2 O Ag++NH 3·H 2 O AgOH↓+NH 4 + AgOH+ 3NH 3·H 2 O [Ag(NH 3 ) 2 ]+ +OH-+3H 2 O 14实验室制取乙烯

气体的制备及其装置

厦门一中2014级高一化学练习班级______ 座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备课组倾情巨献气体的制备及其装置 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分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的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适用于制02、NH3、(CH4课本没有) 制备原理:①制氧气: ②制氨气: 注意事项:I、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却后倒流而引起试 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管口I / 3处。 3、固体药品要放在试管底部平铺开,加热时首先均匀预热,然后在试管的最后部位集 中加热,并逐步前移。 4、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不能过长,否则会妨碍气体导岀。 5、如用排气法收集气体,当停止制气时,应先从水槽中把导管撤岀,然后再撤走酒精 灯。以防止水倒流。 )固+液体(不加热):适用于制CO2、H2、H2S (SO2、NO2、NO课本没有制法) (一)常规类 制备原理:①制CO2: ②制出: ③制SO2、NO" H2S、NO: 注意事项:1 ?瓶内气密性要好。 2.先放固体后加液体。(为什么?) 3.加人酸的量要适当。 4 ?生成气体微溶或难溶于水。 制备原理:①制CO2: (二)启普发生器类 ②制H: ③制H2S: 注意事项:1.在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深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 封的作用而无法使用。 2?加入大小适宜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如果太碎会落入底部的酸中使反应无 法控制。造成容器内压力过大,导致酸液溢岀。 3.加人酸的量要适当。 4?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或其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度。 三)固+液或液+液(加热):适用于制C2H4、Cl2、SO2、乙酸乙酯、蒸馏(HCI课本没有)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_制取气体

中学化学气体制取原理及其装置图选取 1、常见气体的制取步骤 (1)气体制取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或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2)气体性质验证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吸收装置2、气体发生装置 制备方法装置图适用气体注意事项 固体+固体,加热氧气,氮气, 氨等 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 管口冷凝水倒流到灼烧处而 使试管炸裂。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固体+液体,不加热块状不 溶于水 的固体 氢气,二氧化 碳,硫化氢等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 漏斗,漏斗颈的下端应伸入液 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 用; 2. 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与液 体的混合物反应制备气体不 能用启普发生器。 溶于水 的固体 或液体 固体(液体)+液体,加热一氧化碳,二 氧化硫,氯 气,氯化氢等 1. 只有液体时用沸石。 2. 必要时可用三通玻璃管将 蒸馏烧瓶支管与分液漏斗上 口相通,以防止蒸馏烧瓶气体 压力太大。 气体制备反应原理溶解性特性 H2Zn+H2SO4==ZnSO4+H2↑难溶可燃性、还原性 O22KMnO4(s)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难溶氧化性、供呼吸 N2NH4Cl(s)+NaNO2(s)NaCl+N2↑+2H2O 难溶稳定、不活泼 Cl2MnO2(s)+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可溶黄绿色、氧化性、有毒HCl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或在浓盐酸中滴入浓硫酸 极易溶酸性、刺激性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 MnO 2 O 2 +2H 2O 2 2H 2O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KClO 3 MnO 2 2KCl +3O 2 2KMnO 4 MnO 2K 2MnO 4+O 2 +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SO ?====ZnSO ?+H ?↑ 装置:启普发生器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 MnO ?+4HCl(浓) ====MnCl ?+Cl ?↑+2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 ?+2NaOH====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FeSO 4+H ?S ↑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 ? (或P ?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 ?S+2NaOH==== Na ?S+H ?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 Na ?SO ?+H ?SO ?==== Na ?SO ?+SO ?↑+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 5 收集:向上排气法 +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2KMnO 4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知识点总结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O 2、NH 3、CH4等H 2、CO 2、H2S等。Cl 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1)先把

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 O2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 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NH3↑+H2O 3、CH4 CH3COONa+NaOH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H2S FeS+H2SO4(稀)=FeSO4+H2S↑ 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 8、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9、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C2H2 CaC2+2H2O→Ca(OH)2+CH≡CH↑ 11、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2、HCl NaCl(固)+H2SO4(浓)NaHSO4+HCl↑NaCl(固)+NaHSO4Na2SO4+HCl↑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13、C2H4 C2H5OHCH2=CH2↑+H2O 14、N2 NaNO2+NH4ClNaCl+N2↑+2H2O 2、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

气体的制备及其装置

厦门一中2014级高一化学练习 班级 座号 姓名 高一备课组倾情巨献 气体的制备及其装置 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分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一、气体的发生装置 二)固+液体(不加热):适用于制CO 2、H 2 、H 2S (SO 2、NO 2、NO 课本没有制法) (一)常规类 (二)启普发生器类 三)固+液或液+液(加热):适用于制C 2H 4、Cl 2、SO 2、乙酸乙酯、蒸馏(HCl 课本没有) a b c d e f

△ 注意点: 1、用KMnO4制取O2时,为了防止生成的细小颗粒堵塞导管,在大试管口放一松软棉花。 2、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由于氨气极易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导致外部空气向试管里“冲”,里面氨气向外逸出,在小试管口放一疏松棉花。 3、在制取C2H2时,若用大试管为反应器时,在大试管口放一松软棉花,防止生成的泡沫喷出。 4、Cu和浓硫酸制取SO2做性质试验的小试管口堵一块蘸有少量碱液的棉花防止污染。 二、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 一)常见净化原理:气体的净化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遵循以下原理: 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杂质;③在密闭容器中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气体。 1、物理方法: (1)液化法:利用沸点不同从空气中分离N2和O2。 (2)水洗法:利用溶解度不同从N2和NH3中除去NH3;从NO和NO2中除去NO2。 2、化学方法: (1)氧化还原法:灼热铜丝网除去混合物中的O2(2Cu+O2=2CuO);CuO除去H2、CO等。(2)酸碱法:NH3和CO2通过碱石灰除去CO2。(CaO+CO2=CaCO3) (3)沉淀法:除去CO2中的H2S通过CuSO4溶液。H2S+CuSO4=CuS↓+H2SO4 (4)最常用的为洗气法 ...: ①用饱和NaCl除去Cl2中的HCl; ②用饱和NaHCO3除去CO2中的HCl、SO2等; ③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气体中的SO2;(如CO2中的SO2) 注意:以下考得比较少: ④用饱和NaHSO3除去SO2中的SO3;[浓硫酸也可除SO3(SO3易溶于浓硫酸)];冷却同 样可以除SO3。 ⑤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或乙酸; 二)常见净化装置 a b c d e 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为防止固体“流动”,两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堵住,但要使气流通畅。b、c、d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e一般盛固体药品,往往根据增重可测出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

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与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装 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 热) 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 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 Cl2、HCl、 CH2=CH2等 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 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 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 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 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 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 用; (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 要适当。 (1)先把固体药品 加入烧瓶,然后加 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 液漏斗。

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 的导出。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 普发生器制备。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2、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 7、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8、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9、C2H2 CaC2+2H2O→Ca(OH)2+CH≡CH↑ 10、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1、C2H4 C2H5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