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1 I 3 观察指标
治疗 6周后 ,对 2组运动功能 、平衡 功
能、 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 功能 , 进行 观察 和比较 。日常生活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后 遗症治 愈率为 1 5 . 0 %, 显效率 为 5 4 . 8 %, 总有 效率 9 5 . O %,
这是一个可喜 的成就 , 显示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的优越性 。在今 后 的工作 中我们将在 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 , 不断 实践总结 , 为患 者提供更加完善 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1 】 苏红梅.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3 6 例疗效 观察『 J 1 . 甘肃 中医杂志 , 2 0 0 7 , 2 0 ( 5 ) : 2 7 . [ 2 ] 郭 晓华 , 季培秀 , 赵宏斌. 脑血管意外的康 复治疗 叨. 基层医学论坛 ,
2 0 1 2年 1月一 1 2月我 院诊 治 6 4例脑卒 中患者 , 随
机将其分 为对 照组 ( 常规 治疗 ) 和观察组( 针 灸康复治疗 ) , 每组 3 2例 , 治疗 6周后 对 2组运动 功能、 平衡 功能、 日常生活能 力以
及认知功 能, 进行观 察和 比较 。 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 观察组运 动功 能、 平衡 功能 、 日常 生活能力、 认 知功 能评分 均明显升 高 ,
中风后遗症 以半身不遂 、 舌强语蹇 、 口眼喁斜 为表现 , 证 见
气虚、 痰阻 、 血瘀 、 脉络不通 ; 治疗 以益气血 、 清痰 火 、 通经络 为 大法 。针刺 以手足 阳明经 穴为主 , 辅 以太 阳、 少 阳经 治半身不 遂; 取手足 阳明经穴 、 足厥 阴经穴 为主治面瘫 。自拟化瘀 汤中黄 芪补气 , 桃仁 、 当归 、 赤芍 、 地龙养血 凉血 、 活血 化瘀 , 桂枝温 阳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
子 、 智 仁 各 1 ; 肢 瘫软 无 力 者 , 益 0g 下 加桑 寄生 1 , 仲 l 5g杜 0
g上肢偏瘫者加桑枝 1 , ; 0g桂枝 6g语言不利者加郁金 、 ; 石 菖蒲 、 远志 、 制南星各 1 ; Og 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 3 , 杞 0g枸 子 1 , 0g 肉苁蓉 1 ; 5g 口眼歪斜者加 白附子6g僵蚕 1 , , 0g 全
减 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增 加 。
l床 分析 [ ] 实用 中西 医结合杂志 , 9 ,1 7 : 7 j 缶 J. 1 8 1 ( )6 . 9 0
( 收稿 日期 :0 0—0 2 ) 21 8— 4 本文编辑 : 李艳 萍
作者简介 : 樊素琴 ( 98 ) 女 , 15一 , 主治医师 , 定襄 县 中医 院( 山
司匹林 10m , 日 1 ; 0 g 每 次 辛伐他丁 2 g 每 日 1次 , 个 0m , 1
月为 1 疗程 。 个
本病属中医学 中风 中经络 范畴 , 由年老 正气 亏虚 , 多
瘀血阻络所致 。补 阳还五汤 是治疗气 虚、 血瘀 型脑梗死后
遗 症 的 名方 , 临 床 上 取 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 补 阳 还 五 汤 是 在

2 4・
山西 中医
21 0 0年 1 月 第 2 第 1 1 6卷 1期
S A X O C N v 0 0V 12 o 1 H N I FT M J o.2 1 o.6N . 1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脑梗 死后 遗 症 3 O例 临床 观 察
樊 素琴
摘 要: 目的 : 察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脑 梗 死后 遗 症 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 符 合 标 准 的 脑梗 死 稳 定期 及 后 遗 症 期 的 患 者 6 观 将 0例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摘要: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而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

脑中风会引起神经缺失,诱发一系列后遗症,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西医治疗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总结其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价值。

本文主要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关键词:中药;康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疗效一、脑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脑中风是一种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病症。

半身不遂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发挥,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诸多痛苦和负担,严重的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

脑中风病因多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内皮及表面粗糙,严重者甚至坏死、出血,或者因硬化而致血管管腔狭窄,加之血脂粘稠致血小板易于聚集,形成血栓,血流不畅,或一时不通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或暂时缺血而致梗阻。

西医血液变学的检测发现,中风先兆患者的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以浓、粘、凝、聚为其特征。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或因气血逆乱而致正气受损,或因肝肾阴虚而致气血两亏,加之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凝滞,最终致痰瘀互结,经脉阴滞,脑失所养。

治宜活血化瘀兼补肝肾气血,熄风通络。

中药处方中重用补肾活血兼通络之品:水蛭、蜈蚣、地龙、红花、桑枝等,兼以牛膝川断、杜仲、山茱萸、鹿茸等补肾填精;再加用钩藤、天麻、鸡血藤、白花蛇草等熄风通络。

众药合用共奏活血养血、补肾填精、熄风通络之功,且经临床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应在常规西医药治疗基础之上配合中药、针刺,使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更加系统全面、有效。

二、脑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1、中药康复疗法对于半身不遂患者,在软瘫期间,多使用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汤;在硬瘫期多用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作用的四物汤合天麻勾藤饮。

对语言障碍者,常用有祛风化痰作用的解语丹;肾虚者合用左归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方 面 比较 无显 著性差 异 ( P> O . 0 5 ) , 具 有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表 2 治 疗组 与 对 照 组抑 郁 改 善 程 度 比较 例( %)
2 . I 治疗 组
给 予盐酸 氟西 汀 ( 百忧解) 2 0 m g , 每1 3
注 : △ 与 对 照组 比较 . P < O . 0 5 。
1次 , 晨 顿 服 。 同时给予 以柴 胡 加龙 骨牡 蛎汤 内服 ,
方药 组 成 : 柴胡 2 0 g , 黄芩 1 2 g , 半夏 1 2 g , 党参 1 0 g , 4 讨 论
大黄 5 g , 生 龙骨 3 0 g , 生 牡蛎 3 0 g , 桂枝 1 0 g , 茯 苓

文 献标 识 码

3 . 3 . 1 2组 HA MD、 MMS E 评 分 比较 2组 治疗 前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1 2 — 0 0 3 4 — 0 2
H A MD、 MMS E评分无 统计学差异 ( P > 0 . 0 5 ) 。 治疗后 2
P S D是 脑卒 中后 以持续 情绪低 落 、兴趣减 退 为
是 脑卒 中后 常见 的并发 症 之 2 0 g , 大枣 2 0 g , 生姜 l O g 。颗粒 剂 , 每1 3 1 剂, 分 2次 主 要特 征 的心 境 障碍 , 总体 发生 率高 达 4 0 %~ 5 0 %, 其 中约 1 5 %为重 度 冲服。 严 重者 可伴有 自杀 倾 向甚至 自杀行 为[ 3 1 。本病 2 . 2 对 照 组 口服 盐 酸 氟 西 汀 , 剂量 、 服 法 同治 疗 抑 郁 ,

中医辨证治疗脑卒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脑卒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1 一般 资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及对患者的护理 , 使患者阴平阳秘 , 院病 例 。 1 . 1 西 药 治疗 : 病 情 较重 者 有 高颅 压 症状 者 , 静点 2 0 %甘 露 醇 注 射 液 以脱 水 降颅 压 , 伴有 高 血压 、 糖 尿病 者 采 取相 应 措施 控 制 血 压、 血糖在理想水平。 其余一般患者均静脉滴注无糖低分子右旋 糖酐 5 0 0 m l 加 灯盏 细辛 注射 液 2 0 m g ;每 日 1 次, l 4天 为 1 个 疗
2 0 1 4 年第 2 5 期
l 5
泽泻 1 5 g , 川牛膝 1 0 g , 生大黄 1 0 g , 珍珠母 2 0 g , 合欢 花 1 o g 。根 3 . 2 治疗结果: 9 8 例中, 基本痊愈 5 8 例, 显效 1 8 例, 有效 2 0 例, 无 据 不 同证 型 选 择 上 述 不 同 汤药 , 每天 1 剂, 水煎 , 取汁 2 0 0 m l , 分 效 2 例 。总有 效率 9 6 . 7 %。 2 次服 , 疗程 3 0天 。 4 护 理 4 . 1 生 活护 理 。环 境 的舒 适护 理 , 保 持 病 房室 温 湿度 , 冬 季 注 意 本研 究 中医 辨证 分 4个类 型 : ①气血亏虚 : 人 选标 准加 面 色 保 暖 , 室温 在 2 2 — 2 5 ℃, 湿度在 5 0 %左 右 ; 长 期 予 以 口腔 以及 皮 肤 苍 白, 神疲乏力 , 唇 甲淡 白, 舌淡胖 , 苔白, 脉细弱。②阴虚内热 : 护理, 防止 肺部 感 染 以及 压疮 的出现 。
武 汉市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神经 内科 , 湖北武 ̄ ( 4 3 0 0 2 2 ) 2 0 1 4 年o 7 月2 5日收稿
痰火上 扰 : 给 予 除痰降 火 ; 方药 : 龙胆 草 1 0 g , 柴胡 1 5 g , 黄 芩 1 0 g , 清半夏 1 0 g , 青皮 l O g , 全 瓜蒌 2 0 g , 石菖蒲 1 5 g , 礞石 3 0 g ,

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血 之经 . 因此 取之 阳经 穴啊 。以手足 阳 明经穴 为 主 治 。根据 经 脉 循行 路线 的不 同 , 另取 手足 阳经 的穴位 , 具有 调 和 经脉 , 疏 通 气 血的作 用 。
f 参考文献】
【】 马 的 峰 . l 四联 外 治 疗 法 治 疗 周 围性 面 瘫 的 临 床 疗 效 机 制 分 析【】 ̄Jl J1 f .
愈 率 为 7 .4 治疗 组 诊治 效 果 明显优 于 对 照组 ,< .5 并且 治 疗组 在 2 梗 阻缓 解 时 间上 明 显 比对 照 组有 优 79 %, P 00 。 4h肠
势 . < .5 结 论 : 肠排 气 汤 内服并 且 结合 肠 管灌 注 的方 式来 治疗 肠 梗 阻效 果好 , P O0 。 通 并具 有无 创 伤 与痛苦 小 等 基本 特
错 》 阳还 五汤 为主 方加 减 , 补 基本 方 : 黄芪 6 , 生 0g 当归尾 9g , 赤 芍 6g 川 芎 9g 桃 仁 1 , 花 3g 水 煎 服 , ,I , 0g 红 , 2d l剂 , 每 E 3次 . t 7d为 1个疗 程 。若 兼言 语不 利 , 菖 蒲 、 志 。兼 1 加 远 3
下肢 : 跳 、 环 阳陵 泉 、 三里 、 溪 、 足 解 昆仑 、 市 。 口眼 喁斜者 风 并 地仓 、 车 、 颊 内庭 、 冲 ; 言不 利 配 哑 门 、 泉 、 里 、 冲 。 太 语 廉 通 关 根 据 病 情需 要 , 患侧 穴 为主 , 以 酌加 配 穴 , 每次 轮 流选 用 6 8 — 个 穴 位 , 法 以 中度 刺 激为 主 , 有针 感 后 留针 1 i , E 手 待 5r n 隔 t a
配合 患者 每 天 进 行 适 当 的锻 炼 。 进 患 者快 速 恢 复 正 常 。 促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通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原理,临床观察方法以及观察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对疗效机制的分析,揭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机制。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为中风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风后偏瘫、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疗效评价、疗效机制、优势、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偏瘫。

偏瘫是由于脑卒中导致的脑组织受损,使得患者在一侧肢体失去了正常的运动功能。

目前,中风后偏瘫患者在临床上治疗困难,特别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逐渐普及和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祛痰活络等方法来恢复患者的功能,而西医则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手段来加速恢复过程。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及促进其康复过程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

为了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开展一项临床观察,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估其治疗效果及优势,探讨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通过实证性的数据结果分析,更好地解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中风后偏瘫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方向。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展示和总结,能够引起更多医护人员对中风后偏瘫治疗的关注,并为中风后偏瘫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其康复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在本研究中的效果。

总结其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11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59例的对照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中西结合医疗法)。

对比组间疗效。

结果:对比NHISS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中实施中西结合医疗法有利于改善神经缺失,该疗法对患者预后起到证明影响。

【关键词】中西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神经缺失脑中风会引起神经缺失,诱发一系列后遗症,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西医治疗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总结其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11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5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8.71±7.72岁。

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5.27±8.29岁。

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实施血压、血糖管理,患者存在脑水肿症状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滴注时间30-60min。

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需服用硝苯地平,20mg/次,2次/d。

若患者存在颅内出血肌肉注射1KU立止血,1d/次,连续注射4天。

若患者存在脑缺血则需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治疗第1d至第3d用药剂量3mg,3天后用药剂量2.5mg。

静脉滴注250ml吡拉西坦,1次/d。

1.2.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

自拟补气活血方,基本方为当归10 g、川穹10 g、赤芍10 g、红花10 g、桃仁10 g、地龙10 g、黄芪50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

方法:以本院2012
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
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满意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
遗症,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1752(2015)33-0197-02
随着社会不断老年化,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卒年增加;脑中风是由
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1]。

脑卒中具有发病急、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等替代,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每年40万~50万人发生脑卒中,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给人们健
康带来严重危害[2]。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由于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了中枢神
经系统和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后
遗症;患者往往会有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还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

本研究以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脑
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其
中男性77例,女性49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为:65±5.12岁;所有患者
均符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过头颅CT 及核磁检
查确诊。

运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在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病程、家庭经济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性,具体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采用甘露醇降低采用颅压,阿司匹林进
行抗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进行清除自由基,肝素进行抗凝,单硝酸异山梨酯扩
张血管等等;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并且采用西医综合性康复治疗,
例如关节活动训练、肌力锻炼训练、肌肉按摩、学习疗法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的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针对病情,辨证的进行药物治疗,例
如解语丹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补阳还五汤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左归丸合地黄
饮子滋养肝肾等;(2)中医理疗,定期进行针灸治疗和推拿按摩。

1.3评价指标
(1)治疗效果评价;有效:肢体功能显著恢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生活能够自理,肌力恢复大于2级;显效:肢体功能显著恢复,能在他人协助下完
成日常活动,肌力恢复1级以上;无效:肢体功能没有恢复,症状无好转,出现
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患者总例数。

(2)患者生活质量调
查;来自于本院脑卒中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表,生活满意度高:正常生活,心态
乐观愉悦;生活满意度一般:疾病对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无不良情绪;生活
满意度低:疾病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消极悲观;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高
人数+生活满意度一般人数)/患者总例数。

1.4资料统计和分析
在软件spass 19.0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则表示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5则表示无统
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显效37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
有效率为92.06(58/63);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49/63);经统计比较,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详见表1。

2.2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满意率为87.30%(55/63);对
照组生活质量总满意率为68.25%(43/63);经统计分析,观察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63例经治疗后,卒中复发2例,肩手综合症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
(3/63);对照组63例治疗后,卒中复发5例,痴呆2例,抑郁症3例,肩手综合症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05(12/63);对照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之一,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
大疾病之一[4]。

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致死率有所降低,但是脑卒中导致的致残率却不断
升高。

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
症状;传统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主要通过西药进行抗凝、扩张血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和改善脑循环等,并配合系统化的康复锻炼[5];但是西药副作用大,对胃肠、肝肾造成不同
程度的损伤,且易产生耐药性,对脑卒中恢复期临床治疗效果存在争论性。

脑卒中在中医学属于中风,后遗症是由于气虚血淤,患者主要表现为气阴不足、气虚、
血瘀、痰浊等,中医治疗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清醒涤痰、通腑泻热等为主[6]。

中医
治本,往往疗效慢,但是具有长效性强,耐药性强,安全无毒的优点;临床报道显示中药治
疗配合针刺治疗对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的治疗基
础上,配合中医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峰.益气通脉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5,9(10):232-233.
[2]罗刚.以“脑心脾同治”立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71例[J].河南中医,2015,35(4):736-738.
[3]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经筋排刺配合皮肤针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13(2):111-115.
[4]亓伟.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35-35.
[5]张磊.社区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西医结合干预模式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11):182-182.
[6]李得民,疏欣杨,杨道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5):579-582.
[7]张兆泉,杨华,杜文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
药,2013,20(12):1769-17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