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重点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日固
…岫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 卒中的临床观察
刘 伦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 湖北 武汉
4 3 0 0 2 2
【 摘要】 目的 探讨 和分析中西结合 的方法治疗脑卒 中的临床疗效 , 总结治疗脑卒 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具有 完整临床资料 的2 0 0 8年 1月一2 0 1 0 年1 2月来该院就诊的脑卒 中患者 4 0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 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患者有 2 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 观察 组采用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 和比较两组不 同的治疗 方法对脑卒 中的 临床效 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 的患者有 3例 , 显效的患者有 4例 , 有效的患者有 6例 , 无效 的患者有 6 例, 治疗 的总有效率为 7 0 . 0 0 %; 观察组治愈 的患者有 5例 , 显效 的患者有 6例 , 有效 的患者有 7例 , 无效 的患者有 2例 , 治疗 的总有效率为 9 0 . 0 0 %。 观察组 疗效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脑卒 中具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 值得临床借鉴 和推广 。
t o t l a e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he t c o n t r o l ro g u p i s 7 0 . 0 0 %, t h e f o r me r w 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e l a t e r W< 0 . o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c o n b i n e d t r e a t —
me d i c i n e a n d w 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f o r s t r o k e . t h e n c o n c l u d e i t ’ s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M e t h o d s 4 0 p a t i e n t s c a me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体会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体会
剂 补 阳还 五 汤 加 减 治疗 。方 剂 组 方 : 芪 2 g 当归 1g 赤 芍 黄 0、 2、
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 .5 , P 0 0 ) 具有可 比性 。 12 治疗方法 . 12 1 对照组实施单纯西 医治疗 .. 缺血性脑卒 中的治疗 : 根 据不 同的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 类型 、 发病 时间来选择 针对性
梗塞或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 2组 , 治疗组实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 。 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 O O ) 中西 医结 合治疗组 的总有效率 明显提高 , 疗组 中 4 P< . 1 , 治 8例 有 1 4例治愈 ,2例 显效 ,2例 好转 , 愈与显 效率达 2 1 治
例 , 出血 1 。两组 性 别 、 脑 5例 年龄 、 压 、 发症 、 病 情 况 等 血 并 发
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 , 加用 中药方剂补阳还 五汤加减治疗 。 方剂组成 : 黄芪 3 g 当归 lg 赤芍 1 g川 芎 lg 桃仁 9 、 0、 O、 5、 O、 g红 花 9、 g 地龙 9 、 g生地 3 g 牛膝 1g 桑寄生 1g桂枝 1g没药 0、 5、 5、 5、 1g 茯苓 1g 2、 5 。加减 : 阳闭者加羚羊角粉 4 g冲服 , 阴闭者加 肉 桂、 附子 , 脱证加人 参 , 阳上亢 加钩 藤 , 肝 抽搐加 全虫 、 僵蚕 。 每 日 1剂 , 每剂两煎 , 两次煎液混 匀, 神志清醒者 口服给药 , 神 志不清者鼻饲或直肠点滴给药 , 疗程 3周 。 缺血 性 脑 中风 的 治疗 : 对 照组 治疗 基 础 上 , 用 中药 方 在 加
脑 卒 中 的 中西 医结 合 诊 断 与 治 疗 体 会
付 利
( 四川省 内江市第六人 民医院 , 四川 , 内江 ,4 0 1 6 10 )

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10•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中西医治疗概述张文砚*(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北京 100039)【摘要】脑卒中后睡眠倒错是脑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早期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以白天睡眠、夜间清醒为特点。

目前对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纳入“不寐”、“嗜睡”的范畴。

本文归纳总结了该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提出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后睡眠倒错;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7-0010-03Summary on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Sleep Reversal in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ZHANG Wen-yan(Beiji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Beijing 100039, China)[Abstract]Post-stroke sleep reversal is a common kind of sleep disorder in acute stage and early recovery stage of strok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daytime sleepiness and insomnia at night. The cause of disease and pathogenesis of post-stroke sleep reversal are not clear .Chinese medicine classified it as insomnia and hypersomnia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clinic through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eatment in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present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Post-stroke sleep reversal;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TCM; Review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是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卒中单元优势文档

卒中单元优势文档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优势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

中风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一系列疾病,好发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等高危人群,发病后常出现偏瘫、口角歪斜、语言和心理障碍等症。

目前医学界对中风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四种: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其中卒中单元的治疗模式效果最显著一、卒中单元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

它来源于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

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与环境的联系包括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及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这种思想方法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中。

卒中单元强调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有组织的多学科、合作和整合的医疗计划。

它不仅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而且更注重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在比较完善的卒中单元里,还指导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整个治疗计划,为病人出院后在家里自我训练、转到社区医疗中心以及回归社会做积极准备。

卒中单元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和其他医学体系比较,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

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法。

因此,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来确定治疗方针,而证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和实质,所以要根据证来确定治疗方法。

脑卒中具有复杂性,治疗应考虑到病因(血管、血液、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病理基础、卒中的类型、发病的时间、梗死灶(出血)的大小(多少)、部位、主要器官的功能、并发症、年龄及个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临床新观念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临床新观念的探讨
治 , 能疗效 显著 。 才
参 考 文 献
[ ] 黄 自立 . 医百 家 医论 荟 萃 M] 重 庆 : 庆 出 版 社 ,9 85 1 中 [ . 重 18 .2 [] 上 海 第 二 医 科 大 学 . 科 手 册 [ . 海 : 海 科 技 出 版 社 ,98 2 内 M] 上 上 18 .
意 外 , 常 指 包 括 脑 出血 、 梗 死 、 网膜 下 腔 出 血 在 内 的 一 级 通 脑 蛛


1 中 西 医结 合 的 治 疗 是 多 层 次 、 多途 径 、 靶 点 的 综 合治 疗 模 多

脑 动脉硬化公认 是 大多 数脑 卒 中的病 理基 础。动 脉硬化 是 一 病 理 学 概 念 , 指 动 脉 壁 变 硬 、 厚 和 缺 乏 弹 性 。 由 此 经 是 变 过 复 杂 的系 列 变 化 出 现 血 栓 、 血 等 病 症 。 中 西 医 结 合 多 手 出 段 、 方 法 应 成 为 研 究 治疗 脑 卒 中 的 最 佳 途 径 。 如 对 于 适 合 溶 多 栓 的 急 性 脑 梗 死 病 人 以 局 部 脑 血 栓 形 成 为 标 , 体 体 虚 为 应 整 本 。溶 栓 治疗 直 接 溶 解 血 栓 , 专 而 猛 , 治 其 标 ; 证 用 中 药 力 是 辨 益 气 活 血 、 脾 补 肾乃 是 治 其 本 。破 瘀 与 益 气 , 本 兼 顾 , 减 健 标 可 少 出血 之 弊 , 促 使 体 虚 康 复 。对 于 脑 出血 昏 迷 、 热 病 人 , 并 发 应 用 醒 脑 静 、 开 灵 、 宫 牛 黄 丸 等 皆 有 良效 。 叉 如 急 性 缺 血 性 清 安 中风 除 进 行 溶 栓 、 降纤 的 治 疗 时 , 合 神 经 保 护 药 、 凝 剂 、 配 抗 阿 司 匹林 等 特 殊 治 疗 , 至 还 可用 氧 疗 法 、 液 稀 释 疗 法 、 因 治 甚 血 基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

【 关键 词】 中西医结合 ; 临床路径 ; 缺血性脑卒 中急性期 ; 护理
【 中图分 类号】 R73 3R4 37 4 .; 7 .4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5 12o )300 —0 0400 (09 O.33 3
Co p r t n o a i o a h n s n se n me ii e c nc lp t wa e e r l t o ea u e s g p H a o JA o e a o f r d t n lC i ee a d we tr d c l ia a h y i c r b a r k c t t ea p e f n. I NG i t i n i n s a i
Ch n ia
【 bt c】 0bet e Dsus n apctn coe tn o t dtnlC i s adw s r ei n li lptwy i A sr t a jci i si plao opri fr ioa hn e n et n m dc ecn a a a n v c o i i ao a i e e i ic h
Ynln W u—u 。 H a,t 1A d t o i lfC eguT dtnl h ee d a U i r , hnd 。 i un607 。 u- 。 ULnhi删 a u ea.f i e H s t hnd r i a i sMeil n e C e u S ha 102 a d pa o a i o C n c vs g c
实验 组 临 床 神 经 功 能缺 损 ( N ) 分 较 对 照 组 降低 ( <00 ) 实 验 组 患 者 平 均 住 院 日、 院 治 疗 费 用 等 方 面较 对 照 C S评 P .5 , 住

《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继续教育答案

《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继续教育答案
E
CSVD指的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血管壁的病理改变,比如脂质玻璃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其病因有多种,最常见的是()
A
在认知评估体系的构架第二层次:整体认知中,国内外通用的,非常普适的一项是()
B
在aCSVD抗血小板治疗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在aCSVD抗凝治疗中,已有研究显示,合并严重WMLs或CMB者,抗凝后的出血危险增高,可达(),需慎重评估使用
D
WMH发起,数据来自21个国家的23项社区,51,547人回应,调查结果显示:()的调查对象在过去12个月内罹患至少一种焦虑障碍
B
CAA影像学表现为()
A
()诊断的“金标准”是基因诊断,对于男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或血浆α-GLA活性检测也可作为确诊标准。
D
CADASIL是由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突变所致的单基因遗传性脑血管病。
B
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
C
Delphi的共识研究方式,参与者通过回顾已提出的概念来建立新的指南。研究执行了()轮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调查,大约每轮两个月。
C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中,推荐等级属于Ⅰ级推荐,A级证据的是()
D
卒中后认知障碍,中药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指南推荐的中成药包括哪些()
A
不属于养血清脑药理作用的是()
D
下列那些患者是排除在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纳入标准之外的?
C
在研究二(二线免疫治疗与抗NMDA受体脑炎情景记忆改善是否有关)中,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B
研究三(抗NMDA受体脑炎情景记忆编码加工损伤的神经机制)的评估时间节点是:第一次出院后至少()个月
D
在研究四(抗NMDA受体脑炎执行功能损伤的神经机制)-空间独立成分分析,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运动诱发技术概述相关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运动诱发技术概述相关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运动诱发技术概述相关试题及答案
1、不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松弛技术的是()
A、收缩松弛
B、被动旋转
C、维持-松弛
D、反复收缩
E、慢方向-维持-松弛
2、下列选项中,关于PNF技术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力
B、正常的运动发育按照从头到脚,有远端——近端的规律
C、早期运动有反射活动所控制,成熟的运动可由姿势反射增强或维持
D、运动行为的发育具有周期性循环的倾向
E、有目的的活动包含逆向运动
3、步行训练的训练原则不包括()
A、以步态分析为依据
B、适当使用矫形器和步行辅助具
C、以异常步态的关键环节为训练重点
D、以正常步态的关键环节为训练重点
E、同时注重关节、肌肉、平衡能力等训练
4、Brunnstrom疗法要点不包括()
A、精细的手法
B、特定的徒手技术
C、姿势的稳定性与主动运动的诱发
D、遵循生理学、发育学的运动模式
E、控制关键点
5、脑血管病偏瘫运动功能评定的Brunnstrom六阶段表现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弛缓——联带——痉挛——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B、弛缓——痉挛——分离运动——部分分离运动——联带——正常
C、弛缓——痉挛——联带——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D、弛缓——痉挛——联带——分离运动——部分分离运动——正常
E、弛缓——痉挛——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联带——正常
答案:DBDE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前,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开展了关于威海国安医院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脑卒中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和评估的一次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齐聚北京的讨论会议: 众所周知脑卒中包括范围很广,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迄今为止,国内外的无数专家学者致力于脑卒中的研究中,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脑卒中,尽早解除患者的痛苦。目前,人类发现已知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包括:帕金森、帕金森综合症、震颤麻痹、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手足徐动症、舞蹈病、共济失调、小脑萎缩、脑瘫、偏瘫、脑卒中、中风、脑梗塞、脑出血、植物人等。 脑卒中是中医命名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

脑卒中的治疗 首先,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其次,注意控制饮食。主要是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最好戒烟忌酒;第三,药物治疗。 但是这些仅仅是一些保守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治疗方法,不能在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下面要介绍的就是两个病例是在威海国安医院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脑卒中患者徐世臣录像

资料

下载后 点击进入实况录像

徐世臣 男 48岁,因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瘫痪急诊入院。 患者入院时呈昏迷状态,血压220/140mmhg,CT检查:左侧大脑中动脉广泛梗塞,诊断为:大面积脑梗塞。经抢救3天后生命体征稳定,出现偏瘫典型体征,失语、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应用甘露醇脱水和扩血管药物治疗,整整治疗了47天后右侧上下肢肌力仍为0级,而且出现了明显的肌肉萎缩,传统的药物治疗已不可能使其恢复,终生瘫痪已成定局,也就是说徐世臣下半生只能以床为伴,永远不可能站起来了,无奈之下,其家属同意接受安装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 接受治疗之后奇迹发生了,植入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后6分钟,瘫痪的右侧下肢开始出现肌肉收缩,11分钟后右下肢抬了起 来,肌力3级。3天后肌力达到4级,在人搀扶下能下地走了,7天后走路更有力了,3个月后能拄拐自己走路,6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生活能自理。血压160/95mmhg。 讨论: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大部分脑梗塞病人经过常规治疗后一般1-2周偏瘫的肢体开始恢复,3-4周到高峰,能够下地走动,然后恢复生活自理。可是少数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偏瘫的肢体则往往很难恢复,常规积极治疗1个月仍不恢复再要恢复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分离型脑起搏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它通过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调整大脑神经,激活损伤的脑细胞,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我们在病人头皮下安装了数个磁场电极,有很强的磁场强度,磁场能够磁化血液,血液稀释不凝集,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防止再发,又可使血管软化,血压下降。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偏瘫为什么如此神奇快速,用已知的现有医学理论很难完全阐明,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但它的疗效真实发生了。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脑卒中患者徐庆林录像资料

下载后点击进入实况录像

徐庆林 男 83岁,因失语伴左侧肢体偏瘫1天入院。 患者入院时神志清,一般情况良好,卧位,言语不清,左侧上下肢肌力2级。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病人未经过系统药物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即进行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神奇的疗效术后数分钟即发生了,左侧上下肢肌力提高了2级,达到4级,抬着进手术室,走着出手术室,第3天行走自如,3个月时随访完全康复,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讨论:徐庆林83岁老人,疾病的急性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80多岁的老人能不能经受安装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手术,临床证明完全能够承受,因为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不开颅损伤小。 第二、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临床证明,偏瘫的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大量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像徐庆林这样的脑梗塞传统的药物疗法要达到下地走路的程度最理想的效果也要 20-30天时间,可是接受这种新疗法3天就可以了,而且磁场对人体的良好作用,有力阻止了脑血栓的再发。

以上是我所了解到威海国安医院通过分离型脑起搏器对两位脑卒中患者的录像资料,现在我们请孙教授介绍一下分离型脑起搏器究竟是什么?

分离型脑起搏器是由孙国安教授发明,请孙教授为大家介绍分离型脑起搏器构成和特点

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electric stimulation,TMES)由孙国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可在体外充电的脑起搏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和鉴定,给予高度评价,建议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已在威海国安医院临床应用。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由内电极、外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仪四部分组成。 (一)、内电极(磁场电极) 内电极由极强的磁性材料组成,通过头皮微创切口在颅骨上打磨一个空间植入其内,直径(Φ)6-11mm,高度(h)根据颅骨厚度不同一般3-7mm不等,数量(M)根据头颅面积计算一般植入5-12个不等。 内电极有两个功能 1、导电 正常人体颅骨皮质含钙量高电阻值大,外加电流很难导入颅内,植入内电极之后皮质去除电阻减少,外加电流容易通过。 2、实现经颅磁刺激 内电极磁场强度约为1000-4000GS,这样多个磁场内电极的合理分布,使整个头颅的任何部位都充满磁场,全面实现经颅磁刺激。 (二)、外电极 外电极不在体内,需要治疗时固定在头皮上,头皮本身就是导体,这样外电极通过头皮与内电极相连,把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通过导线→外电极→头皮→内电极→颅内,实现经颅电刺激。 (三)、导线 导线一端连接脉冲发生仪输出端,一端连接外电极。 (四)、脉冲发生仪 脉冲发生仪能发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强度和频率根据其病情需要可调。 为什么称之为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呢?它是相对于中枢型脑起搏器(DBS)而言的。DBS由内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仪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连在一起不能分离的,都需要植入体内。脉冲发生仪植入胸大肌内,导线沿皮下上行,在颅骨上开个洞,导线进入颅内,导线末端的一对内电极固定在特定部位,实现局部电刺激。这是一个大胆而创新的构思和设计,当然也存在不足,第一安装手术难度大,要开颅,副作用和风险大;第二植入体内的材料要求高,价格昂贵;第三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仪电能耗尽,每隔2-3年要更换一次,增加 风险和医疗费用;第四只能实现局部单纯刺激。而TMES内电极和导线、脉冲发生仪是分离的,使用时由外电极接通。安装手术简单,仅微创手术将内电极植入颅骨即可,不开颅、风险小,脉冲发生仪在体外充电方便安全,医疗费用仅为DBS的十分之一。更重要的是TMES实现了经颅磁和电双重刺激,所以临床效果更好,治疗的病种更加广泛。 分离型脑起搏器适应症: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对癫痫、帕金森、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梅杰氏病)、手足徐动症(家族性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性核上麻痹、少动性锥体外系病、多动性锥体外系病、舞蹈病(亨廷顿病、老年性舞蹈病)、共济失调(继发性共济失调、家族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抽动秽语综合症、发作性睡病、脑瘫、脑萎缩、小脑萎缩、高血压、重度失眠、脑梗塞、脑出血、偏瘫、老年性痴呆、植物人等有显著疗效。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病机理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具备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两大功能。 一、经颅磁刺激 将如此大剂量的磁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颅从而治疗癫痫、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疾病在医学领域TMES首开先河,属重大发明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磁为什么能治疗这类疾病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是一 门新的学向,许多机理尚不清楚,需要我们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认真探索。TMES发明人孙国安教授对此有许多新的见解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多年来人们发明了许多抗癫痫药物和开颅手术治疗癫痫病,但都解决不了异常放电的电流,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癫痫病。20多年前,孙国安教授就提出用物理方法减弱异常电流的设想,用什么?用磁!这是TMES发明的初衷。在致痫因素作用下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电荷外流到细胞间质,形成异常电流,从而电压升高,脑电波幅增高,脑电频率变慢。正常脑电频率是8-13次/秒,癫痫病人变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脑电频率变为8-13次/秒,成为治疗癫痫病的关键,需要脑起搏器来增快脑电频率。 其实磁场就是一个起搏器,它起搏的过程是:在磁场力(洛仑兹力)作用下,大脑(大脑是容积导体)中的电荷由直线方向运动变为切线方向移动,这样电流分流了→电流↓→电压↓→波幅↓→频率↑。因而TMES最早用于治疗癫痫病取得成功。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发现对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孙国安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人体生理功能的实现由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个系统共同完成,它们不断发出有规律的电信号,一个管运动,一个管协调,锥体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上就会出现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就会发生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这一见解得到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