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外部影响因素

R银行属于著名的商业银行,其在具体的业务决策中呈现了自身的绝对优势。但是受到中国自身信用环境的限制,使得其在制定风险控制时出现很多的问题,制定的管理体系非常的不完善,无法满足发达国家对于信用风险的要求。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商业银行的

正常经营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时同样的风险因素,也要根据其所处经济环境的差异来进行

不同的控制。

与中国不同,发达国家经历了长久的经济发展,经济高度的发达,而且在个人信用上也非常的完善。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不仅具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而且经济发展水平非常的快,最重要是美国人对于信用非常的重视,并将其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准

则来遵守。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和美国的信用环境进行分析与对比,并研究影响其风险控制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信用法律制度环境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无抵押贷款风险控制措施,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做支撑,然而这个体系的构建又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做保障。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个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还需要国家进行多方面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由于个人信息的隐私性,在构建个人信用体系是还必须要充分的保障个人信息的绝对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参与其中,更好的配合信用体系的构建。所以必须要加大立法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因此,本节主要分析讨论中美两国在立法上的差异。

一、美国信用法律制度

美国的法律体系是全球公认的最完善的法律制度国家,而且美国对于公民的人身权利非

常的重视,并且构建了对应的法规来保障个人的隐私,严厉打击各种非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不仅如此,美国还高度重视对法律体系的完善,并且成立了专门的专家小组负责对现有

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防止任何可能的疏漏,针对存在的问题能快速的作出对应的方案来弥补。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美国现有的个人信用法规中,《公平报告法》是最重要的一项法规。在这一方案中,

明确的规定了各征信机构可以自由的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访问,根据这些信息对其进行信用评价。为了保证征信机构提供给银行的信用信息绝对的准确,这个法案还明确的规定了征

信机构的运作方式,必须严格的按照联邦政府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操作,有利的避免了各种可能的隐私泄漏事件,充分的保障了个人隐私权。

另外,美国还针对个人信息的交易进行专门的立法,而且这些法规非常的完善,有效的消除了交易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给信用人造成的伤害;有效的保障了信用人的利益等等。这些法案明确了社会中各个团体对于个人信用的使用规程,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有利的支撑了整个信用体系的构建。

二、中国信用法律制度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法律法规非常的不完善。近年来,国家也不断的加大相关的信用法规建设,也不断的颁布相应的法规,并试图构建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例如在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大力的支持各种信用机构的发展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同时国家通过十五届五中全

会确定了银行存储用户的实名制登记原则,极大的促进了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但是由于受到我国自身经济体制的限制,我国的立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个人隐私的保护上严重不足。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的时间还很短,在立法上还缺少相关的经验,对于问题的处理也不全面,所以构建的信用法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

在个人信用风险的立法上严重的不足,即使有相关的法规也十分的笼统,涉及面不全。

对于出现的违约与失信行为缺少相关的处罚法规规定,在进行有关的处罚时没有参考依据。

对于出现个人破产后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个人财产的申报也没有明确的法规可以参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在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下,留给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国必须要加快相关的信用立法工作,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信用法律体系。

由于美国具备了比较良好的信用法律制度和立法制度,而且他们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

社会信用体系,因此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制定他们的风险管理措施时,可以不用考虑客户信用资料的来源及准确性,只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客户的信用资料。而在我国,由于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在业务拓展和客户评估时表现得过于谨

慎,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比较保守,甚至丧失金融创新的动力;也不能有效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进一步抑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阻碍了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正常普及。

信用消费观念

信用消费是积累个人信用,建立个人信用记录的有效途径,而商业银行的个人无抵押贷款业务是以个人信用为核心的,商业银行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个人的信用情况。因此消费信用观念的不同,会导致政策制定的差异性。但是,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价值观、文化、消费观念显然会不同。下面是中、美两国信用消费观

念的比较。

一、美国的信用消费观

美国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契约型的社会文化,比较注重承诺与保证。这种社会观念使得人

们具有比较强烈的信用观念,人们明白信用记录也是自身的个人资产和通行证。此外,美国的信用消费习惯和信用消费环境也比较成熟和发达,信用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美国平均每人拥有近5张信用卡,几乎所有的商铺都接受信用卡作为支付手段。举例来说明,在美国有70-80%的新车都是以贷款的方式销售的,而这个数字在中国只有20%。

二、我国的信用消费观

我国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强调中庸的儒家文化,虽然其中也有“信”与“义”的要求,但

侧重点不同。目前我国社会上对于信用的观念还相当淡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信用的作用。

企业或个人缺乏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的例子层出不穷,说明社会信用道德缺失问题的严重性。社会公德缺乏对于不守信行为的约束力,群众普遍不认为失信是比较严重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口头约定。因不守信用而造成的后果同由此获得的不当之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其实,这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破坏,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

信用观念的缺乏也可以部分的归咎于我国的个人信用金融体系发展的落后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重农轻商的社会,没有形成有利于商业资本的条件,此缺少促进金融发展的外部

环境。以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消费习惯在国内根深蒂固我国绝大多个数人消费和支出,还是使用现金而不是信用卡或其它形式的信用手段。尽管近几年银行卡的发行量不断增长,但是实际的使用率却相当低,大约有50%左右的银行卡并没有得到经常的使用,而信用卡特有的透支消费功能作为一种信用贷款的形式更是少人问津。另一方面,目前商家和银行提供的信用服务缺乏应有的便捷性,迫使人们选择现金消费,这也制约了个人信用金融的发展。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信用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决定了两国人民对于信用的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存在差距,也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两国制定风险控制措

施时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在美国,由于具有比较充分的信息,可以迅速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

因此可以适当放松这方面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需要采取适度从紧的措施,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的发生。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作为个人无抵押贷款中重要的参考依据一个人信用,必须通过个人的社会生活积累起来。然而怎样去采集,处理和整合各方面的数据,最终形成个人信用报告给用户,需要建设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对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来说,规范、标准、精确的个人信用数据无疑是一种

有效的保障。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方面的建设、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下面是中、美两国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比较。

一、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美国是一个关注个人信用的社会,信用评估机制建设比较早,也比较完备。

美国的社会信用评估机制以商业征信公司为基础的,构建遍布美国的以个人征信

公司、追账公司为主体的征信网络,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