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价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8T11:13:46.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张秀惠[导读] 样本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65例,共进行CSF细胞学检查1215份。
张秀惠(吉林省和龙林业局医院检验科 133500)
【中图分类号】R3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176-01
【关键词】脑膜炎细胞学诊断
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诸多检查项目中,CSF细胞学是对CSF细胞的形态学研究,不仅可以提供患者白细胞总数的变化情况,而且对各类细胞比例提供详细资料,提示病情和进展情况,并可为药物的选用和停用、剂量增减和疗效评估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还可以发现多种特异性感染性病原体、白血病细胞及恶性肿瘤细胞等,为临床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疗效观察提供了重要临床依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探讨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或具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65例,共进行CSF细胞学检查1215份。
1.2 检测方法通过腰穿后取得新鲜CSF样本3ml送检。先观察样本的颜色和透明度进行常规检测,然后做球蛋白性试验,再计算红白细胞数,用脑脊液细胞沉淀器取1mlCSF制版,干燥后,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CSF细胞形态,计算各类细胞百分比。全片不足50个白细胞时,按实际个数报告,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2 结果
2.1 CSF细胞分析:呈中性细胞反应是化脓性脑膜炎,吴淋巴细胞反应是病毒性脑膜炎,但急性早期也可以是中性粒细胞。结核性脑膜炎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为主,真菌性脑膜炎也是混合细胞反应。要识别主要靠检出隐球菌等。
2.2 在CSF样本检测中,总共发现异常细胞195份。其中细菌8份,新型隐球菌7,恶性肿瘤细胞26份,白血病细胞122份,网状细胞5份,浆细胞17,不明细胞10份。
3 讨论
在近20多年CSF细胞检测中,我国专家对细胞收集方法和染色技术不断改进,已研制出了操作简便,破损失少的玻版离心脑脊液细胞收集法和瑞姬染色法。这一技术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水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例,CSF样本外观为混浊,有的是脓性样本,以中性细胞为主。早期是以杆状核粒细胞为主,然后很快成为分叶粒细胞,这类细胞有极强的吞食作用。检测时,应特别注意中性粒细胞胞浆的致病菌,有助于病因的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期多种细胞并存的混合性细胞反应,并有激活一定数量的单核细胞,浆细胞,小淋巴细胞和大淋巴样细胞,情况好转后中性粒细胞会消失。病人检测时,病况一般是中后期。因此CSF细胞是混合性细胞反应或淋巴性细胞反应。病毒性脑膜炎的CSF细胞是典型的淋巴性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可以看到大量的脑样淋巴细胞、大淋巴样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淋巴细细比例在80%以上。患者进入康复期时,单核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数量会增多,异常细胞会消退。真菌性脑膜炎的CSF细胞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很相似,其中有3份CSF样本中发现新型隐球菌,并且送检的常规墨汗染色结果呈阴性。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穿刺误伤出血CSF识别。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CSF样本检测时,中性粒细胞会增多并可见大量新鲜红细胞。相继会出现皱缩棘性变化的红细胞,红细胞、含铁血黄素、和胆红质吞噬细胞本研究结果中,48份出血性脑血管病样本中24份CSF 里有吞噬细胞情况。因腰穿误伤所致的CSF样本中,没有发现单核吞噬细胞情况,而穿刺误伤CSF样本中红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改变。这都为病理性和穿刺误伤性CSF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佐证。
脑血栓和脑梗死的CSF样本主要表现为:细胞总数轻度增高,分类比例大致正常,少数的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会增多,并出现激活单核细胞。
脱髓鞘疾病CSF细胞表现为淋巴细胞比轻度增高,涂版可以看见大淋巴细胞,并且可以看见一部分激活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本次检测发现形态典型的浆细胞20份,另外全片细胞数少于50个的有26份,明显高于其它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有43份。CSF中的肿瘤细胞特点一般是:细胞体大、胞界不清、形态异常、核浆比例失调、核仁增多变大、染色呈碱性、呈团分布和细胞分裂活跃等,一般是肿瘤细胞浸润所导致的,常见的是由乳腺癌,肺癌等转移所导致。这类细胞的发现,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转移确诊为依据。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共检测患者192例,CSF样本160份,其中122份样本检测出白血病细胞。治疗前,白血病细胞特征与外周血液中白血细胞基本相同,治疗后细胞形态显出不同程序的变化,细胞数量锐减。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源的淋巴瘤很少见,应该把淋巴瘤细胞与激活的淋巴细胞区别开来,淋巴瘤细胞的胞核不规则,核仁大而且明显,胞浆中可以看以看见较多的空泡,而激活的淋巴细胞没有这些恶性细胞征状。在CSF中只要发现淋巴瘤细胞,是确诊的可靠标准。
脑脊液细胞检查操作起来简单,不需要特别昂贵的设备。在设施一般的基层医疗单位都可以开展工作,而且对各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鉴别,病情预报,预后判断及疗效等方面,都有非常实用医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侯熙德,周善仁.脑脊液细胞分类的新概念[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10(5):316-317.
[2]黄培忠,王文正.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评价[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5):418,414.
[3]石俊明,杜倩.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02-103.
[4]粟秀初.腰椎穿刺血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8,8(2):155-156.
[5]吴若芬,钟利,李莉.中枢神经系统脑瘤脑脊液细胞学回顾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8,47(12):1152-1153,1056.
[6]李桂苓,刘远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诊断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