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 )

A..名实关系 B.理气关系 C.形神关系 D.心物关系

2.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 )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B.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具体科学发展的材料

D.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

3.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是由于他们( )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C.自觉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则

D.“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4.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

A.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B.我思故我在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万物皆备于我

6.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事成。这是因为( )

A.思维和存在具有直接统一性

B.只有符合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C.意识不能转变为物质

D.外部世界决定人的思想意识

7.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矛盾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进行科学的哲学总结的过程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8.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 )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B.真理和客观规律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D.理论和实际

9.把唯心主义哲学看作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这种观点说明唯心主义( )

A.同人类认识伴随始终

B.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难以避免

C.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D.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未提供正确的人是结论

第二章

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理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2.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 )

A.动物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超过了人,因而使人“感到惭愧”

B.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活动

C.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3.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 )

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 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4.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A.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5.“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说明( )

A.天然自然和属人世界不可分割

B.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具有内在联系

C.“人化自然”转化为“为我之物”

D.世界的一重化

6.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纸上谈兵 B.画饼充饥

C.实事求是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7.下列哪些精神产品属于对客观存在的虚幻的主观映象( )

A.大陆漂移假说 B.宇宙大爆炸理论

C.八仙过海传说 D.哪咤闹海故事

8.鲁迅说过“描神话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只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9.反物质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新成就,它进一步说明了( )

A.物质和意识是两种独立并存的现象

B.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C.物质可以变精神

D.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三章

1.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

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

A.整体等于各个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2.“植物、动物、每一细胞,在其生存的每瞬间,都既和自己同一而又和自己相区别”。这一思想表明( )

A.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B.同一是具体的同一

C.同一是绝对的等同

D.同一性必然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性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和而不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

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 )

B.“和”是指不同的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和谐、同一和均衡

D.不同事物不存在对立和斗争

4.下列那些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 )

A.“万物莫不有对”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一分为二”,“相反相成”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5.下列成语或格言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以下命题中强调矛盾同一性的有(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C.团结、批评、团结 D.互利、互惠、双赢

7.列宁说的“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或“个别就是一般”是指

A.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 )

B.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C.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

D.一般只有通过个别而存在

8.“成功是胜利的鲜花,而理想则是生长鲜花的土壤,艰苦奋斗是催绿绽红的阳光和水分。”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说法反映了( )

A.正确意识通过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B.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上述论断中指出( )

A.历史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B.历史人物的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

C.历史的发展纯粹是偶然的

D.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

10.恩格斯说

:“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每一个事物和它自己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恩格斯在这段话中揭露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

A.在绝对同一中思维 B. 把同一理解为事物与自身的绝对等同

C.否认同一中包含着差别 D.把同一理解为形式的同一

11.认识事物量的重要性在于( )

A.能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的指导 B.能促进事物的数量不断增加

C.能促进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D.能促使认识深化和精确化

12.辨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它( )

A.把旧事物容纳在新事物之中

B.使新事物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使新旧事物融会在一起

D.说明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将矛盾双方联结为一体,使对立面在统一体中得到发展

B.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使事物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在工作中对待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上,错误的做法有( )

A.把不可能性误认为可能性 B.把可能性当作现实性

C.把抽象的可能性当作现实的可能性 D.不承认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15.“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

A.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C.现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

D.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科学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1.下列观点属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的是( )

A.孔子主张“生而知之”

B.老子主张“不行而知”

C.柏拉图主张知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D.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2.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这一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越丰富,理性认识越深刻

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有局限性,不能证实一切真理和驳倒一切谬误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C.实践不能检验一切真理

D.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包含错误

4.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

天会再升起。”这说明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 )

B.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C.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

D.归纳方法的局限性

5.下列观点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7.“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这说明( )

A. 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来源于实践

B.逻辑格式是合乎规律的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积淀而形成的

C.逻辑的式是人脑中固有的

D.逻辑的式即客观规律

8.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人的感觉受理性的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会影响感觉活动

9.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

A.价值具有主体性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D.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这充分体现了( )

A.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

B.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人民群众为本

11.每个具体真理都是( )

A.客观真理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是(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D.感性

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1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性

B.为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所决定

C.两种根本对立的真理

D.表明正确和谬误二者的对立和统一

14.“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了( )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物质力量

B.思想必须被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现实作用

C.一定的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转变成物质力量

D.改造世界必须靠人的物质性活动——实践

15.下列观点正确理解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有(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一步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1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意味着( )

A.真理是具体的,有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真理是相对的,所以和谬误并无原则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