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任务,要求______。

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
B.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寄宿制管理
C.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
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第八条提出“巩固提高几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任务。

其要求包括: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因此,A项说法太绝对,B、D项表述错误,只有C项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______。

A.稳定发展
B.持续发展
C.差异发展
D.均衡发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因此,本题选D。

3.一位老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中,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______。

A.著作权√
B.财产权
C.教育权
D.发展权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的完整权;著作财产权是作者对其作品的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等。

题干中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擅自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中,其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教育。

因此,本题选D。

5.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

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______。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与于我心。

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注重“内省”,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这是内发论的观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

本题选B。

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A.国家意识形态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解析:礼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及内部结构。

因此,本题选B。

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成年以后的工作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

这说明______。

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D 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干所给材料关系不大。

故,本题选A。

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______。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解析:课程类型有多种划分方式。

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或者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照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故,本题选B。

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______。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法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和利用一定的情境。

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题中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正是运用了情感陶冶法。

故,本题选C。

10.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______。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社会本位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解析: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论,其主要观点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倡导发现式学习法。

11.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培养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A.演示法
B.讲授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解析: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故,题干描述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本题选B。

12.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道德修养水平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______。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D.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题干叙述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故,本题选D。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特点的______。

A.主体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迟滞性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为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这句话运用在教学中,说明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故本题选C。

14.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

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_。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解析: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

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题中所描述的一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即属于冲动型,本题选A。

1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______。

A.剩余价值说
B.资本和商品学说
C.劳动价值学说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16.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实现所产生的结果是______。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替代学生学习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课堂纪律的强化
解析:新课程的理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当教师主体性充分发挥时,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

因此,本题选C。

17.班主任通过班集体影响学生个体,又通过教育学生个体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这种班级的管理模式属于______。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解析:平行管理是指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题干的表述属于平行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故,本题选B。

18.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现实世界去感受和体验。

这属于______。

A.范例教学
B.探究式教学
C.情境性教学√
D.传递—接受式教学
解析:情境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题干的表述属于情境性教学。

19.“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良辰美景也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这种情绪状态属于______。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适应
解析:情绪状态主要有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类。

其中,心境是一种平静而持久,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使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题干所捕述的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20.美妙的音乐很悦耳,像春风拂过面颊,这属于______。

A.知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解析:联觉是指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的现象。

美妙的音乐是听觉,春风拂过面颊是皮肤觉,由听觉产生皮肤觉,属于联觉现象。

21.小张时常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做新颖且有价值的事。

他所体现的能力是______。

A.操作能力
B.一般能力
C.创造能力√
D.社交能力
解析:创造能力就是运用一切已有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或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的能力。

因此,本题选C。

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______。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D.全体学生√
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23.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水果刀只能用来切水果,杯子只能装水,这属于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中的______。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问题情境
D.动机和情绪
解析:功能固着指人们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题干的描述属于功能固着。

24.中国人一般把“TOEFL”称为“托福”,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______。

A.谐音联想法√
B.位置记忆法
C.视觉联想法
D.关键词法
解析:谐音联想法属于记忆术的一种。

这种方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进行人为联想。

题干中的描述正是使用了谐音联想法。

25.数学老师对学生说:“今天课堂上练习题都做对的同学,可以不用做家庭作业了。

”数学老师的做法属于______。

A.连续强化
B.正强化
C.惩罚
D.负强化√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机体的厌恶刺激,以提高行为产生的概率。

教师奖励练习题全做对的学生不用写作业,就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

故,本题选D。

26.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错误,老师既想要他抄写10遍,又担心这样做没有好的效果。

这属于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和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两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

题干所述的情况属于趋避冲突。

本题选C。

27.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引起这种注意的原因是______。

A.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B.刺激物的复杂性
C.刺激物的强度
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客观方面),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二是人本身的状态(主观方面),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

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主要是通过它的活动与变化。

因此,本题选A。

28.丁墨在他的小说《他来了,请闭眼》中,塑造了高智商、严谨和善于推理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薄靳言的形象,这属于______。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记忆
D.创造想象√
解析: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作家在头脑中构思了新的人物形象。

题干的捕述属于创造想象。

29.小学生初学英语字母时,常常将其读成学过的汉语拼音,这种迁移属于______。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根据题干表述,学习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间相互干扰,且先学过的汉语拼音干扰之后的英语字母的学习,这种迁移属于顺向、负迁移。

30.教师要学生列举筷子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都在餐饮用具范围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_____。

A.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解析: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其中,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
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题干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好;但是都在餐饮范围内,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变通性差。

因此,本题选B。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31.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突出学科本位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C.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D.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故本题选BCD。

32.小学班队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必须遵循______。

A.教育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计划性原则√
解析:班队活动的原则有: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生活化原则。

因此,本题选ACD。

33.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气质有好坏之分√
B.气质由血型决定
C.气质影响职业的选择√
D.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对其进行教育√
解析:气质受神经活动类型影响,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没有好坏之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因材施教。

因此,本题选ACD。

34.下列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评价的手段有作业、经常性检查等√
B.评价的测试内容主要为课题和单元目标样本√
C.评价目的要为改进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D.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全面评定学生学业成绩
解析: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定。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主要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

35.下列选项中属于幻想的有______。

A.有个学生将来想成为科学家√
B.庄周梦蝶
C.夜晚注视天空中的星星久了,觉得星星在动
D.守株待兔√
解析:幻想是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

B项属于梦境,是无意想象的一种;C项属于动觉。

只有A、D两项属于幻想。

三、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5.00)
36.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先进、科学,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否很快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衡量教法是否先进、科学,关键就是看它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要,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能否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而不是单从学习成绩上加以判断。

37.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正确。

班集体作为学生正式群体,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组织管理的重点,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

38.某人从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见。

慢慢就能看见一些物体了,这种变化是由于学习导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

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是由练习或者反复的经验引起的。

从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暗室,由开始看不见到慢慢看见的过程属于暗适应,这种变化是一种感觉适应不属于学习现象。

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
39.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
(1)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3)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4)促进政治民主。

40.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

41.简述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岗敬业。

42.依据记忆规律,如何组织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依据记忆规律,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4)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5)动员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复习。

五、材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45.00)
有一首歌这样唱:“我不是你们说的那种,那种坏小孩,也不是你们说的那种,虚伪的乖小孩,我现在的想法已经超出,超出你们的时代,请你们替我想想,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好久以前我的脾气,就那么坏;好久以前我的叛逆,就像现在,请你们原谅我,不必为我担心,我有我的理由,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不是坏小孩。


(1).分析当今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及其身心变化特点。

(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当今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兴大众传媒(如互联网)、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将会直接被小学生接触。

②家庭环境的变化:当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整体偏于溺爱型,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却又更高。

③学校教育环境的变化:理念方面,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正在引领着一场教育变革,学校教育更加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和塑造学生的个性等;实践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深刻,学生接触互联网、移动设备已不可回避;人际关系方面,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整体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但其中又夹杂着各种冲突和矛盾。

当今小学生身心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身心发展速度较快,生理、心理早熟现象均比较明显。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评价。

③独立意识、批判性思维逐渐发展,彰显个性的需求日益旺盛。

④道德概念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认识。

(2).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必须:
①建立“互联网+教育”新思维。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作为教师,不能坚持固有的传统教育思维,而是要主动和学生一起学习新技术。

②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沟通。

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空间、微信、博客等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传递积极、快乐、阳光的生活理念,让它成为课堂的延续。

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交互体验。

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④警惕“互联网”的负面效应。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道德建设,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抓好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

四年级学生小刚特别喜欢小动物,妈妈也很支持他,给他买过蚕宝宝、小仓鼠、小乌龟等,但小刚时常会带小动物去学校,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

班主任李老师了解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组织同学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

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小刚和其他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

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照料,小刚不仅学习了许多生物学知识,还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还改掉了拖拉、懒散和马虎的毛病,养成了勤奋、自律、认真的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对各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经常性的合作探究活动,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后来,小刚写的作文《我的“好朋友”——小仓鼠》,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1).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小刚学习行为改变的原因。

(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内在方面:对小动物的直接兴趣促使小刚行为改变: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内部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方法矛¨学习策略。

在案例中,教师考虑到小刚活泼好动、有爱心、喜欢养小动物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性格和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班级里开展动物兴趣小组,对小刚进行引导。

外在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老师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引导小刚进行学习和活动;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小刚改掉坏毛病,形成好习惯。

(2).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