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庄肌理的保护与更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村庄肌理的保护与更新

摘要:该文总结了村庄传统肌理布局的一般模式及特点, 分析了当前村庄肌理面临的问题,探寻村庄肌理积极保护与更新的适宜之路。

关键词:村庄肌理保护更新

村庄肌理是架构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之上的乡村聚居格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村庄肌理结构反映了它的历史发展中的乡土环境、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内容,其形成与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乡土特色、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形成以村庄肌理模式的连贯性和乡土建筑风格的统一性为主的一系列物质空间、功能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有机融合的村庄肌理。村庄肌理是村庄特有的标志,是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长期浸润和积淀形成的,与村庄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休戚相关,是一部活的村庄历史。

1 村庄肌理的一般模式

(1)散点式

村庄散点式布局表面看来缺乏规划,随意性强,由于房屋间距较大所以显得土地浪费比较严重。但这种布局形式的村庄的地形一般中间高,四周低且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受地形、景观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建筑散点分布,却又凝聚于某个中心,于稳定统一中体现着开放与多元。

(2)街巷式

街巷式布局的村庄内部空间是较为封闭、内向的,尤其是巷空间,多属于半公共的线性开放空间。街巷在村庄中既承担了交通运输的任务,同时也是组织村民生活的空间场所,根据河流与道路、建筑与地形的不同组合关系,河街的空间形式又可分为沿河外街、沿河内街、内外街、沿河廊棚、内街外廊等多种类型。

(3)组团式

村庄的组团式布局和城市居住区内的组团相似,村庄内的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联系密切。这种布局形式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地形比较复杂,而且地势变化比较大,另外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河、湖、塘等水系作用。组团式布局是尊重自然的一种做法,形成两个以上彼此相对独立的组团,其间由水系、植被、道路等连接。

(4)条纹式

条纹式村庄肌理常见于地形高差较大的山地村庄,丘陵山地坡度较大,受山地环境因素制约而自然顺应地势,形成由几个不同高差的台地条状伸展布局为特点的条纹式村庄肌理,布局虽分几个台地但聚合力强,对用地紧张的山地村庄是

一种较适宜的布局方式。

(5)图案式

图案式村庄肌理一般受地形或风水理念等影响,形成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特殊图案肌理。这类村庄肌理模式比较特别,十分重视村址的选择和整体布局,最大可能地体现出某种文化及宗教的理念,村庄一般聚族而居,整个村庄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体现了宗族式布局的封闭性、内向性、防御性及等级尊卑观念。

2 村庄肌理的特点

(1)年代久远,信息丰富

村庄的建村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大多都在百年以上。许多村庄都以一个宗族聚居而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一般是一村一姓或一姓多村。很多村庄肌理都能展现出其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

(2)村庄与自然和谐共融

作为一种传统的人类聚居空间,由于我国大部分村庄是同族而居,在村庄的选址上比较讲究风水文化,一般都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因而表现出独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庄空间特点,因此不论是村庄选址、布局还是单体建筑的设计、构筑,都表现出较好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突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环境氛围。

(3)突出的地缘和血缘特点

村庄作为自给自足独立的生活、生产单元始终保持着世代累居的特点。它们形成了二种主要的群体关系:血缘群体和左邻右舍守望相助的地缘群体。这两重关系使村落中人口流动率降到最小,活动范围受地域限制,各自保持独立的社会圈子,富有强烈的地缘性。

3 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1)简单、快速的现象

新农村建设战略惠泽广大乡村地区,但由于面广点多,短时间内进行大批的新农村建设任务非常繁重,技术力量投入和对当地村民的技术培训也是面临的重任。因此,一些地区采用由技术人员快速设计和统一菜单式建筑选型进行规划设计的应对方式,实施中出现几种情况,一是简单依附现状,建设标准偏低,不适应发展要求;二是过于大拆大建,快速更新建设,造成对村庄肌理结构的破坏。

(2)重新、轻旧的现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村家庭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种种变化,必然要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因而需要进行更新。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弃旧建新、拆旧建新、拓路建楼,老村或日益衰败或被新村取代。

(3)单一、大同的现象

目前村庄建设中村庄肌理一般都采用现代街巷肌理——行列式整齐布局的单一肌理形态,虽然节约用地、施工方便,但空间较单调。村庄肌理演变中最主要的单元细胞——建筑与宅院,合成的村庄肌理出现单一、大同的整体趋势,现代建筑难分东南西北地域,某中部地区村庄整体改造采用徽派风格建筑形式,令人不知身在何处。

4 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的思路

4.1 坚持村庄肌理的有机更新

村庄肌理的有机更新需要强化传统与现代的关联、共处、和谐,强化连贯的、逐渐的、自然的更新过程,解决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与现代社会的接轨。

4.2 突出历史传统、地域性、乡土特色

村庄肌理的乡土风貌和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是人类聚居的重要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是最接近自然和生态的居住场所,传统村庄肌理的历史传统、地域性、乡土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和价值,它传递了一座村庄的历史发展信息。

4.3 村庄肌理保护和利用的重点

(1)保持村庄肌理整体形态的延续

从宏观上把握村庄的传统肌理特征,对于村庄布局形态、功能构成、建筑风格、景观系统等进行分析,村庄肌理的街巷系统和山水系统是整体形态延续的核心。

(2)注重村庄肌理的重要结点更新

村庄肌理的一些重要结点如村庄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场所、池塘、谷场等,是形成丰富而细腻的村庄肌理的重要构成要素,村庄重要节点在村庄公共、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交往、生产生活场所的综合作用,沿主要公路、铁路、河道一侧和制高点等也是整治更新的重点领域,在新建的区域也应建立起一些新的节点体系。

(3)深入研究传统宅院建筑更新和新的宅院建筑方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