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通过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考虑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

绿色建筑注重节能、节水、节地、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和实践。

下面将以国内外的两个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国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纽约的一栋建筑物,名为“纽约北极圈绿色住宅大楼”。

这座住宅大楼是由沙恩伯格・莫斯科维茨・卡尼克・拉登联合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它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使其能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更加出色。

首先,该住宅大楼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洗衣、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其次,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整栋大楼提供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再来看国内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中国馆”是一座以绿色建筑为设计理念的建筑。

该建筑的外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同时内部结构和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首先,该建筑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充分利用雨水和洗澡水等资源,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实现了节水的目的。

其次,该建筑还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太阳能的利用,在不增加额外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为建筑提供能源。

此外,该建筑还使用了双层玻璃和隔热材料,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了对空调和供暖设备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综上所述,这两个绿色建筑案例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实践。

它们通过采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这些绿色建筑案例还通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了住户的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体健康的建筑。

它通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舒适度。

以下是对一个绿色建筑案例的分析。

案例名称:生态之光大厦地点:中国上海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竣工时间:2023年生态之光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1. 节能设计大厦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有效减少了室内外的热量交换。

同时,大厦的窗户使用了低辐射玻璃,能够阻挡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需求。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进一步节约能源。

2. 节水措施大厦内部的用水系统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技术。

屋顶和阳台的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冲厕、灌溉植物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大厦的卫生间安装了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和感应式水龙头,有效减少了用水量。

3. 节材与循环利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厦优先使用了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

例如,大厦的外墙使用了竹材,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而且生长周期短,可再生性强。

大厦内部的装修材料也多采用环保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和胶粘剂,减少了室内污染。

4. 绿色交通大厦周边设有自行车停车区和电动车充电站,鼓励使用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大厦内部的电梯和扶梯也采用了节能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

5. 室内空气质量大厦内部采用了新风系统,能够持续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此外,大厦内部的植物配置也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6. 绿色景观大厦的屋顶和阳台设计了绿色植被,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绿色空间。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7. 智能管理系统大厦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37
38
39
原材料的选择
案例:生态儿童活动及教育中心 建筑设计:24H建筑事务所 建筑师:鲍里斯·蔡瑟,马瑞吉·拉莫斯 协作建筑师:奥拉夫·布鲁,安妮·劳雷·诺论 当地建筑师:Habita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泰国,苏梅沽 楼层面积:165平方 竣工时间:2009年
40
生态儿童活动及教育中心
3 #133
生态建筑
——我们眼中的生态建筑
小组成员
1. 初做:蒋泉
2. 加工:严群 3. 特效:夏斌
4. 审核:沈宇涵
5. 讲解:兰颖立
2
什么是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 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 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 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 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 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 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 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系统。
新能源与建筑融为一体
◆1.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2.风能技术利用 、 ◆3.地源能利用
28
29
生态建筑的几个方面
◆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原材料的选择 ◆生物气候学建筑 ◆低能耗建筑
30
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福 戈岛狭长工作室
31
福戈岛狭长工作室
32
福戈岛狭长工作室
33
福戈岛狭长工作室
◆生态理念:所有的6座工作室都是100%的独立能源 结构,不使用任何的公共基础设施。在狭长工作 室中,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屋顶的太阳能板和一个 小型燃木火炉,从屋顶回收的雨水储存在隐藏于 储物间的水箱内,然后供淋浴和小厨房使用。此 外,还安装了堆肥厕所,且所有多余的污水都会 在建筑内部进行处理。所有的6座工作室都能自给 自足——它们无需任何市政供水、下水道、天然 气、电网或类似的其他基础设施。

绿色建筑案例总结范文

绿色建筑案例总结范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全球五大绿色建筑经典案例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加坡:义顺邱德拔医院义顺邱德拔医院是新加坡最新的一家公立医院,其绿色建筑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光伏系统:医院采用光伏系统,实现零能源消耗。

2. 采暖通风系统:医院采用高效节能的采暖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 日常照明系统:医院采用LED照明,降低能耗。

4. 绿植覆盖:医院扩大绿植覆盖面积,达到70%的自然空气流通。

5. 绿色医疗环境:医院充分利用空间,创造绿色医疗环境,提升患者舒适度。

二、中国台湾:公共图书馆台北分公司台北公共图书馆北分公司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特点如下:1. 建材选择:采用环保建材,减少混凝土使用,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2. 通风设计:利用挑高夹层的高低窗产生的浮力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3. 可再生能源:供热与制冷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三、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西门子水晶大厦作为全球绿色建筑典范,具有以下特点:1. 高能效: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

2. 可再生能源:供热与制冷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3. 智能照明:利用智能照明技术,根据自然光强度调节灯光。

4. 雨水回收:屋顶收集雨水,污水处理后转化为饮用水。

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像素建筑像素建筑作为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具有以下特点:1. 碳中性: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实现碳中性。

2. 环保建材:采用环保建材,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3. 可再生能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4. 遮阳百叶系统:外表面采用固定遮阳百叶系统,降低能耗。

五、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趋势1. 高效节能:绿色建筑应注重节能设计,降低能源消耗。

2. 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环保建材:选用环保、可回收的建筑材料,降低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和节能的需求,也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绿色建筑案例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芝加哥的绿色建筑案例——河流中心。

这座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包括屋顶花园、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在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采光等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建筑内部的居住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接着,我们来看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案例——墨尔本市政厅。

这座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

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此外,建筑内部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后,我们来看中国的绿色建筑案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这座高层建筑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因素,采用了多层夹层玻璃和外墙隔热材料,有效地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在建筑内部,采用了智能化的节能系统,通过监控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了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此外,建筑内部的绿化空间和采光设计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节能和人性化的因素,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建筑能够采用绿色技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2.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斯德哥尔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有超过9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其次,该市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零填埋”。

此外,斯德哥尔摩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汽车使用量。

这些措施使得斯德哥尔摩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改善效果。

3.案例二: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

由于缺乏自然水源,新加坡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其次,新加坡注重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建设公园、保护自然湿地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出行,以减少交通排放。

这些措施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4.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芬兰赫尔辛基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

赫尔辛基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包括发展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建设了智能电网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赫尔辛基还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通过绿色建筑和城市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

赫尔辛基还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包括自行车道、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以鼓励低碳出行。

这些措施使得赫尔辛基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

5.案例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

墨尔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

新加坡绿色建筑案例解析汇报

新加坡绿色建筑案例解析汇报

1.热带生态环保大楼2.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3.新加坡植物园——滨海南花园(30米高的巨大植物塔群)4.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邱德拔医院“热带生态环保大楼”即将开建的这幢绿色大楼名为“热带生态环保大楼”。

这幢大楼有26层楼高,最让设计师自豪的是其中的不少生态环保设计,建筑的外墙和顶部有不少太阳能板,总面积为855平方米,可以搜集绿色的太阳能,提供建筑内39.7%的能源需求。

为了降低建筑的能源需求,大楼设有自然的通风设计,大楼里种满了植物作为隔热墙之用。

大楼下安装有热泵,可以充分利用地热能,让整幢大楼冬暖夏凉。

大楼内还有生物燃料的生产设备,居民的排泄物、有机废弃物和树木的枯枝落叶,都可由细菌作用产生可燃的甲烷气体,用于照明、烧热水、煮饭;生产生物燃料的副产品是可以让树木更好生长的肥料。

这幢长满植物的摩天大楼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并借此优化当地的生态系统,增进城市的绿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美丽的大自然。

这幢大楼的四周也几乎被植物所包围,它可经由斜坡连接上面的楼层与下面的街道。

这幢大楼也考虑到了未来的扩充性,有很多墙壁与楼梯都是可以移动与拆除的。

新加坡是一座雨量充沛的热带城市,这样的气候决定了建筑中的树木能够茁壮地成长。

设计师还专门开发了雨水和家庭废水的收集系统,可以用来灌溉大楼内及其周边的绿色植物。

整幢大楼约有55%的用水都是使用雨水和废水,十分节省淡水资源。

环保大楼的建材大量采用再生与可回收利用材料,甚至每一层楼也设计有资源回收的系统。

整幢大楼的设计能够让人们循环利用资源,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幢大楼就能建成,它的绿色环保效应将得以推广,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将在我们身边出现。

空中花园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由新加坡著名建筑事务所WOHA操刀设计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皇家公园酒店虽然地处繁闹的新加坡CBD、唐人街与克拉码头之间,但这里却彷如对面芳林公园中的延伸,酒店外部种植了大量棕榈树、开花植物、灌木丛及庭荫树,郁郁葱葱的空中花园成为了屹立在这中心商区里的一处热带景观,同时也孕育著多个物种,吸引著周边的雀鸟与昆虫前来栖息。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1. 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2. 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充满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

该城市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方法来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斯德哥尔摩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汽车的使用,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

此外,该城市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和太阳能。

这些举措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为居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3. 案例二:弗莱堡,德国弗莱堡是德国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城市。

该城市在交通、能源和建筑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例如,弗莱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

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弗莱堡还建设了许多生态住宅和绿色建筑,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4. 案例三: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但也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加坡采用了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例如,新加坡开发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该国还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5. 案例四:温哥华,加拿大温哥华是加拿大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

该城市在交通、建筑和自然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温哥华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交通网络。

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

温哥华还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保留了大片的绿地和公园,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6. 结论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生态建筑的定义与重要性 (3)1.2 生态建筑案例研究的意义 (4)二、生态建筑概述 (5)2.1 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 (6)2.2 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 (7)三、经典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8)3.1 英国伦敦的巑巴比肯艺术中心 (9)3.1.1 案例背景 (11)3.1.2 设计理念与生态技术 (12)3.1.3 建筑评价 (13)3.2 德国柏林的太阳能办公楼 (14)3.2.1 案例背景 (15)3.2.2 设计理念与生态技术 (16)3.2.3 建筑评价 (17)3.3 美国加州的加州科学学院 (18)3.3.1 案例背景 (20)3.3.2 设计理念与生态技术 (21)3.3.3 建筑评价 (23)四、现代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25)4.1 中国上海的世博会中国馆 (26)4.1.1 案例背景 (28)4.1.2 设计理念与生态技术 (29)4.1.3 建筑评价 (31)4.2 中国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 (31)4.2.1 案例背景 (33)4.2.2 设计理念与生态技术 (34)4.2.3 建筑评价 (35)五、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37)5.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 (38)5.2 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 (39)5.3 人本主义的回归 (41)六、结论 (42)6.1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的启示 (43)6.2 对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展望 (44)一、内容简述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建筑以其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设计理念、建筑结构、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个案例是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Kalkbrnderiet住宅楼。

该建筑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理念,通过优化建筑朝向、提高保温性能、利用自然光等方式,降低建筑能耗。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生活的城市。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国外典型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1. 基本情况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2. 成功经验(1)可持续交通:斯德哥尔摩积极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居民使用环保交通方式。

(2)清洁能源:该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绿色建筑:斯德哥尔摩鼓励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倡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4)生态保护:城市中的绿地和湖泊得到有效保护,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三、案例二:温哥华,加拿大1. 基本情况温哥华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2. 成功经验(1)水资源管理:温哥华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垃圾处理:该城市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3)可持续建筑:温哥华鼓励建设绿色建筑,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4)城市绿化:城市中广泛种植各类植物,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1. 基本情况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欧洲重要的生态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清澈的湖泊。

2. 成功经验(1)可持续交通:赫尔辛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推广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的使用,减少机动车污染。

(2)可再生能源:该城市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生态规划:赫尔辛基注重生态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建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零碳建筑优秀案例分析

零碳建筑优秀案例分析
风能发电技术:在住宅区周边安装了风 力发电装置,以补充电力需求
高效保温材料: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 减少能源消耗
LED灯具:使用低能耗的LED灯具,减少 电力消耗
能源监测系统:安装智能能源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及时采取节 能措施
2.4 实施效果
贝丁顿零碳住宅区的建设实现了以下效果 节能:通过采用高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能源消耗降低了25%
零碳建筑优秀案例 分析
xxxxxxxxxxxxxxxxxxx
2
目录
CONTENTS
1 上海世博园区零碳馆
2 英国贝丁顿零碳住宅区
3
总结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零碳建筑成为了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x
本文将介绍几个零碳建筑的优秀案例,并对其设计理 念、技术应用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1
上海世博园区零碳馆
1.1 项目简介
上海世博园区零碳馆 是中国首个零碳公共 建筑,也是全球唯一 一个零碳概念的展馆 。该馆由两座独立而 又相连的建筑组成, 采用生态绿色建筑的 设计理念,集展示、 交流、实验等功能于 一体
1.2 设计理念
零碳馆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low-e玻璃等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节能设备,碳排放量减少了30%
教育:该项目成为了当地学生和教育机构的实践教育基地,提高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3
总结
以上两个零碳建筑优 秀案例都采用了生态 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通过运用各种节能、 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 段,实现了降低能源 消耗、减少碳排放、
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节能设备,碳 排放量减少了50%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定稿)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定稿)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定稿)第一篇: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定稿)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案例(一)巴西库里蒂巴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一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里蒂巴市就走上了低成本,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

首先,库里蒂巴市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士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其次,城市还鼓励混合士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

此外,城市在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

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

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

同时。

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用路。

目前,库里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小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这足以使得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

总之。

目前该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

海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海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海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施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几个海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案例,以探讨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二、美国绿色建筑案例美国是绿色建筑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两个美国的绿色建筑案例。

1. 案例一:One World Trade Center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绿色建筑之一,纽约的One World Trade Center 采用了许多环保和节能措施。

该建筑在材料选择方面使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并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通风。

此外,该建筑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设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案例二:Bullitt Center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全球第一个实现零碳排放的商业办公楼。

除了建筑本身具备高效节能的特性外,Bullitt Center还使用了太阳能板、雨水回收系统和地热能系统等新能源技术。

此外,建筑内部还设置了多功能的办公区域,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三、欧洲绿色建筑案例欧洲在绿色建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下是两个欧洲的绿色建筑案例。

1. 案例一:BedZED英国伦敦的BedZED是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住宅社区。

该社区使用了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发电和地热能利用。

此外,该社区还注重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并鼓励居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

2. 案例二:Studentendorf Schlachtensee德国柏林的Studentendorf Schlachtensee是一座面向大学生的住宅区。

该住宅区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设备来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四、亚洲绿色建筑案例亚洲地区也有一些独特的绿色建筑案例,以下是其中两个例子。

1. 案例一:Bank of America Tower中国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俗称“绿地之塔”,是亚洲最高的绿色建筑之一。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例
3. 建筑材料
注重材料的生态效应,选 择了木材贴面。 加保温层,在建筑外形成一 个“呼吸”外皮。 中厅的外墙中还加了一层 麻布作为吸音层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4. 节能围护结构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外遮阳
围护结构保温
围护结构低U-Value玻璃
绿色建筑实例
5. 低能耗通风系统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图7 建筑中庭。选自《 Green Buildings Pay 》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图8 建筑中庭,选自《Solar Energy in Architecture》 p109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实例2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米那亚大厦,马来西亚
主要(生态)设计特征: 1. 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 (平面中每三层凹进
一次,设置空中花园,直至建筑屋顶) 2. 中庭 使凉空气能通过建筑的过度空间。 3. 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 4. 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构造细部使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
• 建筑内部树状的散气装置,成
为室内醒目的装饰性元素。南 向的窗户封闭,但其上设有高窗 供自然通风用。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实验室的墙体可以自由移动,网络布线非常灵活,可根据实验
室功能的变化重新布置,以减少重新调整的费用并避免材料浪 费。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太阳能吸热壁能充分吸收半沙漠地带的太阳热辐射,在白昼防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银行总部大厦中得到了应用,大厦的室内感光感 温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具体到每个办公室均由一 个中心调控系统控制,室内的光照,温度,通风等 均通过自动感应器得到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办公空 间适当的光照和空气质量。
建筑外皮双层设计手法同样增加了该高层建筑的绿
色性,外层是固定的单层玻璃,而内层是可调节的 双层Low-E中空玻璃,两层之间是165毫米厚的中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一 巴克雷卡德总部
巴克雷卡德总部是英国当代低能耗办公大楼的典范,在英国建 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价方法(BREEAM)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等 级。
该项目较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采用多种遮阳方式, 并利用了建筑旁边湖水和树林的冷量来降低室内温度。
2008-11-4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二
CH2 总建筑面12536m2 ,包括 1995m2 建筑面积的地下室、 500m2 净使用面积的一层零售业 、1064m2建筑面积的标准层,有 80 个自行车车位、9个骑车人淋 浴室、20 个停车场地、1 个残疾 人专用停车场地。停车场可根据 需要转变为办公场所或作其它用 途。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该建筑办公室的层高3.7m,比起普 通办公室来高出很多。这样较高的 层高保证了自然光照明的需要,在 上班时间,95%以上的室内能够有 足够的自然光照明。大窗和南侧室 外的百叶窗结合,尽量争取了最大 的阳光,而且这些百叶窗也可以避 免眩光。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可以看到遮阳板的具体细 节。遮阳百叶由半透明的 陶瓷材料制成,可以阻挡 直射太阳光,但会将阳光 漫射入室内,百叶的角度 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 办公室的使用者人工调节。
吉巴欧文化中心
当有微风的时候,天窗打开以促进通 风。而当风力变强时,天窗关闭。由于当 地的气候非常炎热,双层的屋顶系统收到 了良好的效果。外层屋顶上方达到50℃时, 内层屋顶上方只有大约30 ℃ 。两层屋顶 之间的空气层有助于减缓室内温度上升的 时间。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四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具有“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 器”的美称。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线围成的 三角形平面,三个核(由电梯间和卫生间组成) 构成的三个巨型柱布置在三个角上,巨型柱之 间架设空腹拱梁,形成三条无柱办公空间,其 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为 了发挥其烟囱效应,组织好办公空间的自然通 风,经风洞试验后,在三条办公空间中分别设 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 方向、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 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
吉巴欧文化中心
双层皮皮亚诺设计了双层皮系统。建筑的外 皮分两层,分别由外部弯曲的肋板和 内层垂直的肋板构成。这两排肋板都 由胶合板制成。
这双层皮系统能让空气在两层肋板 之间自由的流通。设在外层的开口则 用于引导来自海洋的季风,或者引导 所需要的气流。而设在顶部的天窗则 被用于调节空气的流通。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绿色”技术 采用不同外墙开口,结合架空地板,加上风扇,吸音材料,过滤材料 等简单材料与设施措施,形成能满足多功能的“可吸收外墙”从而使 室内外空气,水分通过墙体上的穿孔得到交换,在平衡和调节温湿度 的同时,过滤灰尘减少噪音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建筑管理中控系统(BMS Control)在法兰克福商
空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可进入到此空间,当内层 可调节玻璃窗打开时,室内不新鲜的空气也进入到 这一中空部分,完成空气交换。在中空部分还附设 了可通过室内调节角度的百页窗帘,炎热季节通过 它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寒冷季节又可以反射更多 的阳光到室内。
内部通风示意图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五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CH2)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纵剖面及自然通风示意图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楼板下部细节
楼板外部表现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夏天自然通风示意图
夏天通风塔通风示意图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三
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的 一个美丽的小岛,距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 1500公里处。该建筑通过巧妙的设计 使绿色生态技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结合, 通过双层皮系统实现了被动通风,其设计 者伦佐·皮亚诺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 建筑奖。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024平米 [获奖情况]:普利兹建筑奖 [气候情况]:气候温暖潮湿,属热带草原气 候,一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年均气温 30°。12月到次年3月为雨季,夏天比较潮 湿,相对湿度超过80%。 [建筑功能]:展览馆,多媒体图书馆
南侧外墙局部仰视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南侧的窗户使用了反射玻璃,还配有电动卷帘来减少夏季的 太阳热吸收。 建筑的周围还种植了落叶树,在夏季提供遮阳,冬季则改变 寒风的流线。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南侧立面上有五个高耸的风塔,每个风 塔直径1.2米,高度4.5米,并装有玻璃 益于采光,通风口有低速风扇,可以在 炎热或无风时帮助通风;在气温适中时, 可以直接打开窗户通风。
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 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 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都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 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 各个环节中 。
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管理和指导 ,强化市场导向。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BRE,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这座未来办公楼坐落于瓦特福德(Watford)市郊的建筑研究所 (BRE)。该区域地处英国南部,气候温和,受噪音和空气污染影 响的程度也最轻。该建筑采用被动建筑设计,结合先进的节能技术, 是一较为成功的绿色生态建筑。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024平米 [获奖情况]:英国绿色建筑优秀奖 [建筑功能]:办公室、会议室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