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同步课时训练
1、南、北面官制是辽统治者实行的一项富有远见和政治智慧的政治制度。下列有关辽的南面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在中央政府机构中设置的官员
B.全由汉人担任
C.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D.权力比北面官大
2、耶律阿保机以汉人为版筑使,修建都城。都城分南北两部分,北面为皇城,建有宫殿、衙署、寺庙,西北部空旷地是契丹贵族安扎帐篷之地; 南城为汉人、渤海人和回鹘人居住之地,除少量衙署和寺庙外,主要是民居和作坊。材料体现了耶律阿保机()
A.对文化兼收并蓄
B.改变了契丹人的生活方式
C.推行南北面官制
D.认可各民族一律平等
3、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性质是()
A.民族部落组织
B.兵民合一制度
C.地方行政组织
D.军事组织
4、《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5、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由上表可推知,当时( )
A.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
6、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其中的“内”是指 ( )
A.西藏地区
B.大都及周边地区
C.江南地区
D.蒙古地区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顾问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中央的并列机构
8、《元史》述:也先不花.蒙古族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大德二年(1298年)首次迁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政亊,九年进拜湖广行省左丞相。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B.行省长官都由蒙古族人担任
C.行省长官全权负责地方军政事务
D.元朝通过省官互迁加强中央集权
9、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有立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31人,色目(元朝时西部民族的统称)32人,汉人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9传、100人之多,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时()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 B.各民族间融合加强
C.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D.科举制度稳定发展
10、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这些儒士大多进入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 A.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B.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C.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D.以汉儒牵制蒙古官员
11、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基本上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2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领土扩大,“东至于海……幅员万里”。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奚等族人民。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在中央设置南面官 (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之南)和北面官(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照“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金熙宗继位后进行改制。1135年,熙宗仿辽、宋官制, 兼采唐制,朝中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地方既有依辽、宋旧制设立的路、府、州、县,也有在女真族所在各地设置的猛安谋克,猛安比照州,谋克比照县。1138年,设立砰史台,监督百官以强化皇权;颁布封国制度,强调贵族大臣封王媛只是荣誉勋爵,并不拥有封地, 以削弱分裂势力。根据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考辽宋之法,制成《皇统制》,统一了全国法律。
熙宗改制显示出女真社会接受汉文化的历史趋势,也反映了金朝加强统治的迫切需要,加快了女真社会汉化步伐,对金朝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虞云国《细说宋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改制的主要内容。综合材料一、二,归纳材料中辽金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
14、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忽必烈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在利用汉法改革蒙古旧制的同时,又在政治文化的许多方面保留了蒙古旧俗。所以,忽必烈吸收汉法是有保留的,是以不危及蒙古章,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忽必烈时期的政治文化政策带有明显的蒙汉二元性。这种二元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内蒙外汉”的形成表来的。以草原旧俗为代表的蒙古制度占据了忽必烈政治文化政策的核心部分,汉法制度则往往居外围或从属地位。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1263年又下令:“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1270年又下令:“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法对蒙古族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忽必烈既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做法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南面官是辽在中央设立的官位,南面官主要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管理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权力没有北面官大。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为版筑使,修建的都城体现了契丹人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汉人、渤海人、回鹘人的文化特色,表明耶律阿保机对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中,耶律阿保机虽任用汉人修筑都城,但都城体现了契丹特色,并未改变契丹人的生活方式,B项错误;仅由材料不能推出,当时在实行南北面官制,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