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17课教案
历史必修二第17课教案

第17课徐扬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2、理解20年代的“繁荣”景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3、掌握“自由放任”政策失败所引发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分析、比较和问题探究来理解掌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和“自由放任”政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经济的虚假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历史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图片展示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2008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最为深刻的危机是?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学习有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虚假“繁荣”的幻灭(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重难点)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虚假繁荣下深刻的供需矛盾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二)经济危机的表现:工商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社会: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业: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一)危机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其他国家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影响更深远(列举统计数据说明)(三)经济危机的影响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总结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激化了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③、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由经济危机引发的严重的政治危机);面对危机,首当其冲的美国是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你会改变美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吗?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一)胡佛政府的应对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工业革命后逐渐出现的自由经营、竞争、贸易的经济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历史纵横”的补充材料进一步说明“自由放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2.难点: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以及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长远影响。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举例说明经济危机对个人、企业、国家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要求实例具体,分析深入,字数在800字左右。
4.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份历史知识问答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重点和难点知识。要求试题设计合理,答案准确,字数在600字左右。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经济危机时期的社会调查报告,包括民众生活、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调查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分析深入,字数在1500字左右。
3.引导学生从经济危机中汲取教训,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入了解尚有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理解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2.掌握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调整,分析其政策效果,培养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短文,要求包括危机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各国应对措施等方面内容,字数在800字左右。
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历史 必修2 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高三历史组王琦【课程标准】~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考试大纲】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学情分析】高三文科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历史素养、能力水平。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主要介绍《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是本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对策之一和影响结果。
该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讲述了1929~1933年发生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分析与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⑵了解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理解危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⑶了解“自由放任”政策及其失败所在⒉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法、历史问题比较探究法、图片材料解析法、讲述法等⒊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提供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使得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会导致经济崩溃。
⑵明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⑶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重要性。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征【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方法】本课学习依据在校学生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通过“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出答案”的方法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手段】PPT 和《红对勾》复习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故事导入法:1929年的冬天,在美国,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一、概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二、背景:繁荣(1922—1929)1、原因:⑴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奠定了经济繁荣的物质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2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危机时期的历史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危机的严重性;
2.文献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危机的背景和影响;
3.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评价,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教师给出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一段生动的历史短片导入,展示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恶劣环境。短片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危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总结问题,给出权威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分析某一国家的危机应对政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尊重、包容,培养良好的团队氛围;
4.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包括: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案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内容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掌握胡佛措施的特点、结果,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能由浅入深地具体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通过参与对历史资料参与进行探究讨论的活动,能够掌握全面分析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
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奥巴马总统胜选演讲《为了永远的美国梦》新课学习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板书)一、昙花一现的美国梦1.柯立芝繁荣(读图说史)一切都似乎来得那么突然,大危机来临前美国人民正享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幸福生活。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繁荣年代”,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柯立芝繁荣”。
播放材料和“繁荣年代海报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
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然而,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呢?(视频)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时间:1929年10月。
标志;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表现:从股市、银行、企业、农产品、失业人数方面去感受经济危机的到来。
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繁荣背后的问题所在。
3.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探究一:哪些因素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重大经济危机一览表(略)观察危机“爆发时间”,看看经济危机的爆发有何特点?周期性的周而复始的发生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板书)播放PPT两则材料:材料一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1/3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富人拥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自我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经济危机的成因、过程、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分享,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用以下策略: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层次和重要信息。
2.确保文字简洁,配合图表、时间线等元素,使信息一目了然。
3.在书写过程中,适时停顿,解释板书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经济危机复杂原因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经济危机时期历史情境的体验;
3.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思考经济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等基础知识。然而,他们可能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缺乏深入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也可能停留在表面。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1.对经济危机的复杂原因理解困难;2.对经济危机对各国政治经济影响的认识不足;3.对罗斯福新政政策内容及效果的评价存在误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共13页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开篇,上承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6、17世纪的初步发展,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信条。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终于在1929~1933年酿成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本课正属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严重破坏期间,因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生产。
为迅速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因而又下启18课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和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本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有三个子目构成:“虚假“繁荣”的幻灭”主要讲述这场危机爆发的时间、原因以及初期的表现;“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讲述的是危机时间久、破坏性强、范围广的特点以及带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国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之间的矛盾,既是局部又联系整体。
最后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讲述的是面对危机,美国初期,胡佛总统采取固有的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这场危机日益恶化,为罗斯福上台提供了历史背景。
【学生基础分析】学生为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对历史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引导学生分析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符合高中生学习发展的认知特点。
由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和史料学习的能力,初中已经学过相应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1.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要求,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发挥自身潜力。
2.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3.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经济危机的背景,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金融市场过度投机等。
2.介绍经济危机的外贸萎缩等。
3.讲解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重点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经济危机,培养全面、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经济危机对我国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预防措施。字数在400字左右。
5.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要求涵盖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业要求:
1.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的世界景象,如失业人群、工厂倒闭、股市暴跌等,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29-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吗?这场危机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史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的真实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
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A.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B.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最终将其吞并。
C.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D.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3)影响
①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师】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两国采取了什么做法?
(2)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师】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过程是?其实质是?
(1)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②过程:1931 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 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2)欧洲
①背景
A.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
B.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提醒同学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2.第二次世界大战
3.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教学难点:1.《慕尼黑协定》
2.《联合国家宣言》
3.雅尔塔体系
课前
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案例分析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他们主动建构知识。
板书的主要内容将包括关键词、时间线、事件列表和概念解释。风格上,我会使用清晰的字体,保持板书的整洁和美观,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区分不同部分。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课前准备详细的板书草图,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板书的速度和节奏,适时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录和复习。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历史地图:展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全球格局,帮助学生理解危机的全球性影响。
2.数据图表:通过展示经济数据的变化,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3.多媒体演示:使用PPT或视频资料,呈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重要场景。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历史地图和数据图表能够提供直观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多媒体演示则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1.撰写一篇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小论文,要求分析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2.阅读一篇相关的历史文章或书籍,加深对危机时期历史背景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5.通过课堂反馈和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驱动法。讲授法可以系统地传授经济危机的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信息;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国家的经济危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知识的内化。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能理论、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它们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历史地图、时间轴、经济数据图表、历史纪录片片段、在线互动平台。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时空背景;经济数据图表可以直观展示危机期间的经济变化;历史纪录片片段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历史场景;在线互动平台则为学生提供实时交流的场所。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增强信息的可感知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位于高中历史必修2教材的第三单元“近代以来的经济变革”中。本节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影响。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章节,既是对前一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总结,也为下一阶段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
本节课通过播放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亮点二:问题导向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危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危机的起因、过程、影响等。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掌握了知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旨在通过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脆弱性以及经济危机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分配研究任务,让学生分组调查经济危机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及各国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经济危机的调研报告,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及其成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了解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4.根据学生的反馈,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后续学习计划。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布置一篇关于“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现代社会启示”的论文,要求学生在论文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4.对比分析各国应对危机的策略,探讨其背后的经济思想和政治意图。
5.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危机对当时社会、政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将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填空题和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经济危机基本知识的掌握。
2.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危机期间某一项具体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首先,通过展示一组1929年股市崩溃的历史照片和当时人们的反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接着,我会提出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办?”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随后,我会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将其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知识桥梁,为接下来的新知讲授做好铺垫。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历史地图、时间轴、经济数据图表、历史照片和视频片段。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空间和时间关系;经济数据图表可以清晰地展示经济危机的量化特征;历史照片和视频片段则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 Word版含解析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具体表现,理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2.让学生准确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2.经济危机的“危害”和“机遇”。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本课首先要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然后要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最后要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结构图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
四、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一定会深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它们根本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五、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1.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展示经济危机期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认识这场危机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掌握分析经济危机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分析某一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的应对措施等。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标准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以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环节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注重教学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最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同时,通过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股市波动、经济新闻报道等,引起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2.展示一张1929年股市崩盘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吗?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事件?”
3.播放一段关于经济危机的短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如果你们家里的经济突然出现问题,你们认为会对你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以时间线为线索,介绍经济危机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经济危机期间各国采取的不同应对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2.情景模拟:模拟经济危机时期的决策过程,让学生扮演政府官员、企业家等角色,制定应对策略。
3.思维导图:学生独立或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经济危机的核心知识点。
3.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他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4.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错误,给出解释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如下:
1.阅读一篇关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书面报告,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应当已经掌握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等前置知识。然而,他们可能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内涵、成因及其对社会影响的理解存在障碍。此外,由于经济危机涉及经济学原理和数据分析,学生可能缺乏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这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学习障碍。另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学习感到枯燥,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动力去深入探究。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内容上,我将紧扣教材,围绕危机的成因、表现和影响展开。首先,通过介绍危机的成因,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的加剧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其次,通过阐述危机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严重破坏。最后,分析危机的影响,使学生明白危机对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内在矛盾和危机爆发的根源还需进一步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分析危机的成因、表现及其影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历史素养。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让学生选取危机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析其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2.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提高学生的公共演讲和表达能力。
在小组合作方面,本节课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让学生选取危机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析其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提高学生的公共演讲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To foster collaboration and peer learning, I will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assign them specific tasks related to the lesson's content. For example, I can ask each group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one country to the economic crisis.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their findings, exchange idea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is collaborative approach will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but also develop their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角色扮演: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国家的立场上,探讨应对危机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4.课堂报告: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升公共演讲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历史论文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一历史必修二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程标准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特点、“自由放任”政策;理解20年代“繁荣”景象、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短促的“繁荣”一夜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大萧条景象..大街小巷中的美国人都在纳闷儿;“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梦哪里去了”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一、经济危机的表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二、经济危机的原因:1、危机前的美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导言、第一段与P80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提问: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1具体原因:A、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B、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提问:为什么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三、感受经济危机:2、经济危机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3、危机的特点:1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2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3破坏性特别大..4、经济危机的影响1从各国国内: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2从世界范围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3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契机;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四、应对经济危机2、结果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
徐扬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
2、理解20年代的“繁荣”景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3、掌握“自由放任”政策失败所引发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分析、比较和问题探究来理解掌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和“自由放任”政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经济的虚假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历史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图片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2008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最为深刻的危机是?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学习有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重难点)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虚假繁荣下深刻的供需矛盾
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二)经济危机的表现:
工商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社会: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农业: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一)危机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其他国家
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影响更深远(列举统计数据说明)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总结
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激化了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③、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由经济危机引发的严重的政治危机);
面对危机,首当其冲的美国是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你会改变美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吗?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一)胡佛政府的应对
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工业革命后逐渐出现的自由经营、竞争、贸易的经济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历史纵横”的补充材料进一步说明“自由放任”。
指出其实质是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二)结果
失败告终。
危机不断恶化,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美国甚至出现了法西斯势力。
五、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胡佛政策流于破产
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只着眼于对企业的扶持,人民的境遇没有得到改善,产能过剩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金融市场依旧是不安定因素。
因此破产。
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
六、布置作业
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预习下一课罗斯福新政,思考胡佛与罗斯福政策的不同?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