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是一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一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国际市场将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我国外贸企业积极参加国际经济活动,一方面,对国内经济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同时也壮大了企业自身的实力。

另一方面,这机会中也潜伏着更多的贸易风险。由于我国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国际贸易经验不够成熟。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不免遇到各种障碍,面临着各种风险。

其中,主要分为合同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贸易风险。这里的信用风险既包括合同项下的信用风险,也包括支付结算时因商业信用及银行信用问题造成的风险。合同项下的信用风险是指客户不遵守合同约定行事,不履行合同义务,从而使合同不能顺利执行,给外贸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支付结算是进出口贸易业务链上最关键的一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结算工具日渐增多,这给贸易双方带来了周转与交易的便利,但由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存在,其中也潜伏了风险。当今的国际贸易,早已不是以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单证贸易”,进口商若能设法骗取提单,便可提货;而若出口商向银行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之间没能做到“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出口商就无法结汇,无法收回货款,甚至货款两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6年进出口总额17604亿美元,1980年仅为381.4亿美元;但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商的信用原因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令人吃惊,到1997年底,我国企业涉外逾期应收帐款达100多亿美元,其中恶意欺诈的达60 %;拖欠三年以上的占10 %;一年以上的占30 %;半年以上的占20 %;半年以下的占35 %,以产生大量逾期应收帐款为特征的出口信用风险,严重损害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阻碍着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5]

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日益频繁地发生,这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以下影响: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外贸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坏账率过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导致经营危机出现;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削弱,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所以,选此课题的意义之一: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的原因。其中,引起其信用风险的原因又有诸多方面,本课题就其关键的也是企业最能力所及的一环进行调查研究。

选题的第二个意义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借鉴现有的风险防范机制极其提议,总结出风险防范的规律极其启示。

本文针对外贸中各风险之一的信用风险,尤其是企业本身能控制的微观方面进行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好对以后外贸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现实性的指导。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信用风险现状及综述

信用是一种支付方式和支付能力的反映。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出口商信用原因导致的出口商货款拖欠或灭失的风险,即债权人不能按期偿还债权人的债务造成债权人出现呆、坏帐的可能性。加强管理,化解信用风险是每个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

结合刘正良《我国企业出口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可知改革开放30年来,我过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进口商的信用原因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令人吃惊,以产生大量逾期应收帐款为特征的出口信用风险,严重损害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阻碍着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中的信用风险,对提高企业风险意识,规范贸易秩序,增强企业出口后劲具十分有重要的意义。

1.2.2 对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的探究

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很多,对于企业本身的问题上而引起的风险有更深入地探

讨,很多专家都提出了自己意见。基本上对引起风险原因看法基本一直,但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首先对于企业部门设置和分工问题。企业内部机构职责不明。出口企业信用风险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都未设置信用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相互扯皮、管理效率低下。目前大多数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职能分散在财务、销售等各个部门,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职能界定。在《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形成及防范》中,杨光指出这一问题。

当前,在外贸企业中涉及应收款项管理的部门只是业务部门及财政部门,而这两个部门又是各为独立的两个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和广利业务部门催款的直接部门。(《浅谈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张晓冬)。一方面财务部门缺乏信用评估和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财务部门介入到信用管理中往往已经处于事后的追账阶段,由于缺乏前期的信用评估和中期的债权保障,造成财务部门的追账效率也比较低。

对于最为重要的问题: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出口贸易中,大部分货款结算方式是使用信用证方式。我国使用托收方式的比例很低,大约为30 %。在美国情况正好与我国相反,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托收、汇付等商业信用方式,而极少使用信用证方式。付款方式本身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信用证方式比托收方式的风险小很多。我国采用了信用证方式,但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与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关。张茂荣在《论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中指出以上问题,提出了信用管理机制对外贸企业增强抵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1.2.3 对信用风险的对策及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问题,是每一个专家都积极呼吁,并对于企业迫不容缓的问题。各篇文献都提出了各自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借鉴了刘滢,金汉光《外贸出口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基本看法和内容:1.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企业信用风险控制机制。一是要建立客户管理机制。二是加强中间渠道的管理。三是规范企业出口合同管理,防止“陷阱”条款,严禁口头合同成交。四是

建立应收账款信息跟踪制度。五是严肃企业纪律、强化风险约束,将应收账款作为业务人员考核指标之一。实行资金有偿占用制度,杜绝业务人员内外勾结进行逃汇。

对于建立客户管理机制,毕新富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浅析》中提出以下两方面的观点。(1)客户资信管理。属于信用风险管理的事前管理,客户信息动态管理是客户资信管理的基础工作,客户的全部信息应由企业“客户网络中心”统一进行管理监控,并随时修订、补充和完善。(2)客户授信管理。既是信息风险管理的事中管理,也是信用管理的核心工作,即由专门的客户信用审核部门对信用额度进行审查和控制。

朱从敏,杨征在《浅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也对相似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了阐述。应收账款管理属于信用风险管理的事后控制,即设立专门机构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监控。并在已有应收账款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正确核算坏账损失。一方面要针对货款未收回前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要对每笔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再采取合理的收账政策。

2 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信用危险及其原因

贸易信用风险产生在外贸业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归根结底信用风险来源于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各关系方。

外贸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2.1 国际方面引起的风险

一是政治环境对其影响。东道国的政治、社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和调整,从而给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政治风险具有突发性和可控性差等特点,一旦发生,企业无力回天,常常使外贸企业本利无归、损失惨重。

二是经济环境对其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是指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和调整,从而给出口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是法律环境对其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差异、不同的法律、不同的习惯、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