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广场成功的七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健林:万达广场成功的七要素
观点地产网 9月27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论坛上公开分享了万达广场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选址、定位、设计、业态、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七大要素。
以下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演讲实录:
在目前全国消费市场增速下滑的驱使下,万达依然能保持增长的态势,尽管增长幅度没有以前大,但在全国已经开业的70多个连锁店,没有听到有哪个地方万达广场关门,可能部分项目有点困难,但经过调整以后又很好,为什么万达广场能够开一个火一个?
第一,选址。大型购物中心尤其是综合体,不同于传统的百货店,因此万达广场不会选择在城市核心区建店。核心区成本太高,且租金未见得比郊区店多三四倍,收益投资率不高。对于万达广场的选址原则,首先要求交通便利,至少有两个主道,这样才能方便进出,否则将来随着人流、车流的增加,容易造成堵车、进出困难等困境,这可能就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收益和增长率。
其次,万达更多考虑居住人口而非流动人口,尽管一般的高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等地客流量相当大,但这些人群极少有持续购买的行为,偶尔一两次购买就走了。而购物中心需要的是不断的重复消费,有回头客,因此,万达只考虑半径50公里内是否有30万住户,相近30公里内有没有相同的业态,如果旁边已有大型购物中心,那么万达广场也不会选择落子。
第二,定位。万达广场定位为流行时尚或年轻时尚,目标客户群在15至30岁,所以我们多数考虑时尚品牌、便宜餐饮、文化娱乐等,高端并不是我们的主要定位。尽管明年我们会有两个奢侈品购物中心开业,但这不作为我们的主打方向。
现在我们计划在合肥、长沙、武汉、太远做中等偏上的购物广场,其中武汉项目现时已有超过150个奢侈品品牌,无论从立面设计、内部装饰还是奢侈品品牌的招商,可能会超过
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在内所有的购物中心。我们选择做这么几个购物广场,皆因这些地段核心区域特别好,但这不作为万达市场定位的趋势。
大众消费才能聚集人气,奢侈品小众消费人气不会太高,人气一少,购买客单价虽然会提高,但是附带的随机消费频率也会随之而降低。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所有购买行为当中,目的性消费行为一般占20-30%,极少超过30%,而随机性消费行为则占到2/3,消费者可能原本只是去看个电影,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有时会考虑吃顿饭,也可能随便买个东西,也可能看完电影后就继续K歌,很多行为都是随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大众消费才有人气。
另外,大众消费定位也便于复制,便于“工厂”化的开展。从2010年、2011年开始,万达广场的开店速度加快,2013年我们将有20个广场开业,17个酒店落地,而2014年则将有22个万达广场及16个酒店开业,而从2014开始,万达每年都会以不少于20个万达广场、14、15个酒店的速度发展。而如果定位奢侈品,那么就会受到城市、地段的限制,不利于做大。
再次,大众消费定位也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提升空间。比如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原来定位中档,但随着周边社区的逐步成熟,消费层次的提升,不断有些高端品牌入驻。假如某家店最后做成城市中心,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奢侈品品牌愿意进来,这样我们的谈判条件就不一样了,装修也很简单,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定位奢侈品,然后档次逐步往下降这就很麻烦了。
第三,设计。设计是决定购物中心是否兴旺的关键一环,甚至比定位更具技术化。有很多银行邀请我去看他们贷款发生不良资产的购物中心,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经验,帮助这些项目的提升,可是有些大型项目我看完后只能给出一个意见,把它炸掉重来,没有任何提升的办法。
例如上海松江项目,位于大学城公交站终点,位置很好,但48万平的建面只做了六个楼层,荷载都是普通的500公斤,这种怎么做?所以在打底坑的时候,我就跟那项目的三个股东讲,你要不要我来做都无所谓,但是一定要停止,要修改。8万平米的一个空地,很容易让人判断错误方向,从一个口进去就找不着了。其次,有没有根据商家的需要确定荷载和高度?但是他们不舍得刚把钱投进就炸掉,所以最后就变成烂尾楼了。
广州有一个项目也是同样的问题,他们之前先后请了七八个招商团队,最后还是做不好。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救活,选址没有问题,定位也没有问题,而是设计出了问题。我跟银行建议把它炸掉重来,而且当时该项目的地上面积没有完全建完,只建好30多万平,又没有空调机电等等,成本也很低,才10多个亿,加上股东之前投进去的钱,一共才40
多个亿,你把它推翻,占地600亩的项目按照今天的地价放出去,绝对可以多赢,这样一来,银行可以收回贷款,股东可以收回投资,施工队也可以拿到钱,而不至于破产。
济南泉城路是一条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很有名,但现在这条街也已经不大行了。因为当初在改造的时候,规划把街道放宽到70米,如果我要走到对面再回来就要走140米的路,所以最后就变成人在两边逛,中间没有人流。之后政府不得不把这条步行街改为城市马路,而且还很奢华,中间都是花岗岩。类似的例子很多,都是因为不懂设计。这只说明一点,商业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大师不一定懂商业,所以商业设计一定要请懂商业的人来做。
关于商业设计方面,我有几点体会。首先,交通优先,交通的设计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设计时一定要首先考虑车辆的进出方向,大型商业中心离不开车流,所以一定要考虑周边交通的关系,要做到能够进来,也能迅速疏散。不光是地面交通要做好,地下几层的停车场也要设计好,让大家能很迅速容易地找到车辆及进出。
其次,出入口的选择,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不能只有一个门,而应该有五个、七个、八个门。其中,主要的两三个门应该放在人特别愿意走的几个方向。人很奇怪,人的思维走顺道,走哪个地方去就总往哪个地方走,商业上有一句名言叫“隔街死”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人老是从东边来,你就不能朝西,所以,如果把人的出入口选好了,就像一个储蓄池一样把水兜住。
再次,人的路线、步行是有固定习惯的,人在购物过程当中的疲劳尺度也是非常有规律的。一般来说,人边走片看,走了350米到400米就到了疲劳期了,如果一条线设计1公里长,肯定有一段是死的。万达商业规划院有一句名言叫“不走回头路”,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或者拐弯“口”字形也行。很多项目设计了好几条线,如果平行有两条线,有一条线的某个位置肯定是冷的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