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合集下载

锚网索支护工艺质量标准及管理规定

锚网索支护工艺质量标准及管理规定

锚网索支护工艺质量标准及管理规定为尽快熟悉锚网索施工工艺,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抓好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施工工艺标准及管理规定:一、施工工艺流程:(一)锚杆支护工艺流程:掘进巷道-敲邦问顶-前移前探支护-清出部分煤肝-连上网并套好钢筋梯-打出顶部中间锚杆孔-装填Z2545锚固剂2支- 安装顶部中间锚杆T由中间向两边顺序打设顶部锚杆。

锚索和邦锚杆打设可与顶部锚杆平行作业。

正常顶板锚索可拖后5m,遇断层锚索按正常锚索距紧跟迎头。

锚杆安装时逐块装入树脂药卷,用锚杆轻推至孔底后启动机器搅拌,顶锚杆用锚杆机搅拌,搅拌时间20-25秒,邦锚杆用风动锚杆搅拌器搅拌,搅拌时间25-30秒;待药卷固化后,装上托盘,用扭力扳手拧紧锚杆螺帽,保证托盘紧贴岩面,锚固力不小于7吨(215N.m)。

(二)锚索支护工艺流程:定出锚索孔位置-首先打出中间锚索孔-装填K2350树脂药卷1支,Z2350树脂药卷2支-插入钢绞线将锚固剂逐块人工缓慢送到眼底-拧上搅拌器并插入锚杆机内-连续搅拌45秒发现锚索钢绞线产生反向力矩时-静止30-50秒后即可松回锚杆机-穿上锚索梁、锚索托盘及锁具。

然后依次按以上顺序完成左右两锚索孔的安装,最后先用千斤顶预紧中间孔,再依次预紧其它两孔。

锚索预紧力不低于28MPa (10吨)o二、质量检验标准:1、锚杆间排距800mm,允许偏差±100mm。

2、锚杆锚固力:顶部及两帮均不小于7吨(215N.m)。

3、锚杆孔眼与岩面或巷道周边轮廓线的夹角不小于75度。

4、金属网搭接100mm,梯子梁安装扭距100mm。

5、锚索梁排距1600mm,允许偏差± 100mm,间距1300mm。

6、锚杆托盘及锚索梁要紧贴岩面,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 钢绞线不大于500mmo7、钢绞线单根初锚固力不小于10吨(28MPa),锚索钢绞线长度为5m,锚入硬岩层不小于lm。

8、工区班班必须检查锚杆锚固力及锚索预紧力情况,并填在记录本和记录表上,及时上报技术科。

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煤巷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二〇一六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地质力学评估 (2)第三章锚网支护设计 (5)第四章锚网支护材料 (20)第五章施工技术管理 (22)第六章锚网支护质量检测及矿压观测 (28)第七章维修管理规定 (35)第八章回收管理规定 (38)第九章锚网支护验收规定 (41)第十章附则 (44)第十一章附件 (4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以下简称******)锚网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规范施工质量管理,促进锚网支护技术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在对******所属各单位应用锚网支护技术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今后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

第三条煤、半煤岩巷道的锚网支护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推广应用锚网支护技术时,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

第五条对使用的新型锚网支护材料及防腐锚网支护材料等,使用单位必须将有关物理、化学等技术参数报******生产管理部,经生产管理部审核批准或组织有关单位鉴定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地质力学评估第一条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巷道锚网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条 ******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暂按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量,两种方法进行分类,各矿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比较后确定。

在取得丰富的基础性实测资料和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使围岩稳定性分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巷道围岩开挖前所处位置的最大垂直应力(即原岩应力γH)与巷道围岩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共分为4类。

见表2-1。

表2-1 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第四条依据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量进行分类,可分为Ⅰ非常稳定、Ⅱ稳定、Ⅲ中等稳定、Ⅳ不稳定、Ⅴ极不稳定五类。

2024年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二篇)

2024年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二篇)

2024年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在掘进工作面从事锚索支护作业的人员。

第2条锚索支护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3条锚索支护工必须掌握作业规程中规定的巷道断面、支护形式、支护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等;熟练使用作业工具,并能进行检查和保养。

二、安全规定第4条锚索支护工要熟悉锚索支护原理,锚索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熟悉作业地点环境,能够熟练使用支护工具,熟悉锚杆机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并做好使用前后的检查和保养。

第5条锚索支护材料要符合施工措施的规定。

第6条采用树脂锚固时,最小锚固长度要≥1.5m。

第7条单根锚索设计锚固力应大于200kN。

第8条检查施工地点支护状况,严防片帮、冒顶伤人。

在有架空线巷道内作业时,要先停电,严格执行停送电票制度。

第9条打锚索眼时,要注意观察钻进情况,有异常时,必须迅速闪开,防止断钎伤人,钻机附近5m范围内不得有闲杂人员。

第10条锚索张拉预紧力应控制在80-100kN,螺纹锚索预紧力力矩不得小于160kN·m,锚索安装48h后,如发现预紧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拉。

张拉时如发现锚固不合格,必须补打合格的锚索。

第11条服务年限____年以上锚索需注浆防锈。

采用____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

注浆压力0.5-1MPa。

如钻孑L漏浆,需反复注浆,每次注浆间隔约6h。

也可隔天注浆。

第12条巷道支护高度超过3m,或在倾角较大的上下山进行支护施工,必须有脚手架或搭设工作平台。

第13条钢绞线旋向应与搅拌工具旋转方向相反。

三、操作准备第14条施工前,要备齐钢绞线、锚固剂、托盘、锚具等支护材料和锚杆打眼机、套钎、锚索专用驱动头、张拉油缸、高压油泵、液压剪、注浆泵等专用机具以及常用工具。

第15条准备好施工所需风、水、电。

第16条锚杆钻机打眼前进行以下检查:(1)检查所有操作控制开关,所有开关都应处在“关闭”位置。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三篇)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三篇)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法规规定锚索支护工作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从事锚索支护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第三条安全责任相关人员在从事锚索支护工作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并按照规程要求履行。

第四条术语定义1. 锚索支护:指通过固定锚索使结构物稳定,以防止其由于自然力的影响而发生倾覆、坍塌等事故。

2. 技术人员:指具有从事锚索支护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3. 施工人员:指从事锚索支护工作的操作人员。

第二章锚索支护施工安全技术第五条施工前准备工作1. 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和工程设计,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2. 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使用工具的方法。

3. 进行施工前检查,确保施工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完好。

第六条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和禁止通行区域。

2. 施工现场应保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施工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和急救设备。

第七条锚索固定1. 在进行锚索固定前,必须检查锚索的质量和规格是否满足要求。

2. 锚索固定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并确保固定牢固可靠。

3. 锚索固定过程中,严禁直接用身体来回拉动,以免造成伤害。

第八条锚索保养1. 已安装的锚索需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锚索表面应进行保护,防止锈蚀和损坏。

3. 锚索保养过程中,严禁使用锤子等硬物击打锚索。

第九条施工安全措施1. 在进行锚索支护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措施的实施。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方便人员的进出。

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按照规定的工作面进行作业。

第三章技术人员安全管理第十条技术人员岗前培训1. 技术人员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施工方案和工作要求。

2. 技术人员应掌握锚索支护的相关知识,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doc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doc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锚网索喷巷道支护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矿井锚网索喷支护巷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GB50511-限确定,设计总厚度不宜超过300mm。

巷道喷层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现场不大于25m打设一组观测孔,一组观测孔至少打3个且均匀布置。

3.2.20煤巷锚网支护巷道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

顶板离层检测仪安设距离标准:巷道宽度≤3m时,不大于150m安装一组;巷道宽度3~5m时,不大于100m安装一组;巷道宽度≥5m时,不大于50m安装一组。

构造破碎带、复合顶板且有淋水、复合顶板异常区每30m安装一组。

三岔口或四岔口要单独设一组。

3.2.21顶板离层指示仪的浅基点应固定在锚杆端部位置,深基点一般应固定在锚杆上方稳定岩层内300mm~500mm,若无稳定岩层,深基点在顶板中的深度应不小于巷道跨度的1.5倍。

3.2.22离层指示仪的安设要及时,其距离迎头不大于15m。

3.2.23离层指示仪应按照要求进行检测,每班对距迎头50m 以内的监测一次,除非离层有明显增长,50m以外范围每周监测一次。

顶板离层值超过设计顶板离层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补强加固措施。

3.2.24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

3.2.25对锚杆支护巷道要预先存放备用不少于20架棚料,其具体规格、型号、数量和存放地点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3锚杆支护参数根据集团公司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和采区设计,在对巷道围岩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法、工程类比法和实测法相结合,确定锚杆支护的参数。

并应在施工后不断观测巷道的围岩及支护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应对措施。

锚杆支护参数在作业规程中要叙述计算过程和选取的根据。

附:1.锚网喷支护巷道锚网施工标准

附:1.锚网喷支护巷道锚网施工标准

附:1.锚网喷支护巷道锚网施工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孟津煤矿井下所有锚网支护的工作面。

二、依据文件《煤矿安全规程》;《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三、锚网支护技术标准1、锚网支护材料1.1一般要求设计选用的锚杆支护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锚杆(锚索)杆体及其附件、其它组合构件等的力学性能必须相互匹配。

1.2 锚杆、托板、螺帽1.2.1 金属杆体、托板、螺帽必须符合MT 146.2-2002的规定。

1.2.2 树脂锚杆杆体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3 锚固剂树脂锚固剂必须符合MT 146.1-2002的有关规定。

锚固剂生产厂家必须提供质量合格证。

1.4 钢带钢带的选用必须根据巷道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型号和规格,钢带材料抗拉强度不低于375MPa。

1.5 锚索1.5.1 锚索用钢绞线必须符合GB/T 5224-2003的规定;优先选用抗拉强度等级不低于186MPa,延伸率不小于 3.5%,直径不小于15.24mm的钢绞线。

1.5.2 与钢绞线配套的锚具必须符合GB/T 14370-2000的规定。

1.5.3 锚索托板的承载力必须符合MT/T 942-2005的要求。

1.6 网锚杆支护巷道宜选用钢筋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编织金属网或其它材料的网。

1.7 喷射混凝土服务期长的巷道或维修巷道可采用喷射混凝土等封闭措施。

2、锚杆、锚索支护施工2.1 一般规定锚杆支护施工必须按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2.2 临时支护锚杆支护巷道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临时支护,不得空顶作业,其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要求等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

2.3 顶板支护锚杆支护巷道落煤(岩)后,需及时进行顶板支护。

若两帮煤体稳定,帮锚杆施工可适当滞后,滞后距离和最大空帮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第一章总则1为贯彻安全第一得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与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确保正确地进行锚杆支护设计与施工质量,促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得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2 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进行设计.锚杆支护设计要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与监测方面得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采区采用锚杆支护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并进行锚杆支护实验工作,锚杆支护设计要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3 对在煤巷应用锚杆支护得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4 在应用锚杆支护得巷道中,必须有矿压及安全监测设计。

在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设置矿压及安全监测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监测.第二章巷道围岩得稳定性分类5采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为指导锚杆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6巷道分类按原煤炭部颁发得《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执行。

7煤层围岩分类指标以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为基本分类指标。

其它条件下得煤巷(如煤层上山)稳定性分类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表1与表2。

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第三章锚杆支护设计8 锚杆支护设计应贯彻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等四个步骤。

锚杆支护设计参考以地应力为基础得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锚杆支护实践,可根据直接顶稳定情况,按悬吊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组合梁理论或锚杆楔固理论进行设计计算;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

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对支护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锚杆受力、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及弱化范围、顶板离层等内容。

根据监测信息反馈结果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第9条为进行科学得锚杆支护设计,必须具备表3所要求得原始资料。

巷道施工后,根据实际揭露得围岩及地质构造等情况,对有关数据进行校核,为修改与完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精选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精选

锚杆支护技术治理标准第一节? 总那么第1条为使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可靠、确保施工质量,促进锚杆支护技术健康开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2条推行应用锚杆支护技术时,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依托科技进步,高度注重锚杆支护的技术征询题,积极推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

第3条本标准是在大土河矿业投资所属矿井煤巷、半煤岩巷应用锚杆支护技术的经历进展总结的根底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公司今后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开展方向而制定的。

第4条岩石巷道的锚杆支护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二节质力学评估及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第5条煤巷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的内容包括现场地质条件和消费条件调查、煤巷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围岩构造观测、地应力测量和锚杆拉拔力试验。

煤巷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的详细内容见表1。

第6条矿井开辟部署和采区划分合理安排煤巷围岩地质力学参数的测试。

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应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整个井田和采区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测试数据绘制矿井地应力分布图。

第7条地质力学评估首先应确定评估区域,应考虑煤巷效劳期间阻碍支护系统的主要要素,锚杆支护设计应该限定在这个区域内。

第8条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包括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围岩构造和围岩应力。

第9条? 原岩应力测量宜优先采纳应力解除法或水压致裂法。

第10条支护设计所需的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通过井下采取岩第11条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包括煤岩体的真密度、视密度、孔隙率、单轴抗拉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内摩擦角和水理性质等。

第12条围岩构造测量应采纳煤巷外表观察、钻孔取芯测量和钻孔窥视等方法进展。

构造面力学特性测试应在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进展试验。

第13条煤巷围岩应进展锚杆拉拔力试验,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

锚杆拉拔力试验应在需支护的煤巷现场或类似条件的围岩中进展,每次不少于三组。

第14条在一个地点获取的参数用于同一煤层的其它地点时,应进展充分的现场调研和分析、评估。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试行)讲解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试行)讲解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确保正确地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进行设计。

锚杆支护设计要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采区采用锚杆支护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并进行锚杆支护试验工作,锚杆支护设计要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3条对在煤巷应用锚杆支护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第4条在应用锚杆支护的巷道中,必须有矿压及安全监测设计。

在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设置矿压及安全监测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监测。

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第5条采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为指导锚杆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第6条巷道分类按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执行。

第7条煤层围岩分类指标以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为基本分类指标。

其它条件下的煤巷(如煤层上山)稳定性分类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表1和表2。

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表1煤层上、下山分类指标表2第三章锚杆支护设计第8条锚杆支护设计应贯彻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等四个步骤。

锚杆支护设计参考以地应力为基础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锚杆支护实践,可根据直接顶稳定情况,按悬吊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组合梁理论或锚杆楔固理论进行设计计算;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

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对支护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锚杆受力、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及弱化范围、顶板离层等内容。

根据监测信息反馈结果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第9条为进行科学的锚杆支护设计,必须具备表3所要求的原始资料。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确保正确地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进行设计。

锚杆支护设计要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采区采用锚杆支护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并进行锚杆支护试验工作,锚杆支护设计要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3条对在煤巷应用锚杆支护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第4条在应用锚杆支护的巷道中,必须有矿压及安全监测设计。

在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设置矿压及安全监测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监测。

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第5条采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为指导锚杆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第6条巷道分类按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执行。

第7条煤层围岩分类指标以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为基本分类指标。

其它条件下的煤巷(如煤层上山)稳定性分类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表1和表2。

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表1煤层上、下山分类指标表2第三章锚杆支护设计第8条锚杆支护设计应贯彻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等四个步骤。

锚杆支护设计参考以地应力为基础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锚杆支护实践,可根据直接顶稳定情况,按悬吊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组合梁理论或锚杆楔固理论进行设计计算;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

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对支护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锚杆受力、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及弱化范围、顶板离层等内容。

根据监测信息反馈结果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第9条为进行科学的锚杆支护设计,必须具备表3所要求的原始资料。

锚索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三篇)

锚索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三篇)

锚索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锚索支护是在地质较差的地区进行建筑物或工程施工时常用的一种安全技术手段。

正确操作锚索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土体滑坡或塌方,保障工地的安全。

为了规范锚索支护的操作,提高工地的安全水平,制定锚索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锚索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地质情况,评估土体的稳定性,确定锚索支护的需求和方案。

2.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锚索材料和支护方式,并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以保证锚索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在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锚索支护技术和操作规程,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

二、锚索支护设备准备与安装1. 在施工前,要对锚索支护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运行正常,不存在故障和安全隐患。

2. 按照设计方案和要求,对锚点位置进行标注和确定,并在锚点位置进行钻孔或开洞,确保锚索的固定牢固可靠。

3. 在锚孔中安装锚杆或槽钢,并使用适当的锚固材料进行固定,确保锚索的牢固可靠。

三、锚索支护施工操作流程1. 按照设计方案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2.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严禁违章操作和破坏施工现场安全的行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锚索支护的固定情况,确保锚索的牢固可靠。

4. 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操作方法,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后的安全检查与验收1.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存在安全隐患。

2. 对锚索支护的牢固性进行检测,确保锚索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并取得相关验收文件和证书。

五、安全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1. 发生安全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并进行紧急救援,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锚索支护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锚索支护工作流程,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锚索支护工是指从事锚索支护作业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操作、检测和维护锚索设备的各级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锚索支护作业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锚索支护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锚索支护工作应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并定期组织技术和安全培训。

第六条锚索支护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作业技术要求第七条锚索支护工作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和施工方案的制定,确保安全措施和操作方式的科学有效。

第八条锚索支护工作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工具和设备。

第九条锚索支护工作应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锚索材料和附件。

第十条锚索支护工作应确保锚索的安装和固定牢固可靠。

第十一条锚索支护工作应检查锚卡的安全性和钢绳连接的牢固程度。

第十二条锚索支护工作应定期检查锚索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并及时处理损坏或失效的锚索。

第十三条锚索支护工作应确保锚索和锚卡的负荷的合理分配,避免单一节点过载。

第十四条锚索支护工作应定期检测锚索的张力,并及时调整。

第十五条锚索支护工作应定期检测锚索的锚固长度和锚扣的锚固深度。

第十六条锚索支护工作应定期检测锚索的腐蚀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防腐处理。

第十七条锚索支护工作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十八条锚索支护工作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和现场管理的安全。

第十九条锚索支护工作应进行必要的协作和配合,确保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安全防护要求第二十条锚索支护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锚索支护工作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保用品。

第二十二条锚索支护工作应佩戴合格的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第二十三条锚索支护工作应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遇险自救技能。

第二十四条锚索支护工作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锚网(梁、索)巷道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锚网(梁、索)巷道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锚网(梁、索)巷道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一)施工前,支护工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支护形式和支护技术参数。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支护说明书和质量标准要求精心操作,安全施工。

(二)锚杆、锚索的锚固力,强度等参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三)施工中不得使用下列支护材料:1.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支护材料。

2.锈蚀或变形的锚杆、锚索。

3.施工时,严禁空顶作业。

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采用前探梁和单体支护。

支护材料、结构形式、质量要求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4.支护过程中,必须对工作地点的电缆、风筒、风管、水管及机电设备妥加保护,不得损坏。

5.过期、失效的树脂锚固剂或不合格的锚杆、锚索。

(四)爆破打坏的网子和锚杆、锚索应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施工。

修复前,应先找掉危石、活矸。

二、准备工作(一)施工前,要备齐支护材料和施工工具,以及用于临时支护的前探梁和单体支柱及处理冒顶的应急材料。

(二)支护前和支护过程中,要经常敲帮问顶,用长柄工具及时处理危岩、活石。

(三)支护前,应按中腰线检查巷道毛断面的规格质量,处理好不合格部位。

(四)施工前,要掩护好风、水、电等管、线设施。

施工设备要安放到规定地点。

三、操作流程(一)施工时先将中线延放至碛头,以中线为基准,按标准进行锚杆的施工,确保锚杆成排成行。

(二)使用前探梁作临时支护1.操作顺序:找顶→移前探梁→紧固吊环→铺金属网→背木背板→施工锚眼→上锚杆。

2.找顶时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找顶一人看安全,“敲帮问顶”人员站在帮顶完好、退路畅通距找悬危矸水平距离1.5m外的安全位置,找顶处或矸石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由专人负责观察“敲帮问顶”范围的安全,找顶工具必须齐全。

3.进入碛头首先必须对碛头段进行彻底的敲帮问顶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煤巷和半煤岩巷道找顶顺序:由外向里、先顶后帮、先上帮后下帮;全岩巷道找顶顺序:由外向里、先顶后帮、先上帮后下帮,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先顶后帮、先上帮后下帮的顺序进行找顶。

矿井锚喷支护技术规范

矿井锚喷支护技术规范

四川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生〔2011〕184号四川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矿井巷道锚喷支护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公司各生产单位: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锚喷支护,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生产安全,促进公司巷道锚喷支护技术的发展,特制定《四川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巷道锚喷支护技术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四川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巷道锚喷支护技术规范(试行)》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主题词:锚喷支护生产技术规范四川省煤业公司办公室2011年7月27日印矿井巷道锚喷支护技术规范四川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锚喷支护,提高支护质量,保证安全,促进威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威达公司”)锚喷支护技术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锚喷支护是靠其先进性、技术性和可靠性来保证的,因此,各矿在推广应用锚喷支护技术时要坚持科学态度,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高度重视锚喷支护的技术问题,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新工艺。

第3条锚杆支护巷道采用树脂锚固剂锚固。

巷道两帮可采用可回收锚杆,不得采用管缝式锚杆支护巷道。

第4条锚喷支护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进行。

第5条对涉及锚杆支护的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安全监察人员)要进行技术培训。

第6条本规范未涉及到的有关技术问题,按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上级部门的有关法规、规范及规定执行。

第7条本规范适用于威达公司所有锚喷支护巷道。

第8条有关名词解释1.巷道:本规范中泛指矿山井下的各类巷道、硐室、交岔点等。

2.锚杆杆体破断力:锚杆杆体能承受的极限拉力(kN)。

3.锚杆拉拔力:锚杆锚固后,拉拔试验时,锚杆破断或失效时的极限抗拉力(kN)。

4.锚固力:锚杆正常工作时所承受的极限拉力(kN)。

5.设计锚固力:设计时给定的由锚杆承受的最小拉拔力。

6.锚固剂:通过其粘结使锚杆锚固在锚杆孔中的无机或有机粘结介质。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参考Word)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参考Word)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一、总则1、为使巷道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的要求,促进锚杆支护技术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2、锚杆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详细地收集有关地质资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按照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四项原则,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3、使用锚杆支护单位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4、对压力大、顶板破碎的巷道,不但要使用高强度锚杆支护,还必须加打锚索加强支护。

5、锚杆支护巷道必须进行安全监测,内容包括顶板离层、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量及下沉速度。

6、对永久巷道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和试验工作,并将修改后的设计图纸及作业规程送集团公司生产处审批。

7、新上的锚杆支护材料必须经生产处审核批准或组织有关单位鉴定后方可使用。

二、锚杆支护设计1、锚杆支护技术的设计必须以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为依据,煤层上、下山稳定性分类,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下表。

分类指标说明顶板强度(指单向抗压强度,Mpa,下同) 取巷道宽度15倍范围内顶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煤层强度取巷帮煤岩层强度加权平均值底板强度取巷道宽度范围内底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巷道埋深H(m) 巷道所在位置至地表的垂直距离护巷煤柱宽度X(m) 一侧煤柱的实际宽度。

其中,沿空掘巷(无煤柱)时,X=0;巷道两侧均为实体煤时,X=100采动影响系数N 指因工作面回采引起的超前支护支承压力的影响,N=直接顶厚度+厚度(当N>4时,取N=4)围岩完整性指数D 指围岩节理裂隙、层理的影响速度,以直接顶初次垮落布距(m)代替2、锚杆支护设计的基础资料见下表,根据下表进行初步设计,在监测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序号原始资料说明与测取1 一般取1.5倍巷道宽度范围内顶板岩石层层数与厚度(m) 由地质柱状图或钻孔资料确定2 各层节理裂隙间距D1(m) 指沿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的平均间距,在巷道内(或类似条件巷道内)测取,或由下表查得3 岩层的分层厚度D2(m) 指分层厚度的平均值,或由表三查得4 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MPa) 在井下直接测取,或在实验室内利用岩样测定5 煤层厚度Hc(m) 指被巷道切割的煤层厚度6 煤层倾角a(°) 由地质报告给出,或在井下直接量取7 煤层单向抗压强度(MPa) 在井下直接测取,或在实验室内测定8 巷道埋深H(m) 地表到巷道的垂直距离9 指应力方向与大小一般在井下实测10 地质构造情况11 水文情况描述12 煤柱宽度X(m) 煤柱的实际宽度13 锚杆在顶板岩层中拉拔力Pr(KN)14 锚杆在煤层中拉拔力Pr(KN)15 巷道几何形状与尺寸宜选用的梯形、矩形与拱形3、巷道围岩分类为Ⅰ、Ⅱ、Ⅲ类时,顶板锚杆可以采用端锚或半长锚固,设计锚固力≥64KN。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完整资料).doc

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锚网索喷巷道支护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矿井锚网索喷支护巷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GB 50511-2010 煤矿井巷施工规范GB 50213-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MT 146.1-2002 树脂锚固剂行业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3〕1号3 技术要求3.1材质要求3.1.1 锚杆、锚盘、螺母、让压构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各构件强度与设计锚固力要匹配。

不同规格的锚杆进场后,同一规格的锚杆每1500根或不足1500根的抽样检验不少于1次。

3.1.2 锚杆种类。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规定允许使用的锚杆种类包括以下五种:3.1.2.1 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

钢材屈服强度要求不低于335MPa,钢材宜选用螺纹钢、碳素结构钢,直径在Φ18mm、Φ20mm、Φ22mm及以上选取。

3.1.2.2 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肋螺纹钢树脂锚杆1)钢材屈服强度要求在335MPa、500MPa和600MPa三种规格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选取,直径在Φ20mm、Φ22mm、Φ25mm及以上选取。

2)高强锚杆尾部采用滚丝工艺。

锚盘采用厚度不小于8mm的20MnSi钢板制作,其尺寸应不小于120×120mm或Φ120mm。

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不低于设计锚固力。

3)高强预应力左旋无纵肋螺纹钢树脂锚杆实验要求:尾部螺纹部位的破断载荷大于杆体的破断载荷,主要表现在抗拉试验中,锚杆破断位置应在杆体部位,尾部螺纹部位破断或尾部螺纹与杆体交接部位破断视为不合格。

除做屈服载荷实验外,应在杆体滚压螺纹部做抗弯试验。

GBT35056-2018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201812

GBT35056-2018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201812
2.1.14 当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围岩结构和围岩应力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对地质力学参数进 行重新测定。
2.1.15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1)当巷道围岩条件、开采深度、开采范闱与原分类差异很大; 2)新采区各巷道首次采用锚杆支护。
技术要求
2.2 锚杆支护设计
2.2.1 现场调查与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结果证明锚杆支护可行时,进行锚杆支护设计。 2.2.2 在进行巷道布置时,应尽量考虑原岩应力场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使巷道轴线方向 与主应力方向处于有利的夹角。 2.2.3 锚杆支护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方法。设计应在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的基础上,按“初始 设计 — 井下监测 — 信息反馈 — 正式设计”的程序进行。 2.2.4 根据现场调查与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结果,进行锚杆支护初始设计。初始设计可采用以 下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进行:
2.2.13 回采巷道被采煤机截割的煤帮应优先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等可切割锚杆。
2.2.14 巷道复杂地段应进行联合支护,联合支护范围应延伸到正常地段5m以上。破碎围岩 巷道应优先采用锚注支护。
4.2.15 螺纹钢树脂锚杆的钻孔直径、锚杆直径和树脂锚固剂直径应合理匹配,钻孔直径 与锚杆杆体直径之差应为6 mm〜10 mm;圆钢树脂描杆的钻孔直径与锚头顶宽之差应为4 mm〜6 mm;钻孔直径与树脂锚固剂直径之差应为4 mm〜8 mm。
技术要求
2.1.5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内容: (1)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2)围岩结构测量与力学性质测定; (3)围岩应力测量。
2.1.6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测试要求: (1)应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和采区划分合理安排测试; (2)测点应具有代表性; (3)应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整个井田或采区的实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煤巷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二〇一六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地质力学评估 (2)第三章锚网支护设计 (5)第四章锚网支护材料 (20)第五章施工技术管理 (22)第六章锚网支护质量检测及矿压观测 (29)第七章维修管理规定 (36)第八章回收管理规定 (40)第九章锚网支护验收规定 (43)第十章附则 (46)第十一章附件 (4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以下简称******)锚网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规范施工质量管理,促进锚网支护技术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在对******所属各单位应用锚网支护技术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今后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

第三条煤、半煤岩巷道的锚网支护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推广应用锚网支护技术时,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

第五条对使用的新型锚网支护材料及防腐锚网支护材料等,使用单位必须将有关物理、化学等技术参数报******生产管理部,经生产管理部审核批准或组织有关单位鉴定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地质力学评估第一条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巷道锚网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条 ******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暂按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量,两种方法进行分类,各矿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比较后确定。

在取得丰富的基础性实测资料和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使围岩稳定性分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巷道围岩开挖前所处位置的最大垂直应力(即原岩应力γH)与巷道围岩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共分为4类。

见表2-1。

表2-1 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第四条依据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量进行分类,可分为Ⅰ非常稳定、Ⅱ稳定、Ⅲ中等稳定、Ⅳ不稳定、Ⅴ极不稳定五类。

注:同一巷道可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分为若干类,并采取相应的支护对策第五条地质力学评估为锚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其内容包括现场地质条件调查、巷道围岩力学性质测定、锚固力拉拔试验。

第六条地质力学评估的具体内容见表2-3。

第七条巷道围岩力学参数是煤巷锚网支护设计的基础资料,支护设计所需的围岩力学指标必须通过实测或地质部门提供。

第八条测试围岩力学性质岩样的采集、包装,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技术要求。

第九条巷道锚网支护前应作锚杆(索)锚固力拉拔试验,用于评价巷道围岩的可锚性。

锚杆(索)锚固力拉拔试验应在巷道施工现场或井下相似围岩中进行,每次不少于3根锚杆(索)。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锚杆(索)锚固力拉拔试验:1.初始设计之前;2.设计变更;3.材料变更;4.围岩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第三章锚网支护设计第一条锚网支护设计之前,必须详细地收集有关地质资料,按照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稳定性分析—按初选方案施工—现场监测—信息反馈与修改、完善设计六个步骤进行,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第二条根据地质力学评估结果,巷道具备锚网支护条件时,进行锚网支护初步设计。

锚杆(索)支护设计必须进行方案论证,并将论证结论编入作业规程。

第三条各矿煤巷锚网支护设计方案由主管技术部门主持设计,报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由主管开拓掘进矿长负责实施。

第四条巷道优先选用矩形断面,在特殊条件可采用拱形或微拱形断面。

在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线架设、设备安装等要求的前提下,各矿应按照煤层赋存情况及围岩稳定状况,确定巷道断面变形预留量,并在设计中明确规定。

第五条为便于现场施工和质量管理,顶板锚杆长度优先选择2400mm,帮锚杆长度优先选择2000mm。

特殊情况下经矿技术部门进行安全性论证后,可以100mm为单位适当增加或减小锚杆杆体长度,但顶板锚杆长度不得小于2000mm。

锚杆杆体直径不小于20mm,杆体直径与钻孔直径的孔径差应控制在6-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锚固剂直径之差应为4~8mm。

锚杆间排距推荐使用0.7m、0.8m和1.0m三个层次,可灵活选择并通过锚网支护系统承载力进行校验。

滑动构造区巷道和沿顶掘进巷道锚杆间排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通过锚网支护系统承载力进行校验。

第六条煤巷锚网支护初始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1、支护形式选择原则(1)所有巷道严禁使用单体锚杆支护。

(2)顶板围岩达到中等稳定以上的巷道,必须采用锚网支护,锚杆设计锚固方式为加长锚固,即使用1支K2350树脂锚固剂和1支Z2350树脂锚固剂(巷帮可以使用1卷K2370的锚固剂);锚索设计锚固方式为端头锚固,即使用1支K2350树脂锚固剂和2支Z2350树脂锚固剂。

遇特殊地质条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锚杆(索)锚固长度,同时遇有淋水地段时,采用快速锚固剂,必要时使用防水型锚固剂。

(3)厚煤层托顶煤掘进的巷道;层厚较薄、层理、节理较发育的复合顶板;岩体松软压力大的巷道;巷道断面大、沿空送巷、孤岛开采的工作面两巷;构造复杂的巷道。

必须采用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并视现场情况架设防护性支架。

锚杆(索)锚固方式必须为加长锚固或全长锚固,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

2、锚网支护参数选取原则(1)支护必须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安全系数不小于1.5;(2)锚杆设计锚固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锚索设计锚固力不小于钢绞线极限载荷的90%。

直径2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预紧力矩锚固于煤体的不低于200N•m,岩体的不低于260N•m;直径17.8mm锚索预紧力不低于70kN;直径18.9mm锚索预紧力不低于100kN。

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的锚索预紧力应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

(3)锚杆(索)及护表构件的强度及刚度必须匹配,使安装应力向周围煤、岩体扩散,保证支护整体性能。

(4)矩形锚网支护巷道顶板两肩角锚杆必须倾斜安装,与铅垂线夹角为15-25°。

3、支护体系内锚杆(索)材料选择原则(1)锚杆(索)支护材料,属于“煤安标志”目录的产品,如锚杆、锚固剂、钢绞线的锁具、预应力锚索等必须具有“煤矿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出厂检验合格证;不属于“煤安标志”目录的产品(除各矿自制产品外),如W、M型钢带、黑色硬质网等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和出厂检验合格证,否则,不准在井下使用。

(2)锚杆螺母必须采用扭矩螺母,实现快速安装。

(3)锚杆杆体屈服强度不小于335MpaⅡ级螺纹钢,所有巷道禁止使用右旋无纵筋锚杆和建筑螺纹钢锚杆,必须使用左旋无纵筋(KMG335)锚杆或使用更高支护强度的左旋锚杆,所有锚杆必须配套使用扭矩螺母和减摩垫圈。

(4)锚杆须使用鼓形托盘,肩窝和底角锚杆采用异型托盘,尺寸不得小于140×140mm,厚度不得小于10mm;锚索托盘不得小于300×300mm(废旧U型钢加工的托盘长度不小于300mm,严禁使用25U型钢加工托盘),厚度不得小于10mm。

托盘材质必须使用A3及以上强度的钢材加工。

托盘材质及尺寸可根据矿压观测结果适当调整。

锚杆托盘外形优先使用圆形,若采用矩形托盘在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托盘与钢筋梯平行。

(5)锚杆支护巷道顶板及两帮必须使用圆钢钢筋梯,圆钢直径不低于10mm,钢筋梯内径不大于80mm。

(6)煤巷锚索选用17.8mm及以上直径规格;锚索材质必须选用1860MPa及以上抗拉级别、延伸率不低于3.5%的低松弛性国标钢绞线。

(7)锚网支护巷道,当顶板为煤层或较破碎岩石时,必须使用冷拔丝编织网、钢筋网或编织成型的菱形网+黑色硬质塑料网护表,网孔尺寸不得大于60×60mm,菱形网铁丝和冷拔丝编织网直径不低于4mm(8#铁丝)、钢筋网直径不低于6mm。

4、锚杆(索)支护设计和施工作业规程,两个月必须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现场监测信息及时对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和修正。

5、设计锚固力的取值按下式确定:N=(πd2σ屈)/4式中:σ屈—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d—杆体直径,mm。

同时,锚杆设计锚固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锚索设计锚固力不小于钢绞线屈服强度的90%。

第七条初始设计可按以下方法进行1、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其基本步骤为:(1)利用地质力学评估结论的资料建立地质力学模型。

(2)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分析巷道围岩的变形失稳类型。

(3)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对各种可行的支护方案进行支护效果分析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案作为初始设计。

2、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法支护理论主要为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和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根据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分析锚网支护应适用何种支护理论,并明确支护理论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理论分析作为锚网支护作用的定性分析,其简化理论计算公式作为锚网支护参数确定参考依据。

支护参数应根据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在本规范明确的锚网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范围内选择支护方案。

同时和本采区同类型巷道的地质构造异同情况和支护参数进行对比,并详述已施工巷道支护状况及预测拟施工巷道支护效果。

有类比经验的,优先采用工程类比法。

第八条简化理论公式验算按下式进行:1、按悬吊理论(1)锚杆长度LL=L1+L2+L3式中:L1—锚杆外露长度,m;L2—软弱岩层厚度(可根据柱状图确定),m;L 3—锚杆伸入稳定岩层深度(一般不小于0.5m ),m 。

(2)锚固力N :可按锚杆杆体的屈服载荷计算N=(πd 2σ屈)/4式中:σ屈—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 ;d —杆体直径,mm 。

(3)锚杆间排距锚杆间距D ≤1/2L锚杆排距L 0=Nn/2K γaL 2式中:n —顶板每排锚杆根数;N —每根锚杆锚固力,kN ;K —安全系数,取2-3;γ—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5kN/m 3;a —巷道半跨度,m 。

2、按自然平衡拱理论计算(1)巷道掘进后煤帮最大破坏深度C290tan )110(4ϕγ--=h f H K C c c式中:C —煤帮最大破坏深度,m ;K c —采掘工程扰动系数,实体煤取1,沿空取1.5;γ—上覆岩层平均重力密度,kN/m 3;H —巷道埋深,m ;f c —煤层硬度系数;h —巷道轮廓范围内煤夹层的厚度,m ;φ—煤体内摩擦角,º。

(2)无顶煤时巷道掘进后顶板最大破坏深度bn y f k C a b αcos )(+=式中:C —煤帮最大破坏深度,m ;f n —锚固岩层的硬度系数;a —巷道的半跨距,m ;α—煤层倾角,º;k y —锚固岩层的稳定性系数,见表3-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