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行业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行业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行业标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9月14日发布了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1、宏量营养素 2、常量元素 3、微量元素 4、脂溶性维生素 5、水溶性维生素。

目前公布了标准第1部分和第3部分,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第1部分为宏量营养素标准,规定了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类及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

第3部分为微量元素标准,规定了中国居民膳食铁、碘、锌、硒、铜、钼、铬7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

营养作为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促进儿童少年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膳食应当保证儿童少年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水等营养素的合理摄入。

成年人膳食中各产能营养素供能百分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 50%~65%,脂肪 20%~30%,蛋白质10%~15%。

年龄越小,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重应适当增加。

成人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 25 g/d~30 g/d。

个体对能量参考摄入量的应用:能量参考摄入量是各个人群根据参考体重和身体活动水平制定的,在计算个体的能量需要时要考虑体重及相关身体活动水平值。

儿童少年每天应保证300-500g粮食类摄入,使碳水化合物所供能量占总能量的55%-65%;食用足量的鱼、禽、蛋、奶、豆类,以保证优质的蛋白质、必须脂肪酸和矿物质的摄入充足;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以满足机体对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要。

在人体内的含量小于0.01%体重的微量元素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碘、锌、硒、铜、钼、铬、钴8种;第二类为人体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锰、硅、镍、硼、钒5种;第三类为具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对人体可能是有益的微量元素,包括氟、铅、镉、汞、砷、铝、锂、锡8种。

铁 iron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是体内血红素和铁硫基团的成分与原料,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选择营养素补充剂的十八条黄金标准

选择营养素补充剂的十八条黄金标准

选择营养素补充剂的十八条黄金标准选择营养素补充剂的十八条黄金标准如下:1. 全面性:产品应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营养素。

2. 有效性:产品中的营养素应达到综合标准中该营养素应有的有效性水准。

3. 矿物质的形态:产品配方中的矿物质应以最易被生物利用的氨基酸螯合物或有机络合物的形式存在。

4. 维生素E的生物活性:产品中应采用天然阿法生育酚的d构体,而非效果有限的人工合成的阿法生育酚d/l型异构体。

5. 伽玛型生育酚:产品应含有伽玛型生育酚,这种类型的维生素E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6. 抗氧化剂的能力:产品应具有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和组织不受损伤。

7. 骨骼健康的因素:产品应包含钙、镁、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

8. 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营养素,如Omega-3脂肪酸、叶酸等。

9. 肝脏健康的因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肝脏健康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

10. 新陈代谢系统的健康:产品应包含有助于新陈代谢系统健康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11. 血糖的控制:产品应包含有助于血糖控制的营养素,如铬、镁等。

12. 视力保健因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视力保健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锌等。

13. 体内甲基效应支持因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体内甲基效应支持的营养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等。

14. 预防脂肪肝的要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预防脂肪肝的营养素,如Omega-3脂肪酸、维生素E等。

15. 对系统炎症的控制因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控制系统炎症的营养素,如鱼油、维生素E等。

16. 糖基化控制的营养素:产品应包含有助于糖基化控制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硒等。

17. 生物类黄酮组合因素:产品应包含生物类黄酮组合因素,如绿茶提取物、柑橘类黄酮等。

18. 其他有益成分:除了上述提到的营养素和成分外,还应考虑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有益成分,如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

营养成分表的国家规定

营养成分表的国家规定

营养成分表的国家规定
营养成分表的国家规定:
1、国家规定:营养成分表必须要含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5项营养标签,且顺序是固定的,不可变动。

超过5项,则上面提到的基础的5项标签必须用粗体字。

2、能量标签的单位是kJ或千焦(小写k大写J)如有出入则为假。

3、能量(千焦kJ)=蛋白质克重g×17+脂肪克重g×37+碳水化合物克重g×17+膳食纤维克重g×8
最大不超过能量的120%,如超过则原能量标注假。

4、非预包装食品,如手工、烘焙等商家无义务标记营养成分表(乱写也不受法律制裁)
5、营养成分表中的百分比:指该食品标记重量中的该营养元素,在该元素推荐的每日摄入量所占的比例。

推荐每日摄入量是营养学家根据我国约相当于体重60kg的正常成年人,每日所需要的营养素量来推算的。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表日期:2011年02月24日一、DRIS是什么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二、有关DRIS的基本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NI,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如果已知£人 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 RNI=1.2XEAR。

3、适宜摄入量61,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的需要。

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一、引言“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这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我国的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对于整个国家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层意义和内涵?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探讨这一重要主题。

二、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简单来说,它是指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我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关于我国居民不同人群在不同芳龄、性别、生理状态等情况下,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标准。

这些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它们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基本营养物质。

了解和遵循这些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将有助于保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预防慢性疾病,维持健康的体重和体态,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和发育等。

三、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一项关乎全国人民健康的大事。

在深度上,这一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城乡、地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同因素对营养素摄入的影响,以及我国居民由于各种疾病、生理特点和环境因素等导致的不同营养需要。

在广度上,这一标准还需要包含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孕妇、老年人等各个生理阶段和特殊人群的营养素需求,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支持。

四、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我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于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它可以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搭配,使每一餐都能够包含必需的营养素,避免出现单一营养素过剩或缺乏的问题。

它可以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营养改善政策,促进健康教育和普及,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和素养。

它还可以为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行业提供科学的研发和经营指导,推动食品行业向更加健康和营养的方向发展。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膳食指南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膳食指南
05
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较少
06
问题:常可导致一些营养缺乏病,
07
VA、钙、铁、锌、VB2等摄入不足
08
第三种类型(以日本为代表):
01
特点:
02
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均衡
03
粮谷为主,粗细搭配
04
水产、奶类摄入较多
05
热能、营养素摄入量和比例基本符合营养要求
06

蛋白质充足、热能和脂肪摄入量适宜
食品卫生问题普遍,有待改善
上海居民的膳食结构变化特点
01
粮食消费逐年下降;
02
动物性食物消费逐年增长;
03
脂肪摄入量逐步增加,尤其近10年;
04
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并存;
05
营养缺乏症和某些退行性疾病同在;
06
需要加强饮食指导,调整膳食结构。
07
1997年4月10日经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影响钙吸收的膳食因素有哪些?
微量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影响铁、锌吸收的膳食因素有哪些?
铁、锌、硒、碘的主要生理功
能是什么?
加工烹调对谷类食物营养价值
有 何影响?
谷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有哪些?
合理膳食的概念是什么?合理
膳食的构成和要求有哪些?
食谱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有哪
些?
03
保持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 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达到平衡膳食要求。
04
问题:
5.我国目前营养和膳食方面存在的
VA、VB2和钙的摄人量还普遍不足; 膳食中谷类、薯类、蔬菜所占比例 明显下降; 油脂和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高; IDA广泛存在; 佝偻病发病率高;

食谱营养素密度标准

食谱营养素密度标准

食谱营养素密度标准
营养素密度是指食物中某营养素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与该食物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程度之比值。

一般来说,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也高。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了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其中包括了不同人群对各种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

DRIs 是制定食谱营养素密度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和营养素密度计算方法:
蛋白质: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量为0.8-1.2g/kg,营养素密度=蛋白质含量/食物能量。

脂肪: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量为20%-30%总能量,营养素密度=脂肪含量/食物能量。

碳水化合物: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量为50%-65%总能量,营养素密度=碳水化合物含量/食物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推荐摄入量不同,可以参考DRIs 中的具体数值。

营养素密度=维生素或矿物质含量/食物能量。

在制定食谱时,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食物的营养素含量,计算出食谱的营养素密度,并与DRIs 进行比较,以确保食谱的营养价值符合要求。

同时,还应考虑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在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以下简称参考摄入量标准)是指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需求水平和膳食消费状况,制定出的科学合理的摄入量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引导人们科学地搭配饮食,保障身体健康,防止膳食过量或不足所引发的健康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基于此理解撰写一篇全面、有价值的文章。

1. 参考摄入量标准的概述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是由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是衡量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该标准以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为重点,量化了不同性莂、芳龄、生理状态以及工作强度等人裙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需求。

2.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细则根据营养素的种类和功能,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摄入量标准。

蛋白质的摄入量标准根据不同芳龄和生理状态的人裙而有所差异,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的蛋白质需求量均有特殊规定;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标准则考虑了不同性莂和芳龄段的人裙,并设置了相应的推荐摄入量。

3.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实际意义参考摄入量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搭配膳食,保障身体健康,还能帮助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膳食指导和食品安全监管。

参考摄入量标准也是科学评价膳食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为公共膳食指导和膳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笔者认为,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我国居民的健康饮食习惯、改善全民营养状况以及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控制营养素的摄入,可以避免膳食不均衡所导致的健康问题,促进全民健康。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就其概述、细则以及实际意义进行阐述。

通过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核心要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际应用,以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标准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标准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标准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标准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营养素的标准。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80克蛋白质,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蛋白质的来源包括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等食物。

2.脂类脂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不仅是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还具有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等重要作用。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脂肪,以提供能量和满足身体的需要。

脂肪的来源包括食用油、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被人体快速吸收和利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包括米饭、面条、面包、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4.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矿物质,以满足身体对矿物质的需求。

矿物质的来源包括食用盐、牛奶、肉类、蛋类、豆类等食物。

5.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的来源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6.水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成年人每天需要饮用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功能。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饮用1.5-2升水。

7.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营养素之一,它是人体必需的膳食成分之一。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预防肥胖等疾病。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以满足身体对膳食纤维的需求。

膳食纤维的来源包括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等食物。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标准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标准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则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一、氮素含量标准。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般来说,土壤中氮素的含量标准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但一般来说,对于大部分作物来说,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应在0.1%~0.2%之间为宜。

二、磷素含量标准。

磷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标准也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般来说,土壤中磷素的含量标准应在0.01%~0.05%之间为宜。

但需要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具体的标准。

三、钾素含量标准。

钾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标准同样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般来说,土壤中钾素的含量标准应在0.2%~0.5%之间为宜。

但同样需要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具体的标准。

四、微量元素含量标准。

除了氮磷钾这三种主要营养元素外,土壤中还需要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铜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样非常重要。

因此,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标准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和监测。

综上所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合理掌握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才能更好地指导农民的种植生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国家制定的营养标准表

国家制定的营养标准表

国家制定的营养标准表
国家制定的营养标准表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这些标准表旨在为居民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促进居民健康。

其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要针对一般人群的膳食营养指导,包括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个部分。

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包括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段。

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则针对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膳食营养指导。

平衡膳食宝塔则以图示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比重,指导居民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平衡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则是一份详细的营养标准表,包括各种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

这些数据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人群制定的,对于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和评估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国家制定的营养标准表是居民膳食营养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帮助居民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况下的营养需求,指导居民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平衡膳食,促进健
康。

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不可替代性:该元素在植物生活周期中不能缺少,如果缺少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2. 专一性:某元素缺乏时,植物会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别的化学元素不能替代,只有补充了该元素才能恢复或预防。

3. 直接效果性:该元素在植物营养上能直接作用,而不是因为它改善了植物生活条件产生了间接效果。

综上所述,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必须满足以上三条标准。

目前已经确定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或17种)。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表日期:2011年02月24日一、 DRIS是什么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二、有关DRIS的基本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1.2×EAR。

3、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的需要。

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营养成分表标准

营养成分表标准

营养成分表是食品标签上关于该食品主要营养成分的说明,因为必须以表格的形式出现,所以称为营养成分表。

按照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要求,标注的营养成分表至少应该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和钠共5项。

其他营养素亦可标注在这5项之后。

每100克含量”一项标注的是该食品中能量和营养素的绝对含量。

即每100克该种饼干提供能量2031千焦、蛋白质8.0克、脂肪21.6克、碳水化合物62.9克和钠518毫克。

有些产品营养成分的绝对含量不是以100克计算的,而是以“每袋”、“每罐”、“每粒”或“每15克”计算的,要注意这一点。

“营养素参考值%(NRV%)”一项标注的是该食品中能量和营养素的相对含量,即它们达到“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营养素参考值(NRV) 是专门用于食品营养标签的一套数据,大致可以理解为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摄入量。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能量的NRV是8400 kJ,蛋白质的NRV是60克,脂肪的NRV≤60克,碳水化合物的NRV是300克,钠的的NRV是2000毫克。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表日期:2011年 02 月 24日一、DRIS是什么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 4 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 )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二、有关 DRIS 的基本概念1、平均需要量( 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群体中另外 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 RDA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如果已知EA10%,这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样 RNI=1.2× EAR。

3、适宜摄入量( AI ,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 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 AI )来代替 RNI。

AI 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 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 值, AI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的需要。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淆洋掠包摈锨填镶顷咨特特硫某牺轧闸乙谣吼歧坡阂尿婪卡竟境桓临憋甫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菲员蜀日诸匹顾教酿育售沪玄默堡莱萎掀曾孩鳖耀哩佳圃戴狡种答具酵坯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3.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 DRIs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 入量的参考值。 包括4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类型 1)西方“ 三高”型膳食 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 特点: 以动物性食品为主: 肉类:100kg / y、 奶类和制品100-150kg/y、 蛋类 15kg/y 植物性食品消费量较少: 谷类 60- 70kg/y
通殖血壕影稳茵窖闷幌本刃晨五涎迢畦急溉详政姬孜汽阜蹄茵郎盟匆皆拿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997年4月10日经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 肉,少吃肥肉 和荤油;
恢帆奏恬寇钙虫俭亮学毛锡送罩酌曰当膳芬逻仟拱诲芜弗架息植谐烈檄摇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3. 动物性食物与豆类蛋白质应占蛋 白质总摄入量的30%~40%。 4. 适量油脂,脂肪热能比为25%~ 30%。 5. 减少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g为 宜。
屁习央胰预掂钥搽卧默蠕使龚卸剿驼渺悸出遏远慎置赏炕周闲叼姥澡舟乘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互遁读抿台轻捧绒的泌蹬式肌粤扼州骑纪类碑佐镶痉砸膜弃沟硝框蒋镰甜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4.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 的最高限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和RNI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能满足目标 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的区 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高于RNI
AI主要用作个体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也 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当健康个体摄入 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 如果长期摄入超过AI值时,则可能产生毒副 作用。
(二)推荐摄入量 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 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的需要量 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 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营养素储备和 保持健康。 当某个体的营养素摄入量低于RNI时,并不 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 量(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 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DR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 估计平均需求量(EAR)、推荐摄 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 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
DRIs的发展概况
中国RDAs的沿革
1938年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特组织营养 委员会制 订了 “中国人民最低营养需要量” 1952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编著“营养素 需要量表(每天膳食中营养素供给标准)” 195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修改为“ 每日 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RDA)”, 后在1962年,1976年,1981年多次修订RDA 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对RDAs作了最近一 次修订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修订RDA为我国 作 用
摄入水平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
营养生理需要量 (nutritional requirement)。 它是制定RDA和RNI的基础。 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机体为维 持“适宜营养状况”,并处于继续维持其 良好的健康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平均 每天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有时也称为 “生理需要量”。
(三)适宜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AI)系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 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 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 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故母乳中 的营养素含量就是婴儿的AI。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 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AI来代 替RNI。
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RDA),也有人叫它营 养素供给量标准。它是由各国行政当局或营养 权威团体根据营养科学的发展,结合各自具体 情况,提出的对社会各人群一日膳食中应含有 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种类、数量的建议。 RDA的制定基础是营养生理需要量,系指 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健康的热能和各种 营养素的需要量。然后考虑人群的安全率而制 定。
(四)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 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是指平均每 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即这个量 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 险。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 危险性增加。 如果某营养素的毒副作用与摄入总量有 关,则该营养素的UL是依据食物、饮水及 补充剂提供的总量而定。如毒副作用仅与 强化食品和补充剂有关,则UL依据这些来 源来制定。
人体代谢研究 在代谢病房中进行可以严格掌握营养素 的摄入和排出,并能重复取血等生物样品, 以测定营养素摄入量和有关生物标志间的 关系。但由于实验期限只能为数日至数周, 难以确定是否可将所得结果应用于长期情 况;受试对象的生活受到限制,所得结果 不能完全推至自由生活的人;研究中受试 者的数目和营养素摄入水平有限。
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所谓安全率是包括人群中个体差、应激等特殊情 况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以及 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且还 兼顾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因 而膳食营养素供给量要略高于营养生理需要量,但 能量一般不主张再增高。 虽然RDA是以每天为基础表达的,但实际上它代 表一个时期的平均摄入量。因此,并不一定需要每 天的膳食都要求所有的营养素达到RDA的量。大多 数营养素的摄入量可以三天平均,有的如维生素A、 维生素B12则可以几个月平均。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估计平均需求量
估计平均需求量(EAR)系指某一特定性别、 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 均值。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的水平时可以 满足人群中50%个体的营养需要,但不能 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需要。
根据某一年龄、性别组中摄入量低于EAR 个体的百分比来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 率,评价其营养素摄入情况是否适宜。 针对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 性,如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EAR两个标准差, 可以断定不能达到该个体需要量。 RNI=EAR+2SD 如果资料不充分,不能计算标准差时, 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 RNI=1.2 x EAR。
RNI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 不是评价个体或群体膳食质量的标准,也不 是为群体作膳食计划的根据。如果某个体的 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RNI,可以认为该 个体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RNI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 围内的个体的需要量设定的。对个别身高、 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 按每千克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确定营养素需要量的原则 有许多不同的主张,各营养素之间也有 不同的考虑。但主要有动物实验研究、人 体代谢研究、人群观察研究和随机性临床 实验研究。 动物模型 进行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时,可以很好 的控制营养素摄入水平、环境条件,甚至 遗传特性等,并能获得准确的数据。缺点 是动物和人体需要的相关性可能不清楚, 而且对动物可行的剂量水平和给予途径可 能对人类不适用。
人群观察研究 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人群进行观测,可 比较直接的反映自由生活的人们的情况, 并可用实验室方法加以证实,从而有力地 证明营养素摄入量和疾病风险的关系。 但是,由于膳食的组分复杂,其中包含 有多种密切相关的因素,分析混杂因素的 影响相当困难,而且许多研究依靠受试者 本人提供膳食资料,重复性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