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概述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举例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领域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领域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技术。
它模仿自然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多层、多节点的结构,从输入端读取数据,经过复杂计算后输出结果,实现了对一系列非线性问题的解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以及其应用领域。
一、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工神经网络,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是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从外界获取数据输入,而输出层将输出反馈给用户,隐藏层则对输入层的信息进行处理。
输入层的每个节点均对应着一个输入特征,比如图像识别中的像素点。
隐藏层的节点数量在不同情况下各不相同,取决于网络的设计和任务要求。
对于拥有N个输入特征的神经网络,如采用一个由H个节点组成的隐藏层,那么H个节点将共同接收这N个输入特征。
隐藏层中节点的计算方式通常采用非线性函数,比如ReLU函数。
最后,输出层从隐藏层中接收数据并输出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设计包括全连接、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等。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1. 图像识别和分类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的最常见应用之一是图像识别和分类。
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神经网络通过输入图像像素特征,识别不同物体并给出正确的标签。
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神经网络可以自动对具有相似特征的图像进行分类。
2. 自动驾驶技术在自动驾驶技术中,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连接车辆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神经网络能够对路况、车速和周围交通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基于这些数据,自动驾驶车辆就能够合理地进行运行和规避违规操作。
3. 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文本中的数据特征和结构,实现对文本分类的准确性提升。
在情感分析方面,神经网络则能够自动分析文本的情感倾向并给出相关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课件

动量法:在梯度下降法的基础上,引入动量项,加速收敛速 度
添加项标题
RMSProp:在AdaGrad的基础上,引入指数加权移动平 均,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添加项标题
随机梯度下降法:在梯度下降法的基础上,每次只使用一个 样本进行更新,提高了训练速度
添加项标题
AdaGrad:自适应学习率算法,根据历史梯度的平方和来 调整学习率,解决了学习率衰减的问题
情感分析:分析文本中的情感 倾向,如正面评价、负面评价 等
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一种基于用户历史行为 和偏好的个性化推荐服务
推荐算法:协同过滤、深度学习、 矩阵分解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场景:电商、社交媒体、视频 网站等
应用效果: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 用户粘性、提高转化率等
Part Six
类型:Sigmoid、 Tanh、ReLU等
特点:非线性、可 微分
应用: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等领域
权重调整
权重调整的目的:优化神经网络的性能 权重调整的方法:梯度下降法、随机梯度下降法等 权重调整的步骤:计算损失函数、计算梯度、更新权重 权重调整的影响因素:学习率、批次大小、优化器等
Part Four
《人工神经网络》PPT 课件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知 识 05 神 经 网 络 应 用 案 例 07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与 挑 战
02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概 述 04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算 法 06 神 经 网 络 优 化 与 改 进
深度学习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CNN):用于图像处理和识别 循环神经网络(RNN):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改进的RNN,用于处理长序列数据 生成对抗网络(GAN):用于生成新数据,如图像生成和文本生成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领域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领域分析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是一种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智能系统。
它由一系列处理单元,即神经元所组成,能够学习、适应和模拟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有很强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能力。
其主要应用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并在图像识别、预测控制、金融风险分析、医学诊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种类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模拟人类神经元构成,其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其中输入层接受外部输入信息,隐层是神经网络的核心,通过将输入信息转换为内部状态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输出层。
输出层将最终结果输出给用户。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将输入层视为人类的五官,隐藏层类比于大脑,而输出层则类比人体的手脚。
人工神经网络各层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两个过程,即正向传递和反向传递。
正向传递过程是指输入信息从输入层流向输出层的过程,即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
反向传递过程是指通过反向误差传递算法计算并更新神经网络中每个权重的值,从而优化神经网络的过程。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种类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前馈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和自适应神经网络。
一、前馈神经网络(FNN)前馈神经网络是人工神经网络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也是最简单的神经网络类型之一。
其功能类似于单向传导信息的系统,例如生物的视网膜和传感器等。
前馈神经网络只有正向传递过程,而没有反向传递过程。
前馈神经网络常用于分类、识别和预测等领域。
二、递归神经网络(RNN)递归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但隐藏层的神经元可以连接到之前的神经元,使信息得以传递。
与前馈神经网络不同,递归神经网络可以处理时序性数据、自然语言等。
递归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非线性有限时序预测、文本分类、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
三、自适应神经网络(ANN)自适应神经网络是一种可以自动调整结构和参数的神经网络,包括自组织神经网络和归纳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在哪些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在哪些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医疗健康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早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目前,人工神经网络已经成功应用于医学图像诊断、疾病预测和药物开发等多个方面。
1. 医学图像诊断通过使用深度学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对医学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识别。
例如,在肿瘤检测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大量的肿瘤图像,自动识别出患者是否存在肿瘤,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建议,从而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性。
2. 疾病预测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病例数据,预测患者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例如,在心脏病预测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指标,预测患者是否患有心脏病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建议。
3. 药物开发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分析药物分子的结构和特性,预测药物的疗效和潜在副作用。
例如,在药物筛选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已知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预测新的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从而加快药物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二、智能交通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正在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
通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交通流量预测、交通信号优化和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的创新。
1. 交通流量预测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
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历史交通数据,预测未来某一时间段某一路段的交通流量,从而帮助交通部门优化道路资源的配置。
2. 交通信号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交通流量数据和信号控制策略,优化交通信号的配时方案。
例如,在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信息,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的配时,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3. 智能驾驶人工神经网络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汽车实现自主驾驶和智能化的交通系统。
通过学习大量的驾驶数据,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人类的驾驶行为,并做出智能决策。
仿生机器人中的人工神经网络设计与实现

仿生机器人中的人工神经网络设计与实现绪论仿生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其目的在于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机能和行为,实现人机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仿生机器人的开发中相当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仿生机器人中设计和实现人工神经网络。
一、人工神经网络的概述1.1 基本概念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的网络结构,采用并行处理的思想,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权重进行信息处理。
其中,网络结构包含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通过学习算法来调整节点之间的权重,最终实现期望的输出。
1.2 分类与应用根据不同的神经元类型和连接方式,人工神经网络可分为前馈型、反馈型和自组织型等不同类型,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预测与优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实现2.1 模型选择在设计神经网络时,应该考虑到所需的输入输出关系和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网络模型。
一般来说,单层感知机适用于简单分类问题,而多层神经网络更适合复杂问题。
2.2 参数设置神经网络的性能受到很多参数的影响,如层数、节点数、激活函数和学习率等,应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网络结构设置合理的参数。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集,因此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同时为了方便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处理,应该选择适当的数据格式和工具。
2.4 神经网络训练神经网络的训练是通过大量数据和学习算法优化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以达到期望的输出。
常用的训练算法包括反向传播算法、蒙特卡洛算法和遗传算法等。
2.5 神经网络优化对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还可以进行优化,如模型压缩、剪枝、正则化等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精度。
三、应用案例3.1 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是仿生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和优化,可以实现智能导航、目标搜索、行为规划等功能。
3.2 医疗辅助在医疗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病例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预测和治疗。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而构建的一种算法模型,具有记忆、学习、推理等特点。
在机器人领域中,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帮助机器人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完成复杂任务,使机器人更加智能化。
1.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概述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一种建立在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上的数学模型。
其主要特点是由多个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通过一定的运算规则来处理输入的信息,最终得出输出结果。
在机器人中,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来完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智能导航等多种任务。
2. 机器人的语音识别技术针对机器人语音识别技术的要求,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进行模型训练,将机器人所需要识别的语音信号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学习,得出相应的输出结果。
通过大量的训练和调试,机器人可以逐渐掌握不同语音的识别能力,从而实现语音交互。
3. 机器人的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是机器人视觉能力的核心,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学习,将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看到的图像进行分类和识别。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机器人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检测和分类生产线上的不良品或者缺陷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 机器人的智能导航技术机器人的智能导航技术可以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中快速适应,并且能够自动避免障碍物。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通过训练机器人在环境中不同位置的感知输入和导航行为的输出进行学习,从而使得机器人能够自主地感知周围环境,制定最优的导航路线,完成任务。
5. 机器人的机器学习技术机器学习是机器人实现自主行动的基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从而使得机器人能够逐渐掌握的复杂任务的执行能力。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来逐渐掌握装配和组装不同产品的技术,从而实现更高的自动化生产水平。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实例_毕业论文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实例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抽象数学模型,它以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的方式,反映了大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征,但并非其逼真的描写。
人工神经网络可概括定义为:由大量简单元件广泛互连而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所谓简单元件,即人工神经元,是指它可用电子元件、光学元件等模拟,仅起简单的输入输出变换y = σ (x)的作用。
下图是 3 中常用的元件类型:线性元件:y = 0.3x,可用线性代数法分析,但是功能有限,现在已不太常用。
21.510.5-0.5-1-1.5-2-6 -4 -2 0 2 4 6 连续型非线性元件:y = tanh(x),便于解析性计算及器件模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元件之一。
离散型非线性元件: y = ⎨2 1.5 1 0.5 0 -0.5 -1 -1.5 -2 -6-4-2246⎧1, x ≥ 0 ⎩-1, x < 0,便于理论分析及阈值逻辑器件 实现,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元件之一。
2 1.5 1 0.5 0 -0.5 -1 -1.5 -2 -6-4-2246每一神经元有许多输入、输出键,各神经元之间以连接键(又称突触)相连,它决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突触强度)和性质(兴奋或抑制),即决定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和正负,共有三种类型:兴奋型连接、抑制型连接、无连接。
这样,N个神经元(一般N很大)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系统,通过调整网络参数,可使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即学习、训练或自组织过程。
一个简单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图如下所示:上图中,左侧为输入层(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由输入的维度决定),右侧为输出层(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由输出的维度决定),输入层与输出层之间即为隐层。
输入层节点上的神经元接收外部环境的输入模式,并由它传递给相连隐层上的各个神经元。
隐层是神经元网络的内部处理层,这些神经元在网络内部构成中间层,不直接与外部输入、输出打交道。
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举例

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举例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模拟了人脑的神经网络系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对未知数据的处理和预测。
由于其优秀的性能,神经网络在多个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图像识别和分类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和分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可以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加速操作速度,提高识别准确率。
例如,Facebook就利用CNN对用户上传的图片进行人脸识别和标记,以便进行搜索和分类。
二、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非常热门的分支,神经网络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可以对文字序列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用于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情感分析等多个方面。
三、金融风险预测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金融风险预测的任务。
例如,银行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对信用评估、欺诈检测、贷款拖欠等风险进行监测和预测,以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
四、医学诊断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可以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对各种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并提供治疗方案。
此外,神经网络还能够对大规模生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对基因序列进行分类和预测。
五、交通指挥交通指挥也是神经网络的另一个实际应用领域。
通过车辆地理位置信息和道路交通情况的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实时进行交通状况的预测和调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拥堵和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以上就是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一些典型案例。
可以看出,该技术在信息处理、机器学习、医疗等众多领域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未来也必将和其他技术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举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目前国际上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交叉学科。
为了模拟大脑的基本特性,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提出来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对人脑组织结构和运行机智的认识理解基础之上模拟其结构和智能行为的一种工程系统。
神经网络在2个方面与人脑相似:(1) 人工神经网络获取的知识是从外界环境中学习得来的。
(2) 互连神经元的连接强度,即突触权值,用于存储获取的信息。
他既是高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又是自适应组织系统,可用来描述认知、决策及控制的智能行为。
神经网络理论是巨量信息并行处理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基础。
一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1、并行分布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高度的并行结构和并行处理能力。
这特别适于实时控制和动态控制。
各组成部分同时参与运算,单个神经元的运算速度不高,但总体的处理速度极快。
2、非线性映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固有的非线性特性,这源于其近似任意非线性映射(变换)能力。
只有当神经元对所有输入信号的综合处理结果超过某一门限值后才输出一个信号。
因此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超大规模连续时间动力学系统。
3、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合的集成:在神经网络中,知识与信息都等势分布贮存于网络内的各神经元,他分散地表示和存储于整个网络内的各神经元及其连线上,表现为神经元之间分布式的物理联系。
作为神经元间连接键的突触,既是信号转换站,又是信息存储器。
每个神经元及其连线只表示一部分信息,而不是一个完整具体概念。
信息处理的结果反映在突触连接强度的变化上,神经网络只要求部分条件,甚至有节点断裂也不影响信息的完整性,具有鲁棒性和容错性。
4、具有联想存储功能:人的大脑是具有联想功能的。
比如有人和你提起内蒙古,你就会联想起蓝天、白云和大草原。
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这种联想。
神经网络能接受和处理模拟的、混沌的、模糊的和随机的信息。
在处理自然语言理解、图像模式识别、景物理解、不完整信息的处理、智能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
5、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能力: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根据外界环境输入信息,改变突触连接强度,重新安排神经元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自适应于环境变化的目的。
6、软件硬件的实现:人工神经网络不仅能够通过硬件而且可借助软件实现并行处理。
近年来,一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硬件实现已经问世,而且可从市场上购到,这使得神经网络具有快速和大规模处理能力的实现网络。
许多软件都有提供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工具箱(或软件包)如Matlab、Scilab、R、SAS等。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数学模型神经元是神经网络操作的基本信息处理单位(图1)。
神经元模型的三要素为:(1) 突触或联接,一般用,表尔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联接强度,常称之为权值。
(2) 反映生物神经元时空整合功能的输入信号累加器。
图1 一个人工神经元(感知器)和一个生物神经元示意图(3) 一个激活函数用于限制神经元输出(图2),可以是阶梯函数、线性或者是指数形式的函数(Sigmoid函数)等。
图 2 激活函数:(a)阀值单元 (b)线性单元 (c)(d)非线性单元:Sigmoid 函数图3是神经元的基本模型,图4是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示意图,其中12,,,n x x x 为输入信号,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树突输入,其他神经元的轴突输出;i u 为神经元的内部状态;i θ为阀值;ij w 为神经元i 和神经元j 的连接权值,其正负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f •为激活函数,也称变换函数或传递函数;i y 为输出。
这个模型可以描述为:11()()n i ij j i j i i i i s w x u g s y f u θ-==-==∑图3 神经元的基本模型图4 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示意图三几种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1、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BP网络是一种有监督的前馈运行的人工神经网络! 它由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以及各层之间的节点的连接权所组成,这个学习过程的算法由信息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构成。
在正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传向输出层,每一层神经元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输出。
如果不能在输出层得到期望的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 运用链数求导法则将连接权关于误差函数的导数沿原来的连接通路返回, 通过修改各层的权值使得误差函数减小。
2、 Hopfield 神经网络基本的Hopfield 神经网络是一个由非线性元件构成的全连接型单层反馈系统。
网络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将自己的输出通过连接权传送给所有其它神经元,同时又都接收所有其它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息。
所以Hopfield 神经网络是一个反馈型的网络。
其状态变化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表征。
反馈型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稳定状态。
当网络达到稳定状态的时候,也就是它的能量函数达到最小的时候。
能量函数表征网络状态的变化趋势,并可以依据Hopfield 工作运行规则不断进行状态变化,最终能够达到的某个极小值的目标函数。
网络收敛就是指能量函数达到极小值。
如果把一个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转换成网络的能量函数,把问题的变量对应于网络的状态,那么Hopfield 神经网络就能够用于解决优化组合问题。
Hopfield 工作时其各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是固定的,更新的只是神经元的输出状态。
Hopfield 神经网络的运行规则为:首先从网络中随机选取一个神经元i u 进行加权求和,计算i u 的第1t 时刻的输出值。
除i u 以外的所有神经元的输出值保持不变,返回至第一步计算,直至网络进入稳定状态。
Hopfield 神经网络的能量函数是朝着梯度减小的方向变化,但它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能量函数陷入到局部极小值,它将不能自动跳出局部极小点而到达全局最小点,因而无法求得网络最优解,这可以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或遗传算法得以解决。
3、随机型的神经网络为求解全局最优解提供了有效的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的思想最早是由Metropolis等人于1953年提出的。
但把它用于组合优化和VLSI设计却是在1983年由S.Kirkpatrick等人和V.Cemy分别提出的。
模拟退火算法将组合优化问题与统计力学中的热平衡问题类比,开辟了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新途径。
Boltzmann机(Bohzmann Ma.chine)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使网络能够摆脱能量局部极小的束缚,最终达到期望的能量全局最小状态。
但是这需要以花费较长时间的代价来得到。
为了改善Boltzmann机求解速度慢的不足,最后出来的Gaussion机模型不但具备HNN模型的快速收敛特性,而且具有Bohzmann的“爬山”能力。
Gussion机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和锐化技术,使之能够有效地求解优化及满足约束问题。
4、自组织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在接受外界输入时,将会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对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即不同的神经元以最佳方式响应不同性质的信号激励,从而形成一种拓扑意义上的有序图。
这种有序图也称之为特征图,它实际上时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它将信号空间中各模式的拓扑关系几乎不变地反映在这张图上,即各神经元的输出响应上。
由于这种映射是通过无监督的自适应过程完成的,所以也称它为自组织神经网络。
自组织神经网络是以神经元自行组织以校正各种具体模式的概念为基础的,能够形成簇与簇之间的连续映射,起到矢量量化器的作用。
在这种网络中,输出节点与其邻域其它节点广泛相连,并相互激励。
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之间通过强度()w t相连接。
通过某种规则,不断ij地调整()w t,使得在稳定时,每一邻域的所有节点对某种输入具有类ij似的输出,并且这聚类的概率分布与输入模式的概率分布相接近。
四人工神经网络发展方向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利用神经生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人类思维以及智能机理和利用神经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用数理方法探索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越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入研究网络算法和性能。
如:稳定性、收敛性、容错性、鲁棒性等;开发新的网络数理理论,如:神经网络动力学、非线性神经场等。
2、人工神经计算和进化计算要把基于链接主义的神经网络理论、基于符号主义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理论和基于进化论的人工生命这3大研究领域,自发而有机的结合起来。
建立神经计算和进化计算的数学理论基础。
“并行分布处理(PDP)”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特点,这是一种提高计算性能的有效途径,是神经网络迫切需要增强的主要功能,必须加以重视,同时,还应寻找其他有效方法,建立具有计算复杂性、网络容错性和坚韧性的计算理论。
进一步研究调节多层感知器的算法,使建立的模型和学习算法成为适应性神经网络的有力工具,构建多层感知器与自组织特征图级联想的复合网络,是增强网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重视链接的可编程性和通用性问题的研究,从而促进智能科学的发展。
3、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实现神经网络结构和神经元芯片的作用将不断扩大。
神经网络结构的研究是神经网络的实现以及成功地实现应用的前提,又是优越的物理前提,他体现了算法和结构的统一是硬件和软件的混合体,未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信息处理功能体,将系统、结构、电路、器件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有关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在硬件实现上,研究材料的结构和组织,使他具有自然地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五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几乎包括各个方面。
半个世纪以来,这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已达到了一定规模,就应用的技术领域而言有计算机视觉,语言的识别、理解与合成,优化计算,智能控制及复杂系统分析,模式识别,神经计算机研制,知识推理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
涉及的学科有神经生理学、认识科学、数理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光学、动力学、生物电子学等。
美国、日本等国在神经网络计算机软硬件实现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逐步形成产品。
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中主要应用于数据的分类和预测,在分类方法中,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分类的精度和预测的准测度。
人工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随机森林等其他先进算法的结合,产生更为精确地算法,在R的galgo包(主要应用于生物信息学)中已经体现出来。
六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应用举例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中常应用于分类和预测,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分类精度。
使用的数据是著名的鸢尾花(iris)数据,在R软件中是自带的数据集,也可以在从加州大学厄文分校(UCI)的机器学习库中下载。
鸢尾花数据集包含150种鸢尾花的信息,每50种取自三个鸢尾花种之一:Setosa、Versicolour和Virgi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