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课程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拖鞋哥《传播学基础精讲》课程记录

【课程记录使用说明】

课程:传播学基础第10讲

主讲人:尔佳学姐

时间:6月11日19:00—21:00

记录人:芋圆

00:05课前答疑

关于效果研究的划分:郭庆光老师的划分与课件上是一样的。

课件:魔弹论——有限效果——适度效果——强大效果

郭庆光老师的书本:把后面两个部分合在一起。以上是主流划分逻辑,建议按照主流传播学的划分标准。

议程设置的归属:最早的时候学界认为其属于适度效果,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其作为强大效果论的开端。

00:10

问题:为什么郭庆光老师那本书把使用与满足划在有限效果论里面呢?

回答:因为使用与满足是把受众的因素考虑在内的转折点,区别于之前的魔弹论。也就是说它认为受众的因素对传播效果是有影响的。

00:15

问题:什么是理论的内卷化?

回答:理论的内卷化指的是讨论理论的时候在其中加变量,不断地验证其是否成立,没有范式的转变,理论的发展走向封闭。纯粹的证实与证伪没有多大意义,不能很好地服务现实,没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00:22小小琪总结(框架效果)

受众框架约等于认知基模,框架分为媒介框架和个体框架,媒介框架中主要是新闻框架,约等于属性议程设置;个体框架约等于认知基模。

00:30小小琪总结(框架理论)

媒介框架:比如电影中英雄主义叙述框架、人民日报推送的抚慰框架、激励框架和建议框架等等

00:39小小琪总结(新闻框架)

新闻的呈现最终落脚于受众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

00:40

问题:这个和刻板印象什么关系?

回答: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不仅包括记者的处理框架还有受众的本身的认知基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认知基模的现实表征。

00:44

问题:新闻框架PPT,最后一句“透过受众框架的过滤才能发挥效果”中是发挥什么效果?

回答:发挥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确使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建构产生了影响。

00:45

问题:可不可以说潜网主要是对新闻中的操作进行规范,而框架是对新闻中的内容进行规范?

回答:潜网指的是媒体对新闻操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的是“隐形的、潜在的”,框架包含的更加广泛,既有显性的影响,也有存在个体内隐性的影响。

00:48

问题:3(归类打包)和4(引申泛化)有什么区别啊?

回答:3指的是针对这一事件的分类,4是事件发生之后进行的意义阐释,这个意义阐释和旧有的经验有关。

00:51小小琪总结(框架理论的三种研究路径)

生产框架研究:与把关人研究息息相关,“为什么会有这种媒介框架?”“这种框架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新闻文本的框架建构研究:对框架本身的研究。比如用了什么话语、图片、表达方式,框架本身怎样进行意义的呈现。

框架的效果研究:受众的类型、不同事件等产生不同框架效果。

01:03小小琪补充

移情效果:与他人的感情链接。这种情感投入可以让受众更好地沉浸在事件中,但由此产生的感官僭越会使公众陷入非理性危机。

01:05小芋圆调皮

文本分析性:理解“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定性);

内容分析:文章中出现了多少次枣树(定量)

00:09小小琪总结(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区别)

文本分析法不需要穷尽所有内容,只需要挑选出典型的话语文本进行分析,定性。

内容分析法:第一步需要进行抽样,使得样本可以代表总体的情况。第二步是对内容进行编码(即分类),接着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定量。

01:14

问题:象征性现实可以理解成类似拟态环境吧?

回答:是的.

01:17

问:我怎么记得议程设置也是长期的,跟培养理论怎么区别呢?

回答:对,有的书本说议程设置是长期的,有的书说议程设置是中长期的。都是比其他的效果理论要长期一些,不需要区别呀!这是传播效果研究的进步,之前的理论由于资金、研究方法等限制只能研究微观的、短期的效果。

01:20小小琪总结(新媒体时代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否具有单向性)

单向性:媒介会影响人,单向传播。

整体性:如同整合营销传播,采用多种方式对受众宣传同一诉求。

解构单向性:公众也会影响媒介(双向性),从单向度的人到传播的互动性。

解构整体性:受众接触到多样化的媒介内容,从一致整体的效果到个别分众的效果。

01:26

问题:多向度涵化是什么意思呀?

回答:多向度涵化:指的是有多种内容作用于受众。

00:26

问题:结构性和破坏性并存怎么理解?

回答:结构性----媒介内容对我们的影响(洗脑);破坏性----受众对媒介内容的能动性解读,比如表情包、鬼畜等亚文化。结构性力量对我们的规制:我们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破坏性力量:我们的反抗。

01:28

问题:那受众解构媒体的涵化效果能说产生涵化效果吗?

回答:传统的涵化效果的主体是媒介。现在说的受众对媒介的涵化作用是新的论文提出来的,我们先不要当做权威观点。

01:32

问题:技术元素是什么?

回答:是凯文凯利写的书中提到的,我们就理解为技术。之所以说凯文凯利,是为了提升逼格。

01:37

问题:准统计感官?

回答:感官定势和准感官统计不太一样。“准统计感官”: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感官定势是一种因果对应的思维定势。

01:44小小琪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