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偏头痛诊治指南治疗篇
偏头痛诊治(完整版)

偏头痛诊治(完整版)偏头痛是目前被列为全球第六大致残性疾病,在所有神经系统疾病中排名最高。
依据2022 年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偏头痛患者数量已经达到1.1 亿。
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偏头痛的具体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1偏头痛的临床特点01、定义:偏头痛是一种家族性、突发性和复杂的感觉处理障碍,它与一系列症状相关,其中头痛是主要标志。
偏头痛发作可持续4~72 小时,包含4 个阶段:1)前期阶段:头痛发作前数小时或数天出现的非疼痛症状,包括打哈欠、情绪变化、注意力不集中、颈部僵硬、疲劳、口渴和排尿频率增加等;2)先兆:约三分之一的偏头痛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在头痛之前或期间会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症状,即为先兆。
其中视觉先兆是最常见的类型(90%),其次是感觉先兆(30~54%)和语言先兆(31%)。
3)头痛:此阶段是由三叉神经感觉通路激活引起的,其疼痛的强度可逐渐增加或发作时呈爆发性,可扰乱日常生活,头部运动时可加重疼痛的程度。
其通常伴发恶心和呕吐,并伴有对触摸(异常性疼痛)、光(畏光症)、声音(恐声症)和气味(恐透症)的厌恶。
4)后期:这个阶段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倦、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及对噪音过敏。
疼痛的强度越大,这些症状就越剧烈,并且持续时间越长,俗称「偏头痛宿醉」。
02、诊断:患者应该至少有过5 次涉及偏头痛特征的发作。
具体如下:1)成人,未经治疗的发作通常至少持续4 小时以上;2)至少满足如下2 两个特征:①单侧分布(一侧);②搏动性;③中度或重度疼痛(5/10 以上)及④体力活动可加重疼痛;3)具备以下任一症状:①恶心或呕吐;②对光线和噪音敏感。
头痛天数决定患者是否患有阵发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14 天)或慢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 15 天),如果一个月中超过一半的天数出现头痛,且每月至少有8 天有偏头痛特征,为慢性偏头痛。
目前偏头痛仍无法完全治愈,但经过治疗后,通常可以保证足够的生活质量。
《指南偏头痛》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程,《指南偏头痛》。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偏头痛的 定义、症状以及处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偏头痛问题。
偏头痛的定义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通常以搏动性头痛和其他伴随症状为特征。病 人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光和声敏感等症状。
常见的触发因素
剧烈头痛,常导致无法正常工 作或参与活动。
常用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止痛药、三叉神经痛药和
非药物治疗
2
预防药物。
针灸、按摩、放松技巧等非药物方法也
可以缓解偏头痛。
3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偏头痛病例,手术可能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预防偏头痛的方法
压力管理
学习有效的压力缓解技巧,如放 松训练和冥想。
健康饮食
饮食均衡、规律作息,避免过度 用药和摄入过多刺激性物质。
适度运动
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改善健康 状况。
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建议
1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 助于预防偏头痛。
2 避免过度用药
减少对止痛药和药物的过 度依赖,避免滥用。
3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压力,保持 良好的心态。
结论和总结
1 食物和饮料
巧克力、红酒、咖啡因等食物和饮料可能成为偏头痛的触发因素。
2 环境因素
强光、强噪音、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偏头痛发作。
3 情绪和压力
情绪波动和压力是常见的偏头痛触发因素。
偏头痛的分级和临床特征
轻度偏头痛
轻度头痛,不影响日常活动。
中度偏头痛
中度头痛,可能伴随恶心或呕 吐。
偏头痛诊断治疗的指南完整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2011,17,(2)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舜伟1焰生2若卓3乔向阳4万琪5晓6于生元3,△于挺敏7邹静21协和医院神经科;2仁济医院神经科;3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4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5省人民医院神经科;6神经科;7大学第二医院神经科△通讯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100853 Email:yusy1963126.目录第一章、背景第二章、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一、发作的临床表现(一)前驱期(二)先兆期(三)头痛期(四)恢复期二、发作的诱发因素第三章、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一、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二、偏头痛的诊断(一)病史采集(二)体格检查(三)预警信号(四)偏头痛诊断标准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五)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1.血液检查2.脑电图3经颅多普勒超声4.腰椎穿刺5.CT和MRI检查(六)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七)其它类型偏头痛的诊断1.儿童偏头痛2.月经性偏头痛3.慢性偏头痛4.偏头痛持续状态三、偏头痛的评估(一)对头痛程度的评估(二)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三)头痛影响测定(四)偏头痛筛选问卷第四章、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一、防治原则(一)基本原则(二)患者教育(三)非药物预防(四)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二、急性期药物治疗(一)急性期治疗目的(二)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三)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1.非特异性药物(1)NSAIDS(2)其他药物2.特异性药物(1)曲谱坦类(2)麦角胺类(3)Gepant类药物3.复方制剂(四)成人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五)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六)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1.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2.偏头痛缓解后再发3.儿童偏头痛4.妊娠、哺乳期偏头痛三、预防性药物治疗(一)预防性治疗目的(二)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三)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四)预防性治疗药物及评价1.β受体阻滞剂2.离子通道阻滞剂3.抗癫痫药4.抗抑郁药5.NSAIDS6.其他药物(五)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六)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七)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1.儿童偏头痛(1)非药物治疗(2)药物治疗2.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3.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4.慢性偏头痛四、其他(替代)治疗(一)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二)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三)外科治疗第一章背景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 3.3% ~32.6%,男性为0.7%~16.1%[1]。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要点一、诊断标准:1.头痛符合偏头痛特点:重度、搏动性、阵发性头痛、单侧或交替性头痛、头痛持续4-72小时。
2.至少两种头痛特异症状(恶心、呕吐、光过敏、声音过敏)。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如颅内病变、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二、分类和分级:根据头痛特征和症状分为偏头痛无特异症状、偏头痛合并其他疾病、慢性偏头痛三类。
根据发作频率分为低频偏头痛(每月<15天)和高频偏头痛(每月≥15天)。
三、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避免过度饮食和酗酒、避免过度用眼、维持适当体重、定期进行有氧运动。
2.采用行为治疗: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生物香精油疗法等。
3.饮食与补充剂:避免食物和饮料引起偏头痛的触发因素,如巧克力、咖啡、红葡萄酒等,适当补充镁、维生素B2、叶酸等。
四、急性治疗:1.非麻醉类止痛药: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麻醉类止痛药:布洛米芬、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等。
3.三联药物:三联药物包括三氟拉嗪、阿米替林和咖啡因。
4.抗血管活性药物:三唑酮等。
5.滋补肝肾药物:肉桂附子丸、细辛颗粒等。
五、预防治疗:1.一线药物:甲氧硝酮、丙戊酸钠、地尔硫卓、托吡酯等。
2.二线药物:普鲁卡因胶囊、地塞米松、美拉索康等。
3.神经肌肉阻滞:布洛维卡因、肉毒素A等。
4.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
六、二次性头痛的处理:对于头痛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应首先针对基础病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头痛特点采取相应药物治疗。
七、儿童和特殊人群的头痛治疗: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重选择药物治疗,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
总结起来,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主要包括头痛的诊断标准、分类和分级、非药物治疗、急性治疗、预防治疗、二次性头痛的处理以及儿童和特殊人群的头痛治疗。
这些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对偏头痛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帮助患者减少头痛的发作频率和降低头痛的严重程度。
如何治疗偏头痛

如何治疗偏头痛目前,临床上对偏头痛的治疗主要可分为对急性发作期的应急治疗和平时的预防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的应急治疗:偏头痛发作时,患者应尽量呆在安静避光的房间里休息。
头痛症状较轻者可服用一般的止痛药,如布洛芬等。
症状较重者可服用以下止痛药进行治疗:1.麦角胺咖啡因片:该药的主要成分为咖啡因和酒石酸麦角胺,属于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它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偏头痛患者可在出现头痛先兆或刚开始头痛时立即服用1~2片麦角胺咖啡因片。
需要注意的是,过量地摄入麦角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痛和周围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因此,偏头痛患者在每次头痛发作时服用麦角胺咖啡因片的剂量不应超过4片,每周服用该药的总量不应超过8片。
有严重心血管病、肝病、肾病者及孕妇应禁服此药。
2.英明格:英明格又叫琥珀酸舒马普坦、舒马普坦、磺马曲坦等。
该药属于5-羟色胺1D受体激动剂。
它对脑血管有高度的选择作用。
成年偏头痛患者可在发病后口服100毫克的英明格,一般30分钟后其头痛的症状即可得到缓解,4个小时后头痛的症状可基本消失。
若24小时内头痛的症状复发,患者可再加服100毫克的英明格,但两次服药的时间应间隔8个小时以上,24小时内的用药量最多不得超过300毫克。
人们在服用英明格后可出现一过性全身发热、胸闷、胸痛、心悸、口干、头部有压迫感和关节酸痛等不良反应,但这些症状一般在停药后即可消失。
另外,偏头痛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或疼痛特别剧烈的患者可口服或肌注氯丙嗪,也可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
伴有恶心、呕吐者可服用止吐药等进行治疗。
二、平时的预防治疗:每月偏头痛至少发作2~3次者应考虑长期服用以下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1.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该药为β受体阻滞剂,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
据调查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偏头痛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其头痛的发作次数会明显减少。
该药的用法为每日服三次,每次服10~40毫克。
个别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可出现恶心、共济失调及肢体痉挛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这些症状即可消失。
偏头痛诊治指南-治疗篇

(% patients)
31.3 32.4
Placebo
T-150
T-300
Z5
Z2.5
30 20 10
N=
26.9 17.2 9.6
348 333 354 345
29.1
7.2
553 1135 1219
0 Ho et al., Ferrari et al.,
Lancet 2009;372:2115
SPF 2-24
SPF 2-48
20.2
(% patients)
20
10.7
18
18.2 12.4
10
5 3.8
7.4
0 Placebo T-150 T-300 Zolmitriptan-5
(Ho et al., Lancet 2009;372:2115 )
CGRP receptor antagonist telcagepant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igraine
布洛芬 萘普生 双氯芬酸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 基酚、咖啡因复合剂
200 - 800 250-1000 50–100 1000 250,200–250 50
I I II II I
A A A A A
药物及评价
非特异性药物 解热镇痛药(NSAIDs)使用注意:
1 联合治疗有效,特别是与咖啡因联合;可与曲坦 类联合。 2 应尽早使用。 3 为避免发生MOH,应每月使用日少于15,联合用 药少于10天。使用频率远较使用剂量重要。
Substance P
Human (Goadsby, Edvinsson & Ekman Ann Neurol 1988;23:193)
偏头痛临床诊断治疗指南

偏头痛临床诊断治疗指南【概述】偏头痛高发于中青年,以女性为多,女:男一4:1。
全球患病率约为12%,亚洲和非洲国家较低。
【分类】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2版(ICHD-Ⅱ)将偏头痛分为6类,见表7一l。
偏头痛中以无先兆型偏头痛最多见,约占80%;先兆型占15%,其他类型少见。
儿童偏头痛改成为儿童周期综合征,常为偏头痛的先驱,再分为3个非头痛表现的亚型。
以下主要介绍无先兆和先兆偏头痛。
表7—1 ECHD-Ⅱ偏头痛分类1.1 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lthout aura)1.2 先兆偏头痛(mignaine with aura)1.2.1 典型先兆偏头痛(typlcal aura with migraine headache)1.2.2 典型先兆伴非偏头痛性头痛(typlcal aura with non-migraine headache)1.2.3 典型先兆不伴头痛(typlcal aura without headache)1.2.4 篆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I herrliple81c migralne,FHM)1.2.5 散发性偏瘫型偏头痛(sporadlc hemipleglc migralne)1.2.6 基底型偏头痛(basilar-type migraine)1.3 儿童周期综合征一常为偏头痛的先驱(chldhood periodic syndromes that arecomrnonIy precursors of migraine)1.3.1 周期性呕吐(CycI ical vomiting)1.3.2 腹型偏头痛(abdominaI migraine)1.3.3 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ar-oxysrnal Vertigo of chtldhood)1.4 视网膜偏头痛(retinaI migraine)1.5 偏头痛并发症(compllcations of migraine)1.5.1 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1.5.2 偏头痛持续状态(status mlgrainosus)1.5.3 持续性先兆不伴脑梗死(persisLerlt aura without infarCtion)1.5.4 偏头痛性脑梗死(migrainous infarction) 1.5.5 偏头痛触发癫痫发作(mignainetre-trlggered seizure)1.6 可能偏头痛(pnobable migraine)1.6.1 可能无先兆偏头痛(probable migralne wlthout aura)1.6.2 可能先兆偏头痛(probable migraine wibl aura) 1.6.5 可能慢性偏头痛(probabIe chronic migraine)【临床表现】(一)先兆偏头痛以青春期发病,25~29岁患病率最高,10岁以下少见,60岁以上发作减少。
2023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社会各界在偏头痛教育中的角色与责任
政府部门
加大偏头痛教育的投入,支持相关宣传 和培训活动的开展,推动医疗资源的合
理配置。
媒体
发挥媒体平台的宣传作用,普及偏头 痛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医疗机构
在医护人员培训、诊疗流程优化等方 面积极投入,提高偏头痛的诊疗水平 。
社区和家庭
05
偏头痛研究前沿与展望
偏头痛的遗传学研究
基因关联研究
深入研究偏头痛相关基因,如HCRTR2、CADM2等,解 析其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单基因遗传偏头痛
探讨单基因遗传突变导致的偏头痛,如家族性偏瘫性偏头 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等,以 深入了解偏头痛的遗传基础。
基因组学与精准医学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发展偏头痛的精准医学方法,实现个 体化诊断和治疗。
偏头痛的创新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
针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特定环节,如CGRP 通路,开发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神经调控治疗
采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TMS) 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调节大脑活动,缓解 偏头痛症状。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01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标准
ICHD提供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包括头痛特征、伴随症状、发作频率
等方面的详细描述,满足一定条件即可诊断为偏头痛。
02
排除其他病因
在诊断为偏头痛前,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头痛的疾病,如颅内肿瘤、脑
血管疾病等。
03
临床病史与体检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头痛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检,以支持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 。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 一般认为患者在最近 1 个月中偏头痛发作的天数 ≥ 8 d 或发作天数 < 8 d 但满足:
① HIT6 评分 ≥ 60 分或 ② 多于半数发作使患者丧失工作、家务、学习及娱乐能力者,视为重度偏头痛。
3)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应根据头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和 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阶梯治疗或分层治疗原则选用急性期治疗药物;避 免使用安乃近,以及含有巴比妥类和阿片类成分的止痛药;并警惕发生急 性止痛药过度使用和 MOH 的风险。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偏头痛的预防性药物治疗
1)治疗目标: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头痛及先兆频率,减轻头痛 程度及缩短持续 时间,提高急性治疗疗效、减少急性治疗消耗、避免急性治疗升级,减少失能,提高生活质量。
2)启动预防性治疗指征:
① 通过避免诱因并且使用急性治疗药物后,偏头痛发作仍明显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HIT6 评分 ≥ 60 分); ② 急性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存在药物过度使用或禁忌证; ③ 不伴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 ≥ 4 次,伴轻微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 ≥ 3 次,伴严重失能的偏头痛发作 每月 ≥ 2 次; ④ 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脑干先兆偏头痛,先兆持续时间 > 60 min 的偏头痛,偏头痛性脑 梗死,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时间持续 72 h 以上); ⑤ 患者希望减少发作次数。
偏头痛诊疗指南

偏头痛诊疗指南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疼痛,常伴恶心或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
常有家族史。
在女性中多见,常在青春期起病,少数在成人期或儿童期起病。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多种类型:普通型、典型、基底动脉型、眼肌麻痹型、偏瘫型、视网膜、偏头痛等位症等。
【诊断】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学会)一、无先兆的偏头痛1、至少5次下述2~4的发作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的治疗)3、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个特征(1)一侧性(2)搏动性(3)中等强度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4)上楼或其他类似的日常活动使之加重4、头痛中至少有下列的1项(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及畏声5、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在时间上无关二、有先兆的偏头痛1、至少2次下述2的发作。
2、下列4项中至少有3项(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先兆的症状表明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2)至少1种先兆逐渐出现超过4分钟或多种先兆依次出现(3)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1种以上先兆,时间可按比例延长)(4)先兆后头痛与先兆间隔不定,少于60分钟(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3、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
(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
(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在时间上无关。
【鉴别诊断】1、紧张性头痛:由于焦虑或忧郁所致的持久性头、面、颈、肩部肌肉痉挛和-或血管收缩,所产生的疼痛牵涉或扩散至头部。
头痛为胀痛性、压痛性或束紧感,可有起伏,但经常存在。
治疗可予抗抑郁药。
(完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2. 疾病负担(二) 历史与现状1. 历史2. 现状(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一) 临床表现(二) 诱发因素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二) 偏头痛的诊断1. 诊断流程2. 病史采集3. 体格检查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5. 偏头痛诊断标准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三)评估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一) 防治原则1. 基本原则2. 患者教育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1. 急性期治疗目的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1) 非特异性治疗a) NSAIDSb) 其他药物2) 特异性治疗a) 麦角胺类b) 曲谱坦类c) Gepant类药物3)复方制剂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3) 儿童偏头痛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1. 预防性治疗目的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1) β受体阻滞剂2) 钙离子拮抗剂3) 抗癫痫药4) 抗抑郁药5) 肉毒毒素6) 其他药物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1) 儿童偏头痛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4) 慢性偏头痛(四) 其他(替代)治疗1. 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2. 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 外科治疗偏头痛诊治指南一、背景(一) 流行病学1. 患病率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 ~32.6%,男性为0.7%~16.1%[1]。
2024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4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全球约10.4亿人患有偏头痛,男性终身患病率约10%,女性约22%o目前我国偏头痛存在患者就诊率低、误诊率高、预防性治疗不足及止痛药物过度使用等问题,这些都亟待解决。
偏头痛诊断与鉴别诊断肖哲曼教授认为正确的诊断是偏头痛有效治疗的前提,需要结合详尽的头痛病史问诊、可靠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判断。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要点。
一、发作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标准的头痛至少发作5次a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b、c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单侧d搏动性中重度的无先兆偏头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或因头痛而避免日常活动(如:行走或上楼梯)D.发作过程中,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E∙不能用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注:a.如果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其他诊断标准,但发作次数不足5次,可诊断为很可能无先兆偏头痛b.如在发作过程中入睡,醒后头痛消失,则头痛持续时间按醒来时估算c∙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8岁)发作时间为2-72小时(儿童未治疗而持续时间少于少于2小时则不足以诊断偏头痛)d∙偏头痛可以是单侧痛(约占60%),可以是双侧痛(约占40%)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组2、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B和CB.至少有1个可完全恢复的先兆症状:视觉感觉言语和(或)语言运动脑干视网膜C.至少符合下列6项中的3项至少有1个先兆持续超过5分钟2个或更多的症状连续发生每个独立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a至少有1个先兆是单侧的b至少有1个先兆是阳性的c先兆伴发或在先兆出现60分钟内出现头痛D.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注:a.例如,当一次先兆出现3种症状时,可接受的最长先兆持续时间是3x60分钟,运动症状可以持续长达72小时b.失语被认为是单侧症状,构音障得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c∙闪光和发麻属于阳性先兆症状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3、慢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和C的头痛(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样头痛)每月发作≥15天,持续3个月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mp Agonist
CLR
1 CGRP
2 drenomedullin
Ian /smd/cgrp
CTR
3 adrenomedullin 1 amylin
2
• Calcitonin-like receptor (CLR)
3 amylin
药物及评价
特异性药物治疗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Gepants类) 有证据表明可通过将扩张的脑膜动脉恢复至正常而减轻
偏头痛症状,而这一过程并不导致血管收缩。部分对 曲普坦类无效或者对曲普坦类不能耐受的病人可能对 Gepants有良好的反应。 BIBN4096是第一个通过临床试验证实有效。 telcagepant(MK-0974) 有2项大规模RCT和一项与利扎曲 坦对照研究显示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 于安慰剂组。 目前国 内缺乏大规模用药经验
布洛芬
200 - 800
I
A
同ASA。
萘普生 双氯芬酸
对乙酰氨基酚
250-1000 50–100
1000
I
A
同ASA。2岁以下儿童禁用。
II
A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的副反应、肝损伤及粒
细胞减少等。
II
A
警惕肝肾功能衰竭。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 250,200–250 I
A
同 ASA 和对乙酰氨基酚。
基酚、咖啡因复合剂 50
急性期药物治疗
药物及评价
非特异性药物
解热镇痛药(NSAIDs)
解热镇痛药及其咖啡因复合物对于成人及儿童偏头痛发作均 有效,故对于轻、中度的偏头痛发作和既往使用有效的重度 偏头痛发作,为一线药物首选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剂量(mg) 300-1000
证据 级别
I
推荐 强度
A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主要有胃肠道的副反应及出血危险。 禁忌症:对本药或同类药过敏者、活动性溃疡、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哮喘、出血体质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药物及评价
非特异性药物 解热镇痛药(NSAIDs)使用注意:
1 联合治疗有效,特别是与咖啡因联合;可与曲坦 类联合。
2 应尽早使用。 3 为避免发生MOH,应每月使用日少于15,联合用
药少于10天。使用频率远较使用剂量重要。
药物及评价
非特异性药物
止吐和促胃动力药:治疗伴发的恶心、呕吐等。甲氧氯普胺、多潘
expressed;
• Intermedin (IM) binds to CLR when RAMP1 or RAMP3 are expressed.
• Receptor component protein (RCP) for efficient signal transduction at CLR.
立酮不仅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肌 注/静推单用可缓解头痛。应尽早使用,但不宜频繁使用
药物
证据级别 剂量(mg)
不良反应
甲氧氯普胺 I II
10-20口服 20 直肠 10 im/iv
锥体外系症状
多潘立酮 I
20-30 口服 同甲氧氯普胺
禁忌症
<10 岁儿童, 肌张力障碍, 癫痫,妊娠,哺 乳期 <10 岁儿童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治疗篇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头面痛学组 国际头痛协会中国分会
防治原则
急性期药物治疗
• 目的:
(1)快速起效,完全止痛; (2)持续止痛,减少本次头痛再发; (3)缓解其他症状,恢复功能; (4)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 治疗应尽可能减少和减轻不良作用,没有严重
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效价比。
Trigeminal ganglion stimulation increases CGRP in the cranial circulation
* * *
*
(pmol/l)
Cat
Human
(Goadsby, Edvinsson & Ekman Ann Neurol 1988;23:193)
Calcitonin/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Receptor Family
药物及评价
特异性药物治疗
2 麦角胺类
麦角胺类药物用于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 已经很长时间,但对其疗效的随机双 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不多。对照研究多 使用麦角胺2mg与咖啡因200mg合剂口 服,也有麦角胺1mg与咖啡因100mg合 剂口服的研究,但无两种剂量对比研 究的报告。
至少有一项研究表明,与乙酰水杨酸联
药物及评价
特异性药物治疗 1 曲坦类药物
为5-HT1B/1D受体激动剂,治疗偏头痛的特异药物。有舒 马曲坦、佐米曲坦、利扎曲坦等。
各药物的疗效均经大样本RCT证实。本类药物在多数偏 头痛发作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但越早应用效果 越好;不主张在偏头痛先兆期应用。
与麦角胺类相比,用药24小时内头痛消失后复发率高 (15%-40%),但如第一次有效,复发后再次应用仍 会有效,而如果第一次无效,改变剂型、剂量也可能 有效,另外,不同个体对一种无效,对其他仍可能有 效
• CGRP binds to CLR when it is co-expressed with 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 1 (RAMP1);
• Adrenomedullin (AM) binds to CLR when CLR when RAMP2 or RAMP3
药物及评价
非特异性药物
• 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镇静剂可促使镇静、入睡, 促进头痛消失。因镇静剂有成瘾性,故仅适用于其 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
• 阿片类药物有成瘾性,可导致MOH并诱发对其他药 物的耐药性,故不予常规推荐。
• 曲马多联合甲氧氯普胺可能有效。 • 静脉注射丙戊酸无效。 • 静脉用皮质激素仅限于持续状态。 • 甘露醇缺乏RCT证据。
• Calcitonin Receptor (CTR)
偏头痛:系统性神经血管疾病
(after Goadsby et al., NEJM 2002; 346:257-270)
偏头痛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5-HT1D CGRP
Hou et al., Brain Res 2001;909:112-120
(Goadsby et al., NEJM 2002; 346:25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