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统一与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层面探讨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思考。
一、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现状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方面,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教育体系,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则经历了高等教育大规模的迅猛扩张,其高等教育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大学不仅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研究实力和学术声誉。
在这种竞争中,一些学科和学院的特色优势逐渐形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亮点。
二、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学在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除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愈发紧密,国际留学生的数量也持续增加。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也能提升本土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化人才。
同时,高等教育的差异化发展也是当前的趋势。
不同大学之间有着不同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有的注重学科建设,有的侧重专业发展,有的推进人才培养。
这种多样化发展将弥补高等教育中的结构性缺陷,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前景然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加剧了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不均衡问题。
一些重点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到过度集中,而一些地区或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此外,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高等教育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平,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多样化
“多元巨型大学”
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必要性
(1)首先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2)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院校自 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3)国家战略的需要(十六大报告)
国家→绝 对主宰者
计划经济体制
统一的学校 评价标准
统一的办 学要求
统一的管 理方式
三、美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美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可详细分为8种19项。从资金 提供者的角度将这19项综合成四大类:学生所担负的费用;各级 政府投入的各种经费;私人的各种给予;学校本身的销售和服务。
1.学生所负担的高等教育费用(学费、特别费)
2.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方式
第一,各级政府拨款。数额较大的是州政府对其所属的 州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拨款,占25.1%。 第二,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补助和合同。主要是 研究合同,来自于联邦政府部门、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 等与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协议。
第一,大学和学院的层次和地位不是由上级部门决定的,而是根 据学校的任务和作出的贡献,依据“分类标准”决定的。 第二,纵向层次中,层次越高的学校,向上一层次跨越的困难越 大。
第三,“较低选择性录取”的学校只有学士授予学院II类,而这一 类居于四年制学院的最低层次。
第四,同类型的学校方可相互竞争,相互比较,因为比较的标准是 相同的,基础是相近的。
高等教育多样化
10高等教育专业
内容框架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认识
二、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实践
三、高等教育多样化国际视野
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释义
•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不同阶层人士入学的需要,高等教育的职能、结构、内容 等由单一标准及形式向多种标准和多种形式转化的现象。” ——《高等教育辞典》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毛入学率<15% 英才教育阶段 (Elite Higher Education)
15~50%
大众化教育阶段
(Mass Higher Education)
>50%
普及化教育阶段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有研究指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 率与一个国家的人均GNP有明显的关系。 如人均GNP<1000美元时,一般均处于英 教育阶段;
全球化;
由跨国公司推动的投资全球化;
由互联网推动的信息全球化。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 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把国际 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
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活动功能中的
全过程。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
(1)学生培养国际化——留学生的派遣 和接收。 ●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 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 一些先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 方国家,在本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 情况下,纷纷瞄准国外教育市场,吸引留 学生,赚取可观的利润。
●有的研究指出,为了在21世纪职业竞争 中能生存下去,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以下12种 技能: (1)精通英语,并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2)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学习、 工作和生活;
(3)能运用数学、逻辑学的推理技巧, 并能通晓统计学;
(4)了解现代应用科学知识和
高新技术,能够应用其中某些技术; (5)具有收集、加工、存储和 传送信息的能力;
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
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交流借
鉴的桥梁。
● 九八五工程,即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
浅谈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摘要:文章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接着对中国高等教育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现存的国内高等教育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统一的办学要求,统一的管理方式,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统一的学校评价标准等因素形成的单一性,使僵化的高等教育失去了健康运行所必需的自动调节、变革机制和发展活力,难以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管得过多、统得过紧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逐步发生变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然而,如果把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放在当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来看,我们就必须建立和强化一个关于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新的认识:多样化是我们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急迫任务。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对于教育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归于两大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目标;二是该怎么培养,这个问题其实是培养模式的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为后者指明了方向,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具体保障。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明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人才培养活动中涉及到的各要素,是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F设施、环境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对它们进行管理以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套路,是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依据的保障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管理方式总体构建的动态系统。
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
因此,一个时代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一个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学科分支越来越多,新生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
并且各学科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高等教育学背诵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四点)(1)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实践,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2.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西方古代专门性学校:(1)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2) 祭司学校和神庙学校。
3.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4.西周大学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
5.私学中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封建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6.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7.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同乡会”和“教授会”8.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9“洪堡时代”两条基本原则:(1)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 学术自由的原则:“教自由”和“学自由”10.研究生教育--德国,师范生教育--法国11.莫利尔法案:1857年,莫利尔提出一项通过赠地建立农工学院的议案,议案于1861年在国会众、参两院通过并由林肯总统签署于1862年生效,遂为著名的莫利尔法案。
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即农工学院;资助办法是,按照1860年规定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联邦政府分得三万英亩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通过出售土地获取建校资金。
这样建立起来的学院称为赠地学院,如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12.威斯康辛思想:1904年,范海斯被任命为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总结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提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应包括:①教学;②科研;③把科学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影响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学生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对全球社会和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利弊。
1.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便利,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全球化的浪潮。
跨国教育合作和国际学生的流动增加,各国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愈发频繁。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跨国教育合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越来越多的国际院校在全球范围内成立分校或合作办学项目,使得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教育体系的学习机会。
其次,国际学生的流动日益增加。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海外留学,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种跨国学生流动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
最后,科研和学术交流成为了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者之间的跨国合作和学术交流得以加强,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合作共建科研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生等方式,推动了全球科学研究的进步。
2. 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学生的影响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学生个体来说,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遇。
学生可以选择到不同国家求学,接触到不同文化体系,积累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并扩大职业发展的网络。
其次,高等教育全球化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方式。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有着各自的优势,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式,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
另外,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互动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然而,高等教育全球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留学生而言,面临着语言障碍和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困难。
语言不同、文化习惯不同,可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高等教育学题型
题型: 1.单选题(20×1分 = 20) 2.判断题(10×1分 = 10) 3.简答题(要解释性拓展语句)(3×8分 = 24)4.论述题(概念、内容、联系实际)(2×13分 = 26)5.案例题(1×20分 = 20)选择题:1.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2.西方文明古国很早就在一些城邦中建有各种博物馆和图书馆。
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3. 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4.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5.春秋私学中,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它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西汉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6.求学青年按籍贯组成同乡会,学者们则按专长组成教授会,两者结合是中世纪大学的雏形。
7.中世纪大学的三个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8. 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有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9. 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德国人洪堡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洪堡思想:大学在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增加科学研究职能。
洪堡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即“教自由”和“学自由”。
10. 通过“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11. 范海斯提出高校的基本任务应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被称作威斯康辛思想,是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19世纪以前,培养人才;19世纪初,发展科学;19世纪末,服务社会。
)12. 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同时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13.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
如今,高等教育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其发展也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模式的变革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是开放的、自主的和多样化的,这种开放性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需要推行开放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跨学科学习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通过教育轮廓的拓宽建立学生的多元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创新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现在,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也纷纷向网络教育、微信教育、MOOC等进行探索,适应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在线学习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高等教育也将不断推动教育模式的变革,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让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来获取知识。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未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强化人文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灵活构建各领域的公共课程。
未来的高校必须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使课程的设置更加全面化、人文化和实践化,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此外,未来课程还将不断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应用实践,教育的重心将从课堂转向实践,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将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在产、学、研方面的互动融合,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
三、合作与创新的推动合作与创新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未来高校将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降低创新成本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未来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将更加注重创新与合作,勇于尝试,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各自领域的创新者。
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将越来越频繁,展开教育合作,共建加强学术领域格局。
未来高校将自主建立向工商界、科研机构等实现产学研融合的机制,与其他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联盟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和提升。
四、学生个性化培养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力加强未来高等教育也将更加注重学生成长和成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构建合适不同学生需求和背景的成长环境。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剖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顾明远2012-11-22 14:10:08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5期作者简介: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顾明远(1927—),男,江苏省江阴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提要:世界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是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
高等学校改革的基本动向是: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倡学生参与学习、拓宽知识面,改革培养模式、开展评价与反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开放、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术中心。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终身化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的巨大变革。
这半个世纪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并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
前中科院院士卢嘉锡曾在1995年对战后50年的科技发展作过一个概述。
他说,概括起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上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二)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三)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他列举战后50年现代科学技术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每十年一次[1] (P1—12)。
科学技术这样迅速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给人类的认识带来了重大影响。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
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
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的创造资本的工具,人是社会的主人,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论述题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普及化。
进入20世纪后期,大众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少数发达国家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了50%,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2、高等教育多样化。
高等院校层次多样化;高等院校规模多样化;教学组织多样化;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学生成分多样化。
3、高等教育国际化。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社会时代的要求,未来的高等教育也将呈现显著的全球化特点。
4、高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
在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共存阶段,不能用过去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来简单评判现在的高等教育质量,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就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出发点。
二、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1、学术自由理念。
学术自由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研究自由,二是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
要构建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应当是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形成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当使大学形成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风尚;应当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人格。
2、大学自治理念。
大学自治既是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又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根本保证。
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大学自治理念的核心。
要构建大学自治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的观念,将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给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高校;应当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大学在增强自主办学的同时,要学会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应当切实增强高校自身自主办学的能力,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高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3、教授治校理念。
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是依靠教师办学观念的集中体现。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宣言》把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
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研究水平的机会。
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研究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残疾人的研究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等等。
每一个教育机构都要面对国际化的工作。
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师素质、推广信息化教育和加强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
总之,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实际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更加国际化,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高等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性。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将涉及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学校结构、课程容、课程类型及其期限、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技术,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人员等。
学校将具有迅捷满足甚至预测新需求的能力,使结构灵活多变的能力,改变录取标准以考虑职业生活经验的能力。
开放式研究方法、远距离教学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增加了高等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的可能性。
未来的高等教育必将从全民终身教育的角度进行变革与发展,为每个公民获得高级技能、培养、知识和信息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机会。
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全民职业教育概念是指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面向全体,满足全体研究者的需要,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同时转变观念,鼓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
女职业教育教师可以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二、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也必将发生变革。
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以下是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1.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
2高等教育学_客观题
高等教育学客观题《辞海》把高等教育学定义为“教育学的分支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与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以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2.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大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具有创新性的特点。
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是一体的、互动的。
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要比中小学密切的多。
3.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特殊性。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身体发展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
2)大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
3)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内容更加丰富。
4)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多样化。
4.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特殊性。
等教育史上最早的等学校教育学讲义》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确定高等教育研究问题的3个原则:1.价值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他成立与最早成立的大学。
从中世纪大学的发展特点看,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性,并争取到许多特权,并形成了行会。
学习文科课程是大学正规教学的第一个台阶。
以辩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个个变得能言善辩。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联系为主。
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硕士、博士、教授学位,意味着取得了教师资格。
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性、国际性、明主性、职业性的特征。
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
《高等教育学》试题答案
《高等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l、“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创造性 )。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服务社会 )。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15%—50%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4、高等学校管理以( 学术管理 )为特征。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舒尔茨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1993年 )。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讲授法 )。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京师同文馆 )。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 )的研究。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上课 ) 。
ll、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因材施教 )。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洪堡 )。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大学》)。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学历 )。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北京大学 )。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申请立项 )。
19、( 太学 )的建立,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选项是(独立型 )。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
22、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23、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教育方针)。
24、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 政治 )。
2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现阶段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剖析
现阶段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剖析【摘要】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不断变化的趋势之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国内方面,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多样化发展势头明显,而在国外,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化程度逐渐增加。
通过比较分析两者,探讨了各自发展中的优劣势和互补性。
分析了当前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如政策、技术和社会需求等。
对未来展望进行了设想,指出了高等教育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国际化,并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望未来,需要重视创新和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内、国外、发展趋势、比较分析、影响因素、未来展望、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在国内外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趋势的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对现阶段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剖析,揭示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剖析,深入了解高等教育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探讨国内外高等教育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分析不同体制下教育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还将通过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问题,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在国内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性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演变和变革,其中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多元化与多样性。
一、多元化的定义及重要性多元化指的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包容多样的学习机会、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特征。
这意味着在高等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学习方式和非传统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多元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2.满足个体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优势和目标,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
3.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度。
二、多元化的实现途径实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现途径:1.招生政策的改革: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改革招生政策,采取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录取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机会。
2.课程设置的创新: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课程,发展个性化教育。
3.校园环境的多样性:在校园中营造多元化的氛围,倡导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的交流,提供更多元的社交机会。
4.教育资源的共享: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三、多样性的影响与挑战多样性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和带来挑战。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与挑战:1.教师和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学生群体需要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知识传授的效果: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可能会对传统的知识体系和传授方式产生冲击,需要高等教育机构不断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学》电子教材
《高等教育学》电子教材第一章绪论➢本章在正式讲述高等教育问题之前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高等教育研究的阶段、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学科体系、主要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使大家对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特别是各阶段中涉及到大学或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它曾走过了19世纪末以前漫长的成长阶段,度过了20世纪的扩张时期,现已跨入了21世纪的门槛。
2.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3.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除主体动因外,主要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和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等促进的.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简况4。
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特征来分析,即成长中的高等教育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5.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
6。
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在西方为古希腊时代;在中国为春秋战国时代.7。
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8。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9。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10.七艺:即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四艺)。
11.中国在殷商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12。
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根据教育部的调研要求,我团就国际教育发展的宏观趋势等题目,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教育专家进行了重点访谈,同时参考了两组织近期相关数据和资料。
现将调研结果概述如下。
一、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近几十年中,各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大都经历了重大变革,并显示出以下发展趋势。
1.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1991年~2004年,全球高校入学率平均年增长5.1%。
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为8.1%,增幅最大;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为7.2%;南亚和西亚地区为6.8%;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为5.1%;中东欧地区为5%;北美和西欧地区为1.9%。
2. 学制呈现多样化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设立了一些新型院校,其共同特点是将课程设置与就业和劳动市场的变化紧密联系。
传统大学也开始开设短期和职业文凭课程。
有些国家私立院校发展较快,日本、韩国和智利等国有70%以上的学生就读私立高校。
各类校外班、网络跨境学习增加。
亚太地区也呈现高教机构性质多样化、办学者多元化的趋势。
3. 学生成分多样化女生人数增加是各国高校学生结构变化最明显的趋势,其次是大龄学生、移民学生、外国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多数国家高校生源的经济、社会和种族背景日益多样化。
4. 经费来源出现新趋势全球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来源多样化,在多数国家,公共经费保持稳定的同时,私人缴费和私营部门的投资在高校经费中所占比例增长。
许多国家都在讨论教育经费分担问题,一些国家已开始收取或提高了学费。
二是高等教育公共经费配置形成以下特点:确定专项资金、注重绩效和竞争机制、核心经费的分配更加注重教育产出(如毕业率等指标),新西兰、英国等将科研经费的分配与科研质量评估挂钩。
三是一些国家向学生提供的资助(助学金和贷款)在公共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长。
5. 教育质量和问责制越来越受重视建立正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近年对高教体系影响最大的重要趋势之一。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0.现在我们常说的高等教育主要意指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经过近九个世纪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1.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2.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
相对于中等教育而言,它在层次上高,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
3.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4.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特殊性。
5.1978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的转变。
1984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6.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7.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计算,它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8.博洛尼亚大学属于学生管理的大学,巴黎大学则是典型的教师型大学。
中世纪大学期初均为单科大学,博洛尼亚为法学科,萨勒诺大学为医学院,巴黎大学为神学科。
七艺乃文科,大学开始分设文法医神四个学院。
法医神三科被认为高级学院。
9.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
10.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证”,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获“硕士”、“博士”或“教授”学位。
11.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的特点。
12.从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
13.欧洲高等教育中心由意大利法国转移到德国,标志性事件是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和柏林大学的成立。
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
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大学基本组织原则:自由与宁静),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大学双重任务:对科学的探求,个性与道德的修养)。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经验
• 全球化既带来文化的融合,又带来
文化的冲突和焦虑。
• 冲突表现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
不和谐,不能相融合。
• 焦虑表现在外来文化的浸透,本土
文化有被融化,被改变,甚至丧失的 危险吸收世
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使之本土 化,融合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不 断创造民族的新文化。
• 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现代化
必然要导致全球化。现代化是人类生 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发韧于 西方,但并非只有西方才能实现现代 化。后发国家虽然现代化来得晚一些, 但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要走向现代化。 当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非只有西方 一种,各个国家应当走自己的现代化 道路。
• 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跨 国生产、跨国消费、全球范围的金 融流动、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技 术等使得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任何 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生存和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又称经济的全球一体 化。
资料来源:卢嘉锡《当代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载《当代 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 新的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
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 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 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 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而最大的变 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 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
韩国
6
10
34
52
印度
5
9
9
7
巴西
2
11
11
12
• 六十年代的教育大发展得到了人力资本
理论的支撑。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 茨、丹尼森等人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教育不应仅仅看作是一项消费,而应看作
是生产性投资。他们用计量的方法得出, 美国1930年至196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的23%不能用物质资本投入来说明,应归 功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未来。
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因此,高等教育将朝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展。
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移动学习等新兴的学习方式将逐渐成为主流,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二、注重跨学科融合在信息时代,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
因此,高等教育将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学生将接受更多的跨学科培训,培养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具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高等教育将更加关注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将开设更多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将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实习、实训、创业孵化等机会,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国际化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高等教育也在朝着国际化发展。
学校将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项目。
同时,学校将鼓励学生参加海外交流,培养跨文化交际和全球视野。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展望未来,高等教育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高等教育将继续发挥其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同时,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跨学科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发展。
这些趋势将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具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全国质量保 障体系,但未 完全实施
14
有全国质量 保障体系, 尚未实施
1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成效 区域一致的三级学位制度继续发展 内外部质量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内学分、学历互认取得进展
博洛尼亚进程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学分计算:60学分/年,25-30学时/学分,1500-1800学时/年。 获得学士学位需修满180学分;获得硕士学位需修满300学分。
成绩评定:A占10%,B占25%,C占30%,D占25%, E占 10%为。未通过的学生分为FX 和F。
相关文件:学院信息、课程目录、学生生活相关信息、学习 协议、成绩单。
博洛尼亚进程
不同程度地履行了
《里斯本公约》的
基本原则
8
尚未批准《里斯本公约》
5 35
不提供
部分提供
2
11
文凭 说明书
9
应要求提供
建立了与《里斯本公约》 相一致的法律框架
主动提供
26
实施《里斯本公约》的情况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成效 区域一致的三级学位制度继续发展 内外部质量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内学分、学历互认取得进展 《里兹本公约》得到实施 教师和学生流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世界高等教育发 展趋势统一与多 样化
博洛尼亚进程
万人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年度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美、英、法、德历年招收外国留学生人数
博洛尼亚进程
启动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 欧洲的高等教育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欧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趋向市场化 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影响学位等效性和学生流动
20
部分高校有 内部质量保 障体系
没有内部 质量保障 体系
61
国际力量 参与评估
国际力量全面 参与评估
16
国家质量 保障体系
有完整的全国质量保 障体系,评估完全执 行EHEA标准
16
国际力量参与 多数评估
12
国际力量参 与主要评估
4
国际力量参 与部分评估
14
国际力量 未参与
2
有完整的全国质量保 障体系,评估数据符 合EHEA标准
博洛尼亚进程
少于 1 %
1-3 %
3-6 %
6-10 %
10 % +
数据无效
学生流入情况
学生流出情况
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是1989 年由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 西兰6国的工程专业团体签订的高等工程教育学历 互认协定。目前有正式成员12个,临时成员5个。
卑尔根会议(2019):签署《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 标准和指导原则》,包括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强调高校是 质量保障的主体。
伦敦会议(2019):批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认 证机构。所有成员开始执行《标准和指导原则》。
博洛尼亚进程
所有高校有内部
质量保障体系
内部质量 保障体系
21
多数高校有内部 质量保障体系
博洛尼亚进程
50%~75%的高等教育 课程计划实施ECTS
7
18
75%以上的高等教育 课程计划实施ECTS
少于50%的高等教育 课程计划实施ECTS
2 21
所有高等教育课程 计划实施ECTS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实施的情况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成效 区域一致的三级学位制度继续发展 内外部质量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内学分、学历互认取得进展 《里斯本公约》得到实施
位部分衔接
各级学位相互衔接情况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成效 区域一致的三级学位制度继续发展 内外部质量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博洛尼亚进程
《布拉格公报》(2019):各成员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 障合作,建立质量保障机构,设计可以互认的评估机制。
《柏林公报》(2019):质量保障是EHEA的核心,发 展高校、成员国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标准、 程序和指导原则。
博洛尼亚进程
学制 质量标准
按学校体制分: 单一高教体制 双元高教体制
按学位结构分: 一级递进结构 二级递进结构
按博士学位分: 一级博士学位结构 二级博士学位结构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任务 建立容易理解、可以比较的学位体系; 建立两阶段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 促进师生和学术人员流动; 保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 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
2019.5 《伦敦公报 》
2019.5 《卑尔根公报》
2019.9 《柏林公报》
2019.5 《布拉格公报 》
2019.5, 《索邦宣言 》
2019.4 《里斯本公约》
2019.3 《布达佩斯-维也纳宣言 》
2009.4 《鲁汶公报 》
2019.6 《博洛尼亚宣言》
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成效 区域一致的三级学位制度继续发展
博洛尼亚进程
25%~49% 50% ~69%
25%以下 31 3
10
70%~89%
31
90%以上
注册一二级学位课程计划的学生比例
一、二级学位 与上一级学位
部分衔接
2
25%的学位
42
4
不能与上一 级学位衔接
一二级学位完全 衔接,二三级学
中国 台北
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建立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工程人才流动日益增多; 工程技术与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 工程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相
应的资质。
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的基本思想 以质量保障为核心; 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 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连接教育与就业。
工程技术人才的多样性
工程师职业的演变
工匠、手艺人 领班人 “建筑师”
生产力发展史
建筑师 工程师
2世纪
18世纪
工程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华盛顿协议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993年,国家建设部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
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2019年,建设部人教司与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签订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互认协议。
华盛顿协议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9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
在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下设工程教育工作组; 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制定认证标准、程序和规章制度; 开展认证试点。